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 格式:ppt
- 大小:9.20 MB
- 文档页数:16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西北的新疆省,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盆地之一。
它的面积高达5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塔里木盆地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成为了中国和世界上研究干旱区的重要基地之一。
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塔里木盆地地处独特的干旱气候区内,它的西侧是从喜马拉雅山和昆仑山脉飞来的极寒气流,吹到塔里木盆地上,使盆地内温度骤减,形成了严寒的冬季。
而夏季,由于塔里木盆地的气温较高,导致盆地内的水汽上升,形成一个很大的高低压交替作用,就出现了每日午后的雷雨。
塔里木盆地的水资源情况塔里木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封闭水域,但由于盆地内陆地极大,蒸发发生频繁且量大,而内陆岛的降雨量极少,使塔里木内陆流入到盆地内部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很少,自然形成了物地力矛盾严重的干旱区、半干旱区和荒漠化区。
受室内外条件限制,塔里木盆地内除少数宅基地有地下水,大部分地区的村民生活和种植活动都依靠天然的降水、雪水和临时性水源,最大限度地调节了土地的生态系统平衡。
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成为焦点。
近几年来,大量的不合理开发和人类活动对塔里木盆地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其中以人为因素导致的荒漠化、森林退化、水土流失、物种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最为严重。
同时,塔里木盆地盆地地势低平,加上气候独特,连片的哈里色也常常发生,使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塔里木盆地的自然景观塔里木盆地的自然景观也是值得一提的。
盆地内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并且众多的湖泊,使得该地区成为独特的旅游景点。
在塔里木盆地,您可以探险赏美风景,登山探险,感受震撼人心的自然景观,如巨大的佛塔展示了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
塔里木盆地的开发利用塔里木盆地的开发利用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盆地内石油储量丰富,加上森林、水力和太阳能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为当地的工业、农业、旅游等经济活动资料很大的保障。
同时,因为地理条件特殊,塔里木盆地的经济特色也是独一无二的,如阿克苏市等国家级经济和技术开发区的成立,将有效地促进盆地经济发展。
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特点和生态环境。
2. 培养学生对我国干旱地区的认识,提高地理素养。
3.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2. 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3. 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环境4. 人类活动对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5. 保护塔里木盆地的措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特点、生态环境及保护措施。
2. 难点:人类活动对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人类活动对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探讨保护塔里木盆地的措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生态环境,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案例分析:以实际案例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人类活动对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保护塔里木盆地的措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保护塔里木盆地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塔里木盆地的资料,加深对干旱地区的认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的保护塔里木盆地的措施的可行性和完整性。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复习和拓展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了塔里木盆地的相关知识。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有需要,调整教学策略。
3. 考虑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干旱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和参与。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条件允许,可前往塔里木盆地进行生态考察。
第八章西北地区——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1、位置: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2、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周围有高大的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成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这里(戈壁)、(沙漠)广布,人迹罕至。
盆地中心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死亡之海”)。
温度带:暖温带;干湿地区:干旱区。
3、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其分布呈(环)状。
他们的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当地人口、城镇和交通线沿塔里木盆地的边缘呈环状分布。
绿洲周边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1、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石油、天然气),尤其是(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1/4)左右。
2、塔里木盆地气候(严酷),交通(不便),丰富的油气资源一直沉睡在地下。
随着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万古荒原开始焕发勃勃生机。
塔克拉玛干(两条)沙漠公路的陆续建成,为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6、西气东输:即西部(天然气)——东部地区一线: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上海二线: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中亚进口)——广州工程(西气东输)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带动西部经济发展;同时,缓解东部能源短缺、改善东部环境(酸雨减少)。
目前,塔里木盆地已建(十几座)大型油气田,并通过西气东输工程将这里的天然气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
这些油气资源的开发,不仅为新疆带来经济发展的机遇,发挥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而且也缓解了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局面,优化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
塔里木盆地环境脆弱,在开发油气资源时避免环境破坏,要加强绿洲环境保护。
补充:塔里木盆地,历史上是“丝绸之路”的走廊,同时也是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与中亚、南亚、西亚接壤或邻近。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教学设计《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自然资源。
2.掌握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土地资源、油气资源的分布与开发。
3.分析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及其开发。
2.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2)提问: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其气候特点是什么?2.学习新课(1)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
(2)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塔里木盆地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油气资源的分布与开发。
(3)案例分析:分析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如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等。
(4)教师讲解:讲解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如生态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油气资源开发等。
3.巩固提高(1)课堂练习: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小组活动:设计一份关于塔里木盆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方案。
4.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氛围。
2.学生在自主学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中,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课后作业1.复习教材内容,熟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及其开发。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近年来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
3.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塔里木盆地地理环境的关注程度。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作业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世界上最干旱的盆地之一,被誉为“干旱的宝地”。
这里的气候极端干燥,降水稀少,属于典型的荒漠气候。
然而,塔里木盆地却拥有奇特的地质景观和丰富的矿藏资源,对于地质学、地质勘探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二、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质特征、气候条件以及矿藏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地质观察能力和科学钻研认识,激发学生对地质学领域的兴趣。
