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计价方法p
- 格式:pptx
- 大小:4.50 MB
- 文档页数:64
常见的工程计价方式
1. 经验计价法,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进行估算,适用于简单的工程项目和常规工程项目的初步预算。
2. 定额计价法,根据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按照国家或地方制定的工程定额进行计算,适用于常规工程项目的详细预算和结算。
3. 比例估算法,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和特点,按照一定的比例对工程造价进行估算,适用于初步预算和可行性研究阶段。
4. 招标报价法,由承包商或供应商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按照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和技术规范进行报价,适用于工程项目的招投标阶段。
5. 成本加成法,在计算工程造价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比例加上利润、税金和其他费用,适用于商业性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
6. 生产要素计价法,根据工程项目所需的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和管理费用等生产要素进行计价,适用于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
行分析和控制。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工程计价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工程项目的计价工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和评估。
存货计价方法及公式1.先进先出法(FIFO法)先进先出法是指最早购进的存货先销售出去,最后购进的存货最后销售出去。
这种计价方法假设最先购进的存货先卖出,因此计价时以最早购进的存货为基础。
这种方法的公式如下:存货成本=最早购进的存货数量×最早购进的存货单价2.后进先出法(LIFO法)后进先出法是指最后购进的存货先销售出去,最早购进的存货最后销售出去。
这种计价方法假设最后购进的存货先卖出,因此计价时以最后购进的存货为基础。
这种方法的公式如下:存货成本=最后购进的存货数量×最后购进的存货单价3.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指将所有购进的存货按照其数量加权平均计算成本。
这种方法将购进的存货数量和金额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存货的平均成本。
这种方法的公式如下:存货成本=(购进存货1的数量×单价1+购进存货2的数量×单价2+...)/总数量4.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指以事先确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计价,将实际存货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计算差异,并将其记录为存货跌价准备。
标准成本法的公式如下:存货成本=标准成本×实际销售数量5.实际成本法实际成本法是指按照实际购进的成本计价,将实际购进的存货成本作为存货的成本。
这种方法没有特定的公式,而是根据实际购进的存货数量和金额来计算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影响。
不同的计价方法可能导致不同的存货金额,影响负债表上的存货值和损益表上的成本费用。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财务报告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存货计价方法。
同时,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应当明确说明所采用的存货计价方法。
工程造价的基本计价方法有哪些〔建筑工程〕概预算是指通过编制各类价格文件,对拟建工程造价进行的预先测算和确定的过程。
依据概预算的编制阶段、编制依据和编制目的等不同,可分为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制定〕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投标价格、施工预算、工程结算、完工决算等。
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工程造价的基本计价方法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工程造价的基本计价方法有哪些:1. 工程计价方式有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量定额计价;2. 工程项目是单件性、多样性组成的集合体。
3. 工程造价计价的顺序:分部分项工程造价单位工程造价单项工程造价建设项目总造价。
4. 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是两个,即单位价格和实物工程量,即:公式基本子项的单位价格高,工程造价就高;基本子项的实物工程数量大,工程造价也就大。
5. 对基本子项的单位价格分析,可以有两种形式:①直接费单价:如果分部分项工程单位价格仅仅合计人工、材料、机械资源要素的消耗量和其价格形成,即单位价格=(分部分项工程的资源要素消耗量Х资源要素的价格)该单位价格是直接费单价。
它是工程计价的重要依据,资源要素的价格应该是市场价格。
②综合单价:如果在单位价格中还合计直接费以外的其他一切费用,则构成的是综合单价。
