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考试生理心理学讲义咨询管理企业战略完整版
- 格式:docx
- 大小:50.53 KB
- 文档页数:17
2024年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资料及答案解析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第一章:心理学基础知识1. 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案例研究法等。
第二章:生物学基础1.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成,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
2.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内分泌系统由各种内分泌腺组成,通过激素调节身体的生理活动。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1. 心理发展的阶段心理发展可以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
2.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差异。
第二部分:专业技能第一章:心理评估1. 心理评估的方法心理评估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心理测验、面试和观察等。
2. 心理评估的步骤心理评估的步骤包括确定评估目的、选择评估工具、进行评估和分析评估结果。
第二章:心理咨询技能1. 咨询技巧咨询技巧包括倾听、提问、反馈、共情和支持等。
2. 咨询过程咨询过程包括建立关系、收集信息、设定目标、实施干预和评估效果。
第三章:心理诊断技能1. 诊断方法诊断方法包括病史采集、心理评估、观察和实验室检查等。
2. 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包括症状标准、病程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第一章: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1. 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包括心理适应良好、情绪稳定、人际关系和谐等方面。
2. 心理疾病的类型与症状心理疾病包括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各有不同的症状表现。
第二章:心理疾病案例分析1. 案例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方法包括收集病史、评估症状、制定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等。
2. 案例分析示例提供一个具体的心理疾病案例,分析其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
以上是2024年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复资料及答案解析的概要,具体内容请参考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考试内容(一)理论知识部分考试内容《第一章普通心理学》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心理学概述心理学的定义(识记)、心理学应用分支(领会)、普通心理学定义(识记)。
二、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普通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识记)(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属于心理过程,后者属于心理特性)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
(领会)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功能造心理学派代表人:冯特、铁钦纳2.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华生、班杜拉、司金娜、巴普洛夫3.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魏特海墨等4.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詹姆士5.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弗洛伊德、荣格、埃尔克森安娜三大势力: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领会)第四单元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一、研究心理学的原则(应用)(一)客观性原则(二)辨证发展原则(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一)自然(一般)观察法(识记)(二)调查法(识记)(三)个案法(识记)(四)实验法(识记)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一、神经元及其功能神经元的定义(识记)神经元的功能(识记)神经元的分类(识记)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外周神经系统——