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PCT)临床实验室检测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18.93 KB
- 文档页数:2
降钙素原P C T参考值的临床应用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降钙素原(PCT)参考值的临床应用降钙素原(PCT)是一种用于细菌感染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监控及预后判断的具有创新意义的诊断指标。
当发生严重细菌感染和脓毒症时,血浆PCT 异常升高,3~6h 即可测得,6~12h 达高峰,2~3天恢复正常。
广泛用于ICU 病房、血液科、肿瘤科、儿科、早产儿及新生儿监护室、外科、内科、器官移植科、急诊科、介入诊断和治疗实验室等。
?1、全身感染/脓毒症的诊断PCT <0.05ng/ml健康人PCT 水平<0.05ng/ml 健康人PCT <0.5ng/ml 进展为重度全身感染(重度脓毒症)风险较低注意:PCT <0.5ng/ml 不能排除感染,局部感染可呈现低水平的PCT 在细菌感染的早期9(感染6小时内),PCT 也可呈现较低水平,此类患者应在6-24小时后再次检测全身感染(脓毒症)可能性非常小 考虑局部细菌感染可能 2ng/ml >PCT ≥0.5ng/ml中度风险进展为重度全身感染(重度脓毒症)此类患者应注意临床密切观察,同时6-24小时内再次进行PCT 检测和评估考虑全身感染(脓毒症) 排除可导致PCT 升高的其他情况 10ng/ml >PCT ≥2ng/ml高风险进展为重度全身感染(重度脓毒症)在排除其他已知病因的情况,可以确诊为全身感染(脓毒症)PCT ≥10ng/ml基本可以确诊为重度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 重度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 2、下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PCT <0.1ng/ml强烈不推荐使用抗生素 排除细菌感染0.25ng/ml >PCT ≥0.1ng/ml不推荐使用抗生素提示细菌感染可能性较小0.5ng/ml>PCT≥0.25ng/ml建议开始抗生素治疗存在细菌感染的可能PCT≥0.5ng/ml强烈推荐进行抗生素治疗提示细菌感染。
降钙素原(电化学发光法)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一种蛋白质前体,它的水平在体内受到炎症和感染等因素的刺激时会显著增加。
降钙素原常用于临床上作为感染和炎症的生物标志物,用于帮助医生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预测感染的病情发展、指导抗生素治疗以及监测治疗效果等。
电化学发光法(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的生化分析技术,常用于检测血清中的生物标志物。
在临床实验室中,常用的降钙素原检测方法之一就是采用电化学发光法。
具体而言,电化学发光法通过利用电化学反应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的过程,检测样品中的降钙素原水平。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广、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降钙素原(PCT)的5大临床应用1、PCT的生物学特征降钙素原(PCT)是一种分子量为13 KDa的糖蛋白,正常生理条件下由甲状腺旁C细胞生产,故又被称为甲状腺降钙素。
但在细菌感染时,肝脏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等也可以合成并分泌PCT,导致PCT 水平显著升高。
与其他感染标志物相比,PCT对细菌感染的特异性更好,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区分细菌和非细菌性感染。
正常情况下,PCT产生后仅有少量进入外周血,因此其在健康成年人外周血中的含量很低<0.05μg/L,以常用的检测手段无法有效地检出。
但人感染后外周血中的PCT水平会快速升高,3 h后即可在外周血中检出,6~12 h后达到峰值(可高达1 000μg/L),且几乎不受肾功能状态的影响。
此外,PCT水平升高的发生早于其他感染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可用于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
2、PCT的检测方法及特点PCT无激素活性,其检测过程几乎不受外界干扰,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广泛地用于感染的诊断。
PCT检测手段多种多样,有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荧光法、胶体金比色法、免疫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发光法和免疫层析法等(见于表1)。
表1降钙素原检测方法比较3、PCT的临床应用1、导致PCT升高的常见疾病导致PCT升高的常见疾病见于表2。
表2导致PCT异常的常见疾病2、感染性疾病2.1细菌感染2.1.1呼吸系统感染:引起肺炎的病原微生物种类较多,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不典型病原体。
