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规范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规范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规范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规范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规范

1目的

制定公司属于固定资产类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规范,确保公司属于固定资产类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属于固定资产类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

3职责

3.1质量部是公司属于固定资产类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检测设备的管理工作。

3.2各使用单位负责本单位使用检测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及一般故障的排除工作。

4工作程序(工作流程图附后)

4.1检测试验设备的采购

4.1.1技术部或使用单位提出生产过程中及新建、扩建改造项目中需增添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计划报质量部,质量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选型和有关技术经济分析等评审论证。评审通过后报经营班子,公司董事会审批,批准后报采购部。并做好记录。

4.1.2采购部根据评审结果进行检测试验设备的采购。必要时由质量部协同选取厂家。

4.2检测试验设备安装、调试过程

4.2.1设备采购到位后,质量部会同有关部门开箱清点,收集随机资料、工具、附件按《设备前期管理规范》执行。

4.2.2设备主管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安装、调试。

4.2.3质量部委托上级计量检定部门按设备的技术要求进行计量检定检收。

4.2.3 经检定验收或校准合格的设备,由质量部贴上合格证或准用证,并在《设备安装移交验收单》上签字确认,建立台帐后方可启用。

4.3检验设备的管理:

4.3.1质量部制定检验设备的操作、保养、维护规程。并进行巡回检查各单位执行情况。设备管理的经责考核按公司《设备管理考核办法》执行。

4.3.2检验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取得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操作证,质量部负责检查持证情况。

4.3.3各单位做好检验设备的日常使用、保养、维护工作。

4.3.4各单位半年以上不用的检测设备应到质量部办理封存手续,并在设备上帖上“封存”标志。

4.3.5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检测设备发生故障,应向质量部计量站报告,由质量部计量人员进行技术鉴定,确认后发放停用证,并帖上“停用”标志。

4.3.6需报废的检测设备,由使用单位提出,质量部审批。

4.3.7检定不合格的检测设备降低准确度要求后经检定符合低等级准确度要求的,计量检定员做出降级使用决定,经质量部经理批准后实施,贴上标志,并在设备台帐上及其它资料上注明新的等级标准。

4.3.8多功能或多量程的检测设备,经检定证实在一种或多种功能或量程内可达到使用要求而其他项达不到要求的设备,由检定员做出限制使用的决定,经质量部经理批准后实施,并在设备上标明限制使用的范围,帖上限用标志,并在设备台帐上及其它资料上注明。

4.4检测试验设备的周期检定

4.4.1质量部负责依照检测设备的说明书所规定的检定周期编制公司的检测设备的周期检定计划,并严格按计划进行检定。

4.4.2检测设备由公司质量部委托上级计量部门到现场检定或送上级计量部门检定。

4.4.3封存、停用的设备在启用前,需经有关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4.5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标志管理

4.5.1标志的含意

4.5.1.1《合格》标志:绿色

表示有国家、地方和部门检定的检测试验设备,按规程检定后处于合格的状态。

4.5.1.2《准用》标志:黄色

表示没有计量检定规程,是按公司自行编制的检定或用比对、测试方法进行校准并处于校准合格状态。

4.5.1.3《封存》标志:紫色

表示生产中暂时不投入使用的检测试验设备。

4.5.1.4《停用》标志:蓝色

表示有故障或超差、超周期的检测试验设备。

4.5.1.5《报废》标志:红色

表示无法修复或是国家已经淘汰的检测设备。

4.5.1.6《限用》标志:橙色

表示检测设备中部分使用参数经检定合格而其它部分不合格,限制使用合格部分。4.5.2 标志的管理

4.5.2.1标志的订购、保管、填发由计量站统一管理。

4.5.2.2标志编号与固定资产统一编号一致。

4.6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检查、考核

4.6.1各单位的检测设备的操作者必须持证上岗,并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特别在开机前要注意零位调整或对标。计量站巡检,发现违规应及时纠正,并考核。

4.6.2在使用过程中,当对检、测、试设备的测数试据产生怀疑时,应马上停止使用该设备,并报公司计量站,计量站委托有关的计量部门对该设备进行检定。

4.6.2.1属于不正确使用检、测、试设备检定的产品,责任部门对已检测的产品要进行状态标识,重新检验并做好记录,质量部负责检查。

4.6.2.2检测设备不合格时,计量站负责联系、协助有关部门对该设备进行维修,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责任部门对已检测的产品要进行状态标识,重新检定并做好记录,质量部负责检查。

4.6.3 检测设备拆装、搬迁后需重新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4.6.4 计量站做好巡检工作,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处理,做好记录,并考核。

5相关文件

5.1 QG/XX214《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5.2 QG/XX303-04《设备前期管理制度》

5.3 QG/XX304-04《设备使用管理规定》

5.4 QG/XX305-04《设备事故管理制度》

5.5 QG/XX306-04《设备备件管理制度》

5.6 QG/XX301-06《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6 记录

6.1《公司检测试验设备明细表》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工作流程图

施工场所安全检查、检验仪器、工具配备与管理制度

编号:SM-ZD-71662 施工场所安全检查、检验仪器、工具配备与管理制 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施工场所安全检查、检验仪器、工 具配备与管理制度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为落实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实现公司安全管理目标提高安全检查与检验的水平和效率结合公司项目的情况制度本制度。 一、仪器工具的配置 1、根据公司项目的实际情况填写《仪器、工具购置申请单》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购买本公司现在应配备如下仪器及工具①经纬仪②水平仪③扭力矩扳手④游标卡尺⑤塞尺、⑥5米卷尺。 2、用途①经纬仪用于测量垂直运输机械的垂直度以及外脚手架的垂直度。②水平仪用于测量机械基础的水平度。 ③扭力矩扳手用于测量外架、模板支撑扣件螺栓及机械金属连接之间的螺栓紧固强度。④游标卡尺用于测量外架、模板支撑用的钢管直径和管壁厚度及机械金属的厚度。⑤塞尺用

