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上海李尔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标题: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控制程序文件编号:TSP

7. 12页数:6 /6发行日期:2002. 7. 15版本:1. 0文件

修订序号版本修订日期条款修订内容修订者

11.02002. 7.15全文编写核准:审核:编写:1.目的:为使本公司所有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均能有充分的控制检定.维护并维持良好的精确性,以证实和确保产品能符合客户要求。并保证汽车附件产品在开发,研制和实际生产过程屮所进行的,检测和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做到对检测和试验过程的质量受控。

2.范围:2.1.凡从事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

2.2.包含每一种形式测量设备及检具的统计变异分析。

2.3.内外实验室管理3.定义:3.1.暂停使用:该设备已放置半年未使用过,而且未确定往后会使用到者,或经检定失效时均列为暂停使用。

3.2.内部检定:由公司内部人员自行检定者。

3.3.外部检定:因设备或人力等因素而委托外界机构代为检定本公司的量具仪器者。

3.4.比对件:凡找不到有效的检测设备来检测会影响产品质

量的精度,建立比对方式确认其精度。

3. 5.量具:一般生产现场上所有量具.仪器设备.检具及试验机器均称为量具。

3. 6.测量系统:指由人员.量具.操作程序及其他设备或软件的集合称为测量系统。

3. 7.测量系统分析研究:使用极差及均值方法,基于统计配合实际的过程选择适当的操作人数.样本数及重复测试次数,以研究主要变异形态的对彖。

3. 8.量具重复性:指量具由同一操作者,经多次测量同一零件或产品,其测量特性的重复能力,也指其测量之间变异而言。

3. 9.量具再现性:指不同操作者使用相同量具测量相同产品的特性时,其操作者之间测量平均值的变异。

3. 10供应商实验室:一个由有资格的人员在经正确标定的设

备上,使用被认可的方法和程序来完成买方在零件图和其他合同文件上指定并且能够执行的材料和性能评估任务的机构。

3. 11.检测:按照规定的程序,为了确定给定的产品.材料.设备.生物体.物理现彖.工艺过程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或性能的技术操作。

3.12检测方法:为进行检测而规定的技术程序。

4.流程:流程责任部门相关说明表单检定记录存档检定到期仪器搬运储存及维护检定标识检定记录建立合格检定年度检定计划

拟订检定失效处理检定通知使用管理仪器验收编号建档及移交仪器购买退回审核仪器需求请购N Y使用部门[量测仪器与试验设备请购单]职责部门经理采购[量测仪器与试验设备请购单]质保部质保部[计量器具编号登记簿][计量器具历史记录卡]使用部门质保部[将到期仪器检定表]质保部[送检通知单]检定机构[测量仪器检定记录表]质保部质保部质保部[测量仪器检定记录表]质保部[检定标签]5.内容:

5.1.仪器/设备请购.审核.采购及验收5.1.1.各部门经理因欠缺或

为提升检测能力,而有需求时,则提出[测量仪器与试验设备请购书],经总经理审核同意后交采购购买。

5.1. 2.购入仪器/设备由质保人员确认型式.规格.精度.性能. 外观是否符合所需规格,并视情况要求提出出厂校验报告.操作说明.检定方式与相关保证合同进行验收。

5.2.编号建档5. 2.1.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须建立[计量器具

历史记录卡]并列入[计量器具编号登记簿]。

5. 2. 2.每台检测仪器/设备需建立检定及维修记录表并依《质

量环境记录控制程序》(TSP

4.2)保存。

5.2. 3.凡所有的检测设备/试验设备,无论自有.借用或客户提供,自购入(收到)到报废为止,均需列表并执行检定与维护。

5. 2. 4.各项检.试验设备均需由质保部于设备上或容器上标示

其编号及检定状态。

5. 2. 5.质保部于编号识别完成后,转交使用部门妥善使用.维

护及保管。

5. 3.使用管理5. 3. 1.检(试)验设备在使用前.后都须保持清洁,不得乱扔乱放,再使用屮应掌握用力的轻重,防止设备损坏。

5. 4.年度检定计划拟定5. 4. 1.年度测量仪器/试验设备检定计

划按仪器使用频率?购入年限与维修情形制订检定周期,并进行检定控制和校验判定。

5. 4. 2.建立仪器追溯体系,确定内外的所需,并保证仪器/设

备校验可追溯至国家标准体系。

5. 5.通知送检5. 5.1.本公司所有设备都进行外检。

5. 5. 2.外检时,检验员填写[外检通知单],经质保部经理审

核后,由QE联络外校机构办理托外检作业。

5.&检定5.

6. 1.检定追溯体系国家原标准国家标准国家合格实验室外检机构被检定仪器注:若无国际/国家认可的合格实验室,则可委由顾客承认的政府机构或原仪器制造厂商提供检定服务。

5. 6. 2.检定方式(a)定期检定时机:质保部依据[周期检定日程(计划)表]实施定期检定。

(b)临时检定时机1使用者在测量/试验时,发现测量不准确时。1测量仪器试验设备如功能失效或损坏时。1测量仪器/试验外

借归还时。1由外部或客户提供测量时。

5. 6. 3.外检操作:外检时由外检机构办理。

5. 6. 4.检定环境:公司外(指外检机构)则依外检机构规定办理。

5. 6. 5.检定的判定:依[周期检定日程(计划)表]规定的仪器允收精度判定。

5. 7.检定记录建立5. 7.1.依[周期检定日程(计划)表]排定送检日程,检定结果需有检定标签标示。

5. 7.2检定结果记录需按《质量与环境记录控制程序》(TSP

4.2)执行。

5. 7. 3.检定记录需记录于[测量仪器检定记录表]上,并于该表的备注栏内填写[仪器接收时的/校正发现读值超规格/校正完毕符合规格的结论]以及可疑的产品岀货时通知顾客。

