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疝
- 格式:ppt
- 大小:659.00 KB
- 文档页数:42
腹壁疝的手术记录
腹壁疝是指腹壁肌肉和脂肪组织的缺陷,使内脏器官穿出腹壁形成隆起。
手术是治疗腹壁疝的有效方法。
手术前,医生会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疝的类型、大小和位置。
手术一般选择腹壁镜下手术或传统开放手术,根据疝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手术过程中,医生先在疝的位置切开皮肤和腹壁,将脂肪和内脏器官推回腹腔。
然后,医生会用缝合线或网片修补腹壁缺陷,以加强腹壁的支撑作用,最后缝合切口。
手术后,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建议,如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休息等。
术后一定要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
腹壁疝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患者在手术前后需要仔细注意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以保证手术的成功和术后康复。
腹壁疝的超声报告
介绍
腹壁疝是指腹部脏器经腹壁缺损部位突出形成肿块的一种疾病。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可靠、非放射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腹壁疝的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超声报告的格式来展示腹壁疝的超声检查结果。
报告内容
临床信息
患者姓名:XXX 年龄:XX岁性别:男/女
临床症状:腹部肿块、疼痛等
检查方法
检查部位:腹壁
检查仪器:超声设备(型号)
探头:线性/凸阵超声探头(频率)
扫描方式:纵横切、多个扫描面
检查结果
腹壁状况
腹壁无异常结构,壁厚均匀。
腹壁缺损
腹壁缺损位于(具体位置),长约(具体长度)cm,宽约(具体宽度)cm。
缺损形态规整,边缘清晰。
周围软组织无异常。
腹壁疝囊
腹壁疝囊呈椭圆形,位于腹壁缺损部位。
疝囊间质均匀,无囊壁增厚、结节、息肉等。
疝内容物
未见肠管等腹腔内脏器官突出至腹壁缺损处。
其他结构
未见异常肿块、包块等。
结论
1.腹壁有(位置)的(大小)腹壁疝缺损。
2.目前未见明显的肠管等腹腔内脏器官突出至疝囊内。
3.鉴别诊断:腹壁疝。
注意事项
超声检查是一种辅助诊断方法,综合临床资料进行判断。
超声报告仅供医生参考,最终诊断需结合其他检查资料和临床症状来确定。
参考文献
1.作者1, 作者
2. (年份). 标题. 杂志名, 卷号(期数), 页码.。
腹壁切口疝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列各种腹外疝第3位,约占腹外疝总数的1.5%[1]。
腹部手术后,如切口获得Ⅰ期愈合,切口疝的发生率通常2%~11%[2],但如果切口感染,侧发生率可达10%,伤口哆开者甚至可高达30%[3],由此可看出切口感染和切口裂开是疝形成的重要原因。
疝一旦发生,随着时间的延长,会越来越大,无自愈的可能,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传统手术修补复发率可高达30%~50%[4],而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以及无张力疝修补术可以将疝的复发率降低至最低水平。
2000~2010年收治切口疝患者54例,结合临床资料,现分析探讨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54例,男31例,女23例;年龄31~78岁,平均68岁,其中年龄≥60岁44例(81.5%)。
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草案)分类标准,中、小切口疝17例,大切口疝34例、巨大切口疝3例。
