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海盐制备试剂级氯化钠解读共28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12 MB
- 文档页数:28
---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由海盐制备试剂级氯化钠二、实验目的1. 学习由海盐制备试剂级氯化钠的方法。
2. 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和气体等基本操作。
3. 了解试剂级氯化钠的制备过程及质量控制。
三、实验原理海盐中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步骤,可以去除杂质,得到纯净的试剂级氯化钠。
四、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1. 烧杯2. 玻璃棒3. 过滤器4. 蒸发皿5. 天平6. 酒精灯7. 研钵8. 研杵试剂:1. 海盐3. 碳酸钠4. 氢氧化钠5. 盐酸6. 硫酸钠五、实验步骤1. 称取一定量的海盐,加入适量的纯水,搅拌溶解。
2. 将溶液过滤,去除不溶性杂质。
3. 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直至溶液浓缩。
4. 待溶液浓缩至一定程度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
5. 将结晶的试剂级氯化钠收集起来,晾干。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成功制备了试剂级氯化钠。
2. 在制备过程中,发现过滤和蒸发是关键步骤,需要严格控制操作条件。
3. 制备的试剂级氯化钠纯度较高,符合实验要求。
七、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由海盐制备试剂级氯化钠的方法。
2. 熟练掌握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
3. 认识到试剂级氯化钠的制备过程及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八、注意事项1. 在溶解海盐时,要控制好温度,避免过热。
2. 过滤时要选择合适的滤纸,确保过滤效果。
3. 蒸发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避免溶液过快蒸发。
---以上是一份实验报告的模板,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验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在撰写实验报告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 实验报告要简洁明了,条理清晰。
2. 实验步骤要详细,便于他人复现实验。
3. 实验结果与分析要准确,结合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4. 注意事项要提醒他人,避免实验中出现意外情况。
第2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不同试剂在水中的溶解特性。
2. 掌握实验操作步骤,提高实验技能。
3. 分析影响试剂溶解度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最大量。
试剂及材料:HCl(6mol/L)、NaOH(6mol/L)、BaCl2(1mol/L,25%)、(NH4)2C2O4(饱和)、食盐(s)、BaCO3(s)、镁试剂NaOH(2mol/L)/Na2CO3(饱和)混合溶液(体积比=1:1)、乙醇(95%)、KSCN(25%)、pH试纸。
四、实验流程、步骤简介及实验现象记录1、粗盐溶解称取8.0g粗食盐与100mL烧杯中,加入30mL水,加热搅拌使其溶解。
2、除Ca2+、Mg2+、Fe3+和SO42-(1)BaCl2,NaOH-Na2CO3溶液常压过滤注意事项:玻璃棒要放在滤纸三层的位置;漏斗下部要紧贴烧杯,且长端贴紧杯壁;倾倒溶液不可超过滤纸。
加入BaCl2后产生的BaSO4沉淀,常压过滤分离Q1:为什么第二步加入NaOH-Na2CO3混合溶液至溶液pH≈11?A1:MgCO3是微溶,Mg(OH)2为难溶,且在pH=10.87时完全沉淀,要加入过量NaOH 和足够大的pH才能使Mg2+完全沉淀。
Q2:为何第三步加入HCl至pH=2~3而方法二:加入BaCO3固体和NaOH溶液Na2CO3中的第三步加入HCl至pH=5~6?A2:本方法用到的是NaOH-Na2CO3混合溶液,NaOH浓度大且过量,需要较多的HCl 除去过量的CO32-和OH-,多余的HCl可以通过加热挥发。
而方法二中用到的BaCO3固体和NaOH溶液的BaCO3会转化为沉淀,可以用少量的HCl除去,剩余的NaOH量不多,对应用到的HCl会比方法一少,所以用到HCl的量减少且调pH至5~6即可。
