九年级语文将进酒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九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一、《长恨歌》作者:白居易内容简介:描写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唐玄宗建造的“东都”长安为背景,展现了盛唐时期的荣光和繁华。
必背内容:“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树木参差觉古意,亭台杳冥想胜践。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翩翩风起云飞扬,渺渺兮志难觏。
”二、《静夜思》作者:李白内容简介:描写出现场静谧,困扰内心的忧虑和烦恼减少,人们在安逸之时,思绪随意飘荡,回忆往事,憧憬未来。
必背内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望岳》作者:杜甫内容简介:描写杜甫对在岷山上投住的老师傅望岳的情景。
通过对岳山的描绘,表达出其对祖国母亲的强烈感情。
必背内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四、《将进酒》作者:李白内容简介:描写李白的豪杰和不屈不挠的气概. 诗中借酒浓情,以“饮酒满腔”的豪情壮志,表达了诗人超越自我,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是民族精神的写照。
必背内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五、《清明》作者:杜牧内容简介:以清明节扫墓来细述人生脆弱、人离凋散的话题。
向芳菲清宵,集思追忆,表达了记忆中的残酷命运,以及对生命的感叹和期待,有时跌宕起伏,有时细腻流畅。
必背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六、《登高》作者:杜甫内容简介:诗人在登高之中领悟生命的重要意义。
以登高观物为引子,通过描绘自然风景,进而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生命的认识。
必背内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时光无情,岁月如梭,唯有积淀留下来的感悟和经验,才是永恒的。
”七、《江雪》作者:柳宗元内容简介:诗人借江雪入微之境抒怀,写山水雪景。
[必刷题]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鉴赏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位诗人是唐代“初唐四杰”之一?()A. 杜甫B. 王勃C. 白居易D. 李商隐2. 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哪首诗?()A. 《登鹳雀楼》B.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 《望岳》D. 《赋得古原草送别》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诗句?()A.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B.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C.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D.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4. 《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什么?()A. 疑是地上霜B. 照我床前明月光C. 举头望明月D. 低头思故乡5. 以下哪首诗是杜牧创作的?()A. 《泊船瓜洲》B. 《秋夕》C. 《夜泊牛渚怀古》D.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6.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史记》?()A. 破釜沉舟B. 背水一战C. 指鹿为马D. 精卫填海7. 《出塞》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王昌龄B. 高适C. 王之涣D. 岑参8. 以下哪个诗句出自《赋得古原草送别》?()A.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9.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谁的话?()A. 孔子B. 颜回C. 子贡D. 曾子10. 以下哪个诗句出自《离骚》?()A.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B.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C.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D.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二、判断题:1. 《将进酒》是李白创作的诗歌。
()2.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诗出自杜甫的《赠卫八处士》。
()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王之涣创作的诗歌。
()5.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诗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
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九年级上册语文的课程设置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其中古诗词是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锤炼语文表达能力,还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增长知识见识。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九年级上册语文中的古诗词,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
第一节:《将进酒》《将进酒》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内容充满激情和豪迈。
通过学习这首诗,可以深刻领悟到诗人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节:《登高》《登高》是宋代著名诗人杨 Wanli 的一首诗,以登高寻古稀为主题,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文化遗产的尊重。
通过学习这首诗,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
第三节:《赤壁赋》《赤壁赋》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曹操所写,叙述了曹操与周瑜举行赤壁大战的历史事件。
这首作品在叙事上十分传神,描绘了那个时代的政治与战争,蕴含了极其深厚的历史意义。
第四节:《静夜思》作为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静夜思》与其他李白的诗歌不同,以平淡而清新的情感,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夜晚的场景。
这首诗透过极简单但却生动的笔调,把一个人物形象和一个小场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雄雅与清新。
第五节:《春晓》《春晓》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孟浩然以其雄奇的语言和强烈的感情描摹了早春景色,让读者在文字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神奇。
总结:以上就是九年级上册语文中的几首古诗词介绍,每一首诗都包含着不同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词,我们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也能够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因此,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多读古诗词,领略其中的美妙。
1.《登高》-杜甫。
2.《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4.《春望》-杜甫。
5.《庐山谣》-李白。
6.《出塞》-王昌龄。
7.《长恨歌》-白居易。
8.《夜泊牛渚怀古》-杨煜。
9.《桃花扇·绿珠儿》-明代张仲景。