5. 8.检定标示5. 8.1.检定合格:用绿色合格标签标识。

5. 8. 2.检定不合格标识:以浅红色标签标识。

5. 8. 3.免检仪器标识:以浅绿色标签标识。

5.8.4比对件仪器标识:与

5. 8. 1.同。

5. 8. 5.暂停使用仪器标识:以浅黄色标签标识,如附件一。

5. 9.仪器搬运.储存及维护5. 9. 1.测量仪器如有异常,经由现

场测量仪器管理者提出,转交质保部管理,如无法修理时则委托厂商代维修,并登录于[计量器具历史记录卡]上。

5. 9. 2.测量仪器遗失或破损,需经由现场测量仪器管理者提出[测量仪器报废申请单]。由直属上级核准,转质保部,并于[计量器具编号登记簿]上注销。

5. 9. 3.修理后的检测仪器/试验设备需重新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5. 9. 4.使用部门在领用使用时,应查阅本量/检具检定标签,检视精准度的变化趋势,以便而后作为测量的参考。

5. 9. 5.测量仪器搬运时须妥善包装,避免因外力碰撞造成精度偏差。

5. 9.

6.为避免人为因素的不当调整而使原检定的设定失效,除非专业人员不得调整测量仪器参数。

5. 10检定到期5. 10. 1各使用测量仪器/试验设备的部门,根

据质保部发出的[送检通知单]如期送至质保部,由质保部统一处理。

5. 10. 2检定报告需经质保部经理审核,当其精准度不符实际

测量需要时,应立即送修或暂停使用。

5. 10. 3仪器检定失效的处理: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于检定失效时(超出容许误差值),需进行审核及处理措施,必要时可包含下列内容;5. 10. 4对仪器本身随即贴上[暂停使用]的标签,再行

调整.修理.再检定,如精度无法恢复时,但在仪器允收范围内则赋予补正值,否则填写[测量仪器报废申请单]经审核报废。

5. 10. 5针对检定方法.检定周期.人员操作方法及搬运.储存及保管方式的评价。

5.10.6对已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追溯,包括:产品重新测量.重新加工及拒收等事项进行评价。

5. 10. 7若有可疑的产品已经出货时,则通知销售人员主动通

知客户处理。

5. 11记录存档5.11. 1质保部必须将检定记录填入[计量仪器历史记录卡]内。

5. 11. 2对于不合格仪器需提出维修或报废处理。

5.11. 3有关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的相关记录,依《质量与环境记录控制程序》(TSP

4.2)处理,保存期限至仪器报废止。

6.相关附件:6. 1.[送检通知单](FM-

7. 12-P-001)。

6.2.[测量仪器检定记录表](FM-

7. 12-P-002)。

6.3.[测量仪器/试验设备请购书](FM-

7. 12-P-003)。

6.4.[测量仪器报废申请单](FM-

7. 12-P-004)。

7.参考文件:7.1.《组织与职责管理程序》(TSP

5.2)7.2.《质量与环境记录控制程序》(TSP

4.2)7.3.《特定人员资格审查规定》(WI-6. 1-002) 7.4.

《内部实验室手册》(WI-7. 12-002)

产品检测控制程序

产品检测控制程序 1目的 为规范TLC产品认证过程中的产品检测,加强对检测有效性的控制,特制定此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TLC各检测分包机构对申请产品认证组织进行产品的型式试验。 3职责 3.1受理部负责安排检测任务并将认证合同相关信息传递给分包检测机构; 3.2分包检测机构负责安排产品检测工作,汇总检测资料,对检测的全过程负责; 3.3评审部负责处理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异常信息; 3.4评审部负责评定产品检测报告。 4程序 4.1受理部根据产品认证合同的约定,按照企业自愿、就近安排、兼顾均衡的原则,及时向相应产品检测分包机构下达委托检测任务,明确产品检测实施的时间、依据标准及相关要求。 4.1.1下达委托检测任务时主要考虑该机构的检测能力、检测任务情况及其业绩和组织要求等情况。 若申请企业对受理部安排的检测机构不满意或认为其不能公正地进行产品检测,可向受理部提出,有正当理由的受理部应无条件给予更换。 4.1.2若由于检测机构或组织的原因无法按要求实施检测,检测机构应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回受理部。 4.1.3下达委托检测任务时应将必要的产品信息包含其中,在《产品检测委托书》中应明确检测产品、依据标准、检测时间要求等相关内容,以利于检测机构及检测人员得到全面的信息。

4.2检测机构按其在TLC相关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规定进行检测,并考虑从相关渠道获得的信息,如果检测机构对受理部传递的相关信息有疑义,应及时与TLC受理部进行沟通,以达成共识。企业送检样品应具有代表性(若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供方为多家时,组成样品的各关键元器件和原材料的供方,应为采购量最大的供方),产品认证现场检查时将进行核对。企业报TLC的产品描述中的关键元器件及材料、供方信息等内容应至少包含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中的产品描述信息。 4.2.检测机构按照TLC相应产品的认证实施规则进行检测和判定,保留检测原始数据,根据检测结果如实出具检测报告,并注意样品的保管;组织按TLC下达的“检测收费通知单”要求分别向TLC及检测机构交纳产品检测费用。 4.2.2当在组织处检测时,如果组织的检测设施在效率及质量上优于产品检测机构的设备,检测组可在比对的基础上加以利用,但应保留比对的数据和相关记录。 4.2.3第一次检测不合格的,检测机构应及时将检测报告报送TLC评审部,必要时对不合格项目的情况进行说明,评审部负责通知组织进行整改,一个月后向检测机构重新提交样品进行检测,如果再次检测仍不合格,则本次产品认证结论为不合格,组织一年后才能重新提出产品认证申请。 4.2.4检测机构对检测实施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特别是涉及产品一致性的问题,应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到评审部,以便评审部及时处理,具体要求可参照4.5条的要求。 4.3检测报告经检测机构批准后将以下记录报送评审部: a、产品检测报告; b、不合格项目的原始数据及相关记录; c、采用组织检测设施的比对记录。 4.4评审部对检测机构报送的资料进行评定,资料齐全且满足认证要求的,评定为通过; 若发现检测报告中存在问题,评审部应及时采取措施:涉及组织

