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8
金黄葡萄球菌检测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细菌。
它可以引起多种感染,包括皮肤感染、伤口感染、食物中毒等。
因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和控制感染的传播。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传统的培养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
1. 传统培养方法传统的培养方法包括使用营养琼脂平板、Baird-Parker平板等。
首先,需要从样品中采集细菌样本,例如食物、空气、表面等。
然后,将细菌样本涂布在培养基上,利用大肠杆菌选择性培养基限制非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接下来,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金黄色葡萄球菌会在培养基上形成典型的黄色菌落。
最后,可以通过形态学特征、生化试验(如氧化酶试验、凝胶酶试验等)或其他方法来确认是否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2. DNA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利用特异性DNA序列来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
这种方法通常包括PCR、实时荧光PCR、等温扩增等。
首先,需要从样品中提取细菌的DNA。
然后,利用特定的引物和荧光探针(如果使用实时PCR)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DNA序列。
最后,可以通过检测是否产生了特定的扩增产物或荧光信号来确认是否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
3. 免疫检测方法免疫检测方法基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的特定抗原与抗体的反应。
这些抗原通常包括蛋白质A、蛋白质H等。
免疫检测方法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层析试验等。
通过将样品与特异性抗体反应,可以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存在并产生特定的信号。
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还可以结合使用多种方法,以增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可以同时使用培养方法和PCR方法,以便同时检测菌落和特定的DNA序列。
需要注意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应根据不同的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例如,在食品安全监测中,可以使用培养方法来定性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存在与否;而在临床诊断中,可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来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DNA,从而快速、准确地确定感染的类型和治疗方案。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技术介绍及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是引起人体多种感染的病原菌之一。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技术是通过分离、培养和鉴定来检测和确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存在与类型。
以下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技术的介绍及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是检验的第一步。
样品通常是从患者的伤口、分泌物或体液中获取的,也可以从环境中收集。
分离可以通过将样品涂抹到适当的察尔染色的琼脂平板上,然后进行培养和鉴定来完成。
金黄色葡萄球菌会在琼脂平板上形成金黄色的菌落。
培养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牛肉蛋白胨琼脂、亚洲互联网的Tag:脑心制剂琼脂、亚洲互联网的Tag:镜光菌属琼脂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它可以在各种营养富集培养基中生长,但最好使用富含血液、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培养基。
培养的时间通常为24小时,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会呈现金黄色且凸起。
鉴定是确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类型的步骤。
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形态学观察是通过显微镜观察菌落和细胞形态来判断。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圆形或椭圆形的,常呈簇状分布。
生化试验可以通过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特定底物的代谢能力来进行鉴定。
一些常用的测试包括氧化酶试验、半乳糖发酵试验等。
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通过检测特定基因或DNA序列来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技术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感染的病原菌,从而指导合理的治疗方案。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耐药菌中的重要成员,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因此及早检测和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避免无效的药物治疗。
