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 输电线路防雷
- 格式:ppt
- 大小:681.00 KB
- 文档页数:20
500kV输电线路防雷分析及对策500kV输电线路是国家电网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是连接各个发电厂和用电地区的关键通道。
由于高压输电线路长距离传输电能,遭受雷击的风险也相对较高,这需要对500kV输电线路进行防雷分析并制定有效的对策,以确保输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500kV输电线路的防雷分析需要对雷电环墶和输电线路的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
雷电环境是指在特定地区雷电活动频繁的自然环境,常见于日照充足、河流密布、地形开阔的地区。
在这样的环境中,输电线路易受到雷击的危险性增加。
500kV输电线路的特点包括线路长度长、对地距离较大、设备规模大等,这些特点也使得防雷工作相对复杂。
针对500kV输电线路的防雷对策,可以分为线路设计、设备选择、维护管理和监测预警四个方面。
在线路设计上,应考虑输电线路所处地区的雷电环境,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可以采用更高的绝缘设计、增设避雷帽、提高绝缘子的抗污闪能力等措施,以减少输电线路遭受雷击的可能性。
还可以考虑在输电线路周围设置避雷针、接地极等设施,以加强对雷电的防护。
在设备选择上,应选择具有良好防雷性能的设备和材料。
针对输电线路上的绝缘子,可以选择耐雷击能力强、不易发生击穿的绝缘子;对于避雷设施,可以选择符合相关标准的避雷针、接地极等设备,以提高其对雷电的抵抗能力。
对于维护管理来说,定期巡检、维护输电线路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定期的设备检测和维护,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防雷性能。
还可以建立完善的台账管理系统,对输电线路及相关设备进行全面的记录和管理。
监测预警是防雷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现代化的雷电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到雷电活动的情况,并提前做好防护措施。
对于输电线路来说,可以在设备上安装雷击监测器,通过监测雷电活动和雷击次数来评估线路的防雷性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在500kV输电线路防雷工作中,以上所述的线路设计、设备选择、维护管理和监测预警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与现代化的防雷技术和设备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浅谈35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浅谈35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摘要:雷击自古至今都在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在国家电网建设中它破坏性相当巨大,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电网建设不断加快,雷击的破坏也会逐年增多,切实做好输电电线路的防雷工作不断改进防雷措施、运用防雷技术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本文重点通过分析35KV输电线路雷击的原因和危害,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希望通过防雷措施的完善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转,推进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字:35KV输电线路雷击防雷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力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伴随日益增长的电量需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输电线路不断增多。
其中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工作,一直是电力建设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的重点内容。
据统计,由于雷电引起的跳闸事故占整个电力系统跳闸次数的75%左右。
尤其在一些多雷、土壤的电阻高、地形地貌复杂地区,输电线遭受的雷击概率更高,危害更大,这都严重影响了电网的安全运行,阻碍经济社会发展。
其中35KV输电线路在我国运用广泛且受雷电影响大,所以本文就35KV输电线路进行分析,提出输电线防雷措施。
一、35KV输电线路概况及防雷设计1.1 35KV输电线路概况35KV输电线路属于中压网络,在我国电网中是主要的配电网络之一。
35KV 输电线路配网的绝缘水平较低,电网网架结构复杂化,在设计和施工时配电线路并不能全部安装避雷线、线路避雷器等保护措施,在遭遇恶劣雷电天气时,极易造成电路短路。
1.2 35KV输电线路防雷设计在输电线防雷设计中,原则上依据不同的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 结合当地地区雷电活动分布规律和已有线路运行状况来设计避雷线根数,设计时需要确定避雷线的保护角、档距中央导线以及最小距离。
接地的避雷线是35KV输电线路架空送电线路最有效的防雷措施, 设计注意避雷线的保护角越小, 所达到的避雷效果效果越好, 但随着线路电压等级的下降, 避雷线在设计时需要注意成本和难度问题。
