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献检索基础2015
- 格式:ppt
- 大小:5.23 MB
- 文档页数:65
第二章文献检索基本知识一、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信息检索:广义:将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用户的需求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
狭义:指用户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
信息检索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检索对象):数据检索:检索的结果是数据。
如某种材料的电阻;某变压器的参数;化学分子式、数据图表等<手册>事实检索:检索的结果是事实结论。
查询某一事物(事件)的性质、定义、原理以及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等。
如某产品是哪个厂家生产,哪个牌子的最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什么时候升空的<年鉴>文献检索:检索的结果是文献资料。
查找相关文献的内容、出处、收藏单位等。
如系统地查找水压伺服控制阀原理方面的相关文献<论文>自然语言:自然表达某一概念的语言,没有强制性的规定。
通俗地说,就是对于一个概念你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
在文献检索中,关键词(key words)等用的就是自然语言.人工语言:人为规定的概念表达语言。
通俗地说就是对于一个概念你必须使用规定的语言来表达。
在文献检索中,主题词(subject)通常用的就是人工语言图书分类号1、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图法)为全国公共图书馆和信息研究所等机构所采用,是我国通用的综合性书资料分类法。
1973年试用版,1975年第一版,1980年第二版,1990年第三版,1999年第四版。
共分22个大类例如:A马、列、毛、邓B哲学、宗教S农业科学T工业技术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N.3半导体技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图法)2、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分类法(科图法)目前中科院系统和部分高等院校采用。
1958年第一版,1980年第二版、1994年第三版。
例如:00 马、毛10 哲学20 社会科学总论21 历史历史学73 电技术、电子技术76 冶金学3、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分类法(人大法)部分图书馆和信息资料机构使用该分类法1953年第一版,1980年第五版,1989年第版增订本,1996年第六版例如:1马、列、毛2哲学11工程技术15历史4、国外主要分类法:杜威十进制分类法(Decimal Classification,简称《杜威法》或DC,DDC)国际十进制法(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简称或UDC)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Library of CongressClassification,简称《国会法》或LC)概念匹配:计算机计算机电脑微机PC 机文字匹配:计算机计算机电脑电脑微机微机输入输出使用人工语言通常为概念匹配使用自然语言通常为文字匹配四、检索工具定义:是人们用来存储、报道和查找文献的工具。
《文献检索》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仅有一项答案正确。
请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面对“检索标目”描述正确的是( )。
A.检索标目是具有检索意义的文献特征标识
B.检索标目是查找文献的一整套规则
C.检索标目仅指查找文献时使用的专业名词术语
D..检索标目仅代表检索词的一些符号或数字代码
2.下列对MeSH描述正确的是( )。
A.MeSH从1949年开始出版,每年再版一次
B.MeSH中的主题词是固定的
C.倒置主题词是为了集中排列某一类主题词
D.MeSH中的主题词可以一词多义
3.计算机检索中,如果检索结果太少,且查全率较低时,检索式可做如下调整( )。
A.增加词的专指度
B.采用字段限制检索
C.使用适当的位置算符
D.可从词表或检出文献中选择上位词或泛指词补充到检索式中
4.文献传递又称为( )。
A.馆际互借 B.馆际借阅
C.原文传递 D.原文借阅
5.情报调研的特点是( )。
A.针对性、综合性、预测性、科学性 B.针对性、综合性、预测性、主动性
C.针对性、综合性、及时性、多样性 D.针对性、综合性、及时性、连续性
