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17.00 KB
- 文档页数:7
思想家赫思俄德1.古希腊诗人,主要作品为《神谱》和《工作时日》。
2.他怀着悲观的历史哲学观,将人类历史划分为五个依次下降的时期,表达了下层人民对原始时代的怀念以及对新时代社会冲突、不平等秩序的不满。
3.他的作品使希腊人关于神的正义思想发展得更为系统,并且,包含着西方自然法思想的萌芽。
来库古1.希腊早期立法家,斯巴达制度的创建者。
2.他颁布了“瑞特拉”,在斯巴达人内部创建以和平和集体主义为特征的“平等者公社”,创建了斯巴达政治制度,是其成为希腊世界的一流强国。
3其政治理念影响了柏拉图等后世思想家。
梭伦1.梭伦出身贵族,作为“七贤”之一,是创建了雅典民主制度的立法家。
2.梭伦以“中庸”原则为指导思想的改革,即颁布了“解负令”又保护了财产私有,在雅典建立起了温和的有限民主制,为日后民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他调解公民内部矛盾的“中庸”思想后来被亚里士多德所吸收。
苏格拉底1.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思想家,城邦政治学说的先驱者,名言“认识你自己”。
2.他极其重视知识的价值,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论断,主张贤人政治。
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
3.作为西方哲学和科学理性主义主流传统的开创者,其对普遍定义的探讨,成为了柏拉图“理念论”的直接思想来源。
柏拉图1.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政治哲学家,城邦政治学说的早期论者,作品有《理想国》、《政治家篇》和《法律篇》。
2.其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是理念论,在《理想国》中,他划分了现实中的四种政体,并设计了理想的“贤人政体”,以哲学家治国为核心,探讨拯救城邦的根本措施。
在《政治家篇》中,他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政体思想。
3.他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有系统的政治学著作传世的思想家,也是西方政治乌托邦传统的开创者。
亚里斯多德1.亚里斯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代表作有《政治学》、《雅典政制》等。
2.作为希腊政治学说的主要论者,他探讨了城邦的本质、起源、目的等核心问题,并按照政府的掌权人数划分了六大政体,指出政体变革的原因。
《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考核内容和复习提纲徐文涛(一)绪论一、考核内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线索和学习方法。
二、考核要求(一)识记1.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2.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一直到近代,始终重视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的问题,管理国家的问题直到19世纪末期才引起思想家们的突出的关注。
3.自由主义是贯穿于西方政治思想的一条主线4.唯理性是指西方思想崇尚“理性”思辨,重视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二)复习题1.什么是政治思想?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是什么3.西方权利政治观是如何发展演变的?(二)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思想一、考核内容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的一般状况;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发展与特征;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葛派、西塞罗、奥古斯丁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二、考核要求(一)识记1.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
2.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
3.在古希腊城邦中,自由公民享有政治权利。
4.《荷马史诗》是希腊政治思想萌芽的代表。
5. 公元前509年,雅典的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
到伯里克执政时期,雅典民主制空前繁荣。
6.从苏格拉底等思想家开始,古希腊学术研究的主题由自然界转向人类社会。
7.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
8. 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国是后来一系列理想国中的第一个。
这种政治学说中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的对立,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中乌托邦主义的传统。
9. 斯多葛派是希腊化时期最重要的政治哲学流派,它流传到罗马帝国时代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成为罗马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10. 西塞罗的平等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它开始以一种平等的、没有根本差别的眼光来看待所有的人。
11.奥古斯丁的传世作《上帝之城》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对人们的政治观念,对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大全五篇)第一篇: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参考题(一)绪论1、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对象:政治思想史是以理论的形态,展现历史发展不同阶段上各个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关于以国家为中心的政治学说和政治主张。
