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职业教育体系、管理体制及其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257.46 KB
- 文档页数:4
职教视点F OCUS32OCCUPATION2015 12瑞士职业教育模式探讨与启迪文/宋兴东摘 要: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出现了政策不畅、教育模式不完善、考试制度单一等诸多问题,职业教育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本文阐述了瑞士职业教育特色,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现状,并在比照和借鉴的基础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关键词:瑞士职业教育 模式探讨 启迪职业教育在瑞士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是其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强大的基础。
瑞士的职业教育历史悠久,同时受多元文化的熏陶,逐渐形成了完善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瑞士职业教育模式堪称世界典范,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占有主导的作用,为瑞士的繁荣发展夯实了基础。
一、瑞士职业教育发展特色1.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瑞士整个国家形成一种强烈的共识,认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必须注重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因此,瑞士在法律、国家政策、经费方面对职业教育都给予很多倾斜,确保了为企业、行业输送各类型的技术人才。
经过长期的发展,其职业教育体系十分完善。
瑞士全民对职业教育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并十分受重视,把职业教育发展作为国家的大事来办。
在瑞士,人们对上职业学校没有偏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受重视程度是相同的,上职业院校同样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样获得社会尊重。
只要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家长一律支持,在学生的利益方面,全社会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2.实行独具特色的“学徒培训制”职业教育模式瑞士的职业学校创办于20世纪40年代,其推行的独具特色的“学徒培训制”体现了瑞士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同时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突出亮点,更是职业教育的成功典范。
瑞士的学徒培训制体现了特色的双轨制,即学徒在企业进行培训和在职业学校学习同时进行。
学生不用考试就可进入企业做学徒,双方签订合同后进行备案。
学徒在学习期间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主要进行企业要求的技术培训,在企业进行实际的技术操作。
瑞士职业教育特色及启示据世界银行的最新统计,2011年,瑞士人均收入为3.9924万美元,居于世界前列,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瑞士全球竞争力排名已获得四连冠。
瑞士以较少的人口和较小的国土,发展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并在世界经济强国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瑞士的国际竞争力主要靠什么来保持呢?正如日内瓦职业教育办公室主任格里高利·埃维阔兹所说,瑞士的国际竞争力归根结底靠的是人才,主要是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
归纳起来,瑞士职业教育主要有四类:一是超前介入的职业准备教育,主要在初级中学和职业指导中心进行,内容是为学生提供有关职业和学徒职位的信息,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所在和职业倾向。
二是主体灵活的中等职业教育,主要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是凸显能力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由高等专业学校承担。
四是终身完善的职业继续教育,主要是为成人举办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职业教育培训。
瑞士绝大多数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后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约占全部学生的70%,只有不到30%的人选择进入高中学习、而后升入大学继续深造。
那么,瑞士职业教育成功的秘诀是什么?1、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大透过一个国家在教育上的花费和投资结构,可以看出该国对各级各类教育的价值判断和功能定位。
2007年,瑞士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比普通高中高出4个百分点。
据西瑞士应用科技大学教授奥马尔·阿布·卡立德介绍,1933年,瑞士颁布实施了联邦职业教育和培训法。
2004年修订生效的《瑞士联邦职业教育法》使瑞士举办职业教育拥有了一个资金投入和行政管理的重要法律保障。
该法规定联邦政府、州政府和行业组织是瑞士职业教育资金的三个主要来源,其中州是公共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承担者,其投入比例为整个职业教育经费的3/4。
其次是联邦。
该法规定企业的培训费用完全由企业支付,此外,企业还要支付一定的报酬给学徒,平均大约是正式职工工资的1/5。
公共职业教育经费主要流向职业学校,企业联合会也会有选择地为学校提供物质资助和继续培训的讲座经费。
