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77例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5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分析【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283-01【摘要】目的了解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 的感染情况。
方法: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盒(被动凝集法)检测,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1年6月小儿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
结果受检人数286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40. 90﹪。
各年龄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 6~11岁学龄期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高达52. 11﹪。
男性肺炎支原体阳性率36. 71﹪;女性肺炎支原体阳性率46. 09﹪ ,女性小儿感染肺炎原体明显高于男性小儿( p 6岁70例。
所有患儿具有发热和(或)咳嗽症状,或咽痛,部分病例伴有喘息表现。
于发病5—7天后采集血标本。
1. 2 试剂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盒(被动凝集法) 。
1. 3 方法肺炎支原体细胞膜成分致敏人工明胶粒子,致敏人工明胶粒子与人血清存在的肺炎支原体抗体发生凝集反应。
具体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执行,结果判断:操作完毕后置室温15~30℃静置3 h观察结果,以滴度(1∶10 240)为终点,阴性≤1∶40,阳性≥1∶80。
1. 4 统计学处理率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
2 结果2. 1 一般情况 286例血清标本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数117例,阳性率40.91﹪。
2. 2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年龄的关系各年龄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 = 74.52, p< 0. 01) 。
小于3岁年龄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且随年龄增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升高, 6 ~13岁学龄期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高达52.11﹪。
见表13 讨论肺炎支原体(mp)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 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 大小为200 um,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对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12月收治确诊为重症mpp的临床资料。
结果: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积极早期诊断,应用阿奇霉素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促进疾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57-01小儿支原体肺炎是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的一种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小儿非典型肺炎。
学龄前儿童发病较多,此病以冬季较多见,且全年均可发病,平素均可出现散发病例。
近年临床发现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mpp)发病率有增多趋势,病情较重,病程长并常伴有肺外多系统并发症,甚至迁延不愈,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近2年收治的68例难治性mpp患儿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过程,探讨难治性mpp的诊断和治疗,现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7例确诊为mpp的患儿,诊断均符合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患儿40例,女患儿28例。
年龄段在7个月~l1岁,平均年龄6.3岁。
其急性期诊断均符合有关难治性mpp的诊断标准。
1.2 x线检查:68例患儿经x线胸片照射检查均显示异常:患儿右肺病变者21例,左肺病变者13例,双肺病变者34例;x线表现为两肺纹理增粗,边缘模糊肺门增大,结构紊乱者18例;为小叶性肺实质浸润病变表现x线检奄为双侧肺中、下野斑片状阴影及云絮状阴影25例;x线检查表现为大片状高密度阴影9例。
1.3 实验室检查:所有患儿用特异性免疫凝聚试验检测患者血清igm抗体滴度1∶80为阳性,提示为近期感染。
所有病例均于入院时进行了血常规、crp、血沉、生化、血培养或痰培养等实验室检查。
之后根据病情变化进行胸部x线片、胸部ct及超声胸腔积液探查等影像学检查。
79例小儿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研究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79例患儿中行肺泡灌洗术者40例,1例合并肺脓疡内科抗感染以及肺泡灌洗治疗效果差,转外科手术治疗,其余均患儿治愈出院。
结论大叶性肺炎在各年龄段中均有发生,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影像学表现重,应用肺泡灌洗术可明显缩短疾病的病程,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关键词大叶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肺泡灌洗大叶性肺炎指由不同病原体引起的一个或多个肺叶及肺组织的炎性病变,常合并有肺实变、胸腔积液、肺脓疡、其他脏器损伤等并发症,临床中常以咳嗽、高热、寒战为首发症状,继而胸痛、咳痰、气促、呼吸困难等体征,感染中毒症状较重,细菌性感染中,多由肺炎链球菌引起。
近年肺炎支原体所致也比较明显增多,并且临床中大叶性肺炎发病年龄段较前广泛,整体发病率较往年增高,婴儿发病更多见。
临床症状多呈亚急性,通过抗生素、抗病毒药物以及止咳化痰、平喘、肺泡灌洗等治疗,均可痊愈,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切除病变肺叶进行治疗。
现回顾性分析本科2015年7月~2017年5月住院的79例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科2015年7月~2017年5月住院的确诊为大叶性肺炎患儿79例,其中男46例,女33例,其中<1岁3例,1~3岁6例,3~6岁43例,6~11岁27例。
所有患儿均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微生物学抗体、肝肾功能、心肌酶谱、胸部CT、血培养、痰培养等必要检查,对有胸腔积液患儿进行胸腔穿刺液细菌培养。
1. 2 诊断标准参考《诸福棠实用儿科学》,①有发热、咳嗽、气急、呼吸困难、皮疹等临床表现。
②体检:肺部呼吸音增粗,可闻干湿性啰音、水泡音,局部呼吸音减弱,叩诊病灶部位浊音或实音。
③胸部CT示:肺叶内可见实变影。
2 结果2. 1 临床症状和体征79例患儿中咳嗽79例(100.0%),发热74例(93.7%),气促、呼吸困难29例(36.7%),胸痛、胸闷19例(24.1%),皮疹4例(5.1%),肺部干湿性啰音70例(88.6%),局部呼吸音低32例(40.5%)。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医学论文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医学论文摘要: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细菌,发病率高。
