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物理第二单元光现象复习讲义

中考物理第二单元光现象复习讲义

中考物理第二单元光现象复习讲义
中考物理第二单元光现象复习讲义

第二单元光现象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和光的反射、折射规律

2、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3、会画简单的光路图

4、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5、了解光的色散

重点和难点

重点:

会画简单的光路图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难点:

了解光的色散

学习过程

一、梳理知识提纲(请根据课本目录边梳理边复习,不清楚再查阅课本和笔记二、题型归纳(请认真总结解题思路方法)

题型一:光现象例子(归纳总结)

1.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岸边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看电影是,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2、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a)(b)(c)(d)

第1题图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图(c)所示的是炎热夏天公路上“海市蜃楼”的景象,它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

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题型三:光现象作图(一题多变)

光现象(讲义及答案)

专题一光现象(讲义) 一、考点分析 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 1.光的直线传播 (1)条件:_________________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 (3)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的反射 (1)反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原理:___________。 2.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_______,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_______,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 面_______,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像。 3.平面镜成像作图 (1)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2)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线好像是像点发出的) 考点三:光的折射与色散 1.光的折射 (1)条件:光从一种介质_____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折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的色散 (1)光的三原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体的颜色: ①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 ②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3)红外线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紫外线的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四:透镜及其应用 1.透镜的分类及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 2.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3.凸透镜成像规律:

最新中考物理光现象真题汇编(含答案)

最新中考物理光现象真题汇编(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光现象 1.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2.小华看到厨师在做“番茄炒鸡蛋”这道菜,想到其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你认为她理解正确的是() A. 拿鸡蛋去磕碗沿,结果却是蛋壳破了,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红色的番茄发出红光,黄色的蛋黄发出黄光 C. 切番茄用的菜刀,刀把上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 利用天然气灶炒菜,是将天然气的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 A 【解析】【解答】A.拿鸡蛋去磕碗沿,结果却是蛋壳破了,说明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进而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符合题意; B.红色的番茄发出红光,黄色的蛋黄发出黄光,是错误的,因为不透明物体颜色是由它反射色光决定的,不合题意; C.切番茄用的菜刀,刀把上有花纹,刻有花纹的目的是增大摩擦不是为了减小摩擦,不合题意; D.利用天然气灶炒菜,是将天然气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不合题意 . 故答案为:A. 【分析】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同时也受到另一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 B、能看到物体的颜色是因为物体反射了与本身颜色相同的色光,番茄和蛋黄不是光源,不能发光;

C、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 D、天然气具有化学能,天然气燃烧时消耗了它储存的化学能同时获得了为内能, 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 光年是时间的单位 C. 水0℃时结冰是因为分子停止运动 D.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宇宙由众多的星系组成,银河系是其中一个星系,而太阳是银河系中众多恒星中的一颗,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地球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故A错误; B、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距离的单位,它表示光在一年中通过的距离,故B错误; C、水结冰状态发生变化,分子运动剧烈程度发生变化,但分子不会停止运动,故C错误; D、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从宏观上,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我们常用光年来描述天体间的距离;(2)从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由更小的原子组成,原子还可以再分,目前发现最小的粒子为夸克;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在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花朵在水珠中成像 B. 霞光中跑步者的“剪影” C. 丹顶鹤在水中的“倒影” D. 古老的民间艺术“皮影戏”

