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荷马史诗

英雄时代

赫西俄德

来库古

克里普提

德拉古

梭伦改革

梭伦

解负令

公民大会

四百人大会

陪审法庭

克里斯提尼

克里斯提尼改革五百人会议

十将军委员会贝壳放逐法

泰勒斯

毕达哥拉斯

德谟克里特

智者

智者学派

普罗塔格拉

高尔吉亚

安提丰

加里克里斯

色拉叙马霍斯城邦政治学

城邦

苏格拉底

柏拉图

理想国

政治家

法律篇

理念论

哲学王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

伦理学

四因说

罗马法学政治观十二铜表法

市民法

伊壁斯鸠

个人主义幸福论功利主义道德观偏斜运动理论

斯多葛派

犬儒主义

犬儒学派

西塞罗

自然法

卢克莱修

契约论

世俗政治

神权政治

君权神授

基督教

灵智论

因信得救

圣经

启示录

原罪说

三位一体说

上帝创世说

选民说

米兰赦令

奥古斯汀

论上帝之城

忏悔录

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

永恒法

神法

人法

异端

异教

道成肉身

因信称义

圣父、圣子、圣灵教会救赎说

耶稣救世说

泛神论

天恩统治论

约翰·威克利夫胡斯

马西里乌斯

威廉·奥卡姆

乌托邦

乌托邦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托马斯·莫尔

托马斯·康帕内拉太阳城

安德里亚

基督城

人道主义

文艺复兴

蒙昧主义

拉伯雷

布鲁诺

彼特拉克

薄伽丘

十日谈

启蒙运动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狄德罗

爱尔维修

霍尔巴赫

利益动机论

洛克

君主专制

官僚政体

理性

卢梭

托马斯·潘恩

个人主义

圣西门

欧文

傅立叶

实业主义

和谐制度

法伦斯泰尔

新协和公社

新教

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

因信称义

加尔文教

得救预定论VS救赎论

闵采尔

千年天国

九十五条论纲

基督教义

氏族民主制

封建贵族制

封建贵族民主制

马基雅维里

君主论

非道德政治观

君主专制论

博丹布丹

国家论六卷

君主主权理论

国家主权

主权

家长制

地理环境决定论

菲尔麦

社会契约论

格老秀士

霍布士

利维坦

斯宾诺莎

四性主义

人权

人权宣言

君权神授论

贵族特权论

自然权利

独立宣言

主权在民

分权

自由

黑格尔

约翰密尔

平等

先行观念

伏尔泰

皮埃尔·勒鲁

自由、平等、博爱、正义、民主、专制、独裁

三权分立

分权学说

君主立宪

立法权

行政权

司法权

执行权

对外权

汉密尔顿

麦迪逊

制宪会议

联邦党人文集

参议院

众议院

联邦法院

国家

代议制

罗马共和制

哈林顿

大洋国。。。立法的艺术

托马斯杰斐逊

《代议制政府》

民主

政体。。。民主、君主、贵族政体人民主权论

托克维尔

论美国的民主

功利主义

自由主义

边沁

爱尔维修《论精神》

无政府主义。。。安那琪主义

威廉·葛德文

《政治正义论》

蒲鲁东

巴枯宁

克鲁泡特金

自由即至善

占用权利说

所有权

劳动起源说

权威

自治

新人道主义孔德

静力社会学动力社会学人道教

斯宾塞

社会有机体论社会进化论唯意志论

叔本华

尼采

权利意志说悲观主义

超人思想

绝对精神

法西斯

法西斯主义墨索里尼

极权主义

社会主义

民主主义

希特勒

高级人种说血缘论

西方政治思想期末大作业及答案

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大作业及答案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次作业(0—3章) 一、填空题 1、国际环境和时代主题在20世纪前半期主要是战争与革命后半期的的主题是 和平与发展。 2、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政坛和思想界的政治思潮呈现深化、多样化和相互交融趋势。 3、20世纪的自由主义仍然崇尚以理性为基础的个人自由强调政治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是国际生活的主旨。 4、社群主义的“社群”也可译为“社区”“共同体,是指家庭、邻里、 社团,也指国家。 5、所谓积极的自由,柏林的说法最具经典:“我的生活与选择能够有我自己来决定而不取决于任何外界的力量”。 6、政治自由主义的目的就是寻求一种作为独立观点的政治正义观念。 7、保守主义的思想师祖是埃的们德蒙、柏克。 8、萨托利认为至善论一般强调自由和平等反对精英统治或能人统治,忽视专家的作用。 9、对国际政治问题的理论思考是社会民主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0、70年代后随着能源危机引发震撼西方社会的经济危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也达到紧张状态。 二、选择题 1、当今世界主题是(B ) A.危机与动荡 B.和平与发展 C.革命与战争 D.繁荣与发展 2、70年代理性选择的模式以( A ) A.个人利益为核心,以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B.集团利益为核心,以集团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C.政党利益为核心,以政党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D.民族利益为核心,以民族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3、自由道德的基础应当包括(ABCD) A.自由的平等 B.对那些使我享受自由、繁荣、使我受到启蒙的个人给与回报 C.最单纯与最普遍意义下的正义 D.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4、在个人、社会与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上,自由主义认为(A ) A.社会在理论逻辑上先于政府,也大于政府 B.社会在理论逻辑上小于政府 C.社会在理论逻辑与政府平行