6.不是读秀电子图书提供的检索字段的是( )。
A.图书目次 B.出版社
C。
书名 D.主题词
7.提供模糊检索方式的数据库是( )。
医学文献检索复习考试重点总结第一章文献检索基础本章要点1.1 文献信息的基本概念1.2 文献的类型和级别1.3 医学文献的分布规律重点印刷型文献出版类型的识别方法电子文献的文件格式和主要类型文献信息的时间、地区和学科分布规律第一节医学文献基础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以及相互关系信息 (Information)信息是人体感官对事物存在或运动状态及其特征的反应。
基本属性:客观性可塑性依附性共享性知识 (Knowledge)知识是系统化的信息,是人类不断接受信息经过大脑加工得出的经验或总结。
情报(Information)是满足特定用户的特定需要的动态知识。
情报是知识的传递并起作用的部分。
基本属性:①知识性②传递性③用效性文献(Literature)我国国家标准 GB4898-85把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医学文献记录了千千万万医学工作者研究人类生命过程、同疾病斗争的科学知识。
文献的构成包括四个要素①知识信息内容②信息符号:文字、图表、声音、图像等③载体材料:甲骨、竹简、纸张、胶卷、磁盘、光盘等④记录的方式及手段:刀刻、书写、印刷、录音、录像等信息、知识和情报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形象地用图来表示。
第二节文献的类型和级别1.2.1 按载体形式区分按文献载体物理类型分:印刷型文献;缩微型文献;视听型文献;数字化文献等。
印刷型文献(printed form)各种印刷品,如:正式出版的图书、报刊及杂志等。
缩微型文献(microform)缩微型文献是以感光材料为载体,以光学缩微技术为记录手段而产生的一种文献形式。
视听型文献(audio-visual)声像型文献又叫视听资料。
是以磁性、感光材料为载体,直接记录声音、图像而形成的一种文献。
数字化文献(electronic form)以数字的形式存贮在光盘、磁盘和U盘等介质上,并通过计算机阅读和利用。
如:光载体记录手段种类优点缺点印刷型纸张等印刷图书报刊便于阅读密度低耗人物缩微型感光材料缩微拍摄缩微平片体积小成本低不能直接阅读视听型磁性材料机械装置输入录象带闻其声观其形成本稍高感光材料电子型磁性材料键盘及穿孔输电子图书密度高速度快成本高手写型甲骨简策手写甲骨文密度低图书 (Book)图书是指论述或总结某一学科或知识领域的出版物,指一定页数的印刷品。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第一节概论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需要依靠经验、材料和理论的不断积累,没有科学上的继承和借鉴,就没有提高。
任何一个科技工作者,都有赖于在前人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在科研选题过程中,要首先了解所研究的学科领域发展现状与趋势,对自己挑选的课题进行查新,以免重复别人的劳动。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借鉴别人已有的成果,比如一些统计、实验数据,可以直接利用,没有必要自己再做一次,节省研究经费与时间;对别人研究没有取得成功的地方,要分析原因,可以避免研究走入歧途。
要完成这一切,都离不开科技文献的检索与利用。
科技文献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记录,积累了许多有用的事实、数据、理论、方法和科学假设,反映了科学技术研究的进展和水平,是科技信息的主要来源。
科技文献数量急剧增长,可以说是“知识爆炸”,在浩如烟海的文献面前,盲目地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文献很困难,对信息污染难以分辨;专业文献出版分散,如果只注意查找本专业的核心期刊,已看不到专业文献的全貌,仅能了解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因为大量的专业文献分散出版在其它刊物里。
文献老化加快,出版种类繁多,我们如果想了解某一数据、某一事件或事实,更如大海捞针,无从下手。
要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文献信息,就必须掌握科学的文献查找方法,因此就必须学习科技文献检索知识。
掌握了科技文献检索的方法,首先可以节省查找文献的时间,据调查统计,一个科技工作者在其科学研究生涯中花在查找文献上的时间占整个科研时间的40~50%,如果掌握正确的文献检索方法,将缩短查找文献时间,从而延长科研寿命。
其次有利于专题文献查全,由于专题文献出版分散特点,使得只从核心期刊上获取专题文献很难查全,掌握文献检索方法,在检索工具或数据库中去检索,就能克服这一不足。
再者可以克服自然语言和学科专业语言障碍,由于当今文献语种很多,而一般科技工作者除母语之外仅掌握1~2门外语,这就为了解世界先进技术带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