机械设备管理办法

1.总则 1.1.制定目的 促使本公司因生产所需之治工具管理能有所依循,特订 定本规章。 1.2.适用范围 本公司用於生产制品所用之治工具之管理,悉依照本规 章办理之。 1.3.权责单位 制造部为本规章之权责单位,权责单位主管经承认单位 授权,负责本规章之管制,并确保依据本规章之规范作 业。 2.管理规定 2.1.管理方法 2.1.1.申请制作 申请制作程序方法如下: 1)申请时机: (A)制造新制品时。 (B)补充所需要治工具时。 (C)其他有需要新制作治工具时。 2)申请使用单位填制治工具制作申请书,并将其使用 目的简要说明,呈制造部主管核准承认後,向生技 单位委托设计制造。 3)生技单位做成治工具设计图後,与申请使用单位检 讨确认之。 4)呈制造部主管核准承认後,始得开始制作。 2.1.2.改造修理 改造修理的程序方法如下: 1)使用申请单位之治工具需要改造或修理时,填制治 工具改造修理申请书,并将其改造修理目的简要说 明,呈制造部主管核准承认後,向生技单位委托改

造修理。 2)生技单位做成治工具改造修理图後,与申请使用单 位检讨确认之。 3)呈制造部主管核准承认後,始得开始改造修理。2.1.3.治工具废弃 1)废弃时机: (A)治工具因破毁或耗损,致不能使用且不能修理 时。 (B)该制品停止生产,且不适用其他制品时。 (C)因制品设计变更,且不适用其他制品时。 (D)因生产方式改善,且不适用其他制品时。 2)呈制造部主管核准承认後,始得废弃并通知生技单 位。 2.2.治工具帐卡 1)生技单位应设置『治工具帐卡』。 2)在新制作完成的同时,填制『治工具帐卡』,并於 改造、修理、废弃时记录其有关事项。 【见】【附件1】表单:T04-T01『治工具帐卡』。3.附则 3.1.制修废与颁布实施 本规章属於管理规章,经『经营会』审议後,呈请总经 理核准承认後,交由权责单位颁布公告实施;修订或废 止时亦同。 3.2.编号、版本、日期、页次/页数 本规章之项类、标题、编号、版本、实施日期、公司名 称、文件页次/页数等项,见本规章之页首与页尾。 4.附件 【附件1】表单:T04-T01『治工具帐卡』。

稳定性试验箱校验方法

5.确认内容 6.再确认要求 7.确认结果汇总 8.结果评价 1.目的 明确稳定性试验箱的校验项目、校验条件、校验方法、接受标准、校验周期等,便于检验人员按规程进行稳定性试验箱的校验操作。保证实验室使用的称量点称量的准确性。 2.确认人员及职责

QC分析人员:负责起草确认方案和报告、组织协调开展确认; QC主管:审核确认报告和报告; 质量部长:批准确认报告和报告。 3. 确认前确认 复核人:日期:年月日4. 确认依据及判断标准 4.1确认依据 4.1.1《ZSW系列稳定性试验箱安装使用说明》 4.1.2《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JJF1101-2003 4.1.3《稳定性试验箱的校验操作规程》(QC-4011) 4.2评判标准 4.2.1性能确认(PQ)

4.2.2 时间 确认 温度 分别 值有℃和 的差值时 发出 5. 5.1 于 按以上要求布放温湿度记录仪探头,将实验设备的温湿度设定到规定的温度,等待温湿度稳定。温湿度稳定后开始读数,每2分钟记录所有测试点的温度一次,在60分钟内共测试30次。 5.2超限度报警时间确认 确认打开箱门至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显示与设定值有2℃和5%RH的差值时报警器均应发出报警声,并记录这个时间;关上箱门记录温湿度恢复至设定值所用的时间。 5.3短信报警功能确认 确认当温湿度超限度时,短信报警功能是否正常运行。

6.再确认要求 6.1再确认周期 6.1.1设备大修后需再校验。 6.1.2由于检修、调整、迁移或其它原因,可能对设备的安装情况、主要技术参数和功能有影响时,应进行再确认。 6.1.3稳定性试验箱每年校验1次,更换部件或对仪器性能有怀疑时,应随时确认。 6.2再确认内容 进行设备的再校验,可针对设备性能中部分必须的项目进行再确认,而不一定要进行全面的确认。 8. 结果评价 起草人/日期: QC审核人/日期: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第5部分:湿热试验设备(标准

I C S19.040 K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5170.5 2016 代替G B/T5170.5 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第5部分:湿热试验设备 I n s p e c t i o nm e t h o d s f o r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t e s t i n g e q u i p m e n t s f o r e l e c t r i c a n d e l e c t r o n i c p r o d u c t s P a r t5:D a m p h e a t t e s t i n g e q u i p m e n t s 2016-12-13发布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 次 前言Ⅰ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检验项目1 5 检验用仪器及要求2 6 检验负载2 7 检验条件3 8 检验方法3 9 检验结果10 10 检验周期1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干湿球温度计测量相对湿度的方法11 G B /T 5170.5 2016

