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431.00 KB
- 文档页数:10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了解其生物学特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实验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2. 培养基:普通琼脂、血琼脂、Baird-Parker培养基、营养肉汤3. 实验仪器: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显微镜、移液器、试管、培养皿等4. 实验试剂:革兰氏染色液、碱性复红液、氯化钠、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甲基红等三、实验方法1. 菌株分离与纯化(1)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接种于营养肉汤中,37℃培养24小时。
(2)取培养好的肉汤,用无菌移液器吸取适量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37℃培养24小时。
(3)挑取单菌落,接种于血琼脂平板,37℃培养24小时。
(4)挑取单菌落,接种于Baird-Parker培养基平板,37℃培养24小时。
2. 鉴定试验(1)革兰氏染色:取纯化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菌体形态。
(2)生化试验:进行触酶实验、葡萄糖发酵实验、麦芽糖发酵实验、乳糖发酵实验、蔗糖发酵实验、甲基红反应、VP反应等,以确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化特性。
(3)溶血试验: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的溶血情况。
(4)过氧化氢酶试验: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在Baird-Parker培养基平板上的过氧化氢酶反应。
四、实验结果1. 菌株分离与纯化在普通琼脂平板、血琼脂平板和Baird-Parker培养基平板上均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呈圆形、凸起、表面光滑、湿润、不透明,产生黄色脂溶性色素。
2. 革兰氏染色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染色阳性,呈球形,排列成葡萄串状。
3. 生化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触酶实验阳性,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产酸不产气,甲基红反应阳性,VP反应阴性。
4. 溶血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产生溶血环。
5. 过氧化氢酶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Baird-Parker培养基平板上产生黑色沉淀。
五、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符合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可以确认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实验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第二篇)1 目的1.1 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原理1.2 掌握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要点和检验方法2 原理葡萄球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空气、土壤、水、饲料、食品(剩饭、糕点、牛奶、肉品等)以及人和动物的体表粘膜等处均有存在,大部分是不致病,也有一些致病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葡萄球菌属一个种。
可引起皮肤组织炎症,还能产生肠毒素。
如果在食品中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人误食了含有毒素的食品,就会发生食物中毒,故食品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人的健康是一种潜在危险,检查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数量具有实际意义。
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凝固酶,使血浆凝固,多数致病菌株能产生溶血毒素,使血琼脂平板菌落周围出现溶血环,在试管中出现溶血反应。
这些是鉴定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重要指标。
3 材料3.1 样品奶、肉、蛋、鱼制品和饮料等。
3.2 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藤黄八叠球菌(Sarcina lutea)3.3 培养基与试剂7.5%氯化钠肉汤、血琼脂平板、Baird-parker氏培养基、无菌盐水、兔血浆、革兰氏染色液。
3.4 其它显微镜、温箱、离心机、无菌吸管、无菌试管、无菌平皿、均质器、载玻片、L型涂布棒、酒精灯、接种环等。
4 流程5 步骤5.1 一般培养称取25g固体样品,加入225mL无菌生理盐水,制成混悬液(液体样品可不稀释)。
吸取5mL上述混悬液,接种于7.5%氯化钠肉汤或胰酪胨大豆肉汤50mL培养基内,同时挑取混悬液或液体样品直接在血平板和Baird-Parker平板划线分离。
同时将对照菌种在上述两种平板上作划线分离接种。
置36±1℃温箱培养24h。
5.2 分纯培养将上述血平板和Baird-Parker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先观察对照的菌落特征,再观察被检样品的菌落.,并挑取可疑菌落在血平板上进行分离纯化。
若无菌落生长,可用也增菌培养物在上上述平板上划线分离,在36±1℃温箱培养24h后再分离纯化,挑取可疑菌落及对照菌种进行革兰氏染色及血浆凝固酶试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能够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方法,准确检测出样本中是否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并确定其数量和特性,为食品安全、临床诊断和环境卫生等领域提供可靠的检测依据。
二、实验原理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些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生化反应,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检测:1、血浆凝固酶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产生血浆凝固酶,使血浆发生凝固。
2、甘露醇发酵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发酵甘露醇产酸。
