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社招行测图形推理(国考类比推理题库)
- 格式:pdf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19
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说明这项测验共有五个部分,140道题,总时限为120分钟。
各部分不分别计时,但都给出了参考时限,供你参考以分配时间。
请在机读答题卡上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涂写准考证号。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这对你获得成功非常重要:1.题目应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要在题本上作任何记号。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放下铅笔,将试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然后离开。
如果你违反了以上任何一项要求,都将影响你的成绩。
4.在这项测验中,可能有一些试题较难,因此你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时间太久,遇到不会答的题目,可先跳过去,如果有时间再去思考。
否则,你可能没有时间完成后面的题目。
5.试题答错不倒扣分。
6.特别提醒你注意,涂写答案时一定要认准题号。
严禁折叠答题卡!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5题,参考时限10分钟)根据题目的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解析。
请开始答题: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的巨大的“和”字,其蕴含的思想源自:A.墨家B.道家C.儒家D.法学2、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始于:A.上海B.安徽C.广东D.浙江3、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
我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
这主要是为了促进:A.生产的发展B.效率的提高C.社会的公平D.内需的扩大4、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制定了“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在:A.20世纪50~60年代B.大跃进时期C.20世纪60~70年代D.文革时期5、从2006年元旦起我国政府正式取消了延续2600年的农业税,我国农业税的征收始于:A.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B.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C.秦朝的按亩纳税D.西汉的编户齐民6、地热资源、太阳能、水能资源均丰富的地区是:A.青藏高原B.海南岛C.塔里木盆地D.四川盆地7、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B.今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C.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D.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8、晚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4至15世纪)的历史大事是:A.成吉思汗统一蒙古B.哥白尼提出“日心说”C.英国的工业革命D.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9、我国领导人多次表示,西藏事务完全是中国内政。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案及解析2014-11-06 11:42:32 作者:华公公考来源:江西华公官网浏览次数:118参考答案及解析1.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吟诵了许多《论语》中的名言,其中“礼之用,和为贵”语出《学而》篇,出自孔子的弟子有若之口。
有若认为: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这与孔子的中和理念是一致的。
经儒家的倡导,“和”成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成为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追求和处世原则。
所以,正确选项是C。
2. 三十年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始于农村。
2008年9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小岗村视察时指出,当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村民摁手印创造的“包产到户”,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所以,正确选项是B。
