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训》word打印版
- 格式:doc
- 大小:420.50 KB
- 文档页数:20
《朱子家训》全文及译文作者:朱柏庐(译文):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原文):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注释):未雨而绸缪(chóumóu):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
(译文):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原文):(译文):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
(原文):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译文):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奸淫和盗窃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
(原文):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装。
(译文):家僮、奴仆,不可雇用英俊美貌的,妻、(译文):不要贪不属于你的财,不要喝过量的酒。
(原文):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译文):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居,要关心他们,并且要对他们有金钱或其它的援助。
(原文):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译文):听信妇人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那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
(原文):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注释):厚奁(lián):丰厚的嫁妆。
(译文):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嫁妆。
(评说):争斗诉讼,总要伤财耗时,甚至破家荡产,即使赢了,也得不偿失。
有了矛盾应尽量采取调解或和解的方法。
(原文):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译文):不可用势力来欺凌压迫孤儿寡妇,不要贪口腹之欲而任意地宰杀牛羊鸡鸭等动物。
(原文):乖僻自是,悔误必多;(原文):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
《朱子家训》全文朱子家训第一章一、为人第一命:为人之道,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一个人要以诚实、宽宏、忍让、勤奋等为准则,做到遵守道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知行合一:知识对于人来说非常重要,但仅仅有知识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将知识变为自己的行动。
三、诚实守信:一个人的诚信是其品德的体现,一个人只有具备诚实守信的品质,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第二章一、廉洁勤俭:廉洁勤俭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只有廉洁勤俭的人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要从自己做起,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三、孝顺父母: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没有孝顺的品质,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成功。
第三章一、与人为善:待人要以善良的心态,要有同理心,体谅他人的困难,尽力帮助他人。
二、志存高远:一个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要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三、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一切,只有积极向上的态度,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附件:1、朱子家训全文PDF文件。
2、朱子家训讲义PPT。
3、朱子家训学习笔记模板。
4、朱子家训相关诗词选集。
法律名词及注释:1、诚信:指言行一致,守信用,不欺诈。
2、廉洁:指不贪污受贿,廉洁奉公。
3、孝顺:指对父母虔诚,尊敬孝敬父母。
4、理想:指一个人追求和向往的目标。
5、态度:指个人对待事物的心态和表现。
困难及解决办法:1、困难:学习朱子家训的过程中,有些古文难以理解,增加了阅读和理解的难度。
解决办法:可以结合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进行学习,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理解。
2、困难:将朱子家训的教义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遇到实际困难难以应对。
解决办法: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思考,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也可以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寻求帮助。
3、困难:在执行朱子家训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社会环境的变化,难以适应。
解决办法:要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朱子家训》全文及译文作者:朱柏庐《朱子家训》全文及译文作者:朱柏庐(原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注释):庭除:庭院。
这里有庭堂内外之意。
(译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原文):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译文):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原文):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注释):未雨而绸缪(chóu móu):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
