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电影投融资调研报告-聚影汇-2019.4-52页
- 格式:pdf
- 大小:559.92 KB
- 文档页数:52
中国电影[600977]2019年度财务分析报告目录一.公司简介 (3)二.公司财务分析 (3)2.1 公司资产结构分析 (3)2.1.1 资产构成基本情况 (3)2.1.2 流动资产构成情况 (4)2.1.3 非流动资产构成情况 (5)2.2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结构分析 (7)2.2.1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基本构成情况 (7)2.2.2 流动负债基本构成情况 (8)2.2.3 非流动负债基本构成情况 (9)2.2.4 所有者权益基本构成情况 (10)2.3利润分析 (12)2.3.1 净利润分析 (12)2.3.2 营业利润分析 (12)2.3.3 利润总额分析 (13)2.3.4 成本费用分析 (14)2.4 现金流量分析 (15)2.4.1 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现金流分析 (15)2.4.2 现金流入结构分析 (16)2.4.3 现金流出结构分析 (20)2.5 偿债能力分析 (25)2.5.1 短期偿债能力 (25)2.5.2 综合偿债能力 (25)2.6 营运能力分析 (26)2.6.1 存货周转率 (26)2.6.2 应收账款周转率 (27)2.6.3 总资产周转率 (28)2.7盈利能力分析 (29)2.7.1 销售毛利率 (29)2.7.2 销售净利率 (30)2.7.3 ROE(净资产收益率) (31)2.7.4 ROA(总资产报酬率) (32)2.8成长性分析 (33)2.8.1 资产扩张率 (33)2.8.2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率 (34)2.8.3 净利润同比增长率 (35)2.8.4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率 (36)2.8.5 净资产同比增长率 (37)一.公司简介二.公司财务分析2.1 公司资产结构分析2.1.1 资产构成基本情况中国电影2019年资产总额为17,258,512,134.61元,其中流动资产为12,048,260,004.28元,占总资产比例为69.81%;非流动资产为5,210,252,130.33元,占总资产比例为30.19%;2.1.2 流动资产构成情况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预付账款、其他应收账款、存货、合同资产、持有待售资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以及其他流动资产科目,中国电影2019年的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以及应收账款,各项分别占比为69.12%,13.55%和13.38%。
中国电影2019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一、资产结构分析 1.资产构成基本情况中国电影2019年资产总额为1,725,851.21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1,204,826万元,主要分布在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环节,分别占企业流动资产合计的69.12%、13.38%和11.5%。
非流动资产为521,025.21万元,主要分布在固定资产和长期投资,分别占企业非流动资产的43.19%、18.51%。
资产构成表项目名称2019年 2018年 2017年 数值 百分比(%)数值百分比(%)数值百分比(%)总资产 1,725,851.21100.001,633,705.62 100.001,530,436.07 100.00 流动资产 1,204,826 69.811,161,612.77 71.101,112,282.82 72.68 长期投资 96,426.3 5.59 85,700.07 5.25 84,474.93 5.52 固定资产 225,029.46 13.04 247,683.05 15.16 254,978.35 16.66 其他199,569.4611.56 138,709.728.49 78,699.965.142.流动资产构成特点企业持有的货币性资产数额较大,约占流动资产的70.74%,表明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
但应当关注货币性资产的投向。
