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中物理讲义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学生版+教师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讲义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学生版+教师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讲义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学生版+教师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讲义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学生版+教师版)

第四章光现象(学生版)

第5节光的色散

一、要点梳理

一、光的色散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___;天边的彩虹是光的_________现象。

2.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其他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3.单色光:一般把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的光称为单色光。

4.复色光:由_________混合成的光称为复色光。

二、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_____________辐射的红外线越多。如红外线夜视仪。

(2)红外线穿透云雾的本领强。可用于遥控探测。

(3)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_____________。加热,红外烤箱。

2.紫外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消毒、杀菌。

(2)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小孩多晒太阳),但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臭氧可吸收紫外线,我们要保护臭氧层)。

(3)荧光作用;(验钞)。

(4)地球上天然的紫外线来自太阳,臭氧层阻挡紫外线进入地球。

二、重点解读

一、光的色散

(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2)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3)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例题1】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下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 光源,日本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它是()

A.紫光LED B.黄光LED C.蓝光LED D.橙光LED

二、不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

B.儿童常晒太阳,接收紫外线照射,可以促进合成维生素D

C.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容易使照相机底片感光

D.一切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红外线

三、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彩色电视机画面上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颜色是()A.红、绿、蓝B.红、黄、蓝

C.红、绿、紫D.红、黄、绿

2.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

A.B.C.D.

3.天地万物,五光十色。关于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B.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5 km/s

C.白光是单色光

D.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4.过度晒太阳会使皮肤粗糙,甚至会引起皮肤癌。这是由于太阳光含有以下哪种光线造成的()A.红外线B.紫外线C.X射线D.γ射线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5.小乔手持一块方形小平面镜想看一下额头的小痘痘,此时额头距平面镜0.4 m,则额头的像距额头_________m;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她将额头靠近镜面,则所成像的大

小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乔又将小平面镜斜插到如图所示的水槽

中,放在阳光下,结果在光屏上看到不同颜色的光,这是光的_________现象。

6.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红、_________、蓝三种色条合成,电视遥控器用_________(选填“电磁波”、“红外线”或“紫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

7.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空气中的水滴,经反射、_________后产生的现象。验钞机能发出________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鉴别钞票的真伪。

8.雨后彩虹是由光的_________形成的;在暗室中物理课本的蓝色封面在红光照射下呈现_________色;彩色电视机屏幕上丰富多彩的画面是由_____________三种颜色的光叠合而成的。

9.让太阳光透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__________、紫等七种色光,这个现象叫做光的____________。小强同学将红色滤色镜(即红色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黄花拍照,照片上该花

10.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安得五彩虹”说的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

11.把温度计放到棱镜后面让可见光照射,能够检测到温度的上升,如果把温度计放到红光以外的部分,检测到的温度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

12.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身体健康有很多好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字路口,用不停闪烁的黄光,提醒驾驶员注意观察;铁路上的巡道工、街道上的清洁工穿黄色工作服.是因为人眼对黄光的敏感程度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防盗报警装置,主要由红外发

射器、红外接收器和喇叭组成,如图。其原理是:红外线发射器发出

一束较强的红外线,红外线接受器接受红外线,当盗贼遮挡在红外发

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之间时,即挡住了红外线,此时红外接收器无法接

受到红外线,使驱动喇叭报警,从而达到防盗的目的。

(1)喇叭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到人耳的;

(2)红外线是人眼看不见的光,具有显著的__________效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m/s;

(3)红外发射器发出的一束红外线是沿___________传播的;

(4)红外线___________(能/不能)穿透人体;

(5)红外线看不见、摸不着,你怎样说明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间是否有红外线?请简述。

二、提升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

1.玩具遥控车可以利用遥控器来实现对玩具车的控制。按遥控器的操作键时,遥控器发出的是()A.超声波B.次声波

C.红外线D.紫外线

2.小明仔细观察学校的彩色电子显示屏,发现它是由许多组小LED灯组成,如图所示。每一组有三个小灯,它们发出光的色彩分别为()

A.红、黄、蓝B.红、绿、蓝

C.红、黄、紫D.黄、绿、紫

3.下列与“光”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夏天在太阳照射下,树林中地面上的小光斑是小孔成像的结果

C.光年是时间的单位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108 m/s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4.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

做光的_______;适当的_______线照射可促进人体骨骼生长。如图所示,多媒体

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白布做成的,因为白布能反射_______颜色的光,使同学

5.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照到白色光屏上,则光屏上的光斑中最

上边的是_______色光,最下边的应________色光,由此可以看出三棱

镜对不同频率的色光偏折程度__________。若将三支完全相同的温度

计的玻璃泡分别放置在图中A、B、C三处,则________处的温度上升

最快。若要识别钞票的真假,应将钞票放在图中________处。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4分)

6.下面是对太阳光发生色散现象的探究实验:

实验一:用平面镜引入一束日光,通过狭缝照到三棱镜上,如图所示。调整棱镜的方位,在白色光屏上可以看到白光通过棱镜折射后得到的彩色光带。把白纸放在棱镜前,让学生看到照到棱镜上的光是白光,由此得知白光通过棱镜折射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色光。

实验二:在狭缝前放置红色玻璃(或蓝色玻璃),用白纸显示出照在三棱镜上的光是红光(或蓝光);

通过三棱镜后,光改变了传播方向,但不分解,仍然是红光(或蓝光)。

(1)你认为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七色光是因为________。

A.太阳光中含有七色光,由于光的折射,通过棱镜后各色光分散开了

B.棱镜中含有七色光,有太阳光通过时各色光分散出来

(2)你得到(1)中答案的根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各色光通过棱镜时,哪种光的偏折最大?哪种光的偏折最小?太阳光发生色散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为什么要让太阳光先通过一个狭缝再射到棱镜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中考真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分)

1.(2018·遂宁)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雨后彩虹——光的色散B.鱼翔浅底——光的直线传播

C.小孔成像——光的反射D.镜花水月——光的折射

2.(2018·常州)浙江大学柏浩研制出一种神奇织物,给白兔身体披上该织物,如图甲所示:用红外照相机拍摄得到的照片上,兔子身体“隐形”了,如图乙所示,兔子身体“隐形”是因为该织物()

