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指标评价体系共56页
- 格式:ppt
- 大小:4.55 MB
- 文档页数:56
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及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随着人们对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绿色发展成为了全球共同的发展方向。
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的建立,是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一、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利用效率:衡量国家或地区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能源、水资源和土地等。
衡量方法包括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指标。
2.环境质量:评估国家或地区的环境质量,包括大气、水、土地等环境的质量状况;评判方法包括颗粒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量、环境管理措施的质量等。
3.生态保护程度:评估国家或地区的生态保护程度,包括生态系统的完好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自然保护区的数量等。
衡量方法主要包括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等。
4.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评估国家或地区绿色经济的发展水平,包括清洁能源的发展情况、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状况、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状况等。
衡量方法包括可再生能源消耗比例、环境友好型企业数量等。
5.绿色创新水平:评估国家或地区的绿色创新水平,包括科技创新、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创新状况。
衡量方法包括科技成果转化及其应用。
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是用来评估国家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评估国家或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包括文化、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支持程度。
衡量方法包括政策文件的制定及其实施情况、法律法规的完备性等。
2.生态系统的健康性:评估国家或地区生态系统的健康性,包括土地、水、大气、生物、景观等方面的满足程度。
衡量方法包括耕地面积保持及其转化情况、采矿等资源开发的状况、城市空气质量等。
3.资源的节约利用:评估国家或地区资源的节约利用情况,包括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利用。
绿色旅游度假评价指标体系(001)绿色旅游度假评价指标体系(001)1. 环境保护指标- 自然资源保护:评估度假地是否保护并恢复自然资源,如水源、森林、动植物群落。
- 能源利用:评估度假地是否采取节能措施,如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 废物管理:评估度假地的废物处理系统,包括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和安全处理有害物质。
- 水质保护:评估度假地的水资源管理,包括水源保护、消耗和回收利用。
- 空气质量:评估度假地禁止或限制有害气体排放和空气污染源。
2. 社会经济指标- 就业机会:评估度假地是否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支持当地社区和经济的发展。
- 人口稳定:评估度假地的旅游业务是否对当地社区造成不可持续的压力,如人口过度增长和社会不稳定。
- 文化保护:评估度假地对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包括传统建筑、文化节庆等。
3. 游客体验指标- 旅游项目质量:评估度假地的游览项目是否丰富多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和独特的体验。
- 可持续交通:评估度假地是否鼓励游客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以环保方式出行,减少对交通系统的负担。
- 当地参与度:评估度假地游客参与度,如促进游客与当地社区的互动、当地产品和服务的购买等。
- 教育和意识:评估度假地是否提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和培训机会,提高游客的意识和知识。
4. 管理与治理指标- 政策与法规:评估度假地的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律、可持续发展规划等。
- 治理透明度:评估度假地的治理和决策是否公开透明,鼓励公众参与和监督。
- 数据收集和监测:评估度假地是否进行定期数据收集和监测,以了解旅游活动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 持续改进:评估度假地是否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并定期进行事后评估和改进。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绿色旅游度假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上述指标的全面评估和比较,可以评估度假地的绿色度和可持续性,并为游客提供做出环保、可持续出行选择的依据。
当然,根据具体的度假地特点,还可以进行相应的指标调整和增减。
附件1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注:1.标★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标◆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提出的主要监测评价指标;标△的为其他绿色发展重要监测评价指标。
根据其重要程度,按总权数为100%,三类指标的权数之比为3:2:1 计算,标★的指标权数为2.75%,标◆的指标权数为1.83%,标△的指标权数为0.92%。
6 个一级指标的权数分别由其所包含的二级指标权数汇总生成。
2.绿色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测算,“十三五”期间,以2015 年为基期,结合“十三五”规划纲要和相关部门规划目标,测算全国及分地区绿色发展指数和资源利用指数、环境治理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生态保护指数、增长质量指数、绿色生活指数 6 个分类指数。
绿色发展指数由除“公众满意程度”之外的55个指标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计算而成。
计算公式为(略)。
