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第二节_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_(1)
- 格式:doc
- 大小:134.00 KB
- 文档页数:2
地理必背考点《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展开全文一、必背知识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位置与范围: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面积最大,陆上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
2.地形:被称为“三山夹两盆”,“三山”是指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两盆”是指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3.气候: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沙漠戈壁广布。
多风蚀雅丹地貌(如“魔鬼城”)。
4.河流与湖泊大部分属于内流河,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伊犁河是我国水量最大的内流河。
位于北疆北部的额尓齐斯河是新疆唯一的外流河,也是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湖泊众多,但多为咸水湖。
5.新疆的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是我国人均拥有土地资源最多的省区。
耕地和居民区呈点状和带状主要分布在盆地的边缘和沿河绿洲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天山和阿尔泰山等山区。
两大盆地内部主要属于荒漠和戈壁。
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2)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开发潜力大,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最多。
3)气候资源太阳能资源:夏季气温高,日照强,昼夜温差大。
风能资源:最丰富,如我国最大的风电场达坂城风电场。
4)水资源缺乏。
为了减少蒸发损失,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吐鲁番等当地居民发明了一种特殊水利灌溉工程“坎儿井”。
6.新疆的开发和社会经济建设重点1)绿洲农业:重点发展棉花、甜菜、特色瓜果(如葡萄、哈密瓜、香梨、骏枣、苹果)等种植业。
2)旅游和商贸流通业:拥有边境口岸最多的省区,以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为最著名。
2010年,国家批准喀什市设立经济特区,主要针对中亚国家发展边境贸易。
主要的旅游地点有天山天池、喀纳斯、伊犁、喀什、吐鲁番等等。
7.生态环境新疆干旱区广大,生态脆弱,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湖泊干涸,耕地和草场退化等方面。
二、专项训练1.读示意图,对该地区自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沙漠广布 B.河湖众多 C.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气候深受海洋影响2.读示意图,回答下题.该地区的城镇资源分布在()A.绿洲 B.沙漠 C.戈壁滩 D.油田3.读示意图,完成题目。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塔里木盆地的基本情况,认识我国西北地区的干旱特点,以及掌握塔里木盆地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塔里木盆地的具体内容,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深入学习本节课内容打下基础。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认识我国西北地区的干旱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塔里木盆地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对我国国土的了解和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以及人类活动。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塔里木盆地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重要地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西北地区的干旱特点,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基本情况,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3.课堂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地貌。
2.理解塔里木盆地的景色特点。
3.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地貌与资源的关系。
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地貌以及资源。
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地貌以及资源。
教学过程: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这节课我将与大家一起将走近西北地区的干旱宝地——塔里木盆地。
黄沙漫漫寸草不生也许是大家印象中的塔里木盆地,不过你只道么,这片看似荒凉的土地上其实有着无限的生机。
这里曾是“丝绸之路”的热土如今又是西部大开发的热土。
下面我们来一起走近塔里木盆地,理解塔里木盆地。
2.塔里木盆地的简介塔里木盆地风光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西北部的新疆,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
盆地处于天山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之间。
东西长1500公里,南北宽约600公里,面积达53万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800至1300米之间,地势西高东低,盆地的中部是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为山麓、戈壁和绿洲(冲积平原)。
3.看79页图8.16“塔里木盆地的地形”,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形。
4.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
北、西、南由天山、帕米尔和昆仑山、阿尔金山所环绕。
大体呈菱形,海拔1000米左右,西部海拔1000米以上,东部罗布泊降到780米。
面积530000平方公里。
因为深处大陆内部,周围又有高山防碍湿润空气进入,年降水量缺乏100毫米,大多在50毫米以下,极为干旱,属于温带荒漠气候。
盆地中心形成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37600平方公里,罗布泊、台特马湖周围为大片盐漠。
发源于天山、昆仑山的河流到沙漠边缘就逐渐消失,只有叶尔羌河、和田河、阿克苏河等较大河流能维持较长流程。
5.看79页塔里木盆地位置示意图,理解塔里木盆地的位置。
6.世界第一大内陆盆地。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
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麓,东到罗布泊洼地,北至天山山脉南麓,南至昆仑山脉北麓,大致在北纬37°----42°的暖温带范围内。
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1)学习目标1.了解塔里木盆地的位置、范围及自然环境特征。
2.了解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
学习重点1.塔里木盆地的位置、范围及气候特点。
2.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
学习难点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
自主学习1.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南部,山脉和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的盆地。
2.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沙漠。
3.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它们的水源主要来自和。