流动资产构成表项目名称2019年 2018年 2017年 数值 百分比(%)数值百分比(%)数值百分比(%)流动资产 1,204,826 100.001,161,612.77 100.001,112,282.82 100.00 存货 138,576.33 11.50 179,528.86 15.46 124,322.71 11.18 应收账款 161,229.7 13.38 147,353.57 12.69 148,895.45 13.39 其他应收款 20,483.01 1.70 17,485.21 1.51 12,928.21 1.16 交易性金融资产 17,392 1.440.00 0 0.00 应收票据 2,079.69 0.17 12,352.27 1.06 1,486.3 0.13 货币资金 832,781.45 69.12 735,740.59 63.34 787,290.6670.78 其他32,283.822.68 69,152.265.9537,359.53.363.资产的增减变化2019年总资产为1,725,851.21万元,与2018年的1,633,705.62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5.64%。
2019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2019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一、前言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2019年是中国电影业的重要节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内市场的扩大,中国电影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日益增强。
本报告旨在对2019年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2019年中国电影市场概况2019年,中国电影市场实现了总票房76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5%。
其中,国产电影总票房为424.8亿元人民币,占比达到55.31%,外国电影总票房为342.5亿元人民币,占比为44.69%。
中国电影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国产电影的市场占比逐渐提高。
中国电影院线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截至2019年底,中国电影院线总数达到1.96万家,座位数超过7亿。
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电影院数量增长迅速,成为拉动电影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
此外,2019年中国电影院均票价为38.8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5.43%。
三、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的挑战尽管中国电影市场持续增长,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1.院线观影体验仍待提升中国电影院线规模虽然庞大,但电影院的观影体验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一方面,部分院线设备老化,观影环境不佳;另一方面,观众对于音响效果、座椅舒适度等要求越来越高。
提升观影体验,提高院线的服务质量,是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2.电影题材和内容创作亟待创新虽然国产电影在市场占比不断提高,但与好莱坞大片相比,中国电影的专业度、创新性和故事性有一定差距。
很多国产电影还停留在商业片、喜剧片等传统类型上,缺乏多样性和深度。
提高电影题材的多样性,培养优秀的编剧和导演,加强故事创作,对于中国电影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3.版权保护问题仍待解决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版权保护的问题。
盗版、侵权等问题广泛存在,给电影产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加强版权保护,加大侵权惩罚力度,是中国电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19年影视行业中国电影发展研究报告目录1 四大主业贯穿全产业链 (1)2 集全产业链业务于一身,公司稳坐影视龙头地位 (2)2.1 发行业务:政策壁垒高启,辉煌持续 (2)2.2 电影放映:参控股影院持续扩张,院线市占率较大 (7)2.3 制作制片:业绩波动大,主投出品爆款延续 (10)2.4 影视服务:市场影视器材需求旺盛,公司影视服务业绩可期 (12)3 电影行业最大的国有舆论渠道资源 (14)3.1 上层管理机构改革驱动影视内容标准提升 (14)3.2 长效治理与短期引导相结合,影视内容要求标准进一步提升 (15)3.3 高标准严要求下公司优势:正确舆论传导的践行者 (17)4 政策支持+基础扎实,公司正扬帆海外 (19)4.1 多项政策助国产电影“出海” (19)4.2 国产电影海外发行缓慢推进,合拍片为绝对主力 (20)4.3 基础扎实经验丰富,出海扬帆正当时 (22)5 盈利预测与估值 (23)6 风险提示 (24)图目录图1:公司的营业收入(亿元) (1)图2: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亿元) (1)图3:公司各项业务实现的毛利情况(亿元) (2)图4:进口分账票票房分账规则 (3)图5:好莱坞电影自影院发行之日起7 年内的发行窗口期 (4)图6:公司电影发行业务营收增速与毛利率情况 (5)图7:近两年公司进口电影发行情况 (5)图8:进口电影数量及票房占比 (6)图9:公司电影发行业务营收增速与毛利率情况 (7)图10:公司影投品牌中影国际影城 (10)图11:公司制作制片业务营收与营利 (11)图12:公司制片制作业务成本 (11)图13:公司影视服务业绩情况 (12)图14:中国巨幕影厅 (14)图15:近10 年中国电影海外成绩 (21)图16:2011 年以来公司的电影备案立项情况 (22)表目录表1:2013-2018 年中国进口电影数量 (3)表2:2016-2018 年我国进口电影的票房结构 (6)表3:2019 年公司已上映进口分账片 (6)表4:公司影投品牌中影国际的参控股影院数量变化 (8)表5:公司控股影院整体经营情况 (8)表6:2018 年中影国际影城票房表现前10 及后10 的影院经营情况 (8)表7:公司控股院线票房情况 (9)表8:2017-2019 公司主投或参投出品的上映电影情况 (11)表9:近3 年公司旗下中影基地制作作品情况 (12)表10:中国巨幕经营情况 (13)表11:中国巨幕与IMAX 对比 (13)表12:近几年中影巴可经营情况 (14)表13:2018 年电影电视剧管理机构改革 (15)表14:2019 年以来发布的内容监管相关政策梳理 (15)表15:2019 年以来部分被延期、被撤档或被下架剧集情况 (16)表16:2019 年暑期档部分影片档期调整情况 (17)表17:公司主导或者联合出品的部分主旋律电影表现 (18)表18:部分文化产业层面对影视产业“出海”的支持政策 (19)表19:部分针对影视产品“出海”的支持政策/法律 (20)表20:2008 年以来国产电影海外票房榜TOP10 (21)表21:2008 年以来国产电影海外票房榜TOP10 公司的参与情况 (22)表22:分业务盈利预测 (23)表23:可比公司相对估值 (24)附表:财务预测与估值 (25)1 四大主业贯穿全产业链作为国内电影领域最大的集团类公司之一,中国电影上市以后,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增长态势:1)从营业收入的角度,公司收入规模从2013 年的45.6 亿到2018 年的90.4 亿,5年时间实现了收入的翻倍;2)利润方面,公司归母净利润从2013 年的4.3 亿,到2018 年的15 亿,实现了超过两倍的增长,即使扣掉2018 年股权溢价带来的约4.5 亿投资收益,公司归母净利润也实现了100%以上的增长。
《中国电影投融资调研报告(2019)》“大数据+精准数据+高新技术”“洞悉观众,精准定位,有的放矢”北京· 4月影汇电影测评及观众调研体系旨在通过“大数据+精准数据+高新科技”,精准锁定目标观影人群,在专业测评分析基础之上,洞悉观众的真实观影体验,捕捉观众的兴趣点,完善影片,并为影片的营销发行策略提供决策依据和参照。
为国内首个电影测评及观众调研平台,聚影汇借鉴国内外电影观众学研究成果,并结合脑神经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成果,以及大数据和精准数据,切合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脑电测试+表情捕捉+调查问卷+焦点访谈”的定性+定量的科学方法,建立起从电影剧本测评、投资测评、初剪片测评、成片观众测评和调研,发行测评到舆情监测为一体的测评评估体系,推动中国电影向规模化、工业化发展,规避电影运作风险。
影汇电影测评及观众调研体系成功为近百部电影完成剧本测评、投资测评,以及初剪测评、观众调研、初剪片测评和发行测评。
聚作聚目录CONTENTS 1234研究价值与意义调研十大观点金融机构结果分析投资机构结果分析PART ONE研究价值与意义研究价值与意义•作为国内针对电影与投融资跨界研究的专业调研报告,《中国电影投融资调研报告》顺应国家对文化产业大力扶持的潮流趋势,全面、客观、深度分析当下中国电影投融资现状,探讨投资领域与电影领域的合作新方式,助推产业融合发展。
•聚影汇历时三个月,深入走访调研全国范围内的60余家金融机构、80余家投资机构,共收集有效样本372份,通过专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总结电影投融资问题与矛盾、把握市场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在当前资本与电影行业不断紧密联合却又相互认知不足的背景下,本报告的实施和发布,有助于破除电影界与资本领域的认知壁垒,推动双方高效沟通交流,必将引起国内资本界和电影业界的强烈关注和讨论。