切口类型:腹部纵切口42例(正中切口23例,旁正中切口7例,经腹直肌切口12例),斜切口12例(麦式切口4例,肋缘下切口5例,不规则切口3例)。
切口愈合及合并症情况:原手术切口Ⅰ期愈合15例,发生切口感染Ⅱ期愈合32例,切口全层裂再次缝合7例。
合并COPD 7例,糖尿病4例,前列腺增生5例,冠心病5例。
原手术方式:54例中,4例行阑尾切除术,12例行胆囊切除术和(或)胆总管切开取石术,12例行结肠癌根治术,4例行妇科手术,16例行胃癌根治术或胃大部切除术,外伤术后6例。
治疗方法:按无张力修补的原则,根据疝环大小和腹壁薄弱程度选择手术方式。
10例中、小型切口疝采用传统方法直接缝合修补;其余用人工补片修补。
44例中、大切口疝行腹膜前筛网补片(BardMesh)修补,3例巨大切口疝行腹腔内Composix复合补片修补,手术均用张力缝线。
术后均以腹带绑扎保护腹部,以防止因张力过高而裂开。
常规抗感染治疗,术后拆线10~16天,平均14天。
腹壁切口疝腹壁切口疝是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壁切口突出的疝。
【治疗措施】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对年老体弱和有使腹腔内压力增高的慢性疾患者,可晨手术治疗,应用弹性腹带防止疝块突出。
术前须详细分析发病原因。
如有关病因继续存在,术后可能再复发。
此外,肥胖病人须减肥后再手术。
切口疝的手术多为单纯修补缝合,较少作疝成形术。
单纯修补缝合术切口疝多无完整的疝囊,疝内容物常突出腹壁的缺损部位并与腹壁浅层组织、甚至与皮肤粘连。
宜在原切口边缘的正常腹壁处作梭形切口,避免误伤粘连于切口下的脏器。
分离粘连,回纳疝内容物,切除疝环及其周围的疤痕组织,分层缝合腹壁,不应有张力,有时也可将筋膜重叠缝合加固腹壁。
疝成形术不常用,如为巨大的切口疝,腹壁缺损过多而无法缝合时,可置入自体阔筋膜、纺绸或其他合成纤维网修复缺损。
【病因学】病因与原手术时患有的全身和局部因素有关。
切口感染这是切口疝最主要的病因,感染后切口二期愈合,疤痕组织多,腹壁有不同程度的缺损,切口部位腹壁强度明显降低。
据统计,切口感染后切口疝的发生率是一期愈合切口的5~10倍。
预防切口感染乃是降低切口疝发生率的最重要的措施。
切口类型切口疝多见于直切口。
腹壁各层肌肉(除腹直肌肌纤维为纵行走向),腱膜和筋膜的纤维以及神经均为横形走向,直切口势必切断上述各层组织。
此外,缝合后的直切口始终承受着横向牵引的张力。
如腹壁薄弱、腹腔内压力高,很易发生切口裂开。
显然,横切口的切口疝发生率远低于直切口,腹壁各层组织的横向张力也有利于横切口的对合。
其他因素腹壁薄弱或患有使腹内压增高的慢性疾患易诱发切口疝,故多见于年老或肥胖患者。
其他与原手术有关的因素为术中麻醉效果欠佳,腹壁强行对拢或缝合时腹壁各层组织未准确对合。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站立时切口处有疝块突出,咳嗽或用力时更明显。
通常疝环较大,平卧后疝块即自行回纳消失。
如疝块较大有较多脏器和组织突出,可有腹部隐痛、牵扯下坠等不适。
由于疝环宽大,很少发生嵌顿或绞窄。
腹外疝的分类
腹外疝是指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部分通过腹壁缺陷突出到腹外
的情况,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外科疾病。
根据腹壁缺陷的位置和疝囊的部位,腹外疝可分为以下几类。
1. 腹股沟疝:腹股沟疝是指肠道或腹膜通过腹股沟管的缺陷向下突出。
男性中更为常见,女性也有发生,但相对较少。
2. 肚脐疝:肚脐疝是指肠道或腹膜通过脐部的缺陷向外突出。
常见于新生儿和婴儿,成人也可能发生。
3. 疝气管疝:疝气管疝是指食管或胃部向上穿过膈肌缺陷进入胸腔。
这种类型的腹外疝比较罕见。
4. 腹壁疝:腹壁疝是指腹膜或腹腔内其他脏器通过腹壁肌肉或腹壁疝孔突出。
这种类型的腹外疝通常是先天性的。
腹外疝根据疝囊的大小、范围和内容物,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单纯性疝、复发性疝、嵌顿性疝等。
不同类型的疝需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因此分类对于治疗选择和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 1 -。
患了腹壁疝要注意什么?
