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7.62 MB
- 文档页数:38
请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感觉动作期,0-2岁)
2、前运算阶段(前运思期,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思期,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思期,11-16岁)。
特色:
1、发展顺序维持不变,但具备个别差异。
2、具有普遍性(不具文化特别性)。
3、倚赖心智发展,但可以普遍化为其它功能。
4、各发展阶段都是在逻辑上有组织的整体。
5、各阶段的顺序就是自然的阶层(所有顺利发展的阶段都会存有前面阶段的元素参予合作,但后一阶段较之前面的阶段,更加相同,而且更加统整)。
6、每个阶段,在思考模式上会表现出质的不同,而不仅仅是量的差异。
实际应用领域
父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用皮亚杰的理论来支持孩子的成长。
教师也可以使用皮亚杰的理论来帮助他们的学生。
例如,最近的研究表明,同年级和同龄的孩子在衡量基本加法和减法准确性的任务上表现不同。
处在心智发展的前运算和具体内容运算水平的儿童继续执行算术运算(例如乘法和加法)的准确性相近;然而,在具体操作层面的孩子已经能以更高的精度顺利完成乘法和加法问题。
教师可以采用 piaget 的理论,通过与学生和学生家长探讨教学大纲,介绍班上每个孩子在每个科目上的立场。
一个人的认知成长阶段与另一个人不同。
认知发展或思维是一个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积极过程。
智力进步的发生是因为每个年龄和发展时期的人们都在寻找认知平衡。
要实现这种平衡,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已有想法的视角来理解新体验。
婴儿了解到可以用与熟识的物体相同的方式捕捉崭新物体,而成年人则将当天的头条新闻表述为他们现有世界观的证据。
2023《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CATALOGUE目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概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核心观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认知结构变化过程•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与现实意义•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策略0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概述皮亚杰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提出了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这一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儿童的思维和认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背景皮亚杰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对于儿童认知发展的深入理解,并为我们提供了对于儿童教育的新的方法和思路。
意义理论背景与意义1理论基本框架23皮亚杰的理论提出了四个认知发展阶段,包括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操作阶段。
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特点,包括思维、学习和社交等方面的特点。
特点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环境、经验和遗传。
影响因素教育皮亚杰的理论在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可以使用这个理论来理解儿童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
心理学皮亚杰的理论在心理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心理学家可以使用这个理论来理解儿童的认知和情感发展。
理论应用范围0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核心观点1感知运动阶段23感知运动阶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最初阶段,儿童通过感觉和运动活动来了解世界。
儿童通过摸索和操作物体来理解周围环境,这一阶段需要丰富的感知经验来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儿童逐渐学会将思维和行动相结合,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来达到目标。
03儿童往往难以全面考虑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容易陷入固定思维或偏见。
前操作阶段01前操作阶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二阶段,儿童开始用符号思考问题,能够进行想象和简单的逻辑推理。
02儿童经常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表面特征上,难以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
具体操作阶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三阶段,儿童开始能够进行系统的、有序的思维活动。
儿童能够根据具体情境和问题要求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但仍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一、运算(Operation)运算是皮亚杰理论的主要概念之一。
在这里运算指的是心理运算。
什么是运算?运算是动作,是内化了的、可逆的、有守恒前提、有逻辑结构的动作。
从这个定义中可看出,运算或心理运算不四个重要特征:1、心理运算是一种在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动作。