A.呈洁白色

B.隔热性好

C.导热性好

D.密度较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分)

3.(2018·黄冈)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

几种颜色的光(如图)。此实验不仅表明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而且

断,红光在棱镜中传播速度最________。

第四章光现象(教师版)

第5节光的色散

一、要点梳理

一、光的色散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色散_____;天边的彩虹是光的_____色散____现象。

2.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红、绿、蓝_____;其他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3.单色光:一般把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的光称为单色光。

4.复色光:由_____单色光____混合成的光称为复色光。

二、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1)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_______温度越高______辐射的红外线越多。如红外线夜视仪。

(2)红外线穿透云雾的本领强。可用于遥控探测。

(3)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_______热作用强______。加热,红外烤箱。

2.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1)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消毒、杀菌。

(2)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小孩多晒太阳),但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臭氧可吸收紫外线,我们要保护臭氧层)。

(3)荧光作用;(验钞)。

(4)地球上天然的紫外线来自太阳,臭氧层阻挡紫外线进入地球。

二、重点解读

一、光的色散

(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2)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3)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例题1】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下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 光源,日本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它是()

A.紫光LED B.黄光LED C.蓝光LED D.橙光LED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蓝光LED的发明使色光的三原色齐全了,红光、绿光、蓝光三者混合是白光,蓝光LED和红光LED。绿光LED组合,可以产生白色LED光源,故C符合题意为答案。

A.非典隔离病房里,使用紫外线消毒

B.儿童常晒太阳,接收紫外线照射,可以促进合成维生素D

C.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容易使照相机底片感光

D.一切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红外线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A、紫外线有杀菌的作用,非典隔离病房里,使用紫外线消毒,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所以儿童、老人和孕妇常晒太阳,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紫外线化学作用很强,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一切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越强,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三、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彩色电视机画面上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颜色是()A.红、绿、蓝B.红、黄、蓝

C.红、绿、紫D.红、黄、绿

1.A【解析】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电视机的三种颜色是红、绿、蓝,故应选A。

2.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

A.B.C.D.

3.天地万物,五光十色。关于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B.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5 km/s

C.白光是单色光

D.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4.过度晒太阳会使皮肤粗糙,甚至会引起皮肤癌。这是由于太阳光含有以下哪种光线造成的()A.红外线B.紫外线C.X射线D.γ射线

4.B【解析】适度的紫外线照射有利于身体健康,但过度的紫外线照射对身体不利,如:会使皮肤粗糙,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5.小乔手持一块方形小平面镜想看一下额头的小痘痘,此时额头距平面镜0.4 m,则额头的像距额头_________m;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她将额头靠近镜面,则所成像的大

小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乔又将小平面镜斜插到如图所示的水槽

中,放在阳光下,结果在光屏上看到不同颜色的光,这是光的_________现象。

5.0.8 不变色散

【解析】额头距平面镜0.4 m,则额头的像距平面镜0.4 m,额头的像距额头0.8 m;平面镜成的像和成像物体大小相等,小乔将额头靠近镜面,则所成像的大小不变;将小平面镜斜插到如图所示的水槽中,平面镜上部的水形成一个“水三棱镜”,由于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太阳光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6.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红、_________、蓝三种色条合成,电视遥控器用_________(选填“电磁波”、“红外线”或“紫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

6.绿红外线

【解析】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红外线来遥控电视,不同按钮发出红外线的频率是不同的。

7.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空气中的水滴,经反射、_________后产生的现象。验钞机能发出________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鉴别钞票的真伪。

7.折射紫外线

【解析】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中的遇到空气中的水滴,经折射、反射后产生的现象,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紫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鉴别钞票的真伪。

8.雨后彩虹是由光的_________形成的;在暗室中物理课本的蓝色封面在红光照射下呈现_________色;彩色电视机屏幕上丰富多彩的画面是由_____________三种颜色的光叠合而成的。

8.色散黑红、绿、蓝

【解析】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这是由于空气中有大量的水,将太阳光进行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人们可以清晰地分辨出七种颜色的光。

在暗室中物理课本的蓝色封面在红光照射下,蓝色封面只能反射蓝光,不能反射红光,故呈现黑色;彩色电视机荧屏上呈现各种颜色是由红绿蓝三色色光合成的。

9.让太阳光透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__________、紫等七种色光,这个现象叫做光的____________。小强同学将红色滤色镜(即红色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黄花拍照,照片上该花的颜色是______色。

9.靛色散黑

【解析】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会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光的色散。因为透明物体颜色由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与它反射的光的颜色相同,所以,小强同学将红色滤色镜(即红色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黄花拍照,照片上该花的颜色是黑色。

10.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安得五彩虹”说的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

10.折射反射色散

【解析】“潭清疑水浅”说明站在岸边看到水底,总觉得变浅了说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池水映明月”说明池水的水面将天上的明月呈现在水底,说的是光的反射现象,“安得五彩虹”彩虹是光的色散,故说的是光的色散现象。

11.把温度计放到棱镜后面让可见光照射,能够检测到温度的上升,如果把温度计放到红光以外的部分,检测到的温度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

11.上升有能量辐射

【解析】把温度计放到棱镜后面让可见光照射,能够检测到温度的上升;如果把温度计放到红光以外的部分,即红外线部分,也能检测到的温度升高,说明红外线有能量辐射。所以红外线常用来取暖。

12.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身体健康有很多好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字路口,用不停闪烁的黄光,提醒驾驶员注意观察;铁路上的巡道工、街道上的清洁工穿黄色工作服.是因为人眼对黄光的敏感程度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防盗报警装置,主要由红外发

射器、红外接收器和喇叭组成,如图。其原理是:红外线发射器发出

一束较强的红外线,红外线接受器接受红外线,当盗贼遮挡在红外发

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之间时,即挡住了红外线,此时红外接收器无法接

受到红外线,使驱动喇叭报警,从而达到防盗的目的。

(1)喇叭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到人耳的;

(2)红外线是人眼看不见的光,具有显著的__________效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m/s;

(3)红外发射器发出的一束红外线是沿___________传播的;

(4)红外线___________(能/不能)穿透人体;

