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5滕王阁序固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5
- 格式:pdf
- 大小:29.23 KB
- 文档页数:4
《滕王阁序》教案教学目的1.背诵全文。
2.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进行文言仿写训练。
3.积累文化知识。
教学重点1.理解基础,熟读本文直至背诵。
2.通过仿写感受了解文言的特征。
教学方法1.预习,理解注释中的重要典故,了解有关文化知识。
2.教学可分两个层次:对于文言文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教学目标应定位于理解文意、熟读成诵上;对于有一定文言基础的学生,可定位于理解、背诵、仿写上,即增加一个动手操作的环节。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课前出示一段中学生创作的文言习作。
悲哉秋心,萧条凄瑟,西风飒过,万木咸荒。
苇叶纷下,芜杆迁黄。
三五之月,新上田桑,明明若水,触目生凉。
离人频顾,羁客成伤。
中夜不寐,林下彷徨。
哀歌骚辞,从风流荡,鱼雁闻声,中心惶惶......(孔立新主编《高考状元作文》P271,文汇出版社) 大家相信吗?这段文字出自一位17岁的高中生之手。
1999年,这位同学参加了上海市高考,以一篇洋溢文言气息的作文获得了高考作文满分的好成绩!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高考语文阅卷中心组组长王光祖先生对他的作文评价是:思想严密,层次清楚,语言老到,体现出良好的语言素养。
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其作者则是一位1300多年前的青年,这就是王勃的《滕王阁序》!今天,我们的任务一是背诵这篇千古名篇;二要学写一段文言。
(解说:同年人的成功对学生更有说服力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且,新奇的任务往往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
以往的文言文教学一般只要求学生读懂、会背,进行文言文写作对于学生而言似乎无异于天方夜谭,但恰恰如此,才更容易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激情。
)二、解题1.关于本文的写作《唐摭言•卷五》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
都督阎公不之信。
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
已宿构矣。
及以纸笔巡让宾,勃不辞让。
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
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
高中语文《滕王阁序》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一、脚踏实地....找成语、典故(逐段查找,逐一编写)成语类:1、物华天宝:形容各种珍贵的物品。
2、人杰地灵: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
即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便成为名胜之地,或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3、胜友如云:才智出众的朋友们云集一处。
4、高朋满座:满座尽是高贵的宾朋。
5、腾蛟起凤:象蛟龙腾越,凤凰起舞。
比喻文辞奇巧优美,才华横溢。
6、钟鸣鼎食:吃饭时,排吃饭时,奏乐列鼎。
形容贵族和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
7、云销雨霁:指满天的云雨顿时消散,形容已经逝去的一切都不会再回来了。
8、响遏行云: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
最早见于《列子•汤问》。
9、天高地迥:形容天地之间广阔无边。
10、兴尽悲来:高兴的劲儿过去了,使人悲苦的事又来了。
11、萍水相逢: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随水漂泊,聚散不定。
浮萍在水里偶然相遇。
比喻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12、冯唐易老:比喻仕宦不得志。
出处是《史记•冯唐列传》。
13、老当益壮: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当更壮。
出处是《后汉书•马援传》。
14、穷且益坚:处境困难而意志应当更加坚定。
15、涸辙之鲋(fù):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
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
1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早上有所失,晚上则有所得。
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
出处是《后汉书•冯异传》。
17、一介书生:旧时读书人自称。
或对一般读书人的雅称。
18、投笔从戎:指弃文就武,放弃文墨生涯去参加军队。
出处是《后汉书•班超传》。
19、高山流水: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两种喻意。
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
也用以形容乐曲的高雅精妙。
出处是《列子•汤问》。
20、盛筵难再:盛大的筵席难以再得。
21、陆海潘江:本是称颂陆机和潘岳文才很高。
后用以称颂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典故类:1、“徐孺下陈蕃之榻”。
徐孺(97-169),名稚,字孺子。
江西丰城人。
东汉时名士,满腹经纶而淡泊名利,时称“南州高士”。
2021年高中语文《滕王阁序》精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教学目标:1.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背诵全文。
2.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积累文化知识。
3.体会作者怀才而又自励志节,愤郁不平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情感。
教学重难点:1、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
2、指导诵读,注意停顿,通过诵读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3、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一、知识背景介绍1、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2、介绍作者王勃生于公元650年或649年,字子安,龙门人(今山西河津人),6岁善文辞,实用文档构思无滞,词情英迈。
9岁鉴赏力超群,得颜师古注《汉书》,读而作《指瑕》以正其失。
史载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道祥赞为神童,并向朝廷表荐,而王勃对策高第,被授朝散郎。
到17岁时就做了沛王李贤征的王府侍读。
可是,种种打击却接二连三地向他袭来。
大约做王府侍读一年多的时候,他因为“戏为《檄英王鸡》”一文,竟然被唐高宗怒逐出府,这时他很失落,随即出游巴蜀。
到他22岁时,他好容易又得补为虢州参军,可是又因为“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
”于是,他又犯下死罪,所幸遇上大赦天下才得以免除灾难。
可是,他的父亲王福畤因此受到牵连,被贬为交趾令(今越南河内)。
大约26岁时,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没想到在渡海时溺水,最后惊悸而死。
王勃的一生,首先叹其英年早逝。
其次,他一生多有不得志者,其内心应当是时有不平,或者愤怒悲凉,或者又心存幻想,渴望着自己能够大展鸿图。
3、作序的背景就在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的途中,适逢九月重阳之日,王勃途经洪州(现在的江西南昌),正赶上洪州都督阎某人重修了名楼滕王阁,于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借以标榜政绩。
王勃面临那“群贤毕集”的场面怎么能不感慨万千?当时,他孤身作客,内心戚实用文档戚,自然是感到压抑而难以兴奋,如果能够让他一吐胸怀,或许他会欣然命笔的。
第5课滕王阁序王勃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积累文中重点实词及特别句式,赏析重点语句,背诵全文。
2.思维与审美:(1)深化感悟作者困难的思想感情;(2)体会本文丰富多彩的艺术特点。
激趣导入“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致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为名人的游历题诗而被给予了特别的意义,名扬天下。
它们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鹳雀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
今日就让我们随着大诗人王勃的导引,登临这座誉满天下的滕王阁,领会其不同凡响的风采,寄予我们悠悠无际的思绪。
一、诵读全文,说明加点词的意思,并回答段后问题。