瑞士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赵鑫(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00)一、瑞士职业教育的特点(一)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瑞士的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学科培养目标十分明确。
学科和专业划分与市场需求紧密挂钩,充分适应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使学生毕业后能从事与其专业相关的工作。
到2009年,瑞士的职业教育学校总共有200多个就业方向。
其中商业雇员、零售助理、电器维修、医疗保健员以及厨师等方向不仅在瑞士职业教育排名中名列前茅,而且学徒数量也很大,占总数的65%。
正是由于瑞士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高度挂钩,才使得瑞士这样一个资源匮乏,国土狭小的欧洲小国成了欧洲年轻人失业率最低的国家。
在课程设置方面,瑞士的职业教育课程也总是积极主动地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实际需求。
职业学校课程紧密围绕着企业的生产经营而展开。
为学生提供了各类全日制、日间调训制及夜学制的技工和技术员课程,学生经过培训后,普遍能较快掌握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企业的价值观,从而在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同时,职业课程培训也能及时更新在职人员的知识结构体系,使其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的新变化。
(二)资金来源的多渠道保证机制瑞士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联邦政府、州政府和行业组织三个方面。
从总体来看,瑞士的职业教育投入是很大的。
公共职业教育方面,地方州政府需要承担约75%的费用,而联邦政府的经费分摊比率近几年也达到了25%。
联邦政府下拨的这些经费也并不是全部由州政府自由支配。
其中有十分之一的经费用于关乎公众利益的发展项目和特殊行业。
这体现了联邦政府在逐步加强其对本国职业教育的宏观调控能力,保障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同时,行业协会、社会团体和企业也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开办经营自己的培训机构来为瑞士的职业教育提供资金和服务。
从长远来看,企业和社会团体以及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事业,往往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
“据2007年的一份资产收益调查显示,企业投入职业教育的净花费为47亿瑞士法郎,学徒的生产产值则达到了52亿瑞士法郎,企业净赚了5亿瑞士法郎。
1.瑞士的教育模式以其高质量、多元化和注重实践而闻名。
以下是
瑞士教育模式的一些特点:
2.双轨制教育:瑞士的教育系统采用双轨制,即职业教育和学术教
育并行。
学生可以选择在高中阶段接受职业教育,学习一门特定的职业技能,也可以选择继续学术教育,为进入大学做准备。
3.重视实践:瑞士的职业教育非常注重实践,学生在学习期间有大
量的机会参与实际工作,以获得实践经验和技能。
4.多元化:瑞士的教育系统非常多元化,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校
和课程,以满足自己的兴趣和需求。
5.国际化:瑞士的教育系统非常国际化,许多学校提供双语或多语
教育,学生可以学习多种语言,并有机会与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学生交流。
6.高质量:瑞士的教育质量非常高,许多学校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
声誉,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
7.自主学习:瑞士的教育系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
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瑞士职业教育基本情况、教育模式、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区别、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借鉴一、瑞士国情介绍瑞士地处欧洲中部,是德国、法国和意大利文化的汇集地。
国土面积4.13万平方公里,人口750万(其中20%为外国人),现有26个州。
德语区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5%,国土的四分之三为山区,可耕地面积很少,除建筑石材、土石外,其他矿产均甚为缺乏,生产生活所需能源、工业原料主要依赖进口。
同时,瑞士又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
机械制造、化工、医药、高档钟表、食品加工、纺织业是瑞士工业的主要支柱行业。
瑞士的旅游业十分发达,是仅次于机械制造和化工医药工业的第三大创汇行业,从业人员近16.7万。
瑞士的国际竞争力总排名多年来始终居于全球榜首,其“优异的创新能力”得益于瑞士对职业教育的极大重视。
2014年底,世界经济论坛上,瑞士的竞争力已经连续6年荣登榜首。
截至2012年年底,瑞士16~24岁人群中,只有6%没有接受教育、就业或培训,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成员国的平均数为12.6%。
在2020 年由世界知识产权局(WIPO)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瑞士名列榜首,这也是瑞士连续第十年名列该排名榜首。
一、瑞士职业教育的基本情况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瑞士历来坚持职业教育的双元性与开放性,即学校与企业、教育与职业的合作。
在职业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估中,都有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
瑞士没有国家一级的联邦教育部,26个州各设州级教育管理机构,联邦政府只有原则立法权,发挥最基本的协调作用,而实施则由各州根据具体情况完成。
州政府在教育领域享有自主权和教育立法权。
职业教育由联邦、各州及行业协会共同参与。
