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eplan电气原理图的绘制四
- 格式:doc
- 大小:255.00 KB
- 文档页数:8
eplan 教程
EPLAN教程:快速入门
第一步:安装EPLAN软件
1. 在EPLAN官方网站下载安装程序。
2. 执行安装程序并按照提示完成安装。
3. 重启计算机以使EPLAN生效。
第二步:创建新项目
1. 打开EPLAN软件。
2. 点击“文件”菜单,选择“新建项目”。
3. 输入项目名称和路径,点击“确定”按钮。
4. 在“选择项目设置”对话框中,选择适合您项目的设置,点击“确定”。
第三步:添加设备
1. 在EPLAN软件中打开项目。
2. 在项目管理器中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导入设备”。
3. 选择设备目录中的设备文件,点击“打开”按钮。
第四步:绘制电路图
1. 在项目管理器中选择具体的设备文件。
2. 右键点击设备文件,选择“插入页面”。
3. 在绘图区域中绘制电路图。
第五步:连接设备
1. 选择绘制电路图中的两个设备。
2. 点击“连接”工具栏按钮,连接两个设备。
第六步:生成报告
1. 点击“报告”菜单,选择需要生成的报告类型。
2.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相关选项,点击“确定”按钮。
第七步:输出工程文件
1. 点击“文件”菜单,选择“输出”。
2. 在输出对话框中选择输出格式和路径,点击“确定”按钮。
这是一个简单的EPLAN快速入门教程,希望能帮助你开始使
用EPLAN软件。
请注意,EPLAN具有更多高级功能和工具,可以根据您的需求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电气原理图绘制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电气原理图绘制的基本步骤是:首先进行认真构思,对所要绘制的步骤及表达的内容和布局做的心中有数;然后对整个图面进行布局,把所要表达的全部内容(不能遗漏),按其正确位置、主次及繁简划定实际所占画面大小;第三,确定基准线,包括水平基准线和垂直基准线;第四,按自左至右、自上而下、先主后次、先一次后二次、先图形后文字的顺序画底稿线(包括文字分行分格线);第五,经认真、详细检查,确认无误无漏后描深图形,注写文字;最后,认真、详细检查确认,在标题栏签字等。
电气原理图绘制的注意事项是
1.电气控制线路根据电路通过的电流大小可分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
主电路包括从电源到电动机的电路,是强电流通过的部分,用粗线条画在原理图的左边。
控制电路是通过弱电流的电路,一般由按钮、电器元件的线圈、接触器的辅助触点、继电器的触点等组成,用细线条画在原理图的右边。
2.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元件的图形、文字符号必须采用国家规定的统一标准。
3.采用电器元件展开图的画法。
同一电器元件的各部件可以不画在一起,但需用同一文字符号标出.若有多个同一种类的电器元件,可在文字符号后加上数字序号,如KM1和KM2等。
4.所有按钮、触点均按没有外力作用和没有通电时的原始状态画
出。
5.控制电路的分支线路,原则上按照动作的先后顺序排列,两线交叉连接时的电气连接点需用黑点标出。
电气原理图绘制步骤
(1)设置SCH编辑器的工作参数(也可以采用系统内缺省参数)。
(2)选择图纸的幅面、标题栏式样、图纸的放置方向(横向或纵向)。
(3)放大绘图区,直到绘图区域呈现大小适中的栅格线为止。
(4)在工作区域放置元器件:先放置核心元器件的电气符号图形,再放置其他调整元器件位置。
(5)修改和调整元器件的标号、型号及其字体大小与位置等。
(6)连线,放置电气节点、网络标号及I/O端口。
(7)放置电源及地线符号。
(8)运行电气设计规则检查(ERC),寻找可能存在的设计缺陷。
(9)加注释信息。
(10)生成网络表文件(或直接执行PCB更新命令)。
(11)打印。
eplan使用方法EPLAN使用方法EPLAN是一款专业的电气工程设计软件,它能够帮助工程师们高效地进行电气图纸的绘制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EPLAN的使用方法,帮助读者快速上手该软件。
一、EPLAN的安装和注册1. 下载EPLAN软件安装包,并按照安装向导进行软件的安装。
2. 安装完成后,打开EPLAN软件,点击注册按钮进行注册。
根据提示填写注册信息,并获取注册码。
