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一发现与明确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6.23 MB
- 文档页数:32
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教学设计范例(三)发现与明确问题引言本文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教学设计范例系列的第三篇,主要介绍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发现和明确问题。
在教学设计中,问题是推动教学发展和改善的核心驱动力,发现和明确问题对于指导教师的教学行动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如何进行问题的发现和明确:•什么是问题?•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明确问题?什么是问题?在教学设计中,“问题”指的是影响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效果的因素。
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可以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班级管理方面的问题等。
在教学设计中,发现和明确问题对于指导教师的教学行动至关重要。
教师需要通过了解学生的情况、倾听学生的反馈、观察实际教学过程等方式来发现问题,然后明确问题的本质、影响等方面,帮助学生克服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如何发现问题?要发现问题,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发现问题的方式:倾听学生的反馈听取学生反馈是发现问题的有效方式。
教师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小组讨论、个别面谈等方式,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及时解决。
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阅等方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解决。
分析教学结果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业成绩等方式,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及时解决。
借鉴其他教师的经验教师可以与其他教师交流,了解其他班级的教学情况,借鉴其他教师的经验和做法,优化自己的教学策略。
如何明确问题?在发现问题后,教师需要进一步明确问题的本质、影响等方面,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以下是明确问题的常用方法:问题分类将问题按照不同的性质、影响等方面进行分类,便于查找和解决。
问题描述对于发现的问题,教师需要进行详细的描述,包括问题的本质、影响等方面,以便查找和解决。
问题关联将问题与其他相关的因素进行关联,查找和解决问题的根源。
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苏教版)第二节明确问题(教案)一、教材内容分析这节内容是本书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发现问题基础上展开的,它由“明确问题与价值,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设计计划”三部分组成,分为2课时完成。
本节课主要完成教材中的“明确问题与价值,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内容教学。
通过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的方案给学生充分地确定自己的设计目标,有清楚的认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第一节的学习中已把握了设计问题的方向,了解应如何设计有价值的问题,但对众多有价值的设计问题,如何确定可行性的设计问题都缺乏认识。
同时学生的排除干扰能力较差,认为任何有价值的设计问题都是应明确的问题,存在是可行或非可行性设计问题有模糊认识。
因此如何让学生明确有意义的问题、最终确定设计项目是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分析的。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结合案例明确问题的内容,比较和判断问题的价值。
(2)能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的工作条件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包括应达到的标准和所受到的限制。
(3)熟悉设计计划制定的一般要求,能就自己的设计项目制定设计计划。
2、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在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设计项目,经历发现与明确问题的各个具体环节,形成对技术设计过程中“发现与明确问题”阶段的实践性感悟和理论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判断问题的价值能力,会明确自己设计项目的操作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明确可行性的设计问题。
2、难点:在众多需要设计的问题中提出可行性设计的问题。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1、本节的教学以技术设计的过程为基本背景,以“问题”为重点展开,对“问题”的把握结合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结合学生的生活来进行,避免抽象地谈“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设计项目进行仔细和反复的论证,保证此后相应的设计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学方法:演示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等。
必修一第四章“发现问题与明确问题”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人类的文明和发展不断经历着“发现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可见发现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而这个世界中问题又是无处不在的。
我们很难发现问题的原因是()A、没有作必要的问卷调查B、缺乏发现问题的意识C、没有前辈的引导D、问题太多以至无法确定解决哪个问题2.下列那种发现问题的能力是发明家的潜质,更具有挑战性,更利于技术的进步()A、人类生存活动自然遇到的问题B、别人提出需要设计者解决的问题C、设计者自主发现并要解决的问题D、以上都是3.为了解决人们如何吃东西的问题,中国人设计出了筷子,而西方人设计出了刀叉。
就技术问题来源而言,这个例子主要体现了()A、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遇到的问题B、由别人给出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C、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它D、偶尔遇到的问题4.马桶刷通常用痰盂盛(如右图),存在的问题是()A、既不方便又不雅观B、既占地方又不利于地面卫生清洁C、既不干净又雅观D、既混乱又不干净5.鲁班由手被草的叶缘划破这一现象出发,经过思考进而发明了锯子。
鲁班发现问题的途径属于()A、观察日常生活B、自然遇到的问题C、联想产生的问题D、他人求助的问题6.人们首先发现了什么问题而发明了电冰箱:()A、冰箱可以制作冰淇淋B、低温可以保鲜C、冰箱可以制作冰水D、冰箱可以冰镇啤酒7.下列活动中,属于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的是()①主动观察日常生活②收集信息③技术试验与技术研究④文献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⒏下面的例子应该定为设计问题的是:()A、水变油事件B、近视治疗仪C、增高仪D、便携式小凳⒐“盲人防溢水杯”的发明者,是在看到他的一个盲人朋友倒水时,用手指插进杯里试探水的高度,他认为这样既不方便也不卫生,从而萌生了发明“盲人防溢水杯”的动机。
这个事例说明()。
A、因为和盲人是朋友而产生发明动机B、观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萌生发明动机C、受盲人之托而萌生发明动机D、只要看到盲人倒水就能产生发明动机10.瑞士发明家乔治喜欢带着狗外出散步,一次散步回家,发现自己裤腿上和狗身上都粘满了一种草籽。