光现象讲义

第二模块 光现象 旧城镇初级中学 段光龙 2.1光的产生和传播 2.1.1内容和分析 (一)内容 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为: 根据近几年学业水平考试分析,这部分主要考察的内容有: 考点问题一:根据所给图片、情景,区别各种光现象的形成原因; 考点问题二:作光的反射相关的光路图和简单的光的折射光路图; 考点问题三: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步骤、实验细节和注意事项; 考点问题四: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 (二)解析 考点问题一: 根据所给图片、情景,区别各种光现象的形成原因; 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图丙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图丁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解:C 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 考点问题二:作光的反射相关的光路图和简单的光的折射光路图; 作图题(请保留作图痕迹): (1)如图所示,一束光沿AO 方向斜射到平面镜上,画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大小. (2)根据平面镜成像持点在图中作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解:略 本题考查的知识:光的反射规律以及作光路图的方法和步骤: 光的反射规律 光的折射规律 考点问题三: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步骤、实验细节和注意事项; 如图7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装置。 (1)光线_______(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完成较好, 实验时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与甲蜡烛相同的乙蜡烛恰好与甲蜡烛所成的像 完全重合,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 观察每组数据可知:L1比L2____________,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1)较暗垂直 (2)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蜡烛大小相等 (3)大0.2cm 测量时未注意玻璃板的厚度 本题考查的知识: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步骤、实验细节和注意事项,相关问题还有: 1、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的原因? 答: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同时又能观察到另一支蜡烛。 2、实验环境处于较暗环境的原因? 答:便于清晰观察到蜡烛的像。 3、薄的玻璃比厚的玻璃好的原因? 答:会成二次像,玻璃较厚,两像对实验观察影响较大。 4、选取两根相同蜡烛的原因? 答: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 5、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 答:为了比较像与物到镜的距离是否相等。 6、像与物不重合的原因? 答:物、玻璃、像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7、为什么一支蜡烛点燃,另一支蜡烛不点燃? 答:一是比较像与物的关系;二是为了便于观察像。 考点问题四:光的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 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离水面4m时,小鸟在湖面上的“倒影”是________(选 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离小鸟________m。 解:镜面漫 虚8 本题考查的知识:漫反射是指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的都有,一般都是表面不光滑的物体. 镜面反 射是指反射光线都朝同一方向,一般是对面光滑的物体,如镜子,玻璃等. 不论是漫反射还是镜面反射,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物态变化光现象

物态变化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度的规定: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3.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4.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5.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6.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7.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8.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9.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0.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11.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光现象 1.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2.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

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m/s,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m/s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对称 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2.凸透镜成像: (1)物距大于二倍焦距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2f)。如幻灯机。 (3)物距小于焦距(u

2020中考物理专题专题4 光现象(第1期)(原卷版)

专题4 光现象 一、单项选择题 1.(2020·四川省雅安市)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路灯下人的影子 B. 人站在岸边看到水里游动的鱼 C. 晚上可以看到前面正在行驶的自行车的红色尾灯 D. 斜插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的筷子 2.(2020·山东省泰安市)人在水面下看到岸边景物的正确光路是() A. B. C. D. 3.(2020·山东省泰安市)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 “云在水中飘”,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 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手影游戏,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4.(2020·四川省成都市)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配送机器人已被广泛使用,用户可通过人脸识别、输入(扫描)取货码等多种方式取货。图是某款机器人正在送货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机器人旁边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行人都能看见机器人,是由于阳光在它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C. 用户进行人脸识别时,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 阳光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5.(2020·江苏省泰州市)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水中倒影 B. 小孔成像 C. 雨后彩虹 D. 海市蜃楼 6.(2020·湖南省常德市)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 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 自行车尾灯是靠光的反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D. 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7.(2020·贵州省黔西南州)有“天空之镜”美誉的茶卡盐湖,平静的白色湖面上会倒映着湛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以及观赏的游客,清晰而又美丽,如图。对图中景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人身后的黑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倒影与黑影都一定与人物等大 D. 拍摄这幅照片时,照相机所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二、填空题 8.(2020·四川省成都市)小王走向正前方的玻璃窗,想看看美丽的夜景,却发现玻璃窗里有个“自己”迎面走来,这是光的___________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现象。同时她发现,房内电灯通过玻璃成的像与她本人的距离___________。 9.(2020·山东省泰安市)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图中的一束光竖直射入井中,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 10.(2020·贵州省黔南州)小丽站在平面镜前1.5 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镜中的像是______(选填“虚像”或“实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m,她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三、作图题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光学 1光的产生: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 人造光源:蜡烛,电灯… 月亮不会发光所以不是光源 2光的传播 光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为3×108m/s=3×105km/s 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真空中慢但可近似为3×108m/s 光在固体中传播最慢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光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发生反射; 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进入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 光的色散:光通过棱镜折射后会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2.1光的直线传播 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小孔成像(树荫下的光斑);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等。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排队看齐;射击瞄准;激光准直等。 实验:小孔成像: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小) 2.2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潜望镜、光污染、晃眼、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汽车后视镜(凸面镜)、太阳灶做饭(凹面镜)、人能看到物体的颜色,一定是物体表面反射了这种色光进入了人眼(晚上看到物体都是黑色的原因:没有光进入人眼)。 光线:带 箭头的直 线表示光 的传播方 向和径迹。