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或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又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识记)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或脊髓、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平常所说的大脑))(识记)脑干:中脑(瞳孔反射和眼动),脑桥,延脑(支配呼吸和心跳),脑干网状结构是调节睡眠和觉醒的神经结构间脑:丘脑(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上丘脑(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下丘脑(调节内脏系统的活动)、底丘脑(调节肌张力)四、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识记)颞叶:听觉,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讲义)目录解读一、绪论二、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三、基础心理学内容1、认知:感觉、知觉 记忆思维、言语和想象 意识和注意2、需要和动机3、情绪、情感和意志4、能力和人格第一节 绪论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活动规律的学科,动物也有心理,猩猩发展到思维萌芽阶段。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通、最一般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对心理学各个分支的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1、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感觉和知觉、②记忆、③思维、言语和想象、④意识和注意等。
2、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3、情绪、情感和意志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当外界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时候,人们总要认识它,在认识它的同时,人们又会产生对它的态度,引起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行动,这就是说人的认识情绪情感和意志活动一体的。
4、能力和人格(能力是顺利、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人格由气质和性格组成。
) 气质相当于平常说的脾气秉性,它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比如有人暴躁,有人温顺,有人活泼。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本质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大脑是最为复杂的物质,是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理现象随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而发展。
生物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1、感觉阶段:环节动物开始有心理现象,开始形成条件反射(只具有某种感觉)——蚯蚓、蚂蚁、蜘蛛需要和动机能力、人格(气质、性格)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想象、意识、注意 心理特性心理过程心理现象情绪、情感、意志2、知觉阶段:脊椎动物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能认识到事物的各种属性,对物体产生了整体认识(有各种感觉器官)——青蛙、老鼠3、思维的萌芽阶段:有知觉的心理现象,能够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有简单的思维能力)——类人猿、黑猩猩4、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透过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能进行抽象思维)——人类.人类有了语言,能进行抽象思维,人的心理能反映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所以只有人的心理才能叫思维、意识、和精神。