金黄色葡萄球菌还可以引起食物中毒和医院相关感染等,检验技术的应用可以有助于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GB 4789.10-2016)1 金黄色葡萄球菌1.1 金黄色葡萄球菌(1)葡萄球菌属微球菌科;(2)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格兰氏阳性球菌,排列呈葡萄球状,无鞭毛、芽胞,少数有荚膜,不能运用,直径约为0.5 μm-1μm;(3)金黄色葡萄球菌科引起化脓性炎症,又称化脓性球菌;除此之外,金黄色葡萄球菌还会分泌很多毒素,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原因之一;(4)金黄色葡萄球菌易培养,对营养要求不高,兼性厌氧;(5)金黄色葡萄球菌抵抗外届不良环境的能力很强,在80 ℃条件下加热达到30min才能使其死亡。
1.2 鉴定依据(1)格兰氏阳性;(2)能产生溶血毒素,时血平板(BP平板)出现溶血现象;(3)凝固酶,使血浆凝固。
1.3 鉴定流程25 g(25 mL)样品+225 mL 7.5%NaCl肉汤或者15%NaCl胰酪胨大豆肉汤BP平板、血平板36℃24h1、格兰氏染色2、观察溶血3、BHI肉汤和营养琼脂斜面36℃24h血浆凝固酶实验报告1、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蛋白酶的种类?2、溶血圈为什么是透明的?2、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原因?4、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量?5、BP平板和血平板的特征菌落?2 解疑2.1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蛋白酶的种类?蛋白酶、脂肪酶、磷脂酶、脂酶和溶菌酶。
2.2 溶菌圈为什么是透明的?(1)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产生4种溶血素,α、β、γ、δ四种;(2)溶血素使得红细胞裂解,其中的血红蛋白被释放出来;(3)释放出来的血红蛋白被其分泌的蛋白酶水解。
其它菌的溶菌圈可能不是透明的,与它分泌的溶血素的种类有关,这里不多做解释。
2.3 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原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因为其分泌的毒素和侵袭性酶而引起食物中毒,如杀白细胞素、肠毒素、溶血毒素、血浆凝固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都是其分泌的毒素和侵袭性酶。
2.4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量?(1)污染严重的可以直接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2)不严重可以采用MPN法。
1、动物检测样本:血液;检测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菌)
a、血液的增菌培养(发现絮状物,曾菌液变黄)
b、血琼脂的培养
菌落呈乳白色、中等大小、直径约3~4 mm,圆形、凸起、光滑、不透明、溶血。
镜检细菌形态为革兰阳性葡萄状球菌
C、甘露醇发酵实验:
致病性葡萄球菌多能发酵甘露醇产酸,使培养基由紫色变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D、药敏实验结果
药敏报告单
细菌鉴定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
药物名称测量值结果参考值药物名称测量值结果参考值
1、青霉素G (P) ( 6 ) R ≤ 29
2、苯唑西林(OX) ( 6 ) R 11-12
3、万古霉素 (VA) ( 18 ) S ≤ 17
4、复方新诺明(SXT)( 6 ) R 11-15
5、红霉素 (E) ( 6 ) R 16-20
6、克林霉素 (CM) ( 6 ) R 16-18
7、四环素 (TE) ( 13 ) R 15-18 8、氯霉素 (C) ( 10 ) R 18-20 9、庆大霉素 (GM) ( 19 ) S 13-14 注:产MRSA
备注:S=敏感I=中介R=耐药检测人:···审核人:···报告日期。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技术介绍及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常见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例如皮肤、鼻子、口腔等部位。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引发多种感染病,包括肺炎、败血症和皮肤感染等,并且有着高毒性和高致命性。
因此,及时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非常必要的。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样本类型进行检测,例如流感样本、皮肤和软组织样本等。
本文将介绍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技术的常见方法及其分析。
1. 文化检测文化检测是最常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之一。
它可以通过将样本放入富含营养物质的琼脂平板上,并放置在37℃的培养箱中, 培养时间一般为12-24小时,然后观察细菌在琼脂平板上的生长情况。
金黄色的菌落是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明显指标。
如果在样本中发现金黄色的菌落,那么可以判定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
2. PCR检测PCR(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高效,灵敏且特异性高的检测技术,PCR方法可以将DNA多份复制、扩增,然后转化为成可检测的DNA分子。
PCR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非常快速,通过基因扩增技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基因进行扩增,然后通过凝胶电泳或其他方法检测扩增产物。
PCR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检测到非常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并且还可以检测到含量非常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
3. 免疫学检测目前,免疫学检测是一种非常流行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
这种技术是基于免疫反应的原理进行的,利用特定的抗原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特异性抗原反应,从而识别并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免疫学检测具有高灵敏度和快速性的特点。