(第一段)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以……为襟)三江而带.(以……为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域,所在之处);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像雾一样)列,俊采星.(像星星一样)驰。
台隍枕.(倚、据)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俊杰)。
都督阎公之雅望..(奇妙的风范),..(崇高声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车的帷幔,这里借指宇文新州的车马)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文词的宗主);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县令,这里指交趾县的县令),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盛大的宴会)。
请概括段意:这段文字概写了滕王阁的地理风貌,引出参与宴会的人物,并铺叙了宴会的盛况。
(其次段)时维.(句中语气词)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蓄积的雨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俨”通“严”,整齐的样子)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极尽)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请概括段意:描绘作者驾车前来滕王阁的情景,着重描述滕王阁及其四周的景色。
《滕王阁序》学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积累1、2段文言字词(2) 了解赋这一文体的语言特点,鉴赏文中铺叙的美丽秋景。
二、学法指导结合赋这一文体的语言特点,吟诵涵咏,用美读体会文章的美妙意境。
三、知识链接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
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
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1、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又称为“四六文”。
2、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
3、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四、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A级)翼轸()懿范()襜帷()绣闼()潦水()胜饯()雕甍()彭蠡()孤鹜()遄飞()帝阍()棨戟()()骖騑()()簪笏()()闾阎()()睇眄()()云销雨霁()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B级)豫章故郡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宾主尽东南之美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俨骖騑于上路穷岛屿之萦回披绣闼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彩彻区明声断衡阳之浦五、合作探究1、借助课文注释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识,疏通文意,理清本文的结构和思路。
(B 级)2、阅读第一段,思考:①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 B级)②作者如何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B级)③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 C级)六、达标检测1、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词(B级)故: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③君安与项伯有故④既克,公问其故⑤故遣将守关者尽:①宾主尽东南之美② 潦水尽而寒潭清属: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穷:①穷岛屿之萦回②穷且益坚③日暮途穷④不忍穷竟其事2、默写填空:(A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骈体文的特点。
2、了解“初唐四杰”,了解时代背景。
3、理解和积累文言词语和句式。
德育目标树立高尚的人生观,要有远大抱负和人生使命感;能够正确看待挫折,即使身处逆境,也要笑对人生,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
【学习重点】1、情感抒发的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2、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寓情于理。
【学法指导】1、诵读法(文章属骈文,句式整齐,便于诵读。
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不断培养他们对作品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2、讨论法(对比较难理解的问题,如作者抒发怀才不遇的情感、融情于景的特点可通过师生讨论寻找解决途径。
)【知识链接】解题:1、序,文体的一种。
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
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东阳马生序》等。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
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2、王勃及文章写作背景王勃(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径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客上欢宴群僚和宾客。
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客序》。
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第一课时【自主预习】诵读,疏通。
1、对照注释边读边译。
2、重点解释下列词句:人杰地灵腾蛟起凤物华天宝高朋满座胜友如云钟鸣鼎食云销雨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达标检测】1. 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述出来。
2.鉴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并展开想象,将该句扩写成百字左右的短文。
第5课滕王阁序【学习目标】1.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化知识。
2.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理解典故的作用。
3.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语言。
4.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理解本文用典的内涵;梳理相关的文言文知识。
2.熟读本文直至背诵,感受文章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学法指导】查阅资料、信息筛选、批注式阅读、交流讨论、启发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一、知人论世1.作者王勃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唐代诗人。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
乾封初(666)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
随即出游巴蜀。
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司奴当诛,遇赦除名。
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的诗今存八十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
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离别之情,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慰勉,意境开阔,一扫惜别伤离的低沉气息,为唐人送别诗之名作。
王勃的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九十多篇,多为骈体,其中亦不乏佳作。
《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被认为“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唐摭言》)。
今存有《王子安集》。
2.传记评价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二十六。