产品检验控制程序

●修订记录 分发表 编制: 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 ___________________

1.0目的 对来料检验/过程检验/最终产品检验提供依据,确保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投入使用或流入下道工序及交付给客户。 2.0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来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及试验的控制。 3.0 定义 无 4.0职责 4.1品管部 负责对来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做好标识,记录及存档,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的分析,按相应要求填写检验报告。 4.2仓库 负责库存产品的清点及标识、摆放。 4.3 生产部 负责在生产过程中自检和互检。 5.0:程序 5.1来料检验 5.1.1检验和试验 IQC接到通知后先核对来料的名称、规格、编号等。主要原材料须要求供应商提供有效的检验合格证明,否则不予收货。本公司对以下辅助材料可予免检:A)五金工具类 B)常用包材 C)特殊工艺用料 5.1.2报告和判定 IQC检查员核对检验完毕后,须如实的在《进料检验报告》中记录其检验结果,品质主管对《进料检验报告》签名审批其检验结果。若来料不合格,品管主管审批《进料检验报告》的记录及对不合格样品作出判定。 5.1.3来料处理 依据以上对来料检查的结果, IQC必须对来料的质量状态进行适当的标识, 并由仓库将来料转移至适当的区域, 以免出现混乱;来料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5.1.4来料紧急放行 因生产停工待料而IQC来不及对来料进行检验,或试验时间长暂无法判定结果

的来料生产又急用。须经副总经理或总经理批准, 并由IQC检查员在来料现品票上粘贴“紧急放行”标识, 注明来料编号/数量/检查日期/紧急物料放行单编号/检验者签印; 通知货仓发料给生产部,生产部在使用时做好自检互检, 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必须依标识全数追回或做挑选。 5.2过程检验 5.2.1首件检查 1)可连续生产的设备刚开机、设备运行条件(标准成型条件)不变、生产稳定 后,生产组长会同IPQC检验员对其生产的首件产品进行首件判定并填写《首件检验报告》; 下列条件应进行首件检验: a 正常生产的过程, 刚开始时; b 设备更换、维修后; c 用新工艺或更改工序后; d 用新材料或更换材料后; 2)首件检验合格时,由IPQC检查员在首件样品上标记并通知生产组长或操作员 可继续正常生产,且将确认后的样品放于生产工位以备查对,记录检验结果在《首件检验报告》相应栏目内。 3)首件检验不合格时,IPQC检查员通知生产组长或技术人员并指出不合格部位, 要求改善及改进,直至首件检验合格方可继续正常生产。 4)IPQC检查员须将《首件检验报告》交由品质主管审批,审批后将之归档存放。 5.2.2生产操作员自检/互检 1)生产部操作员在生产过程中应对自己工位生产的部品进行自检并填写《QC 检验日报表》,将不合格品拣选出,不得流入下工序。 2) 生产部操作员应对来料和上道工序的组件及半成品进行互检, 将不合格品 拣选出放置在不良品区域,由当班的管理人员处理。 5.2.3巡检 1)首件检查合格,生产部正常生产时, IPQC检查员每4小时按各工序的检验规范及各工位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对各工位进行巡检检查。 2)如巡检检查中发现严重品质问题,则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5.3 成品检验 5.3.1检验和试验 5.3.1.1 FQC依照成品检验规范、参考图纸、客户样品或技术样本等对产品进

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项次修订 日期 前版本 版次 修订 页次 修订记录 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实施日期 版本 文件编号 页码 第1页共3页 制作制定单位 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质检部 实施日期 版本 页码 第2页共3页核准

质检部负责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检验标准的制订和检验。 各班组工人工作时应按照《工艺卡》和技术图纸、过程检验规范进行自检和互检。 检验员按照《过程检验规范》、工艺卡质量要求、技术图纸对现场每道工序进行巡检。 每天上午、下午各巡检一次,每道工序至少抽检一件产品,并将检验结果记录于《巡 检日报表》上。出现不合格时应及时反馈给操作工人,进行返工。具体参考《不合 格品控制程序》。 目的 对原辅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进行规定的检验或试验,确保未经检验和不合格的材料、 产品不投入使用、加工和出厂。 2.0 范围 适用于原辅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检验和试验。 3.0 职责 3.1 3.2 生产部各小组负责自检及互检。 4.0 方法 4.1 4.1.1 进料检验控制(IQC ) 仓管员在收到到货的原辅材料后,依照《物料申购单》上品名、规格、应到数量, 负责核对实际到货数量、重量,合格后通知 IQC 进行来料检验。 4.1.2 质检部IQC 接到通知后,按照《进料检验规范》要求进行抽检或全检, 将检验结果 记录在《进料检验记录表》上,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如不合格按照《不合格品控 制程序》进行处理。 4.2 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 4.2.1 自检、互检 4.2.2 巡检 4.3 最终、出货检验和试验控制 1.0

进料检验记录 巡检记录 成品检验记录 6.0 参考文件 《进料检验规范》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过程检验规范》 《成品检验规范》 进料检验记录表 名称料号 数(重)量 版 本 文件编号 第3页共3页 4.3.1 最终成品检验和试验依据:《成品检验规范》 和工艺卡、技术图纸要求执行,并将 检验结果记录于《成品检验报告》上。 4.5 对所有检验不合格品都依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要求执行,并标识清楚。 4.6 所有要求的检验项目,在相应的记录中都要填写具体的检验数值或内容及日期并有 经授权的检验人员的签字或盖章,经检验主管审批。 4.7 检验和试验记录由质检部负责保存,当合同中有规定时,检验和试验的相关记录 可提供给客户查阅。 5.0 记录