3.十七大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概括地说,就是十个字:“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
所谓“提低”,就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是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基础性工作。
“扩中”,就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调高”,就是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打非”,就是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保困”,就是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总之,就是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更加注重分配公平,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所以,正确选项是C。
4.所谓“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也有一说是氢弹)和人造卫星。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这就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两弹一星”的人间奇迹。
从时间跨度上看,我国“两弹一星”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在20世纪60~70年代。
所以,正确选项是C。
5.《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秋七月,初税亩。
”宣公十五年(春秋时期,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这是我国关于征收农业税的最早记载。
2009年第三部分图形推理请开始答题:56.A B C D【解析】B。
每个图形元素的个数分别是2,3,4,5,所以选B项。
57.(第一章用)A B C D【解析】D。
题干中每个图形的边数都是12,只有D项满足。
58.A B C D【解析】A。
题干中黑色方块依次顺时针移动,每次移动2、3、4、5格,所以选A项。
59.A B C D【解析】A。
题干中每个图形交点的数目分别为3、4、5、6、7,只有A项满足。
有的书上认为本题的规律是对称并且相切,那么只有B项满足。
本书认为两种规律都可行,此题不够严谨。
60.A B C D【解析】A。
两个三角形其中必有一个走斜线到头,另一个走半斜线(类似象棋中跳马),则在A、D中选,五角星每次移动都只有一格,所以选A。
61.A B C D【解析】B。
一个圆圈等于5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等于4个三角形,每个图换算过来都是22个三角形,所以选B项。
(二)请从所给的四个选择项中,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在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请开始答题:62.【解析】D。
所给图形中,对角线图形外形两两相同,所以选择三角形,排除A、C;里面阴影部分每行每列没有相同的,半黑半白上面有了,所以选择全黑的三角。
63.【解析】B。
每一行为一组,每行都有5个部分是用直线连接起来的,所以选B项。
64.A B C D【解析】C。
一个网格方块等于两个空白方块,以每一行为一组,第一、第二个图元素数目相加等于第三个图形,所以选C项。
65.A B C D【解析】A。
补全图形,应该和右上角的图形对称,所以选A项。
2008年第三部分图形推理请开始答题:56.【解析】C。
每一幅图形中朝向为“/”的斜线和朝向为“\”的斜线数目一致。
仔细数每一个小方格内的斜线,发现第一幅图的“/”“\”数目都是6,第二幅图的“/”“\”数目都是3,第三幅数目都是4,第四幅数目都是5,只有选项C中的“/”“\”数目相同。
57.【解析】D。
本题考察的是图形的数量,为图形元素类置换类(图形权重差异)题目。
2009年北京市应届毕业生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试卷(精选)(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数字推理 2. 数学运算 3. 图形推理 4. 演绎推理 5. 事件排序6. 定义判断7. 常识判断8. 不定项选择数字推理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1.150,75,50,37.5,30,( )。
A.20B.22.5C.25D.27.5正确答案:C解析:后一项除以前一项得1/2,2/3,3/4,4/5,下一项为5/6,故5/6×30=25,正确答案为C。
2.2,4,10,18,28,( ),56。
A.32B.42C.52D.54正确答案:B解析:3.77,49,28,16,12,2,( )。
A.10B.20C.36D.45正确答案:A解析:首先选择奇数项组成新数列:77、28、12、( ) 观察可得:77=49+28,即其后两项的和。
同理:28=16+12 因此:12=2+( ),可知空缺数字为10。
4.32,48,32,-32,-128,( )。