(译文):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原文):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译文):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
(原文):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注释):瓦缶(fǒu):瓦制的器具。
珍馐(xiū):珍奇精美的食品。
(译文):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
(原文):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译文):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
(原文):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译文):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奸淫和盗窃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
(原文):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装。
(译文):家僮、奴仆,不可雇用英俊美貌的,妻、妾切不可有艳丽的妆饰。
(原文):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译文):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祭祀却要虔诚;子孙虽然愚笨,五经、四书,却要诵读。
(原文):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注释):义方:做人的正道。
《朱子家训》全文《朱子家训》全文第一节家国修养1. 治家有法1.1. 夫妻和顺1.1.1. 夫妻相亲相爱,共同经营家庭1.1.2. 夫妻争吵时,应适时调解,以和为贵1.2. 子女教育1.2.1. 父母应尽责任,教导子女尊敬父母、尊重长辈 1.2.2. 子女应孝敬父母,遵循家规家训1.3. 家庭经济1.3.1. 家庭收入管理及支出规划1.3.2. 合理储蓄和投资理财2. 圣贤治国2.1. 君臣之道2.1.1. 君主应以德治国,以身作则2.1.2. 臣子应忠诚事君,勤政务实2.2. 政法律法治2.2.1. 设立公平公正的法律体系2.2.2. 严格执法,依法行政2.3. 社会教育2.3.1. 推广教育普及,提升国民素质2.3.2. 重视文化教育、道德教育第二节修身养性1. 心性修养1.1. 修身立德1.1.1. 自律自省,修正身心缺点1.1.2. 培养道德品质,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1.2. 学习与修养1.2.1. 勤奋学习,提升自身知识和技能1.2.2. 修身养性,培养内在的品质和气质 1.3. 乐观进取1.3.1. 积极乐观,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1.3.2. 不断进取,追求个人的成长和进步2. 行为修养2.1. 礼仪规范2.1.1. 尊重他人,礼貌待人2.1.2. 遵守社会公共秩序2.2. 言行谦和2.2.1. 善言谦和,为人谦虚2.2.2. 行为谦和,待人宽容2.3. 慈爱善行2.3.1. 乐善好施,关爱他人2.3.2. 尊重生命,爱护动物和环境第三节志学励志1. 学习与修养1.1. 培养兴趣爱好1.1.1. 发展兴趣爱好,充实自我1.1.2. 善于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1.2. 读书与思考1.2.1. 幅员读书,广纳天下之学1.2.2. 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完善自我1.3. 追求卓越1.3.1. 树立追求卓越的目标1.3.2. 坚持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2. 为人处世2.1. 谋事预则2.1.1. 谋事要先预见,合理规划2.1.2. 尽量避免冲突,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2.2. 身心和谐2.2.1. 保持身心健康2.2.2. 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2.3. 远大理想2.3.1. 树立远大理想,为自己和社会做贡献 2.3.2. 坚持信念,勇往直前【文档附件】1. 《朱子家训》书籍PDF文件2. 《朱子家训》电子版文档【法律名词及注释】1. 夫妻相亲相爱:指夫妻之间相互关爱、互相尊重的关系2. 孝敬父母:子女对父母尽孝的行为和态度3. 公平公正的法律体系:指法律体系公正透明,对每个人都平等适用4. 社会公共秩序:指社会中的行为准则和规范5. 言行谦和:指言语和行为谦虚和善,不张扬6. 乐善好施:指爱心善良,乐于助人,喜欢做慈善事业7. 幅员读书:指广泛阅读,涵盖大量的书籍和文献8. 追求卓越:追求卓越的目标和追求卓越的行动9. 谋事要先预见:在做决策和规划事务时,要事先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准备【实际执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1. 夫妻之间的矛盾和争吵,可通过交流沟通解决2. 子女教育中的挑战和困惑,可寻求专业的教育咨询和支持3. 家庭经济管理方面的困难,可寻求理财专家的帮助和建议4. 社会教育推广中可能遇到的阻力,可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来促进5. 个人修养中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改进,可通过心理咨询和培训课程来提升能力6. 学习和修养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灵活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7. 与他人相处中的冲突和矛盾,应采取有效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求共同利益和和解的途径8. 追求卓越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要坚持信念,持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朱子家训》全文【朱子家训】全文第一章尊敬一、字孝远,心孝远。
骨肉离散,四海为家。
二、冲天不拜尊,土地百姓尊。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三、王者不高尚,民庶何足加?四、见尊长,勿欺其质。
私邪求通,人将不与。
五、偃息织任儿有,何为患于目之端。
六、人岂无贵贱?贵贱即辨也。