A A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实验器材:激光光源,可折叠硬纸板,量角器,尺子,笔等 当右半个硬纸板向后(或向前)折时会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反射光线和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一切光的反射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平行光(如太阳光)射到光滑平整的表面时,反射光也平行,且向着同一方向;这样的反射称为镜面反射(黑板反光) 平行光(如太阳光)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时,反射光不平行,且向着四面八方;这样的反射称为称为漫反射(能看到黑板上的字)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成像 器材: 玻璃板、两只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光屏、火柴等 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 平面镜垂 直;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是正立的虚像 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成像原理见图: 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用两根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及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玻璃板必须垂直于水平桌面放置的目的: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4通过玻璃板会看到两个像的原因:两个表面两次反射成像。 5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 都无法与A 的像重合:玻璃板没有与水平面垂直。 6不用厚玻璃板的原因:两个表面使光反射成两个不重合的像。

最新中考物理光现象练习题及答案

最新中考物理光现象练习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光现象 1.最近,千厮门大桥北桥头一银行的小水池成了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们争相打卡的火热景点,不是水池景观有多么漂亮,水中有多少观赏鱼,而是这个水池能够倒影出整个渝中半岛,当水面无风时,小小的水池犹如镜子一般将高楼林立的涂中区倒映在水中(如图),美丽得令人皇息,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图中“渝中倒影”相同的是() A. 鱼缸中放大的鱼 B. 小猫照镜 C. 日环食 D. 雨后彩虹【答案】 B 【解析】【解答】解: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现象。 A、看到鱼缸中放大的鱼,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小猫照镜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B符合题意; C、日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2.歌曲中常含有许多物理知识,关于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

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描绘的景象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风使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 B. 倒映的白塔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实像 C. 船桨向后划水,船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小船静止在水面上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这两个是平衡力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风使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故A正确; B、倒映的白塔是由干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故B错; C、船桨回后划水,船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 D、小船静止在水面上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这两个是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1)蒸发吸热,有致冷的作用;(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立、等大的虚像;(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二力平衡的应用。 3.照镜子时,你会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子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镜子里的像是虚像 B. 像的大小与镜子的大小有关 C. 镜子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 人向镜子靠近0.3m,像将远离镜子0.3m 【答案】 A 【解析】【解答】镜子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A符合题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B不符合题意;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人向镜子靠近时,像也向镜子靠近,D不符合题意。 【分析】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在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光现象(一)讲义

紧密联系实际,物理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物理 第五讲光现象(一) 一、光的直线传播 基础知识 1.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例如: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常用激光准直;光在真空中的光速最大,是3×108m/s。雷声和闪电同时同地发生,但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因为光速比声速快。“光年”是长度的单位。 3.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自我评估 1.在电灯、月亮、蜡烛、太阳4个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______。 2.(2011年广东省广州市第2题)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 A.倒立的B.放大的C.等大的D.缩小的 3.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 ) A.立竿见影 B.小孔成像 C.皮影戏 D.雨后彩虹 4.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笛声,说明光速比 声速 (大/小);真空中的光速为 m/s. 5、图中漫画说的是一个成语,你知道这个成语是,这个 成语说明了一个物理原理,是 6.一个人沿马路行走时,经过一盏路灯,在路灯的照射下人的影子长短会发生变化,其发生的情况应该是( ) A.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C.先变长,再变短D.先变短,再变长 二、光的反射 基础知识 1、光的反射现象: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遇到障碍物时,光在障碍物的表面发生反射,改变传播方向。一般说来,各种物体的表面都能反射光,我们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如:倒影、平面镜成像。 2、反射定律:光在反射时遵守一定的规律 (1)规律内容 ①反射光线OB、入射光线AO、法线ON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γ(即∠BON)等于入射角i(即∠AON). (2)注意理解 (1)光的反射定律可概括为十二个字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2)反射定律的第三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入射在前,反射在后;入射是因,反射是果. (3)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光线垂直镜面入射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重合 3、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初中物理知识点及典型例题汇总:光现象

