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单细胞生物课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格式:pptx
- 大小:3.58 MB
- 文档页数:16
课时计划 第 1 课时
课题
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 `课型 实验
教学
目标 1.学生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学生会应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4.学生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5.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演示实验体验生命存在的美。
重点
难点
关键 重点:学生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难点:学生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教具
资料 学生实验材料、投影仪。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法与学法 时间
分配
组织
教学
导言
新授 提问:1、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导言:我们平时常见的生物,大多是多细胞生物,它们占据了生物圈的大多数,生物圈中还有不少肉眼很难看见的生物,它们是什么生物?
单细胞生物还有衣藻、眼虫、变形虫、草履虫等。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因为能发酵糖类,也叫糖酵母。啤酒酵母是常见的酵母菌,多用于研究有关酵母菌形态、结构、繁殖特点和代谢途径,也是发酵糖类产生乙醇和许多有机酸、酶制剂的材料。
图2-24几种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中也有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如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等人类内寄生虫危害人类健康。还有,海水中的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可造成赤潮,危害渔业。
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老师给同学们每一组都准备了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棉花纤维。同学们可以利用这些实验仪器,亲自操作,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大家注意在操作的过程中使用玻璃仪器时动作要规范,不要有互相碰撞的声音。使用显微镜时要按照我们以前上实验课时的 复习巩固
引出新知
学生查阅资料,课上汇报查阅的资料。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正确对待单细胞动物。
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 5分
10分
10分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单细胞生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来自于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四节,主要有两部分内容组成,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以及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本节课的重点是学生能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结构,只能解决单细胞动物存在的事实,而不能让学生认同单一细胞可以构成生物。所以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单细胞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从而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是本节课的难点内容。
就知识而言,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掌握了多细胞可以构成生物体,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后的一节课,对于学生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对于深化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这个观点认识更加深刻。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对于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本节课的理论学习打下基础,初一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但是因为他们刚刚接触生物不久,对于本学科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还不够,对于实验很感兴趣但是疏于思考实验的本质,因此需要教师的指引。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初一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我设计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方面,说明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并且说明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再次认同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观点,能力目标方面,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运动,进一步形成相应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特别是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方面,通过实验,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法分析
在教学方法方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和一定的情景相联系,在实际的情景下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根据此理论我设计了以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做实验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来发现单细胞生物的生活。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认同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观点。
1 / 5 第二节《植物细胞》教案
教学目标
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知道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重点和难点
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难点:以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法
教学设计
课前交流
学生活动:展示各自准备的生物材料,跃跃欲试探究它们的结构组成,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气氛活泼。
教师活动:巡视、查询学生们所做的课前准备,适当地交流。
xx的使用方法
学生活动:动手使用显微镜,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本节课作准备。
教师活动:巡视、查询学生们所做的课前准备,适当地交流。
观察植物细胞
教师:导言:学会操作显微镜是为了使用它看到微观的生命世界,可是把一个洋葱或者黄瓜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能看到内部结构吗?
2 / 5
学生活动:辨析、思考得出结论: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从而进一步明确要先制成玻片标本方可观察
教师:策略①:多媒体展示各种不同的玻片标片。
策略②:按小组准备永久切片、涂片、装片各一。
学生活动:策略①:观察、识别
策略②:四人一组为单位识别
一:实验方法步骤
1.示范
学生活动:提前参加培训的几位学生作为“小先生”示范制片,边示范边讲解。
其他学生认真观看,获得感性认识。对其中的不明白之处提出自己的疑问,由“小先生”解答,或同学们展开讨论,若仍有疑问及时申请老师的帮助。
注: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向
①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目的?若擦拭不净,后果如何?
②滴清水的量如何掌握?水量过多过少对实验有何影响?
③取材的部位、方法、大小?
④盖盖玻片的方法、原因(即目的或避免出现的不利影响)
⑤滴染色剂的位置、数量?
⑥吸引染液的方法?
