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健康与亚健康
- 格式:ppt
- 大小:312.50 KB
- 文档页数:52
第一章疾病概论一、基本要求1. 掌握健康、疾病、亚健康状态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熟悉病理变化、病理过程、症状、体征、社会行为的概念。
3. 熟悉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基本机制,了解疾病过程的一般规律。
4. 熟悉疾病的自然进程和转归,掌握死亡、脑死亡的概念以及脑死亡的主要依据。
5. 了解疾病谱的变化。
二、知识点纲要(一)健康与疾病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病痛和疾患。
疾病是机体在外界和体内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因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过程。
在此过程中,机体对病因及其造成的损伤产生抗损伤反应,组织、细胞发生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病人出现各种症状、体征及社会行为的异常,对环境的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和生命质量下降。
病理变化,简称病变,是指不同疾病中机体发生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改变,其中功能、代谢方面的异常又特称为病理过程。
相同的病理变化可发生在不同的疾病中,一种疾病也可出现几种不同的病理变化。
症状是指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
体征是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
广义的症状可以包括体征。
社会行为是指人际交往、劳动等作为社会成员的活动。
疾病一旦发生,机体便进入了与健康状态完全不同的失衡运动态势。
亚健康状态是指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即不健康也无疾病的状态,也叫第三状态。
此时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自觉周身疲乏无力,情绪低落颓丧,肌肉关节酸痛,消化功能减退。
如衰老、慢性疲劳综合征、经前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健康携带者等。
(二)疾病的病因学与发病学病因学主要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学是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
1. 疾病发生的原因引起或促进疾病发生并赋予该病特征的因素称为病因。
是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包括:(1)外界因素:1)生物性因素:如各种病原生物,如细菌、病毒等(临床上称之为感染性疾病)。
第一章健康与亚健康【健康】健康在英语中被诠释为强壮(hale)、结实(sound)、完整(whole),健康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没有健康就一事无成.因此健康问题既属于个人、又属于社会,健康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不同时代对健康概念的诠释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对健康的认识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不同而变化着。
WHO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健康新概念,健康除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健康和道德方面的健康。
【亚健康】健康——亚健康——疾病;健康——第一状态;疾病——第二状态;亚健康——第三状态、灰色状态、中间状态、游移(离)状态、病前状态、次健康等。
定义:“亚健康”(SUB-HEALTH,SH)是指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在相当高水平的医疗机构经系统全面的检查,未发现有疾病,而病人自己确实感觉到了躯体和心理上的种种不适。
以WHO四位一体的健康新概念为依据,亚健康可划分为:(1)躯体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或排除疾病原因的体力疲劳、虚弱、周身不适、性功能下降和月经周期紊乱等;(2)心理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
(3)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突出表现为对工作、生活、学习等环境难以适应,对人际关系难以协调,即角色错位和不适应是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的集中表现。
(4)道德方面的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着明显的损人害己的偏差。
亚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约有15%的人是健康的,15%的人非健康,70%的人呈亚健康状态。
我国目前约有70%约9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心理问题是导致亚健康的重要原因。
亚健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
(2)具有不被个人所意识、不被社会所承认、不为医学所确认隐匿性和潜伏性。
军职在线运动与健康(自主模式)湖北大学第一章健康与亚健康一、判断题1. 健康就是指没有疾病。
错2. 研究表明:人的心率与寿命成正比。
错3. 一个运动能力强的人其身体一定健康。
错4. 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对加速度、旋转运动的适应能力也是健康的标志。
对5. 身体素质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运动锻炼得到提高的。
对6. 社会适应能力不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能力。
错7. 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适度发挥个性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之一。
对8. 有积极向上的信仰是道德健康的基本特征之一。
对9. 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属于身体亚健康。
对10. 经过长期运动训练的人,其安静时的心率一般维持在60 次/分左右。
对二、多选题1.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2.衡量人体身体形态最基本的三项指标是:身高、体重、胸围。
3.以下反应人体是身体生理机能指标的是:心率、血压、肺活量。
4.以下反映人体身体素质的指标是:力量、速度、柔韧、灵敏。
5.下列属于亚健康状态的是:困倦、健忘。
-6.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
第二章影响人类健康的三大天敌、判断题1. 现代文明病是一种由于生活上的压力与紧张及缺乏运动,长期积累而成的一类疾病。
对2. 肥胖症是发达国家的一种流行性疾病,不包括中国。
错3. 在中国,男性腰围若大于85 厘米,女性腰围若大于80 厘米则为中心性肥胖。
对4. 在亚洲,男性腰臀比若大于0.95 ,女性若大于0.85 则为向心性肥胖。
对5. 若人体体重处于标志体重的正负10% 均为不正常。
错6. BMI 值的计算方法为体重(公斤)除以升高(米)的平方。
对7. 肥胖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但不包括糖尿病。
错8. 若BMI 值小于18,5 为偏瘦。
对9. 若BMI 值大于30 才算得上肥胖。
对10. BMI 值越小越好。
错11. 检测是否患有中心性肥胖的指标是腰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