2m 1m 初中物理知识点及典型例题汇总--光现象 知识点1:光在 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 m/s 。应用:影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成因、激光准值等。 应 用:1、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_________m/s ;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 ,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______m 。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 A .立竿见影 B .阳光照射浓密的树叶时,在地面上出现光斑 C .树木在水中形成倒影 D .在河岸上能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3、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 ) A .射击瞄准时使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 .光在任何介质中都是直线传播 C .电灯一定是发光体 D .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的路线会弯曲 知识点2:在光的反射中 角等于 角。在反射时,光路是 的。反射类 型分为 反射和 反射,他们都遵守 。能从各个方向 都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的表面发生了 。 应 用:1、下列相关光的现象中,准确的说法是: ( )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 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 D.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字的实像 2、晚上,在桌子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 在纸上,熄灭室内灯光,用电筒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 所示。从侧面看去:( )选择并说明理由。 A .白纸比镜面亮 B .镜面比白纸亮 C .白纸与镜面一样亮 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3: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 立的 像,像与物到镜面的 距离 ,像与物体大小 ;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 。成像原 理:根据 成像。 “正立、等大、对称、虚像” 应 用:1、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坚直放置的平面镜,他在镜内所成的像将( ) A .逐渐变大 B .逐渐变小 C .大小不变 D .无法确定 2.利用平面镜能够: ( ) A .成缩小的像 B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C .成倒立的虚像 D .成正立的实像 3、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够节省空间. 如下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 ) A .3m B .4m C .5m D .6m 4、杨刚和程力两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们在桌面上 竖一块玻璃板,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 一只没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的后面.根据实验 现象回答问题: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主要作用是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 光现象

光现象 选择题 1.(2015?汕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紫外线夜视仪 B.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D.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2.(2015?无锡)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会变大 C.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得 到蜡烛A的像 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蜡烛B始终能与蜡烛 A 的像重合 3.(2015?武威)下列光学图示中不正确的是( C ) A . 平面镜成像 B. 光的色散 C. 光的反射 D.光从空气射入水 中 4.(2015?衡阳)光使世界绚丽多彩,人们的生活更离不开光,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用玻璃三棱镜可以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B.红外线具有热效应 C.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大于入射角 D.家里的穿衣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5.(2015资阳市)下列有关光现象的的四个情境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C 6.(德州市)图中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其原理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D A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B街角处凸面镜扩大视野C插入水杯的铅笔好像断了D墙上的手影

叉鱼时向更深处投掷鱼叉 B.商场内监控探头的应用 C.缸中金鱼“变大” D.日食现象 7.(2015德阳市)小军同学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D A. 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 B. 平静的水面上有桥和树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 C. 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 D. 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了——光的折射现象 8.(2015台州市,2题)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相应解释或描述,正确的是() C B C D A.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蜡烛远离平面镜时,蜡烛的像变小 C.插在水中的铅笔“折断”了,是因为光的折射 D.只将F板绕ON向后转动,还能在F板上看到反射光线 9.(2015重庆市,)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A.树在水中的“倒影” B.水面处于“折断”的铅笔 C.阳光下树的影子 D.天空中出现的彩虹 10.(2015?盐城)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光现象是()A A.“小兔”的影子 B.花朵在水珠中成像 C.筷子在水中“弯折” D.丹顶鹤的倒影 11.(湖南常德市)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月食是光的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大 物体通过平面镜能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太阳光是白色的,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2.(连云港市)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B.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2017届中考科学培优讲义专题集训第4讲光现象试题