审于朋友,晏然自适。
七、志士惜其身,仁者救人贫。
八、老大小实验,实为最难。
九、不可不大有,然静以修身。
十、正志气即刚气,非中国仅丧腐散。
十一、担当大是大非,自沉默发壮志。
十二、平日多溢美之词,至困窘则改风改俗。
第二章就学一、童子不学,老翁之口衰。
二、终日无所学,孰能说之?三、勤学励志者,俗称骄客。
四、博学之徒,不在匡时,不博于德。
五、庶人之子不贵贱,贫士之子不贵诗书。
六、取于己而用于人,居然不可志意之圣。
七、心正意诚,虑进思退。
第三章修身一、心之宽狭,言之细大。
人之高卑,而骨自脆。
二、尔言爱尔,尔言贱尔,尔何益?三、纵内中不爱之心,犹强味熏腌之鹰。
四、志者自写新乐,当使言未许人听。
五、心慈若厚,孰敢慀达之。
六、独留子姪,岂得倚贫自累哉?七、是为志士。
家无余财,不朽无官。
八、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大命有为,君人未期。
九、赜之底都,不可仰兮。
十、岂能尽忠尽智,肯求一红角公秤?十一、孝子不足为贤哉?季等宜素事吏矣。
第四章齐家一、老者实周私感苦,目未为见亦难知。
二、余于告身勿受名誉。
制于言教者不足信。
三、花草无定亿载生,人莫不宁畜时。
四、有私有公,善杂相生。
五、府库空虚,黎庶为贵。
六、世上之所谓得失之心,谁得失之?第五章使民一、同心同德,若同一体。
二、聪明在于稳,资财在于施。
三、关生养,忠从事。
四、虚心淡泊,安民敬吏。
五、艺亦专心致,亦必怀忙志。
第六章正名分一、固知行之,必知止之。
二、岁考素行,理得乐道之宜。
三、子有弟,君人不爱。
知也始知,知也已要爱。
四、身之间藏富源,众之间有康衢。
第七章慎独一、子孙多无旁与性命。
二、外人逐利同心勿理。
以是腹系,用是心帷。
朱zh ū子z ǐ治zh ì家ji ā格ɡé言y án黎l í明m ín ɡ即j í起q ǐ,洒s ǎ扫s ǎo 庭t ín ɡ除ch ú,要y ào 内n èi 外w ài 整zh ěn ɡ洁ji é; 既j ì昏h ūn 便bi àn 息x ī,关ɡu ān 锁su ǒ门m én 户h ù,必b ì亲q īn 自z ì检ji ǎn 点di ǎn 。
一y ì粥zh ōu 一y ì饭f àn ,当d ān ɡ思s ī来l ái 处ch ù不b ú易y ì;半b àn 丝s ī半b àn 缕l ǚ,恒h én ɡ念ni àn 物w ù力l ì维w éi 艰ji ān 。
宜y í未w èi 雨y ǔ而ér 绸ch óu 缪m óu ,毋w ú临l ín 渴k ě而ér 掘ju é井j ǐn ɡ。
自z ì奉f èn ɡ必b ì须x ū俭ji ǎn 约yu ē,宴y àn 客k è切qi è勿w ù留li ú连li án 。
器q ì具j ù质zh ì而ér 洁ji é,瓦w ǎ缶f ǒu 胜sh èn ɡ金j īn 玉y ù;饮y ǐn 食sh í约yu ē而ér 精j īn ɡ,园yu án 蔬sh ū愈y ù珍zh ēn 馐xi ū。
zhū朱zǐ子jiā家xùn 训第1页共8页lí黎mínɡ明jí即qǐ起,sǎ洒sǎo 扫tínɡ庭chú除,yào 要nèi 内wài 外zhěnɡ整jié洁;jì既hūn 昏biàn 便xī息,ɡuān 关suǒ锁mén 门hù户,bì必qīn 亲zì自jiǎn 检diǎn 点。
(注释):庭除:庭院。
(译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yì一zhōu 粥yì一fàn 饭,dānɡ当sī思lái 来chù处bú不yì易;bàn 半sī丝bàn 半lǚ缕,hénɡ恒niàn 念wù物lì力wéi 维jiān 艰。
(译文):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yí宜wèi 未yǔ雨ér 而chóu 绸miào 缪,wú毋lín 临kě渴ér 而jué掘jǐnɡ井。
(注释):未雨而绸缪(chóu móu ):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
(译文):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zì自fènɡ奉bì必xū须jiǎn 俭yuē约,yàn 宴kè客qiè切wù勿liú流lián连。
《朱子家训》全文朱子家训全文朱子家训是朱熹撰写的一本家庭伦理学著作,内容涵盖了家庭、个人修养、尊老爱幼、婚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全书共分为十六篇,每篇都围绕着人的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旨在教导人们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庭成员和社会公民。
以下是《朱子家训》的全文:第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第二篇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第三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昼。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东西南,北四极;颇高下,曰四海。
曰水火,木金土;乃神圣,先古基。
第四篇曰仁者,人也;曰义者,礼也;曰智者,知也;曰信者,忠也。
凡讲究五者,人之终始也。
斯五者,莫守则乱,守之则治。
弟则君子,忍则小人。
此五者,圣人之所以为经,何必曰至圣,天人之间哉!第五篇曰尧舜,omercourt rags dde,民治其心。
曰湛恩,曰泽及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曰仁义,修身格物;以先人,当今之急。
乡人处,心无狡童;眼有盼,形有容。
言有序,士有节;行有恒,事有终。
可与共,可与言;可与谐,可与敏。
《朱子家训》—明末清初朱柏庐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móu),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fǒu)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x iū)。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bì)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xù)。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c h uǎn),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l ián)。
见富贵而生谄(c hǎn)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乖僻(pì)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狎昵(x iánì)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zèn)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nì)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yōn g sūn)不继,亦有馀欢;国课早完,即囊橐(nán g tuó)无馀,自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注解】珍馐(xiū):珍奇精美的食品。