稳定性试验箱校验方法

5.确认内容 6.再确认要求 7.确认结果汇总 8.结果评价 1.目的 明确稳定性试验箱的校验项目、校验条件、校验方法、接受标准、校验周期等,便于检验人员按规程进行稳定性试验箱的校验操作。保证实验室使用的称量点称量的准确性。 2.确认人员及职责

QC分析人员:负责起草确认方案和报告、组织协调开展确认; QC主管:审核确认报告和报告; 质量部长:批准确认报告和报告。 3. 确认前确认 复核人:日期:年月日4. 确认依据及判断标准 4.1确认依据 4.1.1《ZSW系列稳定性试验箱安装使用说明》 4.1.2《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JJF1101-2003 4.1.3《稳定性试验箱的校验操作规程》(QC-4011) 4.2评判标准 4.2.1性能确认(PQ)

4.2.2 时间 确认 温度 分别 值有℃和 的差值时 发出 5. 5.1 于 按以上要求布放温湿度记录仪探头,将实验设备的温湿度设定到规定的温度,等待温湿度稳定。温湿度稳定后开始读数,每2分钟记录所有测试点的温度一次,在60分钟内共测试30次。 5.2超限度报警时间确认 确认打开箱门至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显示与设定值有2℃和5%RH的差值时报警器均应发出报警声,并记录这个时间;关上箱门记录温湿度恢复至设定值所用的时间。 5.3短信报警功能确认 确认当温湿度超限度时,短信报警功能是否正常运行。

6.再确认要求 6.1再确认周期 6.1.1设备大修后需再校验。 6.1.2由于检修、调整、迁移或其它原因,可能对设备的安装情况、主要技术参数和功能有影响时,应进行再确认。 6.1.3稳定性试验箱每年校验1次,更换部件或对仪器性能有怀疑时,应随时确认。 6.2再确认内容 进行设备的再校验,可针对设备性能中部分必须的项目进行再确认,而不一定要进行全面的确认。 8. 结果评价 起草人/日期: QC审核人/日期:

首件检验控制程序

首件检验控制程序 首件检验控制程序 一、目的 为了保证产品生产质量,在产品量产前对影响产品质量 的因素和首件产品实物质量进行验证和确认,尽早发现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避免出现批量性质量问题。 二、范围适用所有新项目,新产品开发设计,供方提供产品

等的首件新产品验证,设计、工艺变更后的首件检验以及每日批量生产前首件验证。 2.1在新开发产品首次上线生产时的首件检验。 2.1.1 新产品的内部首检。 2.1.2 新产品交付顾客前的外部首件检验(顾客有要求现场验证的情况)。 2.1.3 供应商(外包、外购)提供的新产品首件检验。 2.2 因后续设计、工艺更改等变化导致先前首检失效的首件检验。 2.3 在批量生产过程中(每个生产班次开始加工的第一个工件,或加工过程中因换人、换料及换工装、调整机床等改变工序条件后加工的第一个工件)的首件检验。 三、定义 )即工Process First Article Inspection 3.1 P-FAI(序首检,是对工序的制程因素及其结果的验证。)即首件检验。是3.2 FAI (First Article Inspection 指按照技术文件的要求,对批量生产前的首个零(部或组)件进行全面的工序和成品检查、考核,以确定零部件是否满稳定的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足技术要求,是否具备批量的、公司提供技术要求产品制造过程外包:(技术协议、3.3

图纸等)、必要时提供零部件(或原材料、半成品),要求供应商按技术要求进行相应工序加工的过程。 3.4外购:产品不是由组织(公司)设计的,通过选型向外界直接购买。 (四)职责 4.1营销部门(或新产品项目组) 4.1.1负责对客户提供技术资料、图纸等外来文件的审核、传递、归档。 4.1.2负责对客户所提供的图纸、验收准则等存在分歧的沟通协调处理。 4.1.3 负责提供产品的所有图纸、原材料清单、技术标准、关键零部件清单等检验准则,编制内部首件检验计划。4.1.4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对供方提供的零部件新产品的首件验证及对产品制造过程外包的首件验证,对其它新产品的首样验证要求供方提供相关资料。 负责发起并组织顾客现场验证的首检工作(顾客 4.1.5 有要求的情况),并为迎接外部首检做工作安排,制定外部首检计划。 4.1.6参与并推动和促进首检工作。 负责跟踪产品交付后客户使用情况,整理和传递4.1.7 外部首检不合格项,并组织落实外部首检不合格项关闭。4.1.8

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产品的检测和测量控制程序

1 概述 本程序规定了公司对工程项目的结构材料、施工工序、工程产品质量的检测和测量及产品交付实施有效控制,旨在防止不合格品转序和交付,验证工程产品质量满足规定要求,并提供证明和记录。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公司工程项目的结构材料、施工工序、工程产品质量的检测和测量及产品交付实施全过程控制。 3 职责和权限 3.1 公司 3.1.1 工程管理部负责公司一、二类工程的结构材料、施工工序的检测和测量以及工程产品的检验、交付工作的监督检查。 3.2 子(分)公司 3.2.1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实施项目结构材料、施工工序的检测和测量以及工程产品的检验、交付等工作的监督检查。 3.2.2 工程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单位项目施工工序、工程产品的自检、复检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3.2.3 采购部门负责对进场结构材料的进货验收进行监督管理。 3.3 项目部 3.3.1 质检部门负责对结构材料、施工工序、工程产品的质量进行专检。 3.3.2 工程部门负责对施工各道工序、工程产品的质量实施自检、复检。 3.3.3 物资部门负责对进场结构材料进行验收并做好保管和记录。 3.3.4 工地试验室负责试验检测工作。 4 监督管理要求 4.1 公司工程管理部每年对公司一、二类工程试验、检测和交付工作组织不少于一次检查。主要核查试验检测资料、报告和记录的真实性、规范性以及工程产品实体质量;必要时参与公司一、二类工程交工预验收。 4.2 子(分)公司质量管理部门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项目的结构材料、施工工序的检测和测量以及工程产品的检验、交付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4.3 子(分)公司总工程师负责解决工程产品检测和测量以及交付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并直接或间接检查中心试验室日常工作。 4.4 项目部每月组织一次质量检查。 4.5 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解决工程产品检测和测量中的日常技术问题,并检查工地试验室的日常工作。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第5部分:湿热试验设备(标准