(5)红外线看不见、摸不着,你怎样说明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间是否有红外线?请简述。13.(1)空气(2)热3×108(3)直线(4)不能(5)用温度计测温度的变化,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

【解析】(1)喇叭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2)红外线是人眼看不见的光,具有显著的热效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

(3)由“当盗贼遮挡在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间,即挡住红外线,”可知红外线不会拐弯,是沿直线传播的;

(4)由“此时红外接收器无法接收到红外线,”可知如果能穿透人体,红外接收器就接收到红外线了,所以说红外线不能穿透人体;

(5)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也在吸收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多,所以用温度计测温度变化来证明红外线的存在;也可用红外夜视仪观察(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等)。

二、提升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

1.玩具遥控车可以利用遥控器来实现对玩具车的控制。按遥控器的操作键时,遥控器发出的是()A.超声波B.次声波

C.红外线D.紫外线

2.小明仔细观察学校的彩色电子显示屏,发现它是由许多组小LED灯组成,如图所示。

每一组有三个小灯,它们发出光的色彩分别为()

A.红、黄、蓝B.红、绿、蓝

C.红、黄、紫D.黄、绿、紫

3.下列与“光”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夏天在太阳照射下,树林中地面上的小光斑是小孔成像的结果

C.光年是时间的单位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108 m/s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4.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

做光的_______;适当的_______线照射可促进人体骨骼生长。如图所示,多媒体

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白布做成的,因为白布能反射_______颜色的光,使同学

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4.色散紫外各种

【解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可促进人体骨骼生长。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白布做成的,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5.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照到白色光屏上,则光屏上的光斑中最

上边的是_______色光,最下边的应________色光,由此可以看出三棱

镜对不同频率的色光偏折程度__________。若将三支完全相同的温度

计的玻璃泡分别放置在图中A、B、C三处,则________处的温度上升

最快。若要识别钞票的真假,应将钞票放在图中________处。

5.红紫不同 B C

【解析】阳光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被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说明了太阳光是复合光,由各种颜色复合而成,且光屏上A为可见光,B为红外线,C为紫外线,由此可见,三棱镜对不同频率的色光偏折程不同。红外线的热效应最强,将三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分别放置在图中A、

B、C三处,则B处的温度上升最快;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若要识别钞票的真假,应将钞票放

在图中C处。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4分)

6.下面是对太阳光发生色散现象的探究实验:

实验一:用平面镜引入一束日光,通过狭缝照到三棱镜上,如图所示。调整棱镜的方位,在白色光屏

白光,由此得知白光通过棱镜折射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色光。

实验二:在狭缝前放置红色玻璃(或蓝色玻璃),用白纸显示出照在三棱镜上的光是红光(或蓝光);

通过三棱镜后,光改变了传播方向,但不分解,仍然是红光(或蓝光)。

(1)你认为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七色光是因为________。

A.太阳光中含有七色光,由于光的折射,通过棱镜后各色光分散开了

B.棱镜中含有七色光,有太阳光通过时各色光分散出来

(2)你得到(1)中答案的根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各色光通过棱镜时,哪种光的偏折最大?哪种光的偏折最小?太阳光发生色散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为什么要让太阳光先通过一个狭缝再射到棱镜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A (2)因为实验中,将太阳光用红色滤光片过滤后,只有红光通过棱镜时,没有得到七色彩带,而是发现红光发生了偏折,这说明实验一中彩带的出现是由于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通过棱镜时发生了色散(3)由实验图可看出紫光通过棱镜时偏折最大,红光偏折最小,由此可知太阳光发生色散的原因是各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4)先让大阳光通过狭缝再经过棱镜色散,能在光屏上得到依次序列排列的各色光。如果让太阳光直接射到三棱镜上,会有许多光束发生色散,在光屏上有许多色光会发生重合,色光混合能形成另一种色光,就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依序列排列的各种色光

【解析】(1)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七色光是因为:太阳光是有七色光(多种色光)组合而成的复色光,通过棱镜后各色光分散开了,故A正确;而不是棱镜中含有七色光,故B错误。

(2)得到(1)中答案的根据是:实验二中,只让红光通过棱镜时,经过棱镜的折射,并没有得到七色彩带,说明不是棱镜含有七色光;而实验一中,太阳光(白光)照射到棱镜,被分解成了七色光。

说明实验一中彩色光带是由于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通过棱镜时发生了色散。

(3)由实验一图,可看出太阳光折射后,紫光在最左侧,偏折最厉害,红光在最右侧,偏折最小。所以太阳光发生色散的原因是不同种颜色的光线通过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形成的,即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率不同而形成色散现象。

(4)因为当光束越窄时,在光屏上能够得到依次排列的各色光,光带明显,颜色分明;如果让太阳光直接射到三棱镜上,光束宽,形成的不同颜色的光带会有重合,而色光混合能形成另一种色光,所以就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依次排列的七色光带。

三、中考真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分)

1.(2018·遂宁)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雨后彩虹——光的色散B.鱼翔浅底——光的直线传播

C.小孔成像——光的反射D.镜花水月——光的折射

拍摄得到的照片上,兔子身体“隐形”了,如图乙所示,兔子身体“隐形”

是因为该织物()

A.呈洁白色

B.隔热性好

C.导热性好

D.密度较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分)

3.(2018·黄冈)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

几种颜色的光(如图)。此实验不仅表明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而且

表明了________光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颜色的光要小。据此可以推

断,红光在棱镜中传播速度最________。

3.红大

【解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偏转能力越小,说明光的传播速度越快,而红光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颜色的光要小,所以红光在棱镜中传播速度最快。

*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A 2.B 3.C 4.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5.0.8 不变色散6.绿红外线

7.折射紫外线8.色散黑红、绿、蓝

9.靛色散黑10.折射反射色散

11.上升有能量辐射

13.(1)空气(2)热3×108(3)直线(4)不能(5)用温度计测温度的变化,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

二、提升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

1.C 2.B 3.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4.色散紫外各种

5.红紫不同 B C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4分)