《朱子家训》亦称《朱柏庐治家格言》,简称《治家格言》。
作者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昆山现有柏庐小学),江苏省昆山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
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学者。
朱用纯始终末入仕,康熙年间有人要推荐他参加朝廷博学鸿词科的考试,固辞乃免。
其一生研究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
朱柏庐(1627~1698年)。
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名用纯,字致一。
昆山玉山人。
明诸生。
居乡教授学生,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人。
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
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胡适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位于台北南港)院长等职。
《差不多先生传》(全文原载于民国八年出版的新生活杂志第二期)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
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
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
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
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
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朱子家训》全文及译文**:***《朱子家训》全文及译文作者:朱柏庐(原文):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注释):庭除:庭院。
这里有庭堂内外之意。
(译文):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原文):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译文):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原文):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注释):未雨而绸缪(chóu móu):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
(译文):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原文):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译文):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
(原文):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注释):瓦缶(fǒu):瓦制的器具。
珍馐(xiū):珍奇精美的食品。
(译文):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
(原文):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译文):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
(原文):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译文):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奸淫和盗窃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
(原文):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装。
(译文):家僮、奴仆,不可雇用英俊美貌的,妻、妾切不可有艳丽的妆饰。
(原文):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译文):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祭祀却要虔诚;子孙虽然愚笨,五经、四书,却要诵读。
(原文):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注释):义方:做人的正道。
(译文):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
(原文):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译文):不要贪不属于你的财,不要喝过量的酒。
(原文):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译文):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居,要关心他们,并且要对他们有金钱或其它的援助。
(原文):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注释):乖舛(chuǎn):违背。
(译文):对人刻薄而发家的,决没有长久享受的道理。
行事违背伦常的人,很快就会消灭。
(原文):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译文):兄弟叔侄之间要互相帮助,富有的要资助贫穷的;一个家庭要有严正的规矩,长辈对晚辈言辞应庄重。
(原文):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译文):听信妇人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那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
(原文):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注释):厚奁(lián):丰厚的嫁妆。
(译文):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嫁妆。
(原文):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译文):看到富贵的人,便做出巴结讨好的样子,是最可耻的,遇着贫穷的人,便作出骄傲的态度,是鄙贱不过的。