西方政治思想史论文

权力分立思想的历史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在对政府权力进行控制方面,除民主与法治的思想之外,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权力分立的理论。这一理论上承古代希腊罗马关于混合政体的思想,在近代则通过洛克与孟德斯鸠的学说得到了充分的展开,最终通过美国立国者们的“实践的智慧”而被直接发展成为一整套具体的制度设计。 一、混合政体理论中的分权思想 混合政体理论,是由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分析和研究了当时希腊城邦的政治实践后提出来的一套国家政体理论,它的核心内容是将纯粹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的要素和优点混合起来,从而达到更佳的治理效果。这种理论认为,(1)如果政治权力为一部分人所控制,不管这些人属于社会中的哪一部分,都有可能被滥用;(2)对这部分人运用权力进行控制的唯一有效办法就是另一部分人拥有与之相抗衡的权力。随后为其他政治家所继承和发扬。这一理论,把君主制因素、贵族制因素、民主制因素融合到一起,使得除奴隶阶级以外的各阶级都能参与到国家的治理中。他认为“共和政体中的各个因素倘使混合得愈好愈平衡,这个政体就会存在得愈久”,他的这一思想为随后的古希腊、古罗马的其它政治家和思想家所继承和发扬。 (一)古希腊纯粹的阶级分权思想 1、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关于国家政治的理论对亚里士多德的影晌。 2、亚里士多德的混合政体及其中的分权思想。 亚里士多德研究了希腊150多个城邦的政治制度后,对政体进行了分类: 首先他依掌握国家最高统治权人数的多少分为:个人统治的君主政体、少数人统治的贵族政体、多数人统治的共和政体; 依国家所要实现的目的分为:“正当的”政体和“变态的”政体,前者包括君主制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立宪政体),这类国家是谋求公共福利的,后者则指那些只为谋求个人利益的国家,它包括僭主制(即暴君专制)、寡头制和平民制。 亚里士多德不赞同雅典那样的“极端的”民主制,而是较为倾向于中庸的、民主主义的共和政体,这种政体吸收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的因素混合而成,故称为混合政体。亚里士多德的分权思想,正是在他对混合政体的推崇中体现出来的,他认为对于国家权力,不能过分集中于任何一个阶级,“不让任何阶级在政治方面获得脱离寻常比例的超越地位”,因此国家权力,应为各个阶级平衡的共同掌握。 3、评述:亚里士多德的这种分权只是一种以阶级为主体的分权思想,为“纯粹的阶级分权”。 (二)古罗马机构分权掩盖下的间接阶级分权思想 古罗马时期,生活于罗马共和时期的波利比乌斯与西塞罗继承和发扬了亚里士多德的混合政体理论及分权思想。 1、波利比乌斯为了探求罗马强大的原因,他在罗马搜集了大量资料,悉心考察了罗马公元前三世纪到前二世纪的政治制度,完成了名著《通史》一书。在这本书中,他详细叙述了各种政体的起源和衰败的历史,吸取并发挥了亚里士多德的“混合政体”的思想,对分权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2、生活于罗马共和末期的西赛罗也论述了分权理论,他主要继承和重申了亚里士多德和波利比乌斯的思想,同时也是对罗马现存制度的承认。此外,他还主张“权力从属于法律”,代表统治者力量的执政官,代表贵族和在野执政官力量的元老院,代表平民力量的监察官、保民官、平民大会,三者的地位必须由法律确立,并依法律规定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国际经济学复习 相对价格:商品之间价格关系的动态反映,专指两种或多种商品之间由供给与需求作用所形成的价格比例关系。在国际贸易中所交换的商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它体现交换双方的贸易利益。 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是指一国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少的劣势。比较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或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家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比较优势实际上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水平。一国在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的部门或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边际替代率:在保持同等效用水平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它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通常,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该要素对另外一种要素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在只有两种要素劳动L和资本K 的情况下,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可以记做:MRTSLK=-△K/△L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在一国资源达到充分利用时,要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放弃另一种产品生产的数量。 边际成本: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到总成本的增量。 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倾销: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它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的价格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构成依据:1进口国生产同类型产品的企业是否受到低价进口品的冲击,以致其市场份额明显减少。2进口国生产同类型产品的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否明显降低。3在低价进口品的冲击下,进口国的同类产业是否难以建立起来。持续性/掠夺性 最佳关税:使本国福利达到最大的关税水平。确定条件:进口国由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边际损失)与额外收益(边际收益)相等。 幼稚产业:某种由于技术经验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成本高于世界市场价格,因而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但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继续生产一段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能够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获利,达到其他国家水平而自立,形成比较优势并良性发展的产业。某一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基础和竞争力薄弱但经过适度保护能够发展成为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 贸易创造: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中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间结成关税同盟后,因取消关税降低了贸易商品的价格,使产品从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贸易对象国进口。由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了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造成了他们相互之间贸易规模的扩大和福利水平的提高。贸易转移: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间的关税同盟建立后,成员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将从低成本供应国(非成员国)转向高成本供应国(成员国)。对进口国是福利损失。 国际收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主要目的:使政府当局了解本国(地区)的对外经济交往状况,从而为制定相应的经济管理政策提供信息和依据。 马歇尔-勒纳条件:表明如果一国处于贸易逆差中,即Vx1(Dx,DM分别代表出口和进口的需求弹性)。公式表述为ηx+ηm>1,这一条件表明,在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的条件下,如果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则货币贬值就能起到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 里昂惕夫之谜: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1947年美国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美国进出口商品的要素含量。在测算之前,他推断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应是资本丰富的国家,但结果却证明了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这一结果与H-0理论相反。 特里芬难题:为了满足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对美元需求的不断增长,美国必须保持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以使美元持续流入外国,但是这又必然导致各国对美元清偿能力信心下降;如果美国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元币值,又不能满足国际经济交易对美元的需求,世界经济将陷入通货紧缩。 套期保值:交易者配合在现货市场的买卖,在期货市场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市场交易品种、数量相同,