A.96B.64C.-96D.-192正确答案:D解析:(48-32)×2=32,(32-48)X 2=-32,(-32-32)×2=-128,(-128+32)×2=-192,故正确答案为D。
5.1,8,22,50,99,( )。
A.120B.134C.142D.176正确答案:D解析:各项做差得:可知:7×2+14=28;7×3+28=49得到?=7×4+49=77,所以( )=77+99=176。
6.A.7B.5C.3D.9正确答案:C解析:横向看,15+2+3=20;22+4+14=40;10+?+17=30方可呈现规律性,故?=3。
7.A.27B.8C.21D.18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各行第一个数字减第二个数字后除以3得第三个数字,如(21-3)÷3=6,故选D。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试题和答案详解说明这项测验共有五个部分,135道题,总时限为120分钟。
各部分不分别计时,但都给出了参考时限,供你参考以分配时间。
请在机读答题卡上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涂写准考证号。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这对你获得成功非常重要:1.题目应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要在题本上作任何记号。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放下铅笔,将试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然后离开。
如果你违反了以上任何一项要求,都将影响你的成绩。
4.在这项测验中,可能有一些试题较难,因此你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时间太久,遇到不会答的题目,可先跳过去,如果有时间再去思考。
否则,你可能没有时间完成后面的题目。
5.试题答错不倒扣分。
6.特别提醒你注意,涂写答案时一定要认准题号。
严禁折叠答题卡!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5题,参考时限10分钟)根据题目的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的巨大的“和”字,其蕴含的思想源自:A.墨家B.道家C.儒家D.法学2、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始于:A.上海B.安徽C.广东D.浙江3、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
我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
这主要是为了促进:A.生产的发展B.效率的提高C.社会的公平D.内需的扩大4、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制定了“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在:A.20世纪50~60年代B.大跃进时期C.20世纪60~70年代D.文革时期5、从2006年元旦起我国政府正式取消了延续2600年的农业税,我国农业税的征收始于:A.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B.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C.秦朝的按亩纳税D.西汉的编户齐民6、地热资源、太阳能、水能资源均丰富的地区是:A.青藏高原B.海南岛C.塔里木盆地D.四川盆地7、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B.今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C.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D.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8、晚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4至15世纪)的历史大事是:A.成吉思汗统一蒙古B.哥白尼提出“日心说”C.英国的工业革命D.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9、我国领导人多次表示,西藏事务完全是中国内政。
图形推理2003年国家A类16.17.18.19.20.21.22.23.24.25.2003年国家B类16.`17.18.19.20.21.24.25.2004年国家A类51.52.53.54.55.56.57.58.59.60.2004年国家B类51.52.53.54.55.56.57.58.59.60.2005年国家一卷51.52.53.54.55.56.57.58.59.60.2005年国家二卷51.52.53.54.55.56.57.58.59.60.2006年国家一卷/二卷51. 52.53. 54.55.56.57.58.59.60.61. 62.63. 64.65.61.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适合的一个词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62.