因此PCT水平在肺炎患者中呈现多样性,主要与病原体的类型、肺炎的严重程度以及全身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有关。
细菌性肺炎患者的PCT水平高于病毒、不典型病原体(军团菌除外)和结核菌导致的肺炎,但PCT正常或轻度增高不能排除细菌性肺炎。
初始PCT水平高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持续升高或不降是预后不良的标志。
《降钙素原在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分级管理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21)》推荐:依据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LRTI)不同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应采用不同PCT阈值进行感染分级管理。
降钙素原的检验方法和应用价值摘要】血清(浆)降钙素原(PCT)是近年发现的用于全身细菌感染诊断和鉴别诊断新的血清标志物,对疗效观察,预后判断也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还可以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炎症活动情况,与传统的炎症反应指标比较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关键词】降钙素原检验方法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331-02降钙素原(PCT)是降钙素的前体物质,作为一种炎症介质,近年来成为鉴别严重细菌感染的新型标志物。
本文就PCT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1. PCT的检测方法PCT的半衰期为25—30h,在体内稳定性很好,容易被检测。
1.1 放射免疫学分析法用人工合成的多克隆抗体特异地识别和连接合成氨基酸降钙素原。
该方法检测的是游离PCT、结合型PC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前体的混合物,而不能区分上述三种物质。
该法耗时长,标记的放射性元素有污染,限制了其应用。
1.2 双抗体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运用双单克隆抗体,分别结合到PCT分子的降钙素和抗钙素部位,可排除交叉反应。
反应过程中两个抗体与PCT分子结合而形成三明治复合体,发光部位于反应管的表面。
该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测定的低限值为0.1ng/ml。
1.3 金标法采用胶体金技术,包括胶体金标记的抗降钙素的单克隆抗体和非特异性的抗抗体,当标本加人标本孔,金标单克隆抗体与标本中的PCT结合,形成金标记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该复合物在反应膜上移动,与固定在膜上的抗抗体结合形成更大的复合物。
当PCT浓度超过0.5ng/ml,该复合物显示红色,红色的深浅与PCT的浓度成正比。
该法具有不依赖仪器、快速简便,易观察的特点,适合于床旁检验。
1.4 透射免疫浊度法样品中的PCT与试剂中的PCT单克隆抗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使反应液浊度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反应液浊度与所加人抗原的量呈线性关系,用特定光学检测仪器测定反应液吸光度值,反应液吸光度值与所测PCT浓度成正比。
降钙素原( PCT )SOP(荧光免疫层析法)一、目的规范实验室人员的操作,以保证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预期用途适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全血、血浆、血清中降钙素原(PCT )的浓度。
三、检验原理本试剂采用免疫荧光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人全血、血浆、血清中的降钙素原(PCT );浓度。
将待测样本加入缓冲液中混匀,样本中的降钙素原抗原和缓冲液中的荧光标记降钙素原单克隆抗体结合形成反应复合物。
将混合样本滴加至测试卡的加样孔中,在层析作用下,反应复合物沿着确酸纤维膜向前移动,被固定在硝酸纤维膜检测线上包被的降钙素原单克隆抗体所铺获。
样本中的降钙素原越多,检测线上积聚的复合物越多,荧光抗体信号强度反应了被捕获的降钙素原数量。
经广州万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适用仪器,可检测出样本中降钙素原的浓度。
检测仪默认的降钙素原检测结果以ng/mL 为单位。
四、主要组成成分试剂由测试卡、缓冲液、ID芯片和使用说明书组成。
其中:1、测试卡由试纸条、塑料盒组成。
试纸条上的主要成分有:硝酸纤维素膜、吸水纸,PVC板及其他试纸条支持物;硝酸纤维素膜包被有降钙素原单克隆抗体和兔lgG.2、缓冲液含有荧光标记降钙素原单克隆抗体和荧光标记抗免IgG五、储存条件及有效期测试卡和缓冲液4℃~30℃保存,有效期24个月。
测试卡铝箔袋开封后,应在1小时内尽快使用。
