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全国版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二传记阅读第四节开放性试题2大考
- 格式:pdf
- 大小:7.64 MB
- 文档页数:41
专题 3 实用类文本阅读高考命题规律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高考必备Ⅰ卷 Ⅱ卷 Ⅰ卷 Ⅱ卷 Ⅰ卷 Ⅱ卷 Ⅲ卷 Ⅰ 卷 Ⅱ 卷 Ⅲ 卷 Ⅰ 卷 Ⅱ 卷 Ⅲ 卷 命题 角度 1材料相关内容 的理解、概括 7,3 分; 8,5 分 7,3 分; 8,5 分 7,3 分; 8,5 分 7,3 分; 8,3 分 7,3 分; 8,3 分 7,3 分; 8,3 分 (一) 新闻 命题 角度 2 筛选并整合信息9,4 分 9,4 分 9,6 分 9,6 分 命题 角度3比较材料异同 9,4分 9,6 分 12(3 命题 角度 1传主形象、传 主事迹分析 ), 12(4), 6 分;12(4),8分 12(3 ), 6分 12(3 12(3 ), ), 6分 6分(二)8分 传记 命题12(2 12(2 12(4 12(3 12(2 角度分析概括成因 ), ), ), ), ), 26分 6分 8分 6分 6分命题 角度3 分析文体特征, 鉴赏表现手法 12(3 ), 6分说明 1.选材内容对新闻的考查一般选用非连续性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 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以文字、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
这些材料从不同角度呈现事 物或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合在一起又能够综合地表达意义。
这些非连续性文本既体现时代特 色,又注重文本所具有的实用价值。
传记的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传主的事迹具有典型性,人格具有感人魅力,成功的背后 有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给人以较大的启发性。
2.命题形式从试题形式看,全国卷 2017年之前都是考查传记,设置 4道小题:1道“5选 2”的多项选道“4选1”选择题,1道简答题。
试题难度有所降低,题量从4道减为3道,分值由25分减到12 分。
(一)新闻命题角度1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概括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一、(2018全国Ⅱ·7~9·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高考命题点一理解[题组一对点练]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以包容的态度看待网络影评石川①网络媒体取代纸质媒体,成为大众影评的最主要平台,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②宽带网络逐渐为影视作品拓展了一个新的分销渠道。
大量无法在影院看到的影片却在网上广为流传,让影迷能够分享影片内容,交换观影经验。
这些网络社区所能提供的群体认同与经验互动,乃至于文化趣味的归属感,恰是让传统纸质媒体望尘莫及的强大文化魅力所在。
与此相应的是,草根影评人的崛起,一改传统影评精英权威一统天下的格局,使得影评话语权扩展延伸至民间,形成了一种承载民间智慧和草根想象的公共舆论空间。
③从电影产业内部看,网络影评的勃发也与近年来电影产业格局、投资结构、营销模式的转变有关。
目前,但凡商业大片都会在映前投以重金,不断用娱乐资讯和“影评”来吸引网民的注意力。
这实际上将电影工业与大众传媒结成了某种利益共同体。
既然如此,以网媒为平台的影评文字也就很难不与商业促销发生关系。
假如影评人再不看重自己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那么“红包影评”“关系影评”也就在所难免。
事实上,当下网络影评饱受诟病的结症正在于此。
④基于上述网络媒体的现实,网络影评呈现出一种与传统专业影评截然不同的文化姿态。
比如它的语体十分随意、率性,不像专业影评那样讲究立论行文的学理逻辑;再如网络影评的互动性很强,一个标题帖有时也能引来成百上千的回帖。
当然,网络影评中也充斥着各种话语暴力,网友间的相互“拍砖”“拉黑”更是随处可见,大有一言不合就“杀”起来的草莽气。
难怪有网友戏称“网络影评已经进入黑社会时代”。
⑤但是对于这种充斥网络的乌烟瘴气,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解读。
正如陈凯歌的《无极》遭胡戈视频恶搞所揭示的那样,网络“水军”的存在,可被视作面对文化市场精英霸权的一种挑战。
一些学者更愿意从积极的立场来看待网络话语暴力,他们把这视为是草根文化对文化权威的一种“对抗性表演”,是“对抗互联网时代、DVD时代,大片泛滥时代受人操控的电影文化”的一种颠覆性力量。
2018年普通高等学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3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或.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大体看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
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一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的强调空间公共性或片面的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
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人,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
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题题组训练一、对点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江南才子夏完淳丁帆很小就在明故宫一带玩耍,但那时不知道午朝门乃皇恩赐死之地。
1647年10月16日,就在无尽的甬道旁,走来了三十四名即将被推出午门斩首的反清复明的儒生,这一群人均着明装,长铐脚镣,一个个怒目横眉,无半点惧色。
其中有位最年轻的白面书生,更是从容不迫地含笑赴义,他就是名扬一时而又被后人渐渐淡忘的十六岁的松江才子夏完淳。
在夏完淳短暂的一生当中,其诗文的天才并没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短命的南明王朝即将覆灭之际,夏完淳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反清复明的斗争中。
民族危亡之际,他舍弃了学业,投身反清大业,可见其气节之一斑。
夏完淳人格大树的长成与其天然的生长环境是分不开的。
他在临刑前能从容以赴,是与其家学师道不可分割的。
据说和夏完淳一起就义的还有他的岳父江南文社领袖钱栴。
他俩共赴黄泉时的一段对话,则足可洞见夏完淳的人格魅力和文化修养之高尚。
岳父钱栴问之:“子年少,何为亦求死?”答曰:“宁为袁粲死,不作褚渊生,丈人何相待之薄耶!”正是这种人格正气将夏完淳的诗文提升到那种大气磅礴的境界中去。
夏完淳的父亲就是夏允彝,是复社的领袖人物。
其言传身教对夏完淳的影响极大,尤其是他用自己的鲜血和头颅所抒写的辉煌人格篇章,为夏完淳做出了楷模和榜样。
夏允彝生前为夏完淳选择的导师也是十分注重名节和气质的江南名士。
夏完淳十四岁就随父从军,征战于太湖地区。
父亲殉国后,他又投身于明兵部职方主事吴易的太湖义师帐下任参谋,屡屡征战建功。
后夏完淳从军中失散,吴易被捕后壮烈殉国。
这段历史同样是夏完淳刻骨铭心的人格锻打。
可以说,正是在这些腥风血雨的战斗生活中锤炼和铸造了夏完淳那颗不屈的灵魂。
夏完淳被捕后,在南京大骂投降清廷的前明崇祯兵部尚书洪承畴,其时,洪承畴坐镇南京,帮助清廷总督军务,此举自然是惹怒了他。
大多数的江南士子,虽有性情柔弱的一面,然而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面前,却表现了他们刚烈坚毅性格的另一面。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本题共1小题,9分)1.(9.0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话、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看讲”相关的是“接着讲”。
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
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
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
戴氏教育新津总校——语文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
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戴氏教育新津总校——语文其二,制度弹性。
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
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2018年普通高等学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3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或。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大体看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
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一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的强调空间公共性或片面的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
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人,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
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
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