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技文献检索基础1
- 格式:pptx
- 大小:8.47 MB
- 文档页数:49
《化学文献检索与利用》考试复习提纲第一章科技文献检索基础1.化学文献检索的意义与作用。
答:培养素质能力;促进知识跟更新;提高科研效率;保障科研成功率。
2.信息,信息意识,知识,情报,文献,题录的定义。
答:信息: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的事件的不定性减少。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是经过人脑加工处理过的系统化了的信息。
情报:是传递着的有特定效用的知识,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所需要的新的知识。
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
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
信息意识:是指人对于各种信息的自觉的心理反应(包括对于信息的科学的、正确的认识及对自身信息需求的意识)。
题录:是将图书和报刊中刊文的篇目按照一定的排检方法编排,是提供查找篇目出处的工具。
3.根据文献内容性质和加工程度的不同,文献可分为哪几个级别?每个级别的含义又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零次文献:未经出版发行的文献,包括比较原始的素材、底稿、手稿、个人通信、工作图纸、考察记录、实验记录、调查稿、原始统计数字,以及各种口头交流的知识、经验或意见论点等。
一次文献:首次出版的各种文献,也称原始文献。
如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论文、专利说明书等。
二次文献:是指对一次文献信息进行加工、提炼、浓缩而形成的工具文献。
它反映一次文献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及其查找线索,将分散、无序的文献信息有序化、系统化,是文献检索工具,也称检索工具。
三次文献:利用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选用大量一次文献的内容,经综合、分析和评述再度出版的文献。
关系:零次文献是一次文献的素材;一次文献是基础,是检索利用的对象;二次文献是检索一次文献的工具,称之为检索工具(刊);三次文献是一次文献内容的高度浓缩,是重要情报源,称之为参考工具(书)。
4.衡量检索效率的两个主要指标:查全率(Recall Ratio)和查准率(Precision Ratio)。
科技文献检索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科技文献检索是指为了获取科技文献信息而采取的检索行为。
下面介绍科技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1. 基本概念:
- 科技文献:包括学术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会议论文等表达科技研究成果的文献。
- 检索:通过信息检索系统或工具,根据需要输入关键词或特定的检索条件,以获取相关文献信息的过程。
- 检索式:根据需要确定的一组词语、词组或符号,用于描述检索需求。
2. 基本方法:
- 主题确定:首先明确需要检索的主题,确定关键词和主题词,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或利用科技数据库中的主题词表进行确定。
- 选择检索工具: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常见的有学术期刊数据库(如Web of Science、Scopus)、专利数据库(如中国知网)、图书馆资源(如OPAC)等。
- 构建检索式:根据主题确定的关键词或主题词,结合逻辑运算符(如AND、OR、NOT)、通配符(如*、?)以及限定词(如时间、作者、文章类型等)构建检索式,以便更准确地获取所需文献。
- 执行检索:根据构建的检索式,输入相关信息,运行检索工具进行检索,获取检索结果。
- 筛选和评价:根据获取的检索结果,进行筛选,选择与研究需求相关度高的文献进行阅读和分析。
同时,根据文献的质
量、可信度、适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 更新追踪:科技文献是不断涌现和发展的,因此需要定期更新追踪已获取的文献,以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
通过科技文献检索,研究者可以获取到与自己研究主题相关的前沿科研成果和信息,为科研工作提供参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