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税收优惠与税收利益
1.通过政府提供税收 优惠政策取得
税收利 益取得 来源
2. 通 过 纳 税 人 对 税 收 方案的选择取得
纳税人进行具 有税收利益的 投资时应注意
第一是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
第二是从高的纳税义务转换为 低的纳税义务
2.1.3 以纳税人为切入点
按照我国税法规定,凡不属于某税种的纳税 人,就不需缴纳该项税收。因此,企业进行税 收筹划之前,首先要考虑能否避开成为某税 种纳税人,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减轻税收负担 问题。一般情况下,企业宁愿选择作为营业 税的纳税人而非增值税的纳税人,宁愿选择 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而非增值税小规模 纳税人。因为营业税的总体税负比增值税 的总体税负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总体税 负较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总体税负轻。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在实践中,要做全面综 合的考虑,进行利弊分析。
重点放在促进高新手段的开发、 能源的节约、环境保护和充分就
业上
重点不同
重点一般不如发达国家那么集 中,甚至对那些手段落后、能源 消耗大、资源使用效率低的所 谓困难企业也给予优惠照顾
较多采取与投入相关的间接性鼓 励方法,如加速折旧、投资抵免、
再投减税期或免税 期,如泰国曼谷中转区实行所得 税头三年免征、后五年减半征收
2.1.5 以不同的财务管理过程为切入点
企业的财务管理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资金运营管理和收益 分配管理,每个管理过程都有税收筹划的空间。 比如,按照税法规定,负债的利息作为所得税的扣除项目,享有所得 税利益,而股息支付只能在企业税后利润中分配。因此,通过债务融 资就有节税优势。 在投资管理阶段, 除考虑不同投资方式实际效益的区别外,还应注 意到收购亏损企业可带来的所得税的降低;国家鼓励的投资项目和 国家限制的投资项目, 不同的组织形式所适用的税率均是不同的。 在经营管理阶段,在财务会计处理中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不同 的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采购对象是不是一般纳税人均会影响纳税。 在收益分配阶段,采取不同的股利分配政策既影响到投资者的利益, 也直接影响企业累积盈余和资本公积金,相应会产生个人投资者的 个人所得税和机构投资者的企业所得税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