瑞士教育结构的主要特点体现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消除了文盲;普通高中所占比重小,中等职业教育比重大;初中、高中毕业生两次分流;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瑞士职教发展及启示作者:刘山勋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1年第04期以“双元制”为主体的“三元制”趋向的职教模式瑞士在职教体系中采取了“双元制”的教育模式。
众所周知,“双元制”是指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一边在校进行职业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一边去企业进行实践操作能力的练习。
这是一种学校与企业紧密联系,合作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方式。
学校与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两个主体,即双元。
在瑞士,职业学校的学生一周中有1~2天在校学习理论知识,有3~4天去企业锻炼操作技能。
即使在学校的理论课中,教师也比较重视围绕实践问题、工作场景来展开教学。
可见,瑞士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并以“企业培训”为重心,以学校学习为辅助。
瑞士这种“双元制”的培养模式实行免费制,并且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练习也有一定的酬劳,学生毕业后基本能进企业工作。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吸引了不少学生乐于选择职业教育,同时,也减少了企业对新员工的上岗培训环节,为企业节省了成本。
可谓“一举两得”。
随着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各国的产业竞争力趋于激烈。
为了适应这种不断更新的产业结构对从业人员的再培训要求,一种按职业群而建立的行业组织脱颖而出,并渗入到职业教育体系中,形成了学校、企业、培训中心(行业组织)三位一体的职教模式。
培训中心,是一种既独立于政府之外,也不隶属于学校的行业组织,通常负责社会急需人员的短期培训、岗位培训及特殊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同时,也为在校生提供实践的场所。
这种“三元制”的培训模式成为瑞士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向。
课程设置与教学考试瑞士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比较重视课程内容要顺应经济发展、与时俱进且紧跟产业调整步伐而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反映了时代进步对产业、对从业人员素养的要求。
瑞士把课程体系分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两部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服务于实践的教育方式,突出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课程设置也使得瑞士职业教育工作者分为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
职业教育助瑞士全球竞争力第一2011年02月12日11:28中国新闻网字号:T|T记者近日获悉,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国际竞争力报告,瑞士全球竞争力第一,世界品牌占有量第一。
瑞士为何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据专家介绍,瑞士的主要资产是教育,其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为其综合竞争力和经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非常值得我国借鉴。
职业教育促进和保障瑞士青年就业2009年,瑞士在经合组织国家中青年失业率最低,只有7%。
这与瑞士历来有重视职业教育的传统有关。
目前,瑞士每年超过三分之二的初中毕业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
90%至95%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就业。
瑞士职业教育和培训包括中职学校和高职学院两种。
中职学校学制为3至4年,学生毕业后获得联邦职业教育和培训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书,并有资格进入高职学院。
毕业生还可通过一年预备课程学习,取得联邦职业会考资格后,进入大学深造。
瑞士职业教育和培训由联邦和州政府以及行业组织共同负责管理。
联邦专业教育和技术办公室负责战略管理和开发,包括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质量保障和开发、课程设置、考试规则和核心教材认证、推动创新等。
州政府职业教育和培训办公室负责实施和监督,包括监督学徒培训、职业学校和教材开发、职业指导等。
行业组织负责制定、修改职业培训及考试标准、内容等;受政府委托为职业资格考试和技能考核出题,协助组织考试;组织实施本行业培训等。
瑞士中职学校经费由政府和企业以及学生分摊。
政府负担59%,行业协会、企业和学生负担41%。
州政府承担政府经费的75%。
瑞士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特点据专家介绍,瑞士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有三个特点:一是双轨制。
瑞士中等职业学校多数实行学徒培训制。
学徒每周1至2天在职业学校学习,3至4天在企业实习。
学徒期满经过考试后,可获得联邦职业技能证书,取得从事某种职业资格。
近年来,行业组织越来越多地参与学徒培训,建立专门的培训中心或实训车间。
二是企业主导。
企业参与决定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和考试内容,为学徒提供培训教师和工资。
瑞士职业教育的二元三元制关键词:瑞士;职业教育;二元制;三元制瑞士在精细产品为主的工业和以金融、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中成为世界的领先者使得瑞士的国民在接受足够的教育之后能够迅速融入国家的发展和生产生活中去,在为自身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使得瑞士的各个产业得以兴旺发展。
