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生姜功效的研究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3
生姜脱发研究报告生姜脱发研究报告1. 引言脱发是许多人面对的常见问题。
人们对于脱发的原因和治疗方法一直有着很高的关注度。
近年来,生姜被认为有助于减缓脱发的发展,并已成为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生姜在脱发研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探讨生姜作为一种天然草药对脱发的潜在效果,并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适用的生姜治疗产品提供参考。
2. 生姜的成分与特性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植物,被广泛用于食品、药物和调味品。
生姜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姜黄素、姜酚、姜酸等。
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保健作用。
生姜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特性,这被认为是生姜对脱发有益的主要原因之一。
3. 生姜与脱发的关系研究3.1 实验研究已有许多实验研究证明了生姜对脱发的潜在好处。
一项研究发现,姜黄素可以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从而减少雄性激素二氢睾酮(DHT)的生成,DHT是引发雄性型脱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研究人员使用生姜提取物处理小鼠的脱发模型,发现生姜能够显著减少毛发脱落和延长毛发生长周期。
此外,生姜还能够抑制头皮炎症反应,减轻脱发导致的头皮瘙痒和炎症。
3.2 临床研究目前,还缺乏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验证生姜对脱发的效果。
然而,一些小规模的研究显示,使用生姜治疗脱发可以改善患者的头皮状况和毛发密度。
一项针对40名脱发患者的研究发现,使用生姜浸膏按摩头皮6个月后,患者的毛发密度显著增加,并且头皮炎症症状得到改善。
虽然临床研究的样本量有限,但结果表明,生姜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治疗脱发的天然选择。
4. 生姜脱发治疗的应用方法4.1 生姜按摩生姜按摩是一种常见的生姜脱发治疗方法。
可以将生姜切片后,在指尖轻轻按摩头皮5-10分钟,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毛囊的营养供应。
4.2 生姜洗发水生姜洗发水是一种添加了生姜提取物的洗发产品。
生姜洗发水可通过刺激头皮和提供营养来增加毛发的生长和密度。
4.3 生姜营养片生姜营养片是将姜黄素和其他生姜成分提取制成的片剂。
生姜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生姜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
它的性味归经为辛、温,入肺、脾、胃经。
生姜具有广泛的功效和应用,包括清热解毒、健胃止呕、散寒温经、化痰止咳、止痛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姜的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
生姜的性味辛,具有散发辛辣气味的特点。
辛味能散寒散邪,具有温中散寒、温经散寒的作用。
因此,生姜主要用于肺寒、胃寒和脾寒的病症,如感冒、咳嗽、胃寒呕吐等。
生姜的温性能提升阳气,促进血液循环,具有温肾壮阳、温经散寒的功效。
因此,生姜对于肾阳虚、寒凝经络引起的疼痛也有一定的作用。
生姜的归经为肺、脾、胃经。
肺主呼吸,脾主运化,胃主水谷。
生姜对于肺部疾病具有较好的祛寒散痰的功效,如感冒、咳嗽、哮喘等病症。
对于脾胃虚寒导致的消化不良、胃痛、腹泻等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生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生姜能发散辛温之性,可用于清热解毒、祛邪降火的病症,如高热、咽喉肿痛等。
同时,生姜还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对于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如感冒、咽炎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生姜具有健胃止呕的作用。
生姜能温中驱寒,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减轻胃纳减退、呕吐等症状。
同时,生姜还能疏散肠气,有助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胀、胀气等问题。
生姜散寒温经的功效也被广泛应用。
生姜温性并能温经散寒,对于经络寒凝、寒湿痹阻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生姜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寒邪、湿邪的排出,缓解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不适。
生姜还具有止呕的功效。
生姜含有姜酮类物质,能刺激味觉神经,改变呕吐的神经传导,对于呕吐引起的恶心、呕吐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因此,生姜在旅途中晕车、孕妇晨吐等情况下经常被使用。
生姜具有止痛的作用。
生姜能温中散寒,促进血液循环,对于寒邪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生姜还含有姜酮类物质,具有镇痛作用。
因此,生姜对于头痛、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总的来说,生姜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止呕、散寒温经、化痰止咳、止痛等功效。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对生姜使用功效的研究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鲜根茎,具有芳香和辛辣气味,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生姜的功效与作用,以及近年来对生姜使用功效的研究情况。
一、生姜的药用功效中医认为:味辛性温,入肺、胃、脾三经。
发表、散寒,止呕,去痰。
治风寒感冒,呕吐,痰饮,喘咳。
为“呕家”之圣药。
生姜还能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畜肉等毒。
生姜使用方法:内服:煎汤,3-10克;或捣汁。
外用:捣敷,擦患处或炒热熨。
阴虚内热者忌服。
二、现代科学对生姜功效作用的研究现代研究:生姜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钙、磷、铁外,还含有挥发油、姜辣素、天门冬素、酪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等。
实验证明,吃姜发汗,就在于姜辣素刺激心脏、血管、皮肤、促使全身毛孔舒张,从而散热出汗,随之带出病菌毒素污物。
姜辣素还能刺激味觉神经,促使消化液分泌,增强消化吸收功能,起健胃止呕的作用。
