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配方详解:小儿热速清颗粒
- 格式:ppt
- 大小:913.50 KB
- 文档页数:83
【小儿发热:小儿柴桂退热、小儿热速清和小儿豉翘清热】
•小儿柴桂退热:柴胡、桂枝、葛根、浮萍、黄芩、白芍、蝉蜕。
•小儿柴桂退热适用于着凉感冒引起的发热伴有汗出不畅,或者是发热出疹性疾病的治疗,例如幼儿急疹、风疹、麻疹、手足口病等。
•小儿热速清:柴胡、黄芩、板蓝根、葛根、金银花、水牛角、连翘、大黄。
•小儿热速清适用于各类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例如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进展到热毒证阶段、高热的治疗,尤其是伴有嗓子疼和大便干的患儿,更为合适。
•小儿豉翘清热:连翘,淡豆豉,薄荷,荆芥,栀子(炒),大黄,青蒿,赤芍,槟榔,厚朴,黄芩,半夏、柴胡、甘草。
•小儿豉翘清热更加适用于发热伴有食积的情况,也就是说明书说的“风热挟滞”,主要表现为感冒发热时伴有食欲不佳、肚子胀、大便臭秽和舌苔厚。
仔细看看就会发现,这3个中成药都含有柴胡和黄芩哦。
除了柴胡和黄芩之外,小儿柴桂退热和小儿热速清还同时含有葛根,小儿柴桂退热和小儿豉翘清热还同时含有芍药(只不过一个是白芍,一个是赤芍),小儿热速清与小儿豉翘清热还同时含有大黄、连翘。
伤寒论里有一个经典名方叫做:小柴胡汤,专治少阳证口苦咽干,寒热往来。
小柴胡汤组方中的君臣药就是柴胡和黄芩。
而从现代应用角度看,小柴胡汤善于治疗各种发热性疾病,包括外感发热、感冒后发热、午后发热、癌型发热、难治性发热、不明原因发热等等。
小柴胡汤中的君药和臣药,柴胡和黄芩,就被广泛地用于各种退热类中成药的组方。
提醒大家,这3个退热类中成药不宜联合服用,对证选用一种即可。
如果孩子高烧不退且状态不佳,还应该对症服用退烧的西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哦。
孩子感冒发烧,选“热速清”还是“豉翘清”作者:金锐来源:《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2018年第03期小儿热速清颗粒(热速清)、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鼓翘清),这两个中成药都是治疗小儿外感发烧的中药,很多家长反映效果不错。
在孩子高烧退不下来的时候,家长就会问:这两个药应首选哪种?能一起吃吗?首先,这两个中成药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和不良反应,根据说明书的记载如下:小儿热速清颗粒由柴胡、黄芩、板蓝根、葛根、金银花、水牛角、连翘、大黄组成,能够清热、解毒、利咽。
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咽喉红肿,鼻塞流黄涕,咳嗽,便秘。
患有风寒感冒或有大便次数多者忌用。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由连翘、淡豆豉、薄荷、荆芥、栀子(炒)、大黄、青蒿、赤芍、槟榔、厚朴、黄芩、半夏、柴胡、甘草组成,能够疏风解表,清热导滞。
用于小儿风热感冒挟滞证,症见: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红肿痛,纳呆口渴,脘腹胀满,便秘或大便酸臭,溲黄。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两者功效不同从成分上看,小儿热速清颗粒有可能是清开灵口服制剂(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的加减方,其中清热利咽的重要组成(水牛角、金银花、黄芩、板蓝根)均在小儿热速清颗粒中出现,同时增加了退热解表的柴胡、葛根,清热解毒的连翘和泻火通便的大黄。
所以,小儿热速清颗粒可能是在清开灵的组方基础上,去掉牛黄(胆酸、猪去氧胆酸)、珍珠母和栀子,加上退热通便的其他成分组成的,整体药性偏寒。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组方比较复杂,一方面有大柴胡汤的影子(柴胡、黄芩、芍药、半夏、枳实、大黄、大枣、生姜),主治少阳阳明合病,也就是外感兼里实热证。
另一方面有银翘解毒丸的意思(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淡竹叶、甘草),主治风热感冒,也就是外感风热。
同时,还增加了退热的青蒿和消食导滞的槟榔。
所以,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有可能是在大柴胡汤+银翘解毒丸的基础上,去掉调中利咽药(大枣、生姜、牛蒡子、桔梗、淡竹叶),增加退热消食导滞的其他成分组成,主治证是外感兼里实热,以便干、苔黄腻为主要表现。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热速清颗粒中6种成分的含量何洁英; 王汝上【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9(019)003【总页数】4页(P327-330)【关键词】小儿热速清颗粒; 超高效液相色谱; 黄芩苷; 黄芩素; 葛根素; 大豆苷; 绿原酸; 连翘苷; 含量测定【作者】何洁英; 王汝上【作者单位】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药学部广东佛山528000; 广州康臣药物研究有限公司研发部广东广州 5105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27.2小儿热速清颗粒由柴胡、板蓝根、金银花、连翘、黄芩、葛根、水牛角及大黄8味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利咽的功效,用于小儿外感风热所致感冒,症见高热、头痛、咽喉疼痛、鼻塞流涕、咳嗽及大便干结[1]。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小儿热速清颗粒单独或联合用药对小儿外感风热[2-3]、流行性感冒[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6]及急性扁桃体炎[7-9]等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该制剂组方中,柴胡疏散风热;黄芩、大黄清热泻火、解毒;葛根解肌退热;板蓝根、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含量测定”项中仅对其所含有的黄芩苷和连翘苷做了最低限量要求。
中成药多为复方制剂,仅控制一两个成分,难以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比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具有更快的分析速度及更高的灵敏度,可大大节省分析时间及试剂[10-12]。