依据我国2008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标准《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规定,综合单价是完成一个规定计量单位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所必须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和企业〔管理〕与利润,以及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
工程预算最基本的预算有那些:1.投资估算投资估算是指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由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咨询机构依据项目建议、估算指标和类似工程的有关资料,对拟建工程所必须投资预先测算和确定的过程。
投资估算是决策、筹资和控制造价的主要依据。
2.制定概算制定概算是制定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投资估算的控制下由制定单位依据初步制定(或技术制定)图及说明,概算定额(或概算指标)各项取费标准,进行设备、材料预算价格等资料编制,确定建设项目从筹建到交付使用所必须全部费用的文件。
计价重点公式汇总(独家整理)结算与投标工程量及综合单价变化的计算:当|B/A-1|*100%>i%(默认为15%),进行如下调整:工程量增加i%以上:D=C*(1-j%)E=A*(1 i%)*C (B-A*(1 i%))*D工程量减少i%以上:D=C*(1 j%)E=A*(1-i%)*C (A*(1-i%)-B)*D注:A:投标工程量,B:结算工程量,C:投标综合单价,D:调整后的结算综合单价,E:调整后的总价,i:工程量调整幅度,j:综合单价调整幅度。
结算与投标材料单价变化的计算:当|B/A-1|*100%>i%(默认为10%),进行如下调整:材料单价增加i%以上:C=B-A*(1 i%)D=A C材料单价减少i%以上:C=A*(1-i%)-BD=A C注:A:投标材料单价,B:结算材料单价,C:价差调整额,D:调整后的结算材料单价,i:材料单价调整幅度。
动态调值公式:P=P0*(a0 a1*A/A0 a2*B/B0 ..)a0 a1 ..=1注:P:调整后进度款,P0:实际进度款,a0:不可调整的比例,a1、a2..:各个费用所占比例,A、B..:结算时价格指数或价格,A0、B0..:基期价格指数或价格。
预付款及进度款的计算:预付款=投标总价*预付款率预付款=投标总价*材料比重*材料储备天数/365起扣点=投标总价*起扣点率起扣点=投标总价-(预付款/主要材料所占比重)质量保修金=竣工结算价*质量保修金率截止当月累计工程款预付款>起扣点,开始从当月扣回预付款:当月应付进度款=当月实际进度款-预付款横道图:(等节奏流水施工)总工期=(m*r n-1)*K注:m:施工段数,n:施工过程数,r:施工层数,K:流水步距。
横道图:(成倍节拍流水施工)K=最大公约{p1..pn}bn=pn/K总工期=(m*r ∑bn-1)*K注:m:施工段数,r:施工层数,K:流水步距,p:流水节拍,b:专业队数。
第1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成本计价方法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对于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施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工程施工成本计价方法:一、预算计价法预算计价法是根据国家规定的预算定额和施工图纸,按照一定的计价程序,计算出工程项目的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等各项费用,从而确定工程项目的总造价。
该方法适用于一般性工程项目,具有以下特点:1. 计价依据明确:预算计价法以国家规定的预算定额为依据,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2. 计价程序规范:按照一定的计价程序进行,确保计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 适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各类工程项目,包括新建、改建、扩建等。
二、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是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按照一定的计价规则,计算出工程项目的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等各项费用。
该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 计价依据明确:以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为依据,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 计价程序灵活: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适应不同工程项目的需求。
3. 便于招标投标:工程量清单计价法便于招标投标,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公平性。
三、综合单价计价法综合单价计价法是将工程项目的各项费用按一定比例综合计算,得出综合单价。
该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 计价依据全面:综合考虑了人工、材料、机械、管理等因素,具有较强的全面性。
2. 计价程序简单:计算过程相对简单,便于操作。
3. 适应性强:适用于各类工程项目,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目标成本计价法目标成本计价法是根据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按照一定的计价规则,计算出工程项目的各项费用。