(2)加入BaCO3固体和NaOH溶液3、蒸发、结晶加热蒸发浓缩上述溶液,并不断搅拌至稠状(切不可将溶液蒸干)。
趁热减压过滤后转入蒸发皿内用小火烘干。
冷至室温后称量,并计算产率。
4、产品纯度检验(1)定性检验Ca2+、Mg2+方法:取粗盐和产品各1g左右,分别溶于5mL蒸馏水中。
(2)Fe3+、SO42-的限量分析理论上:精盐与镁试剂作用不会有天蓝色沉淀而粗盐会有;精盐与饱和草酸铵作用不会有白色沉淀产生而粗盐会有。
实验九由粗盐制备试剂级氯化钠一、实验目的1.了解粗盐的含义和性质,掌握粗盐制备试剂级氯化钠的方法和过程。
2. 掌握氯化钠合成反应的原理和条件,并学会用重量法计算氯化钠的生成量。
3. 加强化学安全意识,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发扬实验精神。
二、实验原理试剂级氯化钠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试剂,其用途广泛,反应稳定,溶解度大等特点使得其使用方便。
氯化钠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合成,其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是通过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制得。
NaOH + HCl → NaCl + H2O根据上述方程式,当将氢氧化钠和盐酸分别定量后,经过反应所制得的氯化钠的量可以用下式计算:n(NaCl)=C(HCl)* V(HCl)其中, C(HCl)为盐酸的浓度,单位为mol/L;V(HCl)为盐酸的体积,单位为L;n(NaCl)为制得氯化钠的量,单位为mol。
三、实验步骤及操作要点1.准备工作:①称量少量粗盐,除去杂质后,得到净重m1的精制盐;②取标准液的盐酸,配置0.1mol/L 食盐水溶液;③取标准液的氢氧化钠,配置0.1mol/L 饱和溶液。
2.粗盐制备氯化钠:将精制盐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使之溶解。
将溶液过滤,过滤液收集在干净的烧杯中。
加热过滤液,将水分蒸发,待液体减少到一定程度时,放置晾干即可获得粗盐。
(1)采取约5g 的粗盐放入烧杯中,称量出重量m2;(2)分次加入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直到反应完全停止;(3)将制得的氯化钠连同盐酸一起倒入洁净干燥的烧杯中,将其中的水分蒸发掉,形成白色晶体即为试剂级氯化钠。
4.测量氯化钠的纯度:取试剂级氯化钠约1g,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使之溶解,再滴加一滴硝酸银试液。
若溶液出现乳白色沉淀,则说明制得的氯化钠中含有杂质,要铁锤晶体总量,重新加盐酸处理。
5.记录实验数据:记录实验主要数据,包括原料用量、得率等信息,计算制得的氯化钠的纯度和相应的摩尔质量。
四、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防止粗盐中杂质的污染,必须学会控制操作技能。
由粗食盐制备试剂级氯化钠一、实验目的1.通过沉淀反应,了解提纯氯化钠的原理;2.练习台秤和电加热套的使用方法;3.掌握溶解、减压过滤、蒸发浓缩、结晶、干燥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粗食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和可溶性杂质(主要是Ca2+、Mg2+、K-和SO42-)。
不溶性杂质,可用溶解和过滤的方法除去。
可溶性杂质,可用下列方法除去,在粗食盐中加入稍微过量的BaCl2溶液时,即可将SO42-转化为难溶解的BaSO4沉淀而除去。
Ba2+ + SO42- = BaSO4↓将溶液过滤,除去BaSO4沉淀,再加入NaOH和Na2CO3溶液,由于发生下列反应:Mg2+ + 2OH- = Mg(OH)2↓Ca2+- + CO32- = CaCO3↓Ba2+ + CO32- = BaCO3↓食盐溶液中杂质Mg2+-、Ca2+ 以及沉淀SO42- 时加入的过量Ba2+ 便相应转化为难溶的Mg(OH)2、CaCO3、BaCO3沉淀而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
过量的NaOH和Na2CO3可以用盐酸中和除去。
少量可溶性杂质(如KCl)由于含量很少,在蒸发浓缩和结晶过程中仍留在溶液中,不会和NaCl同时结晶出来。
三、仪器与药品仪器:台秤、烧杯、玻棒、量筒、布氏漏斗、吸滤瓶、循环水真空泵、蒸发皿、试管。
(1mol·L-1)、Na2CO3(1mol·L-1)、(NH4)2C2O4药品:HCl(2mol·L-1);NaOH(2mol·L-1);BaCl:(0.5mol·L-1)、粗食盐(s);镁试剂、pH试纸、滤纸。