生产日期、失效日期:见标签。
六、适用仪器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免疫荧光检测仪( FS-112, FS-113)、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 FS-205, FS-301).七、样本要求1、全血、血浆、血清样本均可用于测试。
2、全血的收集:采用抗凝管(建议使用EDTA-Na, EDIA-K,商品化真空抗凝管)采血,采血后提匀备用。
样本采集后应尽快进行测试,若采血后不能在2个小时内测试的,应放在2℃---8℃保存,不得超过2天。
3、血清、血浆的收集:取血后应尽快以200opm的离心速度离心10分钟后分离血清、血浆,以免溶血。
降钙素原P C T参考值的临床应用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降钙素原(PCT)参考值的临床应用降钙素原(PCT)是一种用于细菌感染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监控及预后判断的具有创新意义的诊断指标。
当发生严重细菌感染和脓毒症时,血浆PCT 异常升高,3~6h 即可测得,6~12h 达高峰,2~3天恢复正常。
广泛用于ICU 病房、血液科、肿瘤科、儿科、早产儿及新生儿监护室、外科、内科、器官移植科、急诊科、介入诊断和治疗实验室等。
1、全身感染/脓毒症的诊断PCT <0.05 ng/ml健康人PCT 水平<0.05 ng/ml健康人PCT <0.5 ng/ml 进展为重度全身感染(重度脓毒症)风险较低注意:PCT <0.5 ng/ml 不能排除感染,局部感染可呈现低水平的PCT在细菌感染的早期9(感染6小时内),PCT 也可呈现较低水平,此类患者应在6-24小时后再次检测全身感染(脓毒症)可能性非常小 考虑局部细菌感染可能2 ng/ml >PCT ≥0.5ng/ml 中度风险进展为重度全身感染(重度脓毒症)此类患者应注意临床密切观察,同时6-24小时内再次进行PCT 检测和评估考虑全身感染(脓毒症) 排除可导致PCT 升高的其他情况10 ng/ml>PCT≥2ng/ml高风险进展为重度全身感染(重度脓毒在排除其他已知病因的情况,症)可以确诊为全身感染(脓毒症)PCT≥10ng/ml基本可以确诊为重度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重度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2、下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PCT<0.1 ng/ml强烈不推荐使用抗生素排除细菌感染0.25 ng/ml>PCT≥0.1ng/ml不推荐使用抗生素提示细菌感染可能性较小0.5 ng/ml>PCT≥0.25ng/ml建议开始抗生素治疗存在细菌感染的可能PCT≥0.5ng/ml强烈推荐进行抗生素治疗提示细菌感染。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PCT参考值、临床应用价值及临床应用价值降钙素原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PCT) 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糖蛋白,在严重系统感染特别是细菌感染的条件下,释放到患者循环系统的可溶性蛋白。
正常生理状态下,CALC-1基因转录表达的PCT局限于甲状腺C细胞及肺的神经内分泌细胞κ细胞上,PCT在健康人体内浓度非常低[(0.033±0.003)ng/ml],且男性体内PCT水平高于女性。
PCT临床应用价值(1)PCT可用于脓毒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脓毒症患者PCT水平明显高于非脓毒症患者,细菌性脓毒症患者PCT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性脓毒症患者。
且PCT升高对细菌感染导致的脓毒症特异性很高,可作为诊断脓毒症和鉴别严重细菌感染的生物学标记物。
PCT在SIRS、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的质量浓度依次升高,有统计学意义,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PCT质量浓度从0.5ng/ml升高甚至超过2ng/ml时,提示严重细菌感染或脓毒症。
若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或手术及外伤后的最初几天,PCT可在0.5-2ng/ml范围内。
PCT水平超过2ng/ml甚至大于10ng/ml时,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可能性非常大,超过90%。
高水平PCT 表明全身炎症反应非常严重,死亡风险很高,立即应用抗生素及其他针对性治疗。
(2)PCT已被用于指导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社区获得性肺炎等细菌感染的呼吸道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其PCT水平高于病毒、不典型病原体和结核菌导致的感染。
PCT 水平与痰细菌培养阳性率、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低水平PCT (<0.1ng/ml)提示肺部感染较轻,预后良好,但是病毒、非典型病原体导致的肺炎,是不使用或停用抗生素的参考指标。