PART TWO 调研十大观点金融机构涉足影视文娱板块的意愿较以往有了较大提升,55.6%的金融机构已出台各种电影融资业务优先或特色支持信贷政策;金融机构进行电影授信合作时依然谨慎保守,倾向于通过资金监管、不动产抵押、在项目中后期介入等保证收益稳定;金融机构与电影业务的交流合作仍处于探索初期,在投资额度、预计收益比、回款周期等方面并未建立起量化的指标;132电影仍然是投资机构最青睐的板块,但互联网娱乐势头猛进;“喜剧”“剧情”“动作”“爱情”是最受欢迎的题材信息不对称、收益不固定、对影视行业不了解,是金融机构在进行影视业务拓展时,最主要的难点所在,未来专业第三方机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内容为王时代,金融机构在授信合作时,更关心电影项目本身情况、更信赖成熟企业,以便在确保收益的同时,达到品牌宣传的效果465投资机构更关注于项目内容故事本身,无论是导演演员选择,还是前期市场调研,抑或是主控出品方选择,都是为项目和内容服务。
电影行业调研报告电影行业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迅猛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娱乐形式,不仅推动了文化交流,还成为了经济的新增长点。
本报告将对中国电影行业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为电影从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二、中国电影市场概况根据中国电影资料馆的数据,2019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达到642.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
观影人次达到16.29亿人次,同比增长9.5%。
这一数据显示出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也反映出人民群众对电影的热爱程度。
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首先,电影院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得观影的便利度大大提高。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中产阶级扩大,使得一二线城市的电影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其次,市场的引入机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也为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最后,中国电影的创作和制作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优秀影片在国内外获得认可,吸引了更多观众。
三、行业发展趋势1. 区域差异化趋势明显随着中国内地电影市场逐渐饱和,电影行业开始向二三线城市扩展。
这些城市人口众多,观众需求也非常旺盛。
同时,随着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电影产业也在逐步向西部地区转移,实现区域的差异化发展。
2. 内容创作多元化多元文化的交流和年轻观众对电影内容的需求多样化,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创作的多元化。
除了商业大片的生产,独立电影和文艺片也在逐渐兴起。
这些类型的影片往往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深度的思考,受到了一部分观众的喜爱。
3. 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提高中国电影的制作和创作水平在不断提高,多部影片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奖项。
此外,在好莱坞等国际电影市场的推动下,中国电影开始走出国门,逐渐赢得了国际观众的认可。
中国电影市场继续扩大的趋势和国际市场的开放将有助于中国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
四、面临的挑战1. 盗版问题仍然严重虽然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打击盗版行为,但盗版问题依然普遍存在。
《中国电影投融资调研报告(2019)》“大数据+精准数据+高新技术”“洞悉观众,精准定位,有的放矢”北京· 4月影汇电影测评及观众调研体系旨在通过“大数据+精准数据+高新科技”,精准锁定目标观影人群,在专业测评分析基础之上,洞悉观众的真实观影体验,捕捉观众的兴趣点,完善影片,并为影片的营销发行策略提供决策依据和参照。