例如,把热水瓶里的水倒进杯子里去,倘若我们实际进行这一倒水的动作,就可以见到在这一动作中有一系列外显的,直接诉诸感官的特征。
然而对于成人和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可以用不着实际去做这个动作,而在头脑里想象完成这一动作并预见它的结果。
这种心理上的倒水过程,就是所谓"内化的动作",是动作能被称之为运算的条件之一。
可以看出,运算其实就是一种由外在动作内化而成的思维,或是说在思维指导下的动作。
新生婴儿也有动作,哭叫、吸吮、抓握等,这些动作都是一些没有思维的反射动作,所以,不能算做运算。
事实上由于运算还有其它一些条件,儿童要到一定的年龄才能出现有称之为运算的动作。
2、心理运算是一种可逆的内化动作。
这里又引出可逆的概念。
可以继续用上面倒水过程的例子加以解释,在头脑中我们可以将水从热水瓶倒入杯中,事实上我们也能够在头脑中让水从杯中回到热水瓶去,这就是可逆性(reversibili ty),是动作成为运算的又一个条件。
一个儿童如果在思维中具有了可逆性,可以认为其智慧动作达到了运算水平。
3、运算是有守恒性前提的动作。
当一个动作已具备思维的意义,这个动作除了是内化的可逆的动作,它同时还必定具有守恒性前提。
所谓守恒性(conse rvaion)是指认识到数目、长度、面积、体积、重量、质量等等尽管以不同的方式或不同的形式呈现,但保持不变。
装在大杯中的100毫升水倒进小杯中仍是1 00毫升,一个完整的苹果切成4小块后其重量并不发生改变。
自然界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电荷守恒都是具体的例子。
当儿童的智力发展到了能认识到守恒性,则儿童的智力达到运算水平。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要点是什么皮亚杰的理论是以发生学和发展的观点探讨人类认识的个体心理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认为儿童的认识是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并且知识的成长与智慧的成长是一个同步的过程。
其基本理论要点:①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跨越也不能颠倒,所有的儿童都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具有普遍性,但发展阶段出现的年龄可因儿童的社会环境、文化教育的差别而加速或推迟。
②②在儿童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都具有独特的认知结构,这些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决定儿童行为的一般特征。
儿童发展到某一阶段就能从事水平相同的各种性质的活动。
③③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伸。
是在新水平上对前一阶段进行改组而形成的新系统。
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强调了儿童认识发展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教育要按照儿童的认知结构(智慧结构)来组织教材,调整教法,这些思想对儿童教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皮亚杰儿童的认知发展的几个阶段是什么皮亚杰一般是将智慧的发展划分为四大阶段,①感知运算阶段(出生后至1.5岁、2岁):这一阶段婴儿只有动作的智慧,而没有表象与运算的智慧。
他们依靠感知运动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
这个阶段的儿童行为发展经过三个层次:本能时期、习惯时期和智慧活动萌芽时期。
儿童出生的第一个月只是遗传性反射格式,通过第二分阶段的习惯形成,使一些单一的反射动作加以整合、联结,如寻找声源,用眼随着运动的物体等,大约在9个月到1岁左右开始出现了最初的感知运动智慧。
②②前运算阶段(2-6、7岁):此期儿童的思维特点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很难从别人的观点(角度)看事物。
例如在这一阶段后期可以说出自身的左右,但对对方的左右常常弄错,受自旁左右的影响。
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思维的直觉性以及思维的集中性。
他们的判断仍受直觉调节的限制。
③③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这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开始进行心理运算,能在头脑中依靠动作的格式对事物的关系系统进行逆反、互反、传递等可逆运算。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有关概念:
皮亚杰是一位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提出了许多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概念。
以下是一些与皮亚杰相关的儿童认知发展概念:
1. 操作性观点:皮亚杰认为,儿童通过与周围环境进行积极互动和操作,逐渐构建起对世界的认知结构。
2. 适应:皮亚杰提出了适应的概念,指的是儿童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来适应新的信息和经验。
3. 认知结构: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逐步建立起一种稳定的、有组织的思维结构,即认知结构。
4. 操作:皮亚杰将儿童的行为分为两大类型:传感运动操作和内部心理操作。
传感运动操作是指儿童通过感官和运动来直接作用于物体或环境的行为;而内部心理操作是指儿童在头脑中模拟和操作符号、形象等的行为。
5. 认知发展的阶段: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包括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他认为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认知特征和能力。
6. 社会互动:皮亚杰强调了社会互动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些是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些重要概念,他的理论对于理解儿童的思维发展和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