3. 输入注册码后,点击确定完成注册过程。
二、创建新项目1. 在EPLAN软件中,点击“新建项目”按钮,弹出新建项目向导。
2. 在向导中设置项目名称、路径和图纸格式等信息,点击下一步。
3. 设置项目的电气特性、电压等级和电路图符号库,并点击下一步。
4. 设置项目的默认设置,如图纸编号规则、尺寸标准等,点击完成。
三、绘制电路图1. 在EPLAN软件中,选择“绘图”功能模块,打开电路图绘制界面。
2. 在左侧的图库面板中选择所需的电气符号,通过拖拽的方式将其拖到绘图区域。
3. 通过连接线工具连接各个符号,形成电路图。
4. 可以通过修改符号属性、添加文本注释等方式对电路图进行进一步的编辑和美化。
四、添加设备和线缆信息1. 在绘制电路图的过程中,可以逐步添加设备和线缆信息。
2. 选择“设备管理”功能模块,打开设备管理界面。
3. 在设备管理界面中,添加设备和线缆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数量等。
4. 将设备和线缆信息与电路图进行关联,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五、生成报告和文档1. 在EPLAN软件中,选择“报告”功能模块,打开报告生成界面。
2. 选择需要生成的报告类型,如设备清单、线缆列表等。
3. 根据需要设置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并点击生成报告。
4. 生成的报告可以保存为PDF或其他格式,方便与团队成员共享和交流。
六、项目管理和版本控制1. 在EPLAN软件中,选择“项目管理”功能模块,打开项目管理界面。
2. 在项目管理界面中,可以对项目进行版本控制、文件管理和协作管理等操作。
EPLAN图框绘制1.新建图框点击工具栏中的工具-主数据-图框-新建图1 新建图框输入图框名称-保存(最好保存在EPLAN默认数据库中)。
2.属性设置新建图框后,则开始编辑图框属性(重要)。
在不熟悉图框属性的情况下,按照以下属性进行定义(点击黄色图标新建属性);图2 定义属性定义完毕后确定,开始绘制图框。
3.放置图框EPLAN插入一个任意长方形,双击编辑属性;图3 定义图框大小外图框属性:起点:0mm,0mm 终点:420mm,297mm内图框属性:起点:5mm,5mm 终点:415mm,292mm定义完毕后效果如下图:图4 效果图定义图框文本4.定义栅格接下来为插入文本做准备,定义栅格目的是为了放置文本时能保证精确的位置。
定义列间距:420/10=42,定义行:297/6=49.5栅格间距均除以2(位置文本放中间位置);则应该定义栅格A为:21mm;栅格B为;24.75点击工具栏中的选项-设置。
图1 栅格设置在设置界面中选择用户-图形的编辑-2D-下拉到标准栅格尺寸填入上述栅格A,B的大小(21、24.75)5.插入位置文本插入列号:选择栅格A,点击工具栏中的插入-特殊文本-列文本-放置图2 插入列文本放置位置如下图:图3 插入列效果图插入行号:如上述步骤,选择栅格B,点击工具栏中的插入-特殊文本-行文本-放置效果图:图4 插入行效果图由于栅格大小问题,导致放置的文本不在两框中间,则应把栅格数据还原,然后选择较小栅格,调整其位置于两框中间。
6.图框的收尾行、列文本均放置好后,再用直线画出一些轮廓,如图7.标题栏的绘制标题栏的绘制主要为版块的绘制及特殊文本的放置,其中版块的绘制只需使用绘图栏进行编辑即可。
而特殊文本的放置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的进行放置,具体操作如下;例:插入页码工具栏-插入-特殊文本-页属性在位置代号一栏中点击,找到页号一栏,点击确定-放置即可。
新建项目新建项目 (1)项目模板选择 (1)项目页面生成介绍 (3)项目页面构成及封面新建 (3)概述 (7)电路部分绘制 (8)部件-端子的新建 (13)中断点插入 (14)断路器插入 (15)电气连接符号的选择 (16)线号的标注 (17)项目模板选择下面我们开始说说如何使用EPLAN绘制图纸,首先、打开EPLAN软件,点击项目-新建。
顺便介绍一下,项目模板默认有5种,一般我们选择第一个国标模板,第三个模板为带IEC标识的项目结构模板,IEC是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标准。
第四个模板是带NFPA标识的项目结构模板,NFPA为美国消防协会,美国消防协会和NEC是美国国内电气规范的基础。
下面介绍的都是些最基本的画图方法,期待大家多给些意见,大家一起提高,下面开始具体的操作(1)点击项目-新建图12-3-1(2)弹出的对话框内可修改项目名称、保存路径、模板、创建日期、创建者。