3、革兰氏染色: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呈葡萄串状排列。
三、实验材料1、样本:食品样本(如乳制品、肉类)、临床样本(如脓液、血液)等。
2、培养基和试剂:血琼脂平板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兔血浆革兰氏染色液生理盐水3、仪器设备:恒温培养箱显微镜无菌接种环、移液管等四、实验步骤1、样本处理食品样本:称取一定量的样品,加入适量生理盐水进行均质处理,制成稀释液。
临床样本:直接进行涂片或适当稀释。
2、增菌培养将处理后的样本接种于 75%氯化钠肉汤中,置于 36±1℃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18 24 小时。
3、分离培养从增菌培养物中分别划线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和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上,于 36±1℃培养 18 24 小时。
4、形态观察观察血琼脂平板上的菌落形态,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呈金黄色,周围有明显的透明溶血圈。
观察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上的菌落,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使培养基变黄。
5、革兰氏染色挑取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呈葡萄串状排列。
6、血浆凝固酶试验取兔血浆与可疑菌落混合,置于 36±1℃培养箱中观察,若血浆发生凝固,则为阳性。
7、甘露醇发酵试验接种可疑菌落于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中,观察是否产酸。
五、实验结果1、形态观察在血琼脂平板上观察到金黄色、周围有透明溶血圈的菌落。
在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上观察到变黄的菌落。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测定1 卫生学意义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性检验(增菌培养法):适用于检查含有受损伤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加工食品。
2 检验方法2.1 术语与定义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为一种革兰氏染色阳性球形细菌。
显微镜下排列成葡萄串状,金黄色葡萄球菌无芽孢、鞭毛,大多数无荚膜。
是常见的引起食物中毒的致病菌。
常见于皮肤表面及上呼吸道黏膜。
2.2 设备和材料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1)恒温培养箱:36℃±1℃。
(2)冰箱:2℃~5℃。
(3)恒温水浴箱:37℃~65℃。
(4)天平:感量0.1g。
(5)无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6)无菌锥形瓶:容量100mL、500mL。
(7)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
(8)pH计或pH比色管或精密pH试纸。
2.3 培养基和试剂(1)7.5%氯化钠肉汤1)成分:蛋白胨:10.0g;牛肉膏:5.0g;氯化钠:75g;蒸馏水:1000mL;pH:7.4;2)制法:将上述成分加热溶解,调节pH,分装,每瓶225mL,121℃高压灭菌15min。
(2)B-P琼脂平板1)成分:胰蛋白胨:10.0g;牛肉膏:5.0 g;酵母膏:1.0g;丙酮酸钠:10.0g;甘氨酸:12.0g;氯化锂(LiCl·6H2O):5.0g;琼脂:20.0g;蒸馏水:950mL;pH:7.0±0.22)增菌剂的配法:30%卵黄盐水50mL与经过除菌过滤的1%亚碲酸钾溶液10mL 混合,保存于冰箱内。
3)制法:将各成分加到蒸馏水中,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调节pH。
分装每瓶95mL,121℃高压灭菌15min。
临用时加热溶化琼脂,冷至50℃,每95mL加入预热至50℃的卵黄亚碲酸钾增菌剂5mL摇匀后倾注平板。
培养基应是致密不透明的。
使用前在冰箱储存不得超过48h。
方法验证报告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4部分: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GB/T18204.4-2013(5)胰酪胨(或胰蛋白胨17g 植物蛋白胨(或大豆蛋白胨) 3g 氯化钠 100g 磷酸氢二钾 2.5g 葡萄糖 2.5g蒸馏水1000m L制法:将上述成分混合后,加热溶解,调pH 为7.2~7.3,分装,121C 、20min高压灭菌。
2.1.2氯化钠肉汤(75g/L)成分: 蛋白胨 10g 牛肉膏 10g 氯化钠 75g 蒸馏水1000mL制法:将上述成分加热溶解,调pH 为7.4,分装,121°C 、20min 高压灭菌。
2.1.3BairdParker 平板成胰蛋白胨 10g 牛肉膏 5g 酵母浸膏1g 丙酮酸钠 10g甘氨酸 12g1. 目的验证平皿鉴定法测定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来判断在本实验室此方法的适用性。
2.培养基和试剂2.1培养基和试剂2.1.1胰酪胨大豆肉汤成分:氯化锂(LiCl.6H2O)琼脂5g 20g蒸馏水950mL增菌剂的配制:卵黄盐水(30%,体积分数)50mL与除菌过滤的亚碲酸钾溶液(质量浓度=1%)10mL混合,保存于冰箱内。
制法:将各成分加到蒸馏水中,加热煮沸完全溶解,冷至25°C校正pH至7.0±0.2。
分每瓶95mL,121C高压灭菌15min,临用时加热熔化琼脂,每95mL加入预热至50C的卵黄亚碲酸钾增菌5mL,摇匀后倾注平板。
培养基应是致密不透明的。
使用前在冰箱储存,不得超过48h。
2.1.4血琼脂培养基成分:营养琼脂100mL脱纤维羊血(或兔血)10mL制法:将营养琼脂加热溶化,待冷至50C左右以无菌方法加人脱纤维羊血摇匀,制成平板,置冰箱内备用。
2.1.5革兰氏染色液2.1.5.1结晶紫染色液成分:结晶紫1g乙醇(95%,体积分数)20mL草酸铵水溶液(质量浓度=1%)80mL制法:将结晶紫溶于乙醇中,然后与草酸铵溶液混合2.1.5.2革兰氏碘液成分:碘1g碘化钾2g蒸馏水300mL制法:将碘与碘化钾先进行混合,加人蒸馏水少许,充分振摇,待完全溶解后,再加蒸馏水。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技术介绍及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是引起人体多种感染的病原菌之一。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技术是通过分离、培养和鉴定来检测和确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存在与类型。
以下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技术的介绍及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是检验的第一步。
样品通常是从患者的伤口、分泌物或体液中获取的,也可以从环境中收集。
分离可以通过将样品涂抹到适当的察尔染色的琼脂平板上,然后进行培养和鉴定来完成。
金黄色葡萄球菌会在琼脂平板上形成金黄色的菌落。
