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列车乘务人员实务
- 格式:ppt
- 大小:3.98 MB
- 文档页数:67
《高铁动车客厢乘务实务》课程标准铁路客运服务所用专业:适用层次:中级/高级编制:合作单位企业专家:审定:二〇二一年八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详细信息(一)课程简介《高速铁路动车乘务实务》是职业学校铁道交通运输管理专业教材,高速铁路客运乘务工作实质上就是反映在旅客运输过程中,旅客旅行心理需求与动车组客运乘务人员服务心理之间相适应的关系。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结合高速铁路运输现状,引入大量典型案例、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掌握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的设备设施,动车组列车客运业务知识等内容,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从而为今后从事交通运输工作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能利用该知识积极为运输工作贡献,成为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人才。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铁路客运服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旅客服务基本知识、服务技能技巧及应急服务等知识。
初步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熟练查阅、运用有关资料,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较强的应变能力,能进行高铁、动车乘务接待及相关服务工作的能力、熟悉常用服务技能技巧基础知识、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三)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任务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构建的课程体系。
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四)课程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素质)通过本课程学习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理念上坚持理实一体化的原则,注重学生基本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将岗位素质教育和技能培养有机地结合。
同时,面临新技术的飞速发展,课程中增加了知识拓展内容,既增强课程的适用性,使课程的教学更加方便、灵活,又提高学生对新技术的适应性。
《高速铁路动车乘务实务》课程标准一、管理信息二、课程性质三、课程目标(一)能力目标1、熟练使用CRH各型动车组车内基础、服务设备;熟悉中国标准动车组车内环境及特点;2、熟练使用移动补票机完成相应作业;熟练使用站车无线交互系统手持终端设备完成相应作业;3、能够正确进行列车运输收入进款管理,正确处理票务问题;4、能够根据情况正确编制客运记录;能够根据情况正确拍发电报5、能够按标准完成列车长及客运乘务员的始发、途中、终到乘务作业;6、能够按标准完成列车长及乘务员接待服务7、能建立学习型、自控型乘务组;8、能判定旅客列车易发生的路风问题(二)知识目标1、认知CRH各型动车组车门、车窗、座椅、乘务室、卫生、照明、乘客信息系统。
2、了解列车移动补票机中的补票类型及操作步骤;了解站车无线交互系统的功能与基本操作。
3、了解铁路运输票据的使用规定、运输收入事故处理办法、越站处理、误乘、误购处理、车票丢失处理等。
4、了解客运记录的编制原则、方法及范围;了解铁路电报含义、分级、拍发权限、范围等。
5、掌握列车长、客运乘务员始发、途中、终到的作业流程及标准6、掌握列车长、客运乘务员接待礼仪程序和标准7、了解铁路路风管理的意义(三)素质目标1、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
2、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较强的应变能力。
培养严谨、认真的职业作风;2、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3、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4、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5、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四、学习领域结构与学时分配五、学习情境设计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进行职业岗位(群)调研,分析确定各岗位所需要的技能,把各岗位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对完成任务应掌握的知识、能力、素质做出较为详细的描述,设计本学习领域的学习情景。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做”一体和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学习任务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教学法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