I C S19.040 K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5170.5 2016 代替G B/T5170.5 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第5部分:湿热试验设备 I n s p e c t i o nm e t h o d s f o r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t e s t i n g e q u i p m e n t s f o r e l e c t r i c a n d e l e c t r o n i c p r o d u c t s P a r t5:D a m p h e a t t e s t i n g e q u i p m e n t s 2016-12-13发布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 次 前言Ⅰ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检验项目1 5 检验用仪器及要求2 6 检验负载2 7 检验条件3 8 检验方法3 9 检验结果10 10 检验周期1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干湿球温度计测量相对湿度的方法11 G B /T 5170.5 2016

G B/T5170.5 2016 前言 G B/T5170分为以下部分: G B/T5170.1 201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总则 G B/T5170.2 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温度试验设备 G B/T5170.5 201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湿热试验设备 G B/T5170.8 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盐雾试验设备 G B/T5170.9 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太阳辐射试验设备 G B/T5170.10 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高低温低气压试验设备 G B/T5170.11 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腐蚀气体试验设备 G B/T5170.13 200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振动(正弦)试验 用机械振动台 G B/T5170.14 200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振动(正弦)试验 用电动振动台 G B/T5170.15 200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振动(正弦)试验 用液压振动台 G B/T5170.16 200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稳态加速度试验 用离心机 G B/T5170.17 200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低温/低气压/湿 热综合顺序试验设备 G B/T5170.18 200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温度/湿度组合循 环试验设备 G B/T5170.19 200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温度/振动(正弦) 综合试验设备 G B/T5170.20 200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水试验设备 G B/T5170.21 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振动(随机)试验 用液压振动台 本部分是G B/T5170的第5部分三 本部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本部分代替G B/T5170.5 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湿热试验设备“,与G B/T5170.5 2008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范围由原来的 所用试验设备的首次检验/验收检验和周期检验 修改为 所用试验设备的检 验三 (见第1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删除了G B/T6999 1986二G B/T16839.1二I E C60751,增加了G B12348 2008二G B/T2423.50(见第2章); 检验项目修改为以列表形式给出(见第4章); 检验项目 升降温特性 修改为 交变湿热特性 (见表1); 删除了检验项目 每5m i 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 ; 在 检验用主要仪器及要求 章节中,温度测量系统由原来的 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k=2)不 大于被检温度允许偏差的三分之一 ,修改为 最大允许误差一般不超过?0.2? ;湿度测量 Ⅰ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X X有限公司 1、目的 为使厂内使用之仪器、设备、量具及检测具等能由维护、保养、检验等程序来确保其准确性、精密性及使用寿命,进而保证产品质量。 2、范围 凡从事检验,量测与测试等作业之仪器、设备、量具及检测具均适用。 3、定义 (无) 4、权责 4.1 使用部门:负责仪器、设备的请购、验收及使用管理。 4.2 采购部:负责设备、仪器的购置。 4.3 品管部:负责仪器、设备的校验及登录管理。 5.内容 5.1 流程图

流程 权责单位 使用部门 厂长 使用部门 采购部门 品管部 技术部 品管部 品管部 品管部 使用部门 品管部 品管部 使用部门 相关文件资料 检验、测量与测试设备管 理程序 采购管理程序 仪器校正作业程序 仪器操作说明书 仪器校正作业程序 品质记录管制程序 报废品处理规定 使用表单 请购单 订购单 校验报告 测试证书 计测器一览表 质量异常联络单 计测器年度校验计 划表 计测器管理卡 报废申请单

5.2 请购及签核 5.2.1 请购时机 A.配合新产品检验计划之检测具,新的作业或提供新的检验方法时。 B.现有量具,仪器设备之精度不符合使用或已失效无法使用时。 C.现有使用的量具仪器设备,检测具不足使用时。 5.2.2 凡使用部门提出请购时应将需求量具,仪器设备之品名、规格、型号精度等详细记载于“请购单”上,经厂长签核后转采购部依“采购管理程序”进行采购。5.3 采购及收货 5.3.1 采购依请购单上记载之品名、规格、精度……等内容向厂商订购(必要时可由使用单位提供资料或代为采购)。 5.3.2 采购者应要求代理商在交货时附有该量具、仪器之操作说明、精度表或相关检验证明等。 5.3.3 收货程序:厂商送交仓库收货,再交技术部、品管部进行验收。 5.4 验收/初校 5.4.1 仪器、量具或检测具于入厂后需经使用单位依请购需求验收。 5.4.2 新购入之量具、仪器依“仪器校正作业程序”进行入厂初校或由厂商提供校验证明及精度表以审查并登录后,始可发放使用。 5.5 登录管理 5.5.1 量具、仪器检测具于验收、初校完成后,由品管部登入“计测器一览表”实施管理。