G B/T5170.5 2016 前言 G B/T5170分为以下部分: G B/T5170.1 201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总则 G B/T5170.2 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温度试验设备 G B/T5170.5 201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湿热试验设备 G B/T5170.8 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盐雾试验设备 G B/T5170.9 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太阳辐射试验设备 G B/T5170.10 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高低温低气压试验设备 G B/T5170.11 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腐蚀气体试验设备 G B/T5170.13 200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振动(正弦)试验 用机械振动台 G B/T5170.14 200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振动(正弦)试验 用电动振动台 G B/T5170.15 200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振动(正弦)试验 用液压振动台 G B/T5170.16 200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稳态加速度试验 用离心机 G B/T5170.17 200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低温/低气压/湿 热综合顺序试验设备 G B/T5170.18 200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温度/湿度组合循 环试验设备 G B/T5170.19 200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温度/振动(正弦) 综合试验设备 G B/T5170.20 200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水试验设备 G B/T5170.21 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振动(随机)试验 用液压振动台 本部分是G B/T5170的第5部分三 本部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本部分代替G B/T5170.5 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湿热试验设备“,与G B/T5170.5 2008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范围由原来的 所用试验设备的首次检验/验收检验和周期检验 修改为 所用试验设备的检 验三 (见第1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删除了G B/T6999 1986二G B/T16839.1二I E C60751,增加了G B12348 2008二G B/T2423.50(见第2章); 检验项目修改为以列表形式给出(见第4章); 检验项目 升降温特性 修改为 交变湿热特性 (见表1); 删除了检验项目 每5m i 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 ; 在 检验用主要仪器及要求 章节中,温度测量系统由原来的 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k=2)不 大于被检温度允许偏差的三分之一 ,修改为 最大允许误差一般不超过?0.2? ;湿度测量 Ⅰ

试验检测仪器设备一览表资料

试验检测仪器设备一览表 第页共页 序号公司控制 仪器设备 编号 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生产日期量程或规格编号 仪器设 备负责 人 数量备注 1 S1 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 验机 WAW-30 0B 浙江辰鑫机械设备有限公司2014-3-15 一级精度140301 2 S2 微机控制压力试验机 W AW-1000 B 浙江辰鑫机械设备有限公司2010-01 最大负荷1000KN 20101 3 S3 连续式标点机LB-40 浙江上虞市道墟实达试验仪 器厂 2006-06 1CM 1949 4 S4 微机控制压力试验机YAW-200 浙江辰鑫机械设备有限公司2013-10 最大负荷2000KN 131005 5 S5 微机控制压力试验机YAW-300 D 浙江辰鑫机械设备有限公司2013-09 最大负荷300KN 130908 6 S6 标准养护恒温恒湿控制仪BYSF-40 浙江华南仪器设备有限公司2013-11 131115 7 S7 砼振实台试验机ZHJ100 浙江辰鑫机械设备有限公司2013-11 50±3HZ 131101 8 S8 强制式单卧混凝土搅拌机SJD-60 浙江辰鑫机械设备有限公司2013-11 最大进料70L 最大出料60L 131101 9 S9 混凝土贯入阻力仪ZC-1A浙江上虞市新光仪器设备厂2013-11 20-1500牛 1牛 1301

序号公司控制 仪器设备 编号 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生产日期量程或规格编号 仪器设 备负责 人 数量备注 10 S10 卧轴式砂浆搅拌机SJZ15 上海上迈电子仪器有限公司2011-01 最大进料22L 最大出料15L 030 11 S11 自动调压砼抗渗仪HS-4S 上海英松工矿设备仪器有限 公司 2011-03 10mm 1156 12 S12 电热恒温干燥箱101-4A 上海天缘试验仪器厂2000-05 温度范围10℃-300℃222 13 S13 水压直读式含气量测定仪CA-3 上海路达实验仪器有限公司2009-05 含气量≤8%2736 14 S14 砂浆稠度仪SZ-145天津建工仪器厂2011-8 14.5CM 0051 15 S15 集料筛200 上虞市道墟冲压筛具厂2012/5 111 16 S16 震击式标准振筛机ZBSX92 A 浙江省上虞市胜飞试验机械 厂 2001-07 摆动次数221min-1 112 17 S17 洛杉矶磨耗机MH-II 绍兴市上虞区道墟建筑机械 厂 2014-7 30-33rpm 0903 18 S18 加速磨光机JM-III 沐阳县华通高速公路仪器有 限公司 2009-06 320±5转090611 19 S19 针片状规准仪国标河北虹宇仪器2009-6 000 20 S20 压碎值仪北方检测仪器厂 2002-8 21 S21 细集料流动时间测定仪BES-1 上虞市探矿仪器厂2009-05 2128

绝缘安全工具管理规定

编号:SY-AQ-03216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绝缘安全工具管理规定 Regulations on management of insulation safety tools

绝缘安全工具管理规定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本规定包含绝缘安全工具的类型、管理职责、存放、报废和购置、检验、使用及注意事项。 1、类型 我公司高压电压等级为10KV,故绝缘安全工具等级大于10KV。基本绝缘安全工具是指能直接操作带电设备,接触或可能接触带电体的工具,如验电器、绝缘杆、接地线等。 1.1验电器是检验高压电气设备、线路是否带有运行电压的装置。 1.2绝缘杆是用于短时间对带电设备进行倒闸操作的绝缘工具。 1.3接地线是用于防止设备、线路突然来电,消除感应电压,放尽剩余电荷的临时接地装置。 1.4辅助绝缘安全工具是指绝缘强度不是承受设备或线路的工作电压,只是用于加强基本绝缘安全工具的保安作用,用以防止接

触电压、跨步电压、泄露电流电弧对操作人员的伤害,不能用辅助绝缘安全工具直接接触高压设备带电部分。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2、管理职责 2.1电力车间负责建立,做到帐、物相符,试验报告齐全。 2.2使用单位负责绝缘工具保管与日常检查。发现不合格或超试验周期的应另外存放,做出不准使用的标志,停止使用。个人安全工具自行保管。 2.3使用单位负责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格执行操作规定,正确使用安全工具,不熟悉使用操作方法的人员不得使用安全工具。 3、存放 3.1绝缘杆应架在支架上或悬挂起来,且不得贴墙放置。 3.2验电器应存放在防潮盒或绝缘安全工具存放柜内,置于通风干燥处。 3.3橡胶类绝缘安全工具应存放在封闭的柜内或悬挂,上面不得