日本学者新近的研究表明:生姜的辛辣成分被人体吸收后,可抑制体内过氧化脂肪质的产生,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三、有关生姜功效作用的民间常用验方1、风寒感冒:生姜芥菜汤。
每次鲜芥菜500克,洗净切断,生姜10克,切片,加清水4碗煮至2碗,用少许盐调味,1日内分2次服饮。
2、呃逆:取生姜(选用新鲜多汁之品)一块,洗净,切成薄片,用时取生姜片放入口中咀嚼,边嚼边咽姜汁,一般嚼1-3片后呃逆可止。
对伴有急性口腔、咽喉炎症的患者慎用。
3、久咳不愈或百日咳:生姜夹柿饼。
每次用水洗净去皮生姜3-6克,柿饼1个剖开,将生姜切碎夹于柿饼内,以文火焙热,同吃。
4、急性喉炎:生姜50克,白萝卜100克,分别洗净,切碎,用洁净纱布绞汁。
二液混匀,不计用量,频频含咽。
每日3次。
5、萎缩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鲜生姜250克,红糖、菜油各500克制成膏状。
6、急性细菌性痢疾:取鲜生姜46克,红糖31克,共捣为糊状,每日3次分服,7天为1疗程。
生姜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1. 促进消化•生姜可以增加人体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胃肠蠕动,加速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生姜含有较多的姜醇和姜辣素,具有助消化、祛风寒、止呕和通九窍的功能。
2. 缓解恶心和呕吐•生姜具有止呕的作用,可缓解晕车、孕妇晨吐、化疗副作用等引起的恶心和呕吐。
•通过刺激胃部大脑垂体孕酮受体区域,生姜能够减少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减轻呕吐感。
3. 降低胆固醇和血脂•生姜中的姜黄素和姜辣素具有降低胆固醇和血脂的功效,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生姜能够刺激胆固醇代谢酶活性,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和排泄,从而减少胆固醇的积累。
4. 抗炎和抗氧化•生姜中的姜醇和姜黄素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能够降低炎症反应和氧化损伤,维护细胞的健康。
•生姜能够抑制白细胞趋化因子和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
5. 提高免疫力•生姜中富含维生素C和锌等营养物质,能够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生姜还含有一种叫做姜辣素的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真菌的作用,能够预防感染疾病。
6. 缓解风寒•生姜具有温阳解表的作用,能够缓解体表受寒引起的症状,如寒热交替、头痛、鼻塞、咳嗽等。
•生姜能够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身体的温度,起到驱寒暖身的作用。
7. 缓解关节炎和风湿痛•生姜中的姜黄素具有抗炎和镇痛的作用,能够缓解关节炎和风湿痛的症状。
•生姜通过抑制关节内的炎症物质的产生,减轻关节的肿痛和活动障碍。
8. 改善呼吸道疾病•生姜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性油脂,具有祛痰、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和哮喘等疾病。
•生姜能够扩张支气管,促进呼吸道病变处炎症细胞的清除和修复,缓解呼吸道症状。
总之,生姜作为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和药物,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消化、缓解恶心和呕吐、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抗炎和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缓解风寒、缓解关节炎和风湿痛、改善呼吸道疾病等方面。
生姜可以通过入菜、泡茶、煮汤等方式食用,适量的生姜摄入对人体健康有益。
干姜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干姜,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等症状。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干姜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逐渐深入,为干姜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干姜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干姜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在化学成分方面,干姜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挥发油、姜辣素、黄酮类化合物等。
这些成分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对干姜的药理作用起着重要作用。
在药理作用方面,干姜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微生物感染等多种作用,其机制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和靶点。
这些研究成果为干姜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文将从干姜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两个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对干姜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还将对干姜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干姜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干姜的化学成分干姜,作为中医药学中的一味重要药材,其化学成分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
这些化学成分赋予了干姜独特的药理作用,使其在中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干姜的化学成分得到了深入的研究,为干姜的药理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干姜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酚酸类化合物等。
其中,挥发油是干姜最具特色的成分之一,主要包括姜烯、姜醇、姜酚等。
这些挥发油成分赋予了干姜其特有的辛辣和芳香气味,同时也在干姜的药理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是干姜中的另一类重要成分,如姜黄素、6-姜酚等,它们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酚酸类化合物如原儿茶酸、香草酸等也是干姜的重要成分,它们在抗炎、抗菌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药理作用。