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及以纸笔,延让宾客,勃不辞。
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
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公曰:“亦是老生常谈。
”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公闻之,沉吟不语。
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滕王阁序》教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园教案、小学教案、初中教案、高中教案、作文大全、励志故事、演讲致辞、诗词诗句、口号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kindergarten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junior high school lesson plans, high school lesson plans, essays, inspirational stories, speeches, poems, sloga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滕王阁序》教案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滕王阁序》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
第5课滕王阁序【学习目标】1.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化知识。
2.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理解典故的作用。
3.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语言。
4.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理解本文用典的内涵;梳理相关的文言文知识。
2.熟读本文直至背诵,感受文章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学法指导】查阅资料、信息筛选、批注式阅读、交流讨论、启发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一、知人论世1.作者王勃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唐代诗人。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
乾封初(666)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
随即出游巴蜀。
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司奴当诛,遇赦除名。
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的诗今存八十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
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离别之情,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慰勉,意境开阔,一扫惜别伤离的低沉气息,为唐人送别诗之名作。
王勃的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九十多篇,多为骈体,其中亦不乏佳作。
《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被认为“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唐摭言》)。
今存有《王子安集》。
2.传记评价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二十六。
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及以纸笔,延让宾客,勃不辞。
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
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公曰:“亦是老生常谈。
”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公闻之,沉吟不语。
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第5课滕王阁序晨读自主任务在祖国这块神奇的大地上,北起白雪皑皑的兴安岭,南到碧波荡漾的南海,西起空灵神秘的雪山戈壁,东到云蒸霞蔚的东海,到处是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
宫殿园林、楼阁庙宇,比比皆是!在这众多的人文景观中,有些景观因为历史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意义。
你是否还记得鹳雀楼上的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身影?你是否又看到了黄鹤楼中杳然而去的黄鹤?你是否正在品悟岳阳楼里范仲淹的“忧乐关怀”的感叹?你是否又听到滕王阁前王勃沉重的叹息?“楼以文传”,在驰名天下的四大名楼中,滕王阁当首屈一指。
你是否记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传诵千古的写景名句?如果你还不曾接触,那就让我们从这堂课开始一起学习位居“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创作的散文《滕王阁序》吧!王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祖父是隋朝著名学者王通。
父亲王福畴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
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合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乾封初(666)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
随即出游巴蜀。
上元二年(675),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年仅27岁。
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
其中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
王勃的赋、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多为骈体,其中亦不乏佳作。
上元二年(675)秋,王勃前往交趾(今越南北部)探父,途经南昌,适逢九月重阳之日,洪州都督阎公因重修江南名楼滕王阁而于阁上举行宴会。
王勃也应邀参加。
此时王勃形单影只,内心戚戚,虽感到压抑,但并不甘沉沦,想借此机会一吐胸中郁闷之情,遂在宴会上挥毫写成《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
《新唐书·王勃传》中说:“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
《滕王阁序》第四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及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
2、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培养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
【合作探究】一、熟读第四、五两段,尝试翻译。
第四段遥襟甫畅,逸兴遄(chuán)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è)。
睢(suī)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yè)水朱华,光照某某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dì miǎn)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jiǒng),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kuài)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míng)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hūn)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第五段嗟(jiē)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chuǎn);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yì)于某某,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hé zhé)以犹欢。
