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蛾
- 格式:ppt
- 大小:8.99 MB
- 文档页数:27
八月份刺蛾的防治措施7月底到8月上旬,刺蛾第一代成虫发生。
8月中下旬是刺蛾第二代幼虫发生危害期,因此8月份是防治刺蛾的重点时期,要做好防治。
现将刺蛾的特征危害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常见刺蛾的识别特征1.扁刺蛾:成虫体暗褐色,翅灰褐色,后翅颜色较淡,体长10至18毫米,翅展25至35毫米。
前翅2/3处有一褐色横带,雄蛾前翅中央有一黑点。
前、后翅的外缘有刚毛。
卵长椭圆形,淡黄绿色,随着卵的发育,色渐变深,孵化前转为暗褐色,长约1.1毫米。
幼虫体长22至35毫米,扁平椭圆形,背隆起。
每体节有4个绿色枝状毒刺,其中虫体两侧边缘的1对较大,亚背线上的1对较小。
中背线灰白色,体背中央两侧各有一个明显的红点。
茧钙质,硬而脆,灰褐色,长14至15毫米。
蛹匿于茧中,长椭圆形,灰白色,羽化前转褐色(扁刺蛾图片)。
2.褐刺蛾:成虫体土褐色至灰褐色,体长15至18毫米,翅展3l至39毫米,前翅前缘近2/3处至近肩角和近臀角处,各具1暗褐色弧形横线,两线内侧衬影状带,外横线较垂直,外衬铜斑不清晰,仅在臀角呈梯形。
雌蛾体色、斑纹较雄蛾浅。
卵扁椭圆形,黄色,半透明。
幼虫体长35毫米,黄色,背线天蓝色,各节在背线前后各具1对黑点,亚背线各节具1对突起,其中后胸及1、5、8、9腹节突起最大。
茧灰褐色,椭圆形。
3.褐边绿刺蛾:成虫体绿色,胸背中央有1棕色纵线,腹部灰黄色。
触角棕色,雄彬齿状,雌丝状。
体长16毫米,翅展38至40毫米,前翅绿色,基部有暗褐色大斑,外缘为灰黄色宽带,带上散有暗褐色小点和细横线,带内缘内侧有暗褐色波状细线。
后翅灰黄色。
卵扁椭圆形,长1.5毫米,黄白色。
幼虫体长25至28毫米,头小,体短粗,初龄黄色,稍大黄绿至绿色,前胸盾上有l对黑斑,中胸至第8腹节各有4个瘤状突起,上生黄色刺毛束,第1腹节背面的毛瘤各有3至6根红色刺毛;腹末有4个毛瘤丛生蓝黑刺毛,呈球状;背线绿色,两侧有深蓝色点。
蛹长13毫米,椭圆形,黄褐色。
刺蛾类害虫防治方法
刺蛾类是园林植物的一大重要害虫,该虫食叶树种较杂。
危害严重时,将会食光全部叶片,使冬芽形成受到影响。
秋季是第二代刺蛾发生高峰期,也是多数刺蛾化茧越冬时期,秋季主要的刺蛾有扁刺蛾、双龄绿刺蛾、褐边绿刺蛾、黄刺蛾等。
防治方法:
1.人工摘虫茧或敲碎树干上的虫茧,减少虫源。
2.幼虫群集为害时,摘除虫叶,人工捕杀幼虫,捕杀时注意幼虫毒毛。
3.在幼虫3龄前可选择生物防治,如施用含量为16000IU/mg的Bt可湿性粉剂500至700倍液。
4.化学防治。
低龄幼虫可采用25%灭幼脲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或25%除虫脲悬浮剂2000至3000倍液,或20%米满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等仿生农药。
幼虫大面积发生,可喷施20%速灭杀丁2000至3000倍液,2.5%敌杀死1500至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至1500倍液,1.2%苦·烟乳油800至1000倍液等农药。
5.保护天敌,如刺蛾紫姬蜂、螳螂、蠋蝽等。
刺蛾类(一)黄刺蛾又名洋辣子、毒毛虫。
多食性害虫,为害杨、柳、榆、刺槐、枫杨、重阳木、茶花、悬铃木、樱花、石榴、三角枫、紫荆、梅、海棠、榆叶梅、蜡梅、月季、芍药、紫薇、珊瑚树、桂花、大叶黄杨、丁香、花曲柳等。
幼虫体有毒毛,易引起人的皮肤瘙痒。
该虫是我国城市园林绿化、风景区、农田防护林、特种经济林、果树等的重要害虫。
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3~ 16mm头胸黄色,前翅内半部黄色,外半部褐色,有两条斜线在翅尖汇合。
卵浅黄色,长约1. 4mm,-端稍尖,散产或数粒产于叶背。
幼虫体长18 ~25mm头黄褐色,体黄绿色,体背有一-哑铃形褐色大斑,各节背侧有-对枝刺。
茧似雀蛋,长11 ~ 14mm。
结于树干、枝上,灰白色,有褐色纵宽纹。
2.发生规律华北1年1代,华东华南2代。
以老熟幼虫在树上结茧越冬,翌年5~6月化蛹。
越冬代成虫6月上中旬出现,6月下旬为幼虫危害盛期。