合作探究1.看教材,找出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城镇,说出它们的分布特点。
2.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
3.看教材中有两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猜测修建这两条公路的原因。
第八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2)学习目标1.了解塔里木盆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以及在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了解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学习重点塔里木盆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以及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学习难点塔里木盆地在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1.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尤其是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左右。
2.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盆地内部有两条南北贯穿的沙漠公路,其修建原因是。
3.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不仅为新疆带来了机遇,发挥了西部地区的,而且也缓解了我国东部地区的局面,优化了东部地区的。
4.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的油气田,东至。
二线工程将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向南运至。
合作探究1.讨论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2.讨论在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利用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是怎样体现的。
课堂小练一、选择题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的地形特征通常描述为“三山夹两盆”。
读图3,回答问题题:山脉①—②—③依次是()A.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B.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C.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D.天山—昆仑山—阿尔泰山2.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工程——西气东输西起( )A.准噶尔盆地B.柴达木盆地C.四川盆地D.塔里木盆地3.横亘于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的山脉是()A.天山B.阿尔泰山C.昆仑山D.祁连山4.“西气东输”工程,西起轮南,东至上海,途经9个省区,全长4200千米,给我国东、西部地区都带来许多好处,我们南京也已大量使用上这种能源—天然气。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1.出示塔里木盆地地图,读图,描述塔里木盆地的位置。
2.引导学生说出印象中的塔里木盆地景观是这样的?总结:沙漠、戈壁广布,人迹罕至。
3.出示塔里木盆地气候图,分析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征?追问:为什么?4. 合作探究:塔里木盆地干旱的原因?出示图片:5. 我们还能见到这样的塔里木盆地景观6.引导学生合作探究:(1)读教材图8.18,找出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城镇,说出它们的分布特点。
(2)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
(3)图8.18中有两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猜测修建这两条公路的原因。
追问:这些公路是不是很快就会被流沙呢?出示塔里木盆地中公路实况图片。
提供图片:1.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2. 长期以来,塔里木盆地气候严酷,交通不便,丰富的油气资源一直沉睡在地下。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万股荒原开始焕发生机。
塔克拉玛干两条沙漠公路的陆续建成,为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引导学生合租探究:了解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
(1)找一找西气东输一线的起点和终点,经过了我国的哪些省级行政区。
并能读图找出经过的地形区。
(2)找一找西气东输二线的起点和终点,经过了我国的哪些省级行政区。
4. 提出问题:西气东输工程为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总结归纳:对西部: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
对东部: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
A.矿产B.水源C.地形D.交通2.下面所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说明塔里木盆地( )A.油气资源丰富B.是“丝绸走廊”C.降水稀少D.地势平坦读“西气东输线路图”,回答3~4题:3.西气东输线路不经过(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第11页共11页。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盆地、沙漠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塔里木盆地的具体情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
2.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特点。
2.案例分析法:以实际案例为依据,分析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问题,探讨可持续发展策略。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地图、图片、视频等。
2.学具:笔记本、笔等。
3.教学资源:互联网、教材、参考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塔里木盆地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这片美丽的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使学生对塔里木盆地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分析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人文特征以及开发与保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的特点。
同时,学生对我国的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其中的内在联系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人文特征以及开发与保护。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人文特征以及开发与保护。
2.原因:这些内容涉及到地理、历史、经济等多个领域,对学生来说较为复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资料,直观地展示塔里木盆地的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是哪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介绍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人文特征以及开发与保护,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的特点。
3.案例分析:分析塔里木盆地内的典型城市——喀什,了解其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人文特色等,加深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认识。