查阅文献[13-15],对于小儿热速清颗粒质量控制的研究未见采用多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
为此,本研究采用UPLC法同时测定小儿热速清颗粒中黄芩苷、黄芩素、葛根素、大豆苷、绿原酸及连翘苷6种成分的含量,为进一步完善其质量控制方法提供数据支持。
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儿童甲型流感的临床效果分析作者:张阵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儿童甲型流感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104例儿童甲型流感患者,遵循双色球分组法将患儿分组,对照组52例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52例患儿联合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有效率、发热持续时间、病毒核酸阳性时间与全身症状缓解时间。
结果:观察组52例患儿的临床有效率96.2%大于对照组52例患儿的有效率76.9%(P<0.05)。
观察组52例患儿的发热持续时间、病毒核酸阳性时间与全身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儿童甲型流感应用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效果显著,症状缓解快,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热速清颗粒;利巴韦林;儿童甲型流感;症状缓解时间;病毒核酸阳性时间【中图分类号】R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6-18--02从2009年3月开始,美国、墨西哥等地爆发了甲型流感并迅速在全球蔓延,而后甲型流感在全球流行起来,各个地域的甲型流感病例不断增多。
在2010年底,各国迅速推广了甲型流感疫苗,疫情有所改善,但是儿童年纪小,机体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是甲型流感的易感人群,临床以综合治疗为主,但疗效并不理想[1]。
本院基于此,探究分析了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儿童甲型流感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1 資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104例儿童甲型流感患者,遵循双色球分组法将患儿分组,每组52例患儿。
观察组52例中,男性有30例,女性有22例;年龄大小在2岁至13岁,平均年龄为(7.5±0.4)岁;病程在12h--38h,平均病程为(25.1±6.4)h。
对照组52例中,男性有27例,女性有25例;年龄大小在2岁至12岁,平均年龄为(7.1±0.7)岁;病程在10h--36h,平均病程为(24.7±6.1)h。
小儿热速清的功能主治功能特点小儿热速清是一种针对小儿体温上升的中成药。
其主要成分是羌活、白芷、薄荷等中药材,经过科学配伍制成。
小儿热速清具有以下功能特点:1.清热解毒:小儿热速清中的羌活和白芷等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有效降低小儿体内的热毒。
2.退热降温: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小儿热速清能够有效降低小儿的体温,缓解发热症状。
3.祛风散寒:小儿热速清中的薄荷等成分,具有祛风散寒的作用,能够缓解小儿因受风和受寒引起的不适症状。
4.舒筋活血:适用于小儿因外感风寒引起的痛风、筋络疼痛等问题。
主治症状小儿热速清适用于以下症状:1.小儿感冒发热:适用于小儿因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
小儿热速清可通过减轻热毒和退热降温的作用,缓解小儿感冒引起的不适症状。
2.腹泻:适用于小儿因消化系统感染引起的腹泻等症状。
小儿热速清能够通过清热解毒的作用,改善小儿腹泻问题。
3.咳嗽:适用于小儿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症状。
小儿热速清可以缓解咳嗽引起的不适感。
4.头痛:适用于小儿因受风或感冒引起的头痛症状。
小儿热速清具有祛风散寒的作用,可以缓解小儿的头痛问题。
5.关节疼痛:适用于小儿因风寒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小儿热速清能够通过舒筋活血的作用,缓解小儿的关节疼痛问题。
使用方法小儿热速清的使用方法如下:1. 年龄和剂量:根据小儿年龄和症状的轻重,酌情决定每次用量。
一般情况下,3岁以下每次0.51克,每日3次;36岁每次12克,每日3次;612岁每次2~3克,每日3次。
2. 服用方式:小儿热速清以口服的方式使用。
可以将药粉加入温开水中搅拌均匀后服用,也可以将药粉直接放在舌下溶化。
3. 用药注意:使用小儿热速清时,应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剂量。
如出现过敏反应或者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咨询。
注意事项使用小儿热速清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饮食调理:在服用小儿热速清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疗效观察作者:邓怡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8年第09期【摘要】目的:分析观察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疗效。
方法:在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中随机选择126例,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3例,给予对照组双扑伪麻分散片治疗,观察组配合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27例治愈,23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15例治愈,11例显效,25例有效,1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0.9%,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小儿热速清颗粒;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9-03--02近些年,大量研究表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且大部分患儿伴有发热症状。
