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270.00 KB
- 文档页数:66
第二章文献检索基本知识一、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信息检索:广义:将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用户的需求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
狭义:指用户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
信息检索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检索对象):数据检索:检索的结果是数据。
如某种材料的电阻;某变压器的参数;化学分子式、数据图表等<手册>事实检索:检索的结果是事实结论。
查询某一事物(事件)的性质、定义、原理以及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等。
如某产品是哪个厂家生产,哪个牌子的最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什么时候升空的<年鉴>文献检索:检索的结果是文献资料。
查找相关文献的内容、出处、收藏单位等。
如系统地查找水压伺服控制阀原理方面的相关文献<论文>自然语言:自然表达某一概念的语言,没有强制性的规定。
通俗地说,就是对于一个概念你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
在文献检索中,关键词(key words)等用的就是自然语言.人工语言:人为规定的概念表达语言。
通俗地说就是对于一个概念你必须使用规定的语言来表达。
在文献检索中,主题词(subject)通常用的就是人工语言图书分类号1、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图法)为全国公共图书馆和信息研究所等机构所采用,是我国通用的综合性书资料分类法。
1973年试用版,1975年第一版,1980年第二版,1990年第三版,1999年第四版。
共分22个大类例如:A马、列、毛、邓B哲学、宗教S农业科学T工业技术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N.3半导体技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图法)2、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分类法(科图法)目前中科院系统和部分高等院校采用。
1958年第一版,1980年第二版、1994年第三版。
例如:00 马、毛10 哲学20 社会科学总论21 历史历史学73 电技术、电子技术76 冶金学3、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分类法(人大法)部分图书馆和信息资料机构使用该分类法1953年第一版,1980年第五版,1989年第版增订本,1996年第六版例如:1马、列、毛2哲学11工程技术15历史4、国外主要分类法:杜威十进制分类法(Decimal Classification,简称《杜威法》或DC,DDC)国际十进制法(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简称或UDC)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Library of CongressClassification,简称《国会法》或LC)概念匹配:计算机计算机电脑微机PC 机文字匹配:计算机计算机电脑电脑微机微机输入输出使用人工语言通常为概念匹配使用自然语言通常为文字匹配四、检索工具定义:是人们用来存储、报道和查找文献的工具。
基础知识1、信息>知识>情报知识是文献的实质内容,载体是文献的外在形式,记录是联系知识和载体的手段2、现代文献构成四要素:文献信息,文献载体,符号系统,记录方式。
3、医学文献的特点:数量庞大,载体多样化,多文种化,学科交叉、出版分散,知识信息更新加快,交流传播速度加快,电子化发展趋势。
4、文献检索概念:将文献按照一定方式集中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按照文献用户需求查找出有关文献和文献中包含的信息内容的过程。
广义上的文献检索实质上包括文献的存储和文献的检索两个过程。
5、文献检索类型1)按检出结果形式划分:书目检索,全文检索,引文检索。
2)根据检索对象不同: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
3)按检索手段: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6、文献的外表特征(自然标识):标题,作者,来源,卷期,页次,年月,类型,号码,文种等。
文献的内容特征(人为标识)指文献论述的主题,即中心内容。
包括主题词,分类号,类目名称,文摘等。
7、文献检索系统的评价因素:报告信息的及时性,索引体系的完善程度,对信息标引的深度,查全率和查准率。
查全率(r)=检出的相关信息/检索工具相关信息总量减少同义词;增加限制概念“与”;使用限定字段检索查准率(P)=检出的相关信息/检出的相关总量增加同义词;使用逻辑符“或”;降低检索词专指度,使用上位词;扩展检索而这之间存在互逆关系。
而这永远不可能同时达到100%8、文献检索系统类型:按所摘录的文献加工程度,分为:目录型检索系统(图书,期刊)、文摘型、题录(独立的文章,并只著文献的外部特征)、全文检索系统。
9、文献信息类型1)按文献信息表现形式:文字,视频,音频,数字。
2)按文献信息出版类型:图书,期刊,政府出版物,科技报告,专利文献,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标准文献,产品样本说明书,技术档案。
其中图书、期刊为普通文献,其他为特种文献。
3)按信息的载体形式划分:印刷型,微缩,声像,电子。
4)按文献信息加工程度: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零次文献。
1、信息与知识之间的关系。
1、⑴信息:①克劳德·香农首次提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②知识的类型可划分为知事、知因、技能、知人。
③信息可分为正确信息和虚假信息、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而知识是在实践中获取并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有用的信息。
④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理解就好)主要体现在:信息是起源,是基础;知识是系统化了的信息,各种信息经过组织、系统化地加工处理、提高深化,才能成为知识。
1、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即用文字、图形、符号或声频等技术手段记录知识的物质载体,或称固化在物质载体上的知识。
【必知】狭义:纸质,印刷形式存在的;2、(不在关系中,只是概念)信息检索(是对其更详尽的解释)是指将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求查找出相关信息的过程。
信息检索有广义和狭义2重含义。
⑴广义上说,信息检索包含信息存储和信息查找2个过程。
①信息存储是对信息进行收集、标引、描述和组织,并进行有序化编排,形成信息检索系统的过程;②信息查找是指通过查询机制从各种检索系统中查找出用户所需的特定信息的过程。
信息的存储与检索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存储是为了检索,没有存储就无法实现检索。
⑵狭义地讲,信息检索仅仅指信息查找的过程。
4、知识(Knowledge):概念不用记,判断知识与信息的区别知识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对客观事物存在和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总结,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的集合,是对信息的理解和认识,是信息的一部分。
《辞海》解释说“知识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式,或物化为某种劳动产品的形式,可以交流和传递给下一代,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知识的类型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为知事、知因、技能、知人(Know-What , Know-Why , Know-How , Know-Who )4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