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色谱维修
- 格式:ppt
- 大小:906.50 KB
- 文档页数:26
气相色谱仪的日常维护及故障处理
气相色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用于分离和定量分析气态或挥发性样品中的化合物。
为了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准确分析结果,需要进行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
1. 日常维护:
- 定期检查和清洁进样口、柱温槽、检测器等部件,防止堵塞和污染,使用合适的溶剂进行清洗。
- 定期更换进样口和柱,避免废气和样品残留导致柱堵塞。
- 检查气瓶的气体压力和剩余量,确保气源充足。
- 定期检查并校正温度控制系统,确保温度稳定性。
- 校正和调整流量计,确保气体流量准确。
2. 故障处理:
- 检查气源是否正常供应,确保气瓶气体压力足够。
- 检查进样口、柱和检测器是否正确连接,是否存在松动或密封不良的情况。
- 对于柱堵塞的情况,可以尝试进行逆向流动或使用适当的溶剂进行冲洗。
- 如果检测器出现异常信号或没有响应,可以检查电极是否干净,是否需要更换或校正。
- 如果发现峰形变形或峰扭曲,可能是由于柱老化、柱偏移或进样量过大导致的,可以尝试更换柱或调整进样量。
- 针对峰形不对称或峰尖下降不明显的问题,可以进行柱焦化试验,检查柱是否需要更换。
- 对于异常的峰形或噪声信号,可以检查进样口和检测器之间是否存在泄漏。
总之,定期进行维护,保持仪器的清洁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及时处理故障,可以保证气相色谱仪的正常运行和准确的分析结果。
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故障,建议及时联系仪器厂商的技术支持进行维修。
气相色谱仪作为一种分析检测仪器,因具有分离效能高、准确度高、进样量少和多组分同时测定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领域。
但由于检测员素质、样品性质以及仪器本身等方面的原因,常常出现各种问题,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甚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本文简单介绍气相色谱仪的几种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以期与从事气相色谱仪维修和使用的同行交流探讨。
一、基线不稳,基线噪音过大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1.载气纯度不够,根据检测需要更换纯度较高的载气。
2.脱氧管,脱水管等载气过滤装置失效,可以查看过滤装置内的颜色变化情况等判断是否需要更换,如失效,应及时更换,防止造成整个检测系统污染。
3.管路有漏气处,打开载气,使用检漏液对管路各连接点进行检漏,发现漏气处,重新连接。
4.进样口、色谱柱或检测器有污染,判断污染出在何处,逐一进行排查,首先,拆下色谱柱连接检测器端,若基线仍不正常,刚说明检测器受污染,需要清洗检测器或用高温老化检测器数小时;每次关机后应使用夹子夹住尾气排放软管,防止空气回流进入检测器造成污染。
若基线正常,检测器未受污染,则打开进样口,用溶剂清洗汽化室、分流平板,更换衬管内玻璃毛或更换新衬管;若基线仍不正常,拆下色谱柱连接检测器端,与进样口端正常连接,通载气,用色谱柱使用温度范围内较高温度老化数小时或用溶剂冲洗色谱柱或更换新色谱柱。
5.静电干扰或仪器电子控制元件问题,检查仪器是否良好接地,检查线路板及各电子部件是否松动,若问题仍旧,拆下通过流量控制阀后管线,用气体流量计测量实际流量是否稳定并且与设定值是否相符,若波动或相差较大,则需要更换气体流量控制阀。
6.检测器老化。
检测器使用时间过久,已达到使用年限,或是日常不正确的操作,致检测器受损严重,则需要更换部件或是更换检测器。
二、自动进样器进样时常常扎弯进样针或进样针推杆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1.进样隔垫上的螺母拧得过紧,隔垫在高温时膨胀更紧,使得进样针难以扎进弄弯针头,拧隔垫螺母不应拧得过紧,随着进样口温度升高,进样隔垫膨胀自然会密封良好,既防止了针头扎弯,又能增加隔垫使用次数。
气相色谱仪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在使用气相色谱仪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故障,本文从气路系统、检测系统、温控系统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色谱仪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供从事气相色谱仪维修和使用的人员参考。