一、概述
某同事弟弟是一名警察,几年前他的腹部曾经受过刀伤,没想到今年年初跟他一起吃饭的时候,某同事跟某同事说他腹部的伤口那里出现了一个像小口袋的囊状东西,而且有疼痛感,因为某同事是学医的,当时,某同事就觉得不对劲,于是就带他去了医院检查,才知道他患了腹壁疝,后来就进行了手术治疗,现在就基本痊愈了,其实,患了腹壁疝要注意什么,很多人都会忽略,现在,就让某同事来跟大家说说吧。
二、步骤/方法:
1、一般腹壁疝是不能自愈的,尽管它不会在短时间内恶化,但是如果处理得不及时,就会造成肠坏死,甚至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一旦发现情况不妥,就应该及时送院治疗,一般都是手术治疗,但是,这种方法不太适用于孩子和老人,不过,具体还得看看患者的情况,再行决定;
2、术后,大家一般都会要求病人保持平卧的姿势,膝下垫枕头使大腿稍曲,还要在切口处放置一个砂袋,通常都要压迫24小时,用来预防患者出现出血的情况,另外,还要适用一些药物,防止患者出现便秘、咳嗽等情况,在床上休息3~5天,就可以下床活动一下,不过,不能剧烈;
3、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还是可以做一些预防工作,从而,减低大家患病的几率的,如避免长期做一些重体力劳动等工作;凡是做过腹部手术的患者,术后应注意预防感冒、咳嗽及呕吐等;另外,大家还可以积极锻炼身体,以增强腹肌的保护力。
三、注意事项:
1、术后三个月内不做重体力劳动,三年内每年复查—次以预防复发;
2、手术患者术前应先治疗引起腹内压高的疾病,待这些疾病控制后再行手术;。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手术记录
1.患者采用全麻,取背卧位,清洁手术部位,铺巾。
2. 确认手术部位,进行消毒,铺巾。
3. 切口:在疝囊处做横行切口,长约5cm,深达皮下组织。
4. 清理:清理疝囊,将其切除,检查肠道是否受损,如有受损应进行修补。
5. 修补:将腹膜、筋膜、肌肉、皮肤层次逐层缝合,以保证修补牢固。
6. 放置引流管:在修补处放置引流管,以避免术后积液。
7. 恢复:术毕,将患者转移到恢复室,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手术部位情况。
8. 建议:手术后患者需要多休息,注意饮食,避免剧烈活动,避免便秘。
结论:手术顺利进行,病人术后恢复良好。
医师建议患者积极配合术后护理,遵从医嘱,定期随访。
- 1 -。
腹壁疝作为轻伤鉴定标准
腹壁疝是指腹腔内脏器穿过腹壁缺损部分而引起的疝囊形成的疾病。
对于轻伤鉴定标准,具体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司法实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确定。
一般情况下,判断腹壁疝是否属于轻伤,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症状严重程度:轻型腹壁疝通常不引起明显症状和并发症,如轻微疼痛,不影响活动和工作能力。
2. 治疗方式:轻型腹壁疝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措施,如局部固定、穿戴腹带等。
3. 日常生活影响:轻型腹壁疝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较小,并不会明显影响生活质量。
4. 医学鉴定结果:需要医学专家进行病情评估和鉴定,根据病情和临床表现来判断是否为轻伤。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般情况下对腹壁疝轻伤鉴定标准的参考,并不代表具体的法律规定。
在进行轻伤鉴定时,应该依据当地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进行判断。
腹腔疝疾病类目的分类轴心
腹腔疝疾病类目
(一)婴儿腹腔疝
1.前腹壁疝:又称为脐部针孔疝,是指在腹壁的脐部发生的疝,可以由大疝囊和小疝囊两种形式出现,大的疝囊多为外表血肿状。
2.小肠憩室疝:又称外疝,是指由于腹膜僵硬破裂,使大量腹腔内容物漏出,在壁外形成囊状突起,呈现类似疝丘的状态,多见于婴儿腹部。
3.腹腔破裂疝:这是一种特殊的疝,其发病原因是由于产后传染性气肿,快速发展而引起胎膜破裂,从而使大量外来腹腔内容物在胎膜外渗漏出,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疝。
(二)成人腹腔疝
1.宫颈热疝:主要是由于外科手术后,妇科炎症及阴道损害导致的一种常见的腹腔疝。
2.腹膜后疝:也称为妇科疝,常由腹腔炎和外科手术引起,症状是腹部胀痛。
