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管理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362.50 KB
- 文档页数:15
企业战略管理学讲义第二讲企业的基本目标与战略管理过程战略是组织成功的根本,这也是研究战略既可盈利又有学术吸引力的原因。
通过揭示适合于许多不同战略情形的持久性原则,人们可以获益很多。
戴维贝赞可企业战略是为企业的基本目标服务的,是完成企业基本目标的手段。
为此首先要从理论上对企业的基本目标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其次,我们要对企业战略的含义及其产生过程与企业战略特点由一个基本的了解;第三,我们要学会战略的整个管理过程;最后我们大家一起探讨企业家精神与战略管理创新的问题。
所以第二讲就专门探讨这四个问题。
一、企业的基本目标企业的基本目标在于追求效益最大化。
1.关于企业基本目标的三种不同观点:a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b社会经济观:维持企业的社会责任c折衷主义的观点:既要社会责任,又要经济效益最大化2.社会义务、社会责任与社会响应社会义务是对企业必须遵守法律的要求,企业要承担法律责任。
社会责任是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的义务,这种观点把企业看作是一个道德的机构。
社会响应是指一个企业适应变化的社会状况的能力。
3.起因相关营销战略社会责任行为在很多场合下,是一种乔装的利润最大化行为。
这种行为构成了起因相关营销的战略。
所谓起因相关营销,是指实施直接由利润驱动的社会行动。
案例:科利华公司为什么要推销《学习的革命》?二、企业战略的含义及其产生与特点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三个问题,我们先从“孙子赛马”说起。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这个故事至少说明了战略问题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战略是克敌制胜之宝;二、战略是扬长避短之术;三、制定战略的关键在于“较”。
如《三十六计》一书所说:“我敌之情,各有长短;战争之事,难得全胜。
战略管理前言战略决策在管理决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每项战略决策对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开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企业领导仅凭过去的经验或是他们的胆识,已经难以为企业制定出正确的战略,战略决策也日益演变成为一种严密的科学分析与创造性的设想相结合的过程。
而了解有关的理论知识,就成为参与这类决策的前提条件。
本讲义讲述了与战略决策有关的一些战略管理理论知识。
这些内容被分为以下几个局部:第一章介绍了战略决策与业务决策的区别,战略决策的内容,以及成功的战略所具有的特征;这一局部还提供了一个非营利组织制定战略规划的实例,为得是说明战略管理的一般理论也可以解决非营利组织的开展问题。
第二章介绍了外部环境分析所涉及的几个层面。
第三章讲述了企业内局部析中产用的方法和一些理论观点。
第四章介绍了竞争战略的主要类型,主要观点取自波特的理论,但个别地方仍有需要讨论的内容。
第五、六两章介绍了多样化和纵向联合两种公司战略。
讲义中仍有不成熟的观点,请原谅。
第一章战略决策的内容与特点任何一个企业的运行与开展都离不开一系列决策,无论是开发一种新产品,改造一条生产线,或者仅仅是增设一个新工作岗位,都需要管理人员在各种可行的方案中选择出最适宜的方案,并把选定的方案付诸实现。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总是要不断提出问题,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然而稍有经验的人就知道,企业中形形色色的决策会由不同层次的人员作出,它们涉及的范围和可能产生的后果也相差甚远。
在这些决策中,有一类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们会左右企业的开展方针,改变企业的内部结构,对企业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这就是如今人们所称的战略决策。
在60年代以前,尽管许多西方企业的领导已经明显地感受到一些重大决策正在越来越多地占据着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他们却没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决策的特点,也没有找到一个统一的称谓来形容这些决策。
只是在战略这个军事概念被引入管理领域后,特别是在6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安索夫所著的?企业战略?一书出版并广为流传后,人们才开始认识到这些决策有着种种特殊的性质,如果不注意这些性质而仅凭直觉和经验作出抉择,就难免铸成大错。
企业战略管理知识讲解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企业战略管理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长期目标,通过分析内外部环境,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战略决策的过程。
它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包括市场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旨在使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
一、企业战略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企业战略管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企业对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的规划和决策过程。
它不仅仅是制定一个计划,更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需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使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员工能够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避免盲目性和混乱。
其次,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挑战。
通过提前规划和准备,企业能够在危机来临时迅速做出反应,抓住机遇,避免被淘汰。
此外,战略管理还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效益,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二、企业战略管理的步骤1、环境分析环境分析是企业战略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它包括对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分析。
内部环境分析主要涉及企业的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企业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拥有哪些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等;具备哪些能力,如生产能力、研发能力、营销能力等;以及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这是企业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关键所在。
外部环境分析则包括宏观环境分析和行业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主要考虑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对企业的影响;行业环境分析则重点研究行业的竞争状况、市场需求、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议价能力等。
通过全面的环境分析,企业能够识别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为后续的战略制定提供依据。