近年来,气相色谱分析仪以其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可进行多组分测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行业中,在化工分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是,由于工作人员维护不到位,样品预处理系统的不完善以及仪器本身有缺陷等原因,造成仪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故障,从而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
因此,能够及时准确地分析排除故障非常重要。
气相色谱仪的构成及工作原理一般气相色谱仪是由六个基本系统组成,即:载气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温控系统,检测系统及记录系统。
气相色谱仪利用物理分离技术,对多个组分在色谱柱中进行分离,分离后进入检测器中进行检测。
为了避免工艺介质中含有对色谱柱有害的组分或不需检测的某些成分以及为了缩短分析周期,色谱仪常常配合柱切技术将不需检测的组分切除掉,然后由微处理器根据进入检测器的组分产生的信号大小自动计算出组分含量值。
气相色谱仪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3.1气路系统故障气相色谱仪的气路系统,是一个载气连续运行、管路密闭的系统。
气路系统的气密性、载气流速的稳定性以及流量的准确性都会对气相色谱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气路系统故障主要表现为流量不能稳定地调节到预定值,分析其可能原因为:(1) 气路系统有漏气或堵塞;(2)减压阀或稳压阀故障;(3)气源压力不足或波动;(4)流量控制阀件被污染或损坏。
针对以上各种原因处理方法如下:在气路中按照气体走向顺序查到具体故障发生位置进行消漏或清堵。
更换减压阀或稳压阀。
调整气源压力至合适范围内,并有稳定的输出。
清洗阀件,必要时更换。
3.2 检测器故障热导检测器(TCD) 热导检测器是利用被测气体与载气间及被测气体各组分间热导率的差别,使测量电桥产生不平衡电压,从而测出组分浓度。
气相色谱仪在使用中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摘要]本文主要分析气相色谱仪在使用中通常会发生的一些故障,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气相色谱仪;故障;排除;措施气相色谱仪一般主要包括:1)载气系统:包括气源、气体净化、气体流速控制及测量;2)进样系统:包括进样器、汽化室(将液体样品瞬间汽化为蒸气);3)色谱柱和柱温:包括恒温控制装置(将多组分样品分离为单个);4)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器,控温装置;(5)记录系统:包括放大器、记录仪、或数据处理装置、工作站。
而身为一名计量工作人员,在充分了解被检气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及组成的同时,必须严格按照JJG700-1999《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的要求进行检定。
在检定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气路故障、进样后不出色谱峰、基线问题、峰丢失等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平时检定过程中积累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和大家共勉。
一、气路故障维修方法对于气相色谱仪的气路部分来说,按其故障现象可以分为流量调节故障、气路堵塞与污染故障、气路泄漏故障等;下面重点介绍流量调节故障和气路泄漏故障处理方法。
(一)流量调节故障1.流量调不上去(1)气路检查。
首先检查仪器系统是否有明显的漏气声。
在仪器系统气路有较大的泄漏发生时,很可能导致流量调不上去。
听到有漏气声之后,可依照声音发出的方向而逐步定位。
此时可利用皂液的涂抹进一步确定漏气的发生处。
找到原因后及时堵漏。
在外部没有明显的漏气声时,检查柱前压,观察柱前压指示表的数值大小,可迅速判断是气源引起的故障,还是仪器内部气路堵塞及损伤造成的。
如果是柱前压比预定压力值低太多,则说明气源需要检查;如果柱前压正常则需要检查仪器的内部气路。
(2)钢瓶高、低压表检查:打开钢瓶阀后,观察高压表指示,压力应在1-15MPa之间。
如果压力在1MPa以下,停用该钢瓶,换气;如压力值在合适的范围内,说明钢瓶压力正常。
低压表指示应在0.25-0.4MPa之间。