为国内首个电影测评及观众调研平台,聚影汇借鉴国内外电影观众学研究成果,并结合脑神经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成果,以及大数据和精准数据,切合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脑电测试+表情捕捉+调查问卷+焦点访谈”的定性+定量的科学方法,建立起从电影剧本测评、投资测评、初剪片测评、成片观众测评和调研,发行测评到舆情监测为一体的测评评估体系,推动中国电影向规模化、工业化发展,规避电影运作风险。
影汇电影测评及观众调研体系成功为近百部电影完成剧本测评、投资测评,以及初剪测评、观众调研、初剪片测评和发行测评。
聚作聚目录CONTENTS 1234研究价值与意义调研十大观点金融机构结果分析投资机构结果分析PART ONE研究价值与意义研究价值与意义•作为国内针对电影与投融资跨界研究的专业调研报告,《中国电影投融资调研报告》顺应国家对文化产业大力扶持的潮流趋势,全面、客观、深度分析当下中国电影投融资现状,探讨投资领域与电影领域的合作新方式,助推产业融合发展。
•聚影汇历时三个月,深入走访调研全国范围内的60余家金融机构、80余家投资机构,共收集有效样本372份,通过专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总结电影投融资问题与矛盾、把握市场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在当前资本与电影行业不断紧密联合却又相互认知不足的背景下,本报告的实施和发布,有助于破除电影界与资本领域的认知壁垒,推动双方高效沟通交流,必将引起国内资本界和电影业界的强烈关注和讨论。
PART TWO 调研十大观点金融机构涉足影视文娱板块的意愿较以往有了较大提升,55.6%的金融机构已出台各种电影融资业务优先或特色支持信贷政策;金融机构进行电影授信合作时依然谨慎保守,倾向于通过资金监管、不动产抵押、在项目中后期介入等保证收益稳定;金融机构与电影业务的交流合作仍处于探索初期,在投资额度、预计收益比、回款周期等方面并未建立起量化的指标;132电影仍然是投资机构最青睐的板块,但互联网娱乐势头猛进;“喜剧”“剧情”“动作”“爱情”是最受欢迎的题材信息不对称、收益不固定、对影视行业不了解,是金融机构在进行影视业务拓展时,最主要的难点所在,未来专业第三方机构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内容为王时代,金融机构在授信合作时,更关心电影项目本身情况、更信赖成熟企业,以便在确保收益的同时,达到品牌宣传的效果465投资机构更关注于项目内容故事本身,无论是导演演员选择,还是前期市场调研,抑或是主控出品方选择,都是为项目和内容服务。
投资机构的风控意识仍有待加强,虽然会通过内部评估、市场调研等方式进行风险把控,但仍有50.6%的影视投资机构没有接触过专业的风控系统。
近两年的影视产业调整,让投资机构更加理性,小额投资占据主流,通过战略收缩降低投资风险。
不过,政策及艺人风险正在被放大。
798十大观点资金周转困难、优质项目稀缺、缺乏专业团队等是投资机构在进行影视投10资时面临的主要困难,迫使投资机构加强资金管理、主动寻找优质项目。
PART THREE金融机构结果分析关于是否有设置影视文创部门,超六成半金融机构选择单位“有”影视文创部门。
是否有影视文创部门66.7%33.3%有无是否有业务参与计划关于是否涉足电影信贷或相关业务的参与计划,八近成金融机构选择单位“有”业务参与计划。
22.2%有无77.8%关于对电影行业融资业务是否有优先或特色支持信贷政策、专项支持额度,超五成半金融机构选择单位“有”相关支持举措。
是否有相关支持举措55.6% 44.4%有无关于授信电影项目的主要诉求/原因方面,近六成金融机构是为了“品牌宣传”;超四成半金融机构选择“授信合作”和“固定收益”;选择“投贷联动”和“政策导向”的超过四成;选择其他的占比不足一成。
授信电影项目的主要诉求/原因57.8%46.7%46.7%42.2%40.0%8.9%品牌宣传固定收益授信合作投贷联动政策导向其他关于授信电影项目的关注要素方面,超六成金融机构更关注“电影项目情况”本身;超四成投资企业关注“回款周期”;近四成较关注“出品企业实力”和“投资总额”;近三成半选择“投资收益”;近两成半选择“所占份额”;选择“其他”的不足一成。
授信电影项目关注要素61.5%42.3%38.5%38.5%34.6%23.1%7.7%电影项目情况回款周期投资总额出品企业实力投资收益所占份额其他单个电影项目的授信资金额度方面,近六成半的金融机构选择“依项目而定,无投资限额”;选择“500万元以下”和“3000万元以上”的仅为2.2%;近一成半选择“500~1000万元”;近两成选择“1000~3000万元”。
授信单个电影项目的资金额度2.2%13.3%17.8%2.2%64.5%500万元以下500~1000万元1000~3000万元3000万元以上依项目而定,无投资限额授信电影项目理想回款周期 3.8%61.6%30.8% 3.8%半年之内一年之内两年以内两年以上理想回款周期方面,超六成金融机构期望能在“一年以内”回款;超三成金融机构选择“两年以内”;选择“半年之内”、“两年以上”的均不足半成。
预期收益比方面,分布相对较为均为,超半成的金融机构的期望收益为“≤5%”;近三成的金融机构选择“5%~8%”;近两成选择“8%~10%”;超一成选择“10%~15%”;超两成选择“≥15%”;此外,还有近一成半金融机构选择“无特定”。