教师:协助介绍、补充说明(尤其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陌生的材料用具,如染色剂碘酒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等)板书提示制成的主要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
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同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
2、描述细胞膜、叶绿体、线粒体的作用。
3、说明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过程与方法:
尝试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结合日常事例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及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树立哲学观点:物质是基础。
2、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细胞膜、叶绿体、线粒体各自的作用。
2、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
难点:
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教学方法:阅读 讨论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具:蜡烛 植物细胞模型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植物体和动物体都有许多细胞构成,细胞中不同的结构又有不同的功能。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在不知不觉中,有些细胞在长大,有些细胞在变老,有些细胞在死去,同时又不断的有新细胞在形成。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同走进细胞,看一看细胞是怎样生活的。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二、细胞中有哪些物质。
根据提出的生物现象作出讨论:
1、生物体能由小变大 2、庄稼需要浇水,施肥;动物需要喝水,吃食物……
得出结论: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根据这个结论,提出三个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1、细胞中有哪些物质?
2、细胞怎样控制物质的进出?
3、细胞怎样获取和转换能量?
A、细胞中有哪些物质?
根据问题推测细胞内可能含有哪些物质?
1、 吃西瓜或苹果时,有什么感觉?(水、糖、酸……)
2、 小麦磨制后能得到面粉。(淀粉)
3、 动物油(脂类)
得出:
1、细胞内物质的分类:
小分子(一般不含有碳)如无机盐、水、等——无机物 大分子(一般含有碳)如糖、蛋白质、脂类等——有机物
实验认识有机物和无机物:
用浸软的小麦种子放在火上烧,留下的灰就是不能燃烧的无机物,而烧掉的就是有机物,水在这过程中蒸发掉了。
2、组成物质的基本颗粒。
无论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颗粒——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更小的颗粒——原子构成的。(举例: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
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学生会应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3、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和实验,提高自身的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究实验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4、学生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5、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演示实验体验生命存在的美。
创新点和实践点: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电脑网络等工具自主学习。
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难点:学生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课前准备:
教师:自制校园网网页、演示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材料、幻灯机、投影仪。
说明:演示实验材料装置为:取一段软胶管作为支架,用50×50×2(mm)的玻璃板将软胶管压紧后用透明胶带将四周黏牢,即为扁平水槽。将草履虫培养液滴入水槽。将水槽插入幻灯机的插片架上进行演示。则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清晰可见。
学生:自编的小品、计算机操作能力。
说明:小品的内容最好是人得了某些由单细胞生物寄生而引起的疾病。他到医院就诊时发生了……。例如:疟疾。(教师提前布置)。最后提出问题:该病的病因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大家一起来欣赏同学的表演吧!
师:早就听说咱班有一些同学具有表演天赋。今天,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同学们,尽情发挥你的才华吧!
生:活跃,产生表现的欲望。
小品:患者得了疟疾,实习医生误诊为感冒,家属与医生发生争执,对医生不满。家属要求医生解释病因,实习医生解释不清。提出问题:疟疾的病因是什么?疟原虫是什么样的生物? 二、大家一起来帮助他们吧!
师:这组同学表演得非常好,我们每个人都进入到了角色之中。谁能帮助这位医生和患者家属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这个患者得的是疟疾。疟疾的症状是拉肚子。疟疾的病因是由于人们不讲究饮食卫生而引起的。
生: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听我奶奶说过,疟疾的症状是间歇性的发冷和发热。但是具体的病因我就不知道了。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
【教学目标】
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2.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
3.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2.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
难点:
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许多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是,在自然界中,有没有只有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呢?(有,它们是单细胞生物)图片展示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单细胞生物的种类很多,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潮湿的土壤中。虽然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但是它们能独立地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
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但它们却能独立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为什么?下面,我们就以草履虫为代表,来学习一下单细胞生物。
二、新课讲授
1.进行实验:观察草履虫。
学生分组,按照课本实验提示,完成实验,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问题:
①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像什么?这与它的命名有什么关系?你认为它是由单细胞组成的吗?
②草履虫是怎样运动的?遇到障碍时,它怎样躲避?
2.学生展示实验结果。
3.教师和学生一起小结实验内容。
(1)实验步骤:
①从培养液的______吸一滴培养液,放在______上,用_____和_______观察。
②盖上盖玻片,防止草履虫运动过快,应在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_______。
③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2)观察草履虫的实验现象。
草履虫的形状像____________,靠纤毛的摆动______前进。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3)草履虫是靠身体的哪些结构完成下列生理活动的?