如果正常,可怀疑气路过滤接头有堵塞或者是仪器上的稳定阀有问题;如低压值不正常,则说明减压阀有问题。
气相色谱仪常见的调试和维修方法气相色谱仪(Gas Chromatograph, G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食品等领域。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
本文将介绍气相色谱仪常见的调试和维修方法。
1. 基本操作在进行调试或维修之前,需要了解气相色谱仪的基本操作。
一般情况下,气相色谱仪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1样品制备样品预处理是气相色谱仪分析的关键步骤之一。
正确的样品制备可以提高测试准确性和稳定性,降低误差。
1.2柱装填及参数设置正确的柱装填可以提高分离效果和分析速度。
同时,合理的参数设置也可以提高测试准确性和稳定性。
1.3进样器和检测器进样器和检测器是气相色谱仪的核心部件。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2. 气相色谱仪常见故障2.1 岩棉蓝色岩棉蓝色是指岩棉变成蓝色,需要及时进行清理。
岩棉蓝色可能会导致气相色谱仪的背景噪声增加,从而影响测试结果。
2.2 缺少信号缺少信号可能是由于路径堵塞、进样器及检测器失效等原因造成的。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排查。
2.3 流量不稳定气相色谱仪的稳定流量对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很重要。
流量不稳定可能是由于进样器、检测器、背压等原因造成的。
可以调整进样器、检测器的流量、背压等参数来解决这个问题。
2.4 信噪比低信噪比低可能是由于岩棉污染、噪声源等原因造成的。
可以清理岩棉或重新设置柱装填参数等方法来提高信噪比。
3. 调试和维修方法3.1 清理内部和外部部件清理气相色谱仪的内部和外部部件可以提高气相色谱仪的性能和寿命。
清理时需要注意使用正确的清洁剂和方法。
3.2 更换进样器及检测器进样器和检测器是气相色谱仪的核心部件,需要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如果检测器出现故障,可以更换同型号的新检测器。
如果进样器需要更换,需要注意进样量和流量等参数的设置。
3.3 更换岩棉岩棉蓝色可能会导致气相色谱仪的背景噪声增加。
更换岩棉时需要注意岩棉的位置和大小等参数。
气相色谱仪的日常维护与维修发布时间:2022-07-16T01:16:58.284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5期3月作者:杨建红[导读] 为提高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效率,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杨建红淮安市产品质量监督综合检验中心摘要:为提高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效率,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本文结合实际对气相色谱仪的日常维护以及维修要点进行研究,以下对两者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关键词:气相色谱仪;日常维护;维修引言:气相色谱仪作为一种常见的仪器设备,在日常使用的阶段中做好相应的维护以及维修工作对提高气相色谱检测精确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日常维护以及维修要点进行分析,寻找出科学有效的维护以及维修方法。
气相色谱仪1、气路系统气相色谱仪的气路系统主要由载气(和辅助气体)及其所流经的部件组成。
其主要零部件有:减压阀、净化器、稳压阀、稳流阀、流量计、压力表、六通阀、气化器、色谱柱和检测器等。
这些零部件除减压阀和净化器外,其他一般都组装在色谱仪器的主机中。
对气相色谱仪气路系统的基本要求是:气密性好、稳定性佳、计量准确、控制方便、柱效优良和检测灵敏等。
在整个气路系统的运行环节中,要保持持续运行的状态。
按照稳定的流速和较好的密闭性,可以达到精确的定位。
(1)载气用钢瓶总阀和减压阀,两者之间要时刻关注检漏的情况,一般涂抹肥皂水或洗洁精水进行检测,载气的纯度要超过99.9%,如果氧气存在时,可能会使色谱柱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2)对载气气瓶进行及时更换,随时关注钢瓶的压强大小,维持在2.0mpa以上。
(3)氢气发生器的使用环节中,随时关注液位高低变化值不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避免对电解池造成冲击;随时关注周围的环境变化,及时更换干燥剂。
(4)选择空气发生器,定期调节干燥剂的剂量;(5)稳定阀,针型阀和稳流阀的调节要以匀速的方式推进。