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适合的一个词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63.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左边五个图形一致性规律的选项()64.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左边五个图形一致性规律的选项()65.下面四个所给的选项中,哪一个选项的盒子不能由左边给定的图形做成()2009年国家66.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67.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68.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69.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70.下面四个所给的选项中,哪一项能折成左边给定的图形()。
答案2003年国家A类:ABAAC ADABB2003年国家B类:DBADD ADBBA2004年国家A类:DDADD DABAB2004年国家B类:DAADA BDCAB2005年国家一卷:DCBAD DADAB2005年国家二卷:AAAAD DBABA2006年国家一卷/二卷:ADCDC CCCBB 2007年国家:BADAA2008年国家:DDDCC2009年国家:BCDAB。
2009北京应届行测答案1.【答案】C 。
解析:相邻两项之比依次为21,32,43,54,(65),30×65=25。
2.【答案】A 。
解析:间隔组合数列。
奇数项2,10,28,56是二级等差数列;偶数项4,18,(32)是等差数列。
3.【答案】A 。
解析:和数列变式。
77-49=28,28-16=12,12-2=(10)。
4.【答案】D 。
解析:和数列变式。
前两项差的2倍等于第三项,往后依次类推,(-128)-(-32)=-96,-96×2=(-192)。
5.【答案】D 。
解析:三级等差数列。
6.【答案】C 。
解析:每行三个数字之和依次是20,(30),40,是等差数列。
7.【答案】D 。
解析:每行前两个数字之差除以3等于第三个数。
(63-9)÷3=(18)。
8.【答案】A 。
解析:每行第一个数字加1等于后两个数字之和。
9.【答案】D 。
解析:从每行来看,第一个数字加2,再乘以第三个数字等于中间数字。
10.【答案】B 。
解析:每行第三个数字减去第二个数字,再乘以2等于第一个数字。
11.【答案】D 。
解析:第一层6根,最下面一层有30根,共有(6+30)×25÷2=450。
12.【答案】C 。
解析:设第一天行驶了x ,则去时行了4x+2+4+6,回时行了3x+8+10+12,由二者相等可知x=18,则两地相距3x+30=84。
13.【答案】D 。
解析:代入法,571-157=414符合题意。
14.【答案】C 。
解析:相邻两盏灯之间的距离应为715和520的最大公倍数,是65,(715+520)÷65=19,19+1=20。
15.【答案】B 。
解析:代入法,100÷11=9……1,符合题意。
16.【答案】B 。
解析:平均数问题,(68-48)÷(60-56)=5。
17.【答案】B 。
解析:开始时是1,1,1,1,1,1,第二次变为0,0,3,1,1,1,第三次变为2,0,2,0,1,1,第三次变为4,0,1,0,0,1,第四次变为6,0,0,0,0,0。
2009年北京(社招)《行测》真题【试题ID】5803561、1,4,14,42,(),210A、70B、84C、105D、140【答案】 C【参考时限】【知识点*】多级数列【扩展知识点】多级商数列【细分知识点】【解题思路*】相邻项之间倍数关系明显。
141442(105)2104 3.53(2.5)(2)做一次商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作者】丁娜【审核人】【题源】【音频】【试题ID】5803662、1,3,6,12,27,()A、54B、69C、75D、81【答案】 B【参考时限】【知识点*】多级数列【扩展知识点】多级差数列【细分知识点】【解题思路*】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
136122723615 139(42) (69)做一次差做二次差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作者】 丁娜【审核人】【题源】【音频】【试题ID 】 5803763、4,20,54,112,( ),324。
A 、200B 、232C 、256D 、276【答案】 A【参考时限】【知识点*】 多级数列【扩展知识点】 多级差数列【细分知识点】【解题思路*】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
42054112(200)163458(88)1824(30)(36)(124)324做一次差做二次差 因此,选择A 选项。
【拓展】【作者】 丁娜【审核人】【题源】【音频】【试题ID 】 5803864、5,7,8,11,15,( )A 、19B 、20C 、22D 、27【答案】 C【参考时限】【知识点*】 多级数列【扩展知识点】 多级差数列【细分知识点】【解题思路*】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
57815234做一次差1(22)11(7) 新数列为递推和数列。
因此,选择C 选项。
【拓展】【作者】 丁娜【审核人】【题源】【音频】【试题ID 】 5803965、3,12,33,72,135,( )A 、236B 、228C 、210D 、192【答案】 B【参考时限】【知识点*】 多级数列【扩展知识点】 多级差数列【细分知识点】【解题思路*】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
