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中考化学 分类精粹之热点题型专项导练 三、开放类题型(pdf)
- 格式:pdf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9
2013中考化学复习资料之化学时事题1、据2012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报道:液化石油气掺入二甲醚C2H6O )成行业潜规则,二甲醚对液化气罐的配件有腐蚀性,严重时会造成爆炸。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二甲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B.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C.二甲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二甲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6:12、二甲醚(C2H6O)是一种清洁燃料,能替代柴油作车用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下列有关二甲醚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甲醚属于氧化物B.二甲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2.2%C.二甲醚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二甲醚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3、2012年3.15晚会播报了某地违规将有腐蚀性的二甲醚掺入液化石油气的内幕。
二甲醚的化学式为C2H6O,请根据二甲醚的化学式计算:(1)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2)二甲醚中,碳、氧、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3)二甲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4、低碳生活(low一carbon life)不仅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更关系到人类未来的战略选择。
(1)碳和碳的化合物是化学世界中最庞大的家族,请选择相应的碳家族成员序号填空。
①一氧化碳②碳酸③酒精④甲烷⑤葡萄糖汽水中合有的一种酸__________,有毒的氧化物___________,实验室最常用的燃料___________,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_____,能为人体组织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__________(2) 2011年上海车展,展出我国自行研制的氢动力概念跑车。
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二甲醚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我国首次使用二甲醚(化学式C2H6O)为燃料的城市客车,有效的解决公交车冒黑烟的问题。
开放题【题型概述】开放性试题是近年来中考的一类亮点题型,也是中考热点题型之一。
所谓开放性试题是指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按不同思路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得出多种不同却正确合理的答案,允许和倡导答案多元化的一种试题形式。
它是由题目的背景材料、结论、解题依据和解题方法四个要素中某些要素构成的化学题,通俗的说是指答案不唯一或方法多样性的试题。
【解题方法】解答开放性试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虽然思维的起点相同,但思维的走向和思维的结果都可能不同。
解答开放性试题的一般步骤是:第一精心析题,寻找题眼。
这是解开放性试题的前提,找准题中关键性字词,从而可以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
第二依据教材,发散思维。
依据教材,才能以试题的问题为中心向教材联系,找到解答试题的相应的教材上的知识点;发散思维就是结合教材、确定解题思路,这种发散思维体现在不同角度的问题回答上。
第三科学答题,完整无缺。
确定了与教材相关的知识要点和解题思路后,还要准确完整的组织答案。
一般要注意以下方面:书写整洁、语言流畅、要点清晰、合乎逻辑等。
【真题精讲】类型一化学与社会发展开放类例1(2015·江苏苏州)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鉴别羊毛线和棉线的方法是。
(2)可用 (填名称)来检验大米、面粉等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
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4)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
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
(5)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将其盖灭的原理是。
【解析】(1)鉴别羊毛和棉线的方法是灼烧法,灼烧羊毛线会有烧焦的羽毛味,灼烧棉线会有烧纸的气味。
(2)检验淀粉使用碘液,淀粉遇到碘液会使之变成蓝色。
(3)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可以使用煮沸的方法;实验室可以使用蒸馏的方法。
(4)缺铁会导致贫血。
(5)灭火的原理有:清除可燃物或者隔绝氧气或者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开放性试题例1(1)从C、H、O、N、S这5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或化学式填空(含量最多的单质是N2;2个硫酸根离子为2SO42-;相对分子质量为34的化合物有H2O2、H2S等;由四种元素组成的氮肥有NH4HCO3、(NH4)2SO4、CO(NH2)2或(NH4)2CO3等多种;KMnO4加热分解生成K2MnO4、MnO2和O2;C2H5OH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Cu能将AgNO3溶液的Ag置换出来;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有很多,如:生成沉淀BaSO4、AgCl、CaCO3等。
