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效果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772.74 KB
- 文档页数:2
龙源期刊网 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手部功能恢复评价作者:张刚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11期【摘要】目的:评价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手部功能恢复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掌指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各30例。
采用克氏针置入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观察组。
比较两组治疗情况及手部功能恢复效果。
结果:在治疗情况上,观察组关节屈曲度、手术、骨折愈合及住院等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
在手部功能恢复效果上,观察组优良率93.33%较对照组73.33%明显较高,且P<0.05。
结论: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效果显著,即可促进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提升其关节曲度,还能缩短住院时间,加速其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掌指骨骨折;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手部功能;效果评价【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1-0023-01在临床手部骨折中,掌指骨骨折较为常见,若患者治疗不及时,则极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粘连、关节僵硬、骨折畸形愈合等,从而严重影响患者手部功能。
由于手部具有精细复杂的结构,且治疗期间要求可早期接受功能锻炼,并获得良好的解剖复位[1]。
而以往采用克氏针固定治疗时,其无法控制旋转,且极易发生骨折愈合时间延长、关节僵硬、骨折畸形愈合等,因而预后较差。
而通过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即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且可及早完成功能锻炼,因而效果较佳[2]。
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掌指骨骨折患者。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47例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对应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对患有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性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4例患有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7例。
采用常规术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
结果治疗组患者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性骨折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术后骨折完全愈合时间、术后手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术期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手术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治疗前后掌指关节功能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结论应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对患有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性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标签: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性骨折;治疗在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发生的骨折疾病临床治疗难度相对较高,是目前手部骨折疾病治疗的一个难点性课题,骨折部位的复位和固定处理等步骤,对医生的操作技术和医院的医疗设备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导致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缺乏良好的方法,术后掌指关节疼痛、畸形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1-2]。
本次研究对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的效果进行研究。
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94例患有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7例。
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38.4±1.3)岁;骨折发病时间1~22 h,平均发病时间(4.1±0.6)h;切割伤患者16例,砸伤患者9例,压伤患者9例,绞伤患者8例,砍伤患者5例;治疗组中男性28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38.3±1.5)岁;骨折发病时间1~21 h,平均发病时间(4.2±0.8)h;切割伤患者15例,砸伤患者8例,压伤患者10例,绞伤患者9例,砍伤患者5例。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效果观察陈轲,韩健,殷振华,张亚军陕西省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咸阳712000)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对于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50例掌关节周围部位创伤性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患者术后 手部功能恢复的情况、感染率、致畸率等比较。
结果:掌骨头颈部骨折患者中,优良率为8 3. 3 %,近 节指骨基底部骨折患者中优良率为89. 5%,植骨合并掌骨骨折患者中优良率为78. 5%,掌骨基底 骨折优良率为81.8%。
各类型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
对不同 分型患者的骨折痊愈时间及感染率、骨折畸形率等的临床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〇.05)。
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对不同类型掌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的治疗均有很好的疗效。
主题词 骨折/外科学骨折固定术,内创伤和损伤掌指关节@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中图分类号:R683. 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 3969/:j.issn. 1000-7377. 2017. 01. 037手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具有精细复杂的结构,对于 此部位发生骨折为临床手术治疗带来极大的难度[1]。
临床上对于掌部骨折的重点难点是如何安全有效的解 决掌部骨折部位固定和复位。
传统的石膏固定、克氏 针固定、钢丝固定等方法不能达到满意的骨折端解剖 学复位效果和准确的固定,影响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 手段[2]。
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对50例 不同类型掌关节周围创伤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 内固定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掌关节周围部位创伤的骨折患者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