《西方政治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西方政治思想史》试题及答案 《西方思想史》课程复习大纲 (2010年2009级) 第一章西方政治学各个时期的特点及其重要思想家简介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杰出人物简介: 代表人物有普罗 泰戈拉、安提丰、德谟克里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 多德、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芝诺、克吕 西波、色诺芬、李维、塔西陀、希罗多德、安提斯泰尼、第 欧根尼、普壁鸠鲁鲁塔克、波利比乌斯,潘尼提乌、波 塞东、卢克莱修、西塞罗、修昔底德、塞内卡、爱比克波利 比乌斯西塞罗泰德、奥勒留、查士丁尼等等。查士丁 尼柏拉图: (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 原名阿里斯托勒斯。柏拉图之名据说是体育老师给他取的, 意思是“宽阔”(指柏拉图强壮的体格)。柏拉图一生著述很多,其最经典的作品是《理想国》、《政治家》和《法律篇》等。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 图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开始游遍意大利、西西里岛、 埃及、昔兰尼等地以寻求知识。在四十岁时(约公元前387 年)他结束旅行返回雅典,并在雅典城外西北郊的圣城阿卡 德米创立了自己的学校——阿卡德米学园(Academy),学院 成为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后世的高 等学术机构也因此而得名,也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

大学的前身。阿卡德米坐落于一处曾为希腊传奇英雄阿卡得摩斯(Academus)住所的土地上,因而以此命名。学院存在了900多年,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学院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很大,课程设置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包括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声学。据说,柏拉图在学园门口立了块碑:“不懂几何者不准入内”。学院培养出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最杰出的是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的兴起:(名词解释,需略作加工改写) 中古时期,在西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官方哲学是经院哲学,因其产生于天主教会办的学院(经院)里,故而得名。经院哲学的基本内容就是神学思想,基本任务是以形式逻辑来进一步论证基督教教义和信条使之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更好地为教会的神权政治服务。经院哲学不研究自然和社会现实,轻视经验,反对实践,因而完全脱离实际,极其空洞和烦琐,所以又称烦琐哲学。正是由于经院哲学不研究自然和现世的问题,所以,经院哲学往往误入歧途: “一个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一个在经院哲学界争论颇为激烈的话题,但毫无现实意义。) 经院哲学经常讨论的另一个话题是“上帝万能”,经院哲学家们不厌其烦地试图对此加以论证。这又引来了另一个反论:“上帝能不能创造一块他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有关上帝万能的思辨论题,反映了基督教教义的内在矛盾。) “自然法”思想的传承: 虽