三、作业内容1. 理论进修: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参考书籍,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质背景、气候特点和矿藏资源情况。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前去塔里木盆地进行实地考察,观察盆地地貌、地层构造、矿石分布等情况,并记录观察到的地质现象。
3.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地考察所得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整理,撰写实地考察报告,总结盆地地质特征和矿藏资源分布规律。
4. 学术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学术讨论,就塔里木盆地的地质特征、气候条件和矿藏资源进行深入探讨,交流钻研效果。
四、作业要求1. 学生需按时完成理论进修、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等环节,认真撰写实地考察报告,并积极参与学术讨论。
2. 学生需具备基本的地质学知识和科研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提出合理的见解和建议。
3. 学生需恪守实地考察的相关规定和安全注意事项,保障个人安全和团队安全。
五、作业评判1. 实地考察报告:报告内容全面、结构清晰、数据准确,能够准确反映塔里木盆地的地质特征和矿藏资源情况。
2. 学术讨论表现:参与积极、发言准确、见解独到,能够深入探讨和交流钻研效果。
3. 个人表现:学生的进修态度、团队合作能力和安全认识等方面也将作为评判指标之一。
六、总结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质特征和矿藏资源,培养地质观察能力和科学钻研认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术水平,激发学生对地质学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希望本次作业设计能够为学生的进修和成长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指导。
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范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教学内容:1. 通过图片或地图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
2. 简要介绍塔里木盆地的特点,如干旱、沙漠等。
教学活动:1. 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图片或地图,让学生观察并发表对该地区的印象。
2. 教师简要介绍塔里木盆地的特点,引导学生对干旱环境产生好奇心。
第二章: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
2. 培养学生对地理空间概念的认识。
教学内容:1. 介绍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相邻地区等。
2. 通过地图或图片展示塔里木盆地与其他地理区域的关系。
教学活动:1. 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其位置。
2. 教师讲解塔里木盆地与其他地理区域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第三章: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气候环境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如高温、干旱等。
2. 通过数据或图表展示塔里木盆地气候的特点和变化。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干旱环境的形成原因。
2. 展示塔里木盆地的气候数据或图表,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气候特点。
第四章: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系统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系统。
2.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系统,包括植被、动物等。
2. 探讨塔里木盆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保护措施。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系统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2. 展示塔里木盆地的植被和动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了解其生态特点。
第五章:塔里木盆地的人文特色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人文特色。
2. 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导学案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的主题是“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你们知道塔里木盆地是什么地方吗?它有着怎样的地理特点和资源?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吧。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点;2. 掌握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和资源分布情况;3. 理解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三、进修重点1. 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点;2. 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和资源分布情况;3. 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四、进修内容1. 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点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之一,总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
盆地地势低洼,四周环山,形成了奇特的地形地貌,如塔里木河谷、库车盆地等。
2. 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和资源分布情况塔里木盆地属于典型的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
盆地内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盐碱地等。
其中,石油资源储量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石油产区之一。
3. 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由于干旱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面临严重挑战,如荒漠化、水资源匮乏等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珍爱好盆地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五、进修方法1. 理论进修:通过教室讲解、PPT展示等方式,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点和资源分布情况;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前去塔里木盆地实地考察,感受盆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六、教室练习1. 塔里木盆地的地势特点是什么?2. 塔里木盆地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为什么会导致资源匮乏?3. 你认为如何珍爱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环境?七、拓展延伸1. 了解其他内陆盆地的地理特点和资源分布情况;2. 钻研中国西部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
八、总结反思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对塔里木盆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白了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2. 了解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和干旱原因;3. 了解塔里木盆地的资源特点和开发利用情况;4. 探讨如何珍爱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环境。
二、导学内容:1. 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之一,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
盆地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600公里,总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
盆地地势低洼,四周环山,盆地内多为平坦沙漠地形。
2. 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和干旱原因塔里木盆地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盆地地势低洼,大气逆温现象严重,降水稀少,湿度低,是干旱形成的主要原因。
3. 塔里木盆地的资源特点和开发利用情况塔里木盆地资源丰富,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产等。
盆地内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
此外,盆地内还有丰富的盐矿、硫磺矿等矿产资源。
目前,盆地资源开发利用比较充分,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4. 如何珍爱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环境为了珍爱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环境,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过度开采;- 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 加强生态珍爱,禁止非法砍伐,珍爱植被覆盖;- 积极开展生态恢复,进行沙漠治理,改善环境质量。
三、导学问题:1. 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是什么?2. 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和干旱原因是什么?3. 塔里木盆地的资源特点和开发利用情况如何?4. 如何珍爱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环境?四、拓展延伸:1. 你认为如何进一步提高塔里木盆地的资源开发利用效率?2. 你有什么其他珍爱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的建议?五、课外作业: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干旱地区的特点和珍爱措施;2. 撰写一篇关于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珍爱的文章,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