6.(1)A (2)因为实验中,将太阳光用红色滤光片过滤后,只有红光通过棱镜时,没有得到七色彩带,而是发现红光发生了偏折,这说明实验一中彩带的出现是由于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通过棱镜时发生了色散(3)由实验图可看出紫光通过棱镜时偏折最大,红光偏折最小,由此可知太阳光发生色散的原因是各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4)先让大阳光通过狭缝再经过棱镜色散,能在光屏上得到依次序列排列的各色光。如果让太阳光直接射到三棱镜上,会有许多光束发生色散,在光屏上有许多色光会发生重合,色光混合能形成另一种色光,就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依序列排列的各种色光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分)1.A 2.B 3.红大

光现象(讲义及答案)

专题一光现象(讲义) 一、考点分析 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 1.光的直线传播 (1)条件:_________________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 (3)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的反射 (1)反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原理:___________。 2.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_______,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_______,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 面_______,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像。 3.平面镜成像作图 (1)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2)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线好像是像点发出的) 考点三:光的折射与色散 1.光的折射 (1)条件:光从一种介质_____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折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的色散 (1)光的三原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体的颜色: ①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 ②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3)红外线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紫外线的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四:透镜及其应用 1.透镜的分类及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 2.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3.凸透镜成像规律:

2020下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9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提出问题: ①液体压强的特点?(大小与深度和密度有关)

②液体具有压强的原因是什么?(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导致各个方向上存在压强) 教师引导:气体和液体类似,同样具有流动性,空气中是否也存 在着向各个方向上的压强?引入《大气压强》。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大气压强的存在 提出问题:生活中人们无时无刻在与大气接触,如何来证实大气 压存在? 演示实验:教师给出实验器材,玻璃管、纸片、水,同时向学生讲解实验步骤:将玻璃管装满水,用纸片盖住并倒置过来,学生观察发现玻璃管中的水不会漏出到地面。 教师总结:结合实验现象教师总结,给出大气压强的概念。 2.大气压的测量 多媒体展示:教师多媒体出示视频: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沸腾之后把开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引导学生观察铁桶的变化。学生观察发现铁桶被压扁了,进而体会到大气压的作用,以及初步感受大气压的大小。 提出问题: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如何测量?(根据大气压所能托起液柱的最大高度进而测出大气压的数值) 通过视频演示实验:教师多媒体展示并介绍相关实验器材:水银、玻璃管等,同时引导学生认真观看托里拆利实验视频,并记录在竖直和倾斜时支持水银柱高度的变化。 学生会观察到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管 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0mm,把管子倾斜,竖直高度差也不发生变化。 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这一现象分小组讨论大气压强的大小。(大气压 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推出大气压具体数值 p0=ρgh=1.36×104kg/m3×9.8N/kg×0.76m=1.013×105Pa。) 教师总结:结合实验结果,教师讲解大气压的大小: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次进行实验,将此时的大气压记为标准大气压p0。明确在粗略计算中,标准大气压可以取为1×105Pa。

最新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大气压强》 【教学目标】 1.体验“饮料是用力吸上来的吗?”,前后形成强烈反差,做出猜想引出课题。 2.经历“拔河比赛”,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列举实例佐证自己猜想。 3.通过类比液体压强形成,分析大气压强成因。 4.通过课件、视频、探究大气压强的测量,并计算出大气压的值。 5.通过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剖析和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改造自然的愿望。 【教材分析】 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证明;大气压强值和测量方法;大气压强的应用 难点:探究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原理和方案;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分析。 关键点:一是存在证明要做好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二是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大气压强能支持760mm高水银柱,可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知识进行推导,得出大气压强的值;讨论粗略测大气压方案应围绕P=F/S展开;分析气压计原理时,应深刻理解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本节内容需要掌握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力的平衡等知识;在物理方法上需了解等效替代法和转换法;在生活经验方面需有拔火罐、钢笔吸墨水等常识。学生可能对大气压强存在表现漠然,应用也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可能在受力分析和计算中存在困难,因此我在课前设计有热身训练,为新课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 【教学策略】

1.课前热身,为突破重难点铺路搭桥,同时及时反馈,为教师更好掌握学生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提供可能,确保所讲是学生所需,让教学真正有效。 2.置疑体验,通过前后强烈反差,在学生内心产生剧烈碰撞,引导学生猜想,课题引入自然,流畅。 3.拔河比赛震撼学生心灵,游戏之后,教师巧妙过渡到马德堡半球实验,并通过演示实验、课件展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视频展示托里拆利实验,能支持760mm高水银柱,10m高的水柱。采用受力分析和转换法、等效替代法计算出大气压强值。 5.探究粗略测大气压强的原理、方案,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并对方案进行评估,通过误差的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方案的改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6.视频展示大气压应用,并通过自制气压计和自动给水器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再次感受大气压强的神奇,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教学流程】 一、课前热身 1.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压力可以用来测量,面积可以用来测量。 2.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计算公式是。 3.什么是力的平衡?平衡状态有哪些? 4.xx上为什么有个小孔? 二、置疑体验,引入课题 师:夏天,同学们经常用吸管喝饮料,请问饮料是用力吸上来的吗? 生:是

(完整)初中物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3篇(完整版)

初中物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3篇 初中物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3篇 初中物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一: 教师物理学习心得 今天,我到开平税东中学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举行的初中物理教师培训会,受益匪浅,感受颇多。活动安排是: 1、听税东中学李红梅老师主讲的《电功》; 2、听税东中学张国英老师对该课的点评; 3、由市教研员冯国武老师点评; 4、观看由丰南三中袁桂莲老师获得省一等奖课《杠杆》的录像课。 听、两节课,给我很大的震撼。看到物理教学发展之快,也看到教学观念的转变,还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是自己增强了紧迫感。 两节课共同的亮点是: 1、实验的创新。袁老师的杠杆突破传统教具的束缚,敢于逆向思维,大胆用不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杠杆进行实验探究。也巧妙的解决了力臂测量的难度。因而是袁老师的课插上了成功的翅膀。李红梅老师的实验也另辟蹊径,改进了原有实验,操作方便,且增强了趣味性、生活性、思考性。 2、让物理走进生活。两节课都从生活中的物理开始,进入物理的殿堂,最后又都回到生活。袁老师从让学生设计拔木板上的铁钉开始,到后来生活中的杠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认识,