4.草履虫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教师演示实验:探究草履虫应激性的实验。学生仔细观看实验,并分析产生这些现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 第一章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教案
1 / 5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
课标要求 1.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是能量转换器。
3.描述细胞核在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课标解读 1.“细胞的生活”是“课程标准”十大一级主题之一——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相关内容。
2.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说出以下内容:(1)细胞的生活需要水、无机盐、糖类等基本物质,同时细胞能够将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等排出细胞。细胞的生活需要能量,在细胞质的线粒体中,有机物与氧气发生反应,释放出能量供细胞利用,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贮存在淀粉等有机物中。(2)说出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储存着遗传物质。(3)说出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DNA和蛋白质共同构成染色体。本节的主要任务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细胞核中有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讲解染色体、DNA的知识。
3.本节的学习为初步形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重要概念奠定基础。
(续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说出细胞中含有物质的种类;描述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中的作用;说明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描述细胞核在生物的发育、遗传及细胞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理解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能力目标 尝试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和能量;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阐明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通过了解人造皮肤、克隆羊等方面的知识,认同生物学在医学、科学等方面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 细胞中含有的物质的种类、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
学习目标:
1、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一、复述巩固
1、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有哪些?
2、植物体的六大器官可分成哪两类?
3、分生组织的细胞有什么特点?
4、植物的主要组织有哪些?各有什么功能?
5、请你从微细到宏大来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二、设问导读
阅读课本66页—69页,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单细胞生物?它们都生活在什么地方?
2、你所知道的单细胞生物有哪些?
3、怎样做就能清楚地观察到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
4、小小的草履虫只有一个细胞,它能像高等动物那样呼吸、消化、运动甚至思考吗?它们怎样呼吸、消化和运动?
5、草履虫如何排出体内的废物?
6、草履虫的生殖方式是怎样的?
7、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吗?
8、请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对人类有哪些有益影响?有哪些有害影响?
三、自学检测
1、生物圈中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它们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称为
如 等。它们大多生活在
环境中,有的生活在我们身上。
2、草履虫靠 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
排出体外。
3、草履虫的培养液中,草履虫最密集的区域是( )
A、底部 B、中间
C、表层 D、四周 年级 七年级生物 期别 第5期 版别 4版
出版日期 2013.7.31 总期数 1273期
一审意见 拟用 张丽宏
二审意见
三审意见 4、下列全为单细胞的一组生物是( )
A、衣藻、草履虫、疟原虫、珊瑚虫 B、酵母菌、草履虫、眼虫、衣藻
C、酵母菌、草履虫、变形虫、霉菌
D、眼虫、变形虫、草履虫、蚜虫
5、草履虫遇到障碍物时,运动方式是( )
A、继续前进
B、先后退,再改变方向
1
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
课后·知能演练
基础巩固
知识点一 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1.下列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棉花 B.香蒲
C.大肠杆菌 D.蚯蚓
2.在草履虫培养液中添加少许菠菜汁,吸取表层培养液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草履虫体内某结构呈绿色,该结构最可能是( )
A.食物泡 B.伸缩泡
C.液泡 D.细胞核
3.(2023·山东青岛中考)下图是草履虫结构示意图,在功能上相当于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是( )
A.纤毛 B.食物泡
C.口沟 D.伸缩泡
知识点二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2
4.草履虫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是因为( )
A.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够吞食4.32万个细菌
B.草履虫的主要食物是浮游生物
C.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
D.草履虫可以独立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5.下列有关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
B.疟原虫侵入人体,会危害人体健康
C.水域中许多单细胞浮游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
D.海水中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时可形成赤潮,有利于鱼类生活
能力提升
6.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通过分裂产生新的个体 D.能排出代谢废物
7.(2023·四川南充中考)某同学为探究草履虫的趋性,做了以下实验:在甲、乙两组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牙签在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使两个液滴连通。然后在甲组载玻片一侧放一小粒食盐,在乙组载玻片一侧滴加一滴肉汁,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3
A.甲组实验中的草履虫向食盐方向运动
B.乙组实验中的草履虫向肉汁方向运动
C.草履虫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D.草履虫的趋性是它作为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8.右图是草履虫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草履虫生活在水中,靠[ ] 的摆动旋转前进。
七年级生物上册2.2.4单细胞生物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四节“2.2.4单细胞生物”。本节课在课程体系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多细胞生物打下基础。主要知识点包括:
1. 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
2. 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3. 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4.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3)理解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4)认识到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生物世界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生物、探索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态环境的价值观;
(3)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科学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和特点;