浅述35kV输电线路防雷保护方法摘要: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大动脉,它将巨大的电能输送到四面八方,是连接各个变电站、各重要用户的纽带。
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直接影响到了电网的稳定和向用户的可靠供电。
因此,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在电网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35 kV输电线路;防雷保护;有效措施引言雷电是一种很严重的自然灾害,雷电活动一旦对大地产生放电,便会引起巨大的热效应、电效应和机械力,而造成巨大的破坏。
而输电线路分布很广,地处旷野,绵延数百公里,很容遭受雷击。
线路落雷后,沿输电线路传入变电站的侵入波会威胁着变电站的电气设备,造成重大事故。
输电线路防雷保护作为电网运行与维护工作的中心工作,针对雷击跳闸的关键原因,从而提出35 kV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相关措施,以减少雷击对输电线路的伤害,确保我国输电线路的供电安全稳定。
1 雷击跳闸原因分析直击、反击、绕击作为输电线路发生雷击跳闸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反击、绕击因素。
第一,在输电线路反击杆塔、杆塔附近避雷线上落雷后,由于杆塔的电感和杆塔接地电阻上出现压降情况,导致塔顶的电位会升至路绝缘发生闪络的数值,将造成杆塔雷击反击。
杆塔的接地电阻作为影响雷击跳闸率的关键因素,据相关数据表明,在杆塔接地电阻增加10 Ω的情况下,雷击跳闸率将会增加1/2。
第二,输电线路绕击雷绕过避雷线的屏蔽,将会出现绕击现象,相对于反击因素,绕击因素较为复杂。
绕击因素主要与输电线路所处地理位置、输电线路杆塔的高度、避雷线发挥作用相关。
2 35 kV输电线路防雷有效保护措施2.1 合理装设消雷器、避雷针对于雷击活动较多、未装有避雷线的地区,可在其杆塔顶端安装架设避雷针,以避免雷击现象的出现。
在雷击活动较多的地区进行安装负角保护针,使其角度向上倾斜30度。
同时,选择长度约为2.4 m的屏蔽针,进行安装在杆塔线路的两端,以起到预防雷电绕击线路的作用,降低线路断线事件发生率。
在杆塔线路两端合理安装屏蔽针,并有机结合安装在导线上方的避雷针,从而增强防雷效果,有效截断雷击、绕击雷电等。
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咱先来说说输电线路为啥要防雷吧。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乡下走亲戚,那地方电力设施不算太先进。
有一天傍晚,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的,那雷打得跟放炮似的。
结果第二天就听说附近的输电线路被雷给击中出故障了,周边好多村子都停电,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老大的不便。
这让我深深感受到,做好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那是相当重要啊!要做好输电线路的防雷,第一步得合理安装避雷线。
这避雷线就像是输电线路的“防护服”,能把大部分直击雷给引开,保护线路不受直击雷的伤害。
安装的时候,位置、角度啥的都得讲究。
比如说,在山区这种地形复杂的地方,避雷线就得安装得更密一些,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接着就是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
这就好比给电流修一条顺畅的“回家路”,电阻小了,雷电流就能更快地导入大地,减少对线路的损害。
我还听说过一个事儿,有个地方的杆塔接地电阻一直不达标,每次打雷都提心吊胆的。
后来技术人员费了好大劲,重新改造接地装置,把电阻降下来了,打雷的时候再也不用担心线路出问题了。
然后呢,加强线路绝缘也是个重要措施。
就像给线路穿上一层厚厚的“绝缘铠甲”,让雷电不容易击穿。
特别是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使用高质量的绝缘子,增加绝缘子的片数,都能提高线路的绝缘水平。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安装避雷器。
避雷器就像是线路的“小保镖”,一旦有雷电过电压,它能迅速动作,把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
有个小区的输电线路,之前老是被雷打坏,后来装上了避雷器,情况就好多了。
再说说架设耦合地线吧。
这耦合地线能增强避雷线和导线之间的耦合作用,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
在一些容易遭受雷击的地段,加上这耦合地线,效果那是杠杠的。
另外,咱们还得做好线路的巡视和维护工作。
就像人要定期体检一样,线路也得经常检查。
看看有没有绝缘子损坏啊,接地装置有没有松动啊等等。
有一回,我在路上看到电力工人顶着大太阳在检查输电线路,那认真劲儿,真让人佩服。
总之啊,输电线路的防雷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得从多个方面入手,把各项措施都落实到位。
线路防雷四原则和具体措施
线路防雷的四原则如下:
1. 保护导线不受或少受雷直击。
2. 雷击塔顶或避雷线时不使或少使绝缘发生闪络。
3. 当绝缘发生冲击闪络时,尽量减小由冲击闪络转变为稳定电力电弧的概率,从而减少雷击跳闸率次数。
4. 即使跳闸也不中断电力的供应。
具体措施如下:
1. 合理选择输电线路路径,避开易遭受雷击的地段,如雷暴走廊、潮湿盆地、土壤电阻率突变地带等。
2. 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提高耦合系数、减小分流系数、加强高压输电线路绝缘等,以提高高压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
3. 根据地区的地貌、地形、地质以及土壤状况与接地电阻的合理水平,找出可能存在薄弱环节或缺陷,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