成虫羽化多在傍晚,白昼伏于叶背,夜出活动产卵,有趋光性。
每次产卵50~70粒。
卵期5~6天。
老熟幼虫在树干、树枝上吐丝缠绕,随即分泌黏液造茧。
羽化时破茧壳顶端小圆盖而出。
第二代幼虫在8月中下旬大量出现。
其为害一般较第一一代为轻。
(二)扁刺蛾除为害枣外,还为害苹果、梨、梧桐、枫杨、白杨、泡桐等多种果树和林木。
以幼虫蚕食植株叶片,低龄啃食叶肉,稍大食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食成光杆,致树势衰弱。
1.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6mm头胸翅灰褐色,前翅从前缘到后缘有一条褐色线,线内有浅色宽带。
卵初产黄绿色,后变成灰褐色,长椭圆形。
散产于叶背。
幼虫体长22 ~26mm翠绿色,体较扁平。
背有白色线。
腹部各节有向背向腹斜引一一白线,各节有刺突4个。
体侧各有红点一列。
茧长14mm卵圆形,黑褐色,常结于树木周围浅土层中。
2.发生规律牛南、华东地区每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基部周围土中结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化虾,5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产卵。
幼虫发生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7月中旬、8月至第二年4月。
2023刺蛾类害虫防治方法contents •刺蛾类害虫概述•刺蛾类害虫的识别•刺蛾类害虫的防治方法•刺蛾类害虫防治的注意事项•刺蛾类害虫防治的成功案例•刺蛾类害虫防治的前景与展望目录01刺蛾类害虫概述刺蛾类害虫是一种鳞翅目昆虫,因幼虫身上多刺而得名。
定义刺蛾类害虫分为多种类型,如黄刺蛾、褐刺蛾、扁刺蛾等。
分类定义与分类分布刺蛾类害虫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等地区。
习性刺蛾类害虫以植物为食,幼虫多在叶子上取食,成虫多在夜间活动。
分布与习性刺蛾类幼虫取食植物组织,导致叶片破损、植株矮小等问题。
对农作物的危害破坏植物组织刺蛾类害虫的幼虫和成虫可能传播植物病害,如病毒病等。
传播病害刺蛾类害虫的危害可能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影响其市场价值。
影响农产品质量02刺蛾类害虫的识别形状识别刺蛾类害虫的幼虫呈长椭圆形,身体上有许多刺毛和瘤突,体色多为深绿色、褐色或黑色。
蜕皮识别幼虫蜕皮时,体色会变成浅色或白色,同时体表上的刺毛和瘤突也会减少或消失。
幼虫形态识别刺蛾类害虫的成虫呈灰褐色或褐色,体表有许多灰色或褐色的细毛。
前翅呈三角形或卵圆形,前翅端部较尖,后翅则呈椭圆形。
形状识别成虫的头部较小,胸部较宽,腹部细长,身体表面有许多细小的绒毛。
前翅上也有许多细小的绒毛,但翅脉清晰可见。
特征识别成虫形态识别叶片受害刺蛾类害虫主要以叶片为食,受害叶片会出现缺刻、孔洞、萎蔫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树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新梢受害刺蛾类害虫也会对新梢进行啃食,导致新梢生长受阻,甚至枯死。
同时,幼虫还会在树皮裂缝中取食,导致树皮破裂、脱落。
危害症状识别03刺蛾类害虫的防治方法精耕细作加强田间管理,精耕细作,及时清除杂草和虫卵,减少刺蛾的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
合理轮作通过合理轮作,可以减少刺蛾的食源,从而降低其繁殖和危害程度。
选择抗性品种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减少刺蛾对作物的危害。
农业防治利用刺蛾的天敌如茧蜂、赤眼蜂等昆虫来控制其数量。
天敌控制微生物防治植物源农药使用微生物菌剂等生物农药,破坏刺蛾的肠道,导致其死亡。
三种刺蛾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技术1 黄刺蛾黄刺蛾( Cmidocampa flauescens Walker ),属鳞翅目,刺蛾科。