國家問題,是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主要对象。
包括认识国家(不同阶级的人们关于国家起源、基础、本质、性质等问题的学说)和组织国家(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组织原则)。
研究对象中讲的国家问题包括那几个方面答:西方政治思想史,是研究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对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组织等方面的观念和理论;以及各种政治思想派别产生发展及其相互斗争的历史过程;各种政治思想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所起的作用,及其在政治思想发展史中的地位和影响等等,从而探索和研究政治思想发展的基本规律。
2、把握政治思想史应注意那几个方面.1、政治思想是对政治实践的直接反映,并为政治实践服务;2.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人类政治实践都是和国家政权相联系的;3.人的政治实践、政治思想受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4.政治思想具有相对的独立性;5.政治思想对社会政治实践起着积极的、能动作用;6.西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道路。
注:政治实践1、社会变革时期:对旧的社会制度的批判,对新的理想制度的设想和论证2、社会相对和平发展时期:认证现实制度的合理性,探讨如何改善先是制度3、为什么要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第一: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既是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指导思想,又是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科学方法。
第二:必须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
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历史的和逻辑的统一起来,从当时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出发,研究个个政治思想家及其政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他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和对以后各派别政治思想的影响。
西方政治思想复习资料1、柏拉图认为“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的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二为一”,否则“我们前面描述的那种法律体制,都只能海客谈瀛,永远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已”。
“只有正确的哲学才能为我们分辨什么东西对社会和个人是正义的,除非真正的哲学家获得政治权力,或者出于某种神迹,政治家成了真正的哲学家,否则人类就不会有好日子过。
”柏拉图这种哲学王的思想对当时和现代有什么影响?答:A、对当时的影响:哲学王思想是《理想国》的核心主张。
柏拉图创作《理想国》并不是表达一种乌托邦式的空想;而是针对当时希腊世界政治状况作出的现实主义的反馈。
这一时期希腊的政治已经表现出种种衰败的征兆,而在观念世界,智者带来了希腊世界的逻各斯危机。
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认为:逻各斯是一种对人讲的、人应当洗耳恭听的语言,它凌驾于时间之上,只是借助哲人之口言说出来。
而智者的思想,把人视为万物的尺度,使语言和文字成为私利的奴仆,修辞学成了一门技艺,它为一切机会主义服务;人成为万物的尺度的逻辑结果,不过是强权和暴力成为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之死正是希腊世界逻各斯精神退化的后果。
就此点而论,柏拉图的理想国家,正如法国学者布兰所指出的,其“目的就是消除普罗泰格拉定为最高标准的人是尺度的信条”,它实际是要“把个人从暴力下解救出来”。
按照柏拉图的这一思路,共和国的价值在于将暴力与私利角逐从人们的生活中排除出去,而代之以和平安定的制度结构,它以秩序代替无序,以正义代替腐化,以公理代替强权,以永恒至福代替短暂的肉体享乐,以人人之福祉代替某个集团之利益,这对于现代人理解什么是共和国的精神,依然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
然而,柏拉图毕竟属于古代,他没有个体权利与自由的明确概念,对私有财产的价值缺乏认识,缺乏宗教宽容的精神,他的政治哲学中体现着对个性的压制,对主观自由的否定,而这一切只有到了近代,才以自由主义的面目出现。
西方政治思想史1、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力政治观三个阶段;①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
②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
③权力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
2、城邦的起源:亚里士多德描述了人类的社会组织由低级向高级的演进,同时也是人得本质不断趋于完善的历程。
人类天生是合群的动物,必须国共同的生活。
起初,由男女和主奴这两种关系的结合而组成了家庭,它是人类为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社会的基本形式。
而后,人类为了适应更广大的需要,又由若干家庭联合起来而组成村庄,村社的最自然形式就是部落。
最后,若干村社又进而联合起来组成城邦。
至此,社会组织就进化到了高级而完备的境界。
所以,城邦完全是自然进化的产物。
3、城邦的本质:城邦就是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利和义务的政治体系。
4、城邦的目的是“至善”,是公民“优良的生活”。
5、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①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②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③特定的研究主题和范围:④公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视角。
6、柏拉图的代表作中最有影响的——《理想国》。