绿色发展指标按评价作用分为正向和逆向指标,按指标数据性质分为绝对数和相对数指标,需对各个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具体处理方法是将绝对数指标转化成相对数指标,将逆向指标转化成正向指标,将总量控制指标转化成年度增长控制指标,然后再计算个体指数。
3.公众满意程度为主观调查指标,通过国家统计局组织的抽样调查来反映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程度。
调查采取分层多阶段抽样调查方法,通过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随机抽取城镇和乡村居民进行电话访问,根据调查结果综合计算31 个省(区、市)的公众满意程度。
该指标不参与总指数的计算,进行单独评价与分析,其分值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
4.国家负责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监测评价,对有些地区没有的地域性指标,相关指标不参与总指数计算,其权数平均分摊至其他指标,体现差异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国家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对辖区内市(县)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监测评价。
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试行)一、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包含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度、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指数以及学生学业成绩均衡度。
其中学生学业成绩均衡度包括总体均衡、区县间均衡和学校间均衡三个方面。
(一)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度学生学业水平标准是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学生在某一学科、某一阶段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与核心能力的标准等级。
学业成绩的标准达成度指的是学生在各学科达到合格水平以上的人数比例。
标准划定时采用了国际上广泛应用于学业能力测试和水平考试等领域的安哥夫(Angoff)法和书签(Bookmark)法的方法。
(二)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指数在关注学生标准达成度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
高层次思维能力主要包括知识迁移能力,预测、观察和解释能力,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三)学生学业成绩均衡度学生学业成绩均衡度包括总体均衡度、区县间均衡度和学校间均衡度三个方面。
1.学生学业成绩总体均衡度学业成绩总体均衡度指的是上海所有参测学生学业成绩总体差异的大小。
各学科的学业成绩采用多种现代统计测量方法(如罗序(Rasch)模型和多维分步计分模型)进行分析的结果。
2.学生学业成绩区县间均衡度学业成绩区县均衡度是指上海各区县之间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的大小,是通过多层线性模型统计分析得到的。
3.学生学业成绩学校均衡度学生学业成绩学校均衡度指的是各学校之间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的大小,是通过多层线性模型统计分析得到的。
二、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学生学习动力指数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为学生学习自信心、学习动机、学习压力和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
(一)学习自信心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分析显示,学生学习自信心与学生学业水平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学习自信心主要通过调查学生对个人学习能力的评价、尝试解决困难问题的意愿、对取得优异学习成绩和完成学习目标的预期等问题,采集学生问卷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的结果。
“绿色企业”星级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说明【摘要】绿色企业理念的提出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要求社会对企业进行客观公正的“绿色企业”评定。
因此,本文依据星级评价体系的原则,并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绿色企业星级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绿色企业;星级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一、“绿色企业”星级评价体系的原则绿色企业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将环境利益和对环境的管理纳入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并取得成效的企业。
绿色企业星级评价体系是对企业环保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综合考查。
该体系应力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来综合考量企业的绿色程度,并以客观的形式加以呈现。
绿色企业星级评价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
评价体系从排污、能耗、循环和企业社会责任四方面综合考虑企业的环保意识和执行力度以及社会责任。
按照权重科学衡量,综合考虑企业特点并客观反映出差异。
2.客观性原则。
指标含义应明确划分清楚,层次清晰明了,以企业参考数据和权威部门相关统计数据为准,避免加入过多主观因素。
3.综合性原则。
一个优秀的制造业,不仅要有突出的生产销售绩效,还应在环保、社会责任各方面表现突出。
该体系应考虑绿色理念的方方面面的体现,拟定多个角度,综合考查企业素质。
4.独立性原则。
各个指标应当相互独立,避免产生包容重叠的关系。
对有相关性的指标,应根据其相关程度取其重者。
5.时间性原则。
体系中不仅考虑企业当下环保和社会责任,还将持续改进情况纳入其中。
反映企业在近3年内,为各方面工作的改进所做的努力和成效。
6.定性定量相结合原则。
在考核过程中,一方面做定性的考核,如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达到规定标准;另一方面也做定量的分析,考查企业在排污、能耗方面进步的程度和空间。
7.可操作性原则。
考虑国内当地企业的现状与发展空间,有针对地性拟写适用性强的体系,以提高其可操作性。
二、评定指标体系及指标说明对“绿色企业”星级评定,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