设备工具管理办法

设备工具管理办法 一.目的:为使设备和工具管理有序,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减少故障、提高设备 使用寿命、特制本法。 二.范围:本公司所有设备及工具,像叉车,板车,水车及车间操作工具,维修工维修工具。 三.权责:1.设备科负责设备的验收、维修、保养及管理。 2.使用部门负责设备和工具的申购、验收、正确使用,保养及日常管理。 3.采购部负责设备采购的相关事宜。 四.内容: 第一条设备工具申购 1.因生产或工作需要,须增加新的设备单台价值小于500元 人民币时,由使用单位或部门提出“请示报告”,经部门主 管审核后交采购部进行报价,采购部报价后送分管领导核 准进行采购;500元—小于3万元人民币时须总经理核准后 方可办理采购事宜;超过3万元人民币时还须经董事会成 员(2名)签核后方可采购。 2.因生产或工作需要,须增加新的工具时,由使用单位或部 门提出“申购单”同时填写“请示报告”经部门主管审核、 分管领导核准后交采购部进行办理,审核权限同“第一条1 项。

3.如设备工具报废须由使用单位或部门填写“报废申请单”, 经部门主管审核,设备科主管进行确认签名后交分管领导 核准,原价值大于500元人民币时须总经理核准后方可报 废。 4.经核准报废的设备,由采购部负责处理。 5.设备,工具报废后如需购新者,则按上述流程办理。 第二条设备、工具的验收 1.设备进厂后或供方安装试调后,由设备科主管和使用单位 进行验收,并由设备主管填写“设备验收报告”,使用单位 须签名确认。 2.如设备验收合格,设备科主管将“设备验收报告”和签名 的送货单一并交采购部门办理后序事宜。 3.如设备验收不合格,设备科主管将“设备验收报告”和送 货单一并交采购部门办理后序事宜, 直到验收合格。 4.新工具进厂后,由设备科统一验收:标示编号:备案:交 仓库通知,使用单位验收领用,如使用单位验收合格则办 理后序事宜。 5.如验收不合格,交采购部门办理后序事宜,直到验收合格。 第三条设备、工具的管理 1.工具、设备由设备科相关人员统一登记造册及编号管理。

计量器具的分类与管理办法

计量器具的分类与管理办法 3.1.1 A类计量器具的范围 3.1.1.1 强制检定计量器具:计量法规定的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督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计量器具。 3.1.1.2 公司用于量值传递的最高标准及其配套的计量器具。 3.1.1.3 用于生产过程控制中关键参数检测的计量器具。 3.1.1.4 用于精密测试中精度较高,使用频繁、量值易改变、使用环境恶劣、寿命较短的计量器具。 3.1.1.5 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 3.1.2 B类计量器具的范围 3.1.2.1 用于生产工艺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测中有计量数据要求,非关键参数检测的计量器具。 3.1.2.2 用于公司内部能源物料方面经济核算的计量器具。 2.1.2.3 专用计量器具,限定使用范围的计量器具以及用于辅助生产的计量器具。 3.1.3 C类计量器具的范围 3.1.3.1 对计量数据无严格要求的指示或自制专用的计量器具。 3.1.3.2 在同一部位或生产工艺上测量同一参数有2个或2个以上的仪表。 3.1.3.3 准确度要求较低、性能稳定、可靠性高、使用不频繁、计量性能不易改变的低值易耗和简易的计量器具(如玻璃器皿、量杯、量筒、容量瓶等)。 3.1.3.4 与设备配套不能拆卸的指示仪表、盘装表等计量器具。 3.1.3.5 一般工具类计量器具(主要指个人使用保管的计量器具)。 3.1.3.6 生活方面的户用计量器具。 3.1.3.7 国家计量行政部门明令一次性使用或实行有效期管理的计量器具。 3.1.4 计量器具分类规定 (一)A级计量器具管理目录

(二)B级计量器具管理目录

(三)C级计量器具管理目录

目视化管理规范(初稿)

xxxxxxxx管理规范 (初稿) 内部培训教材 目录 一、目视化管理的含义┅┅┅┅┅┅┅┅┅┅┅┅┅┅┅┅┅┅┅┅┅┅1 二、目视化管理的目的┅┅┅┅┅┅┅┅┅┅┅┅┅┅┅┅┅┅┅┅┅┅3 三、目视化管理的评价┅┅┅┅┅┅┅┅┅┅┅┅┅┅┅┅┅┅┅┅┅ 5 四、目视化检查清单┅┅┅┅┅┅┅┅┅┅┅┅┅┅┅┅┅┅┅┅┅┅┅7 五、目视化道具制作方法┅┅┅┅┅┅┅┅┅┅┅┅┅┅┅┅┅┅┅┅┅10 六、生产现场目视化管理┅┅┅┅┅┅┅┅┅┅┅┅┅┅┅┅┅┅┅┅┅12 七、QC过程目视化管理┅┅┅┅┅┅┅┅┅┅┅┅┅┅┅┅┅┅┅┅┅┅14 八、加工操作目视化管理┅┅┅┅┅┅┅┅┅┅┅┅┅┅┅┅┅┅┅┅┅16 九、物料目视化管理┅┅┅┅┅┅┅┅┅┅┅┅┅┅┅┅┅┅┅┅┅┅┅17 十、设备目视化管理┅┅┅┅┅┅┅┅┅┅┅┅┅┅┅┅┅┅┅┅┅┅┅19 十一、工具、用具目视化管理┅┅┅┅┅┅┅┅┅┅┅┅┅┅┅┅┅┅┅21 十二、改善活动目视化管理┅┅┅┅┅┅┅┅┅┅┅┅┅┅┅┅┅┅┅┅23 十三、文件资料目视化管理┅┅┅┅┅┅┅┅┅┅┅┅┅┅┅┅┅┅┅┅25