心理咨询考试师大纲第一章:导论1.1 心理咨询考试师的定义和职责1.2 心理咨询考试师的职业素养要求第二章:心理理论和知识2.1 学习理论2.1.1 经典条件作用2.1.2 操作条件作用2.1.3 社会学习理论2.2 人格理论2.2.1 心理动力学理论2.2.2 行为主义理论2.2.3 人本主义理论2.3 发展心理学2.3.1 神经发育2.3.2 认知发展2.3.3 社会情感发展2.4 心理病理学2.4.1 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2.4.2 精神病理机制2.4.3 常见心理障碍及其特征第三章:心理咨询基本概念和技术3.1 心理咨询的定义和基本原则3.2 咨询关系建立和维护3.3 心理咨询过程与技术3.3.1 倾听与积极回应3.3.2 反馈与共情3.3.3 问询与澄清3.3.4 探索与解释3.4 心理咨询中的沟通技巧和技术第四章:心理咨询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4.1 伦理规范和职业道德4.2 保障客户权益的法律法规4.3 信息保密与知情同意4.4 心理咨询中的道德困境与处理第五章:专业实践技能5.1 心理测量与评估5.1.1 心理测量方法与工具5.1.2 测量与评估的步骤5.1.3 测量与评估结果的解释与应用5.2 心理咨询中的危机干预与处理5.3 心理咨询中的团体辅导与治疗5.4 心理咨询中的家庭与夫妻关系辅导第六章:心理咨询实践与案例分析6.1 心理咨询的实践模式与技巧6.2 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6.3 心理咨询实践的个案管理第七章:心理咨询研究与创新7.1 心理咨询的科学研究方法7.2 心理咨询研究的领域和方向7.3 心理咨询创新与发展第八章:心理咨询教育与培训8.1 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发展与自我提升8.2 心理咨询教育与培训的内容和方式8.3 心理咨询师的继续教育与资质认证结语心理咨询考试师大纲中包含的内容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咨询考试师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考生能够具备扎实的心理理论和知识基础,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和技术,了解伦理和法律问题,培养专业实践技能,提升个人发展和创新能力。
2023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知识点一、基础心理学知识。
1. 心理学概述。
-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包含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等)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主要流派如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主张研究意识的结构)、机能主义(詹姆斯、杜威,强调意识的功能)、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关注可观察的行为)、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精神分析(弗洛伊德,潜意识、人格结构等理论)、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如信息加工理论)。
2.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神经元(细胞体、树突、轴突),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 大脑皮层的机能分区:如额叶(与运动、言语等有关)、顶叶(躯体感觉等)、颞叶(听觉等)、枕叶(视觉等)。
- 脑机能学说:定位说(认为大脑特定区域负责特定功能)、整体说(强调大脑是以整体发挥作用)、机能系统说(鲁利亚提出脑的三个机能系统: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信息接受、加工和存储的机能系统、行为调节系统)、模块说(认为大脑是由高度专门化的模块组成)。
3. 感觉和知觉。
- 感觉:- 感觉的定义和种类(外部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内部感觉如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的关系(反比关系)。
- 感觉现象:感觉适应(如明适应、暗适应)、感觉后像(正后像和负后像)、感觉对比(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如红色给人温暖的感觉)。
- 知觉:- 知觉的定义和特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
- 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形状、大小、方位、距离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似动知觉又包括动景运动、诱导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2023心理咨询师考试题库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1、“希望自己有丰厚的收入、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这属于( )。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尊重需要D.爱的需要【答案】:B2、针对女儿的问题,求助者妻子采取的方法属于( )。
A.增强法B.惩罚法C.消退法D.代币管制法【答案】:A3、属于惩罚法中特殊性惩罚的是( )。
A.批评B.隔离C.罚款D.停职【答案】:B4、公司新招聘来的主管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你会()。
A.觉得他太幼稚B.建议公司换人C.觉得他在某个方面肯定有特殊本事D.认为他可能有后台【答案】:C5、在临床诊断中.判断正常和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不包括()。
A.主客观世界的统一性B.症状的特异性C.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性D.个性的相对稳定性【答案】:B6、假如你的一个多年未见的同学从外地来到你所工作的地方,想和你见面,但你工作十分忙碌,没有时间陪伴他。