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治及研究,已成为儿科领域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因学、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从而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认识和治疗水平,达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特点;治疗一、引言肺炎支原体细菌是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对于小儿健康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尽管目前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认识在日益深入,但其发病率却并未减少,这归根结底是由于肺炎支原体繁殖迅速,并且有多种生存途径。
如何更好地认识它,提高诊治水平,预防和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成为小儿医师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因学肺炎支原体属于衣原体科细菌,是一种形态特殊的细菌。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衣物、餐具等细菌所污染的物品,感染儿童,使其出现独特的临床表现。
由于感染后的免疫力不稳定,很容易再次感染,甚至持续高发。
据报告,常见于婴幼儿年龄段,其中以6个月至2岁为多见。
三、临床表现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后,通常会出现胸部感觉异样,咳嗽、喉头痛、高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此外还可能伴有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难等。
儿童发病初期的临床表现与一般呼吸道感染无异,但是在症状持续时间方面却往往比其他呼吸道病原菌引起的疾病长,有时会持续数周,临床表现不容小觑。
四、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确诊主要是通过直接病原学检查,如抗原检测(en)或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一般可通过咽拭子、鼻咽分泌物、痰液、血清、尿液等方式采集检测。
尤其是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儿童患者,采用复苏培养等方法进行诊断,能提高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治疗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医生应充分考虑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防止已有的感染加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目前,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包括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和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等。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86例临床分析
高兰平;唐进;陈炜
【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
【年(卷),期】2011(016)006
【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性大叶性肺炎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收住的86例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86例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有以下特点:以学龄期儿童多见,婴幼儿发病有增加趋势,病程长,呼吸道症状突出,稽留热少见,体征不典型,肺外损害多且突出,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无效,大环内酯类治疗有效.结论需掌握MP肺炎的临床特征,以大叶性肺炎为主要改变者应警惕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必要时早期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
【总页数】2页(P854-855)
【作者】高兰平;唐进;陈炜
【作者单位】215128,江苏,苏州,苏州吴中人民医院儿科;215128,江苏,苏州,苏州吴中人民医院儿科;215128,江苏,苏州,苏州吴中人民医院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J], 刘丽平;李文妍;徐雁
2.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的临床效果 [J], 于明丽
3.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的效果 [J], 李巧玲
4.甲泼尼龙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J], 张
贺;刘晓萌;宋义琴;于海明
5.综合性干预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J], 林景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支原体肺炎80例临床诊治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法。
方法: 选取2008年7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年龄均小于14岁。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经过3周治疗后,80例患儿中77例痊愈,痊愈率97.5%,其中≤3岁痊愈率为100%,>3岁痊愈率95.45%,平均退热时间为(9.21±2.43)天,平均肺部症状消失时间为(11.09±2.65)天,治疗期间有4例患儿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经对症处理后适症状均消失。
结论: 大部分儿童支原体肺炎均会出现肺部体征,但不明显,可采用血清学mp-igm结合胸部x线检查进行诊断,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并针对患儿的具体病情进行对症治疗,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儿童;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070-01支原体肺炎是临床上儿科常见的一种肺炎,约占小儿肺炎的20%,由肺炎支原体(mp)所引起,在儿童的各个年龄组均可发病,多见于年龄稍大的儿童[1]。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刚开始为干咳,之后逐渐发展为顽固性剧烈咳嗽,常有黏液痰液,一般可持续1-4周,且可伴随发热,少数患者可出现类似百日咳样的阵咳,胸部x线检查表现呈现多样化[2]。
有文献[3]报道5-15岁儿童感染支原体肺炎30%以上可引发肺炎,18%的病例需住院治疗。
为进一步研究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我院选取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7月-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其中男41例,女39例,年龄1-13岁,平均年龄(5.4±1.4)岁;其中≤3岁36例,>3岁44例。