一、目视化管理的含义 在公司总体推进一目了然的班组建设,开展目视化管理 在生产现场 生产现场(制造部门)的目视化管理,是指可以立即看到生产现场中发生的问题、异常、浪费等情况,并且在事态严重化或发生严重后果之前,能够尽早采取预防性管理行动的管理方法。 简单地说就是,即使是不在生产现场工作的领导,只要在现场巡视一下,就可以知道现场的情况(如生产进度、材料·半成品的库存量、异常的发生情况、机械设备不运转的原因等),并且能够指出问题点和采取对策的重点。这种管理方法就是生产现场的目视化管理。 在事务现场 将事务现场的目视化管理定义为:通过情报共享化·视觉化、业务标准化·规则化·简约化等手段,为达到迅速且正确地处理业务和解决问题的目的,而采取的工作和管理方法。 公司总体的推进 公司的生产现场、事务现场、公司总体都有必要采用目视化管理。我们将推进公司总体目视化管理的工作称为FV化(Factory Visualization),因此,有必要确立目视化管理系统,即FVICS(Factory Visual Control System)。 通过这些,整理目视化管理的准备工作,确立运用规则,一边加强生产现场与事务现场相关部门的合作,一边开展管理活动。 表1为实现减少库存、产能提升、降低成本而实施的目视化管理的检查重点

计量器具管理规定

QS/ZG 电梯有限公司 企业标准 版本号:A0ZG-QG01-2017 发放部门:质管部 持有部门:总经办、工程部、技术部、生产部、质管部、设备安全部、管理者代表 计量器具管理规定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7年06月15日发布2017年07月01日实施 电梯有限公司批准 评审会签记录

电梯有限公司类别:三层管理标准 第三层次文件版本:第A0版 文件主题:计量器具管理规定编号:ZG-QG01-2017编制部门:质管部页码:第2页共5页 版本记录 1.目的 制订《计量器具管理规定》,规范管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检验和试验装置检验、检测器具的控制和管理。 3.管理职责 3.1质管部全面负责检验和试验装置的检验和检测器具的监督控制。

3.1.1审批计量器具和检测设备的申购,并报总经理批准; 3.1.2负责仪器量具的委外鉴定; 3.1.3制订仪器量具周期检定计划,并委外周期检定; 3.1.4确定仪器量具的降级和报废; 3.1.5建立仪器量具管理台帐。 3.2采购部负责计量器具的采购工作。 3.3车间、工程部和检验员负责办理仪器量具的申购手续,并配合质管部对仪器量具的周期检定。 3.4使用部门和使用人员,负责在用计量器具的保管和正确使用。 4.仪器量具的控制管理 4.1仪器量具的申购 4.1.1车间、工程部和检验人员等,因生产或工作需要,需配置或添置的仪器量具,应办理申购手续,并填写《设备材料零星采购申请表》,写明申购理由、名称、规格和数量,报质管部审批,并经总经理 批准。 4.1.2申购单经质管部办妥审批手续后,交采购部负责采购。采购入库前采购员应及时向质管部报验,质管部验收并入库。 4.2仪器量具的鉴定 4.2.1质管部根据报验单,负责委托国家法定计量检测机构进行鉴定。

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广电计量—环境可靠性与电磁兼容试验中心 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海洋仪器设备是海洋调查、监测、科学技术研究、海洋开发及海洋环境保护、预警等活动的重要工具,其工作特性与质量水平直接关系上述活动的水平和效益。《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中也指出“提升国产海洋监测仪器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海洋仪器在贮存、运输和使用时会遇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各种环境要素,这会对海洋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造成较大的影响。环境试验是评价仪器设备对各种环境条件适应性的试验,是海洋仪器设备研制、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既可为改进产品设计、验证极端条件下的功能和操作性提供技术依据,又可为确定或验证仪器附加误差、校准方法及评估测量不确定度、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等提供技术支撑,还可以为客观评价产品性能,进行合格判定和推广使用提供凭据,是第三方独立检验必不可少的试验项目。 据介绍,目前现行HY016《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修改于1992年,其中多数试验方法已不能涵盖现今海洋仪器发展的需求。此次即将出台的《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包括用于海洋仪器的14个方面的环境试验方法,其分别为低温试验、高温试验、低温储存试验、高温储存试验、恒定湿热试验、交变湿热试验、温度变化实验、长霉试验、盐雾试验、冲击试验、碰撞试验、倾斜和摇摆试验、振动试验、水静压力试验,试验方法分别用于确定海洋仪器仪表的耐腐蚀性能、在海水压力环境下的适应性、仪器及组件是否生长霉菌及霉菌生长后对仪器及其任务完成和使用安全性的影响等方面的情况。这一标准制定并实施后,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海洋仪器仪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及检验的标准及依据,对我国海洋仪器仪表行业将有较大的影响。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GRGT)是原国家信息产业部军工电子602计量测试站,通过国家实验室(CNAS)、国防实验室(DILAC)和总装实验室认可,并通过中国计量认证(CMA),是中国CB实验室,建立企业计量高标准480多项,通过CNAS、DILAC认可项目1000多项。 1)广电计量检测环境实验室具备涵盖民用及军工领域产品的全部环境试验项目能力,拥有国内先进环境试验设备500余台套,满足GJB150-1986、GJB150A-2009、GB/T2423、DO160等标准要求,实现力学环境、气候环境、综合环境、特种环境等试验需求。 2)满足相关国标和国军标GJB899A、GJB150A、GJB367A、GJB548、GJB360等要求。 3)可提供可靠性优化设计与分析、可靠性试验与评估、力学环境类试验、气候环境类试验、综合环境试验、整车环境试验、可靠性方案、失效分析、试验大纲的编写、夹具设计、故障分析和整改建议。 4)可为各种装备部门、军工企业及科研院所提供装备定型、鉴定、摸底试验以及计量校准服务。