以ELISA检测为例,抗体首先被覆盖在微孔板上,待样本与具有特异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抗原结合后,反应孔中的酶(substrate)会产生荧光信号从而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不但可以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还可以应用于其他一些细菌的检测。
综上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及时检测非常必要,而且能够有效地防止其引起的感染病的发生和扩散。
金葡鉴定生化实验金葡鉴定生化实验是用于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一种生化试验。
该实验通过观察细菌对各种生化试剂的反应来判断其是否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具体步骤如下:1.将可疑菌株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上,培养18-24小时。
2.取可疑菌落进行涂片、染色、镜检,观察菌落形态和染色特性。
3.对可疑菌落进行生化试验,包括甘露醇发酵试验、耐热核酸酶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等。
4.根据生化试验结果,结合菌落形态和染色特性,判断是否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其中,甘露醇发酵试验是金葡鉴定生化实验的一种,阳性结果可以辅助诊断金黄色葡萄球菌。
此外,血浆凝固酶试验也是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否具有致病性的常用试验。
需要注意的是,生化试验的结果需要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最终的诊断。
"金葡"可能是指"金葡菌"(Candidaauris)或其他相关的生物体。
如果你需要进行生化实验来鉴定金葡或其他微生物,通常需要使用特定的实验方法和培养基。
以下是一般性的生化实验,用于鉴定金葡或其他酵母菌:格拉姆染色法(GramStaining):格拉姆染色是一种最基本的微生物分类方法。
金葡是一种真菌,通常是革兰氏染色阴性的。
氧气需求实验:金葡是一种真菌,通常是好氧菌(需氧生长)。
在含有氧气的条件下培养金葡,可以观察其生长状况。
生化反应培养基:使用含有特定生化反应底物的培养基,观察金葡对这些底物的反应。
例如,利用含有葡萄糖、果糖等碳源的培养基,观察其在不同底物上的发酵反应。
形态学观察:观察金葡在培养基上的生长形态,包括菌丝、孢子的形成等。
生物化学检测:使用生化试剂,检测金葡的代谢产物,如酶的产生等。
请注意,具体的实验方法和培养条件可能因金葡的不同类型而异。
对于金葡菌等致病性真菌,确保在受过专业培训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相关实验,并遵循相应的生物安全规范。
最好的做法是在专业实验室中进行这些实验,或者请教专业微生物学家的帮助。
金黄色葡萄球菌国家标准检验方法一、国家标准检验办法参见GB 4789.10-2010《食品平安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其次法和第三法。
1、Baird-Parker平板计数(其次法)本办法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较高的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计数。
1.1、检验流程 1.2、试验步骤 (1)样品的稀释①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25g样品置盛有225mL 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10000r/min均质1-2min,或置盛有225mL稀释液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2min,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②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25mL样品,置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③用1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mL 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注重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1mL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匀称,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
④按③操作程序,制备10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
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次1mL无菌吸管或吸头。
(2)样品的接种按照对样品污染情况的估量,挑选2-3个相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在举行10倍递增稀释时,每个稀释度分离吸取1mL样品匀液以0.3mL, 0.3mL, 0.4mL接种量分离加入三块Baird-Parker平板,然后用无菌L棒涂布囫囵平板,注重不要触及平板边缘。
用法前,如Baird-Parker平板表面有水珠,可放在25-50℃的培养箱里干燥,直到平板表面的水珠消逝。
(3)培养在通常状况下,涂布后,将平板静置l0min,如样液不易汲取,可将平板放在培养箱((36±1)℃培养1h;等样品匀液汲取后翻转平皿,倒置于培养箱,(36±1)℃培养,45一48h。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1.纸片法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用纸片、膜、胶片等作为培养基载体,将特定的培养基和显色物质附着在上面,通过观察微生物在测试片上面的生长、显色来测定食品中微生物。
采用快速测试片检测具有显著的优点:可测定少量检品,不需要配制试剂,不需要大量的玻璃器皿,操作简便迅速;易于消毒保存,便于运输携带方便,价格低廉;除纸片外无其他任何废液废物,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可以在取样时同时接种,结果更能反映当时样本中真实细菌数,防止延长接种时间时细菌繁殖造成的污染。
技术优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避免了繁琐的操作。
技术缺点:用时间比较长,无法准确定性及计数。
此方法现在应用于快速检测领域,美国3M公司Petrifilm为载体的测试片应用最为广泛。