其中阐述了一个理想城邦,包括其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生活方式等。
这个城邦不存在于现实当中,而是现实城邦所应趋赴的目标,是现实各类城邦中合乎正义的因素的集中提炼和升华,是城邦本质或内在精神的真正体现和阐发。
7、城邦的正义:集中体现在社会分工上。
社会分工是城邦产生的原因和动力,也是理想国社会政治结构的突出特征。
8、如何论证正义?柏拉图根据希腊人所谓的“四主德”,即一个人的美德包括: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个部分,区分各等级。
他认为在城邦各组成部分中,哲学家的美德是智慧,军人的美德是勇敢,而节制则不专属某一阶级,它贯穿全体公民,它是天生优秀的和天生低劣的部分在谁应当统治和谁应当被统治这个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一致性和协调。
而这几个等级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城邦就实现了正义。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哲学王柏拉图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他把现实国家的改造和理想国家实现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上。
根据柏拉图设计的社会政治结构,哲学家垄断城邦全部政治权力,被置于等级结构的顶端,即哲学家为王,其他各等级则完全被排斥在城邦权力体系之外。
2.西塞罗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
代表作:《论国家》和《论法律》。
政治思想:认为国家是人民的事务,是人们在正义的原则和求得共同福利的合作下所结成的集体;君主、贵族和民主三种政体都是单一政体,理想的政体应是“混合政体”,即以当时罗马元老院为首的奴隶主贵族共和国。
3.托马斯·阿奎那托马斯·阿奎纳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和神学家,他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
他是自然神学最早的提倡者之一,也是托马斯哲学学派的创立者,成为天主教长期以来研究哲学的重要根据。
他的《神学大全》被认为是神学和法律部的权威。
被称为‘神学界之王’。
主要著作:《反异教大全》《亚里士多德诠释》《神学大全》《论君主政治》。
4.主权(布丹)布丹认为:主权是国家的主要标志,是对公民和臣民的不受法律限止的最高权力。
主权是指对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对外具有独立平等的权力。
主权是不受法律限制的对公民和臣民进行统治的最高权力。
主权的内容是:第一,它是永恒的,有别于在特定时间内所授予的任何有限的权力。
第二,它是非授予的权力,或者是无限制的或无条件的授权。
第三,他是不能转让的,也不受法令的限制。
第四,它不受法律的约束,因为主权是法律的来源。
主权包括:立法权宣布战争、缔结和约的权力任命官吏权最高裁判权赦免权有关忠节、服从的权力铸币权度量衡的选定权课税权5.人民主权人民主权是指主权归属的主体只能是人民。
人民主权意味着国家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予,国家权力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人民能自主、平等地参与国家权力的运转和公共政策的形成,人民能够共享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人民能对国家权力进行有效地监督和控制,人民是一切国家权力的最终拥有者,国家权力为人民服务,依照人民意思行使,接受人民的监督。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1.城邦的界定:一个以城市为中心,连同周围不大的一片农村所构成的独立的“城市国家”,每一个城邦都是自给自足的单位,各城邦之间互不隶属。
其显著特征是小国寡民。
面积为几十到一百平方公里,人口为数百到数千人,上万的并不多。
2.古希腊最著名的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城邦由三个身份集团构成:奴隶、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和自由公民。
3.城邦的政治是多元的:一是指城邦林立,古希腊有数百个城邦;二是城邦政治制度的多样化。
4..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第一,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第二,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第三,特定的研究主体和范围第四,公民的政治视角5..柏拉图政治哲学中理念论:理念论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
“理念”是现实世界的原型、范式、本原,是唯一真实的存在。
所有物体不过是理念所生发(emit)出的表象。
理念世界永恒不变,而现象世界变动不居,只是理念世界的某种歪曲的摹本和虚幻的影子。
真正的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
理念比任何世俗的、物质的或者约定俗成的目标更高级。
感性经验只能提供被歪曲和败坏了的关于现实的看法;而知道理念的人则认识到真正的本性、本质、物体和事件的理想形态或自然模式。
6.柏拉图的哲人王思想:将哲学家和统治者两种行为统一到哲人王这一角色。
而将哲人王是为理想国的最高统治着。
7.亚里斯多德政体分类学说、「人天生是政治动物」依据政权的宗旨和政权形态将政体分为两大类六种政体:变态政体:仅图统治阶级利益正宗政体:顾及全邦人民共同利益一人君主政体\王制僭主政体少数人贵族政体寡头政体多数人共和政体平民政体8.波利比乌斯的政体循环论:历史中存在一种发展与衰败的必然法则。
任何纯粹的政体都内在地包含自身的对立面,会以特定方式蜕化变质。
君主制-独裁;贵族制-寡头制;民主制-暴民政体(无序、暴力)。
若没有其他政体因素的平衡与制约,单一政体很快会向其对立面转化。
六种政体前后相继依次更替:君主-暴君-贵族-寡头-民主-暴民。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1.二战前的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依据二战可划分为:二战前的新自由主义和二战后的新自由主义。
1、格林——国家干预理论。
国家的目的是通过提供公共福利而促进人们的共同幸福,使人们实现共同善。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国家就必须积极发挥应有的作用,除恶扬善。
2、博赞克特——国家有限干预理论。
为实现社会的共同的善,国家必须发挥积极的作用。
国家的作用是“排除障碍”。
但同时他也看到了国家的消极作用,认为国家干预一定要有尺度。