一、瑞士职业教育的体系瑞士的职业教育与德国等欧洲国家一样,源于传统的学徒制,它“既是对传统学徒制继承和批判的结果,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结果”。
“瑞士社会利益共同体 (sgg),出于对公共利益的考虑,最早于19世纪20年代末期,开始着手讨论政府和社会组织介入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建立‘补习学校’(fortbildungsschulen)的建议”。
这类学校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读写算等基本能力,另一方面提供工作技术的基础培训,已经有了“二元”的现代学徒制的特点。
二元的现代学徒制出现之后,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瑞士的职业教育有了一套完整的体系,经过这一体系所培养出的学生,能够很好地适应瑞士经济文化发展,成为瑞士的人力资本。
瑞士没有统一的教育部门来管理教育,职业教育管理归属于瑞士联邦职业与技术教育局(federal office fo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opet)。
同时“由联邦政府、州政府、职业协会、企业共同参与管理”。
经义务教育之后,近70%的学生会选择上职业技术学校免费学习。
毕业后,大约80%~85%的学生会选择就业,15%~20%的学生进入高等职业学院或应用性大学深造,如表1。
参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学习时,有80%左右的学生会选择学徒制的方式,即一边在工厂学习技术技能,一边在学校进行通识教育,仅20%多的学生选择全日制的学校教育,如表2。
从下图可以看出,瑞士的职业教育从准备教育开始,分流出普通中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可以直接或有条件地接受来自两种不同中等教育模式下的学生。
瑞士职业教育的启示:职教起步早就业立功劳《瑞士职业教育的启示:职教起步早就业立功劳》新闻由光明日报02月17日报道。
职教起步早就业立功劳——瑞士职业教育的启示(上)图为瑞士一所技术学校的学徒工在实际操作。
刘军摄每当看到瑞士的产品,人们无不为其实用的功能、完善的设计和简洁环保的包装所打动。
“瑞士造”之所以能够得到各国消费者的广泛认同,主要是得益于其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造就的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世界经济论坛不久前发表的《国际竞争力报告》显示,瑞士在全球竞争力和世界品牌占有量排行榜中均占第一。
可以说,瑞士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为其增强综合竞争力、促进就业和社会经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代社会,就业是改善民生、保障社会稳定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础,而职业教育则是促进和保障就业的前提。
2009年,在经合组织国家青年失业率排名表中,瑞士失业率最低。
瑞士有重视职业教育的传统,其职业培训和学徒工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职业行会和互助会。
完善的职士教育和培训制度为瑞士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力,在保证产品质量和信誉的同时,使瑞士长期保持低失业率。
2010年,瑞士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约27万人。
90—95%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就业,5—10%进入高等职业学院或大学深造。
2009年,三分之一劳动力人口拥有高等职业学院文凭。
瑞士职士教育和培训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院两种。
中职学制为三到四年,毕业后获得联邦职业教育和培训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书,并有资格进入高等职业学院和大学深造。
瑞士的职业教育由联邦和各州政府以及行业组织共同管理,联邦专业教育和技术办公室负责战略管理和开发,包括职业教育和培训质量的保障和开发、课程设置、制订考试规则和核心教材认证、推动创新等。
各州政府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办公室负责实施和监督,包括监督学徒培训、职业学校和教材开发、职业指导等。
各行业协会、工会和雇主组织以及企业负责就制订、修改职业培训及考试标准、内容等提出建议,受政府委托为职业资格考试和技能考核出题,协助组织考试,组织实施本行业培训等。
XIB IZ I I O西北职教期小学生毕业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国内的老师、家长可能最操心怎样让孩子适应初中的课程。
在美国,学校喜欢请来各行各业的人,让他们介绍自己的工作,展示拿手的绝活,让孩子们体验其中的乐趣。
职业日前先征求意见这样的活动,有一个专门的叫法———职业日,一般在学生毕业前夕(每年三四月)。
我学的是教育学咨询专业,曾在美国中小学当sc hoolcounse lor(学校咨询员)。
我的指导老师非常重视这个日子,她说这是一种快乐教育,不单成人受益,孩子们也非常乐意参与,他们能在这种轻松好玩的交流中,开启对今后职业的兴趣。
职业日前的一个月,我们设计了一份民意调查表,征求老师、家长、学生的意见。
问卷包括对未来的职业展望;希望在职业日中介绍什么样的职业;来校交流的嘉宾该怎么展示;怎样的形式,能让小学生一听就懂。
学校除了自己挖资源,还让家长推荐能参加职业日的人选。
嘉宾有发型师、教授、天气预报员……那天一早我和指导老师站在校门口,恭恭敬敬地迎接嘉宾。
首先赶到的是一位老者,看上去早过了退休年龄。
一问,他是位外科医生,已应邀参加了好几年的职业日,孙子就在学校读书。
像许多美国老人一样,虽然到了颐养天年的岁数,但他不服老,和几个合作伙伴共同经营着一家诊所。
老人身后是一位三十来岁的中年妇女,她是跑保险的销售代表。
一位时髦的年轻女子手上拿着几个假发套,她是一位发型设计师。
另外还有提着笔记本电脑的生物学教授,西装笔挺的律师,专门教授母语为非英语的学生的老师,国际援助组织的退职成员,天气预报员,等等。
这些人被疏散到不同的教室进行首轮报告。
之前学生们就填了表,他们有权选择听任何人的报告,如果他们不想了解某些职业,可以弃权,没人强迫。
最捣蛋的女生迷上了发型师我负责维持“教授专场”的纪律,这里请来的都是教授。
刚开始,学生们都席地而坐,聚精会神地看着屏幕。
幻灯片选用的图片十分卡通,文字简洁易懂。