更增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李老师把身边的电热隐患和血淋淋的惨痛教训搬到课堂,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用电的重要性。 3、教师的亲和力。教师就是学生的益友,因而课堂是民主的、平等的,也是开放的。 4、教师的语言魅力。听她们讲课是一种享受,语言言简意赅、音色优美、语速适中。 初中物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二: 物理教师学习体会 通过十几天紧张的学习,我的物理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各位专家、指导老师给予我具体高效的指导,视频课例、在线研讨、老师现身帮教,使我收益匪浅。对今后的教学我充满了信心和憧憬。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物理教学要特别注重以下几方面: 1、关注学生必备的物理素质的培养 培养学生必备的物理索质,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基本事实、概念、原理等知识,更重要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物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避免向学生传输说教式的、纯理论性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学的是对生活有用的物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物理,使学生的观念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去获取与生活密切关联的信息,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处理、分析、加工这些信息。 2、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物理需要 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过程、要求的多元性。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教师掌握全体学生学习物理的思想动态,运用联系生活、启发兴趣、淳淳善诱的方法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真题与答案解析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初中物理学科 一、单项选择题(8) 1、……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声音的特性” (5分) 正确答案:B.音调 2、……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5分) 正确答案:A.赫兹通过实验发现电磁波 3、……“嫦娥四号”是我国探月工程计划中的一颗人造卫星 (5分) 正确答案:C.卫星的绕行速度为 4、……空间某静电场的电势 (5分) 正确答案:B. 5、……可以固定点电荷P为圆心作两个同心圆 (5分) 正确答案:选项缺失 6、……题目缺失 (5分) 正确答案:题目缺失 7、……题目缺失 (5分) 正确答案:题目缺失 8、……题目缺失 (5分) 正确答案:题目缺失 二、简答题(2) 暂缺 三、案例分析题(2) 11、……(1)什么是比热容(4分) 正确答案:(1)什么是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2)指出学生解答的错误并给出正确答案。①质量;③受热均匀;④使水或者煤油受热均匀;⑤温度;煤油;煤油升高温度比水的高,表明水的比热容比煤油大。(3)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设计教学片断。师:同学们,先来回忆一下物质的比热容

是怎么定义的呢?生: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师:很好,那么我们要 想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根据,可以有几种方法呢? 生:保证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看谁吸收热量多,谁的比热容就大。师:吸收热量多少怎么来判断呢?生:看加热时间,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热量越多。师:没错,我们可以通过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看谁加热时间长,谁的比热容大,同样的,也可以加热相同时间来保证吸收热量相同,比较他们的温度变化,温度变化大的,比热容小。为了观察方便,我们选择第二种方式来进行。那在其中为什么要用搅拌器来缓慢搅拌呢?生:让物质受热均匀。师:回答的很准确,为了让液体上下受热均匀,我们可以缓慢的用搅拌器进行搅拌。同时呢,我在使用酒精灯加热烧杯时,石棉网的作用又是什么呢?生:使其受热均匀。 12、……下面是教师在初中物理“大气压强” (1)阐述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6分)(2)对上述课堂实录中老师存在的(12分)(3)设计一个教学方案(12分) 正确答案:(1)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地球周围包裹着厚厚的大气层,这些空气同样受重力的作用,同时空气又具有流动性,因此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换句话说,由于地球对空气的吸引作用,空气压在地面上,就要靠地面或地面上的其他物体来支持它,这些支持着大气的物体和地面,就要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就是大气压强。(2)①教师角色的把握: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由“传授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该教师不能转变自己的角色,过分依赖教材,也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相悖的。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师依然把教材当做圣经来对待,课程内容改革之后,教师要做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一味地让学生结合教材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发展,而且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具有科学性,在授课过程中也不注意物理思想方法的合理渗透。③教学方式的选择:该教师看似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过多的使用多媒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重结论轻过程,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种纯灌输式的学习,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④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新课程下,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要定位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该教师未能达成教学目标,学生没有学会,也不会学,而且学的没有情趣。所以,该教师追求的教学效果非常狭隘,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效果的定义过于简单。 ⑤教学提问:该教师对于学生的问题简单的进行否定,评价也过于单一,没有充分起到激励和甄别的功能,没有对学生的疑问做出解答,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会的知识依然没有理解,会降低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3)教学片段如下: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液体内部处处都有压强,这是因为液体能够流动。那空气也可以流动,是不是空气中也有压强呢?学生:可能有吧。教师:这个大气其实是同样具有压强的。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老师这儿有一杯牛奶和一个吸管,谁能过来试一下看能不能将牛奶喝到嘴里。学生尝试之后回答。学生1:老师,我发现吸不上来,吸管上面有个洞。教师:那为什么有个洞就吸不上来呢?学生讨论并尝试解释。教师:当我们喝牛奶时,用力一吸,使管内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减小,而外界大气压强不变,这样外界大气压强大于管内上方气体压强,于是液体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入嘴中;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初中物理:升华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答辩题目解析】 1. 请你简述一下物态变化。 【参考答案】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4.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5.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2. 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突破的? 【参考答案】

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就是利用所学升华和凝华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由于升华和凝华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现象。在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升华和凝华以后。首先我让同学们说一下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会一一给出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并且纠正学生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接着我会出现一些非常典型的例子如日光灯变黑等,让学生判断和解释之后,我会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再通过多媒体出示一组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子,让学生彻底的理解深化和凝华,以及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

二、考题解析

【答辩题目解析】 1.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 【参考答案】 下雪的时候,高空中的小水珠凝结成雪花,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所以显得没有那么冷。而雪融化的时候,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人们就会觉得,化雪的时候比下雪的时候还要冷。