安全检查测试工具管理制度

安全检查测试工具管理制度 一、目的 目的:为了加强公司安全测试工具管理,理顺管理关系,保证安全测试工具的精度,准确性和有效性满足规定要求,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安全测试工具和所属工程使用的安全工具的管理。 三、职责 1、安全管理部 (1)安全管理部是安全测试工具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公司安全测试工具和所属工程使用的安全工具的管理。 (2)负责对采购的安全测试工具进行验收。 (3)每季度对安全测试工具使用情况检查一次,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并监督实施。 (4)负责批准项目部安全测试工具的采购和报废申请。 (5)对购置和报废的监视和测量工具的名称、规格、进度、数量等建立台账并及时做好更新工作。 (6)负责对安全测试工具的操作规程教育及交底工作。 (7)负责安全测试工具的发放及回收工作记录工作。 2、工程项目部 (1)项目部应配备满足工程施工安全的监视和测量工具,由工程项目主管工程师填写《监视和测量工具配备需用计划表》,报安全管理部,统一调配。 (2)负责现场安全测试工具的日常维护、保养、校正和定期检测。 (3)属于固定资产的监视和测量工具的采购和报废,由项目主管工程师提出书面申请,报安全管理部审核,经批准购置和报废;属低值易耗的监视和测量工具,由项目部购置和报废,新购置和报废的监视和测量工具的名称、规格、进度、数量应及时反馈到安全管理部备案。 (4)项目计量员持证上岗,建立本项目的监视和测量工具管理台帐,台帐包括《监视和测量工具统计表》、《监视和测量工具管理卡片登记册》、检校合格证及重要的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等有关资料,对监视和测量工具的各种状态(包括:合格、准用、停用等)进行有效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 1.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规范生产、检验及试验中检查、测量、测试之设备、工具的管理,以维持其准确度与精密度,特制定本规章。 1.2.适用范围 本公司各部门所使用的检验、测量与试验之工具、量具、仪器、设备的管理,均适用本规章。 1.3.权责单位 1)品管部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管理规定 2.1.定义 1)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用作验证产品某项(或某几项)特性是否符合既定规 格之工具、量具、测试仪器等之总称。这些设备上必须有有效之“合格证”。 本规章下文中简单统称这些设备为“检测设备”。 2)基准设备:为本公司同类检测设备中具最高精确度之设备,它们的核准方法必 须符合或可追溯至国际(或国家)标准。 3)“参考用”之设备:若设备上没有有效之合格标识,一律视为“参考用”之设 备,其所测得之数据仅可作为参考使用。这类设备之管理由生技部负责,不受 规章管制。 2.2.管理组织及责任 2.2.1.品管部主管 为最终管理责任者,负有下列责任: 1)建立及维持本公司检测设备校正系统,保证所有使用的“检测设备”均经校正, 并能追溯至国际或国家标准。 2)当校正用之国际或国家标准不存在时,须制定及记录校正之方法及标准。 2.2.2.计量人员 品管部计量室人员(或由品质工程师兼任)为检测设备管理者,负有下列责任: 1)执行检测设备接收检查及保存有关证书。 2)建立及维持“检测设备校正作业指导书”。 3)执行及记录校正工作。 4)填写检测设备一览表、检测设备校正记录、检测设备校正时间表等。 5)培训执行校正作业和使用之人员。 2.2. 3.生技部 生技部为设备之维修、保养责任单位,负有下列责任: 1)检测设备之操作规程及安全规程的制定。 2)执行定期保养检查工作与维修工作。 3)设备异常排除工作。 4)设备履历、档案之建立与保管。 2.2.4.使用单位 检测设备之使用者负有下列责任:

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及考核办法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14604 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及考核办法标 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及考核办法标 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员工在生产活动中的人身安全,确保安全工器具的产品质量和安全使用,规范我公司安全工器具的购置、验收、试验、保管使用及报废等环节的管理,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以及其它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所属各单位。 第二章安全工器具的种类 第三条电力安全工器具系指为防止电气工作人员触电、坠落、灼伤、摔跌等事故,保障工作人员人

身安全的各种专用工具和器具。主要分三大类:(一)绝缘安全工器具:绝缘手套、绝缘鞋(靴)、高压感应静电验电器包括验电笔、低压、高压通用验电笔、绝缘杆、个人保安线等。(二)一般防护安全工器具是指防护工作人员发生事故的工器具:安全帽、脚扣、梯子、安全带、安全绳等。(三)安全围栏(网)和安全标识牌包括各种安全警告牌等。 第三章安全工器具的购置、发放 第四条农村用电部、输变电工区按照实际所需负责制定各供电所、变电站安全工器具购置计划,并报安监部审核备案,经领导批准后,由公司统一购置、发放及到货后验收、试验等工作。所购产品必须经过国家检验部门认可,符合国家或专业标准,并有安全许可证和附有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制造厂名、绝缘等级等资料。严禁购置不合格产品,若由此

工装治工具管理程序(含表格)