教授研究的是生物学,她从家里的宠物和不久前的飓风说起,一直说到了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
瑞士职业教育的VET体系特点及启示【摘要】瑞士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VET体系)是瑞士教育的一大亮点,受到广泛的认可。
本文就VET体系的由来,“双轨制”VET体系的特点,以及瑞士政府是如何解决企业培训中遇到的“囚徒困境”等问题加以探讨;最后讨论了其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瑞士职业教育VET体系双轨制学徒制0引言瑞士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即VET体系,近年来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这得益于VET体系在瑞士的巨大成功。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瑞士人均GDP高达80215美元(2015年度),瑞士经济长期保持稳定;欧盟报告显示瑞士的创新力表现为欧洲最佳,而失业率,特别是年轻人失业率长期保持低位(4.4%),年轻人就业质量稳居欧洲前列。
根据Becker 的人力资本理论,良好的教育体系能大大提高就业者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从瑞士经济发展和就业情况可看出,其推行的VET职业教育体系成功的为就业市场提供了高质量的就业者,在瑞士,当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后,约2/3的青年人会选择以职业教育为主的VET教育体系。
本文围绕瑞士是如何建立起现有的VET体系;为什么大多数青年人会选择“双轨制”的VET体系;VET体系是如何吸引企业参与到相应的培训中来等问题加以探讨。
力求找到其中的特点和背后的原因,为我国发展职业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1 VET体系的由来及相应的法律制度一般认为瑞士的VET体系是继承自其行会制度中的学徒制,虽然现在的“双轨制”VET体系同学徒制有诸多相似之处,不过当时的学徒制只针对少数富裕家庭。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行会制度开始衰落,以工厂为主导的工业品生产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培训,真正意思上的VET体系也是从这时候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
瑞士开始建立现代意义的VET体系是源于1874年瑞士自由贸易法正式在全国实施,行会逐渐衰落,相应的传统学徒制逐步消失。
职业能力引领下的瑞士高职教育发展的特色\经验与启示(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湖南长沙410200)以职业教育著称于世的瑞士,其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十分完备。
在受高等教育的人口中,有70%接受的是职业教育,只有30%接受非职业方向的普通教育,和其邻近的德国十分相似。
不久前,笔者赴瑞士考察该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感受最深的是瑞士人对其科学的职业教育体系的认可和骄傲,对不同职业者的重视与尊重。
而作为全球最为富庶的国家之一,也直接印证了其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先进,以及以职业技能为先导的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正确。
在这个只有七百多万人口、资源相对匮乏的小国,却是技能人才相对富有的大国。
无论是钟表业、加工业、金融业还是旅游业,都聚集着一大批接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行业精英人才。
他们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娴熟的技术水平为这个国家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支撑起瑞士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片蓝天。
一、促成瑞士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把职业能力的培养放在国家教育优先发展的位置,不是一句空话,涉及国家战略和社会导向。
瑞士之所以在应用技术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整个国家的建设水平能如此精细,都和重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密不可分。
政府把职业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瑞士的各州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倾向性大、投入大,一切以为企业培养有用人才作为先导,强调人才的实用性和国家发展的实用性。
联邦政府和各州都有专门的职业教育局,隶属于经济主管部门,人力资源和工业部门都十分关心职业教育。
办学资金主要由州政府提供,学生入学仅需交纳1000瑞郎的注册费用,其他费用均由政府支付。
政府对企业捐资办学实行减税政策,鼓励企业投资职业教育。
政府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有明确要求,各州职业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对学校教育加强监督,社会中立机构负责质量评估。
企业员工实行准入制,必须具有相应的职业教育经历,即便像屠宰业都必须经过专门的职业教育,获得相关学历和证书,从而确保了学校的职业教育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领域的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线,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而我国职业教育领域改革起步晚,以计划经济为服务对象的职业教育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人才需求,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劳动力市场导向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本文对瑞士的职教体系和管理体制进行剖析,揭示了瑞士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一、瑞士职业教育体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现代工业从来不把某一生产过程的现存形式看成和当作最后的形式。
