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黄河发源地_参考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21.85 KB
- 文档页数:8
中国的主要河流及其流域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河流资源的国家,有许多主要河流贯穿全国各个地区。
这些河流不仅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主要河流及其流域情况。
一、长江流域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长江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脉,流经西南、中部和东部的11个省市区,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流域包括了长江及其支流的流域,总面积达到了183.5万平方公里。
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和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农业条件。
二、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流经九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流域的总面积约为75万平方公里。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虽然它经常发生洪水灾害,但也为黄土高原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养分,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三、珠江流域珠江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河流之一,也是广东省的母亲河。
它起源于广东省,流经广东、广西、湖南等地,最终注入南海。
珠江流域总面积约为45万平方公里。
珠江流域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不仅为广东地区的农业和工业提供了支持,也是中国重要的水路交通干线。
四、长白山-松花江流域长白山-松花江流域是中国东北重要的河流流域,主要由长白山、松花江和鸭绿江组成。
长白山是中国最著名的火山山脉之一,流经吉林、黑龙江等地,最终注入东海。
长白山-松花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森林资源和旅游景区。
五、辽河流域辽河流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第一条被开发的人工运河。
辽河发源于内蒙古与蒙古国交界处,流经内蒙古、辽宁等地,最终注入渤海。
辽河流域总面积约为22.1万平方公里。
辽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和能源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东北工业基地。
六、淮河流域淮河是中国重要的水运干线之一,也是华东地区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
淮河发源于安徽省北部,流经安徽、江苏等地,最终注入淮海。
长江黄河的源头和终点
1、黄河源头
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正源,源头于巴颜喀拉山脉的
雅拉达泽峰,海拔4675米,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一路历经
5464公里,最后在山东省注入渤海。
2、长江源头
长江全长6380公里,是世界第二大河,源头是位于青海省南部唐古
拉山脉主峰格拉丹冬雪山的沱沱河。
沱沱河发源于唐古拉山脉的主峰各拉
丹冬雪山西侧姜根迪如雪山的冰川;与位于青海西藏交界处的长江南源当
曲会合后称通天河。
扩展资料:
1、黄河流域很早就是中国农业经济开发地区。
上游的宁蒙河套平原、中游汾渭盆地以及下游引黄灌区都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黄河上中
游地区仍比较贫困,加快这一地区的开发建设,尽快脱贫致富,对改善生
态环境,实现经济重心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意义。
2、长江及其支流和包括鄱阳湖、洞庭湖、巢湖、太湖这些大湖在内
的湖泊鱼类丰富。
渔业得到广泛发展,为这一地区许多人口的主要生计。
在中国的河流中可找到多达500种鱼类,其中多数栖息在长江及其支流。
八上地理黄河长江知识点
长江、黄河知识点: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相对严重的地区;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是我国最长、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黄河,是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河,属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也有称第二大河流)。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黄金水道”和“水能宝库”之称。
2、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源头—宜昌)。
3、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重灾区在中下游平原地区。
洪灾频繁的原因有:
自然原因:流域内降水量大且集中在夏秋季,支流多,流域广,河道弯曲,泄洪不畅。
人为原因:上游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围湖造田—湖泊减小—分洪蓄洪能力下降。
三、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
2、河口—桃花峪,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土层疏松、夏季多暴雨(自然原因)、植被破坏严重(人为原因),所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含沙量第一的河流。
3、黄河下游进入华北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使下游随时随处都有决口的危险,引发洪涝。
4、治理黄河的根本在黄土高原(中游河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修建大型水利枢纽。