第4讲光现象 知识梳理 1.光源与光的传播 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发光时伴随着能量转化,如点燃蜡烛发光时,蜡烛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光从光源发出后无需介质即可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3×108m/s),在空气中传播比真空中稍慢,但近似于3×105km/s。 2.光的色散和物体的颜色 光的色散:白光属于复色光,透过三梭镜时可被分解成七色光,即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牛顿色散实验)。 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通过的色光决定,即透明物体只能通过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色光决定,即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 3.光的反射与平面镜成像 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能发生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反射时所有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平面镜不仅可以改变光路,而且还能成像,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一个正立、等大、左右倒置的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凸面镜对平行光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4.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透明物质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光的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注意:当光线垂直射入另一种物质时,只反射而不折射。 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等其他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线从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无论光的传播方向如何,折射角总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5.透镜与凸透镜成像规律 透镜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类,玻璃、塑料、水等透明材料都可以制成透镜。中央比边缘厚的透镜为凸透镜,中央比边缘薄的透镜为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重磅-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①小孔成像的条件:孔的大小必须远远小于孔到发光的距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 ②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的距离有关, 实像:倒立,能呈现在光屏上,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虚像:正立,不能呈现在光屏上,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会作图) 日食:太阳月球地球;月食:月球太阳地球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光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了研究方便,假想的理想模型。 4、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5、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3×108m/s=3×105 Km/s; 6、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2/3。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跑100m时,声音传播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5.2光的反射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是错误的) (1)法线(虚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虚线)(2)入射角(实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3)反射角(实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4)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入射角增大反射角随之增大。(5)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相等都等于0度。 4、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光线向各个方向反射出去;(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 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

中考物理光现象专题训练答案

中考物理光现象专题训练答案 一、初中物理光现象 1.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手影的形成 B. 豹子在水中的倒影 C. 放大镜将字放大 D. 水中的铅笔“弯折了”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手影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 B、平静水面上豹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C、用放大镜看字时,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 D、从水中铅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铅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B。 【分析】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2.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超导材料可应用于电饭锅和远距离输电线 B. 3G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了红外线传输信号的 C. 超市收银员使用的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使用的主要是半导体材料 D. 太阳能、风能和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答案】C 【解析】【分析】(1)超导体的电阻为零,电流通过时几乎不产生热量,因此不能用于电热器的制作; (2)手机上网利用的是电磁波传递信号; (3)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发光二极管就是半导体制成的; (4)能够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是可再生能源. 【解答】A、超导材料没有电阻,不能应用于电饭锅,但是可以应用于远距离输电线,故

中考物理光现象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

中考物理光现象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 一、初中物理光现象 1.对下列几种光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 B. “潭清凝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C. “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 D. “皮影“——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答案】 D 【解析】【解答】A. “湖光映彩霞”是光的反射现象,A不符合题意; B.“潭清凝水浅”是光的折射现象,B不符合题意; C.“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光的直线传播 C不符合题意; D.“皮影“是光的直线传播,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要分清光的反射:倒影;折射现象:水中物体变浅;光的直线传播:皮影。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路灯下的“人影” B. 海面上的“海市蜃楼” C. 菜园坝大桥的“倒影” D. 看见溪水下的“石头”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路灯下的“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海面上的“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菜园坝大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看见溪水下的“石头”是由于从池底发出的光由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造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①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②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③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3.在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

物理讲义复习提纲(3. 4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就做光的折射。 注: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偏折。 2、折射角(入射角):折射(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3、折射定律: 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③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④在折射中光路也是可 逆的。 分界面 注:右图中光线从一种介质“空气”射入另一种介

质“水”中时发生了折射现象,这个过程其实还有一部分光线被水平面反射回去,这里没有画出反射线。折射中光路可逆的意思是:如果有一道光上图水中按折射光线向空气中照射,那么这道光会按上图的入射光线发生折射,也就是光的路可以互相逆转。 4、光折射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光能射入某种介质,则这种介质一定是透明的。否则光只会被反射。 ②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如果是透明的介质交界面会发生两种光现象:折射和反射。如果介质不是透明的,比如钢板等等,就只会发生“反射”。③光的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但特殊情况下,光垂直入射时,传播 方向将不变化,也就是说,折射不一定都“折”。 5、光的折射规律: ①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入射角大于折射角;②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③光垂直界面射入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此时入射角等于折射角等于0。④光的折射现象例子:海市蜃楼、筷子向上折断了、池水变“浅”了、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投影仪、近视眼镜、老花镜、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在水中部分看起来向上弯;看见落到地平线下的太阳;叉鱼的时候瞄准鱼的下方。