(原文):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译文):居家过日子,禁止争斗诉讼,一旦争斗诉讼,无论胜败,结果都不吉祥。
处世不可多说话,言多必失。
(评说):争斗诉讼,总要伤财耗时,甚至破家荡产,即使赢了,也得不偿失。
有了矛盾应尽量采取调解或和解的方法。
(原文):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译文):不可用势力来欺凌压迫孤儿寡妇,不要贪口腹之欲而任意地宰杀牛羊鸡鸭等动物。
(原文):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译文):性格古怪,自以为是的人,必会因常常做错事而懊悔;颓废懒惰,沉溺不悟,是难成家立业的。
(原文):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注释):狎昵(xiánì):过分亲近。
(译文):亲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会受牵累;恭敬自谦,虚心地与那些阅历多而善于处事的人交往,遇到急难的时候,就可以受到他的指导或帮助。
(原文):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 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
(注释):谮(zèn)诉:诬蔑人的坏话。
(译文):他人来说长道短,不可轻信,要再三思考。
因为怎知道他不是来说人坏话呢?因事相争,要冷静反省自己,因为怎知道不是我的过错?(原文):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译文):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
(评说):常记他人之恩,以感恩之心看待周围的人及所处的环境,则人间即是天堂。
以忘恩负义之心看待周围的人事,则人间即是地狱。
(原文):凡事当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
(译文):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
(原文):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译文):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祸患,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
(原文):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译文):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见,就不是真正的善人。
做了坏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真的恶人。
(原文):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注释):匿(nì)怨:对人怀恨在心,而面上不表现出来。
(译文):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心的,将来报应,会在自己的妻子儿女身上;怀怨在心而暗中伤害人的,将会替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原文):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馀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馀,自得至乐。
(注释):饔(yōng)飧(sūn):饔,早饭。
飧,晚饭。
国课:国家的赋税。
囊(náng)橐(tuó):口袋。
(译文):家里和气平安,虽缺衣少食,也觉得快乐;尽快缴完赋税,即使口袋所剩无余也自得其乐。
(原文):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译文):读圣贤书,目的在学圣贤的行为,不只为了科举及第;做一个官吏,要有忠君爱国的思想,怎么可以考虑自己和家人的享受?(原文):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译文):我们守住本分,努力工作生活,上天自有安排。
(原文):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译文):如果能够这样做人,那就差不多和圣贤做人的道理相合了。
东岳大帝宝训天地无私,神明鉴察。
不为享祭而降福,不为失礼而降祸。
凡人有势不可使尽,有福不可享尽,贫穷不可欺尽。
此三者乃天运循环周而复始。
故一日行善福虽未至祸自远矣,一日行恶祸虽未至福自远矣。
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损人利己切宜戒之,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人莫做。
衣食随缘,自然快乐。
算什么命,问什么卦,欺人是祸,饶人是福。
天网恢恢,报应自速。
谛听吾言,神人监服。
关圣帝君觉世宝训人生在世,贵尽忠孝节义等事,方于人道无愧,可立身于天地之间。
若不尽忠孝节义等事,身虽在世,其心已死,是谓偷生。
凡人心即神,神即心,无愧心,无愧神。
若是欺心,便是欺神。
故君子三畏、四知,以慎其独。
勿谓暗室可欺,屋漏可愧,一动一静,神明鉴察,十目十手,理所必至。
况报应昭昭,不爽毫发。
淫为诸恶首,孝为百行原。
但有逆理于心有愧者,勿谓有利而行之。
凡有合理于心无愧者,勿谓无利而不行。
若负吾教,请试吾刀。
敬天地,礼神明,奉祖先,孝双亲,守王法,重师尊,爱兄弟,信友朋,睦宗族,和乡邻,别夫妇,教子孙。
时行方便,广积阴功,救难济急,恤孤怜贫,创修庙宇,印造经文,舍药施茶,戒杀放生,造桥修路,矜寡拔困,重粟惜福,排难解纷,损赀成美,垂训教人,冤仇解释,斗秤公平。
亲近有德,远避凶人,隐恶扬善,利物救民,回心向道,改过自新,满腔仁慈,恶念不存,一切善事,信心奉行,人虽不见,神已早闻,加福增寿,添子益孙,灾消病减,祸患不侵,人物咸宁,吉星照临。
若存恶心,不行善事,淫人妻子,破人婚姻,坏人名节,妒人技能,谋人财产,唆人争讼,损人利己,肥家润身,恨天怨地,骂雨呵风,谤圣毁贤,灭像欺神,宰杀牛犬,秽溺字纸,恃势辱善,倚富压贫,离人骨肉,间人弟兄,不信正道,奸盗邪淫,好尚奢诈,不重俭勤,轻弃五谷,不报有恩,瞒心昧己,大斗小秤,假立邪教,引诱愚人,托说升天,敛物行淫,明瞒暗骗,横言曲语,白口咒诅,背地谋害,不存天理,不顺人心,不信报应,引人作恶,不修片善,行诸恶事。
官词口舌,水火盗贼,恶毒瘟疫,生败产蠢,杀身忘家,男盗女淫,近报在身,远报子孙,神明鉴察,毫发不紊,善恶两途,祸福攸分,行善福报,作恶祸临。
我作斯语,愿人奉行,言虽浅近,大益身心。
戏侮吾言,斩首分形,有能持诵,消凶聚庆,求子得子,求寿得寿,富贵功名,皆能有成,凡有所祈,如意而获,万祸雪消,千祥云集。
诸如此福,惟善可致,吾本无私,惟佑善人,众善奉行,毋怠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