工装治工具管理程序 (IATF16949-2016) 1.目的: 规范治工具设计、制造(或外购)、验收、使用和维护保养、检修和报废等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治工具质量,从而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2.范围: 适用产品开发及生产中所涉及的所有在工装治工具。 3.职责: 3.1工业化部:负责治工具图面及尺寸规定的制定并发行,治工具导入使用前作尺寸检定,并记录于《治工具检验台帐》。 3.2动力设备科:负责生产过程中定位治具的设计检查。 3.3设备开发组:负责自治治工具设计及制作。对于较复杂的(设备开发组设施条件及技术能力无法满足的)治工具,设备开发组可填报“治工具设备申请单”委托外加工制作. 3.4物控部:负责外包、外加工治工具的采购。 3.5生产部:负责治工具使用时正常的检查及维护。 3.6治工具仓库:负责将治工具按编号规则编号、建立治工具台账、治工具保养。

4.定义: 4.1 治工具:指产品在检验、生产过程中所用到有各类工装夹具。 4.2 外包治工具:指设计外包、制造外包。 4.3 外加工治工具:指内部设计,外部制造。 4.4 自制治工具:内部设计,内部制造。 5.流程图: 6.内容: 6.1由治工具需求部门填写《治工具设备申请单》,经需求部门主管审核后交工业化部。

6.2设计: 6.2.1工业化部依据《治工具设备申请单》制定治工具开发计划。设计人员在考虑成本、使用寿命、防误性、制造工艺、治工具体积、治工具标准化等因素后对其进行设计。设计输出参数包括总装图、零件图,对于影响产品的特殊特性应在设计图中被体现,图纸中需注明治工具的编号及刻印位置。设计完成经部门主管审核后交设备开发组。 6.2.2生产过程中的定位治工具,由设备开发组设计制作。对于较复杂的(设备开发组设施条件及技术能力无法满足的)治工具,设备开发组可填报“治工具设备申请单”委托外加工制作. 6.2.3对于自身资源不足的任务,可以申请治工具外包。 6.3制造 6.3.1 外加工治工具由物控部负责采购,工业化部提供“治工具图纸”。 6.3.2自制治工具由需求部门下达任务给设备开发组,由设备开发组设计出图纸给NPI组确认,NPI组根据治工具图纸进行审核,如图纸参数、尺寸出现问题要及时反馈到设备开发组,由设备开发组重新审核。 6.3.3治工具完成后须在治工具上作永久性标识,标识内容包括治工具编号、“GP”等。 6.3.4已有治工具须要增加时,填写《治工具设备申请单》经部门主管审核后交设备开发组制作。如自身能力资源不足的任务,可以申请治工具外加工。6.4检查:

试验设备校准细则

试验设备校准细则 1 目的 采用PDCA/过程方法/基于风险的思维,对试验设备校准进行控制,使公司试验设备按周期校准、修理后的校准及修理工作有一个正常、规范的工作标准。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进货检验过程、装配过程、测过程的压缩机试验设备校准及修理工作。 3 定义 3.1 进货检验过程试验设备:筛选车间进货检验使用的试验设备,包含:电机综合性能试验台、电机绕组加热实验台、变频电机性能测试台、水份试验台、保护器性能试验台、密插压力静态载荷试验台、杂质检查试验台、邵氏橡胶硬度计等。 3.2 装配过程试验设备:压缩机装配生产过程使用的过程检验/试验设备,包含:一次运转试验台、二次运转试验台、绝缘耐压仪等。 3.3 测试过程压缩机试验设备:测试中心对压缩机进行测试的试验设备,包含:安全综合测试仪、焓差试验台、脉冲及耐压试验台、水分实验台、杂质试验台、加速寿命试验台、振动测量仪、热量计试验台、堵转试验台、起动耐久性试验台、噪音测量仪等。 4 职责 4.1 计量中心 4.1.1 计量中心按国家或部门颁布的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对试验设备上的计量器具进行检定,并对所检定结论的正确性负责。 4.1.2 设备管理负责新购、迁入试验设备调试的组织工作,试验设备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4.2 使用部门 4.2.1 对试验设备使用质量负责,对试验设备超期使用造成的后果负责。 4.2.2 负责试验设备的日常维护,协助做好试验设备周期校准、修理后校准。 5 工作程序

Q/1QAG116-06-2017 6 控制要求 6.1 制定试验设备校准标准 6.1.1 编写计量器具校验方法和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的要求 6.1.1.1 总则 1)在计量认证工作中,对质检机构的各种在用计量器具,凡是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颁布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进行计量检定; 2)暂时没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但有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和地方计量检定规程的,应按部门或地方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进行检定; 3)在没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部门或地方计量检定规程情况下,质检机构应根据已有的计量器具的种类,制定校验方法; 4)对试验设备应制定检验方法。 5)实验室制定的校验方法或检验方法必须经所在地的省级计量机构认可,方可使用并报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认证办公室备案。 6.1.1.2 编写校验方法的基本要求 编写校验方法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002-84《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的要求,同时结合计量认证的具体要求来进行。校验方法的内容一般应包括:概述、技术要求、校验条件、校验项目、具体校验方法、校验结果的处理、校验周期、附录或附加说明等部分。 1)概述 (1)主要简述受检计量器具的用途、原理和构造(包括必要的结构示意图)。 (2)如果受检计量器具的原理和构造比较简单,认为不必要介绍和说明时,该部分内容可以省略。 2)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应着重规定与受检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有关的内容,这些内容一般为: (1)准确度等级(如无等级可以省略)。 (2)计量性能。如:准确度、灵敏度、稳定度等。 (3)物理(或机械)性能。如:密度、粘度、强度、硬度、弹性、耐磨性、耐蚀性、抗干扰能力等。