除了上述成分外,干姜还含有一些其他的化学成分,如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等。
姜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姜是一种常见的香辛料,也是一种草本植物,被广泛用于烹饪和医学用途。
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功效,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使用姜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禁忌症,以免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姜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使用姜时的禁忌症。
姜的功效与作用1.缓解胃肠道不适:姜具有温中散寒、理气和胃的作用,能够帮助消化,缓解腹胀、消化不良和胃酸倒流等胃肠道症状。
姜含有姜醇和姜烯等成分,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强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镇痛和抗炎作用:姜中的姜黄素具有较强的镇痛和抗炎作用,能够缓解头痛、关节炎和其他疼痛症状。
姜黄素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疼痛和肿胀。
3.提高免疫力: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B6、镁和锰等,这些营养物质能够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减少感冒和流感的发生。
此外,姜还含有具有抗菌作用的成分,能够对抗病毒和细菌,预防感染。
4.促进血液循环:姜中的姜辣素具有刺激血液循环的作用,能够扩张血管,促进血液的流动,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姜还能够减少血栓的形成,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5.抗氧化作用:姜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如姜醇和姜黄素等,能够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延缓衰老过程,保护细胞免受损害。
姜还能够减少肿瘤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6.平衡血糖:姜含有一种叫做姜烯酮的成分,具有调节血糖水平的作用。
姜能够减少胰岛素的释放,降低血糖浓度,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7.增加食欲:姜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能够提高胃肠道的蠕动,增加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姜还能够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加口腔和胃部的消化酶活性,进一步促进食物的消化。
8.缓解咳嗽和呼吸道症状:姜具有祛痰、止咳和舒缓呼吸道症状的作用,能够缓解咳嗽、喉咙痛和鼻塞等呼吸道疾病的症状。
姜中的姜辣素能够刺激呼吸道粘液的分泌,改善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等炎症疾病。
9.促进代谢:姜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能够加快脂肪分解和糖类代谢,减少脂肪和糖类的堆积,防止肥胖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生姜的研究开发摘要介绍了生姜的主要功效成分,并详细叙述了生姜及其提取物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应用价值,提出了生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姜产品未来的开发发展方向。
关键词生姜;功效成分;综合利用;研究进展生姜(Ginger)又称姜、黄姜,属姜科姜属能形成地下肉质茎的栽培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药食两用植物。
原产于太平洋群岛,我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广为栽培,生产中多作一年生栽培。
生姜具有特殊香味和辣味,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之一,又是传统的中药材,为我国重要的特产创汇蔬菜之一[1-2]。
据分析,每100g鲜姜中含有碳水化合物10.3g、膳食纤维2.7g、蛋白质1.3g、脂肪0.3g、β-胡萝卜素170μg、维生素C4mg、硫胺素0.02mg、核黄素0.03mg、尼克酸5.3mg、钙27mg、磷369mg、钾295mg、钠82.1mg、镁44mg、铁1.4 mg 、锌0.34 mg 、硒0.56 mg[3]。
此外,还含有挥发油、姜辣素等多种功能成分。
中医认为,生姜味辛,性温,具有解表发汗、温中散寒、和胃止呕等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生姜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保肝利胆、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抗炎、抗微生物、抗辐射、保护心血管等作用。
1生姜中的主要功效成分姜精油姜精油是指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从生姜根茎中提取的挥发性组分,是生姜的香气和部分风味的来源。
它是一种透明的浅黄色或橘黄的液体,具有浓郁的芳香气味;在20°C时的折光率、旋光度和密度分别为 1.4880~1.4960,280~450,0.871~0.882[4]。
姜精油是由多种成分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为低沸点的倍半萜烯类碳水化合物、氧化倍半萜烯化合物、单萜烯类碳水化合物和氧化单萜烯类化合物。
其中,倍半萜烯类碳水化合物占50%~60%,氧化倍半萜烯类占17%。
由于姜精油主要是由萜烯类化合物组成,因此其性质不稳定,不耐热和紫外光,易氧化。
生姜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生姜,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材和药用植物,其在亚洲的烹饪和医疗实践中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姜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其在食品、药品、保健品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潜力逐渐显现。
本文旨在综述生姜的主要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其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其潜在的药用价值和商业价值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首先介绍了生姜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姜辣素、黄酮类化合物等,并详细阐述了这些成分的结构特点和生物合成途径。