西方政治思想史作业参考答案

《西方政治思想史》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C 3.C 4.A 5. A 6. D 7.A 8.C 9.A 10.A 11. B 12.C 二、填空题 1.演变 2.《法律篇》 3.《战争与和平法》 4.吉伦特派5.斯多噶6.法国革命7.霍布斯 8.孟德斯鸠 9.密尔10.民主制 11.《政府论》 12.《社会契约论》 三、名词解释 1.天赋人权: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认为人天生是有生命、自由、财产、平等的权利,这些权利是人与生就有的,不是上帝赐予的。这一观点,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革命精神,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但是时代的和阶级的原因决定这一观点有其历史局限性。 2.自然法:西方从古至今流行的一种观点,虽然说法各一,但西方思想家普遍认为自然法是“理性的命令”、理性的规范。自然法理论产生于古希腊,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一思想在西方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曾有过积极的作用,但非科学的因素也是显而易见的。 3.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发生于18世纪的法国,它是由资产阶级领导并发动的,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涤荡了当时禁锢人们思想的宗教神学与封建意识,为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和舆论上的准备,并且对以后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运动发生于18世纪二三十年代,50年代达到了高峰,代表人物是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达兰贝尔、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卢梭等人。他们直接同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进行决战。虽然观点各有不同,但都推崇理性,主张废除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想王国,并对维护封建制度的意识形态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这一运动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 4.《理想国》:《理想国》是古希腊柏拉图政治思想的代表作。在这本书中,柏拉图阐述了他所构想的第一这本书集中反映了贵族奴隶主的利益和要求,但是它的某些思想和框架对后世的西方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5.路德宗教改革:路德宗教改革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它是由新兴的资产阶级发动的,向封建教会发起的一次大规模的社会政治改革运动。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主张实现人们信仰自由的权利;否定罗马教会的权威和控制,提倡“因信得救”;主张国家至上,反对罗马教会霸权。这一改革运动是市民资产阶级与王权联盟得反映,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但是这一改革具有动摇性和反人民性,这是由资产阶级不成熟性和阶级本质所决定的。 6.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运动,由于这一运动的资产阶级的思想家自称是“人文学者”,研究以人为中心的世俗文化,并把人性论和人道精神推广到各个文化领域。人文主义形成诸多思想派别,但他们都遵循同样的指导原则:反对神权对人权的侵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禁欲主义的束缚,提倡对尘世幸福的追求;反对盲目信仰和崇拜权威,提倡意志自由和个性解放;反对蒙昧主义,推崇人的理性,重视科学理论的价值和作用。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态,它第一次冲破了宗教的和封建的思想的樊篱,揭开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思想序幕。 7.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代表,以古否今,托古改制,借用古典文化而掀起的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启蒙运动,文艺复兴运动被概括为人文主义文化运动。这一运动用人的眼光而不是用神的视角来观察和分析社会政治问题,它揭开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和反教会斗争的思想序幕。 8.社会契约:这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在国家起源问题上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否定了上帝创造国家的说法,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是,这一观点没有从经济即生产力的角度探寻国家的起源,无疑又是非科学的。 9.三权分立学说:近代的分权学说是由洛克所创立的,为孟德斯鸠集大成,美国人杰斐逊在实践上进一步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 我们这门课程从时间看从公元前5世纪讲到公元19世纪,从地域上看横跨中国、西欧、北美,涉及的思想家众多,内容十分丰富。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课程主要内容,我们将需要同学掌握的内容做了归纳,有些不作为重点的,没有作答或没有列出,大家可以对照教材看看。具体见下面内容。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学习重点 从宏观上讲,西方政治思想史涉及三个不同历史时期: 古代奴隶制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 封建社会——中世纪时期 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 与此相适应,西方政治思想则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中世纪时期神学政治观,以及近代以来的权力政治观。 1.古代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 这个时期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初步繁荣时期。突出表现在古希腊,它的政治思想一经产生就进入繁荣期。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的主旨是民主共和。政治思想具有自然特征。 2.封建社会——中世纪 表现为神学特征,政治思想与神学思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政治思想完全臣服于神学思想,神学思想统领一切,政治学和其他一切学科都被纳入神学体系,成为神学的婢女。政治思想具有神学特征。 3.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 近代思想发展演变速度之快,内容之丰富是前两个时期无法相比的。资本主义时期思想直接影响到当代政治思想。当代政治思想的问题可以溯源到近代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具有权力特征。 第一章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 1.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的一般状况,以及影响西方政治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古代的西方分为古希腊、古罗马两个时期。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