但其也存在一些问题:Petrifilm测试片上覆盖了一层薄膜,当样品粘液过多时会出现菌落的扩散和融合,影响计数;Petrifilm测试片面积较小,当菌量大于250cfu时,准确计数较困难;待测样品中含有的某些有机物可能使显色减缓。
使目视效果下降,导致计数偏低。
2.免疫学方法各种免疫学方法的基本原理都是抗原抗体反应。
抗原抗体反应是指抗原与相应抗体之间所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的抗原能激发机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在免疫检测中,可利用单克隆抗体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异抗原,也可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抗原检测体内产生的特异抗体,两种方法均能判断机体的感染状况。
目前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测定主要进行了肠毒素的测定,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为主,有胶体金方法,也有用亲和素一生物素乳胶凝集实验和免疫荧光实验,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免疫学方法包括下面两个部分:(1)抗原抗体技术分析:抗原抗体技术是免疫技术中的核心部分,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全菌免疫筛选抗体是很困难的事情,现在目前市场有的大多都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类进行免疫得到的抗体,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有12种,军事医学科学院生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A、B、C的抗体。
按照现行的国标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分为第一法定性检验、第二法平板计数法(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较高的食品),以及第三法M P N 计数法(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较低的食品)。
第一法定性检验过程包括样品处理、样品增菌、平板分离划线、初步鉴定、确证鉴定这5个步骤,整个流程全部完成至少需要5天时间。
第二法平板计数法包括5个步骤——样品稀释、样品接种涂布、典型菌和可疑菌计数、鉴定试验、结果计算,整个流程全部完成至少需要4天时间。
第三法M P N 计数法同样包括5个步骤,即样品稀释、样品增菌、平板分离划线、鉴定试验、查MPN 表确认结果,整个流程全部完成至少需要5天时间。
以下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流程进行简单介绍,并对难点、注意事项进行梳理和讲解。
1 第一法: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性1.1 样品处理固态和半固态样品:称取25g样品至盛有225mL 7.5%氯化钠肉汤中,充分混匀。
液体样品:吸取25m L 样品至盛有225m L 7.5%氯化钠肉汤的无菌锥形瓶(瓶内可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振荡混匀。
1.2 样品增菌将上述样品匀液置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技术介绍及分析□ 李留洋 锐德检测技术(天津)有限公司重的感染。
该菌对营养的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需氧或兼性厌氧。
容易受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食品主要为乳制品、蛋及蛋制品、各类熟肉制品,其次是含有乳类的冷冻食品等,因此对于该菌的检验也被确定为食品致病性菌种检验中的重要项目。
图1 样品处理36±1℃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8~24h 。
1.3 平板分离划线该步骤是整个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环节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因为平板划线分离的效果决定了可疑菌落的判定和选择。
平板划线选择三分法或四分法则分离效果较好,更容易出现单菌落平板。
1.4 初步鉴定分离的培养基选用B a i r d -Pa r k e r 平板(B P 平板)和血平板。
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B a i r d -Pa r k e r 平板上呈圆形,表面光滑、凸起、湿润,菌落直径为2~3m m ,颜色呈灰黑色至黑色、有光泽,常有浅色(非白色)边缘,周围绕以不透明圈(沉淀),其外常有一清晰带,当用接种针触及菌落时具有黄油样黏稠感;有时可见到不分解脂肪的菌株——除没有不透明圈和清晰带外,其他外观基本相同;从长期贮存的冷冻或脱水食品中分离的菌落,其颜色常较典型菌落略浅,且外观可能较为粗糙,质地较干燥。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
1 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1.1 恒温培养箱:36℃±1℃。
1.2 冰箱:2℃~5℃。
1.3 恒温水浴箱:37℃~65℃。
1.4 天平:感量0.1g。
1.5 均质器。
1.6 振荡器。
1.7 无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1.8 无菌锥形瓶:容量100ml、500ml。
1.9 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
1.10 注射器:0.5ml。
1.11 pH计或pH比色管或精密pH试纸。
2 培养基和试剂
2.1 Baird-Parker 琼脂平板:见附录中1。
2.2 脑心浸出液肉汤(BHI) :见附录中2。
2.3 兔血浆:见附录中3。
2.4 营养琼脂小斜面:见附录中4。
2.5 无菌生理盐水:见附录中5。
3 操作步骤
3.1 样品的稀释
3.1.1 固体和半固体样品
称取25g样品置盛有225ml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 r/min~10000
r/min均质1min~2min,或置盛有225ml稀释液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min~2min,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3.1.2 液体样品
