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书家简论
- 格式:pdf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4
第34卷第5期 2016年1O月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J ourna1 of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Vo1.34 NO.5 Oct.2O16
古代女书家简论
黄鸿琼
(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大凡书作书名能留世者,皆除技法精到,功夫极深外,还应在字外修养上下功夫。这样书作才能 达到高品,才有较高的审美意境。因为书即人。书法是一门艺术,是抒情言志的艺术。是线条艺术,更是文化 书法。书法艺术美的本质是以笔墨线条的美来体现文化内涵和人格精神的美。 关键词:女书家;文化内涵;人格修养;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24(2016)05—0082—04 收稿日期:2O15一O3—05 作者简介:黄鸿琼(1964一),女,福建泉州人,教授,硕导,主要从事书法的理论、创作和教育研究。
古代可以称得上优秀女书家的,应该也不少,但名见经传者则寥寥无几。 据宋代书法理论家陈思所著的《书小史》中《卷二传一后女王》Ⅲ 。记载,宋代之前书家531人,其
中提到女书家25人。
而历史记载较为重要的人物有: 史载最早的女书家周代,鲁国,秋胡之妻,据传秋胡外出当官三年,他妻子在家浴蚕采桑,闲中居然
创造出“虫书”。这是一位具有创造性的书家,可惜未传其名。
东汉,出现蔡氏家族的重要人物蔡邕之女蔡琰(177~?),字文姬,博学多才。她不仅在文学、音乐等 多方面继承家父的学识,创造出千古绝唱《悲愤诗》、《胡笳十八拍》,她还是一位书法家,特善章草。宋代
《淳化阁帖卷五》收有蔡琰草书一帖,二行,十四字。陈思《书小史 卷二传一后女王》记载蔡琰曾嫁 “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I]272因而家法有可能传给卫氏家族。这对书法家族之间的互相学习
起到积极的作用。
蔡氏书法家族不仅理论建树高(蔡邕书论传世的主要代表作有《笔赋》、《篆势》、《笔论》、《九势》四 篇),书法对后代影响也很大。张芝、韦诞、索靖、钟繇、卫氏家族、王氏家族等等都直接、间接地受其影
响。其影响深远可用下图表示(见图1)。 蔡琰身世悲凉,由于兴平中乱,没于南匈,后曹操把她赎回,并 张萝一索靖 甚 蔡邕 一 I-a一-一. 阁贴》中有蔡琰自书书迹两句:“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初祚 \ … ~
衰”,黄庭坚《山谷题跋》评蔡琰《胡笳引》十八章,极可观。蔡琰是 韦诞一钟繇
位多才多艺,综合素质极高的书家。 图1蔡邕对后代影响图
汉魏其间有记载的女书家还有汉孝成许皇后,聪慧,善史书;
后汉和帝阴皇后,少聪慧,善书艺;和熹邓皇后六岁能史书,十二岁通《诗》、《论语》志在典籍。母亲说她
不习女工,想当博士?她说昼修妇业,暮诵经典;昭烈梁皇后少喜女工,好史书。九岁能诵《论语》治《韩
诗》;魏文帝甄皇后,九岁喜书;吴王赵夫人善书画,巧妙无双。
东晋在中国书法史上是极为绚烂的时期。其间女书家辈出。最为著名者当数王羲之少时的老师卫
夫人。 卫铄(公元272——349年),字茂漪,世称卫夫人。
第5期 黄鸿琼:古代女书家简论 83
卫铄是卫氏家族卫展之女,卫恒之侄女,李矩之妻。卫铄继承卫氏家法并师法钟繇、蔡氏家法,有集
大成之美,是书圣王羲之少时之师。最早见载于南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晋中书郎李充母卫夫 人,善钟法,王逸少之师。” ]”唐代张怀璀《书断 中》记载:“卫夫人名铄,字茂漪,廷尉展之女弟,恒之从
