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将进酒》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4
李白《将进酒》原文、注释、译文【原文】《将进酒》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释】将(qiāng):请。
青丝:喻指黑发。
雪:指白发。
会须:应当。
岑夫子:指岑勋,李白之友。
夫子是尊称。
丹丘生:元丹丘,李白好友。
生,是对平辈朋友的称呼。
钟鼓馔(zhuàn)玉:泛指豪门贵族的奢华生活。
钟鼓,指富贵人家宴会时用的乐器。
馔玉,精美的饭食。
恣:纵情任意。
沽:通“酤”,买。
销:同“消”,消解。
【大意】你可曾看到,黄河之水有如从天倾泻下来,滚滚东去,奔向东海,再也不会回来。
在高堂上的明镜里看见自己的白发,不禁悲从中来,早上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像雪一样白。
人生得意时就要尽情地欢饮啊,切莫让金杯空对明月。
天生我材必定会有用处的时候,即使千金散尽后还可以赚来。
烹羊宰牛我们要喝个痛快,应该饮他三百杯以释我情怀。
岑老夫子,丹丘先生,快快地饮酒,切莫停下手中的酒杯。
就让我为诸君高歌一曲吧,请你们为我倾耳细细听。
钟鸣鼎食那样的富贵生活有什么了不起的,只愿长久沉醉下去再也不复清醒。
自古以来圣人贤子皆被世人冷落,唯有寄情于酒的饮者才能留下美名。
陈王曹植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畅饮名贵好酒,尽情欢乐。
主人啊,你为何要说自己的酒钱已经不多,只管是买来饮个底儿朝天。
什么五花马啊,千金裘啊,唤小厮出来,统统拿去换成美酒。
今天我要与你一醉方休,方解这万古的愁绪。
高二将进酒优秀教案(精选8篇)高二《将进酒》优秀教案篇一教材分析:《将进酒》这首诗歌大起大落,诗文忽翕忽张。
由悲转喜转狂放转激愤转癫狂,最后归结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海奔流纵横捭阖,力能扛鼎。
全诗五音繁会,句式长短参差,气象不凡。
此篇如鬼斧神工,足以惊天地泣鬼神,是诗仙李白的巅峰之作。
学情分析:由于本班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加之是理科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
朗读这一块,学生大都比较薄弱,因此希望借助这一课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水平,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1.把握诗歌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2.学习诗歌夸张及比兴的艺术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李白不畏权贵,视金钱如粪土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感受诗人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
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诵读感知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文人,悲欢离合求一醉,风花雪月寻一醉。
二、解题览诗1.题目分析。
2.自由读诗。
3.分组读诗三、分析如何饮酒你从哪些诗句中看到了李白饮酒时的哪些情态?领略了“酒中仙”的何等风采?四、分析为何饮酒1.“人生得意须尽欢”,因“得意”而欢饮?2.“烹羊宰牛且为乐”,“为乐”而饮酒?3.“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为“留名”而饮酒?4.古来饮者无数,李白为何偏以曹植为例?他们二人有何相似之处?5.据上分析,李白饮酒的原因应该落脚在哪个字上?6.诗中直接点明情感的字,我们找到了“欢”“乐”“愁”,还有一个字是什么?(悲)李白为何而“悲”?五、美读课文1.学生配乐诵读2.教师范读3.学生齐读六、小结、作业高二《将进酒》优秀教案篇二【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准确把握情感基调并背诵全诗。
学习起兴、用典、夸张手法在诗中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赏析诗中情感脉络之变化,能用准确流畅的语言概括全诗内容与情感。
《将进酒》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李白的《将进酒》。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将进酒》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一篇课文。
这首诗大约作于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之后,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
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诗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它充分展现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特点。
诗歌句式长短错落,韵律跌宕起伏,情感奔放激荡,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对李白的诗歌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诗歌中深层的情感内涵和艺术特色的把握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高二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有较强的表现欲望。
但他们对古代诗歌的学习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挖掘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诗人复杂的情感变化。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诗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诗歌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2)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
(2)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体会诗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2、教学难点(1)理解诗人复杂的情感内涵,尤其是其悲愤与抗争的交织。
(2)体会诗歌句式和韵律的独特之处,以及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进 酒 qiāngjìnjiǔ(唐táng ) 李 白 l ǐb ái君 不 见 , 黄 河 之 水 天 上 来jūnbújiànhuánghézhīshuǐtiānshà君 不 见 , 高 堂 明 镜 悲 白 发jūnbújiàngāotángmíngjìngbēibái人 生 得 意 须 尽 欢 , 莫 使 金rén shēngdéyìxūjìnhuānmòshǐjīnz天 生 我 材 必 有 用 , 千 金 散tiānshēngwǒcáibìyǒuyòngqiānjīn烹 羊 宰 牛 且 为 乐 , 会 须 一pēngyángzǎiniúqiěwéilèhuìxūyīy岑 夫 子 , 丹 丘 生 , 将 进 酒 ,cénfūzǐdānqiūshēngqiāngjìnjiǔb与 君 歌 一 曲 , 请 君 为 我 倾yǔjūngēyīqǔqǐngjūnwèiwǒqīngěrt钟 鼓 馔 玉 不 足 贵 , 但 愿 长zhōnggǔzhuànyùbùzúguìdànyuànch古 来 圣 贤 皆 寂 寞 , 惟 有 饮gǔláishèngxiánjiējìmòwéiyǒuyǐn陈 王 昔 时 宴 平 乐 , 斗 酒 十chénwángxīshíyànpínglèdǒujiǔsh主 人 何 为 言 少 钱 , 径 须 沽zhǔrénhéwèiyánshǎoqiánjìngxūgū五 花 马 , 千 金 裘 , 呼 儿 将 wǔhuāmǎqiānjīnqiúhūérjiāngchūh原文将进酒(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高中语文高二下必背古诗词高中语文课程中,高二下学期的必背古诗词涵盖了不同朝代的文学作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必背古诗词列表,供学生学习和背诵:1. 