某某虽赊(shē),扶摇可接;东隅(yú)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二.分析第四、五两段:(一)补充注释:1.四美具具:2.二难并并:3.穷睇眄于中天穷:中:4.极娱游于暇日极:娱游:5.兴尽悲来兴:6.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悲:失路:7.屈贾宜于某某屈:8.所赖君子见机赖:9.老当益壮:10.穷且益坚:且:11.不坠青云之志坠:(二)概括四、五两段内容并逐句分析:第四段1.第一句:2.第二句:3.第三句:4.第四句:5.第五句:6.第六句:7.第七句:8.第八句:9.第九句:10.最后两句:11.小结:第五段:1.写冯唐、李广的目的是什么?2.表明作者高尚的人生观的句子是哪几句?3.引用了哪两个典故,表现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4.写孟尝、阮籍的人生观的目的是什么?5.小结:(三)问题:本段是由眼前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2.5《滕王阁序》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或用法2、翻译重要句子学习重点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或用法学法难点翻译重要句子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知识链接作家作品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县),初唐文学家。
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
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后人传诵的名句。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
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
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
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
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
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
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
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
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
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文体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
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
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
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
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序”——文体的一种。
《滕王阁序》(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掌握文中常见文言知识。
2、理解典故的内涵,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自主学习】1、一词多义(1)尽:①宾主尽东南之美②潦水尽而寒潭清③聊乘化以归尽④一肌一容,尽态极妍(2)胜:①胜友如云②躬逢胜饯③胜地不常④驴不胜怒,蹄之⑤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⑥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3)穷:①响穷彭蠡之滨②穷睇眄于中天③穷且益坚④岂效穷途之哭⑤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⑥穷岛屿之萦回⑦日暮途穷(4)故:①豫章故郡,洪都新府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③桓侯故使人问之④既克,公问其故(5)属: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6)即:①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②胡天八月即飞雪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7)引:①控蛮荆而引瓯越②恭疏短引③司马懿引二十万军④引次江北(8)数:A、shù①识盈虚之有数②一曲红绡不知数③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B、shǔ数吕师孟叔侄为逆()C、shuò而公子亲数存之()(9)序:①序属三秋②滕王阁序③序八州而朝同列(10)且: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2、特殊句式(1)()句①都督阎公之雅望②宇文新州之懿范(2)()句童子何知(3)()句①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②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③是所望于群公④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⑤窜梁鸿于海曲⑥屈贾谊于长沙(4)()句①纤歌凝而白云遏②怀帝阍而不见(5)省略句①物()华天()宝②十旬休假,胜友如云()③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合作探究】1、通读课文后三段,找出引用的典故并思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2、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有什么作用?3、如何理解“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思想意义是什么?【达标检测】一、基础练习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翼轸.(zhěn) 骖.(cān)騑睇眄.(miǎn) 捧袂.(mèi)B瓯.(ōu)越潦.(liáo)水簪.(zhān)笏桑梓.(zǐ)C台隍.(huáng) 舸.(gě)舰帝阍.(hūn) 叨.(dāo)陪D.懿.(.yì)范彭蠡.(lí) 虢.(.guó)州遄.(tuān)飞2、下列几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物华天宝钟明鼎食老当益壮高山流水B人杰地灵渔舟唱晚穷且益坚清云之志C千里逢迎天高地迥桑榆非晚白首之心D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介书生俊采星弛3、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自己宁愿舍弃一生的功名富贵,到万里以外去朝夕侍奉父亲。
5滕王阁序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或用法2、翻译重要句子学习重点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或用法学法难点翻译重要句子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知识链接作家作品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县),初唐文学家。
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
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后人传诵的名句。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
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
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
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
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
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
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
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
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
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文体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
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
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
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
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序”——文体的一种。
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