然后可根据我们的需要自行修改。
图12-3-2图12-3-3项目页面生成介绍项目页面构成及封面新建(1)页面构成一般,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全的项目图纸,其构成包括1.图纸目录2.元件明细表3.电气柜尺寸图4.元件布置图5.电气原理图电气原理图中包括PLC输入输出接点图;端子排列图;参数设定列表等等。
由于个人的绘图习惯不一样,我是先绘制原理图,先将原理图画完然后就可以绘制元件布置图,电器柜尺寸元件布局图完成后就可以敲定,图纸目录和元件明细表可以在生成报表时自动生成。
由于我们在新建一个项目时不确定会有多大的图纸量,所以在新建页面时都会留有一定的页数余量。
在页数分配上我先给出我的页面分配规则第1页封面第2页概述第3-14页目录预留页第15-99页主电路第100页PLC布置图第101页预留第102-199页PLC输入第200-299页PLC 输出第300-399页屏柜图部分、I/O地址表第400-499页报表(外部电缆表、元件明细表)小一些的项目用这些就页面分配应该足够了。
实验四--eplan电气原理图的绘制四
实验四电气原理图的绘制四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窗口宏、符号宏、页宏的使用。
2、学会部件库的添加、符号插入和设置的高级方法。
3、学会部件的使用与部件的生成方法。
4、学会关联参考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本实验设计的电气原理图是一个简单的控制系统,所涉及的基本单元有:电源电路、电机控制电路、PLC输入电路、PLC输出电路等。
最终图纸如下所示:
图1 第一页原理图
图2 第二页原理图
图3 第三页原理图
图4 第四页原理图
三、实验设备
1、PC机一台;
2、正版eplan软件一套。
四、实验步骤
参考实验指导书附录部分。
五、实验报告
1、详述该电气原理图的绘制过程。
2、详述各功能部件参数设置的详细过程。
3、说明页宏的使用方法。
4、说明部件与符号的差别,说明如何生成新部件。
5、生成所需要的报表和pdf文件。
6、说明关联参考的特点及用途。
附录:实验步骤
1、新建项目,以学号命名。
在该项目中右键选择“插入页宏”,选择实验三所保存的页宏文件。
可直接在本项目中插入由实验三已绘制完成的控制系统电源部分的电气原理图。
2、新建原理图第二页,插入中断点、线束连接点(角、十字接头)、T接点、角点;马达保护开关(Q1、Q2)、触点(K1、K2)、端子(X3)、母线连接点、马达(M1、M2)等,形成原理图如图5所示。
图5
3、新建原理图第三页。
插入PLC盒子,PLC卡电源(0L+、1M)、PLC连接点(数字输入)(E0.0~ E0.4)、端子X4。
在盒子中可插入型号说明性文本,如CPU 226CN。
如图6所示。
图6
4、对应于E0.0~ E0.4,分别插入辅助常开触点K3(修改连接点代号为5¶9)、接近开关B1、按钮S1、接近开关B2、按钮S2。
插入中断点、T接点,分别向PLC卡电源0L+、1M提供电源L+、L-,向接近开关、按钮提供电源L1+、L-。
最终形成第三页原理图。
如图7所示。
图7
5、在系统菜单栏选择“工具”——“部件”——“管理”,打开部件管理窗口。
在“部件”——“电气工程”——“零部件”——“继电器,接触器”中,右键选择“新建”,会生成一个新的部件。
6、选中新生成的部件,在“常规”选项卡下,“部件编号”对话框中输入“Schneider.RXM4AB1BD”。
在“功能模板”选项卡下,分别填写如图8所示对应内容。
图8
(注:如果需要在新的计算机中使用自行设计的部件,必须将修改后的部件库拷贝到新机器中对应文件夹后才能使用。
)
7、新建原理图第四页。
与步骤3类似,插入PLC盒子,PLC卡电源(0L+、0M)、PLC连接点(数字输出)(A0.0~ A0.4)、端子X5。
如图9所示。
图9
8、对应于A0.0~ A0.4,分别插入线圈K1、K2、K3(修改连接点代号为13¶14)、灯H1、蜂鸣器H2(H1、H2均从符号库“信号设备、可视的和发声的”中选择)。
插入中断点、T接点,分别向PLC卡电源0L+、0M提供电源L+、L-,向线圈、
灯、蜂鸣器提供电源L-。
9、对于线圈K1、K2、K3,需要指定其部件号,才能产生触点映像和关联参考。
操作步骤如图10所示。
将K1、K2的部件按照图10所示选择,将K3选择为由步骤6所新建立的部件Schneider.RXM4AB1BD。
图10
10、最终生成如图11所示的第四页原理图。
图11
11、生成所需要的报表和pdf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