请注意,上述措施并不能保证线路完全不受雷击,雷电活动具有复杂性和随机性,因此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多种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雷击对线路的危害。
多雷区输电线路及变电站防雷保护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而输电线路及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其稳定运行对于保障电力供应至关重要。
雷电是导致电力系统设备受损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多雷区,雷电对输电线路及变电站造成的危害更加严重。
对多雷区输电线路及变电站进行防雷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一、多雷区特点多雷区是指雷电活动频繁,雷电强度大的地区。
这些地区的雷电活动对输电线路及变电站造成的威胁较大。
多雷区普遍具有以下特点:1. 雷电频率高:多雷区的雷电活动频率高,雷暴天气出现的次数较多,雷电威胁较大。
2. 雷电强度大:多雷区的雷电强度大,雷电对设备的破坏性较强,给输电线路及变电站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3. 气候多变:多雷区的气候多变,气温、湿度等条件变化较大,对输电线路及变电站的设备造成了额外的负荷和影响。
二、输电线路防雷保护针对多雷区输电线路的特点,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防雷保护措施,确保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
1. 装设避雷针:在输电线路的高压侧和终端处,安装避雷针来吸收雷电的电荷,减少雷电对输电线路的影响。
2. 线路材料选用:在多雷区,需选用能够承受雷电冲击的特殊材料来构建输电线路,以增加输电线路的耐雷性能。
3. 地线系统设计:合理设计地线系统,增强对雷电的引导和分散作用,减少雷电对输电线路的侵害。
4. 防雷保护装置:安装专用的防雷保护装置,对输电线路进行全面的防雷保护,减少雷电对设备的影响。
5. 定期检测维护:定期对输电线路的防雷设施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防护。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运行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在多雷区,变电站面临着雷电对设备的严重威胁,对变电站进行有效的防雷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1. 避雷装置设置:在变电站的高压侧和终端处,设置专用的避雷装置,用于吸收并分散雷电的冲击,保护变电站设备的安全。
探讨35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摘要】35kV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雷电天气下容易受到雷击影响造成设备损坏和停电等问题。
本文探讨了35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从现状分析、防雷措施选择、设备保护设计、操作维护要点以及应急处理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讨论。
针对目前35kV输电线路存在的雷击问题,提出了有效的防雷措施,并对设备保护设计和操作维护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建议。
对应急处理策略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35kV输电线路的抗雷能力,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35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设备保护、操作维护、应急处理、现状分析、选择、设计、要点、策略、结论1. 引言1.1 引言35kV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输电通道,承载着大量电能的传输任务。
由于天气变化、雷电活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35kV输电线路往往面临着雷击的威胁。
雷击不仅会造成设备损坏,还可能导致停电事故,给电网运行带来严重影响。
对35kV输电线路进行防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当前35kV 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的分析与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目前的防雷状况,掌握防雷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为完善35kV输电线路的防雷体系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防雷措施选择、设备保护设计、操作维护要点以及应急处理策略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为35kV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正文2.1 现状分析35kV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电能输送的重要任务。