你会()。
A.直接说明情况,表达歉意B.去和同学见一面,打个招呼就走C.去和同学见一面,适当待一会儿D.立即去陪伴同学【答案】:A7、摄入性谈话时,确定谈话和内容范围的正确做法是( ).A.根据临床诊断的结果分析进行谈话B.对求助者的许多内容分别进行谈话C.依据上级咨询师诊断的结果进行谈话D.依据咨询师主动提出的内容进行谈话【答案】:B8、夜深人静之时,你正在休息,突然邻’居家大吵大闹,并不时传出厮打的声音。
你知道,这是两口子在吵架,因为早先也发生过这样的情况。
这时,你会( )。
A.赶过去调解B.警告对方,不要惊扰他人休息C.装作不知D.报警,让警察来处理【答案】:C9、心理咨询师掌握异常心理症状的目的是对异常心理进行( )。
A.诊断B.预防C.鉴别D.治疗【答案】:D10、在( )理论观点申,咨询、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触及人性中的各类失衡状态,使它们重新恢复相对平衡的状态。
A.人本主义心理学B.人性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D.精神分析【答案】:B11、按照EPQ中国常模标准,属于倾向神经质的N量表划界分的范围为T分( )。
心理咨询师考试生理心理学讲义咨询管理企业战略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心理咨询师《生理心理学》讲义第一章感觉特异感觉系统和非特异感觉系统感受阈值:即刚能引起主观感觉或细胞电活动变化的最小刺激强度。
(重点题)(问答题)感受器的适应:随着刺激物长时间持续作用,感受灵敏率下降,感受阈值增高,此现象称感受器的适应。
(重点题)(问答题)感受野:把有效地影响某一感觉细胞兴奋性的外周部位,称为该神经元的感受野。
如果把微电极插在视觉中枢的某个神经元上,记录其电活动,凡能引起其电活动显着变化的视野范围,就是该视觉神经元的感受野。
(填空)眼的基本功能就是将外部世界千变万化的视觉刺激转换为视觉信息,这种基本功能的实现,依靠两种生理机制,即眼的折光成像机制和光感受机制。
前者将外部刺激清晰地投射到视网膜上,后者激发视网膜上化学和光生物物理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光感受功能,产生是感觉信息。
眼动的生理心理学机制:通过眼外肌肉的反身活动,保证使运动着的物体或复杂物体在网膜上连续成像的机制,也就是眼动的生理心理学机制。
(重点题)(问答题)眼睛的随意运动有哪几种方式它的生理心理学意义是什么答:眼睛的运动有许多方式,当我们观察位于视野一侧的景物又不允许头动时,两眼共同转向一侧。
两眼视轴发生同方向性运动,称为共轭运动。
正前方的物体从远处移向眼前时,为使其在视网膜上成像,两眼视轴均向鼻侧靠近,称为辐合。
物体由眼前近处移向远处时,双眼视轴均向两颞侧分开,称为分散。
辐合与分散的共同特点是两眼视轴总是反方向运动,称为辐辏运动(重点题)。
辐辏运动和共轭运动都是眼睛的随意运动。
人们在观察客体时,有意识地使眼睛进行这些运动,以便使物像能最好地投射在视网膜上最灵敏的部位――中央窝上,得到最清楚的视觉。
(问答题)非随意的眼动(重点题)(问答题)微颤的生理心理学意义是什么什么是适应现象(感受器的适应)答:在两次扫视之间,眼球不动,称注视,其持续时间约在150-400毫秒之间。
注视期间,眼睛并非绝对不动;事实上此时眼睛发生快速微颤。
微颤运动保证视网膜不断变换感受细胞对注视目标进行反映,从而克服了每个光感受细胞由于适应机制而引起的感受性降低。
追随运动:是观察缓慢运动物体时,眼睛跟随物体的运动方式,这种运动的角速度最大可达500/秒。
颜色视觉信息的光生物化学基础(填空)(选择)光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视杆细胞之中,是产生明暗视觉信息的基础。
颜色视觉的光生物化学基础在于视锥细胞内的视蛋白结构不同。
视网膜上有哪几种细胞排列方式及电传导方式(填空)(选择)(名词解释)(问答题)(选择)视网膜分为内、外两层。
外层是色素上皮层,由色素细胞组成,由此产生和储存一些光化学物质。
内层是由5种神经细胞组成的神经层,从外向内依次为视感受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水平细胞、双极细胞、无足细胞和神经节细胞。
细胞联系的一般规律是几个视感受细胞与1个双极细胞联系,几个双极细胞又与1个神经节细胞相关。
因此,多个视感受细胞只引起1个神经节细胞兴奋,故视敏度较差;但在视网膜中央凹部只有视锥细胞,每个视锥细胞只与1个双极细胞相联系,而这个双极细胞又与1个神经节细胞相联系。
因此,中央凹视敏度最高。
视锥细胞自中央凹向周围逐渐减少,所以中央凹周围的视敏度较差。
在视网膜的5种细胞中,由视感受细胞、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形成神经信息传递的垂直联系;由水平细胞和无足细胞在垂直联系之间进行横向联系,发生侧抑制等精细调节作用。
视网膜中央凹附近的视感受单位较小,而周边部分视网膜的感受单位较大。
电传递方式:除了神经节细胞之外,视网膜上的其他细胞对光刺激的反应均类似光感受细胞,根据光的相对强度变化给出级量反应,这种级量反应是缓慢的电变化,不能形成可传导的动作电位,但可与邻近细胞的慢变化发生时间和空间总和效应。
水平细胞和无足细胞对视觉信息横向联系的作用正是以慢电位变化的总和效应为基础的。
在视网膜上对光刺激的编码,只有神经节细胞才类似于脑内其他神经元,产生单位发放,对刺激强度按调频的方式给出神经编码。
视网膜的横向联系中,水平细胞和无足细胞对信息的处理和从光感受细胞至双极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都是以级量反应为基础的模拟过程,只有神经节细胞的信息传递才是全或无的数字化过程。
视觉的传导通路:始于视网膜上的神经节细胞,其细胞轴突构成视神经,末梢止于外侧膝状体。
来自两眼鼻侧的视神经左右交叉到对侧外侧膝状体;而来自两眼颞侧的视神经,不发生交叉投射到同侧外侧膝状体。