2009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 2. 言语理解与表达 3. 判断推理 6. 数量关系7. 资料分析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我国目前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不包括A.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B.人民法院C.人民检察院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我国目前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为: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法院。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负责调解本企业内部劳动争议的群众性组织,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企业行政代表和企业工会委员会代表组成。
县、市、市辖区设立仲裁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争议。
仲裁委员会是处理劳动争议的专门机构。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也担负着处理劳动争议的任务。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不服、进行起诉的案件。
人民法院予以受理。
2.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A.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B.优化经济结构C.提高对外开放水平D.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正确答案:D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福利经济政策,国家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过程,使社会上“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极端贫困的现象。
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一政策源于A.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社会化B.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C.二战后的国民经济非军事化D.欧共体劳务、资本的自由交流正确答案:B解析:罗斯福新政所采取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措施,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的实践。
4.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其原因是A.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战场B.工业化建设取得一定成就C.取消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D.国家综合国力有较大增强正确答案:A解析: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以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大国美国、英国和苏联为主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共同设计战后新的国际秩序和世界和平蓝图,也就是雅尔塔体系。
2009行测魔鬼训练:判断推理试题一及答案查看:200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魔鬼训练题汇总本部分包括两种类型的题目:一、图形推理本部分包括三种类型的题目:共10题。
1.2.3.4.5.6.7.8.9.10.二、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11. 行政领导,作为一种行为,它是指在一定的行政环境下,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标,行政领导者所进行的统御率领和引导的行为过程。
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的是( )。
A.行政领导者提出一定的施政纲领和政策,通过动员、发动,使下级朝目标积极前进B.行政领导者提出一定规定和意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教育,让下级接受C.领导家搬迁新房,请下级来做客D.建立一定的组织制度和机构体系,选拔和使用行政人员12. 政治情感,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方面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伴随人的政治认知过程所形成的对于各种政治客体的好恶之感、爱憎之感、美丑之感等心理反应的统称。