(2)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3)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2.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单细胞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3)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为七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具有以下特点:年龄特征上,他们好奇心强,精力旺盛,但注意力易分散;认知水平上,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但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尚在发展;学习兴趣上,他们对新奇事物充满兴趣,喜欢探索和实验;学习习惯上,他们可能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学习和探究的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七年级生物上册 2.2.4《单细胞生物》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1 / 81 七年级生物上册 2.2.4《单细胞生物》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生物上册 2.2.4《单细胞生物》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生物上册 2.2.4《单细胞生物》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七年级生物上册 2.2.4《单细胞生物》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2 / 82 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
教学
目标 1、运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装片。
2、识别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细胞结构。
3、说明单细胞生物是依靠一个细胞完成生命活动的。
4、认同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5、实验过程中,养成实事求是和形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6、培养学生热爱生物学的情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
重点 1.掌握单细胞生物结构的特点
2。掌握单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特点[
教学
难点 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教材
分析
及
教法
设想 本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四节。以实验观察一个细胞的生物体生命活动 为主线,以细胞的结构、生活以及是构成多细胞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等知识为基础,通过合作 学习、 实验验证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
本课教学内容针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由于年纪小,大脑兴奋中心容易疲劳,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断变换教学方式给予刺激和加强。学生对单细胞生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学生对单细胞生物如何生活,以及其具体结构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学生活动,满足学生作为学习者的需要: 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 七年级生物上册 2.2.4《单细胞生物》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
年级:七年级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说出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
2、 探究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重点:
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
学习难点:
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
预习案
一、 预习提纲
1、 单细胞生物是怎样完成生命活动的?
1、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二、 预习自测题
1、在生物圈中有不少肉眼很难看见的生物,它们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称为 。
2、大多数单细胞生物生活在 或 的环境中,有的 在其他生物体上。举出几种单细胞生物 。
3、写出下图中各部分的名称。
4、水中的浮游生物,有许多是 生物,是 的天然饵料,草履虫还对 有一定作用。海水中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可造成 。
三、 预习后你的困惑是:
行课案
一、预习情况检测
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1、单细胞生活的环境?举出几种单细胞生物。
2、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探讨它是怎样生活的。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利或害
4、探究: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做出一定的反应。
三、总结归纳,扩展延伸
检测案
1、下列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水绵 B、变形虫 C、水螅 D、珊瑚
2、草履虫进行呼吸的结构是( )
A、纤毛 B、伸缩泡 C、表膜 D、收集管
3、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 )
A、浮游生物 B、细菌和微小浮游植物
C、小型水昆虫 D、小型原生物
4、观察草履虫实验中,如果载玻片上的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观察时,可先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中放( )
A、土 B、水 C、几丝棉花纤维 D、干燥剂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1 页 单 细 胞 生 物
一、课标要求
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四节。以观察一个细胞的生物体生命活动为主线,以细胞的结构、生活以及细胞是构成多细胞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等知识为基础,通过合作学习、观察实验及探究实验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可以独立生活,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的单位仍然是细胞。所以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通过这节课学习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如让学生分组收集其小组对单细胞生物感兴趣的资料,再对酵母菌、草履虫进行实际观察,设计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探究实验等,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2)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3)通过设计探究实验,证明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2.能力与方法:
(1)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阅读课文,总结、整理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设计实验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单细胞生物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3)通过学习了解:甚至有的微生物也是对人类有益的,从而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对细胞结构、细胞的生活以及细胞的分裂、分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头脑中已经初步构建了生物体结构层次的知识框架,这为本节课教学奠定了知识基础。学生通过人教版教材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实验教学,学生基本已经掌握了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临时装片的制作,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但学生毕竟刚刚接触微观世界,观察能力还需进一步锤炼,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也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1 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性目标:
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重点)
2、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重点)
3、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难点) (二)技能目标: 熟悉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方法。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引言]:许多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是,在自然界中,还有一些生物体本身只有一个细胞,它们是单细胞生物。
[出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酵母菌、眼虫、变形虫、衣藻、小瓜虫、喇叭虫、有孔虫、带藻、甲藻。
[讲述]:单细胞生物的种类很多,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潮湿的土壤中。虽然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但是它们能独立地完成营养、呼
饶有兴趣地观看这些单细胞生物。并能区别出单细胞植物与单细胞动物。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
[提出问题]: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但它们却能独立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为什么?