(完整版)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光线: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径迹。 光学 1 光的产生: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 人造光源:蜡烛,电灯… 月亮不会发光所以不是光源 2 光的传播 光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为3×108 m/s=3×105 km/s 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真空中慢 但可近似为3×108 m/s 光在固体中传播最慢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光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发生反射; 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进入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 光的色散:光通过棱镜折射后会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2.1光的直线传播 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小孔成像(树荫下的光斑);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等。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排队看齐;射击瞄准;激光准直等。 实验:小孔成像: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结论:呈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决定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及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孔应该适当小) 2.2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潜望镜、光污染、晃眼、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汽车后视镜(凸面镜)、太阳灶做饭(凹面镜)、人能看到物体的颜色,一定是物体表面反射了这种色光进入了人眼 (晚上看到物体都是黑色的原因:没有光进入人眼)。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实验器材:激光光源,可折叠硬纸板,量角器,尺子,笔等 当右半个硬纸板向后(或向前)折时会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反射光线和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一切光的反射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平行光(如太阳光)射到光滑平整的表面时,反射光也平行,且向着同一方向;这样的反射称为镜面反射(黑板反光) 平行光(如太阳光)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时,反射光不平行,且向着四面八方;这样的反射称为称为漫反射(能看到黑板上的字) 平面镜成像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器材: 玻璃板、两只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光屏、火柴等 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 直;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是正立的虚像 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成像原理见图: 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用两根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及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玻璃板必须垂直于水平桌面放置的 目的: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4通过玻璃板会看到两个像的原因:两个表面两次反射成像。 5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 都无法与A 的像重合:玻璃板没有与水平面垂直。 6不用厚玻璃板的原因:两个表面使光反射成两个不重合的像。

中考物理易错题集萃光现象

中考物理易错题集萃光 现象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中考物理易错题集萃---光现象1.(2014年南京)下列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 2.(2014年河南)下列光现象中,可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 ) A.立竿见影B.潭清疑水浅 C.池水映明月D.一叶障目 3.(2014年宁夏)如图2-1-9所示,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1-9 A.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 B.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比实物大 C.棋子与它的像关于镜面对称[来源:学科网] D.棋子移近平面镜时,像会远离平面镜 4.下列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5.(2014年福州)如图2-1-10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 ) 图2-1-10 A.入射角是3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C.反射角是60°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6.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制成如图2-1-11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图2-1-11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7.(2014年天津)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 ) A.地面发生镜面反射B.地面发生漫反射 C.水面发生漫反射D.水面不发生反射 8.(2014年泰州)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而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 A.红光B.黄光C.绿光D.紫光 9.(2013年广东模拟)湖畔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在岸上看到湖中的金鱼位置变浅,是由于光的 ________形成的. 10.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是沿________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m/s,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________(填“快”或“慢”).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

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 1.(2017烟台)“五?一”节期间,在南山公园平静的湖水中,小红看到了“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丽画面,她所观察到的“飞鸟”和“游鱼”() A.都是折射而成的像 B.分别是反射和折射而成的像 C.都是反射而成的像 D.分别是折射和反射而成的像 2.(2017呼和浩特)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海市蜃楼 B.手影 C.国家大剧院的倒影D.人看见地上的书 3.(2017福建)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 等光学问题.图中的 光学现象与影子的形 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湖中倒影 B.日食现象 C.海市蜃楼D.雨后彩虹 4.(2017盐城)上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下红光LED和绿光LED,为与这两种LED组合,产生白色LED光源,日本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它是() A.紫光LED B.黄光LED C.蓝光LED D.橙光 LED 5.(2017常州)如图所示,小华靠近平面镜时, 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将()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无法判断 6.(2017邵阳)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邵阳市举办了全市中学生汉字听写大赛。下列词语中涉及的物理现象和对它的解释相符的是

A.清澈见底——光的反射B.坐井观天——光的折射 C.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D.波光粼粼——光的反射 7.(2017绥化)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透过树丛的光束 B镜中蜡烛的像C.用鱼叉鱼 D透过三棱镜的太阳光 8.(2017上海)光从空气倾斜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折射角可能为() A. 0° B. 35° C. 60° D. 90° 9.(2017德州)如图中,属于光的反 射现象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