下列不属于政治情感的项是( )。
A.参加竞选的人由于其政治期望和需求得到满足而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说B.美国选民对表面民主已经反感,一半左右的选民以各种方式表达政治冷漠感C.对“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痛恨D.对王副书记的反感13. 行政诉讼当事人,指因具体行政行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到人民法院起诉、应诉或参加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保护自己的权益,并受法院裁判约束的公民、法人和行政机关或其他组织。
下列不属于行政诉讼当事人的一项是( )。
A.以自己名义起诉政府的人B.公安局拘役刘某,刘某不服,告至法院C.水利局与土地局被镇上10名农民告上法庭,成为共同被告的水利局和土地局D.起诉外贸局的三家公司14. 不公平竞争,是指一个企业采用不正当或者不公平的手段,提高其产品的市场份额,给生产同类产品的竞争对手造成了不公平的市场环境,严重损害其竞争对手利益的行为。
2009年公考北京市社招第26题26、【答案】A【解析】第一组图形中,图一沿着对角线折叠后得到图二,第二沿着中线对折,得到图三;第二组图形同样遵循此规律,故答案为A。
2009年公考北京市社招第27题27、【答案】C【解析】图一右移后与图二叠加,取其最外围的图形轮廓,即为图三,据此规律,选C。
2009年公考北京市社招第28题28、【答案】A【解析】第一组图形中,图形角的数量逐次增加,分别为4、8、16;第二组前两图,图形边的数量逐次增加,分别为1、2,那么下图应为4条边,故答案为C。
2009年公考北京市社招第29题29、【答案】A【解析】左边一组中,图一第四行的第三格黑色方块位置保持不变,第二列的黑色方块每次上移1格,第三列第二行的黑色方块每次下移1格。
据此规律,右边一组中,图一第四行第三列的黑色方块保持不变,第一行第一列的黑色方块每次上移1格,第二行第一列的黑色方块每次下移1格,故正确答案为A。
2009年公考北京市社招第30题30、【答案】B【解析】元素置换题。
第一组图形中,图一图二叠加遵循:阴影方向不一致的叠加后变成黑色;阴影方向一致的,叠加后变成空白;阴影和空白叠加后变为阴影,且方向不变。
第二组图形同样遵循此规律,故答案为B。
2011年国考第101题101.航线:飞行A.土壤:种植B煤炭:发电C提纲:发言D.地基:建筑【正确答案】C【思路点拨】题干中两词语关系为:航线是飞行的依据。
只有C选项中提纲是发言的依据,与题干词语间关系相同,故应选择C选项。
2011年国考第102题102.树根:根雕A纸张:剪纸B陶土:瓷器C竹子:竹排D水泥:砚台【正确答案】A【思路点拨】题干中两词语关系为:树根是制作根雕的原料,树根要经过雕刻才能成为根雕。
只有选项A中纸张是剪纸的原料,纸张也要经过雕刻才能成为剪纸。
B选项中陶土是制作陶器的原料,不是瓷器的原料。
C选项中竹子是制作竹排的原料,但加工方式不是雕刻。
D选项中水泥不是制作砚台的原料。
故应选择A选项。
2011年国考第103题103.亦步亦趋:主见A.兴高采烈:恐惧B优柔寡断:果断C鼠目寸光:眼力D孤陋寡闻:胆识【正确答案】C【思路点拨】题干中词语关系为:亦步亦趋形容的的是没有主见。
C选项中鼠目寸光形容的是没有眼光,与题干中词语间关系相同,故应选择C选项。
2011年国考第104题104.导游:旅行社:行程A职员:公司:总结B演员:剧院:表演C教师:学校:大纲D司机:车队:驾照【正确答案】C【思路点拨】题干中词语关系为:导游属于旅行社,导游按照行程为旅客服务。
C选项中教师属于学校,教师按照大纲教学。
与题干中词语间关系相同,故应选择C选项。
2011年国考第105题105.车轮:汽车:运输A衣服:衣架:晒衣B镜片:眼镜:读书C听筒:电话:通话D墨汁:毛笔:书法【正确答案】C【思路点拨】题干中词语关系为:车轮与汽车是构成关系,车轮是汽车的一部分,汽车的主要功能是运输。
C选项中听筒与电话也是构成关系,电话的主要功能是通话,与题干中词语间关系相同,故应选择C选项。
2011年国考第106题106.治疗:患者:医院A付款:顾客:商场B观看:观众:影院C判罚:裁判:赛场D改造:罪犯:监狱【正确答案】D【思路点拨】题干中词语关系为: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患者与治疗间关系是被动的。
D选项中罪犯在监狱接受改造,罪犯与改造间的关系也是被动的。
故应选择D选项。
2011年国考第107题107.刀:屠夫:肉A剪刀:裁缝:布料B粉笔:老师:黑板C法律:法官:犯人D相机:记者:摄影【正确答案】A【思路点拨】题干中词语关系为:屠夫以刀为工作的必备工具,刀的作用对象是肉。
A选项中裁缝以剪刀为工作的必备工具,剪刀的作用对象是布料。
故应选择A选项。
2011年国考第108题108.()对于吉祥相当于狼烟对于()A和平战争B麒麟信号c盛世烽火D凤凰入侵【正确答案】D【思路点拨】人们用凤凰指代吉祥,用狼烟指代入侵,故应选项D选项。
2011年国考第109题109.()对于绿茶相当于音乐对于()A龙井浪漫B早春娱乐C咖啡绘画D.健康情操【正确答案】C【思路点拨】咖啡与绿茶都是饮料种类,属并列关系;音乐与绘画都是艺术种类,也属于并列关系,故应选择C选项。
2011年国考第110题110.()对于表达相当于信件对于()A比喻沟通B文字载体C感情抒情D交流包裹【正确答案】A【思路点拨】比喻是一种表达工具,信件是一种沟通工具。
故应选择A选项。
2010年国考第76题76.身份证:身份A.毕业证:学位B.房产证:房屋C.结婚证:配偶D.执业证:资格【正确答案】B【思路点拨】身份证是证明一个人身份证件,且具有唯一性,同样房产证是证明房屋所有权的证件,也具有唯一性,故选择B选项。