《滕王阁序》 - 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 《将进酒》 -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3. 《春望》 -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 《江雪》 -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5. 《赤壁》 -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6.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7.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8. 《声声慢·寻寻觅觅》 -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9. 《登金陵凤凰台》 -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10. 《望岳》 - 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 《琵琶行》 -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12. 《醉花阴》 -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13. 《鹊桥仙》 - 秦观-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4.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15. 《满江红》 -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这些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和思想。
学生在背诵这些古诗词时,不仅要掌握其内容,更要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通过背诵,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高二语文:《将进酒》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下面为您推荐高二语文课件:《将进酒》。
【教学目标】
1.通过李白借酒浇愁的虚无消沉的消极反抗,以及他自信和对现实的忧患思想,了解酒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涵义。
2.鉴赏将进酒的意境及在矛盾中展示内心的诗歌特色。
3.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即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点】
1.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及其人格魅力,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把握本诗的题旨。
2.把握本体意境张扬、夸张大胆、想象丰富的浪漫主义的手法。
【教学难点】
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诗美特点并对其内涵有所了解。
【教学方法】
赏析与讨论
【教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中国文学,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然的缘分。
中
国诗人大多爱喝酒,且多半是因为愁了才喝酒,为何愁?多得很,仕途失意、功业未成、思妻念子,一言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
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生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有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为酒圣。
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现在。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说: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2、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顶峰。
在灿若群星的诗人中,李白恰如夜空中的太白金星,尤为耀眼夺目。
李白一生诗酒相依,杜甫赞叹:李白斗酒诗百篇。
杜康造酒,真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否则,生活将缺多少情趣,诗人将缺多少灵感,人类将缺多少美文诗篇。
酒与诗,好像天生就结缘,酒催诗生,诗随酒发,相伴而留香千古。
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咏酒的诗句?
二、写作背景
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
此时,诗人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
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
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
)。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
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将进酒》,乐府旧题,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
三.诵读感知
1.诗中一会儿高堂明镜悲白发与尔同销万古愁,一会儿又人生得意须尽欢烹羊宰牛且为乐,到底是悲愁还是欢乐?
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喜、转狂放、转激愤、再转狂放,最后归结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纵横捭阖,力能扛鼎。
于豪放不羁之中深蕴情才不遇、时光易逝之深沉悲哀。
所以读的时候要于狂饮纵歌之中把握好诗人深沉的愁绪。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感慨时光流逝,应该用什么语调来读?
深沉悲怆,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要有气势。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黄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应该怎样读?
这几句是李白自信、狂放的体现,于深沉的悲绪中洋溢着暂时的欢乐,应读得充满喜悦,而且是稍带夸张的喜悦。
其中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四个三字句,酒酣之时,喜悦之至,短句叠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要读得充满喜悦之情,节奏要快,声音有力。
4.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后两句是全诗的中心句,也是李白在诗中表明志向的主旨句,
该怎样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