3.多囊腹腔疝:也称气囊疝,又分为慢性腹腔疝和急性腹腔疝,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膜痛和大量气性疝囊。
4.直肠疝:又称腹股沟疝,是由于腹膜和皮肤间接接触造成腹腔细菌を被剪入,引起炎症,从而形成一种腹壁疝。
5.腹腔移动疝:又称机械性疝,是指腹腔内部组织因缺乏弹性,活动紧张或松动引起的腹壁疝,一般经过一次外科手术可以治愈。
腹疝名词解释
腹疝(abdominal hernia)是指腹壁肌肉和组织的部分移位,导致内脏器官突出或通过腹壁缺损而膨出的疾病。
常见的腹疝有脐疝、腹股沟疝、膈疝等。
腹疝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多见于成年人,特别是男性。
腹疝通常由于腹壁肌肉和组织的损伤或薄弱而发生。
可能的原因包括先天性薄弱、肌肉损伤、腹部手术后的切口裂开等。
过度用力、频繁咳嗽、便秘、肥胖、妊娠等也可能增加腹疝的发生风险。
腹疝的症状通常包括突出的可观察肿块、腹痛或不适、腹部压力感、恶心和呕吐等。
严重的腹疝可能导致肠道梗阻和腹部疼痛加剧。
治疗腹疝通常需要手术,目的是将突出的器官重新放回腹腔,并对腹壁进行修补以防止再发。
一些小型腹疝可以通过非手术方法进行管理,如佩戴腹带或进行物理治疗。
对于那些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定期检查以监测疝囊的大小和症状的变化。
女性腹壁疝有什么危害
*导读:腹壁疝以男性为主,但是女性同样会有腹壁疝,女性有腹壁疝长期不治,病情加重可能引起女性诸多身体不适,对此,……
腹壁疝以男性为主,但是女性同样会有腹壁疝,女性有腹壁疝长期不治,病情加重可能引起女性诸多身体不适,对此,我们需要了解女性腹壁疝,从而帮助女性尽早摆脱腹壁疝,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女性腹壁疝有什么危害?希望对您认识有所帮助。
1、女性腹壁疝由于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过肥、用力排便、妇女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
从解剖生理分析女孩的疝气对日后生育产生的影响比较大,更应引起重视。
这是因为女孩疝内容物大多为卵巢和输卵管、且常常易形成滑动疝。
卵巢由于受挤压和摩擦,除正常发育受到影响外、有时会发生扭转引起卵巢坏死。
对输卵管的影响是会导致伞部发生粘连、变形和输卵管管腔变细甚至闭塞。
2、女性腹壁疝如果逐渐增大,小肠或其它腹内器官有可能掉到疝气囊内,卡住缺血,缺血器官因水肿压迫到血管,造成器官坏死,称为“嵌顿型疝气”,一旦出现了嵌顿就有可能会因合并细菌性感染、败血症而有生命危险,肠子得作局部切除,疾病风险远大于男性。
上述就是我们对女性腹壁疝的相关介绍,不管谁有腹壁疝,
对身体的伤害都不能忽视,发现腹壁疝只有尽早到医院就诊,让专业医生帮患者治疗,从而实现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
最后祝患者早日健康幸福!。
动物疝的名词解释动物疝是指动物体内脏器官因腹壁弱点或损伤导致脏器脱出的疾病。
在人类和动物中都可发生,常见的疝包部位有腹股沟、脐部、腹壁等。
动物疝的发生率与动物的种类、年龄、遗传、肥胖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疝的类型1. 腹股沟疝:腹股沟疝是指脏器通过腹壁肌肉的薄弱点穿出。
常见于雄性动物,尤其是公猫、公狗等。
这种疝最常见的症状是在腹股沟区域可触及到一块具有弹性的肿块。
2. 脐疝:脐疝是指脏器通过新生动物脐部的薄弱点脱出。
脐疝比较常见于小动物,尤其是幼犬、幼猫等。
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脐部的闭合,但如果闭合不完全,就会导致脐疝的发生。
3. 腹壁疝:腹壁疝是指脏器通过腹壁的创伤或先天缺陷脱出。
这种类型的疝多数与外伤或手术操作不当有关,也可能是由于腹壁肌肉发育不完善导致。
腹壁疝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的动物身上。
二、疝的症状动物疝的症状多样,具体表现根据疝类型以及脏器脱出的程度而有所不同。
常见的症状如下:1. 腹股沟疝:腹股沟区域出现可触及的肿块,动物可能会出现呕吐、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症状。
如果疝囊扭转或压迫脏器,动物可能出现剧烈腹痛、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
2. 脐疝:脐部可触及到一块突出的肿块,常见于幼年动物。
脐疝通常不会引起其他明显的症状,但如果脐疝发生扭转或者脏器被压迫,则会导致动物出现疼痛、呕吐等症状。
3. 腹壁疝:腹壁疝的症状与疝囊位置以及受压脏器有关。