2010年国考第77题77.茶壶:紫砂:雕刻A.房门:木材:油漆B.夹克:布料:制作C.屯线:金属:生产D.马路:柏油:铺设【正确答案】A【思路点拨】紫砂是茶壶的一种材质,雕刻是对茶壶可有可无的修饰;选项A中木材是房门的一种材质,油漆是对房门可有可无的修饰,故选择A选项。
2010年国考第78题78.骨骼对于()相当于()对于房屋A.人体梁柱B.上肢窗户C.关节钢筋D.肌肉电梯【正确答案】B【思路点拨】记忆储存于大脑,资料储存于硬盘,大脑和硬盘都有储存功能,故选择B选项。
2010年国考第79题79.()对于大脑相当于资料对于()A.智力书籍B.记忆硬盘C.细胞图书馆D.学习阅读【正确答案】A【思路点拨】将选项A代入题干,可得“骨骼对于人体相当于梁柱对于房屋”,骨骼与人体的关系是构成关系,骨骼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再分析两词的高阶属性间关系,可知,骨骼对人体是支撑作用;梁柱与房屋的关系,也是构成关系,任何房屋都不能缺少梁柱,在分析两词高阶属性间的关系,可知,梁柱对于房屋也是支撑关系。
两部分关系相同,故A选项成立。
将B选项代入题干,可得“骨骼对于上肢相当于窗户对于房屋”,骨骼与四肢是构成关系,窗户与房屋也是构成关系,但分析几个词概念的高阶属性间关系可发现,“骨骼”“窗户”在“四肢”“房屋”中的功能是不同的,与A项相比,不如A项贴切,故排除此项。
将C选项代入题干,可得“骨骼对于关节相当于钢筋对于房屋”,骨骼与关节是并列关系,两者都是构成人体不可缺少的部分;钢筋与房屋是构成关系;两部分词语概念属性间性关系不同,故排除此项。
将D选项代入题干,可得“骨骼对于肌肉相当于电梯对于房屋”,肌肉与骨骼是并列关系,而电梯与房屋是物体与运转空间的关系,两部分词语概念属性间关系不同,故排除此项。
选项A为最佳答案。
2010年国考第80题80.()对于建筑相当于计划对于()A.设计成果B.图纸工作C.材料战略D.施工目标【正确答案】B【思路点拨】图纸是建筑的前期准备;计划是工作的前期准备,故选择B选项。
2009年国考第81题81、杂志对于(),相当于()对于农民A.编辑蔬菜B.书刊农村C.传媒农业D.报纸果农【正确答案】A【思路点拨】将A选项代入题干,杂志是编辑劳动的产物,蔬菜是农民劳动的产物,构成相同的逻辑关系,故应选择A选项。
2009年国考第82题82、()对于行动,相当于()对于航行A.目标灯塔B.信心风帆C.激情桅杆D.毅力水手【正确答案】A【思路点拨】将A选项代入题干,目标引导行动的方向,灯塔引导航行的方向,都是目标与方向的关系,故应选择A选项。
2009年国考第83题83、寡对于(),相当于利对于()A.孤弊B.众钝C.多益D.少害【正确答案】B【思路点拨】将B选项代入题干,寡与众是反义词,利与钝是反义词,都是反义词的关系,故应选择B 选项。
2009年国考第84题84、()对于手机,相当于交流对于()A.电视文学B.电脑文化C.信号文字D.通讯语言【正确答案】D【思路点拨】将D选项代入题干,手机是通讯工具,语言是交流工具,符合相同的逻辑关系,故应选择D选项。
2009年国考第85题85、签约:解散A.结婚:离婚B.订货:收货C.上班下班D.借款:贷款【正确答案】A【思路点拨】题干中一对词语“签约”和“解散”是意思相反的词语,再研究其高阶属性,“签约”有聚集的属性,“解散”有分离的属性,故备选项中只有A选项满足此关系,故应选择A选项。
2009年国考第86题86、冠心病:传染病A.熊猫:哺乳动物B.鲤鱼:两栖动物C.京剧:豫剧D.细菌:病毒【正确答案】B【思路点拨】题干中一对词语“冠心病”和“传染病”满足不属于的关系,即“冠心病”不属于“传染病”,备选项中只有B选项“鲤鱼”和“两栖动物”满足此关系,即“鲤鱼”不属于“两栖动物”,故此题应选择B选项。
2009年国考第87题87、考古:文物:博物馆A.培训:员工:社会B.耕种:庄稼:土地C.贸易:商品:工厂D.教育:人才:企业【正确答案】D【思路点拨】题干中词语满足如下关系,考古得到文物,文物在博物馆里展览。
D选项词语关系为教育得到人才,人才在企业里工作的关系。
备选项中只有D选项中词语间关系与题干类似,故此题应选择D 选项。
2009年国考第88题88、电梯:大厦:城市A.肥皂:浴室:客厅B.水草:小溪:山谷C.飞禽:走兽:山林D.奶牛:牛奶:超市【正确答案】B【思路点拨】题干中词语满足如下关系,电梯在大厦中,大厦在城市中。
B词语关系为水草在小溪中,小溪在山谷中的关系。
备选项中只有B选项中词语间关系与题干类似,故此题应选择B选项。
2009年国考第89题89、图书:印刷厂:出版社A.桌椅:家具厂:木材厂B.水果:经销商:种植户C.电影:制片人:剧作家D.房子:建筑商:开发商【正确答案】D【思路点拨】题干中词语满足如下关系,印刷厂印制图书,出版社出版销售图书。
D选项满足建筑商建设房子,开发商销售房子的关系。
备选项中只有D选项中词语间关系与题干类似,故此题应选择D选项。
2009年国考第90题90、打折:促销:竞争A.奖金:奖励:激励B.日食:天体:宇宙C.娱乐:游戏:健康D.京剧:艺术:美感【正确答案】A【思路点拨】题干中词语满足如下关系,打折是一种促销手段,促销是一种竞争手段。
A选项满足奖金是一种奖励手段,奖励是一种激励手段的关系。
备选项中只有A选项中词语间关系与题干类似,故此题应选择A选项。
2008年国考第76题76.法律:约束()A.新闻:广播B.政策:规范C.历史:借鉴D.制度:学问【正确答案】B【解析】题设当中的逻辑关系为,“约束”是“法律”体现出的主要作用,“法律”是“约束”的主体。
“制度”与“学问”之间明显不具备这种关系,D选项首先被排除;“广播”是传播“新闻”的一种手段,不是作用,A选项与题设中的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而C选项中,虽然“借鉴”也是“历史”的一种作用,但“借鉴”的主体是人,不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