因此,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
现代工业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
这样,它也同样不断地使社会内部的分工发生革命,不断地把大量资本和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投到另一个生产部门。
因此,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
”①也就是说,技术进步是资本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主要手段,技术的变化制约着劳动的变换。
“大工业还使下面这一点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用适应于不断变动的劳动需求而可以随意支配的人员,来代替那些适应于资本的不断变动的剥削需要而处于后备状态的、可供支配的、大量贫穷的工人人口;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互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
”②社会如何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呢?马克思说:“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③马克思这一思想对德语世界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德国、瑞士、奥地利等德语国家进行了生动实践,先后在19世纪末期建立了以企业为主导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实现了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领先地位。
瑞士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小国,但是瑞士却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也是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2011年人均GDP 名列世界第四,国际竞争力全球第一。
瑞士的富裕来自其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
瑞士人口只有700多万,但是瑞士先后出了24个诺贝尔奖得主,每100万人中就有1.111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其比例远高于英美。
在2011年欧洲科技研究水平最高的城市评比中,瑞士的日内瓦和洛桑仅次于英国的剑桥和牛津并列第三位,苏黎世排在第六位。
在2012年泰晤士报全球大学排名中,瑞士有7所入围全球前200名(瑞士共有12所大学)。
瑞士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来自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巨额的教育投入是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和国际竞争力的根本。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瑞士是对教育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2008年小学生生均教育支出占人均GDP 的20.53%,中学生占比31.1%,大学生占比43.85%。
2009年,政府在公共教育上投资323亿瑞士法郎,占GDP 的5.8%,接近财政支出的1/6,这些比例在OECD 国家中都是位居前列的。
瑞士大学教育固然很发达,经费多,科研水平高,但是瑞士并非人人向往大学,瑞士青年人中只有1/3进入大学学习,2/3进入职业学校学习。
据《瑞士劳动力调查2011》的数据,男性劳动人口中(25~64岁)接受职业教育的比例达到了54.7%,女性为50.9%,而接受普通教育的劳动者比例只有35.8%和31.7%,足见瑞士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见表1)。
[摘要]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同教育相结合,是发展社会生产,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瑞士职业教育是马克思这一思想的生动实践。
在技术革命突飞猛进的背景下,瑞士职业教育始终围绕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人的发展这一本质矛盾,建立了以职业资格认证和学历教育为链接点的四通八达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了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素质提高和生产发展的良性循环。
文章根据瑞士官方权威资料勾勒出了瑞士职业教育体系的全貌,并提出对我国职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瑞士职业教育体系管理体制启示[作者简介]周红利(1976-),男,河南浚县人,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收入分配、人力资本与职业教育;周雪梅(1973-),女,河南鹿邑人,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公共组织、教育组织与职业教育。
(北京101101)[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2011年度重大课题“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AJA110003)[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018-04瑞士职业教育体系、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周红利周雪梅表125~64岁居民完成的最高教育水平教育程度义务教育(即初中)高中:职业教育高中:普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大学男性%11.540.86.213.927.6女性%17.443.610.07.321.7数据来源:瑞士联邦统计局。