3、霍布豪斯——社会和谐理论为实现社会和谐,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不应互相对立而应结成联盟。
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社会和谐的实现都需要国家有意识的指导和有目的的控制管理。
4、霍布森——社会改良理论主张国家把剩余价值转归国家所有,甚至可以没收无劳所得。
强调国家发挥积极作用,制定全面的社会福利政策,兴办各种各样的社会福利事业。
5、现代自由主义(即新自由主义)相对于传统自由主义而言,表现的特征:(1)新自由主义力求把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个人自由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2)新自由主义反对传统自由主义的“消极国家”、“警察国家”、“最好的政府是管理最少的政府”的原则,主张发挥国家的积极作用,扩大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建设自由主义福利国家。
(3)新自由主义强调扩大公民的权利范围。
(4)新自由主义主张更多的社会合作,奉行改良主义。
2.思考题:从消极自由到积极自由当代自由主义一代宗师伊赛亚·伯林(1909-1997)最为人所知的思想贡献,大概就是其两种自由的概念,即消极的自由和积极的自由。
想要自己治理自己,或参与控制自己生活过程的欲望(积极自由),可能和希求一个能够自由行动的范围的欲望(消极自由)。
“消极的自由”,和针对以下这个问题所提出的解答有关,亦即:“在什么样的限度以内,某一个主体(一个人或一群人),可以、或应当被容许,做他所能做的事,或成为他所能成为的角色,而不受到别人的干涉?”。
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什么是“中庸”原则?梭伦改革对雅典城邦的影响?答:影响:梭伦的改革在雅典建立了有限的温和的民主制,为日后民主制的发展和繁荣奠定基础。
其调解公民内部矛盾的中庸思想为亚里士多德所吸收。
毕泰戈拉学派的影响?答:毕泰戈拉学派认为,数是外物的本源。
整个世界万物都具有数的比例关系,适当的数的比例关系就构成和谐。
“和谐”的原意是将不同的事物连接或调和在一起。
该学派用它指一定数的比例关系。
反合乎这种比例,就产生和谐。
比如,各天体之间距离的数的比例关系构成整个天体的和谐;人体内的湿和干、冷和热、苦和甜之间适当的比例使人健康;“黄金分割段”作为一种数的比例关系产生和谐的美感,这种造成适当和谐的比例、尺度就是正义。
关于城邦(古希腊城邦有哪三个阶级构成,哪些人在治理,城邦的特征(内、外部看),有哪些思想家对城邦的稳固做出了贡献)答:特征:(1)古希腊的城邦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形式。
从外部特征上看,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
(2)从本质上说,城邦是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力的义务的政治体系。
(3)城邦政治是极其多元化的;(4)政治制度变动不居;组成:所有城邦都由三个身份集团构成:奴隶、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和自由公民。
奴隶与自由人的区分是城邦制度的基础。
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包括妇女和外邦人。
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2)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代科学的研究方法;(3)特定的研究主题和范围(所谓的政治学就是关于城邦的技术和学问,它包括对城邦的起源、性质、目的、职能等的一般认识,以及关于如何组织和管理城邦的观点和主张);(4)公民的政治视角。
什么是智者?答: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在希腊一些城邦中用涌现出了一大批自称“智者”的职业教师。
他们向人们传授有关辩论、诉讼、演说、修辞的技巧及相应的参政知识,并收取学费。
作为第一批专注于社会政治问题的学者,他们对社会、政治和伦理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阐述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和主张。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1.P2政治思想的概念和内容政治思想的主要的和基本的内容集中反映了人们围绕国家政权所进行的政治事件,是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及其代表人物对待国家政权的态度和主张,即关于如何认识国家,如何组织国家,如何管理国家的主张、观点、理论和学说。
2.P8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3.P19来库古被认为是斯巴达政治制度的创建者(了解)来库古改革的内容:立法活动公元前7世纪末期到公元前6世纪中叶,借助于德尔斐神殿的神意,颁布了“瑞特拉”,创建了斯巴达政治制度:在斯巴达内部创建了“平等者公社”特征:平等、集体主义将全国土地和奴隶平均分配给每个斯巴达人,享有公民权,他们也是职业军人,不从事生产劳动,专门从事军事训练和从军作战,而皮里阿西人虽然享有自由身份,但完全没有政治权利。
希洛人不仅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人身自由,收到斯巴达人的残酷对待。
取消了商品货币,不许买卖土地,在军营中过集体生活。
实行共餐制。
4.P22 逻各斯的概念这个词来自希腊,最初有多方面的含义,如“语言”、“比例”、“尺度”等,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的关于规律性的哲学范畴,由赫拉克利特最早引入哲学概念。
指的是自然的普遍规律和共同法则,也是万物共同的、普遍的尺度,它是最高的支配力量,是高于人间法律的更高法律,是人间法律的源泉、准绳,也可以说是后来西方政治哲学非常重要的自然法概念的前身,自然哲学家们发现的自然与社会政治联系的中介,发现的用以规范、衡量城邦生活的一个权威尺度。
5.P33 智者学派的概念和代表人物公园前5世纪后半叶,在希腊一些城邦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自称“智者”的职业教师。
他们想人们传授有关辩论、诉讼、演说、修辞的技巧及相应的参政只是,并收取学费。
作为第一批专注于社会政治问题的学者,他们对社会、政治和伦理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阐述了许多新颖的见解和主张。
他们的活动以雅典为中心,同时遍及其他一下主要城邦,代表人物有普罗塔哥拉、高尔吉亚、安提丰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