而是一个地区,100多个城邦。古希腊最著名的是雅典城邦,雅典共和国。雅典民主制度最成熟。古罗马是一个国家。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的,并随着城邦民主制度的兴盛而发展。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城邦是政治社会。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民主制度使雅典成为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昭示着整个希腊社会民主制度的空前繁荣。 2.古代希腊思想特点及主要思想家: 古代希腊思想特点概括为三方面: 第一,决定人们政治意识的是自然政治观。 希腊的政治思想家普遍认为,城邦的起源和政治秩序的建立是自然而然的。因此,城邦是一个有机共同体,个人是这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个人的价值依存于城邦,个人离开了城邦就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 自然政治观决定了城邦成员的整体主义意识。这种整体主义,体现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就是将国家视为第一位的,个人是第二位的,这种整体主义意识将个人视为国家的工具,而不是把国家看作个人的工具。 第二,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 他们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并没有与宗教和神话纠缠在一起,政治是人的事务。自然政治观决定人们的政治意识,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第三,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在希腊,政治学是关于城邦的学问和技术。研究城邦制度、研究城邦政体成为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思想发展来讲,为政治思想奠定基础的有: 自然哲学家。以自然为对象,研究自然事物发展,但对当时希腊政治现象也提出看法,用哲学家的观点看待政治问题。 智者,这是古希腊一类人的身份,是职业教师,到处给有钱人讲学,收取学费。智者关注社会问题,他们的贡献是以人的眼光看待社会,抛掉神的观点。他们的思想为后来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

国际经济学之名词解释

国际经济学之名词解释 Chapter 3 1.Absolute advantage(绝对优势):A country has an absolute advantage in a production of a good if it has a lower unit labor requirement(aLW 单位产品劳动投入) than the foreign country in this good. https://www.doczj.com/doc/1619039121.html,parative Advantage(相对优势): A country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producing a good if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producing that good in terms of other goods is lower in that country than it is in other countries. 3.Opportunity Cost(机会成本):The opportunity cost of roses in terms of computers is the number of computers that could be produced with the same resources as a given number of roses. 4.The unit labor requirement: the number of hours of labor required to produce one unit of output, such as aLW (wine) and aLC (cheese) 5.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生产可能性边界):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PPF) of an economy shows the maximum amount of a good (say wine) that can be produced for any given amount of another (say cheese). Chapter 4 1.Abundant factor: the resource of which a country has a relatively large supply(labor in home,land in foreign) 2.Biased expansion of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when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shifts out much more in one direction than in the other. 3.Equalization of factor prices: when Home and Foreign trade, the relatives prices of goods converge. This convergence, in turn, causes convergence of the relative prices of land and labor. 4.Heckscher-Ohlin theory: It shows that comparative advantage is influenced by Relative factor abundance (refers to countries) and Relative factor intensity (refers to goods)It is also referred to as the factor-proportions theory. 5.Scarce factor: in that country, and the resource of which it has a relatively small supply( land in Home, labor in foreign)

西方政治思想史论述题

西方政治思想史论述题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西方政治思想史论述题 期末加油!!! 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 1.为什么古希腊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摇篮 政治思想是伴随着政治权力的形成与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出现政治实体,形成国家,也就出现了政治思想。 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形成于古代希腊的城邦,城邦是政治社会,内部关系是政治关系,政府和法律是政治性的公共权威,在城邦形成时期,希腊人摆脱了宗教神话的形式,开始自觉地认识和研究社会政治现象,政治思想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了。 2.试分析伯里克利民主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认为雅典民主在于“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民主制度的基础是平等,认为民主制度是雅典人都有机会参与城邦的政治生活,认为雅典民主使公民们将个人自由与服从法律结合起来 伯利克里民主政治思想比较准确的表达了一般雅典公民的政治追求,对后世西方的民主观念产生过积极地影响,伯利克里民主政治思想吧雅典民主理想化了,没有关注雅典民主的局限性,民主权利仅限于公民享有,只是公民集团的特权。 3.柏拉图的理想国与其它贵族政体的区别 理想国:由哲学家执政的国家,即贤人政治,贵族政治,哲学家执政是高超的智慧,真是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的权利组合 理想国(贤人政治)贵族政体

执政者哲学家(不以高贵门第为条件,不是世袭的)贵族(高贵门第为条件,可世袭) 状态一种理想历史存在 内在原则与标准智慧荣誉 4.柏拉图为什么要哲学王治理国家 一方面:柏拉图认为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根据分工原则,国家分为三个等级,最高等级统治者由哲学家担任,另一方面,人的品性是政治的基础,只有哲学家才能改造人的品性。 必然性:只有哲学王才达到了对于国家理念的认识,只有哲学王真正掌握了治国这一专门知识,依据专业分工原则,只有哲学王才有资格执政。 可行性:哲学王可通过建立维护社会分工制度,对公民教育实现对城邦的改造和治理。 哲学王执政实现了高超的智慧,真是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的权利组合。 5.怎样理解“人是政治的动物” 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中的着名命题,用来说明人的本性与社会性间的关系。 人类的目的是实现三种“善业”即物质的富足、身体的健康和良好的道德。人只有实现了良好的道德才实现了人类的本性,而人只有成为城邦的一员才能充分显现认的本性,才能成为真正的人,个人的发展和城邦的命运息息相关。意即人只有在城邦中享受民主与自由的人才是完善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大作1