成品检验控制程序

成品检验控制程序 1 目的 加强成品质量管理,规范成品出货检验流程,保证出货品的产品品质 2 范围 适用于入库前完成品、外发加工成品检验 3 原则 程序流畅,责任明确,全面细致,真实准确 4 作业控制 4.1 成品检验的内容 4.1.1 包装检验:核查包装内产品、防护措施、包装材料、储运标识等 4.1.2 入库检验:核对待检品,做好检验准备、允收批处理货拒收处理 4.1.3 出货检验:安排出货检验,核对出库单内容、数量等 4.2 检验前作业 4.2.1 生产部门开立“入库单”送交仓库品管 4.2.2 检验前需核对设备器具是否仍在有效校准/检定周期内 4.3 检验作业 4.3.1 检验人员必须接受过专业上岗训练 4.3.2 检验须依照成品检验标准执行 4.3.3 检验结果须填入成品检验报告 4.3.4 检验结果未获得当班班长确认,产品不得流入下一工序 4.4 检验后处理 4.4.1 成品检验合格的入库作业 4.4.1.1 验收合格后,由品管员填《成品检验报告》 4.4.1.2 在“入库单”上确认合格,办理入库作业 4.4.2 成品验退作业 4.4.2.1 验退时,仓库主管依据成品检验报告上的判定将验退原因记载于“入库单”上。检验不合格品,按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4.4.2.2 送验部门在收到退货通知后两天内,取回处置,并填写“异常处理单” 4.4.2.3 退货批须保持批的完整性,不得混批后送检 4.4.3 成品报废作业 4.4.3.1 进判定为报废品、无使用价值时,由相关部门填写“报废申请单” 4.4.3.2 主管审核同意后,转仓储办理出售或丢弃 4.4.3.3 仓储部寻找合适供应商出售报废或予以丢弃 4.5 来料包装检验 4.5.1 所有来料的外包装应完好无缺,没有受潮、受挤压变形 4.5.2 所有来料的外包装应注明有供应商名称及P/N。对照A VL检查供货商是否在A VL记录中,P/N是否正确,若有不同之处或无法判断供应商及有关内容,则将缺陷记录于MR单4.5.3 若外包装有损坏或受潮,应检查受损部位的物料有无发生破损、变形、受潮等现象。一旦发现问题,报告有关工程师处理 4.6 外观要求 外观要求及缺陷的判定,如下表所示

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上海李尔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标题: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控制程序文件编号:TSP 7. 12页数:6 /6发行日期:2002. 7. 15版本:1. 0文件 修订序号版本修订日期条款修订内容修订者 11.02002. 7.15全文编写核准:审核:编写:1.目的:为使本公司所有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均能有充分的控制检定.维护并维持良好的精确性,以证实和确保产品能符合客户要求。并保证汽车附件产品在开发,研制和实际生产过程屮所进行的,检测和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做到对检测和试验过程的质量受控。 2.范围:2.1.凡从事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 2.2.包含每一种形式测量设备及检具的统计变异分析。 2.3.内外实验室管理3.定义:3.1.暂停使用:该设备已放置半年未使用过,而且未确定往后会使用到者,或经检定失效时均列为暂停使用。 3.2.内部检定:由公司内部人员自行检定者。 3.3.外部检定:因设备或人力等因素而委托外界机构代为检定本公司的量具仪器者。 3.4.比对件:凡找不到有效的检测设备来检测会影响产品质

量的精度,建立比对方式确认其精度。 3. 5.量具:一般生产现场上所有量具.仪器设备.检具及试验机器均称为量具。 3. 6.测量系统:指由人员.量具.操作程序及其他设备或软件的集合称为测量系统。 3. 7.测量系统分析研究:使用极差及均值方法,基于统计配合实际的过程选择适当的操作人数.样本数及重复测试次数,以研究主要变异形态的对彖。 3. 8.量具重复性:指量具由同一操作者,经多次测量同一零件或产品,其测量特性的重复能力,也指其测量之间变异而言。 3. 9.量具再现性:指不同操作者使用相同量具测量相同产品的特性时,其操作者之间测量平均值的变异。 3. 10供应商实验室:一个由有资格的人员在经正确标定的设 备上,使用被认可的方法和程序来完成买方在零件图和其他合同文件上指定并且能够执行的材料和性能评估任务的机构。 3. 11.检测:按照规定的程序,为了确定给定的产品.材料.设备.生物体.物理现彖.工艺过程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或性能的技术操作。 3.12检测方法:为进行检测而规定的技术程序。 4.流程:流程责任部门相关说明表单检定记录存档检定到期仪器搬运储存及维护检定标识检定记录建立合格检定年度检定计划

测量、检验和试验设备技术标准

Q/SDTY 山东天圆铜业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DTY GL201-2012 测量、检验和试验设备技术标准

一、目的 使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处于受控状态,保证测量和试验过程的正确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二、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厂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校准、使用与维护。 三、术语和定义 测量设备: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统称。 A类测量设备:实验室使用的检测试验设备。 B类测量设备:卡尺仪表类。 C类测量设备:专用量检具。 四、工作程序 1. 计量特性校准/检定 1.1.1 对有计量特性要求的测量设备都要进行示值校准/检定。 1.1.2 计量器具、仪表、衡器等送计量部门进行校准,合格的贴合格标识。1.1.3 对需要安装调试的测量设备,在安装调试完成后由生技部负责联系计量部门人员到现场进行校准/检定,保存校准/检定报告。 1.1.4 当计算机软件用于规定要求的监测和测量时,在初次使用前进行确认,必要时进行再确认,以保证其满足预期用途。 1.2 对校准不合格的测量设备,与设备设计和制造的供方联系。 1.3 对校准合格的测量设备,办理入库和使用交接手续。 2. 台账管理 2.1 对校准/检定合格的测量设备和计量器具,建立/更新测量设备台帐。2.2 对所有在用的测量设备和计量器具进行登记、统一编号和标识,建立《测量设备台帐》《自制检具台帐》。 3. 测量设备的校准/检定计划 3.1 依据测量设备使用说明书、上级部门规定、测量系统分析结果等确定校准/检定周期。 3.2 根据上年度周期校准/检定计划、校准/检定周期表、测量设备的台帐于年初编制本年度的测量设备周期校准/检定计划,交生产副总批准。