幼虫为害杨、柳、榆、果树等。
1.1 为害症状黄刺蛾幼龄幼虫只食叶肉,残留叶脉,将叶片吃成网状。
幼虫长大后,将叶片吃成缺刻,仅留叶柄及主脉。
1.2 生活史和习性黄刺蛾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枝条上或树干上的茧里越冬。
6 月中旬化蛹,6 月下旬至7 月上中旬为成虫羽化期。
卵期产在叶背面,一叶上只产几粒。
幼虫发生期为7月上中旬〜8月下旬。
小幼虫群栖为害,初舐食叶肉,稍大后把叶吃成不规则缺刻,严重时只剩叶柄和主脉,这时食量增大,大发生年份,能将全株树片吃光。
1.3 防治技术1.3.1 生物防治黄刺蛾幼虫期优势寄生蜂朝鲜紫姬蜂,其寄生率达60%以上。
人工采集黄刺蛾茧、放罐头瓶内、纱布扎口,放室内,羽化出蜂后,将蜂放到果园内,其治虫效果好、成本低、不污染,是生物防治中值得提倡的好措施;利用柞蚕卵、人工繁育赤眼蜂,在黄刺蛾卵期,将赤眼蜂卡挂到树干上,每2〜4 株挂一片。
卵初期与盛期各挂一次,能获得治虫较好效果,防治成本仅为药物防治的1/5 ;取下黄刺蛾雌蛾腹部,捣碎,用酒精浸泡、纱布过滤,将酒精浸泡液涂在一块硬纸壳(2X4厘米)上、用线悬挂在1.3〜1.5米高的树枝上,下设水盆、招杀雄蛾,治虫效果显著;秋冬季将黄刺蛾茧采回、选病毒茧(茧内幼虫死亡、黑色,贴于壳壁)保存,待幼虫发生期,将其研碎,清水浸泡48〜60 小时,双层纱布过滤,装喷雾器,向树叶背面喷洒,杀死2〜5 龄幼虫达95%以上,此法对人、畜、禽安全。
1.3.2 人工治虫春秋两季人工大量采集黄刺蛾茧、集中烧毁。
1.3.3 药物防治幼虫期喷洒3%高效氯氢菊酯1500倍液,或喷洒1.2%阿维菌素微胶囊悬浮剂1500倍液毒杀幼虫,防治效果在95%以上。
2 绿刺蛾绿刺蛾(Parasa consocia Walker ),属鳞翅目,刺蛾科。
如何对桃树刺蛾进行防治近年来刺蛾对桃树为害较严重,为害严重时不少叶片被食尽叶肉仅剩叶脉、叶柄,影响花芽分化,削弱树势。
刺蛾对桃树的危害是较为严重的,及时的对其进行防治,才能让您的桃树更好的生长的哦。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对桃树刺蛾进行防治。
近年来刺蛾对桃树为害较严重,为害严重时不少叶片被食尽叶肉仅剩叶脉、叶柄,影响花芽分化,削弱树势。
刺蛾对桃树的危害是较为严重的,及时的对其进行防治,才能让您的桃树更好的生长的哦。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对桃树刺蛾进行防治。
如何对桃树刺蛾进行防治1、虫态特征黄刺蛾成虫体长13-16nun,体色为黄色或褐黄色。
老熟幼虫体背有两端宽中间窄的鞋底状淡紫色斑纹,体侧中部有两条蓝色纵纹。
蛹椭圆形,黄褐色。
茧灰白色,质地坚硬,形似雀蛋。
绿刺蛾成虫体长15-16mm,头胸部绿色。
前翅大部分绿色,基部褐色,近外缘黄色,后翅及腹部淡黄色。
幼虫体长25mm,头略呈长方形,体黄绿色,头部黄褐色缩于前胸内,体上有毛瘤。
腹部末端有4个较大的黑色毛瘤,腹面淡黄绿色。
蛹长15mm,椭圆形,暗褐色,似树皮。
2、发生规律黄刺蛾本地一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树皮上结茧越冬,5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6月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有趋光性,卵多产于叶背面,卵散产或数粒产在一起。
卵期约7-10天,6月上中旬幼虫孵化为害,6-7月第一代幼虫为害最重,幼龄幼虫喜群集,多在叶背面啃食叶肉,幼虫长大后逐渐分散,食量增大,常将叶片吃光,残留叶柄。
7月中下旬开始结茧化蛹,蛹期约两周左右。
第2代幼虫在7月底开始为害,8月上中旬为害盛期。
8月下旬幼虫老熟开始在枝干上结茧越冬。
绿刺蛾本地一年发生2代,主要在地下越冬,第1代成虫在5月底至6月上旬羽化出现,幼虫在6-7月发生;第2代成虫在8月中下旬羽化出现,幼虫在8月下旬至9月间发生为害。
10月人土结茧越冬。
3、防治措施人工防治结合冬季修剪,如发现枝干上黄刺蛾越冬茧要及时采集;结合秋冬季土壤深翻,挖除土壤中越冬茧,清除干基周围表土等处越冬茧集中烧毁。
刺蛾用什么农药,被刺蛾刺伤了用什么
止痛