4.小组讨论: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开发与保护,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合理利用资源。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塔里木盆地的特点及其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地位。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8.2干旱的宝地___塔里木盆地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包括其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塔里木盆地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内陆盆地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塔里木盆地的一些特定概念和现象较为陌生,如沙漠、绿洲等,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内陆盆地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学生的国家地理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
2.难点: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特定概念和现象的理解,如沙漠、绿洲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
2.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培养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塔里木盆地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8.2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PPT等。
3.教学资源:图片、图表、文字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内陆盆地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对塔里木盆地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对塔里木盆地的认识。
人教版八下地理第八章第2节《塔里木盆地》基础知识讲解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要点1:沙漠和戈壁广布1.地理位置(1)相对位置: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麓,东到罗布泊洼地。
(2)纬度位置:40°N纬线穿过盆地中部,地处北温带。
(3)相对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2.戈壁和沙漠广布的地形:高山环抱,中部地势低平,戈壁、沙漠广布,在塔里木盆地有一片茫茫沙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它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流动)沙漠,盆地边缘是绿洲带。
3.极端干旱的气候: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成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4.河流: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水量较大,冬季部分河段断流。
5. 人口、城市和交通线(1)分布:主要沿盆地边缘绿洲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
它们的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当地的人口、城镇呈环状分布在这些绿洲上,交通线也呈环状分布在盆地边缘山麓的绿洲地带,将各个城镇串联起来,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2)影响因素:水源。
要点2:沙漠和隔壁广布1.油气资源丰富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含油气盆地,尤其是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1/4左右。
2.油气资源的开发(1)开发不利条件:长期以来,塔里木盆地气候严酷,环境恶劣,生态脆弱,交通不便,距市场远等,丰富的油气资源一直沉睡在地下。
(2)开发有利条件:随着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国家政策支持),万古荒原开始焕发勃勃生机。
塔克拉玛干两条沙漠公路的陆续建成,为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现状:目前,塔里木盆地已建设了十几座大型的油气田,并通过西气东输工程将这里的天然气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
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1)
学习目标
1.了解塔里木盆地的位置、范围及自然环境特征。
2.了解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
学习重点
1.塔里木盆地的位置、范围及气候特点。
2.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
学习难点
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
自主学习
1.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南部,山脉和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的盆地。
2.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沙漠。
3.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它们的水源主要来自和。
合作探究
1.看教材图8.18,找出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城镇,说出它们的分布特点。
2.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
3.看教材图8.18中有两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猜测修建这两条公路的原因。
课堂检测
1.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 )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吐鲁番盆地
D.准噶尔盆地
2.塔里木盆地主要位于 ( )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青海省
3.塔里木盆地中绿洲的水源主要来自于 ( )
A.湖泊水
B.河流水
C.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D.地下水
4.决定塔里木盆地绿洲分布的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5.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A.塔里木河
B.伊犁河
C.长江
D.额尔齐斯河
6.我国最大的沙漠位于()
A.准噶尔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柴达木盆地
7.下列不能反映塔里木盆地干旱这一自然特征的是()
A.多沙漠、戈壁
B.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C.农村、城镇、城市的分布多呈带状或点状
D.矿产资源很丰富
8.读新疆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代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①盆地②
河流④沙漠⑤。
(2)由于远离海洋,周围有高大山脉环抱,因此塔里木盆地降水________,气候极为_______。
(3)在塔里木盆地边缘分布着_______,它们的水源主要来自________和____________,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主要分布在这里。
课堂检测参考答案
1.B
2.B
3.C
4.D
5.A
6.C
7.D
7.(1)天山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沙漠(2)较少干旱
(3)绿洲山地降水高山冰雪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