四、实验内容1.粗食盐的提纯(1) 在台秤上,称取5.0g研细的粗食盐,放入小烧杯中,加约2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动,并加热使其溶解,至溶液沸腾时,在搅动下一滴一滴加入1mol·L-1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约2mL)继续加热,使BaSO4颗粒长大而易于沉淀和过滤。
试剂级氯化钠的制备【实验目的】1、掌握提纯NaCl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溶解、沉淀、过滤、抽滤、蒸发浓缩、结晶和烘干等操作。
3、了解Ca2+、Mg2+、SO42-等离子的定性鉴定。
【基本操作】1、溶解、过滤、抽滤。
2、固体的干燥。
3、学习pH试纸的使用。
【实验原理】粗食盐中的可溶性杂质主要是Ca2+、Mg2+、K+和SO42−离子等,选择适当的试剂使它们生成难溶化合物的沉淀而被除去。
(1)在粗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SO42−:Ba2++ SO42−=== BaSO4↓过滤,除去难溶化合物和BaSO4沉淀。
(2)在滤液中加入NaOH和Na2CO3溶液,除去Mg2+, Ca2+和沉淀时加入的过量Ba2+:Mg2++ 2OH-=== Mg(OH)2↓Ca2+ + CO32−=== CaCO3↓Ba2++ CO32−=== BaCO3↓过滤除去沉淀。
(3)溶液中过量的NaOH和Na2CO3可以用盐酸中和除去。
(4)粗盐中的K+和上述的沉淀剂都不起作用。
由于KCl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且含量较少,因此在蒸发和浓缩过程中,NaCl先结晶出来,而KCl则留在溶液中。
【实验步骤】1、称15g粗盐,加50ml水溶解(加热搅拌)。
称7.5g,其它试剂用量减半,可先取水,加热,再称量。
2、除SO42-将粗盐溶液加热至沸腾,边搅拌边滴加1mol.L-1BaCl2溶液共(3-4ml),继续加热5min。
3、检验SO42-是否除尽停止加热,让溶液静置,沉降至上部澄清,取上清液0.5ml,加几滴6mol.L-1HCl,加几滴BaCl2溶液,若无沉淀产生,示SO42-已除尽;若有沉淀,需再加BaCl2至SO42-沉淀完全。
4、除去Ca2+、Mg2+和过量Ba2+将上述混合物加热至沸腾,边搅拌边滴加饱和Na2CO3溶液(共6—8ml),直至沉淀完全。
5、检验Ba2+是否除去将上述混合物放置沉降,取0.5ml上清液,滴加3mol.L-1H2SO4,若无沉淀,示Ba2+已除净;否则,再补加Na2CO3至沉淀完全。
实验题目:由粗食盐制备试剂级氯化钠一、目的与要求1 通过粗食盐提纯,了解盐类溶解度知识在无机物提纯中的应用,学习中间控制检验方法。
2 练习有关的基本操作:离心,过滤,蒸发,pH 试纸的使用,无水盐的干燥和滴定等.。
3 学习天平的使用和用目视比浊法进行限量分析 。
二、实验原理Ba 2++SO 42-==BaSO 4↓ Ca 2++CO 32-==CaCO 3↓ 2Mg 2++2OH -+CO 32-==Mg 2(OH)2CO 3↓ CO 32-+2H +==CO 2↑+H 2O 三、实验步骤产品检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简称国标)GB 1266—77,试剂级氯化钠的技术条件为: (1)氯化钠含量不少于99.8%;(2)水溶液反应合格;(3)杂质最高含量中SO 42-的标准为(以重量%计): 规 格 优级纯(GR) 分析纯(AR) 化学纯(CP) (1)氯化钠含量的测定用减量法称取0.15g 干燥恒重的样品,称准至0.0002g,溶于70mL 水中,加10mL1%的淀粉溶液,在摇动下用0.1000 mol·L -1AgNO 3标准溶液避光滴定,接近终点时,加3滴0.5%的萤光素指示剂,继续滴定至乳液呈粉红色.氯化钠含量(x)按下式计算:X=式中:V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用量(mL).c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1). G ——样品质量(g).58.44——氯化钠的摩尔质量.称量粗盐20g 溶解 微沸,加入BaCl 2,除去SO 42- 微沸,加入Na 2CO 3溶液,除去Ca 2+,Mg 2+,Ba 2+ 常压过滤滤液,加入盐酸 控制PH=3~4除去多余的CO 32- 蒸发浓缩 析出纯NaCl 冷却,减压过滤 用乙醇溶液洗涤,尽可能把K +洗去 = 将NaCl 晶体小火烘炒 抽干 V*C*58.44 1000*G(2)用比浊法检验SO 42-的含量含SO 42-量(mg) 0.03 0.06 0.15 比浊后,计算产品中SO 42-的百分含量范围 规 格 一 级 二 级 三 级四、数据处理1、提纯过程中消耗各类物质的体积2、氯化钠含量(x)3、产品中SO 42-的百分含量范围 比浊度后可知产品的浊度在一级(优级纯)以上,即产品中SO 42-的百分含量小于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