11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1目的O b j e c t i v e 对原材料、协配件、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和试验,防止不合格的原材料、协配件非预期使用,不合格半成品转序,不合格成品出厂。 This is to inspect and test the raw material, components, semi-finished and finished products to avoid the nonconforming raw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from unexpected usage, to avoid the defective semi-finished product from flowing into the next process and to avoid the defective finished product from releasing out of the factory. 2 适用范围Applicable Scope 适用于本公司的原材料、协配件、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和试验控制。 This is applicable to the control over the inspection and test of the raw materials, components, semi-finished and finished products of the company. 3 职责Responsibility 3.1 质量部负责原材料、协配件、半成品、成品的入库检验和验证的归口管理。 The Quality Departmen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incoming inspection and test of the raw material, components, semi-finished and finished products. 3.2 技术工程部负责制订和发放原材料、协配件、半成品、成品的图样、检验规程及相关接收标准。 The Engineering Department is responsible to formulate and release the drawings, inspection procedures and relevant receiving standards applicable to the raw materials, components, semi-finished and finished products. 4 工作程序Work Procedures 4.1 检验和试验前的准备Preparation Prior to the Inspection and Test 4.1.1 由质量部根据《控制计划》和检验指导书,在开始检验工作之前,复查是否已经对每项重要检 验项目的方式和方法做出规定,其内容包括:检验方法、检验工具及精度、抽样方法、评定方法、记录方法,注明可能需要提供的质量保证书/自检报告、要求和验证方式。 Prior to inspection, the Quality Department shall refer to the “Control Plan” and Inspection Instruction, checking if the inspection way and method for each important item have been regulated, including: inspection approach, inspection tools and their precision, sampling method, assessment approach and recording method, as well as the remarks on necessary quality warranty/self-inspection report, requirements and verification way.

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广电计量—环境可靠性与电磁兼容试验中心 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 海洋仪器设备是海洋调查、监测、科学技术研究、海洋开发及海洋环境保护、预警等活动的重要工具,其工作特性与质量水平直接关系上述活动的水平和效益。《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中也指出“提升国产海洋监测仪器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海洋仪器在贮存、运输和使用时会遇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各种环境要素,这会对海洋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造成较大的影响。环境试验是评价仪器设备对各种环境条件适应性的试验,是海洋仪器设备研制、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既可为改进产品设计、验证极端条件下的功能和操作性提供技术依据,又可为确定或验证仪器附加误差、校准方法及评估测量不确定度、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等提供技术支撑,还可以为客观评价产品性能,进行合格判定和推广使用提供凭据,是第三方独立检验必不可少的试验项目。 据介绍,目前现行HY016《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修改于1992年,其中多数试验方法已不能涵盖现今海洋仪器发展的需求。此次即将出台的《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包括用于海洋仪器的14个方面的环境试验方法,其分别为低温试验、高温试验、低温储存试验、高温储存试验、恒定湿热试验、交变湿热试验、温度变化实验、长霉试验、盐雾试验、冲击试验、碰撞试验、倾斜和摇摆试验、振动试验、水静压力试验,试验方法分别用于确定海洋仪器仪表的耐腐蚀性能、在海水压力环境下的适应性、仪器及组件是否生长霉菌及霉菌生长后对仪器及其任务完成和使用安全性的影响等方面的情况。这一标准制定并实施后,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海洋仪器仪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及检验的标准及依据,对我国海洋仪器仪表行业将有较大的影响。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GRGT)是原国家信息产业部军工电子602计量测试站,通过国家实验室(CNAS)、国防实验室(DILAC)和总装实验室认可,并通过中国计量认证(CMA),是中国CB实验室,建立企业计量高标准480多项,通过CNAS、DILAC认可项目1000多项。 1)广电计量检测环境实验室具备涵盖民用及军工领域产品的全部环境试验项目能力,拥有国内先进环境试验设备500余台套,满足GJB150-1986、GJB150A-2009、GB/T2423、DO160等标准要求,实现力学环境、气候环境、综合环境、特种环境等试验需求。 2)满足相关国标和国军标GJB899A、GJB150A、GJB367A、GJB548、GJB360等要求。 3)可提供可靠性优化设计与分析、可靠性试验与评估、力学环境类试验、气候环境类试验、综合环境试验、整车环境试验、可靠性方案、失效分析、试验大纲的编写、夹具设计、故障分析和整改建议。 4)可为各种装备部门、军工企业及科研院所提供装备定型、鉴定、摸底试验以及计量校准服务。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1.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配置、校准、周检、维修和使用的控制要求,以确保量值传递的准确、可靠,并与要求的测量能力一致,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厂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活动。 3.定义 计量确认:为保证检测设备满足预定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程序。 计量标准:用以定义、实现、保持或再现单位、或一个或多个已知量值,并通过比较将它们传递到其他计量器具的实物量具、计量器具、标准物质或计量系统。 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器具或计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由参考(计量)标准获得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溯源性:通过连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能够与有关的计量标准(通常是国际或国家计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测量不确定度:表征被测量的真值所处的量值范围的评定结果。 检具能力:由检测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与检验的真值的公差的比例关系确定。 4.职责 质量保证部理化计量室负责测量设备的管理、校准、检定及外委检定。 生产准备部负责测量设备的采购、维修、零备件的配备采购及按周检进度送检。自制工装类由使用部门按照周检进度送检。 各部门、工段负责各自使用的测量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5.工作程序 测量设备的配置 购。采购选点必须选国家认准的计量器具许可证的单位。 “MC”标志、合格证,进行验收工作,,然后进行入厂检定,合格者由经办单位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者办理换、退手续。

测量设备的管理 录、操作规程。 “A”“B”“C”类管理及标记 1)“A”类测量设备 “A”类测量设备属工厂重点管理。必须定点(国家授权认可计量检定单位)定周期强制检定,责任到人,定期巡查使用和完好情况,受检率必须达100%。 “A”类测量设备包括: ①工厂最高计量标准类; ②锅炉上用压力表; ③安全防护用兆欧表; ④环保检测用声级计; ⑤气密试验器上用精密压力表; ⑥水密试验器上用压力表。 标志是绿色“A”类合格证。 2)“B”类测量设备 “B”类测量设备属工厂内部一般质量控制用,必须要有分类台帐、周检进度表。