外侧膝状体细胞发出的纤维经视放射投射至大脑皮层的初级视皮层(V1),继而与二级(V2)、三级(V3)和四级(V4)等次级视皮层发生联系。
V1区与简单视感觉有关,V2区与图形或客体的轮廓或运动感知有关,V4区主要与颜色觉有关。
(重点题)(问答题)神经节细胞、外侧膝状体、皮层神经元感受野有什么不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感受野呈现同心圆式,其中心区和周边区之间总是拮抗的。
对感受野施予光刺激引起神经节细胞单位发放频率增加的现象称开反应;相反,撤出光刺激引起神经节细胞单位发放频率增加的现象称闭反应。
在神经节细胞同心圆式的感受野中,其中心区光刺激引起神经节细胞开反应,周边区引起闭反应的神经节细胞称开中心细胞;相反,其感受野中心区引起闭反应的,而周边区引出开反应的神经节细胞称闭中心细胞。
外侧膝状体神经元的感受野与神经节细胞基本相似,形成中心区和周边区相互拮抗的同心圆式的感受野。
皮层神经元的感受野分三种类型:简单型、复杂型、超复杂型。
简单型感受野面积较小,引起开反应和闭反应的区均呈直线型,两者分离形成平行直线,但两者可以存在空间总和效应;复杂型感受野较简单型大,呈长方形且不能区分出开反应与闭反应区,可以看成是由直线型简单感受野平行移动而成,也可以看成是大量简单型皮层细胞同时兴奋而造成的;超复杂型感受野的反应特性与复杂型相似,但有明显的终端抑制,即长方形的长度超过一定限度则有抑制效应。
总之,简单型的细胞感受野是直线形,与图形边界线的觉察有关;复杂型和超复杂型细胞为长方形感受野,与对图形的边角或运动感知觉有关。
(名词解释)功能柱:具有相同感受野并具有相同功能的视皮层神经元,在垂直于皮层表面的方向上呈柱状分布,只对某一种视觉特征发生反应,从而形成了该种视觉特征的基本功能单位。
目前,大体有两种功能柱理论,即特征提取功能柱和空间频率功能柱。
视觉生理心理学研究发现,在视皮层内存在着许多视觉特征的功能柱,如颜色柱、眼优势柱和方位柱。
听觉生理心理学问题(选择)人能听到频谱大约为20-16000赫兹的各种声波,对400-1000赫兹的声波最敏感。
频率鉴别阈限:在1000赫兹最适宜音高的附近,人们可以分辨出了赫兹的变化。
物理声学分析声音的频率、振幅或声压以及复合声的频谱;心理声学考虑到这些参数与人类主观听觉间的关系,则提出相应的参数是音高、音强和音色。
听觉通路:首先达延脑的耳蜗神经核,交换神经元后大部分纤维沿外侧丘系止于下丘。
最后由内侧膝状体,由内侧膝状体将听觉信息传送到颞叶的初级听皮层(41区)和次级听皮层(21区,22区,42区)。
(选择)听觉信息的神经编码(理论):德国黑尔姆霍兹听觉共振假说;位置理论;频率理论;美国贝克西行波学说。
(填空)关于内耳音高编码问题的两种方式为细胞分工编码和频率编码。
(选择)(填空)在外周和中枢内对音强编码的机制较为复杂,可分为极量反应式编码、调频式编码、细胞分工编码。
(选择)声源空间定位的神经编码有两种基本方式:锁相-时差编码,强度差编码。
这两种编码都依靠两耳听觉差为基础,前者是由声波达两耳之间的时差所形成的空间定位;后者是由声波强度在两耳之间差异所形成的声源空间定位效应。
味觉通路:舌的味觉传入冲动均达脑干孤束核,在这里交换神经元后上行至桥脑味觉区,最后达大脑皮质的前岛叶,这里是最高级味觉中枢。
嗅觉通路:前梨状区及杏仁核内侧。
躯体感觉模式及编码的一般规律躯体的感觉模式是多种多样的,由表及里分成三个层次:浅感觉、深感觉、内脏感觉。
浅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温度感觉等,这些感受细胞都分布在皮肤中;深感觉是对关节、肢体位置、运动及受力作用的感觉,它们的感受细胞分布在关节、肌肉、肌腱等组织中;内脏感觉一般情况下这些感觉并不投射到意识中来,分布在脏器、血管壁之中,受到牵拉或触压会引起痛觉。
躯体浅感觉与深感觉传入径路:先投到一级皮层区(3-1-2区),再投身到二级皮层区(5区和7区)。
丘脑旁束核和板内核是痛觉的重要中枢。
第二章知觉的生理心理学知觉的神经基础一百多年来,神经解剖学家就已经发现,在各种感觉功能的大脑皮层中,存在着两级功能区,即初级感觉区和次级感觉区。
此外,在各种性质不同的皮层感觉区之间还存在着联络区皮层。
近年所积累的神经心理学的科学事实和灵长动物实验资料,都说明颞、顶、枕联络区皮层,特别是颞下回、颞上沟、顶叶背外侧区(5,7区)对物体知觉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顶叶皮层,特别是下顶叶和前额叶皮层对复杂物体、运动物体和具有时间因素的知觉具有重要作用。
概括地说,次级感觉皮层、联络区皮层以及与记忆功能有关的脑结构,形成了知觉的神经基础。
失认症及它可以说明哪些问题失认症是一类神经心理障碍,患者意识清晰,注意力适度,感觉系统与简单感受功能正常无恙,但却不能通过该感觉系统识别或再认物体,对该物体不能形成正常知觉。
包括视觉失认症、听觉失认症和躯体失认症。
1.统觉性失认症:这类患者对一个复杂事物只能认知其个别属性,但不能同时认知事物的全部属性,故又称同时性视觉失认症。
这种失认症可能是V2区皮层以及与支配眼动的皮层结构间联系受损。
2.联想性失认症:患者可对复杂物体的各种属性分别得到感觉信息,也可将这些信息综合认知,很好完成复杂物体间的匹配任务,也能将物体的形状、颜色等正确地描述在纸上;但患者却不知物体的意义、用途,无法称呼物体的名称。
这类患者大多数是由于颞下回或枕-颞间联系受损而致。
这是视觉及其记忆功能和语言功能之间的功能、解体所造成的。
3.面孔失认症:面孔认知障碍分为两种类型:熟人面孔失认症和陌生人面孔分辨障碍。
前者对站在面前的两个陌生人可知觉或分辨,也能根据单人面孔照片,指出该人在集体照片中的位置。
但病人不能单凭面孔确认亲人,却可凭借亲人的语声或熟悉的衣着加以确认。
这类病人大多数是双侧或右内侧枕-颞叶皮层之的联系受损。
陌生人面孔分辨障碍的患者,对熟人确认正确无误,但对面前的陌生人却无法分辨。
这类患者大多数为两侧枕叶或右侧顶叶皮层受损。
4.听觉失认症:患者大脑初级听皮层(颞横回的41区)、内侧膝状体、听觉通路、听神经和耳的结构与功能无异常所见,但却不能根据语音形成语词知觉或不能分辨乐音的音调,也有患者不能区别说话人的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