培养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牛肉蛋白胨琼脂、亚洲互联网的Tag:脑心制剂琼脂、亚洲互联网的Tag:镜光菌属琼脂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它可以在各种营养富集培养基中生长,但最好使用富含血液、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培养基。
培养的时间通常为24小时,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会呈现金黄色且凸起。
鉴定是确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类型的步骤。
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形态学观察是通过显微镜观察菌落和细胞形态来判断。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圆形或椭圆形的,常呈簇状分布。
生化试验可以通过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特定底物的代谢能力来进行鉴定。
一些常用的测试包括氧化酶试验、半乳糖发酵试验等。
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通过检测特定基因或DNA序列来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技术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感染的病原菌,从而指导合理的治疗方案。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耐药菌中的重要成员,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因此及早检测和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避免无效的药物治疗。
金黄色葡萄球菌还可以引起食物中毒和医院相关感染等,检验技术的应用可以有助于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定性检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球菌,直径为0.8-1.0微米,镜检时呈单个、成对、四联或不规则的簇群;无芽孢,无鞭毛、无荚膜、不运动;兼性厌氧菌,在好氧条件下生长最好;大多数菌株产生类胡萝卜素,使细胞团呈现出深橙色到浅黄色,色素的产生取决于生长的条件,故称金黄色葡萄球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7℃,最适生长pH 7.4。
普通平板上菌落厚、有光泽、圆形凸起,直径1-2mm。
血平板菌落周围形成透明的溶血环。
主要存在于主要为淀粉类(如剩饭、米面、粥等)、牛乳及乳制品,以及鱼、肉、蛋类等。
二、培养基7.5%的氯化钠(三角瓶135mL);BP平板培养基;血平板培养基;BHI肉浸液肉汤培养基(试管5个)。
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性检测主要包含四个步骤:样品处理;增殖培养;平板分离培养;鉴定(染色镜检和血浆凝固酶实验)。
1.样品的处理和增殖培养:样品为冷冻鱼丸,每组称量15g,放于研钵中,用研磨棒捣碎,放于135mL 7.5%的氯化钠肉汤中进行增菌培养,36℃±1℃培养18h~24h后,可观察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在7.5%氯化钠肉汤中呈混浊生长。
2.血平板划线培养:将样品增菌培养物,用接种环取一环划线接种于血平板上,36℃±1℃培养18h~24h。
(每组2个血平板接种增殖样品,1个平板划线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每组共3个血平板)。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的菌落特征:菌落较大,圆形,光滑突起,湿润,金黄色(有时为白色),菌落周围为完全透明溶血圈。
3.BP平板划线培养:将样品增菌培养物,用接种环取一环划线接种于BP平板上,36℃±1℃培养18h~24h。
(每组2个BP平板接种增殖样品,1个平板划线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每组共3个BP平板)。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BP平板上的菌落特征:菌落直径2-3mm,颜色从灰色到黑色,边缘为淡色,周围有一浑浊带,其外层有一透明圈,用接种针触碰有奶油树脂的硬度。
实验5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1 目的和要求(1)掌握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方法(2)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各检验步骤的依据及原理2 基本原理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入人体内,可引起局部的痈疾和蜂窝组织炎,还可以引起肺炎、心肌炎、骨骼炎、肾盂肾炎等系统化脓性感染,甚至可发展成败血症。
此外,食品中生长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食品卫生中的一种潜在危险,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是中会产生肠毒素,食用后将引起食物中毒,这在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中,仅次于沙门氏菌和副溶血弧菌。
因此,检验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实际意义。
绝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产生金黄色色素,菌落周围有透明的溶血圈,在厌氧条件下能分解甘露醇产酸,产生血浆凝固酶和耐热的DNA酶。
3 实验材料3.1 检样乳与乳制品(如奶粉、消毒乳)、肉制品、饮料3.2 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八叠球菌斜面培养物。
3.3 培养基 7.5%氯化钠肉汤、肉浸液肉汤、血琼脂平板、Baird-Parker氏培养基3.4 试剂与染色剂无菌生理盐水、兔血浆、革兰氏染色液等。
3.5 仪器与其他用具无菌吸管(1mL、5、10)、无菌试管、载玻片、接种环、酒精灯、显微镜、均质器、恒温箱等。
4 检样程序5 操作步骤5.15.1.1样品的处理称取 25 g 样品至盛有 225 mL 7.5 %氯化钠肉汤或 10 %氯化钠胰酪胨大豆肉汤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 r/min~10000 r/min 均质 1 min~2 min,或放入盛有 225 mL 7.5 %氯化钠肉汤或 10 %氯化钠胰酪胨大豆肉汤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 1 min~2 min。
若样品为液态,吸取 25 mL 样品至盛有225 mL 7.5 %氯化钠肉汤或 10 %氯化钠胰酪胨大豆肉汤的无菌锥形瓶(瓶内可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振荡混匀。
5.1.2 增菌和分离培养5.1.2.1 将上述样品匀液于 36 ℃±1 ℃培养 18 h~24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