疝囊压迫消化道可能导致食欲不振、便秘、腹胀等症状,压迫尿路系统则可能导致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系统症状。
三、疝的治疗动物疝一旦发生,一般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的方式包括传统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手术的目的是将脱出的脏器复位,并修补腹壁的缺陷,以防止再次脱出。
手术后需要进行充分的术后护理和恢复。
四、预防与控制为了减少动物疝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控制体重:肥胖是引发动物疝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保持动物的体重在正常范围内是预防疝的重要手段之一。
腹壁疝的护理腹壁疝这玩意儿,说起来可能让人觉得有点陌生,但其实在生活中还挺常见的。
咱就先来说说啥是腹壁疝吧。
比如说,有一天我在医院值班,碰到一个大叔捂着肚子来就诊。
经过一番检查,发现他得的就是腹壁疝。
这大叔平时是个建筑工人,干活特别卖力气,可也不注意休息。
有一回搬重物的时候,突然觉得肚子一阵剧痛,一开始他还没当回事,以为就是累着了,歇歇就好。
谁知道这疼痛越来越厉害,这才赶紧来了医院。
那腹壁疝到底是啥呢?简单来说,就是肚子上的肌肉或者筋膜组织出现了薄弱的地方,肚子里的东西,像是肠子啊、网膜啊,就从这个薄弱的地方突出来了。
这突出来的部分就形成了疝。
得了腹壁疝,护理可就特别重要了。
首先,在饮食方面得注意。
别吃那些不容易消化的东西,像油炸食品、辛辣食物,都得少吃或者不吃。
为啥呢?因为这些东西容易引起便秘,一便秘就得用力排便,这一用力,腹压增高,就容易让疝变得更严重。
我还记得之前有个小朋友,特别爱吃辣条,结果得了腹壁疝之后还忍不住吃,结果疼得哇哇大哭。
所以啊,饮食这一块一定要管住嘴。
再来说说活动方面。
得了腹壁疝可别剧烈运动,尤其是那种会增加腹压的运动,比如举重、仰卧起坐。
平时走路也得慢点儿、稳点儿,别磕着碰着疝的部位。
有一次,一个年轻人觉得自己身体好,得了腹壁疝也没当回事,还去打篮球。
结果不小心被撞到了疝的地方,疼得直接躺在地上起不来,被紧急送回了医院。
另外,心理护理也不能忽视。
很多人得了腹壁疝会特别担心、害怕,这时候就得给他们做做心理疏导,让他们放宽心。
告诉他们只要好好配合治疗和护理,很快就能好起来。
就像之前我遇到的一位阿姨,整天愁眉苦脸的,觉得自己得了大病。
我就耐心地跟她解释,还讲了一些成功治愈的案例,慢慢地阿姨心情就好多了,也更积极地配合治疗。
还有啊,要注意观察疝的情况。
比如看看疝有没有变大、有没有变硬、有没有疼痛加重等等。
如果有这些情况,得赶紧告诉医生。
有个老爷爷就是因为自己没注意观察,疝变得越来越大,最后只能通过手术来解决。
maydl疝名词解释
1. Maydl疝是一种腹壁疝,主要发生在肠道旁边的腹直肌上。
2. 疝的形成是由于腹直肌被撕裂或剪开之后,肠道会通过这个缺陷伸出。
3. Maydl疝中,肠道的伸出并非是整个肠道,而是肠道的两个相邻的回肠,中间被一小段正常组织隔开。
4. Maydl疝的表现与其他腹壁疝类似,如突出、疼痛、咳嗽时剧烈疼痛等。
5. 由于Maydl疝较罕见,因此对其诊断和治疗需具备相关的经验和技术。
6. Maydl疝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修补和使用疝气囊等,需根据个体情况及临床表现来选择。
7. 如果Maydl疝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发展成为腹股沟疝或鼠蹊疝等严重疾病。
8. 一些因素,如年龄、肥胖、体力劳动等,可能增加Maydl疝的发生率。
9. 患者在术后需要注意手术部位的切口和伤口处的清洁,避免感染和再次发生疝。
10. Maydl疝的预防措施包括增加腹肌力量、注意饮食健康等。
11. Maydl疝在发病和诊断方面与其他腹壁疝有所不同,需要医生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12. 腹壁疝是一种常见病症,但不同类型的疝需要进行不同的治疗方式,故诊断和治疗需具备专业知识。
13. 对于患有Maydl疝的患者,应该多加注意自身健康,注意饮食、
锻炼等,避免加重病情。
14. 早期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防止Maydl疝的恶化,降低手术风险和术
后并发症的发生。
15. Maydl疝的形成能够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疼痛和不适,因此及时就
医和治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