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3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1.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2.唯物辩证法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三大基本规律,以及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内容和形式、偶然性和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五对基本范畴。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客观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客观事物发展的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趋势。
辩证法的各对基本范畴则从不同方面揭示和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身的
内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
总体上看,唯物辩证法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这一基本特征的揭示和反映。
先进与落后的对立统一性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世界本身就是矛盾,也可以说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矛盾的观点就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也就是解决矛盾。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属性即斗争性,统一属性即同一性,他们是矛盾固有的相辅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先进和落后就是遵循对立统一规律的,它们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何谓先进,大的方面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科技进步,提高人们生产、生活积极性的思想、社会制度等是先进的。
反之,则是落后的。
除却大的,涉及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先进性,还有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先进概念。
如生活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向亲人、朋友、书本、网络、媒体等各种途径搜集信息,在借鉴前人的、他人的,过去的与现在的经验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判断后,结合自我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案。
这种做法相对一个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上来讲,是先进的。
而仅凭个人经验或一家之言,或个人知识就鲁莽行事的行为及思想解决问题方式则是落后的。
再如,18世纪7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使得纺织业由手工作坊转变为工厂机器生产。
与传统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相比,工厂生产使用、借鉴了一种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生产利润的机器,这种方式是先进的。
总之,先进与落后的对立统一存在于个人生活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先进与落后具有相互转化性及历史局限性。
先进与落后的事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一定的时间、环境、条件等因素具备时,就向着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
但这种转化都受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一定历史时期人们思想及思维方式的影响。
如资产阶级在推翻封建制度时,充当了封建制度的掘墓人和先锋队,在当时来讲,它是先进的、进步的阶级。
相较于资产阶级的先进性,封建地主阶级由于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则是落后的阶级。
但当资产阶级取得了统治地位后,以工人为代表的无产阶级孕育产生了,无产阶级作为一个独立的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资产阶级就成了腐朽、落后的阶级,而无产阶级则成为先进的、进步的,代表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阶级。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1)两个总特征(基本观点):联系和发展(2)根本观点:矛盾的观点(3)实质与核心: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4)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一、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相反相成)(1)同一性: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①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4.方法论:要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看问题。
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提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取得什么成就,但存在什么问题;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二、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三、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提示: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A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B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②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逢山开路、逢水搭桥,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入乡随俗,心病心来医、解铃还须系铃人,因材施教。
标志词:根据当地实际,根据…的特点;优势、特色、特征;针对。
③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张冠李戴、良莠不分,生吞活剥,生搬硬套,火上浇油,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鸡蛋得鸡蛋,千篇一律,一刀切,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及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含义: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表现: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含义: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两者关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食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含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含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