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大作业 姓名: 学号: 学校:天津广播电视大学蓟县分校

总分: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政坛和思想界的政治思潮呈现、和趋势 2、所谓积极的自由,柏林的说法最具经典:“我的生活与选择,而不取决于任何外界的力量”。 3、对国际政治问题的理论思考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希望神学产生的标志是1964年莫尔特曼发表。 5、女权主义神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70年代中期传入。 6、自19世纪中期、特别是70年代以来,一些民族主义者堕落成侵略的、扩张的主义。 7、在行为主义革命高潮时期,伊斯顿就倡导过的必要性。 他撰写的论文主旨是反对以专业化为名的过细学科划分,强调各分支学科之间的整体合作与统一。 8、在西蒙看来,政治科学界的行为主义革命并非推崇人的理性,而是性为。 9、战后西欧的社会经济发展、民主化、以及科学组织的创立,也为这门学科的诞生提供了重要前提。 10、981年,伊斯顿发表了论文介绍了国家概念重心向美国社会科学界渗透的情况。这是了解“国家回归派”的重要参考材料之一。 11、政治文化是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的重要。 12、后现代主义最早出现在文学领域,它开始向文化、艺术、建筑、哲学、社会学、文化理论蔓延。 13、政治社会学是运用和方法研究政治现象的一门学科。 14、当代西方政治社会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标志是1959年9月在斯特雷萨召开的第四节社会学世界大会上建立的政治社会学委员会。 15、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的研究在当代政治学中主要表现为。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70年代理性选择的模式以() A.个人利益为核心,以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B.集团利益为核心,以集团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C.政党利益为核心,以政党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D.民族利益为核心,以民族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2、自由道德的基础应当包括() A.自由的平等 B.对那些使我享受自由、繁荣、使我受到启蒙的个人给与回报 C.最单纯与最普遍意义下的正义 D.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3、在个人、社会与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上,自由主义认为()

西方政治思想史 名词解释修订版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6×5′=30′) 1.自然法:萌发于古希腊哲学,最早的定义为:世界都处于一种必然性与自然律的支配下,具有永恒性;神与人一样,都服从于这种永恒的自然律;对自然律所确定的秩序,便是一种正义。 2.宗教改革(路德):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进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代表人物有马丁路德、加尔文及慈运理等,随后发展出来新教教派。 3.法的精神(孟德斯鸠):一个国家的法律与该国的政体、自然环境、宗教、贸易、风俗习惯、人民的生活方式、制度架构、人文传统的关系,以及法律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总和。 4.公民(积极、消极):1791年法国宪法取消等级的划分,将法国人民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其中经济上独立,叫积极公民,享有选举权。经济上没有独立性和其他不具备“积极公民”条件的人,叫消极公民,不享有选举权。 5.主权(布丹):主权是国家的主要标志,是对公民和臣民的不受法律限止的永恒的绝对的最高权力。主权是对内具有至高无上、对外具有独立平等的权力。 6.国家(黑格尔):国家是道德理念的现实——即作为显现可见的、自己明白的实体性意志的道德精神。国家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必然产物,而不是任意或偶然的结果。 7.人民主权(卢梭):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是主权者,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主权遵循主权神圣、不可转移、不可分割、不可代表的原则。 8.乌托邦(莫尔):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莫尔的代表作,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乌托邦”是一个幸福的、理想的国家,财产公有、人人平等、没有压迫。 二、简答题(5×8′=40′) 1.斯宾诺莎的自由观念 思想自由权 在国家生活中,每一个人保留他的权利的一部分,由其自己决定,不由别人决定,即思想自由之权。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2、罗伯津斯基定理:指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3、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直到最终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 4、购买力平价:货币的价值在于其具有的购买力,因此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也就是汇率与各国的价格水平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 6、贸易条件:指该国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价格的比。 7、幼稚产业理论:对于某些产业,当其还处于最适度规模的初创时期时,可能经不起外国的竞争。如果通过对该产业采取适当的保护政策,提高其竞争能力,将来可以具有比较优势,能够出口并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就应采取过渡性的保护、扶植政策。 9、跨国银行:也称为多国银行。一般是指拥有广泛的国外分行或附属机构,在一些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经营存放款及其他业务的国际性银行。 10、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记录。 11、单一价格定律:完全竞争市场均衡存在价格歧视前提是很少或几乎不存在套利 12、倾销:是指一国出口商以低于该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外国销售商品的行为 13、重商主义 :一国药使财富的绝对量增加,必须进行国际贸易,并且在这种对外贸易中保持出口大于进口。 14、进口配额:是指政府在特定时期内对特定商品的进口数量或者金额给予直接限制的政策措施。 15、最惠国待遇:它通常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 16、里昂惕夫之迷:根据H-O理论,里昂惕夫用美国1947年200个行业的统计数据对其进出口贸易结构进行验证时,结果却得出了与H-O理论完全相反的结论。 17、关税壁垒:是指用征收高额进口税和各种进口附加税的办法,以限制和阻止外国商品进口的一种手段。 18、非关税壁垒:指一国政府采取除关税以外的各种办法,来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管理和控制的一切政策与手段的总和,其目的就是试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的发展。