在雷电天气中,输电线路很容易受到雷击而损坏,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对35kV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35kV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主要包括接地装置、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圈等。
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传统的防雷设施往往难以满足需求,容易导致设备损毁;在设备保护设计方面,存在着规划不合理、配置不足导致的漏洞,影响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操作维护方面,人为因素导致的误操作和疏忽也是造成设备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
浅谈35kV输电线路防雷保护措施[摘要]输电线路防雷保护是电网运行与维护工作重点,本文针对35kV输电线路防雷保护采取有效措施,效果良好。
【关键词】35kV输电线路;防雷保护;措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用电量日益增多,电网建设也在不断加强,送电线路越来越多,然而送电线路的防雷保护,一直都是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的重点工作。
据统计,由雷电引起的跳闸事故占总跳闸次数的70%~80%,尤其是在多雷、土壤电阻率高、地形复杂的区域,输变电架空线路遭受雷击的概率更高,严重地威胁着电网运行的安全。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常规做法是:66kV及以上的架空输电线路,沿全线架设避雷线;220kV及以上的架空输电线路,设置双避雷线。
然而,对于35kV 的架空输电线路,由于经济等方面的原因,不宜采用沿全线架设避雷线的方法,一般只在变电站和发电厂的进出线段架设1~2km的避雷线。
象山县地处山区,输电线路基本都在高山,地区年最高雷暴日在40天,每年因累积引起的线路跳闸次数较多,雷击频繁,防雷保护一直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我们对线路跳闸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降低接地电阻、安装避雷器等多方面结合的方式,效果很好。
一、雷击跳闸原因分析输电线路发生雷击跳闸原因有三种:直击、反击、绕击,其中反击和绕击是最主要的。
1.1输电线路反击杆塔以及杆塔附近避雷线上落雷后,由于杆塔或接地引下线的电感和杆塔接地电阻上的压降,塔顶的电位可能达到使线路绝缘发生闪络的数值,造成杆塔雷击反击。
杆塔的接地电阻是影响雷击跳闸率的重要因素,计算表明:杆塔的接地电阻如增加10~20Ω,雷击跳闸率将会增加50%~100%。
1.2输电线路绕击雷绕过避雷线的屏蔽,击于导线称为“绕击”。
由于影响发生绕击的因素比反击要复杂得多,人们对它感兴趣的程度和研究深度也较反击为多。
[1]二、防雷保护措施目前国内针对输电线路防雷保护采取的措施很多,根据线路的重要程度、地形地貌的特点、雷电活动的强弱、土壤电阻率的高低、现有的运维经验等,采取合适的保护措施,主要有架设避雷线、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架设耦合地线、安装避雷器、安装招弧角、加装杆塔拉线、采用避雷针、加强线路绝缘等几种措施。
探讨35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35kV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对于35kV输电线路的建设和稳定运行,防雷措施是十分关键的。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出发,探讨35kV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一、针对输电线路的特点出发,强化防雷措施35kV输电线路因为其电压较高、线路长度也比较长,所以容易受到闪电等天气的影响,因此防雷措施一定要要达到科学、合理、安全的要求。
1.树立防雷意识防雷措施的执行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防雷意识。
因此,在防雷工作中,应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防雷意识。
如:切勿在雷雨天气下停放车辆在高原、空旷处,要严格执行工作安全规程等。
2.建立地网在输电线路的所在地,往往会经常降雨,导致地下土壤张力易受到破坏,出现电缆被砸伤等情况。
此时,应在输电线路周边建立地网,对于雷电诱发出现的感应电荷、弱电波、干扰电因等电力信号进行有效的分散、吸收等处理。
3.选择好防雷设备35kV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点部分,应该重点选择好品牌、质量可靠的防雷设备。
如:合理选择避雷防护装置,提高避雷装置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选择可靠的避雷接地装置,降低雷击损坏和故障等。
二、从防雷技术分类切入,全面、系统防雷根据防雷技术分类,可以将防雷措施划为三大类:避雷装置、接地系统以及防雷屏蔽。
下面将简单的谈一下避雷装置、接地系统以及屏蔽三方面。
1.避雷装置避雷器是限制雷击电流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它在电力装置、家居电器等领域广泛应用。
对于35kV输电线路也是不可缺少的。
在具体的使用中,避雷器应该根据输电线路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和雷电频率制定合适的安装方案。
2.接地系统优良的接地系统是避免35kV输电线路闪电袭击的重要保障之一。
在接地设计中,要做到合理、全面,不露死角。
在钢管、铁路、建筑物等一些塔杆或物体使用时,应尽量充分考虑接地电极的数量、布置、植深以及互相之间的关联等问题,从而得到最佳的接地效果。
3.防雷屏蔽对于35kV输电线路来说,要是能够采取屏蔽措施,就能有效地抵御外部干扰,保证线路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