(一)瑞士的中等职业教育体系瑞士的基本教育体系与中国的教育体系相类似,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学前教育、小学、初中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
初中教育以后瑞士教育分流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体系,这两个体系并行,又通过学历和认证相连接,保证学习者随时可以根据能力和兴趣转换学习路径。
教育体系的透明和融通是瑞士教育主管机构追求的重要目标。
从瑞士教育体系基本框架中可以看出(见下图),其中等职业教育与中国没有太大区别,瑞士也有中专、职业学校、普通高中等;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除了学校教育以后,职业认证也被归入了高等职业教育范畴,这是与中国所不同的。
瑞士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包括6年小学和3年初中,初中毕业后学生分流为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VET )和普通教育。
初中生中10%选择了就业,90%的学生升入高中。
值得一提的是,瑞士各界普遍都认为高中学习阶段对于未来职业发展十分关键,希望2015年能把升学的比例提高到95%。
在瑞士高中生中,3/4的学生选择接受职业教育,1/4的学生会接受普通教育,因此,在19岁的青年人中接受职业的比例达到了2/3。
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都是学习能力比较突出的学生,高中毕业通过学术会考以后直接升入大学,将来主要从事科学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VET )有全日制和双元制,即学徒制,从比例看,80%的学生选择双元制培训,20%选择全日制。
参加双元制学习的学生每周3天在企业接受实训,完成一定的工作量,企业支付培训津贴,其他两天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
瑞士中等职业教育(VET )分为2年制、3年制和4年制。
2年制的学生通过了结业考试可以获得州政府颁发的联邦职业证书(Federal VET Certificate ),具有从事相应工作的资格;2年制毕业生还可以接着学习3年制和4年制的课程,3年制和4年制学生毕业后可以获得州政府颁发的联邦职业文凭(Federal VET Diploma )。
获得联邦职业学历以后可以直接进入高等职业课程(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ET )学习,包括联邦PET 考试、高级联邦PET 考试、高等职业学院学位课程。
如果想进入应用科学大学(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 ,UAS )学习,必须通过联邦职业教育会考(Federal Vocational Baccalaureate Ex ⁃amination ,FVB )。
联邦职业会考(FVB )是1994年引入教育系统的,主要授予那些获得联邦职业学历且具有良好学术技能的人。
获得FVB 证书可以直接申请进入应用科学大学(UAS )学习。
2010年在中职毕业生中12.8%的学生通过了联邦职业会考(FVB ),在获得FVB 证书的学生中有50%的学生在3年内升入应用科学大学(UAS )。
联邦职业教育会考FVB 有相应的备考课程,学生可以在中职VET 学习的同时学习职业会考科目,也可以在VET 课程结束以后再参加会考。
根据联邦职业技术与技术局《瑞士的职业教育2012》数据显示,2011年VET 新注册人数81200人,全部在学人数232100人,全年发放VET 证书和VET 文凭68500份,获得FVB 的人数为12200人。
高中阶段的普通教育包括普通高中(Bac ⁃calaureate schools 或者称为Matura schools )和中等专科学校(upper-secondary special ⁃ized schools )。
普通高中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普通教育,学生通过高中会考(Baccalaureate )以后可以直接进入大学学习。
如果想进入应用科学大学(UAS )或者接受高等职业教育(PET )必须具备实践经验。
瑞士的中等专科学校属于普通教育,但在性质上类似于中国的职业中专。
中等专科学校为高等职业教育(PET )和应用科学大学(UAS )提供某一职业领域的预备课程,学制3年。
目前,22个州设有中等专科学校,多数归州政府管理,也有少数私立的中等专科学校。
中专学生比例很低,大概只有5%的高中生是中专生。
中等专科学校的课程有两种类型可供选择:联邦职业会考FVB 课程和学术课程(Baccalaureate )。
获得FVB 文凭的学生可以接受高等职业教育(PET ),也可以进入应用科学大学(UAS ),选择学术课程的学生,在通过大学能力测试(the University Aptitude Test ,UAT )以后可以进入大学。
(二)瑞士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瑞士高等教育分为两部分:高等A 级教育(学术教育)和高高等B级:职业教育 高等A级:高等教育 瑞士的职业教育体系图资料来源:联邦职业教育与技术局(OPET)。
实线表示直接进入学习,虚线表示需要通过理论或者实践资格考试。
等B级教育(职业教育),分别对应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的5A和5B。
高等A级侧重于纯学术研究,包括10所州立大学、2所联邦理工学院、9所应用科学大学(UAS)、14所师范学院以及各种专业机构。
2010~2011学年,瑞士A级高等教育在校生206539万人,B级在校生52094人,只占到高等教育人数的1/5。
这与中国的教育结构有很大的区别,中国高职学生占到了高等教育人数的50%。
当然,如果我们把6万应用科学大学(UAS)的学生也归入职业教育,那么瑞士的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也是基本平衡。
中职毕业生(VET)如果想进一步获得更加专业的知识或者想从事管理工作就需要获得高等B级教育。
高等B级教育属于职业教育,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B级包括高等职业学院(Professional College)学位课程、联邦高等职业学历(PET)和高级联邦职业教育学历(Advance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AP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