其中13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11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7例合并支气管哮喘。
69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水平。
方法:为69例患儿缓慢静滴阿奇霉素,剂量为11 mg/(kg?d),一天滴注一次;一个疗程为静脉滴注药物3天,然后停药4天;对症治疗包括雾化吸入、吸氧、平喘、镇咳及解热;在连用阿奇霉素5天之后,改为红霉素治疗,剂量为26 mg/(kg?d),每天滴注一次,连续3天。
结果:治疗后的3至5天,本组患儿的体温均出现了下降趋势,且咳嗽减轻;平均疗程为2.5周。
治疗后的10天至12天,为69例患儿复查胸片,胸片检查恢复正常。
结论: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关键在于对症处理、加强支持治疗,并积极预防肺炎导致的脏器损害。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临床【中途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408-02近年来,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正逐渐上升,成为主要的炎症感染疾病之一[1];此病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容易损伤患儿的机体系统与器官功能,对患儿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文分析了69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治疗情况,以提高该病的临床诊治水平,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共69例患儿,男40例,女29例;患儿的年龄在3个月至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岁。
临床表现如下,主要症状为咳嗽及发热,病程中发热的患儿共60例,体温在37.2℃至38.0℃之间的有18例;30例的体温在38.1℃至39.0℃之间,12例的体温超过了 39.0℃;其余9例没有出现发热症状,但所有患儿均有咳嗽。
x 线检查:30例患儿的双肺出现云絮状及斑点状阴影,21例表现为大叶性或节段性浸润,13例肺门影增浓增大,其余5例患者合并胸腔积液。
1.2方法为69例患儿缓慢静滴阿奇霉素,剂量为11 mg/(kg?d),一天滴注一次;一个疗程为静脉滴注药物3天,然后停药4天;对症治疗包括雾化吸入、吸氧、平喘、镇咳及解热等,此外还进行了相关的支持治疗。
以大叶性肺炎为主要表现的小儿支原体肺炎78例临床分析张月香
【期刊名称】《中国乡村医药》
【年(卷),期】2010(17)12
【摘要】@@ 肺炎支原体(MP)是呼吸道感染,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病程长,尤其是以大叶性肺炎为主要表现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呼吸道症状重,且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笔者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78例以大叶性肺炎为主要表现的支原体肺炎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颐性整理分析,旨在了解以大叶性肺炎为主要表现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特征.
【总页数】1页(P14)
【作者】张月香
【作者单位】浙江上虞市人民医院,3123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以大叶性肺炎为主要表现的肺炎支原体肺炎97例临床分析 [J], 曹菊英;李虎;张晓燕
2.以大叶性肺炎为主要X线表现的67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分析 [J], 陈昌盛;王伯源;白德波
3.以大叶性肺炎为主要表现的肺炎支原体肺炎32例 [J], 董九伟;张丽;赵端允
4.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小儿大叶性肺炎6例分析 [J], 路崇峰;薛前进
5.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大叶性肺炎早期误诊1例分析 [J], 蒲晓雯;蔡孝桢;陈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77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转归。
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儿科住院并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大叶性肺炎的患儿77例,对其临床表现,病原学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常见症状咳嗽77例(100 %),发热73例(94.8%),胸痛、胸闷5例(6.49%),各型皮疹9例(11.7%);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77例(100%)。
结论对于发热,咳嗽,尤其是发热及刺激性干咳时间长,肺部体征不明显,全身中毒症状不重者,注意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的可能。
治疗上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总疗程在两周左右,合并细菌感染者应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至热退、白细胞、crp恢复正常。
【关键词】儿童;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133-01
【objective】purpos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is of children lobar pneumonia leaded by pneumoniae mycoplasma infections. methods the subjects were 77 hospitalized children in our hospital and all of them diagnosed as lobar pneumonia infectioned by pneumoniae mycoplasma.to analysis thei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etiology and outcome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common symptom as cough 77 cases(100 %),fever 73 cases(94.8%),
chest pain and chest tightness 5 cases (6.49%), various types of skin eruption 9 cases(11.7%); the antibody of pneumoniae mycoplasma were positive 77 cases(100%). conclusions for fever, cough, especially fever and irritating cough for a long time, signs of lung were unobvious, systemic symptoms are not severe, we must notic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lobar pneumonia caused by mycoplasma pneumoniae.we use macrolide antibiotics as a mainly treatment,for about 2 weeks,and if the child with bacterial infection,we should use broad-spectrum antibiotics at the same time,until the hot back and the wbc and crp return to normal.