回答刺蛾可以用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
刺蛾的危害:啃食植株的下表皮和叶肉,导致叶片呈不规则黄色斑块;把叶子啃食成缺刻,影响树木生长和发育;会减少树木的光合作用,增加水分蒸腾,严重的时候会使枝条或整株枯死;人体接触刺蛾后会引起皮肤肿痒,危害人体健康。
一、刺蛾用什么农药
1、刺蛾可以用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或者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等药物进行喷洒防治。
2、刺蛾的危害:
(1)低龄刺蛾幼虫啃食植株的下表皮和叶肉,导致叶片呈不规则黄色斑块,被啃食的叶子成网状。
(2)刺蛾幼虫长大后把叶子啃食成缺刻,严重的时候把叶片吃光,在秋季2次发芽,影响树木生长和发育。
(3)刺蛾常常吃树叶,会减少树木的光合作用,增加水分蒸腾,严重的时候会使枝条或整株枯死。
(4)要注意褐边绿刺蛾幼虫有毒毛,人体接触后会引起皮肤肿痒,危害人体健康。
二、被刺蛾刺伤了用什么止痛
1、如果在野外被刺伤了,身边没有可以消炎解毒的东西,可以先涂抹一点口水,口水是弱碱性,可以稍微缓解痒痛。
2、肥皂水是碱性的,可以用肥皂水涂抹在被刺伤的地方,也可以缓解痒痛。
3、先找到洋辣子,然后用石头或者树叶把它压扁,它肚子里的东西会被挤破出来,在这些里面找到一条绿色的和黑色的线,绿色那条就是解药,可以把绿色的那条线挑出来弄破涂抹在伤口处,可以消肿止痛。
4、还可以把中药喉症丸压碎,水调敷在刺伤的地方,如果有发烧、关节肿痛等全身症状,及时到医院治疗。
如何预防刺蛾1. 引言刺蛾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它们喜欢攻击各种植物,对农作物产生巨大的危害。
为了保护植物健康生长,预防刺蛾的侵袭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预防刺蛾的方法,帮助您保护植物免受刺蛾的侵害。
2. 了解刺蛾在预防刺蛾之前,我们需要了解这种害虫的习性和特点。
刺蛾是一种夜行性昆虫,其幼虫是主要危害者。
它们贪食并且足够顽强,能够迅速繁殖。
刺蛾的幼虫以植物叶片为食,给植物带来直接伤害,并且还会传播病毒,导致植物产量下降。
因此,及早预防刺蛾的侵袭至关重要。
3. 生态环境调整调整生态环境是预防刺蛾的第一步。
通过改善植物生长环境,增强植物的免疫力,可以减少刺蛾的侵害。
3.1 选择抗虫种植选择抗虫品种的植物是预防刺蛾的有效措施之一。
在种植过程中,选择抗虫性强的品种,其天然抗虫物质能够对抗刺蛾的侵害。
例如,一些葡萄树品种具有抗刺蛾的特性,可以减少刺蛾的入侵。
3.2 保持适宜的湿度刺蛾喜欢潮湿的环境,在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容易滋生并繁殖。
因此,保持植物周围的适宜湿度是预防刺蛾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合理的浇水和植物周围的排水系统,确保植物生长环境的适宜湿度,有助于防止刺蛾的滋生。
3.3 增加天敌引入一些天敌来控制刺蛾的滋生也是一个有益的方法。
一些昆虫和鸟类是刺蛾的天敌,它们以刺蛾为食。
通过合理的生态平衡调节,引入这些天敌到植物周围,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刺蛾的侵袭。
4. 防治措施除了通过生态环境调整来预防刺蛾,还可以采取一些防治措施来保护植物。
4.1 使用化学防治药物使用化学防治药物是一种常见的预防刺蛾的方法。
选择合适的农药,根据生长周期和植物类型来进行合理的施药。
然而,使用农药需要谨慎,必须遵循农药的使用说明,避免对植物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4.2 粘虫板和陷阱粘虫板和陷阱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预防刺蛾的方法。
将粘虫板悬挂在植物附近,在刺蛾飞行过程中会被粘住。
陷阱也可以采用植物上喷洒诱捕液体,吸引并捕获刺蛾。
这些方法可以减少刺蛾的数量,从而降低害虫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