西方政治思想史小抄

名词解释: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是古希腊城邦时代的政治哲学家,出生于雅典的一名门望族,师从苏格拉底。公元前387年建立阿卡德米学园,一生著述颇多,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理想国》。 《理想国》:作者柏拉图,书中阐述了一个理想的城邦,包括其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生活方式。它以理念论为基础,认为城邦的理念就是合乎正义。其核心内容是哲学家执政,实现贤人政治。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32年)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是希腊城邦政治思想的总结着,后来创立吕克昂学园,在政治学方面的著作有《政治学》,《雅典政治》。 《政治学》:是亚里士多德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该书有意识地将城邦作为研究的对象,系统的讨论了城邦的起源,性质,目的等抽象的一般理论问题,还对各种类型的城邦体制进行了分类和比较研究。 马基雅维利: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一生著作甚多,涉及历史、军事、文学艺术、政治各个方面。其代表做是《君主论》。 《君主论》:是马对佛罗伦萨几百年间的“政治实验和激烈改革”,对历史和现实中各国统治者的政治经验,以及他本人多年从政阅历的理论总结。在书中他从人和人的经验出发,总结国家强弱、权力得失的原因。在西方他最早把政治的实质看作权力的问题,将法律、军队、权术等治国要策视为权力的工具,为近代西方政治学待定了基础。 洛克: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自由主义最早的代表人之一,著有《论宗教宽容》,《政府论》,《人类理解论》 《政府论》:洛克的精心之作,是他对多年的政治经验的理性思考和总结。书中提出的自由、法治与分权的政治原则发扬了西方近代自由与宪政的传统,它被资产阶级奉为“圣经”。 孟德斯鸠:法国近代分权学说,地理环境论与历史方法的创立者,又是近代法理学和社会学的奠基人,其学术巨作《论法的精神》。 《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的学术著作,书中猛烈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系统提供了政治和法律制度建设的原则。奠定了孟德斯鸠在近代西方学术界的重要地位。影响英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界。 卢梭:法国启蒙运动中特色鲜明的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兼著名的文学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其政治思想代表作是《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书中用公意这个学理概念和其他启蒙学者的理性论划开界限,全面阐述了社会契约、人民主权、政府、法律理论,表明他激进的民主主义理论体系成型。 托克维尔:法国政治思想家,政治社会学的奠基人,出生于贵族世家,深受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影响,其代表作是《论美国的民主》。 《论美国的民主》:托克维尔的代表作,上卷的《绪论》部分阐述了全书的基本思想,上卷的两个部分分别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分析美国的民主现状,下卷的四个部分阐述了作者的政治哲学思想和政治社会学思想。 柏克:英国政治思想家,保守主义政治理论的奠基人,出生于都伯林的一个律师家庭,代表作有《关于目前不满情绪的根源》、《法国革命论》等。 保守主义; 简答题: 什么是贤人政治?柏拉图在为其理想国家寻找理想政治模式的时候,首先考察了四种不完善的政体形式:荣誉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和僭主政体,这四种政体均不合柏拉图之意,都构不成理想政体。他认为,理想国中应实行的政体形式是“贤人政治”,也就是哲学王的知识统治。在哲学王为最高统治者的理想王国中,哲学王是高超的智慧,真是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权威的结合体,哲学王在国家中凌驾于一切之上,具有发号施令的绝对权威。因为只有他才拥有以永恒不变的概念为对象的真正知识,只有他才能够正确地区别开实在、本质和现象,过一种清醒的生活。 在柏拉图的这种贤人政体中,权力与知识得到了有机的结合,至高无上的哲学王必须是经过特殊训练,