该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 目标明确:以目标成本为计价依据,有利于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2. 计价程序严谨:按照一定的计价规则进行,确保计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 便于成本控制:有助于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总之,工程施工成本计价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结合各种计价方法的特点,综合考虑后确定。
计价方法一、工程定额计价基本方法工程定额计价的基本程序定额计价方法的特点就是量与价的结合。
概预算的单位价格的形成过程,就是依据概预算定额所确定的消耗量乘以定额单价或市场价,经过不同层次的计算达到量与价的最优结合过程。
可以用公式进一步表明确定建筑产品价格定额计价的基本方法和程序:①每一计量单位建筑产品的基本构造要素(假定建筑产品)的直接工程费单价=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式中:人工费=∑(人工工日数量×人工日工资标准)材料费=∑(材料用量×材料预算价格)+检验试验费机械使用费=∑(机械台班用量×台班单价)②单位工程直接费=∑(假定建筑产品工程量×直接工程费单价)+措施费③单位工程概预算造价=单位工程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④单项工程概算造价=∑单位工程概预算造价+设备、工器具购置费⑤建设项目全部工程概算造价=∑单项工程的概算造价+预备费+有关的其他费用以预算定额单价法确定工程造价,是我国采用的一种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
工程计价的基本程序如下图所示:二、工程量清单计价基本方法(2)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方法与程序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过程可以描述为:在统一的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的基础上,制定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根据具体工程的施工图纸计算出各个清单项目的工程量,再根据各种渠道所获得的工程造价信息和经验数据计算得到工程造价。
这一基本的计算过程如下图所示:从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过程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其编制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和利用工程量清单来编制投标报价(或招标控制价)。
可以用公式表明确定建筑产品价格清单计价的基本方法和程序:1)分部分项工程费=∑分部分项工程量×相应分部分项综合单价2)措施项目费=∑各措施项目费3)其他项目费=暂列金额+暂估价+计日工+总承包服务费4)单位工程报价=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项目+税金项目5)单项工程报价=∑单位工程报价6)建设项目总报价=∑单项工程报价注:(1)其他项目费=暂列金额、暂估价、计日工、总承包服务费等(2)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并考虑风险费用。
安装工程计量4建设工程计价方法及计价依据建设工程计价是指根据一定的计价方法和依据,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的定价。
建设工程计价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建设工程成本的合理控制和合理分摊,实现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下面将介绍建设工程计价方法及计价依据。
一、建设工程计价方法1.综合支出法:综合支出法是指根据工程项目的投资总额,按照不同的工程类型和工程内容,将投资总额分解为各个工作量,并依据各工作量的特点和工程量的变化规律,计算出各工程量的造价,再加上其他间接费用和利润,得出工程项目的总造价。
这种方法适用于工程项目较大、工程类型较多的情况。
2.工程数量法:工程数量法是指根据实际的工程项目数量,按照单位工程造价或单位工程量造价,计算出工程项目的总造价。
这种方法适用于工程项目数量较多、工程类型较少的情况。
3.比率法:比率法是指将工程项目的造价按照一定的比率分配到各个工程部分或工程内容中,根据各个部分或内容的特点和工程量的变化规律,计算出各部分或内容的造价,再汇总得出工程项目的总造价。
这种方法适用于工程项目较复杂、工程部分较多的情况。
二、建设工程计价依据1.工程设计文件:工程设计文件是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依据,包括工程的平面布置图、剖面图、构造图等。
通过仔细阅读和分析工程设计文件,可以了解工程项目的规模、形式、布置以及设计所带来的造价影响,为计价提供依据。
2.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是建设工程项目各项工程量的列表,包括每个工程部分、内容的数量和计算方式。
根据工程量清单,可以计算出各个工程部分或内容的造价,并汇总得出工程项目的总造价。
3.阶段性工程量:阶段性工程量是指工程项目在不同阶段的工程量变化情况。
对于长期工程项目,通常会分为不同阶段进行建设或施工,每个阶段的工程量都会有所不同。
因此,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工程量变化情况,进行相应的计价调整。
4.市场行情:市场行情是指建设工程项目所在地区的相关市场价格。
建设工程造价的计算也需要参考市场行情,包括材料价格、人工费用以及相关设备租赁价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