年龄20〜53岁,平均29. 43±4. 32岁。
50例患者中砸伤9例,割伤12 例,砍伤8例,绞伤11例,压伤10例。
骨折部位:掌骨 头颈部6例,近指骨基底部19例,指骨合并掌骨14 例,掌骨基底部11例。
开放性骨折27例,闭合性骨 23例折。
2手术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
患者平卧位使上肢外展,对患 者行臂丛麻醉,将患肢放置在手术台侧方,对开放性骨 折患者首先应彻底消毒伤口,并根据患者创伤情况适 当延长切口,对闭合性骨折患者应根据骨折部位选择 掌背侧行纵向切口,注意避开粗大神经及动脉,将骨折 端血块清理干净,进行复位。
3术后处理及康复训练[3]术后对患者进行换 药等基础护理,术后第2天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X光 片的复位检查,对于骨折内固定良好的患者可以根据患者的疼痛减轻情况进行适当的关节屈伸训练。
对于 内固定不稳定的患者可以考虑适当的外固定辅助,情 况允许方可进行功能训练。
4评价标准[4]术后2〜10个月根据患者术后 的恢复情况,使用关节总指活动度(T A M)对患者手部 的功能进行评价。
优秀:T A M>2200,手指屈伸活动 正常;良好:TAM 2000〜2200,手部功能健康指数在 75%以上;较好:TAM1800〜2000,手部功能健康指 数为50%〜75%;较差:T A M<1800,手部功能健康 指数在50%以下。
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 0统计学软件对 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或者百分率表 示,计量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G±d表示,组间比较用 Z2检验,以P<〇.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不同损伤类型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见表1。
表1不同损伤类型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结果[例(%)]骨折类型n优秀良好较好较差优良率(%)掌骨头颈部63(50)2(33.3)1(16.7)0(0.00)83. 3近节指骨基底1912(63.2)5(26.3)〇(〇)2(10.5)89. 5指骨合并掌骨148(57.1)3(21.4)3(21.4)〇(〇)78. 5掌骨基底部116(54. 5)3(27.3)2(18.1)〇(〇)81. 8掌骨头颈部骨折6例患者中,优良率为83. 3%,近节指骨基底部骨折19例患者中优良率为89. 5%,植骨合并掌骨骨折W例患者中优良率为78. 5%,11 例掌骨基底骨折优良率为81. 8%。
各类型患者手部 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〇.05)。
2不同分型临床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2。
对不同分型患者的骨折痊愈时间及感染率、骨折畸形率等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〇.05)。
3不同分型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满意度比较见 表3。
对不同分型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满意度进行比 较,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〇. 05)。
表2 不同分型临床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骨折类型n 骨折痊愈时间(d,工士•〇感染率[例(%)]骨折畸形率[例(%)]掌骨头颈部骨折644. 52 ±8. 11〇(〇%)〇(〇%)近节指骨基底部骨折1945. 42±11. 01〇(〇%)〇(〇%)指骨合并掌骨骨折1444. 02 ±7. 11〇(〇%)〇(〇%)掌骨基底部骨折1145. 22 ±10. 15〇(〇%)〇(〇%)表3不同分型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满意度比较[例(%)]骨折类型n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掌骨头颈部骨折64(66.7)2(33.3)00100近节指骨基底部骨折1913(68.42)4(21.1)1(5.3)1(5. 3)94. 7指骨合并掌骨骨折148(57.14)3(21.42)3(21.4)〇(〇)100掌骨基底部骨折117(63.6)2(18.2)2(18.2)〇(〇)100讨论掌指关节的手术具有极高的特殊性,因其周围关 节距离近,不易进行手术操作。
由于空间狭小,不适用 于传统的石膏固定[5]。
钢丝固定会限制患者指关节最 大限度的活动功能,克氏针固定虽然具有令人满意的 固定效果,但是针尾的不恰当填埋会引发感染[6]。
微 型钢板作为一种新型的骨折固定材料,已经替代了传 统的钢丝及石膏,成为首选的材料,对于掌指关节的骨 折具有极强的优越性、内固定稳固、一般无需外固定等 特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骨折患者[7—8]。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在操作过程中应该注 意如下几点:①手术应根据患者的创伤部位及情况选 择钢板类型。
对掌骨部位骨折患者适宜选用微型“L”形钢板固定;对横行、短斜型骨折患者适宜选用微型条 形直钢板固定;对掌基底部骨折患者适宜用“T”形板 固定;对关节内骨折,骨干斜型、螺旋型骨折患者适宜 选用单纯螺纹钉固定。
②手术过程中应选择长度适宜 的螺钉。
若螺钉过长,会对关节面造成磨损甚至引发 炎症;若螺钉过短,则不能对关节起到稳定固定的作 用,极易在关节活动过程中松脱。
③对于开放性骨折 患者的治疗中应预防患者感染,局部组织的坏死等,当采用钢板直接固定的时候会使患者损伤部位的组织张 力增加,从而对伤口的缝合造成影响。
④术后鼓励患者早日进行康复训练,从简单的手部曲张训练开始、可 以辅助进行理疗处理,使其血液流通顺畅,促进骨折早日愈合[9]。
本研究结果表明:掌骨头颈部骨折6例患者中,优 良率为83. 3%,近节指骨基底部骨折19例患者中优 良率为89. 5%,植骨合并掌骨骨折14例患者中优良 率为78. 5%,11例掌骨基底骨折优良率为81. 8%。
各类型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对不同分型患者的骨折痊愈时间及感染率、骨折 畸形率等的临床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对不 同类型掌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的治疗均由很好的疗 效。
参考文献[1] Davidovitch RI, Elkataran R J, Romos, et al.Open reduction with internal fixation versus limited internal fixation and external fixation for high grade pilon fractures (OTA type 43C) [J]. Foot and Ankle International,2011,32 ( 10 ):955-961.[2] 于志军,纪柳,李庆泰,等.微型钢板放置指骨背侧与侧方在治疗近节指骨骨折的临床对比[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3,27( 1) : 21 - 23.[3]杨兰斌,李金良,孙庆治,等.2种内固定方式治疗掌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 5) : 6162.[4] 陈麒麟,吴相阳.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 3) : 57-63. [5] 钱俊,张全荣,芮永军,等.微型外固定支架在虎口外伤急诊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2,26( 11) : 1403- 1404.[6] 王化齐,曹善友.创伤性骨折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4):463-465.[7]黄劲东.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的临床分析[J].微创医学,2013,8 (3):328-329.[8] Kim KK,Heo YM,Won YY^etal.Navigation-assistedtotal knee arthroplasty for the knee retaining femoralintra-medullary nail, and distal femoral plate andscrews[J]. Clin Orthop Surg,2011,3(1) ;77-80.[9]杨芳,刘合花,刘明,等.骨折患者术后疼痛50例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 (5): 641641.(收稿:2016-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