2013年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史作业及答案

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次作业(0—3章) 一、填空题 1、国际环境和时代主题在20世纪前半期主要是战争与革命后半期的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2、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政坛和思想界的政治思潮呈现深化、多样化和相互交融趋势。 3、20世纪的自由主义仍然崇尚以理性为基础的个人自由强调政治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是国际生活的主旨。 4、社群主义的“社群”也可译为“社区”“共同体,是指家庭、邻里、社团,也指国家。 5、所谓积极的自由,柏林的说法最具经典:“我的生活与选择,能够有我自己来决定而不取决于任何外界的力量”。 6、政治自由主义的目的就是寻求一种作为独立观点的政治正义观念。 7、保守主义的思想师祖是埃的们德蒙、柏克。 8、萨托利认为至善论一般强调自由和平等反对精英统治或能人统治,忽视专家的作用。 9、对国际政治问题的理论思考是社会民主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0、70年代后随着能源危机引发震撼西方社会的经济危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也达到紧张状态。 二、选择题 1、当今世界主题是(B ) A.危机与动荡 B.和平与发展 C.革命与战争 D.繁荣与发展 2、70年代理性选择的模式以(A ) A.个人利益为核心,以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B.集团利益为核心,以集团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C.政党利益为核心,以政党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D.民族利益为核心,以民族利益最大化解释各类政治行为 3、自由道德的基础应当包括(ABCD) A.自由的平等 B.对那些使我享受自由、繁荣、使我受到启蒙的个人给与回报 C.最单纯与最普遍意义下的正义 D.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4、在个人、社会与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上,自由主义认为(A ) A.社会在理论逻辑上先于政府,也大于政府 B.社会在理论逻辑上小于政府 C.社会在理论逻辑与政府平行 D.以上说法都正确 5.现代自由主义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提出了(ACD ) A.福利原则 B.利益原则 C.公正分配原则 D.国家干预原则 6、优先原则的含义(B ) A.个人选择优先 B.“先来后到” C.各行其是 D.以上都对

各阶段西方政治思想的特点及重要人物(超详细版)

各阶段西方政治思想的特点及重要人物(超详细版) 分类:默认栏目 纵览历史,西方政治思想史可分为三个不同历史时期: 奴隶制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 封建社会——中世纪时期 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 与此相适应,西方政治思想则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中世纪时期神学政治观,以及近代以来的权力政治观。 A. 古代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 这个时期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初步繁荣时期。突出表现在古希腊,它的政治思想一经产生就进入繁荣期。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的主旨是民主共和。政治思想具有自然特征。 B. 封建社会——中世纪 表现为神学特征,政治思想与神学思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政治思想完全臣服于神学思想,神学思想统领一切,政治学和其他一切学科都被纳入神学体系,成为神学的婢女。政治思想具有神学特征。 C. 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 近代思想发展演变速度之快,内容之丰富是前两个时期无法相比的。资本主义时期思想直接影响到当代政治思想。当代政治思想的问题可以溯源到近代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具有权力特征。 各章内容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 影响西方政治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古代的西方分为古希腊、古罗马两个时期。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地区,100 多个城邦。古希腊最著名的是雅典城邦,雅典共和国。雅典民主制度最成熟。古罗马是一个国家。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的,并随着城邦民主制度的兴盛而发展。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城邦是政治社会。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民主制度使雅典成为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昭示着整个希腊社会民主制度的空前繁荣。 掌握古代希腊思想特点及主要思想家 概括为三方面: 第一,决定人们政治意识的是自然政治观。 希腊的政治思想家普遍认为,城邦的起源和政治秩序的建立是自然而然的。因此,城邦是一个有机共同体,个人是这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个人的价值依存于城邦,个人离开了城邦就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 自然政治观决定了城邦成员的整体主义意识。这种整体主义,体现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就是将国家视为第一位的,个人是第二位的,这种整体主义意识将个人视为国家的工具,而不是把国家看作个人的工具。 第二,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 他们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并没有与宗教和神话纠缠在一起,政治是人的事务。自然政治观决定人们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重点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重点(1) 绝对优势: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另一国,或在劳动成本上低于另一国,则认为该国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是指一国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少的劣势。比较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或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家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完全专业化: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进行专业化分工,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每一国只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全世界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完全由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来生产。 贸易三角:贸易三角是衡量贸易利益的重要工具,主要由均衡时的国家贸易条件、一国的出口量和进口量三条线围成,反映一国的出口在均衡的国际贸易条件下,能够换回多少进口。 不完全专业化: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进行专业化分工,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下,各国将只部分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出口,同时也要生产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这是因为随着某种产量的增加,机会成本呈现递增态势,因此原来在该产量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会因为专业化生产而导致比较优势的逐渐丧失。 重商主义:重商主义主要兴盛于15世纪到18世纪中叶,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因此主张采取奖出罚入的政策,主张取消进口

以避免本国贵金属的流失,鼓励出口以增加贵金属的流入。重商主义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家对货币或贵金属的认识。 国际贸易:通常从狭义上讲,国际贸易指商品(或货物)的跨国流动,而在广义上,国际贸易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要素贸易。 生产可能性边界:它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者劳务的最大产量。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在只有两种要素劳动L和资本K的情况下,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可以记做:MRTSLK=-△K/△L 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此外,边际技术替代率还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对于单一厂商来说,均衡时,即厂商达到利润最大化时,要素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要素价格之比,MRTS=w/r。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在一国资源达到充分利用时,要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放弃另一种产品生产的数量。一般情况下,生产中的机会成本包括: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不变和机会成本递减三种情况。 当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凹向原点时,机会成本递增;当生产可能性边界为直线时,机会成本不变,根据前面的假设,机会成本用-△Y/△X来表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