接着,本文重点讨论了生姜的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微生物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和研究进展。
本文还总结了生姜在食品调味、传统医疗、现代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现状,以及其在未来研究中的可能方向。
通过对生姜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一传统食材和药用植物,还有助于发现新的药物来源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
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生姜的化学成分生姜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和调味品,其独特的辛辣和芳香味道主要来源于其丰富的化学成分。
生姜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酚类、黄酮类、萜类、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等。
挥发油是生姜中含量最高的一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姜酚、姜烯、姜酮、姜醇等。
这些化合物赋予了生姜独特的辛辣和芳香味道,并在生姜的抗炎、抗氧化、镇痛等生物活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酚类化合物是生姜中的另一类重要成分,包括姜辣素、姜黄素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够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损伤。
黄酮类化合物也是生姜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如姜黄酮、山柰酚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生姜中还含有多种萜类化合物,如姜烯酮、姜烯醇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炎、镇痛、抗菌等作用,对改善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贡献。
除了上述成分外,生姜中还含有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也有益处。
生姜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生姜,作为一种常见的调味食材和药用植物,自古以来就在中华饮食文化和传统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其独特的辛辣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使得生姜不仅成为烹饪中的佳品,更在医药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生姜药理作用的研究日益深入,揭示出其在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镇痛等方面的显著效果。
本文旨在综述生姜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从生姜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生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生姜的化学成分生姜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和调味品,其独特的药理作用与其所含的丰富化学成分息息相关。
生姜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姜酚类、姜醇类、姜烯类以及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等。
其中,挥发油是生姜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姜醇、姜烯、姜酮、姜辣素等,这些物质赋予了生姜特有的辛辣和芳香气味。
姜酚类化合物是生姜中的另一大类重要成分,包括6-姜酚、8-姜酚、10-姜酚等,这些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是生姜药理作用的重要基础。
生姜还含有一定量的姜醇类和姜烯类化合物,这些物质具有镇痛、抗炎、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分离分析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生姜的化学成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现代分离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研究者们能够从生姜中提取和鉴定出更多的活性成分,为生姜的药理作用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物质基础。
生姜的化学成分多样且复杂,这些成分共同构成了生姜独特的药理作用。
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我们有望发现更多生姜中的活性成分,进一步揭示其药理作用的机制和应用价值。
三、生姜的药理作用生姜,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和调味品,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已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生姜的药理作用得到了更为详细和深入的揭示。
生姜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生姜中的姜辣素和姜烯酚等成分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
干姜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干姜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咳嗽痰多等症状。
随着现代医学和药物化学的发展,对干姜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越来越受到。
本文将综述近年来干姜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干姜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通过对干姜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发现了多种化学成分,如挥发油、姜辣素、脂肪酸、酚酸等。
其中,挥发油是干姜的主要药效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
姜辣素则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
