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 格式:ppt
- 大小:1.77 MB
- 文档页数:22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知识点1: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和地下)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动力及原因:驱动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水的重力能。
水循环的根本原因在于水的三态变化。
3.分类: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发生领域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示意图特点最重要的类型,又称为大循环,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对水资源的更新也有一定作用,对于干旱地区非常重要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典例长江流域的水循环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四看法”判断水循环的类型:①看联系的圈层: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涉及四个圈层,而海上内循环不涉及岩石圈。
②看发生领域:海陆间循环的发生领域既有陆地又有海洋,陆地内循环的发生领域只有陆地,海上内循环的发生领域只有海洋。
③看过程和环节: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最全,而陆地内循环的主要环节是蒸发、蒸腾和降水,海上内循环只包含蒸发和降水。
④看参与水量:海上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多,陆地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少。
4.影响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2)影响下渗的因素(3)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4)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风带和季风)、距海远近、地形等。
(5)影响降水的因素海陆位置(近海地区大气水汽含量丰富,降水较多)、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大气环流、下垫面(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大,降水多)、人类活动(人工降水、植树造林、修建水库、退耕还湖)等。
(6)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知识点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大气水、海洋水与陆地水的相互转化),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水量总体上不增不减,但局部地区短时间内可能发生变化)2.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_地球上的水知识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必背知识点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淡水的主体是冰川水。
2、河流水源补给形式: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并不是所有河流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为地上河,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所以是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
二、水循环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
2、水循环的类型:(1)海洋与陆地之间。
简称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为大循环。
(2)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简称陆地内循环,数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3)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简称海上内循环,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水循环示意图4、水循环的环节(1)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人类主要影响的环节:径流输送(2)陆地内循环:植物蒸腾、蒸发、降水(3)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5、水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过程之一,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洋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2、洋流按性质划分:(1)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称为暖流,如低纬到高纬。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称为寒流,如高纬到低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