女,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也。隶书尤善,规矩钟公。云: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芳树,穆若清风。右 军少常师之,永和五年卒,年七十八。 ̄[z3186卫夫人。r楷、行、隶,尤善隶书。梁庾肩吾《书品》里把她的书法
列入上之下品。《唐人书评》评她的书法如插花瓣女、低昂美容。书迹有《稽首和南帖》、《博收群史帖》
(见图2)。有书论《笔阵图》传世,传有《诗论》、《革隶通解》但皆未传世。张怀璀《书议》认为“千百年间得
其妙者,不越此十数人”其中便有卫夫人。 卫夫人出生于魏晋之间的卫氏书法世家里,她的曾祖父卫觊、祖父卫 瑾、从父卫恒都是名扬大江南北的大书家,在这佯一个书法大家族里成
长,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氛围的熏陶,耳濡目染.使她往书法理论和书法 创作实践上有过人之处,她还是一位教育家,启蒙、教育过“书圣”王羲之。
是中国古代书法史上少有的集教育家、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于一身的女书家。
两晋女书法家除卫夫人之外见经传者还有:黹武元杨皇后少聪慧,善 书;王献之的女儿安僖王皇后,张怀瑾《书断》称其善书,并记载王献之的
保姆意如亦能书;王羲之之妻郗夫人,郗鉴之女,《持小史》称其甚工书,被 称为女中笔仙;王献之的妻子(郗昙的女儿)郗夫人;郗音的妻子傅夫人;
庾亮的妻子苟夫人;王洽的妻子苟夫人;王珉的娄子汪夫人等人,她们有
的善长行草,有的善长楷隶,有的善长篆书,体现了我国古代女子的聪 明才智。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王羲之的儿媳妇王凝之之妻谢道韫(谢奕之女), 善书。《书小史》“卷二传一后女王”记载其:“聪慧有才辩,善正行书,甚
为舅氏所重。李嗣真云:‘雍容和雅,芬馥可玩”’l ;唐代女子善书者甚 多,其中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不仅具备治国的 图2卫铄《博收群史帖》
雄才大略,而且对于书法之道也极具才华。可称得上是我国女子书法史上的一颗闪耀的明星。《宣和书
谱》称她“喜作字,初得晋王导十世孙方庆者家藏其祖父二十八人书迹,摹拓把玩,自此笔力益进,其行书 骏骏稍能有丈夫胜气,今御府所藏行书一《夜宴诗》” ’。书作当首推传世《升仙太子碑》,此碑为行书,
是武则天晚年巨作。从碑中婉转的笔法,圆润的线条,雍容雄秀的书风,我们可以看出武则天书法远涉
王羲之,近取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及初唐书家等,书法雍容开阔,超逸不群,气度非凡,颇具创意。
既有初唐优美书风的一面,又为中唐壮美书风的到来开了先河。 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女性书家亦不乏其人。只是女性的地位不如男性,女书家的书法作品及其
所倡导书学往往被埋没。而作为皇帝的武则天,她倡导王氏书法风范在当时的书坛上是具有号召力的。
更何况有李世民的倡导在先,使她的倡导更顺理成章。武则天是个很有“创意”思想、善于创新的女性。
大则,从她成为封建社会中第一个女皇帝,小到她创造的19个新字。且就其书法亦可以说是很有创意 的。如用笔上,有意杂糅了今草、章草的笔意,试罔包罗万象,创造与众不同的新书体,也体现了她隶、
楷、行、草的工夫。从结构上看,常借助隶书的横势,开拓雍容、开阔的风范,一改初唐行书之瘦劲,亦不 似初唐诸家结字的左低右高,左紧右松的倾侧取势,而是字形端正,两肩齐平,显得端庄雄伟。比起初唐
前几任皇帝的书法也更具非凡气度和开阔景象。
据说杨贵妃也能书法,其书婉丽。 在唐朝女书法家中值得一提的还有吴彩鸾,被称为女仙。《宣和书谱》记载:女仙吴彩鸾“以小楷书
《唐韵》一部,市五千钱为糊口计。然不出一日间,能书十数万字,非人力可为也。钱囊羞涩,复一日书