以无菌吸管吸取25ml样品置盛有225ml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3.1.3 用1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ml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1ml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
3.1.4 按3.1.3操作程序,制备10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
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一次1ml无菌吸管或吸头。
3.2 样品的接种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个~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在进行10倍递增稀释时,每个稀释度分别吸取1ml样品匀液以0.3ml、0.3ml、0.4ml接种量分别加入三块Baird-Parker平板,然后用无菌L棒涂布整个平板,注意不要触及平板边缘。
使用前,如Baird-Parker平板表面有水珠,可放在25℃~50℃的培养箱里干燥,直到平板表面的水珠消失。
3.3 培养
在通常情况下,涂布后,将平板静置10min,如样液不易吸收,可将平板放在培养箱36℃±1℃培养1h;等样品匀液吸收后翻转平皿,倒置于培养箱,36℃±1℃培养,45h~48h。
3.4 典型菌落计数和确认
3.4.1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Baird-Parker平板上,菌落直径为2mm~3mm,颜色呈灰色到黑色,边缘为淡色,周围为一混浊带,在其外层有一透明圈。
用接种针接触菌落有似奶油至树胶样的硬度,偶然会遇到非脂肪溶解的类似菌落;但无混浊带及透明圈。
长期保存的冷冻或干燥食品中所分离的菌落比典型菌落所产生的黑色较淡些,外观可能粗糙并干燥。
3.4.2 选择有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的平板,且同一稀释度3个平板所有菌落数合计在20CFU~200 CFU之间的平板,计数典型菌落数。
如果:
a)只有一个稀释度平板的菌落数在20CFU~200CFU之间且有典型菌落,计数该稀释度平板上的典型菌落;
b)最低稀释度平板的菌落数小于20CFU且有典型菌落,计数该稀释度平板上的典型菌落;
c)某一稀释度平板的菌落数大于200CFU且有典型菌落,但下一稀释度平板上没有典型菌落,应计数该稀释度平板上的典型菌落;
d)某一稀释度平板的菌落数大于200CFU且有典型菌落,且下一稀释度平板上有典型菌落,但其平板上的菌落数不在20CFU~200CFU之间,应计数该稀释度平板上的典型菌落;
以上按公式(1)计算。
e)2 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均在20 CFU~200 CFU 之间,按公式(2)计算。
3.4.3 鉴定
从Baird-Parker平板中任选5个可疑菌落(小于5个全选),分别接种到5mlBHI 和营养琼脂小斜面,36℃±1℃培养18h~24h。
取新鲜配置兔血浆0.5ml,放入小
试管中,再加入BHI 培养物0.2ml ~0.3ml ,振荡摇匀,置36℃±1℃温箱或水浴箱内,每半小时观察一次,观察6 h ,如呈现凝固(即将试管倾斜或倒置时,呈现凝块)或凝固体积大于原体积的一半,被判定为阳性结果。
同时以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和阴性葡萄球菌菌株的肉汤培养物作为对照。
也可用商品化的试剂,按说明书操作,进行血浆凝固酶试验。
结果如可疑,挑取营养琼脂小斜面的菌落到5mlBHI ,36℃±1℃培养18h ~48h ,重复试验。
4 结果计算
公式(1):
Cd AB T =
式中: T ——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数;
A ——某一稀释度典型菌落的总数;
B ——某一稀释度血浆凝固酶阳性的菌落数;
C ——某一稀释度用于血浆凝固酶试验的菌落数;
d ——稀释因子。
公式(2):
d C B A C B A T 1.12/221/11+=
式中: T ——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数;
A1——第一稀释度(低稀释倍数)典型菌落的总数;
A2——第二稀释度(高稀释倍数)典型菌落的总数;
B1——第一稀释度(低稀释倍数)血浆凝固酶阳性的菌落数;
B2——第二稀释度(高稀释倍数)血浆凝固酶阳性的菌落数;
C1——第一稀释度(低稀释倍数)用于血浆凝固酶试验的菌落数;
C2——第二稀释度(高稀释倍数)用于血浆凝固酶试验的菌落数;
1.1——计算系数;
d ——稀释因子(第一稀释度)。
5 结果与报告
根据Baird-Parker平板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典型菌落数,按4中公式计算,报告每g(ml)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数,以CFU/g(ml)表示;如T值为0,则以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
附录培养基和试剂
1 Baird-Parker琼脂平板
1.1 成分
胰蛋白胨10.0g
牛肉膏 5.0g
酵母膏 1.0g
丙酮酸钠10.0g
甘氨酸12.0g
氯化锂(LiCl·6H2O) 5.0g
琼脂20.0g
蒸馏水950ml
pH 7.0±0.2
1.2 增菌剂的配法
30%卵黄盐水50ml与经过除菌过滤的1%亚碲酸钾10ml混合,保存于冰箱内。
1.3 制法
将各成分加到蒸馏水中,加入煮沸至完全溶解,调节pH。
分装每瓶95ml,121℃高压灭菌15min。
临用时加热溶化琼脂,冷至50℃,每95ml加入预热至50℃的卵黄亚碲酸钾增菌剂5ml摇匀后倾注平板。
培养基应是致密不透明的。
使用前在冰箱储存不得超过48h。
2 脑心浸出液肉汤(BHI)
2.1 成分
胰蛋白质胨10.0g
氯化钠 5.0g
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 2.5g
葡萄糖 2.0g
牛心浸出液500ml
pH 7.4±0.2
2.2 制法
加热溶解,调节pH,分装16mm×160mm试管,每管5ml置121℃,15min灭菌。
3 兔血浆
取柠檬酸钠3.8g,加蒸馏水100ml,溶解后过滤,装瓶,121℃高压灭菌15min。
兔血浆制备:取3.8%柠檬酸钠溶液一份,加兔全血四份,混好静置(或以3000r/min 离心30min),使血液细胞下降,即可得血浆。
4 营养琼脂小斜面
4.1 成分
蛋白胨10.0g
牛肉膏 3.0g
氯化钠 5.0g
琼脂15.0~20.0g
蒸馏水1000ml
pH 7.2~7.4
4.2 制法
将除琼脂以外的各成分溶解于蒸馏水内,加入15%氢氧化钠溶液约2ml调节pH7.2~7.4。
加入琼脂,加热煮沸,使琼脂溶化,分装13mm×130mm管,121℃
高压灭菌15min。
5 无菌生理盐水
5.1 成分
氯化钠8.5g
蒸馏水1000ml
5.2 制法
称取8.5g氯化钠溶于1000ml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15min。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