长江,亚洲第一大河,其流域面积、长度、水量都占亚洲第一位。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
长江流域从西到东约3,219公里,由北至南966公里余。
长江流经:青藏高原-青海(青)-四川(川)-西藏(藏)-云南(滇)-重庆(渝)-湖北(鄂)-湖南(湘)-江西(赣)-安徽(皖)-江苏(苏)-上海(沪)注入东海。
长江全长6397千米,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
总面积1808500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黄河(Yellow River),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
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
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
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中国人称其为“母亲秦岭之间,东行经河南孟津。
由这里距黄河名的都城洛阳。
洛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从东周起,先后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炀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等朝代在此建都,被称为“九朝古都”。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托克托县区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公里;河口镇至河黄河壶口南孟津间为中游,河长1206公里;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公里。
(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划分方案)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总面积达752443平方公里。
参考资料:《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是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重要启动区。
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重要的生态功能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三江源的核心区域,也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包括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3个园区。
以科学规划为引领,遵循生态保护内在规律,尊重三江源生态系统特点,努力将三江源国家公园建成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共建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行区,青藏高原大自然保护展示和生态文特写 III FEATriBE规划范围三江源国家公园包括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3个园区,总面积为12.31万平方千米,涉及治多、 曲麻莱、玛多、杂多四县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辖区域,共12个乡镇、53个行政村。
其中冰川雪山 833.4平方千米,河湖和湿地29842.8平方千米,草地86832.2平方千米,林地495.2平方千米。
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内有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陵湖一鄂陵湖、星星海、索加一曲麻河、果 宗木查、昂赛5个保护分区和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扎陵湖、鄂陵湖2处国际重要湿地,均位 于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有列入国家《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的国家重要湿地7处;扎陵湖一鄂陵湖和楚玛 尔河2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黄河源水利风景区1处。
另外,青海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也被 完整地划入了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
.澜沧江源园区以江源高原峡谷为主图/全景功能分区三江源国家公园按照生态系统功能、保护目标将各园区划分为核心保育区、生态保育修复区、传统利用区,其中核心保育区面积约9.06万平方千米,生态保育修复区面积约0.59万平方千米,传统利用区面积约2.66 万平方千米。
按“一园三区”布局,分别整合治多县、曲麻莱县和玛多县、杂多县政府涉及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相关部 门职责,设立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委员会。
对比长江、黄河1、黄河发源地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源头沱沱河约古宗列渠2、长江流经省区: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黄河: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3、长江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河: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4、主要支流:长江嘉陵江、汉江、赣江等黄河:洮河、湟水、渭河等5、长江:流域范围位于秦岭与南岭之间黄河:位于阴山与秦岭之间黄河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还。
中的天是巴颜喀拉山,海是渤海。
凌汛出现在黄河的上、下游河段。
黄河之害主要在于下游河段的地上河决口改道,洪水泛滥。
2、地上河形成的原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入河,河水含沙量大。