答案(1)N22SO42-H2O2(或H2S) NH4HCO3[或(NH4)2SO4、CO(NH2)2、(NH4)2CO3等] (2)①2KMnO4K2MnO4+MnO2+O2↑ ②C2H5OH+3O2点燃2CO2+3H2O ③Cu+ 2AgNO3=Cu(NO3)2+2Ag ④Na2SO4+BaCl2=BaSO4↓+2NaCl例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模拟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该微观模拟图所表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图中信息,从微观角度,说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3)根据图中信息,从宏观角度,判断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分析本题根据微观图示来考查化学反应的实质。
从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2H5OH和O2,生成物是CO2和H2O,反应条件是点燃,因此不难写出化学方程式;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从宏观角度来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的物质生成。
答案(1)C2H5OH+3O2点燃2CO2+3H2O或CH3CH2OH+3O2点燃2CO2+3H2O或C2H6O+3O2点燃2CO2+3H2O (2)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有新物质生成(其他合理答案均可)例3请根据下列假设,分析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并进行物质的推断:(1)假设CuSO4溶液与Ba(NO3)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与溶液B,过滤后,溶液B再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C和溶液D,则溶液D中溶质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2)假设CuSO4溶液与Ba(NO3)2溶液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与溶液B,过滤后,溶液B再与适量NaOH溶液反应,均恰好沉淀完全,生成蓝色沉淀C和溶液D。
中考冲刺:开放性试题(基础)【中考展望】所谓开放性试题是按命题的要求和发展的倾向来分类,条件不唯一或解题方法多样化,或答案具有不确定性的试题。
开放性试题是中考命题的“亮点”题型。
开放性试题的增设,扩大了学生的自主性,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解题答案,同一个学生也可能会想到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产生积极的作用。
因此,开放性试题在近几年中考试卷中频频出现,预计未来的中考中,开放性试题仍将是中考命题的热点。
【方法点拨】一、开放性试题的题型特点1.内容的新颖性:传统封闭型试题是传统教学中条件充分、结论确定的问题;而开放性试题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可以套用,其条件可能不完全,需要在求解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或增设假设,其结论是丰富多彩的。
2.形式的生动性:化学开放性试题的形式,有的探求多种结论,有的探求多种规律,有的探求多种解法;命题形式多样,如简答题、探究规律题等。
3.解法的发散性:解答开放性试题要求探索多个解决方向、创新思想和方法。
4.从答题要求看,答案是灵活开放的。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对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范围去分析、优化、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解答只要合理,都可认为是正确的。
二、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方法和策略1.条件(信息)选择型:此类试题是题目中提供多种信息,其中用于解题的信息为有用信息,对解题无用的信息为多余(或干扰)信息。
解题的关键是:识别各种信息,排除干扰思路的多余信息,联系旧知识,合理有序地选择运用有用信息。
解题时注意去伪存真,排除“假信息”的干扰,凸现“真信息”的作用。
2.条件增补型:此类试题是解答题目的条件不够,需要增加补充必要的条件才能正确解出合理的答案,补充的条件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的组合。
解题的关键是:认真审题,把握内在联系,依据解题途径增加补充恰当的条件。
3.内涵拓展型:此类试题是随着知识面的拓宽,思维能力的发展,处在不同阶段的同学可得出不同的答案。
初中化学备战中考专项复习信息给予与开放类考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0题)1.课本中有一幅画(如图),其中的内容是一只小鸟和水中的金鱼生活在一起,制作这个鸟笼子的高分子薄膜材料具备的性质是()A.绝热B.透气C.透水D.导电【答案】【解析】选B。
根据题目材料给出的信息,不能确定它是否有绝热性,所以A错误;根据高分子薄膜材料可制鸟笼子,分析可知它有透气性,所以B正确;根据高分子薄膜材料可作鱼缸,分析它可能不透水,所以C错误;根据题目材料给出的信息,不能确定它是否有导电性,所以D错误。
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李伟在实验室药品柜中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老师告诉他这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
这瓶溶液可能是()A.氯化钾B.氢氧化钾C.硫酸钾D.硝酸钾【答案】【解析】选C。
本题为一商标信息题。
由标签信息知,该溶液溶质分子中钾原子的个数为2,即该物质中阴离子的化合价须为-2价,题中只有硫酸钾满足该条件。
难度:容易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3.李伟在实验室药品柜中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老师告诉他这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
这瓶评卷人得分溶液可能是()A.氯化钾B.氢氧化钾C.硫酸钾D.硝酸钾【答案】【解析】选C。