初始PCT水平高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持续升高或不降是预后不良的标志。
(3)PCT水平可用于确定经验性抗菌治疗是否有效动态监测PCT水平可以判断病情进展情况,故对于接受抗生素治疗、需要暂停或终止抗生素治疗、监测感染灶的患者,每天均应监测PCT变化。
降钙素原检测临床应用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降钙素原(PCT)检测的临床应用
检验科于2013年12月开展降钙素原(PCT)检测,现将标本采集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介绍如下。
一.标本要求:
1.检验报告单名称:降钙素原检测。
2.PCT属于急诊项目,使用枸橼酸钠(蓝色)抗凝管,静脉采血3毫升,立即送检。
二.检测方法:胶体金法。
三.参考值范围:
1.成人正常值上限为0.1ng/ml。
2.新生儿PCT的推荐参考值
出生时<0.55ng/ml; 12~24h<4.7ng/ml
36~48h<1.7ng/ml;出生72h<0.05ng/ml
四.临床应用:
1.诊断脓毒症、判断脓毒症的预后。
2.细菌感染严重程度的判断。
3.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
4.外科术后、大面积创伤、烧伤等患者合并感染的判断。
5.指导抗生素使用。
五.PCT检测的局限性
手术创伤、多处创伤、出生48小时以内的新生儿、使用免疫刺激药物、严重烧伤、血液透析等可能引起的假阳性结果,PCT对细菌性关节炎、骨髓炎升高不明显。
PCT(降钙素原)测定及临床意义各临床科室:我院检验科已经开展了PCT(降钙素原)测定,为了大家能更好的使用该指标,PCT可以指导抗生素的使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现将其主要临床意义及使用方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降钙素原(PCT)是一种用于细菌感染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监控及预后判断的具有创新意义的诊断指标。
当发生严重细菌感染和脓毒症时,血浆PCT异常升高,3~6h即可测得,6~12h达高峰,2~3天恢复正常。
广泛用于ICU 病房、血液科、肿瘤科、儿科、早产儿及新生儿监护室、外科、内科、器官移植科、急诊科、介入诊断和治疗实验室等。
临床应用简介:1.对细菌性炎症疾病及不明原因发烧的鉴别诊断2.对胆源性与细菌感染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3.对新生儿及儿童的细菌性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4.对急性器官排斥反应与移植后感染的鉴别诊断5.对伴有急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6.对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7.大手术后感染的常规诊断和监测8.监测多发性损伤病人的感染9.对泌尿系统感染的检测10.ICU病人的应用作为系统性细菌感染及脓毒症的早期“预警”诊断作为对系统性细菌感染及脓毒症治疗过程的监测及判断预后11.对抗生素治疗效果的监测PCT检测在不同临床科系的应用1.血液肿瘤科对因接受化疗或骨髓移植而引起的免疫抑制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来说,严重的感染是致命的并发症,化疗期间有多种原因引起发热。
发热通常是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的症状,但有时是治疗过程中对药物的反应。
肿瘤细胞溶解引起的发热较常见,大多数病例的发热源仍不清楚。
PCT有助于对细菌和真菌引起的系统性感染作出明确的诊断。
即使是化疗患者,PCT对是否有败血症感染也能作出可靠的检测和评估。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常常缺乏炎症的特异性症状。
PCT在免疫抑制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中的表现与无免疫抑制患者中观察的结果相似。
其诊断价值已明显优于CRP和细胞因子。
血清降钙素原(PCT)的临床应用PCT由神经内分泌细胞(包括甲状腺、肺和胰腺组织的C细胞)表达,经酶切分解为(未成熟)降钙素、羧基端肽和氨基端肽。
健康人血中仅含有少量的PCT。
细菌感染后PCT会明显升高。
降钙素原(PCT)是检测全身感染(细菌)的有效标志物,用于脓毒症的诊断和治疗是监测,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具体应用如下:1、细菌感染早期的鉴别诊断。
通常在发生细菌感染后2-6小时快速升高,并可检测到;对细菌感染的诊断特异性在90%左右,而在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等情况下几乎不升高。
2、与感染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发展呈正相关。
随着感染严重程度的增加,PCT浓度明显增高。
3、细菌感染治疗效果及预后观察。
PCT水平的下降表明炎性反应的降低及感染灶的清除,因此可提示良好的预后及治疗效果观察,与疾病的发展呈现正相关。
4、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临床抗生素的滥用。