对此,尽早对症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对患儿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126例患儿为对象,分成两组,采取不同方式治疗,观察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疗效,现汇报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中随机选择126例,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3例。
两组患儿均符合《儿科疾病诊断标准》[1]中关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患儿家长自愿参与研究,签署有同意书。
对照组,34例男患儿,29例女患儿,5个月-4岁,平均(2.3±0.18)岁。
观察组,男35例,女28例,7个月-5岁,平均(2.4±0.21)岁。
比较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组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存在可比性,可对比研究。
1.2 方法对照组:双扑伪麻分散片(山西皇城相府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458)治疗,口服或用温水分散后服用,2-5岁,每次2片,每日3-4次,间隔时间4-6小时,两岁以下儿童遵医嘱用药。
终于找齐了,儿科常用的中成药一、解表类中成药本类中成药具有清热解表、止咳化痰、解毒利咽等作用,主要用于感冒、喘嗽、喉痹、乳蛾等儿科疾病。
小儿宝泰康颗粒【处方】连翘、地黄、滇柴胡、玄参、桑叶、浙贝母、蒲公英、南板蓝根、滇紫草、桔梗、莱菔子、甘草。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止咳化痰。
用于小儿风热外感,症见发热、流涕、咳嗽、脉浮等。
【临床应用】感冒,因风热外感,邪郁肺卫,肺失宣降所致,症见发热,鼻流清涕,咳嗽,咽部红肿,脉浮等;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颗粒)【处方】柴胡、黄芩、板蓝根、葛根、金银花、水牛角、连翘、大黄。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利咽。
用于小儿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鼻塞流涕,咳嗽,大便干结。
【临床应用】感冒,由风热之邪犯肺,肺失宣肃,气机不利所致,症见高热,头痛,咳嗽,流涕,咽喉肿痛,大便干结;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儿童清肺丸【处方】麻黄、苦杏仁(炒)、石膏、甘草、桑白皮(蜜炙)、瓜蒌皮、黄芩、板蓝根、橘红、法半夏、紫苏子(炒)、葶苈子、浙贝母、紫苏叶、细辛、薄荷、枇杷叶(蜜炙)、白前、前胡、石菖蒲、天花粉、青礞石(煅)。
【功能主治】清肺,解表,化痰,止嗽。
用于小儿风寒外束、肺经痰热所致的面赤身热,咳嗽气促,痰多黏稠,咽痛声哑。
【临床应用】肺炎喘嗽,因外感风寒,痰热内蕴所致,症见咳嗽咯痰,呼吸急促,恶寒发热,或喉间痰鸣,胸闷胀满,泛吐痰涎,舌红苔黄,脉滑数;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支炎急性发作见上述证候者。
小儿咽扁颗粒【处方】金银花、射干、金果榄、桔梗、玄参、麦冬、人工牛黄、冰片。
【功能主治】清热利咽,解毒止痛。
用于小儿肺胃热盛所致的喉痹、乳蛾,症见咽喉肿痛,咳嗽痰盛,口舌糜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临床应用】1.喉痹因肺胃热盛所致,症见咽部干燥,灼热疼痛,吞咽不适,发热,头痛,口渴喜饮,口气臭秽,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洪数;慢性咽炎见上述证候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小儿热速清口服液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
用量
导语:小儿热速清口服液怎么吃?小儿热速清口服液虽为中医的一味方剂,但对很多疾病都是有治疗效果的,那么根据不同的疾病,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应该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怎么吃?小儿热速清口服液虽为中医的一味方剂,但对很多疾病都是有治疗效果的,那么根据不同的疾病,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应该怎么吃呢?下面为大家揭晓答案。
【处方】柴胡、黄芩、板蓝根、葛根、金银花、水牛角、连翘、大黄
【性状】为红棕色澄清液体;气香、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八味,将柴胡、金银花、连翘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水牛角加水先煎煮3小时后,再与蒸馏后的药渣及黄芩等四味加水共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待冷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5%,搅匀,静止后,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1.15(90~95℃),浓缩液再与挥发油合并,加入矫味剂,调节PH值至规定范围,再加水至1000ml,搅匀,静置,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利咽。
用于小儿外感高热,头痛,咽喉肿痛,鼻塞,流涕,咳嗽,大便干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岁以内一次2.5~5ml,一岁至三岁一次5~10ml,三岁至七岁一次10~15ml,七岁至十二岁一次15~20ml,一日3~4次。
【注意】如病情较重或服药24小时后疗效不明显者,可酌情增加剂量。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