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宽,流速变慢,大量泥沙沉积在河床,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面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对地面的冲刷严重。
4、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修建水库和水利枢纽工程,在下游加固堤防,也是根治黄河的重要手段。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
5、黄河各河段存在的问题河段划分界限: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线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线是桃花裕。
上游:荒漠化凌汛原因:气候干旱草地退化受纬度位置影响初春时上游河段先解冻河水挟冰块而下水势凶猛导致水位猛涨可采取措施:多植树造林等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原因:人为自然原因可采取措施:保持水土植树造林下游:地上河原因:书p49最后一段可采取措施:疏通河道修建大坝等长江1、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干支流大部分位于亚热带,没有结冰期。
2、长江是水能宝库,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的1/2。
长江长江中国第一大河。
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的西南侧。
干流自青藏高原蜿蜒东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10个省、区、市,在上海市注入东海。
全长6300公里。
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1/5。
长江干流源远流长,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全年不冻,干支流通航里程7万公里,约有3万公里航道可以通行机动船,宜昌以下3000公里的干流可通行轮船,万吨海轮可直达南京。
同时,干流与海洋相通,不但便利流域内部与沿海各地的联系,而且,也可以与国外进行经济贸易上的交往,因而有黄金水道之称流域总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
年均入海水量达1万亿立方米,居全世界第3位。
长江流经西藏、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市区,在上海注入东海。
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和黄浦江等支流。
在江苏省镇江市同京杭大运河相交。
长江流域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最繁荣的地区,沿江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长江在湖北省宜昌市以上为上游,水急滩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间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鄱阳、洞庭两湖最大);湖口以下为下游,江宽,江口有冲积而成的崇明岛。
长江水量和水利资源丰富,盛水期,万吨轮可通武汉,小轮可上溯宜昌。
其流域面积、长度、水量都占亚洲第一位。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
长江流域从西到东约3,219公里,由北至南966公里余。
长江流经:青藏高原-青海(青)-四川(川)-西藏(藏)-云南(滇)-重庆(渝)-湖北(鄂)-湖南(湘)-江西(赣)-安徽(皖)-江苏(苏)-上海(沪)-东海。
长江全长6397千米,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
总面积1808500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必背知识点专项训练:长江和黄河一、必背知识点1、长江:(1)发源地:青藏高原的a唐古拉山;全长6300千米;注入b东海。
(2)河段划分:上中下游以c湖北宜昌和d江西湖口为界(3)上游:流经地形区:A青藏高原、横断山区、B云贵高原、C四川盆地流经省区:青、藏、川、滇、渝接纳支流:⑥雅砻江、⑤岷江、④嘉陵江、⑦乌江(4)中下游:流经地形区:D长江中下游平原流经省区:(中游)鄂、湘、赣(下游)皖、苏、沪。
接纳支流:沅江和②湘江、①汉江、③赣江(4)开发和利用:上游侧重水能开发。
蕴藏量占全国的1/3,尤其是宜宾以上的金沙江,被称为“水能宝库”。
(E三峡、F葛洲坝,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防洪、发电、航运)中下游干流和主要支流航运价值高,被称为“黄金水道”(5)洪涝及治理(中游荆江河段最严重):原因:①上游汛期来水量大,②荆江河段弯曲、③中上游水土流失导致河道淤积严重、④围湖造田运动导致湖泊面积减少,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等。
措施:①加固大堤,②兴建分洪蓄洪工程,③荆江河段裁弯取直,④上中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等。
2、黄河:(1)发源于青藏高原的a巴颜喀拉山,注入b渤海,我国第二长河。
(2)河流分段:上、中、下游以m内蒙古河口镇、n河南省桃花峪为界。
(3)上游: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A、内蒙古高原B、流经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接纳支流:洮河、③湟水开发与治理:水力发电(g龙羊峡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等)和引黄灌溉(“塞上江南”之称的是f宁夏平原和e河套平原)(4)中游:流经地形区:C黄土高原流经省区:山西和陕西接纳支流:②汾河、①渭河生态问题: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猛增原因:黄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开发与治理:植树造林种草,打坝淤地,兴修水库。
小浪底水库:防洪、防凌、减淤(5)下游:流经地形区:D华北平原流经省区:河南、山东河段特征:“地上河”,无支流汇入原因: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迫使人们不断加高河堤。
长江黄河发源地参考资料一:长江黄河的发源地重要的地理位置青海省位于中国中部偏西。
青藏高原北部,介于东经89°35′—103°04′,北纬31°39′—39°19′之间。