卓顶最新2019国培计划初中物理培训总结

初中物理线下培训总结 为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发展,提供师资保障,教育部启动了“国培计划”项目。从20XX年10月26日开始,高教社国培计划(20XX年)——河北省初中物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两部分内容。该活动是在线上理论研修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县初中物理教师物理实践探究知识的研修能力,而进行的县下集中培训、磨课研课、课堂展示与实践观摩活动。活动根据“聚焦日常课堂突出问题提升教学能力”的培训主题,以提升初中物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为培训任务,通过合作互助,专家引领等形式,围绕初中物理课堂与活动进行研修、交流,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并形成研修成果。 第一部分精心准备 我们成立国培计划领导小组,由进修校齐孝海校长任组长和进修校陈艳玲、XXX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主要有班主任XXX和XXX,具体负责线下培训过程中的各项活动。 20XX年11月26日线下活动正式启动,教师进修学校齐笑海校长分别在会上做了动员报告,宣传布置此项工作,对本次培训活动的目标、任务和内容等均做了详细的宣传及说明,通过动员会,提高了各单位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教体局、教师进修学校和参训教师所在单位领导思想达成一致,形成共识,确保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部分科学管理 为了保证培训质量,把培训落在实处,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 1、强化管理健全制度 我县将此次培训结果纳入各学区(校)年度考核,同时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将此次培训学时和成绩纳入教师档案,与年度考核挂钩、与教师继续教育考核挂钩,扎实推进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光现象讲义

第二模块 光现象 旧城镇初级中学 段光龙 2.1光的产生和传播 2.1.1内容和分析 (一)内容 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为: 根据近几年学业水平考试分析,这部分主要考察的内容有: 考点问题一:根据所给图片、情景,区别各种光现象的形成原因; 考点问题二:作光的反射相关的光路图和简单的光的折射光路图; 考点问题三: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步骤、实验细节和注意事项; 考点问题四: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 (二)解析 考点问题一: 根据所给图片、情景,区别各种光现象的形成原因; 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图丙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图丁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解:C 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 考点问题二:作光的反射相关的光路图和简单的光的折射光路图; 作图题(请保留作图痕迹): (1)如图所示,一束光沿AO 方向斜射到平面镜上,画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大小. (2)根据平面镜成像持点在图中作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解:略 本题考查的知识:光的反射规律以及作光路图的方法和步骤: 光的反射规律 光的折射规律 考点问题三: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步骤、实验细节和注意事项; 如图7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装置。 (1)光线_______(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完成较好, 实验时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与甲蜡烛相同的乙蜡烛恰好与甲蜡烛所成的像 完全重合,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 观察每组数据可知:L1比L2____________,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1)较暗垂直 (2)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蜡烛大小相等 (3)大0.2cm 测量时未注意玻璃板的厚度 本题考查的知识: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步骤、实验细节和注意事项,相关问题还有: 1、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的原因? 答: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同时又能观察到另一支蜡烛。 2、实验环境处于较暗环境的原因? 答:便于清晰观察到蜡烛的像。 3、薄的玻璃比厚的玻璃好的原因? 答:会成二次像,玻璃较厚,两像对实验观察影响较大。 4、选取两根相同蜡烛的原因? 答: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 5、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 答:为了比较像与物到镜的距离是否相等。 6、像与物不重合的原因? 答:物、玻璃、像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7、为什么一支蜡烛点燃,另一支蜡烛不点燃? 答:一是比较像与物的关系;二是为了便于观察像。 考点问题四:光的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 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离水面4m时,小鸟在湖面上的“倒影”是________(选 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离小鸟________m。 解:镜面漫 虚8 本题考查的知识:漫反射是指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的都有,一般都是表面不光滑的物体. 镜面反 射是指反射光线都朝同一方向,一般是对面光滑的物体,如镜子,玻璃等. 不论是漫反射还是镜面反射,

初中物理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静电等问题,电荷,二力的合成,而对电阻的串并联,材一章的内容捏合成一节,但是这些变化这些变化都体现了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变化。新教材却没有体现,到底怎么教呀老教材中有的内容而新教材没有却让我们老师觉得非常不适应,考试会不会考学生做题是否顺利,如不加进去,体现的是否还要给学生加进去,另外,新教材课后习题过少,社会调查、网上搜集、布置作业感觉困难等。现在把握和钻研主要来自于自身对教材的理解、看来我们老师对教材的这些不适应, 的不够。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充分理解了新教材编者的意图和变化。.自觉使用新的教学手段3教育设备的配备越来越现代随着教育改革的前进和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提高,教学多媒体的应用已经是现代尤其是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现代化的领域中。化,再加上五彩缤纷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或现成的课化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动形象多媒体教学利用丰富逼真的图象,为课堂多媒体教学注入了活力。件,虚拟的实验场景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思维优美动听的音乐,的动画,为愉快教育提供了技术大容量,尤其是人机互动为课堂教学的高效率、的发展。的保证。.自觉更新教育理念4 它对于教学的实用性和作为多媒体,教育的现代化时代已经来到我们面前,增强时代意识,时代的呼唤。多媒体教学是教育的需要,重要性已经是显而易见。”数字化“这一理

念,让我们的教育步入”教育现代化“认真把握的天地。其根本原因是构建了多彩乐此不疲,同学们总是喜形于色,每次上物理课,、”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不同程度地渗透了的物理课堂,等新的教学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自觉适应新教材的变化5 不过分强调物理学概念之间,”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是,可以编者在新教材内容顺序的安排上就有了一定的自主性,这样,的逻辑关系。所以人教版教材顺序做了一些调从三维的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兴趣出发做出决定,放在了八年级,而”电学“整,如把放在了九年级。新教材一些章节把老教”力学“静电等问题,电荷,二力的合成,而对电阻的串并联,材一章的内容捏合成一节,但是这些变化这些变化都体现了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变化。新教材却没有体现,到底怎么教呀老教材中有的内容而新教材没有却让我们老师觉得非常不适应,考试会不会考学生做题是否顺利,如不加进去,体现的是否还要给学生加进去,另外,新教材课后习题过少,社会调查、网上搜集、布置作业感觉困难等。现在把握和钻研主要来自于自身对教材的理解、看来我们老师对教材的这些不适应,的不够。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充分理解了新教材编者的意图和变化。.自觉使用新的教学手段6 教育设备的配备越来越现代随着教育改革的前进和现代信息化技术

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真题

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下面是小张同学列举的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A.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 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2.小球m用长为L的悬线固定在O点,在O点正下方处有一个光滑钉子C,如图所示,今把小球拉到悬线成水平后无初速度地释放.当悬线成竖直状态且与钉子相碰时()。