10治工具管理规范

治工具管理规范 制订部门:工程部 制订/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文件变更记录页

1.0目的: 1.1规范公司所有生产活动的治工具的制定及管理流程,以保证治工具精度能持续满足日常工 作作业及检验作业的需求。 2.0范围: 2.1适用公司所有治工具制作,申请和维护管理。 3.0职责: 4.0定义: 4.1治具的定义:为解决实际问题或实现某个功能而针对性制作的辅助性装置,制作目的是为了 提高生产效率。 5.0作业内容 5.1需求申请: 5.1.1生产部根据需求提交《请购单》,工程部进行评估后交由上级审核,呈总经理批准。 5.1.2 治工具申请时机: A:新产品评估需要新增治工具的制作的. B:客户设计变更需要对治工具进行改善或重新制作的; C:内外异常改进的完善需要对治工具进行增加、修改的。 D:为提高制程能力及生产效率对工艺改进时,需要对治工具进行增加或改进的。 E:为补救异常品需要制作治工具的由返工部门向工程部门提出申请. F:因使用时间过长或经过使用部门及工程部鉴定评估确认需要重新制作及改善的。 5.1.3治工具的设计:工程部对需制作的治工具在《治工具清单》上登记,并及时设计治工具的图纸,治工具图纸经审批后,由文控中心盖“受控文件”章并归档。 5.2采购: 采购在接到通知后,参考《采购管理程序》进行采购。

5.3验收: 5.3.1治工具购入厂时,由工程部及使用部门进行操作试验,检验合格后接收,并填写《治工具验 收报告》。 5.3.2如验收不合格则由采购与供货商联系退回供应商处改善至合格为止。 5.3.3设备检验时,应要求供货商提供治工具的图纸,需要时相关资料复印一份供生产部使用查阅,原件由工程部保管控制。 5.4设备登记 所有治工具登记在《治工具清单》上。 5.5 使用管理 5.5.1使用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治工具操作和保管,工程部负责治工具的保养,心须每周对使用部门的治工具进行检验并登记在《治工具检验记录表》上,以保证治工具使用性能符合生产的需求。 5.5.2工程部需制定治工具的作业指导书,治工具操作者应严格遵照执行。 5.5.3工程部必须对经过确认合格的治工具做牢固清晰的编号。 5.5.3.1 5.5.3.2 属性代码: 5.5.3.3 治具代码: 5.5.4 治工具的移交: 5.5.4.1工程部将合格的新增加的治工具移交给使用部门时应做好发放记录,记录《治工具发放记

高低温实验箱温度偏差指标说明

高低温实验箱温度偏差指标说明 一、起因: 试验设备的校准,有些技术指标,各个版本的国家标准并不统一,这就造成了一些麻烦。比如温度偏差这个指标,JJF1101-2003《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和GB/T 5170.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温度试验设备》,这两个标准里面的规定就是天差地别。下面说说温度偏差,湿度偏差也是同样的情况,就不多说了: 二、定义: 1、JJF1101-2003《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 环境试验设备在稳定状态下,显示温度平均值与工作空间中心点实测温度平均值的差值。(注:这里的显示温度平均值指设备控温仪表的显示温度平均值) 2、GB/T 5170.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温度试验设备》:高低温试验箱(室)稳定状态下,工作空间各测量点在规定时间内实测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与标称温度的上下偏差。 三、区别要点: 1、JJF1101-2003《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基准点是工作空间中心点实测温度平均值,考核对象是设备控温仪表显示温度平均值,考核其与基准点的偏离程度。显然,这跟温度均匀度,没有半点关系。这和GB/T 5170.2-2008里面的温度指示误差指标类似,但基准点有区别,GB/T 5170.2-2008里面规定的基准点是设备工作空间全部测量点的温度测量平均值。 2、GB/T 5170.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温度试验设备》:基准点是标称温度(也就是你要做的试验温度,一般情况下等效于设定值),考核对象是工作空间各个测量点(比如小设备就是9个测试点),考核其与基准点的偏离程度。从中可以看出,这已经包含了温度均匀度,如果均匀度不好,那温度偏差肯定达不到。 综合来看,执行JJF1101-2003的话,高低温实验箱温度偏差指标很容易实现,因为它只考核设备控温仪表显示温度平均值;相比较而言,执行GB/T 5170.2-2008,温度偏差指标的实现就要困难一些,因为它要考核工作空间的各个测量点。 四、执行情况: 就目前我们掌握的情况,各省市的计量院所,一般按照JJF1101-2003执行;而航空航天军工方面的,一般按照GB/T 5170.2-2008执行。

生产现场钢丝绳及部分易损小工具的安全检验管理规定(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现场钢丝绳及部分易损小工具的安全检验管理 规定(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661-90 生产现场钢丝绳及部分易损小工具的安全检验管理规定(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目的 为确保船舶及海工(以下简称船舶)建造生产现场钢丝绳及一些易损且会产生一定危险性的小工具或工装(如:电焊钳、氧乙炔割炬;手持电动工具;白综绳、卸扣、环链、千斤顶、手拉葫芦、吊耳、卷扬机等,以下简称“小工具”)的使用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企业船舶建造生产现场。 3 管理内容 3.1 钢丝绳及小工具实施定期检验制度,检验周期为每月。 3.2 钢丝绳及小工具要有专人管理、定期检验,

建立工具管理档案。 3.3 钢丝绳及小工具发现损坏须停止使用,修理后须重新检验合格方可使用;无法修复的须进行报废处理。 3.4 钢丝绳及小工具的检验使用色标制度: 3.4.1 钢丝绳及小工具每月检验一次并作好必要的保养工作,必要时钢丝绳应涂刷防锈油。经检验合格后的钢丝绳必须在顶端涂刷属于该月的安全色标,小工具检验合格后须在醒目位置涂刷属于该月的安全色标。 3.4.2 当月25日开始自查并涂刷属于次月的安全色标,至次月5日前全部完成。 3.4.3 每月的安全色标安排如下: l第1、4、7、10月为红色 l第2、5、8、11月为黄色 l第3、6、9、12月为绿色 3.5 色标牌的要求 3.5.1 车间大门颜色各公司统一为海蓝色,在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