北、东与甘肃省比邻,东南接四川省,南、西与西藏自治区相连,西北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联结西藏、新疆与内地的纽带。
养蚕记青海省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800多公里。
面积72。
1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13,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居全国第4位。
青海有全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因此而得名青海省,简称青。
山和水的故乡青海会省均属高原地区。
全省地势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
最高点海拔6860米,最低海拔为1650米。
总体来说,北部为山地,中部为盆地,南部为山原和山地。
各地地貌差异较大,东部多为高山深谷,西部为山原宽谷或宽广的盆地。
超拽女生网名青海多山。
昆仑山是青海高山的主体,平均海拔5500米,富有神秘色彩。
古代人把它称为“神山”、“仙山”。
唐古拉山横亘在青海西南部,是青海与西藏的自然分界线。
青海西北部的阿尔金山与新疆相望,盛产石油。
祁连山位于青海与甘肃之间。
青海省有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平原等。
山上草木葱茏,山下宜于农牧。
此外,还有号称“江河摇篮”的巴颜喀拉山和号称“雪山之父”的阿尼玛卿山等高山。
青海水也多。
人称青海是“山和水”的故乡。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和第二大河—黄河的源头,都在青海省。
长江源于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雪山的姜根迪如大冰川,青海省内流长1200多公里,横贯青南高原,流域内山川壮丽,牧场肥沃。
黄河源于巴颜喀拉山脉各姿各雅山麓,青海省内流长近2000公里,上游河段峡谷很深,落差集中,河水清澈湍急,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
澜沧江也发源于青海,经四川、云南流入印度,是一条国际河流由于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且处于高原,因此有“江河源”和“中华水塔”的美誉。
青海湖泊众多,湖泊面积仅次于西藏居中国第二。
全省面积在0。
5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458个,湖水总面积12855。
8平方公里。
最大的湖是青海湖,面积4573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195米,比著名的泰山顶峰还高一倍,湖水最深处32米。
青海冰川广布,主要分布于昆仑山、祁连山和唐古拉山。
冰川面积为4620。
71平方公里,总储量3988亿立方米。
作为全国主要的水源地,青海区域涵养功能显著,是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方法要地之一。
高原大陆性气候青海气候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气温低,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
年平均气温南北低,中部较高。
南北地区一般在0℃以下,最低-4℃以下,中部地带一般在0—8℃之间。
月平均气温7月份最高,1月份最低。
无霜期最高为185天(循化县),许多地区只有几十天。
青海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明显,气候不一。
青海农谚说:“一山有四季,十里不一样天”。
青海是中国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地势很高,干燥少云,日照时刻长,年日照时数2328到3575小时,较国内同纬度地区多400到600小时。
行政区划青海省现辖1个地级市,1个地区,6个民族自治州,30个县,7个民族自治县,2个州属市,4个市辖区,3个行政区。
青海地处内陆腹地,自然环境特殊,县级行区划辖地面积大,但人口密度小。
全省46个县(市区)中,15万人以下的37个,其中56万人以下的23个,到多县仅万余人。
较少的人口青海是中国人口最少省份之一。
新中国成立时的1949年,人口148万,2000年增到517万(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
比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46万人增加了72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
47�。
青海省地广人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7。
19人,仅高于西藏全省人口分布很不平衡,西宁市和东部农业区面积仅占全省的2。
84�,人口却占全省的67。
2�。
省会西宁市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地处青藏高原东部,黄河支流湟水上游,市区平均海拔2275米,属大陆高原半干旱气候,年均气温6。
5℃,年均降水量327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天然的避暑胜地。
西宁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悠久历史。
现辖城东、城中、城西、城北四个区和大通、湟中、湟源三个县,总面积7665平方公里,2000年常住人口197。
92万,其中市区面积350平方公里,人口71。
1万,同汉、回、土、藏、蒙、撒拉等35个民族组成。
是黄河上游百万以上人口的中心城市之一。
西宁有丰富的地表资源和地下资源,湟水河贯穿全市区,全年河流量18。
94亿立方米。
耕地面积14。
4万公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西宁是沟通青海省与外地联系以及全省各地相互联系的交通枢纽中心,兰青(甘肃兰州市—青海)、青藏(青海—西藏)公路和铁路贯通全市。
10余条干线公路透过西宁联接省内外。
客货列车可通达北京、上海、西安等到城市。
西宁机场航线分虽达北京、上海、广州、拉萨等地。
西宁作为中心省会城市,近年来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开工建设和完成了高速公路、出口道路、公园、体育活动中心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和居民住宅项目,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排水管网改造等一批新项目正在启动。
1999年全市电话交换机装机总容量23。
2万门,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系统配套成网。