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一、填空题1.问题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1)人类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2)由别人给出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3)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自己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它。
2.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有:观察、收集和、技术________与技术。
3.收集和分析信息是发现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们把对已有文献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把用问卷的方式进行实际调查,获取信息、发现问题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把以询问的方式收集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
4.技术研究、技术试验是重要的,也是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5.被调查者在表格中根据自己的意愿填写相关内容的问卷叫做_________式问卷。
6.被调查者在已设计好的答案中选择自己最认可的一项的问卷叫做_______式问卷。
7.在电子和电器产品中,因某一功能部件被广泛、大量使用,人们出于使用方便、简化制作过程和节约成本的需求,单独设计和生产的这种零部件,称之为____________。
8.明确了问题的内容之后,还需要确定问题是否有_____________。
9.无论是一个问题的解决,还是一项设计的进行,它的限制主要是由两方面决定的,一是设计对象的________和问题解决的________,二是设计者的技术能力与条件。
10.标准件是指具有统一的_________、__________、公差和技术要求等的零件。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1.从技术角度看,人类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进行设计,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
()2.明确问题就是要明确设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这个问题是否可行,是否值得解决。
()3.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有观察日常生活、收集和分析信息、技术研究与试验及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
()4.伽利略与学生一起做技术试验时,看到水温升高后罐内水位就会上升,由此发明了温度计。
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第一节发现问题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第一节发现问题【教材版本】通用技术必修1《技术与设计1》(江苏教育出版社)【设计理念】以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话题为切入点,创设情景促进学生思考,用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师生互动、自我体验中完成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分析本节内容由问题的来源、发现问题的途径及方法、技术研究与技术实验三部分组成,在知识点的内在逻辑上这三个知识点是一种逐层递进的关系。
发现问题是技术设计过程首要阶段,对学生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建立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意识,形成对问题的敏感性。
教学时间:1课时。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及问题的来源这两部分内容是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的铺垫和准备。
学习的重点在于使得学生理解和掌握发现问题的方法,而由于问题的种类不同,故此可针对不同种类的问题提炼出发现的方式。
这也是本节课教学重点和难点。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发现问题是从事任何活动的起点和发端。
科学合理的问题是促进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人类社会就在这样一个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进步。
因此,发现问题对技术发展、科学研究、生产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节的学习在于掌握发现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索、思考、求新的精神。
【学情分析】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在高阶段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够从现象中分析隐藏与其后的本质,具有归纳总结、演绎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发现问题对于每位同学来讲似乎并不陌生,问题在我们生活当中无处不在,问题的提出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
但我们的学生对问题却往往视而不见,问题如空气,习以为常、不能一起足够的重视与关注。
即便能提出问题,可是从未考虑过问题的价值和意义。
对问题的提出也不系统,在思维和习惯上没有明确的方式方法。
这节课的意义在于从理论上对问题的提出进行一个归纳、总结,告知学生发现问题的视角,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对象具有不同的特点,设计标准有所不同(门锁和玩具) 设计对象受到成本、环境等限制(工程设计等都要有一定的预算) 主观条件,是否具有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专业人员和中学生) 限制 客观条件,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等(材料资料仪器设备) 第三章 发现与明确问题第二节 明确问题【学习目标】1、知道明确问题的重要性,树立明确问题的意识2、初步掌握判断问题价值的方法3、能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的工作条件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包括应达到的标准和所受到的限制4、能制订一般的设计计划表【课前预习】1.明确问题的重要性:问题表述本身是否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否明确、提出问题的目的是否明确等2.判断问题价值的方法:判断一个问题是否有价值,必须从以下问题着手:① 所提出的问题是否遵循了__________________。
② 迄今为止,能否确认该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③ 在调查的范围内,该问题是否有普遍意义,在更广的范围内,该问题是否有意义?④ 在多个问题同时发生时,该问题是否是主要问题?⑤ 现有的技术条件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技术发展以后呢?⑥ 解决该问题所需要的投入是多少?_______________的比是否理想?3.设计要求、标准和限制:4.制定一般的设计计划表:制定周密的设计计划对确保设计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制定一般的设计计划表【课堂导学】【任务一】——明确问题的内容以及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1. 问题是否明确[学生活动] 判断问题是否是明确,并说明理由。
1. 能否设计一款夜晚使用的台灯?2.怎样才能把冬天下的雪都有效地利用起来?3.怎样用垃圾箱对垃圾进行分类?4.怎样在教室里午睡才舒服?[教师评析]2.问题的价值①科学性—所提出的问题是否遵循了基本科学原理?②先进性—迄今为止,能否确认该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解决?③普遍性—在你的调查范围里,该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在更广的范围内,这个问题是否有意义?个性化需求带来问题的价值就要小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