A.开关S断开时.a,b两点电势相等 B.开关S闭合后.a,b两点间的电流是3 A C.开关S断开时,C1带的电荷量比开关S闭合后C1带的电荷量大 D.不论开关S断开还是闭合,C1带的电荷量总比C2带的电荷量大

5.如图所示,均匀带正电的绝缘圆环a与金属圆环b同心共面放置,当a绕O点在其所在平面内旋转时,b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且具有收缩趋势,由此可知,圆环a()。 A.顺时针加速旋转 B.顺时针减速旋转 C.逆时针加速旋转 D.逆时针减速旋转 6.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0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①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②当F=5 /2μmg时,A的加速度为1/3μg。③当F>3μmg 时,A相对B滑动。④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中,正确的选项为()。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④ 7.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由下至上移动时()。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试卷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试卷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初中物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一课,李老师检查同学连接的电路,发现小明连接的电路有问题 ...(如图1)。由此图可以判断,若小明合上电源,则()。 A.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均偏转较大 B.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均几乎不偏转 C.电压表指针偏转较大,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 1

D.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偏转,电流表指针偏转较大 2.图2所示为一种电容式键盘的按键,它由键帽、弹簧和平行板电容器构成,电容器板间距为d,电容为C。按键时,活动极板向下移动。若电容的改变量为,则按键下压的距离为()。 A B .C . 3.下面是物理学史上三个著名的核反应方程x+2y,y+x+,y+z+。x,y和z是三种不同的粒子,其中z是()。 A.中子B.原子 C. 粒子D.电子 4.如图3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 2

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停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弧形槽底端与水平面相切,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物 3

1

6.如图所示,一圆盘可绕一通过圆心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转动,在圆盘上放一块橡皮,橡皮随圆盘一起做匀减速转动,橡皮相对圆盘静止。在这段时间内,关于橡皮所受摩擦力F的方向,下面四种表示(俯视图)中,正确的是()。 1

初中物理教师培训总结

初中物理教师培训总结 今年暑假参加了全省远程教师培训,由衷感谢教育部门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每位教师都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打动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受益非浅。 一、潜心研读与交流,努力提升自我。 本次培训按照远程研讨与课程资源等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科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引领下,积极展开展学科教学案例分析和问题研讨,与课程专家、指导老师面对面的交流,既利于课程专家的专业引领,更利于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培训主体的作用,将理论指导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通过专家与教师的互动交流,解决了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中,讲座、课例、网络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颖、丰富的形式,为参训教师打开了一扇学科理念、理论、实践活动的窗口,增强了培训的实效性。每一次与指导老师的交流就是一股动力,就是一次心灵的启迪,推动着我不断进取,不断向前。通过交流学习,一方面知道了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另一方面也学会了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如何将新理念切实贯彻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丰富自己的课堂内涵,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更新思想,改进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形成自己

的教学特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是“上好课、对学生负责”,它要求教师还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领会课标、精通教材、了解学生心理等等。在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下,我们作为一线老师更是首当其冲,利用有限时间参与研究学习。在教学中坚持实践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并越来越感受到思考者和实践者的快乐与踏实,学着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来指导课堂教学。通过研修,我更明确了在教学注意创设情境,在情景中教学转变学生的行为习惯;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注重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授予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能力。 三、在不断反思中不断成长 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核心手段,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时刻注重自身的成长发展,在“日三省吾身”中学会不断追求完美,并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教学中我不断的反思自己: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

光现象(一)讲义

紧密联系实际,物理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物理 第五讲光现象(一) 一、光的直线传播 基础知识 1.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例如: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常用激光准直;光在真空中的光速最大,是3×108m/s。雷声和闪电同时同地发生,但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因为光速比声速快。“光年”是长度的单位。 3.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自我评估 1.在电灯、月亮、蜡烛、太阳4个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______。 2.(2011年广东省广州市第2题)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 A.倒立的B.放大的C.等大的D.缩小的 3.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 ) A.立竿见影 B.小孔成像 C.皮影戏 D.雨后彩虹 4.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笛声,说明光速比 声速 (大/小);真空中的光速为 m/s. 5、图中漫画说的是一个成语,你知道这个成语是,这个 成语说明了一个物理原理,是 6.一个人沿马路行走时,经过一盏路灯,在路灯的照射下人的影子长短会发生变化,其发生的情况应该是( ) A.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C.先变长,再变短D.先变短,再变长 二、光的反射 基础知识 1、光的反射现象: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遇到障碍物时,光在障碍物的表面发生反射,改变传播方向。一般说来,各种物体的表面都能反射光,我们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如:倒影、平面镜成像。 2、反射定律:光在反射时遵守一定的规律 (1)规律内容 ①反射光线OB、入射光线AO、法线ON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γ(即∠BON)等于入射角i(即∠AON). (2)注意理解 (1)光的反射定律可概括为十二个字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2)反射定律的第三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入射在前,反射在后;入射是因,反射是果. (3)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光线垂直镜面入射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重合 3、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20XX暑期初中物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20XX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20XX暑期初中物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20XX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20XX暑期初中物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20XX暑期物理培训心得体会骄阳似火,xx二中x楼会议室也洋溢着火一般的热情。假期是一个充电的季节,xx区教育发展中心组织了20XX暑期初中物理培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的机会,在这次培训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xx老师对大家进行了《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培训,xx老师与我们分享《学习思想分享,感悟理论之美》,听了两位老师的讲座收获颇多………一、我们的物理课堂的教学发展方向,爱上物理,爱上教育的真谛。 在教学过程教学从着眼点(为何教),着力点(如何教),落脚点(为谁教)三方面转变思维,完善我们的物理课堂。一直以来,我们经常进入为考而教,或者为教而教的死胡同里走不出来,而看不清教学应该是为学而教,我们的认识停留在知识本位和学科本位的水平上,而很难达到学生本位,一定要意识到我们不是教物理的,我们也不是教人学物理的,我们是用物理教人的教育真谛,回归到教书育人当中的育人本质。 二、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是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教人不见意趣,心不乐学。”理想的物理教学是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 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情感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注意对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是教师的教法领域问题,又是学法指导领域问题。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利用小实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重视精心构思问题情境,把学生的好奇心点燃起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实验教学的模式:激趣——探究——交流——提升,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在教学设计时,把知识转化为问题,将问题融合于情景;学生学习时,在情境中思考问题,在思考问题中掌握知识。 三、充分发挥物理学科的实验优势,课前,课中,课后实验,促使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提升对于大部分初中的孩子们来说,或者生活经验较少,或者不习惯将物理知识和规律的得出与生活经验相联系,他们在进行物理学习时,经常会感到困惑,慢慢地就对物理失去兴趣。在物理教学中如果能运用小实验适时地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实验情境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物理教学中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从中发现物理知识的概念与规律,在学习过程中有利于提高其物理学习水平和兴趣。 四、共同努力打造了独一无二的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有效的物