降钙素原(PCT)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鉴别诊断价值降钙素原(PCT)在全身细菌感染/脓毒症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注意:1、对于接受高剂量生物素治疗的患者(> 5mg/天),必须在末次生物素治疗8小时后采集样本。
2、由于检测试剂中含有单克隆鼠抗体,因此某些接受单克隆鼠抗体治疗或诊断的患者样本检测结果可能有误。
3、少数病例中极高浓度的链霉素抗体和钌会影响检测结果。
4、除感染外,以下情况也会出现PCT水平的升高:∙长时间或者重度心脏休克∙长期的器官重度不规则灌注∙小细胞肺癌或者甲状腺髓质C细胞肿瘤∙大面积外伤早期、外科手术和严重烧伤∙炎症细胞因子刺激和释放治疗∙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内)作为诊断指标,必须结合患者病史,临床检查和其他临床资料来综合评估检测结果。
PCT临床应用指导PCT临床应用指导一、引言1.1 目的: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PCT(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指导,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PCT在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1.2 背景:PCT是一种由肝脏分泌的激素,在感染和炎症过程中表达量显著增加。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CT在临床诊断、疾病监测和治疗指导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PCT的生理功能和表达调控机制2.1 生理功能:解释PCT在正常生理过程中的功能,例如在免疫调节、炎症反应和感染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2.2 表达调控机制:详细介绍PCT表达受到哪些因素的调控,包括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等。
三、PCT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3.1 早期感染诊断:阐述PCT在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例如细菌感染、感染等。
3.2 感染程度评估:探究PCT在评估感染程度、判断感染严重性以及预测预后方面的价值。
3.3 抗菌药物治疗指导:说明PCT在抗菌药物治疗中的应用,例如抗生素治疗是否必要性、抗生素疗程的持续时间等。
四、PCT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4.1 炎症性疾病诊断:介绍PCT在炎症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4.2 疾病活动监测:探讨PCT在炎症性疾病活动性监测中的作用,如关节炎活动性判断、疾病进展预测等。
4.3 治疗效果评估:详细叙述PCT在评估炎症性疾病治疗效果方面的应用,包括治疗是否有效、疗效持续时间等。
五、PCT的临床检测方法和标准5.1 PCT检测方法:介绍PCT检测的不同方法,如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
5.2 PCT正常值范围:阐述PCT正常值范围的差异和因素,并提供参考范围。
5.3 PCT异常值的解读:说明不同疾病情况下PCT异常值的解读和相关因素。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PCT检测方法详细说明、参考文献列表等。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7.1 法律名词:本文档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简要解释。
7.2 注释:对本文档中使用的专业术语、缩略语进行注解和解释。
降钙素原(PCT)临床实验室检测应用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是一种由11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3kDa的糖蛋白,是血清降钙素(CT)的前体物,在人体内的半衰期约20-24小时,稳定性好。
正常条件下,PCT在甲状腺C细胞中生成并裂解成降钙素。
人血清PCT含量极低,约2.5pg/ml(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在一些非甲状腺损伤如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败血症或脓毒性休克、慢性肾衰等患者血清PCT及其组分均显著升高。
PCT是一种蛋白质,当严重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以及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时
它在血浆中的水平升高。
自身免疫、过敏和病毒感染时PCT不会升高。
局部有限的细菌感染、轻微的感染和慢性炎症不会导致其升高。