10.《静夜思》-李白。
11.《登鹳雀楼》-王之涣。
12.《将进酒》-李白。
13.《江雪》-柳宗元。
14.《夜行船》-李白。
15.《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16.《绝句·十月一日是秋分》-白居易。
17.《早梅》-唐代朱庆馀。
18.《回乡偶书》-贺知章。
19.《登岳阳楼》-杜甫。
20.《梅花三弄·其二》-元代刘禹锡。
21.《元日》-王安石。
22.《临江仙·滟滟随波千万里》-唐代杨炯。
23.《小松灵·寒蝉凄切》-唐代杜甫。
24.《塞下曲》-汉代曹操。
25.《枫桥夜泊》-张继。
26.《卜算子·咏梅》-唐代李之儒。
27.《西江月》-张若虚。
28.《秋思》-王维。
29.《长相思·其一》-纪君祥。
九年级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阅读理解】
1.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答案:主人公性格坚毅,面对困难不屈不挠,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
对家庭的深厚情感。
2. 分析文中的环境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答案:文中的环境描写生动具体,通过季节变化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加深了读者对主人公内心情感的理解,同时增强了故事的氛围,使得
主题更加突出。
3. 从文中找出一个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文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句子:“他像一棵坚韧的松树,无论
风吹雨打,始终屹立不倒。
”这句话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
面对逆境时的坚强和不屈。
【古诗文默写】
1. 请默写《将进酒》中的名句。
答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2. 默写《滕王阁序》中的一段描写。
答案:“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文言文阅读】
1.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答案:“筚路蓝缕”意为穿着破旧的衣服,形容生活艰苦;“箪食
瓢饮”形容生活简朴。
2. 翻译文中的一句文言文。
答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翻译为:不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感到高兴,也不因个人的得失而感到悲伤。
【作文】
题目:《我与书的故事》
开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源泉。
在我成长的岁月里,书一直是我最亲密的伙伴。
结尾:书,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更教会了我如何做人。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与书为伴,让书香伴我成长。
【完】。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 以下是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完整版):
1. 《木兰辞》(明代:曹操)
2. 《白日依山尽》(唐代:王之涣)
3.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
4. 《登高》(唐代:杜甫)
5. 《望岳》(唐代:杜甫)
6. 《绝句》(唐代:杜甫)
7.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同年》(唐代:刘禹锡)
8. 《春晓》(唐代:孟浩然)
9. 《七步诗》(唐代:曹操)
10. 《观沧海》(唐代:杜牧)
11. 《卜算子·咏梅》(宋代:陆游)
12. 《静夜思》(唐代:李白)
13. 《将进酒》(唐代:李白)
14. 《蜀道难》(唐代:李白)
15.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
16.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崔颢)
17. 《回乡偶书》(唐代:贺知章)
18. 《登幽州台歌》(唐代:陈子昂)
19. 《悯农》(唐代:李绅)
20. 《江雪》(唐代:柳宗元)
以上就是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完整版)了。
北京九下语文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北京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古诗词和文言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篇:1.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2. 《滕王阁序》 -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3. 《醉翁亭记》 -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4. 《赤壁赋》 -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5. 《出师表》 - 诸葛亮-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6.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7. 《离骚》 - 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8. 《诗经》 - 多篇,如《关雎》、《蒹葭》等-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9.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10. 《将进酒》 -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1. 《春望》 -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2. 《江雪》 -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九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文学知识。
学生需要理解每篇作品的主要内容、作者的创作背景、作品的艺术特色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同时,学生还应该能够背诵这些作品,以便在考试中能够准确引用。
李白《将进酒》名家赏析(2篇)■施蛰存\李白《将进酒》赏析李白的古题乐府诗《将进酒》,也是汉代短箫铙歌之一。
汉代乐府歌辞原文,因为声辞杂写,故不能了解其意义。
只有第一句是“将进酒”,后世文人拟作,都是吟咏饮酒之事。
李白此诗,也沿袭旧传统,以饮酒为题材。
这首诗用三言、五言、七言句法错杂结构而成,一气奔注,音节极其急促,表现了作者牢骚愤慨的情绪。
文字通俗明白,没有晦涩费解的句子,这是李白最自然流畅的作品。
全诗转换了六个韵。
第一、二韵六句合为一段。
此后每韵自成一个思想段落。
开头四句用两个“君不见”引起你注意两种现象:“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比喻光阴一去不会重回,“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是说人生很快便会衰老。
青春既不会回来,反而很容易马上进入老年,所以人生在得意的时候,应当尽量饮酒作乐,不要使酒杯空对明月。
这是第一段的内容,它也象《蜀道难》一样,一开头就从题目正面落笔。
“君不见”是汉代乐府里已经出现的表现方法,意思是“你没有看见吗?”跟我们现在新诗里用“看啊”、“你瞧” 一样,是为了加强下文的语气。
李白诗中常用“君不见”,这三个字不是诗的正文,读的时候应当快些。
我们如果把两个“君不见”都删掉,也没有关系,诗意并无残缺。
而且删掉之后,这一段就是整整齐齐的六个七言句,更可以看出这两个“君不见”是附加成分。
在七言歌行中,这一类的附加成分,我们借用一个南北曲的名词,称之为“衬词”,因为它们只起陪衬的作用,不是歌曲的正文,唱起来也不占节拍。
但是,如果“君不见”三字不在七言句之外,那就不能算是衬词。
李白另一首诗云:“君不见梁王池上月,昔照梁王樽酒中。
”(《携妓登梁王棲霞山孟氏桃园中》)这又是一种用法。
如果把这个“君不见”也作为衬词,则第一句只有五字,而全诗却都是七言句。
如果把“君不见”认为诗的正文,贝U这一句有八言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说:全句仍是七言,多出来的一个字是衬字。
“君不见”三字只抵二字用,应当读得快,让它们只占两个字的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