西宁工业以机械、轻纺、化工、建材、冶金、皮革皮毛、食品为主体,是工业行业门类比较齐全的中心城市之一。
机床、工程机械及各种工具产品的生产具有必须规模和水平。
结合西宁地方特色,还大力发展了绿色食品、乳制品系列,部分产品已销往国外。
西宁市近郊以蔬菜为主,是城市的重要“菜篮子”生产基地,所辖三县以粮油生产为主。
西宁市的农村经济构成了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菜、粮、油、奶、蛋、肉、鱼等副食为重点的城郊型经济格局。
西宁地处古“丝绸之”之南路,是古代东西往来的必经之路。
壮丽的高原风光、悠久的河湟文化,为西宁市留下了众多旅游名胜。
湟中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寺内藏有超多珍重文物和善本藏经。
西宁西临日月山和青海湖,北有风景优美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互助北山林场等旅游胜地。
西宁市作为国务院确定的内陆开放城市之一的中心城市,重视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用心改善投资环境,并先后与韩国、日本一些城市建立了经济、文化协作关联。
参考资料二:长江黄河发源地黄河长江发源地1:黄河长度5464千米源头海拔4800米平均流量1774。
5立方米/秒流域面积752443平方公里源头青海省注入渤海中下游分界点:河口,旧孟津别称:塞上江南发源地: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北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
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
两岸缺乏湖泊,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
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300米,水深一般为2。
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有1。
2~1。
3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自古以来也被人们视为中华礼貌的摇篮。
黄河流域历代王朝建都史实为: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周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秦朝定都于咸阳,西汉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东汉定都于洛阳,魏晋均定都于洛阳,隋唐均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宋朝定都于东京(今河南开封)。
2长江发源地长江发源于西藏康区格拉丹东雪峰西南侧的冰川,藏语称之为“治曲”,犁牛河之意,盖因长江源头的两股源流仿佛从犁牛鼻孔中流出。
长江和黄河一样,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文化发祥地。
长江正源沱沱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海拔6621米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的姜根迪如雪山。
各拉丹冬雪山与它周围的20座海拔6千米以上的雪山组成了南北长50余千米、东西宽约20千米的雪山群。
海拔5800米以上终年积雪,积雪面积在600平方千米以上。
雪山群中有近40条现代冰川沿山谷向下移动,有的构成冰舌,冰舌末端海拔约5400米。
晶莹夺目的雪山和冰川,储存着超多的、用之不竭的固体水源。
雪山群西南部的姜根迪如雪山,海拔6548米,有南北各1条冰川围绕,形似螃蟹的两只前螯,南冰川长12。
6千米,宽1。
6千米;北冰川长10。
1千米,宽1。
3千米。
冰川末端的冰舌,因融溶作用构成许多奇特的冰峰,组成瑰丽的冰塔林和冰瀑布。
冰舌两侧和末端接近岩石和砾石裸露区,吸热较多,融溶剧烈,一串串冰凌下的一滴滴融水构成一股股小瀑布,水声潺潺,奔流向前。
这就是万里长江的发源地,这两条冰川的融水就是长江源头的最初水流。
?长江,我国古代称作“江”,也叫“大江”。
在不一样的地区,有不一样的名称。
很早以来,人们就一向在寻觅它的源头,限于当时的各种条件,始终无法弄清、我国著名古籍《尚书。
禹贡》曾把发源于岷山的嘉陵江、岷江当作长江上源,因此有着“岷山导江”、“江源于岷”的说法。
直到明代,公元1641年,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溯金沙江而上,到川、青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发现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源,并写了《江源考》一书,推翻了过去“岷山导江”、“江源于岷”的错误说法,把长江的发源地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但他未能继续沿金沙江上溯,也没有找到长江的真正发源地。
到了清代,即17世纪中叶,人们对长江上源的水系有了进一步认识,当时实地查看绘制的地图中,已绘出通天河、木鲁乌苏等河流,但对江源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公元1720年,清朝皇帝康熙派专使探查黄河上源的同时,顺便考察了通天河上游。
看到巴颜喀拉山南麓河流众多,密如蛛网,无法肯定哪一条河是正源,只好笼统地说:“江源如帚,分散甚阔”。
真正认识长江源头,还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6年8月,由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人力到长江源头的曲麻莱等地实地查勘,发现长江分南北二源:南源为木鲁乌苏河,发源于唐古拉山北麓,北源为楚玛尔河,发源于可可西里山南麓。
虽比过去大大前进了一步,但仍未找到真正的发源地。
1977年,由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等单位组织的江源考察队,再次来到长江源头地区,结果发现长江的真正源头是在青海省唐古拉山北麓的各拉丹冬冰峰下,它的正源是沱沱河。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查明长江的真正发源地。
在各拉丹冬雪山群西南侧的姜根迪如雪山(海拔6548米)南北两侧,有两条现代山谷冰川呈钳形环绕。
南侧冰川长12。
8千米,冰舌长8。
5千米,宽1。
7千米,北侧冰川长10。
3千米,冰舌长6千米,宽1。
4千米。
规模最大的南侧冰川即为长江源头所在。
姜根迪如南侧冰川起始点位于东经91度07分、北纬33度28分,海拔高度6543米,属格尔木市辖区—唐古拉山区,在世界大河流中是源头起点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