[讲述]:我们今天就以草履虫为代表来进行探讨。
认真观看,了解草履虫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生命活动。
2 [播放FLASH]:草履虫的结构特征。
生活环境:草履虫生活在有机质丰富、水流平缓的池塘和污水沟中。主要食物是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一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吃掉4.3万个细菌,因而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形态结构:体长大约不到一粒芝麻的1/10,只能用显微镜观察到。形状像倒转的草鞋底,全身布满了纤毛。
[出示]:草履虫的结构模型。请一位同学讲解模型。
生命活动:
具有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纤毛——运动(草履虫依靠表膜上纤毛的摆在水中旋转前进)。
表膜——呼吸和排泄的功能。
食物泡——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
伸缩泡——排泄废物的功能。
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讲述]:草履虫和多细胞动物一样,也能对外界环境的
第一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二章 认识细胞
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
课题 细胞的生活 授课人
学情分析 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已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对动植物细胞的区别也已掌握,但对细胞中有哪些物质,这些物质是如何进出细胞的,及细胞是如何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却不尽了解。并进一步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物质与能量观--细胞生命活动需要能量,细胞的能量转化在细胞质中实现;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科学思维:
1. 分析与综合——观察多媒体视频,描述细胞的生命活动,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2.演绎与推理——观看小羊多莉的视频,推理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理解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都有各自的功能,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依存,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探究实践:将小麦种子充分燃烧,观察剩下的物质;探究蔗糖溶解在水中的过程;点燃蜡烛后,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态度责任:初步形成“细胞是一个整体”的观念;通过对细胞膜、线粒体、细胞核及其功
能的简明的系统学习,建立起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整体认识观。
教学重点 1.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2.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教学难点 1.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人造皮肤的图片及相关资料。
为解决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植皮难题,科学家研制
课程
导入
出人造皮肤,研制过程中需要将人的皮肤细胞置于培养瓶中进行培养。
怎样才能让培养瓶中的这些细胞活下去呢?应该向培养瓶中加入哪些物质?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进入这节新课吧。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思考。
新课
展开
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教师提问:什么物质?
教师演示蔗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
教师总结:蔗糖在水中溶解,其实就是一个个蔗糖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分散开来。而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细胞中的物质可分为两大类:无机盐和有机物。
第一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三章 从细胞到生物体
第一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考点1 观察细胞的分裂
1. 细胞的生长: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会由小长大。
2. 细胞不能无限制的生长。细胞若无限生长,细胞膜将不能保证从外界获取足够的营养物质,从而影响细胞的生活。
3. 3.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考点2 细胞分裂的过程
1.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2. 细胞分裂的过程:
(1)植物细胞分裂过程:①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②后是细胞质分成两份。③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
(2)动物细胞分裂过程:①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②后是细胞质一分为二。③最后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
(3)在细胞分裂的整个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明显
在细胞分裂的不同阶段其形态不同。在细胞分裂的准备期间,染色体会进行复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4)细胞分裂的意义:保证了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一样。
①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②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考点3 癌细胞
1.癌细胞:癌细胞是从正常细胞变化而来的。细胞癌变的实质是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改变
2.致癌的因素:化学致癌物、放射线、病毒等,能够使细胞内的染色体和有关基因发生变化,导致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
3.癌细胞的主要特点:①分裂非常快,并且可以不断 分裂,形成肿瘤。②癌细胞还可侵入邻近的正常组织, 并通过血液、淋巴等进入其他的组织和器官,这就是癌的转移。
4.癌症的预防:①应当做到不吸烟、少饮酒、少吃腌制或烧烤的食品及高脂肪食物;② 避免过度日光暴晒,多吃蔬菜、水果、粗粮,适量运动。
5.癌症的治疗:切除、放(放射线)疗、化(化学药品)疗和生物治疗、基因水平上防癌治癌,已经初见 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