2、战略制定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企业开始制定战略。
战略制定的过程就是企业选择发展方向和竞争策略的过程。
企业可以选择的战略类型多种多样,如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等。
成本领先战略通过降低成本来获取竞争优势,适用于价格敏感型市场;差异化战略则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来吸引消费者,适用于追求个性化和高品质的市场;集中化战略是专注于特定的细分市场,满足特定客户群体的需求。
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概论CHAPTER 1主讲人:张秋来中南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E-mail: qiulai.zh@Tel: 133 **** ****QQ: 49902298引子⏹有两个相互竞争的企业的老板希望通过野炊休闲的方式来讨论两家公司是否合并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双方各不相让,双方都坚信能战胜对手。
⏹突然森林中跑出来一个大黑熊,此时一个老板急忙打开旅行包,拿出一双运动鞋穿上;另一位老板迷惑不解地问:“难道你穿上运动鞋就能跑得过大黑熊吗?”这位老板回答说:“我不用跑过大黑熊,我只要跑过你就行了。
”从这个幽默故事,你们知道一些什么道理……企业战略管理的作用与地位⏹企业战略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学科。
⏹课程主要从企业全局角度探讨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企业战略管理以经济管理理论为基础,突破以往的管理理论发展中只反映企业某一职能管理的局限性,充分反映企业全面的和方向性的整合管理,并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战略分析方法和模型,能为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系统、准确的战略管理知识体系。
关于本课程1教学目的2教学要求3课程总成绩构成4几点提示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战略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并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锻炼学生以战略的思维模式,灵活运用所学的战略理论和分析工具及方法,并与其他工商管理知识相融合,形成基本的战略管理的分析能力,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融会贯通的创新能力,并锻炼其在团队中的沟通技能、合作技能、领导技能。
教学目的1⏹要求掌握战略管理理论与战略管理规划方法,包括:◆掌握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理论及理念;◆掌握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模型;◆熟悉竞争战略的影响因素与类型;◆熟悉企业总体战略模式及其适用准则;◆掌握企业战略制定与评价的方法。
教学要求2⏹期末考试(闭卷笔试):50%⏹期中考查为案例分析报告:20%⏹平时作业、案例分析课堂发言与主动提交独立思考报告:30%⏹期末考试没有重点内容串讲!课程总成绩构成3关于平时成绩考核的几点说明⏹平时成绩由课堂主动发言、平时主动提交独立思考报告与课程研究报告三部分组成。
第一讲1.企业战略战略是一种方案,方案的主要内容为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企业战略规定的是企业未来发展与竞争中的根本性问题企业战略:是关于企业未来发展与竞争中的根本性问题的解决方案。
2.企业战略的特征全局性—企业战略最根本的特征长远性—谋求企业的长远利益;纲领性—洞察方向,原则性和概括性;抗争性—应付环境的威胁、压力和挑战;风险性—基于未来的不确定性。
3.企业战略的层次类型公司战略—是一个企业的整体战略总纲,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指导和控制企业一切行为的最高行动纲领。
事业战略或分公司战略—事业战略或分公司战略是由事业部制定的战略职能战略—职能战略也称部门战略。
4.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为了长远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根据企业环境和企业发展各个层次的目标,所进行的企业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与控制等全部活动的总称。
它的实质是对企业战略及其行动的管理。
5.企业战略管理的特点(与运营管理比较)(1)战略管理是关于企业整体的管理。
而运营管理主要是职能性管理。
(2)战略管理需要管理和改变企业与外部的关系。
而运营管理主要管理企业内部的关系。
(3)战略管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而运营管理主要处理比较确定的常规事务,比较容易预见和量化。
(4)战略管理涉及企业的变革,战略管理可以说是对变革的管理。
而运营管理主要是在现有状态下把事情做好,而不是改变状态。
(5)战略管理是复杂的和、科学的、艺术的管理。
运营管理是相对简单和科学管理。
6.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简答(1)确定企业愿景、使命以及战略目标(2)战略态势分析——外部环境分析(OT)、内部环境分析(SW)(3)战略分析与选择(4)战略实施(5)战略评价与控制第二讲1.企业使命企业存在的目的。
具体来说就是在当前和未来向什么样的人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
2.企业使命的作用调整各利益相关群体间的分歧;协调管理者间的不同观点;为企业愿景和目标的制定打下基础,是企业战略目标的价值方向。
第一章 绪论一、战略管理的基本问题及其演进1.战略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问题·“战略”一词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军事来源,一个是生物学来源。
军事来源更多地强调的是主体的主动设计过程;生物学来源则更多强调的是主体被动地适应过程,也即生物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自发形成的生存技能及其演进模式。
·“战略”一词后来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军事和生物学以外的领域,由此,它也被赋予了更为广泛的内涵。
《辞海》中说,战略“泛指重大的、带有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
将战略思考运用于企业活动及其管理之中,就产生了企业战略概念。
·企业战略是对企业长远生存与发展所作出的全局性谋划。
在这里有四个关键词,即长远、生存和发展、全局性、谋划。
其中,长远、全局性两个关键词比较好理解,而对于企业来说,生存和发展、谋划意味着什么,则是把握企业战略及其问题的关键。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从根本上说是利润,只有利润,特别是可持续利润才能为企业提供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但这里的利润应该是经济利润而非会计利润,因为会计利润是自己的投入产出的差额,而经济利润则是考虑机会成本之后的差额,其中包含了“比较”的含义,而正是这种“比较”体现了战略的内涵。
·超过平均利润之上的经济利润也即超额利润,被称为经济租,一般来说,有四种类型的经济租,分别是:(1)李嘉图租(Ricardian Rents),是来自于固定或有限供给资源的超额利润;(2)帕累托租(Pareto Rents),是指一种资源的最好运用与次好运用的收益之差;(3)熊彼特租(Schumpeter Rents),是指一种来自于创新的超额利润,是对风险和知识的回报;(4)垄断租(Monopoly Rents),是来自于共谋或政府管制、保护的超额利润。
·“谋划”一定要有对象,也就是“谋划什么”,它必须针对企业所面对的问题,而企业面对的问题主要有两类:(1)企业向何处去获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超额利润的问题,也即企业经营方向和业务定位问题;(2)企业如何创造超额利润问题,即经营组织、业务开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