产品检验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验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确保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投入使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进料、制程及最终成品的检验。 3 职责 3.1仓库 负责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入库及储存,并负责对来料送检以及储存时间超过3个月的半成品、成品出货前进行送检。 3.2 生产部 负责在制品的生产控制、检验,生产的半成品/成品的送检。 3.3 品质部 负责进料、制程、成品检验,品质稽核及品质检验标准的制订。 3.4 技术部 负责制订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接收标准,检验过程中的技术支持和协助。 3.5 采购 负责原材料不良时与供应商的联络与处理。 4 名词术语 4.1 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4.2 进料检验:对采购的原材料、配套件和委外加工件入厂时的检验。 4.3 制程检验:指为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而对各道工序加工的产品及影响产品质量 的主要工序所进行的检验。 4.4 最终检验:是指在生产全部工序结束后,对其生产的半成品或成品的检验。 4.5 特采:质量不完全合乎标准的原材料或器件,其缺陷不对最终产品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 经技术部和相关部门评估风险后,或征得客户意见,同意采用选别、让步接收等方法进行处理。 4.6 原材料:指生产过程所需要的原料,包括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委外加工 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等。 4.7 在制品:从一个生产工序转给另一个生产工序继续加工的自制半成品以及不能单独计算 成本的自制半成品。

4.8 半成品:指经过一定生产过程并已检验合格,但尚未制造完工成为成品,仍需进一步加 工的中间产品。 4.9 成品:指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按规定标准检验合格,可供销售的产品。 4.10 紧急放行:生产急需来不及验证就发放生产部使用。 5 作业程序 5.1 进料点收、送检: 委外/供应厂商交货时仓管直接带供应商将货交至“暂收区”,并需随货附《送货单》,仓库依本公司《物料需求单》之规格、数量点收,核对无误后在供应商《送货单》上盖本公司“暂收专用章”交还送货供应商做暂收动作,填写《来料送检单》转品质部检验。 5.2 进料检验: 5.2.1 IQC接到《来料送检单》后,应于“暂收区”抽取待检物料,并依原材料的相关检验标 准、《承认书》或厂商《出货检验报告》等进行抽样检验及相关性能测试。 5.2.2 品保人员于检验时应将结果填写于《IQC日报表》及《来料检验报告》。 A.判定合格,即在进料外包装上贴上“合格”标签,并在《来料送检单》上签字转仓库 办理入库手续。 B.若判定不合格,开立《材料不良通知书》经过相关部门会签后,根据《材料不良通知 书》的决议,退货在进料外包装上贴上“不合格”标签,特采在进料外包装上贴上“特采”标签,并在《来料送检单》及检验报告上注明特采。检验完成后通知仓库办理入库或退货手续。 5.2.3 正常情况下工作日内当天进料16:00前收到《来料送检单》,当天完成检验,16:00 后收到《来料送检单》,需在次个工作日上午下班前处理完毕。 5.2.4对于RoHS材料,IQC须依《订单通知单》注明的RoHS需求,对材料进行检验。 5.2.5若进料为RoHS材料,采购应要求供应商提供《ICP测试报告》,IQC应核对相应材料的ICP 测试报告是否合格,必要时品质部将材料委外检验,并要求检验机构出具《检验报告》。 5.3 制程检验: 5.3.1 生产部在每批生产前均需制作首件,填写《首件确认记录表》通知品质部和PIE工程师 确认。 5.3.2 品质部以BOM、《IPQC检验作业指导书》等为依据对生产部在制品进行检验或测试。 a.首件检验:生产部每条生产线开始生产或更换产品品种,或调整工艺后生产的第一件 产品,经生产自检合格后,由IPQC根据相应的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填写《首件确认记录表》;如不合格应要求返工或重新生产,直到检验合格,品质部签字确认后才能批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管理制度

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对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的能力和精度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项目部、工程部所有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均应按此制度执行。 3.职责 3.1工程部负责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的管理,并建立台帐;负责公司购置仪器的管理、送检、维护等工作。 3.2 项目部负责本单位测量设备的管理,并建立台帐。 3.3 项目部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使用部门负责检验和试验设备、计量和测量设备、监测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建立台帐,并保存校验记录。 4.检验、试验和测量装置的采购 4.1 50000元以下的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由各项目部自行购置,50000元以上的检验、试验和测量装置由各项目部向公司工程部递交需用申请,经公司同意后,由工程部公开招标购置。 4.2 新购置的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应及时建立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台帐,并在一周内依据仪器的精度或量度值的标准要求进行首次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5.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的使用 5.1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的要求使用,确保其性能与测量要求相一致。

5.2 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的使用、校验、维护及保养工作,应做到专人管理、专人使用。 5.3 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的使用部门每半年更新《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台帐》和《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检定/校准记录》;各项目部有关资料工程部备案;项目部一式二份,一份报公司工程部,一份项目部保存。 5.4工程部对各项目部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的有效性实施监控,防止非预期使用;各单位应确保使用的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6.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的校验 6.1 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中,凡属国家制度由法定检验机构,或授权机构校准的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必须送国家法定检验机构或授权机构校准;其他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自行校验,未经校准或超过有效期的不得使用。 6.2有周期校准要求的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按照《检验、试验和计量设备检定/校准周期表》要求,由项目部负责送检,并保存校准记录。 6.3 无鉴定规程的自校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各单位应依据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按制度的时间间隔自行校准或在使用前校准。 6.4校验或检定证书要与仪器或设备放在一起,以备有关人员查验。 6.5 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检验、试验和测量计量设备达不到精度或准确度要求时,应立即停止使用,隔离存放,作出明显的标识,然后及时将该检验、试验和测量设备送到法定检验机构进行维修、检验,直到满足精度要求为止,并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确定需重新检测的范围并重新检测。对产生的影响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