2、进样系统2.1进样针(微量进样器)微量进样器是由外套、芯子、针尖等组成。
在使用进样器之前,要对其表层进行检查,看其是否存在污染情况针筒是否存在裂缝,以及芯子是否平直等,还要关注整体的气密性状况;使用之后要及时进行清理,特别是对于粘稠的液体样品,要选择合适的溶液做好清理。
气相色谱仪维修手册气相色谱仪维修手册1.简介1.1 目的本文档旨在提供气相色谱仪维修过程中的详细指南,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保持最佳性能。
1.2 范围本手册适用于所有气相色谱仪设备的维修和保养。
2.气相色谱仪基本知识2.1 仪器组成2.1.1 柱室:包括进样口、柱箱和检测器等部件。
2.1.2 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控制、压力控制和流量控制等系统。
2.1.3 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包括信号采集、数据处理和峰识别等功能。
2.2 基本原理2.2.1 气相色谱仪利用样品溶解入气相载气中,在柱室的填充柱(固定相)中发生分离。
2.2.2 分离后的组分依次通过检测器,产生相应的信号。
2.2.3 信号经过放大和处理后,转化成峰图,可进一步进行数据分析和定量测定。
2.3 操作指导2.3.1 开机与关机过程详解2.3.2 进样口的使用方法2.3.3 柱室温度、压力和流量的调节方法2.3.4 数据采集与峰识别方法3.故障排除3.1 常见故障症状及可能原因3.1.1 信号异常:可能原因包括检测器故障、柱室温度异常、进样口堵塞等。
3.1.2 峰形异常:可能原因包括柱室温度不稳定、流量异常、柱头破损等。
3.2 故障排除步骤3.2.1 故障现象描述3.2.2 确定故障原因3.2.3 修理和更换故障部件3.2.4 测试和验证4.维护保养4.1 日常清洁4.2 预防性维护计划4.3 部件更换周期4.4 定期校准和校验5.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5.1 气相色谱仪维护记录表5.2 维修部件清单5.3 配件供应商联系信息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气相色谱仪:Gas Chromatography,简称GC,是一种在气态载气条件下进行分离和分析化学物质的技术。
6.2 检测器:Detector,对进入检测器的组分进行信号转换和放大,将化学过程转化为可观测的电信号。
7.结束本文档提供了气相色谱仪维修的详细指南,包括仪器组成、基本原理、操作指导、故障排除和维护保养等内容。
第一篇气相色谱维修维护经验要分析和判断色谱仪的故障所在,就必须要熟悉气相色谱的流程和气、电路这两大系统,特别是构成这两个系统部件的结构、功能。
色谱仪的故障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某一故障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必须采用部分检查的方法,即排除法,才可能缩小故障的范围。
对于气路系统出的故障,不外乎是各种气体(特别是载气)有漏气的现象、气体不好、气体稳压稳流不好等等,气路产生的“鬼峰”和峰的丢失较为普遍。
另外,色谱柱的“老化”过程没有充分或柱温过高,产生的“液相遗失”等“鬼峰”也会频频出现。
所以,首先应该解决气路问题,若气路无问题,则看电路问题,色谱气路上的故障,分析工作者可以找出并排除,但要排除电路上的故障则并非易事,就需要分析工作者有一定的电子线路方面的知识,并且要弄清楚主机接线图和各系统的电原理图(尤其是接线图)。
在这些图上清楚的画出了控制单元和被控对象间的关系,具体的标明了各接插件引线的编号和去向,按图去检查电路、找寻故障是非常方便的。
色谱电路系统的故障,一般是温度控制系统的故障和检测放大系统的故障,当然不排除供给各系统的电源的故障。
温控系统(包括柱温、检测器温控、进样器温控)的主回路由可控硅和加热丝所组成,可控硅导通角的变化,使加热功率变化,而使温度变化(恒定或不恒定)。
而控制可控硅导通角变化的是辅回路(或称控温电路),包括铂电阻(热敏元件)和线性集成电路等等。
由上所述可知,若是温控系统的毛病,则应首先要检查可控硅是否坏,加热丝是否坏(断或短路),铂电阻是否坏(断或短路)或是否接触不良。
其次检查辅回路的其它电子部件。
放大系统常见故障是离子讯号线受潮或断开、高阻开关(即灵敏度选择)受潮、集成运算放大器(如:AD515JH、OP07等)性能变差或坏等等。
色谱故障的排除既要做到局部又要考虑到整体,有“果”必有“因”,弄清线路的走向,逐步排除产生“果”(故障)的“因”,把故障范围缩小。
例如:若出现基线不停的抖动或基线噪音很大时,可先将放大器的讯号输入线断开,观察基线情况,如果恢复正常,则说明故障不在放大器和处理机(或记录仪),而在气路部分或温度控制单元;反之,则说明故障发生在放大器、记录仪(或处理机)等单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