细菌内毒素在诱导过程中担任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PCT反映了全身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
影响PCT水平的因素包括被感染器官的大小和
类型、细菌的种类、炎症的程度和免疫反应的状况。
另外,PCT只是在少数患者的大型外
科术后1~4d可以测到。
PCT水平的升高出现在严重休克、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紊乱
综合征(MODS),即使没有细菌感染或细菌性病灶。
但是,在这些病例中PCT水平通常低
于那些有细菌性病灶的患者。
从肠道释放细胞因子或细菌移位可能引起诱导。
PCT来源可能的生物学机制:靶细胞(PBMCs等)在LPS各种败血症相关因子作用下,应急分泌PCT。
这种应急分泌超过细胞后转换过程(由Pro-CT分解为aminopro-CT、CT、CCP-1)或后转换过程缺少必需的水解酶,从而导致实验所观察到的PCT成倍增长,而CT不平不变或稍增高。
在正常人血清中PCT 含量极低,在除甲状腺创伤或肿瘤外,系统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败血症、急慢性肺炎、急性胰腺炎、活动性肝炎、创伤等患者血清中显著升高,尤其对SIRS/败血症,PCT是一个非常敏感特异的血清学标志。
PCT的临床特点:
1.PCT-对于系统性细菌感染和脓毒症(败血症)等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2.PCT-是诊断和监测细菌炎性疾病感染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用于细菌与病毒性感染的鉴别诊断以及指导抗生素的应用。
3.PCT-在脓毒症(败血症)患者其PCT-浓度显著增高,可达1000ng/ml,是正常人的2000倍
4.PCT-优于其它现存的用于诊断细菌感染的指标(CRP和细胞因子等)
5.PCT-在正常人血中低于0.2ng/ml
6.PCT-在脓毒症(败血症)患者其PCT-浓度显著增高,可达1000ng/ml,是正常人的2000倍
7.PCT-与炎症的严重程度高度相关,在SIRS(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症)/脓毒症(败血症)/严重脓毒症(败血症)及/脓毒性(败血症)休克病人的浓度有明显差异
8.PCT-可在感染后2个小时后检测到,对临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9.PCT-在感染后12~24小时达到高峰;体内、外稳定性好,半衰期为22~29小时
10. PCT-在炎症消失后恢复正常
11.PCT-与局部感染无关
12.PCT-与病毒感染无关
13.PCT-不受外伤影响(多创伤或手术创伤)
14.PCT-不受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疾病的影响
15.PCT-不受临床用药影响(OKT3除外)
PCT临床实验室结果解释:
降钙素(PCT)< 0.2,正常人血中 < 0.2 ng/ml;
降钙素(PCT)0.25- 0.5 ng/ml,轻度或局部细菌感染;
降钙素(PCT)0.5-2 ng/ml ,需要动态观察,可能存在感染或败血症;不可能是严重的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明确病原学诊断,寻找病灶;
降钙素(PCT)2-10 ng/ml ,存在系统的细菌感染,明确病原学诊断;密切监测;寻找病灶,必要时可给予特异抗感染治疗和支持治疗;
降钙素(PCT)> 10 ng/ml ,如果可以除外严重多发创伤,即可证明存在严重细菌感染伴随全身炎症反应(如败血症伴器官功能衰竭或休克),明确病原学诊断;寻找病灶,给予特异抗感染治疗和支持治疗。
PCT的临床应用:
与细菌感染的传统诊断指标如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细菌培养等相比较,PCT检测具备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从临床应用鉴别诊断中可知,PCT在细菌感染方面的诊断的特异性明显优于传统诊断指标,研究结果表明PCT检测具有如下特点:
1.疾病的早期诊断: PCT通常在疾病发生的2-6小时内就升高, 并可以检测到。
2.与病情发展呈正相关: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血浆PCT浓度明显增高。
PCT对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诊断特异性明显高于CRP、WBC等等指标,特异性高达100%。
这说明血浆PCT含量测定是MODS发生的预警指标。
3.疗效观察与疾病预后:PCT水平下降表明炎性反应的降低及感染灶的清除,提示良好的预后。
PCT作为一种新的、具有创新意义的严重细菌感染等疾病的实验指标,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为重症监护、放化疗、服用免疫抑制剂或器官移植等患者合并发热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诊断、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的临床依据。
PCT可广泛用于ICU病房、血液科、肿瘤科、儿科、早产儿及新生儿监护室、外科、内科、器官移植科、急诊科、介入诊断和治疗实验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