【key words】children pneumoniae mycoplasma lobar pneumonia
大叶性肺炎系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胸痛及肺部呼吸音减弱为共同的临床表现,大叶性肺炎在儿科并不多见,但近年来随着肺炎支原体感染成为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1],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明显增加,现将我院2009年——2011年住院的77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确诊为
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的患儿77例,男43例,女34例。
男:女1:1.3。
其中3—5岁21例,6—14岁46例。
对77例患儿进行了包括病史、体格检查、血、尿、便常规检查,肺炎支原体抗体、肝功、心肌酶谱、x线、肺ct等检查。
1.2 诊断标准:(1)有发热、咳嗽、气促、皮疹等临床表现。
(2)查体:肺部呼吸音粗,可闻干鸣,水泡音,局部呼吸音弱或消失,叩诊呈现实音或浊音。
(3)胸部x线或ct提示:肺叶内均一的实变影。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体征统计分析,见表1.
表1. 77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
表2.
2.2 x线或ct检查 :77例均见肺野内均一实变影,胸腔积液5例(6.5%)。
2.3 相关实验检查结果所有患儿血清支原体抗体均在1/160(+)以上,其中49例入院后检出,28例在入院1周后检出,余相关化验结果(见表2)。
2.4 治疗及转归:77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的患者接受阿奇霉
素点滴10mg/(kg/d)5天后停用2-3天,停阿奇霉素期间静脉用红霉素30mg/(kg/d),或只用红霉素30mg/(kg/d)治疗,共14d,其中合并细菌感染者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7——10天至热退,白细胞及crp恢复正常,全部患儿均同时辅以理疗,化痰等对症治疗。
57
例肺部实变影完全吸收,临床无症状,治愈出院;15例继续治疗
7d,痊愈出院,5例合并胸腔积液患儿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消失,复查肺ct胸腔积液吸收,肺部见纤维条索影,出院停药后1个月复查肺ct,炎症影基本吸收。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种微生物,含有dna和rna,无细胞壁,是引起小儿非细菌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呈全年散发,以10—11月份为感染高峰。
大约每3年一次地区流行[2],其引起的肺炎约占小儿肺炎的10%——20%左右,流行年份可达30%[3],主要经呼吸道传染,可经血播散至全身各器官组织。
近年来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逐渐增多,本病常有发热,热型不定,热程1—3周,刺激性咳嗽为突出表现,有的酷似百日咳样咳嗽,咳出粘稠痰,甚至带血丝,年长儿可伴有咽痛,胸闷,胸痛等症状。
肺部体征常不明显,婴幼儿起病急,病程长,病情重,以呼吸困难,喘憋较突出,部分患儿并发胸膜炎,心肌炎等其他系统病变。
我院对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患儿中,wbc>10*10/l,或crp>10mg/l的患儿采用广谱抗生素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治疗,同时配以祛痰,理疗等综合治疗,收到明显效果,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随访中无复发。
建议对大叶性肺炎的患儿常规做有关肺炎支原体的检查,部分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在发病1——2周产生,对发病初化验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的重症肺炎患儿,应在病程1周后复查肺炎支原体抗体,对于不具备化验肺
炎支原体抗体的医院,如单纯用广谱抗生素疗效不佳者建议联合应
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
有学者认为支原体抗原与人体心、肺、肝、脑、肾、平滑肌组织存在部分共同抗原,感染后可产生自身抗体,引起支原体肺炎的肺外表现,有文献报道有32%mp肺炎患者可
合并有肺外表现[4]、[5],在治疗肺炎的同时,应高度注意其
他脏器受损的可能。
参考文献
[1]shenoy vd,upadhyaya sa,rao sp,etal.mycoplasma pediatr,2005,51(4):232-235.
[2]吴茜,倪林仙,李杨芳,等.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非细菌病
原临床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6):468-469.
[3]曹素萍,孙浩淼,等.中原医刊,2007,43(4):76.
[4]liu j, pengd, zhu z . mrna exp ression of bar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 or in che pulmonary tissues from rats repeatedly infected with mycop larma pneumoniae . zhonghua liehe he huxi zazhi, 1999, 22 (4) : 22 l2-223.
[5]王洪通,董宗祈.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肺外表现.实用儿科临
床杂志,2003,12(18):996-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