2017届中考科学培优讲义专题集训第4讲光现象试题

第4讲光现象 知识梳理 1.光源与光的传播 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发光时伴随着能量转化,如点燃蜡烛发光时,蜡烛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光从光源发出后无需介质即可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3×108m/s),在空气中传播比真空中稍慢,但近似于3×105km/s。 2.光的色散和物体的颜色 光的色散:白光属于复色光,透过三梭镜时可被分解成七色光,即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牛顿色散实验)。 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通过的色光决定,即透明物体只能通过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色光决定,即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 3.光的反射与平面镜成像 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能发生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反射时所有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平面镜不仅可以改变光路,而且还能成像,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一个正立、等大、左右倒置的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凸面镜对平行光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4.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透明物质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光的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注意:当光线垂直射入另一种物质时,只反射而不折射。 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等其他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线从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无论光的传播方向如何,折射角总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5.透镜与凸透镜成像规律 透镜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类,玻璃、塑料、水等透明材料都可以制成透镜。中央比边缘厚的透镜为凸透镜,中央比边缘薄的透镜为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 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理解高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物理教学设计能力 能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特点,针对高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及个体差异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物理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高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物理理论与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策略,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四)物理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物理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 1. 物理专业知识 (1)掌握与高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

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中学物理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掌握物理学思想、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 2.物理教学知识 (1)理解高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理念,熟悉《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 (2)了解物理教学原则和方法,认识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掌握高中物理概念、规律和实验等内容的教学基本要求。 (3)熟悉物理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具备物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教学评价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设计 1. 分析物理教材 (1)能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其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能结合高中生认知水平、已有知识与技能基础分析教材,确立教学重点与难点。 2. 确定物理教学目标 (1)理解“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含义。 (2)能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已有基础和发展需求,确定并准确表述具体的教学目标。 3. 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 (1)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高中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2)能根据教学实际,合理选择、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 4. 设计物理教学过程 (1)能根据物理教学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 (2)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

初中物理课学习心得体会

双岘初中物化课规范月活动总结 ——赴静宁县阿阳初中学习交流理化课心得体会 物理学科是一门相对初中学科来说较难的学科,理化课是自然科学,学好理化课是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为努力提高本学科教师业务水平,在我校教导处和阿阳中学大力支持下,我们物化组赴静宁县阿阳初中学习交流观摩理化课的教研活动,时间虽短暂,但通过培训让我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获益匪浅。 2019年4月19日我们双岘初中理化教师赴静宁县阿阳初中学习观摩物理课的教学。清晨,我们赶到阿阳初中时,我们得到朱校长的热情接待,他让主任给我们安排了学习观摩流程。首先,我们第一节课在九年级二班观摩的是马永成老师的《玩转物理---电功率》。老师备课扎实,准备充分,老师在讲解过程中多用启发式教学,将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然后再各个击破,老师点拨引导巧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最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第二节课我们在九年级十班观摩的贾芦存老师的复习课《比热容》。授课教师对课程进行了精心安排和组织,上课过程秩序井然,学生积极配合。老师具有多年带毕业班的经验,对重难知识点及中考的考点了然于心,能多从学生角度出发去思考知识,采取抓重点、抓关键的方法,达到了预期的良好效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学习结束后,我们和授课物理教师进行了交流反馈,总结了经验,分析自身和本校在上物理时存在的问题,查缺补漏,解决了存在的部分短板问题,为我们今后上好物理课补充了经验。一路走来,我们收获颇多: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果断性与自信心。 要使学生对学习物理有一定的自觉性,首先要引导他们对物理产生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需的物理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意暗示,善于把周围的事物及活动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学生注意听课的最优时间指向重点的环节上,把注意的指向性比较长久地保持在教师的讲述上,集中于教师的讲述中,从而抑制与听课无关的活动,使授课活动能有清晰的反映和体现。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授课时间等因素而及时调整,这并不难做到。立足于大部分的学生,引导他们注意各种生活中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在不降低要求的情况下,以浅显、形象的比喻对理论进行解释,这对学生来说是容易接受的,也容易把知识从模糊认识向清晰认识过渡。 二、培养学生的坚韧精神和自制力

2019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

2017下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第二批 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看到我呢?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教师抓住学生提到的“光”这个条件引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光源的概念学习: 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发光的物体,如太阳、月亮、灯等,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加以区分,从而得到光源的概念。 2.光的直线传播: 教师继续追问:这些光是怎么被我们看见的呢?也就是光是如何传播的呢? 教师出示一些汽车前灯或者清晨森林里的阳光,引导学生发现光线都是直的。 此时,教师再次抛出问题:光在什么条件下都是沿直线传播的吗?我们可以一起来做个实验看一看。

【答辩题目解析】 1.如何在课上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激光准直” 【参考答案】 准备三个大头针,一块方木板,一张白纸,图钉、直尺。用图钉把纸固定在方木板上,在木板上相距一段距离插上两枚大头针A,并使其与木板垂直,在某一位置观察大头针A,并演视线插上两根大头针B、C,使B刚好挡住A,C刚好挡住B,拔去大头针,用直尺把三只大头针在纸上扎的小孔连起来,可以看到这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2.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如何才能让他们对物理产生兴趣? 【参考答案】 八年的学生刚刚接触物理,由于学科的特点,很多学生会产生畏难的心理,这种情况就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兴趣和好奇是学习物理的开始,所以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利用起他们对于探索世界的好奇心。首先就是无论那一节课都要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