本题为一商标信息题。
由标签信息知,该溶液溶质分子中钾原子的个数为2,即该物质中阴离子的化合价须为-2价,题中只有硫酸钾满足该条件。
难度:容易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4.概念之间具有并列、包含、交叉等关系。
如图表示a、b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下表选项中所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所示包含关系的是()【答案】【解析】选C。
由图示信息知,其中的a、b属于包含关系,且a中包含b。
而酸和碱是并列关系;氧化物和化合物是被包含关系,即化合物包含氧化物;氧化物包括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是交叉关系。
2018年中考化学热点题型开放题复习资料热点透析凡是具备题给条件不充分,结论不唯一或解题方法多样性三个特点之一的试题,都称之为开放性试题。
这类试题以其区分度好、考查考生的能力性强而倍受命题者青睐,其考查的知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避免了死记硬背也能得分的弊端,体现了能力的考查。
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依托,围绕题中所给信息多角度地分析和思考,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即可。
方法介绍一、生活开放题以生活实际为情境设置开放性试题,使学生感受到解决身边的问题离不开化学知识,掌握好化学知识和原理,对遇到的实际问题即可迎刃而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1】有一些不法分子以铜锌合金(金黄色,俗称黄铜,铜锌保持各自单质的化学性质)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
请你设计一实验,证明某黄色金属块是真金还是黄铜(要求:写出实验方法、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物质鉴别题,让学生能用一定的方法区别黄铜与黄金,题目新颖,吸引力强,能调动学生探究兴趣。
给每个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也可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来判断,使学生能从多角度深入思考,各现其通。
【答案】方法一:取少量试样置于试管中,滴入少量稀盐酸(或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则原试样为黄铜;若没有气泡产生,则原试样为黄金。
方法二:取少量试样置于试管中,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或硝酸汞溶液,或硝酸银溶液),若试样表面有红色物质(或银白色物质)析出,则原试样为黄铜;无明显变化的为黄金。
方法三:取少量试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若变成黑色,则原试样是黄铜;若不变色,则原试样是黄金。
方法四:取少量试样,用天平秤称其质量,用量筒和水测其体积,计算试样的密度。
黄金是重金属,其密度比锌和铜的密度都大。
方法五:取少量试样,用刻划法比较它们的硬度,硬度大的是黄铜,硬度小的是黄金。
二、实验开放题化学实验在学生个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实验+思考+创新”已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成功之路,而开放性试题给学生在实验中创新提供了崭新的舞台,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
信息给予题与开放性试题1.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若○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氧化物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D.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2.小明发现月饼盒里的脱氧剂部分呈红褐色,査阅资料得知脱氧剂中含有铁粉和活性炭.他猜想这包脱氧剂中可能含有:①Cu和C;②Fe2O3和C;③Fe3O4和C;④Fe3O4、C和Fe;⑤Fe2O3、C和Fe.其中猜想合理的是()A. ①③⑤B. ②④⑤C. ②⑤D. ④⑤3.(2012河北)图2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D. t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4.(2013山东潍坊)电影《黄金大劫案》上映后,里面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黄金的情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黄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没有氢气产生。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王水”溶解黄金是化学变化;②金比氢活泼;③HAuCl4中,Au的化合价为+3价;④可以将pH试纸伸入“王水”中测其酸碱度;⑤“王水”可以用铁质容器盛装。
A. ①④⑤B. ①②③C.③④⑤D. ①③5.(2013安徽)我国2004年化石能源探明储量及年开采量如下表(1)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石油最多开采的年限?(计算结果保留整数)(2)根据你的计算并结合上表,就化石能源的使用谈谈拟合看法(答出3点).6.(2012日照)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关注物质变化过程,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很有必要。
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A 是通过控制哪些因素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实验B中,中间试管的实验目的是什么?(3)请总结出铁制品发生锈蚀的主要条件并写出防止铁制品锈蚀的一种方法.7.(2012.鸡西市)鸡西市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双休日到废品回收站进行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