授信电影项目的收益期望值6.7%28.9%17.8%11.1%22.2%13.3%≤5%5%~8%8%~10%10%~15%≥15%无特定风险规避方式方面,五成的金融机构选择通过“资金监管”;超四成金融机构信赖“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近四成选择“固定资产抵押”和“信贷担保”;近三成半选择“完片担保”和“内部前期评估”;选择“其他”的不足半成。
授信电影项目风险规避方式50.0%42.3%38.5%38.5%34.6%34.6%3.8%资金监管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信贷担保固定资产抵押内部前期评估完片担保其他可接受的担保方式方面,近七成半的金融机构更信赖“不动产抵押”;超六成半倾向于“担保公司担保”;近四成选择“版权、知识产权质押”;超三层选择“第三方企业担保”;选择“信用担保”的超一成半。
电影项目授信接受的担保方式73.1%65.4%38.5%30.8%15.4%不动产抵押担保公司担保版权、知识产权质押第三方企业担保信用担保更支持的链条企业方面,超六成金融机构选择“出品制作企业”;超四成半金融机构选择“特技特效等技术企业”;超四成选择“宣传发行企业”;近四成选择“剧本创意企业”;近三成半选择“版权及衍生品企业”。
授信电影项目更支持的企业类型61.5%46.2%42.3%38.5%34.6%出品制作企业特技特效等技术企业宣传发行企业剧本创意企业版权及衍生品企业关于授信电影项目介入阶段,近六成的金融机构倾向于在“已确定导演及主创阵容”阶段;超四成半金融机构选择“成片已完成,进入宣发阶段”;近四成选择“已开机拍摄”和“已杀青,进入后期制作阶段”;近三成半选择“项目创意立项,已有成熟剧本”。
授信电影项目介入阶段57.7%46.2%38.5%38.5%34.6%已确定导演及主创阵容成片已完成,进入宣发阶段已杀青,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已开机拍摄项目创意立项(已有成熟剧…关于电影创投项目接触渠道,近七成的金融机构表示主要来自于“专业机构推荐”;超六成表示来自于“项目方自荐”;超四成为主动“参加节展”;超三成半为“朋友推荐”;选择“其他”的仅为2.2%。
电影创投项目接触渠道68.9%62.2%40.4%35.6%2.2%专业机构推荐项目方自荐参加节展朋友推荐其他在选择项目主控方时,近七成的金融机构更信赖“国有背景影视企业”;超六成半选择“上市影视公司”;超四成半选择“资源型互联网企业”;近四成选择“未上市知名影视企业”;超三成选择“资金雄厚的非影视行业企业”;选择“明星持股的知名企业”的仅为3.8%。
电影项目主控方选择69.2%65.4%46.2%38.5%30.8%3.8%国有背景影视企业(如中影、华夏)上市影视企业(如光线、华策)资源型互联网企业(如腾讯、阿里)未上市知名影视企业(如博纳、新丽)资金雄厚的非影视行业企业(如恒大)明星持股的知名企业授信电影项目遇到的问题或困难1题材优势好的故事内容及创意项目评估及质量把控宣传发行突出成本控制得当创作制作团队强大影片市场表现突出IP基础雄厚政策把控及政府扶持2345678920.0%18.8%16.3%12.5%12.5%10.0%7.5% 6.3%5.0%10溢价等商业化运作5.0%授信电影项目取得的经验或收获1暂无内容为王 优质项目更容易融资收益较高慎重选择主要出品方及主创流程及资金流向管控加深行业理解 积累专业资源重视宣发环节加强与专业机构的合作2345678942.2%8.9%8.9% 6.7%4.4%4.4% 4.4%4.4%4.4%10关注后期制作企业4.4%对风险控制要求更高PART FOUR投资机构结果分析关于主要投资业务板块,超八成影视投资机构选择“电影”,近五成投资机构选择“网络大电影”“网剧”,超四成选择“电视剧”,分别有近四成投资机构选择,超一成投资机构选择“网络综艺”,6.2%的投资机构选择“其他”。
主要投资业务板块82.7%49.4%46.9%42.0%12.5%6.2%电影网络大电影网剧电视剧网络综艺其他主要投资影视项目的主要题材/类型中,近六成投资机构选择“喜剧” ;超五成投资机构选择“剧情”;近三成半选择“动作”;近三成选择“爱情”;超两成选择“悬疑”“动画”;近一成半选择“历史”“奇幻/魔幻”;近一成选择“纪录片”。
投资影视项目主要题材/类型59.3%51.9%34.6%28.4%22.2%21.0%16.1%14.8%9.9%6.2%4.9%2.5%喜剧剧情动作爱情悬疑动画历史奇幻/魔幻纪录片战争犯罪惊悚关于投资电影项目所占份额,超一成半的投资机构选择“10%以下”;超三成半的投资机构选择“10%~20%”;近三成投资机构选择“20%~30%”;选择“30%~40%”“40%~50%”和“50%以上”的均不足一成。
17.3%35.8%29.6%7.4%3.7%6.2%10%以下10%~20%20%~30%30%~40%40%~50%50%以上关于投资电影项目资金额度,分别有超三成的投资机构选在“≤500万元”和“500万~1000万元”;不足两成选择“1000万~3000万元”;选择“≥3000万元”的不足一成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