之,且所市不过前日之数。由是彩鸾《唐韵》,世多得之。”_3 Jl”
唐代女子善书者于民间也不少,不一一叙述。
至于五代时宋代王锤《默记》记载的南唐宫人乔氏,因为善书,得到后主器重。
84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O月
宋代宪圣吴皇后是宋高宗的皇后,她的字学宋高宗及《兰亭》。 宋代词人李清照也善长书法。李清照不仅是著名的诗人词人,而且对于金石书画,也是颇有研究。
她的丈夫赵明诚著有《金石录》三十卷并自序,李清照随之写《金石录后序》一篇,叙述他们夫妇典衣缩食
购买金石碑版和金兵南下逃难时文物散失的经历。此文是研究金石文字者必读的文章。李清照深入研 究金石书画并精于鉴赏,而且还作画,《才妇录》称赞她“能书能画”,是位古代难得的大才女。
元代赵孟烦夫人管道升(1262—1319年),字仲姬,湖州人。能画善书(见图3),善小楷、行草书体。
因被封为魏国夫人,故世称管夫人。赵孟频于夫人管氏墓志铭称她“聪明过人”、“翰墨词章,不学而能。” 她和东晋卫夫人并称为“书坛两夫人。”传世佳作有:行草书《和南帖》、行书《致中峰和尚尺牍》。管道升
相夫教子,传承书香画艺,三代人出了七个大书画家。元仁宗曾将赵孟烦、管道升及子赵雍的三段书迹 装为卷轴,“命藏之秘书,日:‘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妇父子皆善书也。”’她心信佛法,手书《金刚经》至
数十卷,以施名山名僧。
明代女子善书者亦众多。其中高妙莹较为突出。 高妙莹,字叔琬,解缙之母。解缙除了纂有《永乐大典》为
人称道,在书法上,也著有《春雨杂述》而著名,他的成就 与他有这样一位良母、女书家从小对他的熏陶和培养是
分不开的。所以应该说女性接受良好的教育、女性的高素
养对于一个家族乃至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有何等的重要! 邢慈静,明代著名的女书家,少卿邢侗之妹,贵州左
布政马拯之妻。著有《黔涂略》一书,书中记载丈夫马拯 死于任上,他扶柩携幼从贵州返回山东故里途中坎坷困
顿的苦状,文笔高古,从中可见邢慈静是个德才兼备的难
得女子。她的书法学卫夫人、管道升、李北海以及她哥哥 邢侗,风格妙丽,富于韵致,作品留有《之室集帖》和晚年
《自书杂诗》书迹一册,《自书杂诗》是她的诗、书代表作。 另外,明末值得一提的是黄道周之妻蔡夫人。《居易
录》说蔡夫人书法学石斋,与石斋字不能辨,可乱真。尤
精于绘画。亦是明代才女。 清代女子书法家的阵容也甚可观。 图3 管道升书画 蒜
蓑
圆
圈
清代宰相刘墉是大书法家,家中有三姬,皆能以刘墉字体代笔,并且书写得可以假乱真,尤其是刘墉
晚年的小楷,大多为家中三姬代笔。释亚栖曾于《论书》中云:“若执法不变,纵能人石三分,亦被号为书
奴”,也即酷似别人书法,终归只能称之为“书奴”,但若能酷似得让人难以分辨,其间必也是下了大功夫
的,却也不容易啊! 姜淑斋,清代女书家中的佼佼者,王士祯曾评其书:“笔力矫劲,不类女子”,朱彝尊也在她的诗卷上
题:“三真六草写朝云,仿佛卫夫人,问何似当年王右军?”今山东省博物馆藏有她临写的王右军尺牍,末 署“己酉孟春,淑斋临”,字画挺拔确实不一般!
清道光咸丰年间,阳湖有位女书家张婉钏,她的字学李北海,笔力挺健,清大书家赵之谦的老师。故
人们称她“卫夫人”。
清末桐城有女书家吴芝瑛。其代表作《鉴湖女侠秋瑾墓表》清劲飘洒,秀气逼人。被孝钦皇后所称赏。
另,清代女子能书者还有隆裕皇后王玉映、秋瑾之女秋灿芝及缪素筠等。
当代,全国书坛,真正的知名女书家屈指可数。当然不是每个朝代都可以出大师,同样也不是每个
朝代都有知名女书家。但在这国家重视书法的时代,我辈理当奋发向上,创造新成绩。
大凡书作书名能留世者,皆除技法精到,功夫极深外,还应在字外修养上下功夫。这样书作才能达
到高品,才有较高的审美意境。因为书家的书法作品是内在生命的体现,是情性的发挥,是心手合一的
产物,是人格修养的展示,
是人文精神的体现。书即人。因为书法是一门艺术,是抒情言志的艺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