脂肪酸和酚酸等成分也具有很好的药理作用,如抗氧化、降血脂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干姜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者们采用了各种实验方法,如细胞实验、动物模型等。
通过这些实验,发现干姜提取物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同时,干姜的化学成分还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即不同成分的含量对药理作用有着不同的影响。
干姜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挥发油、姜辣素等成分是干姜的主要药效成分,其含量直接影响干姜的药理作用。
脂肪酸和酚酸等成分也具有很好的药理作用,能够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和代谢过程。
因此,深入研究干姜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关系,有助于发现新的药效成分和作用机制,为干姜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尽管对干姜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对干姜中一些微量成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这些成分可能具有潜在的药理作用。
干姜的药理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干姜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也有待加强,以保障其在不同环境下的药效。
未来,对干姜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深入发掘干姜中的微量成分,并研究这些成分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
加强干姜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为干姜的开发利用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
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等,对干姜的药理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新的药效成分和作用机制。
生姜的文献综述作者单位:姓名:学号:【摘要】生姜作为一种全球范围内长期种植和大量食用的园艺作物,资源丰富,广泛种植于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中国是世界生姜主要种植国和出口国。
中国是生姜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生姜的国家。
现在姜的成分和功能被广泛地进行研究,姜的香气及风味取决其挥发性油姜精油,姜的辛辣风味主要来自非挥发性油姜油树脂中的姜辣素,并且姜中含有许多微量元素和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姜是古老的香料也是医药、食品、化妆工业的天然原料,而且是有附加价值有潜力的作物。
目前,经过许多专家的研究就姜油的提取工艺已进行的研究较多也较为成熟,但对其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挥发油和姜辣素组份分析,生姜中有效成份的认指工作,以及关于姜辣素组份的合成和其天然姜辣素的化学结构研究开展得较少,生姜的精加工及其相关应用还未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本文献综述将会对生姜的生产、化学物质及其提取物质、利用研究进展、药理作用、现在加工技术、未来展望等进行叙述。
【关键词】生姜研究方法作用功效加工应用前景【引言】姜通称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鲜嫩茎,属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
原产东南亚,我国自古就有栽培,中部和南部地区普遍分布。
从19世纪开始,姜就被广泛地进行研究,但直到二十世纪70年代后我们对姜的化学组分与其感官特性的关系才开始有了一些认识,姜的香气及风味取决其挥发性油成分姜精油,姜的特征性辛辣风味主要来自非挥发性油分姜油树脂中的姜辣素。
我国卫生部将生姜规定为药食兼用资源。
姜的研究是一个很有实用价值的课题。
由于生姜化学成分复杂,组分的组成及含量的最终确定对于姜及其产品的品质鉴定、品种资源的普查和新品种选育、标准化种植以及姜的药效研究和食品加工都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姜是集调味品食品加工原料和药用为一体的高效多用途蔬菜我国近年来出口量逐步增加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栽培面积逐渐扩大。
1.生姜的生产概况1.1生姜的生产分布生姜广泛种植于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生姜的文献综述作者单位:姓名:学号:【摘要】生姜作为一种全球范围内长期种植和大量食用的园艺作物,资源丰富,广泛种植于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中国是世界生姜主要种植国和出口国。
中国是生姜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生姜的国家。
现在姜的成分和功能被广泛地进行研究,姜的香气及风味取决其挥发性油姜精油,姜的辛辣风味主要来自非挥发性油姜油树脂中的姜辣素,并且姜中含有许多微量元素和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姜是古老的香料也是医药、食品、化妆工业的天然原料,而且是有附加价值有潜力的作物。
目前,经过许多专家的研究就姜油的提取工艺已进行的研究较多也较为成熟,但对其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挥发油和姜辣素组份分析,生姜中有效成份的认指工作,以及关于姜辣素组份的合成和其天然姜辣素的化学结构研究开展得较少,生姜的精加工及其相关应用还未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本文献综述将会对生姜的生产、化学物质及其提取物质、利用研究进展、药理作用、现在加工技术、未来展望等进行叙述。
【关键词】生姜研究方法作用功效加工应用前景【引言】姜通称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鲜嫩茎,属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
原产东南亚,我国自古就有栽培,中部和南部地区普遍分布。
从19世纪开始,姜就被广泛地进行研究,但直到二十世纪70年代后我们对姜的化学组分与其感官特性的关系才开始有了一些认识,姜的香气及风味取决其挥发性油成分姜精油,姜的特征性辛辣风味主要来自非挥发性油分姜油树脂中的姜辣素。
我国卫生部将生姜规定为药食兼用资源。
姜的研究是一个很有实用价值的课题。
由于生姜化学成分复杂,组分的组成及含量的最终确定对于姜及其产品的品质鉴定、品种资源的普查和新品种选育、标准化种植以及姜的药效研究和食品加工都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姜是集调味品食品加工原料和药用为一体的高效多用途蔬菜我国近年来出口量逐步增加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栽培面积逐渐扩大。
1.生姜的生产概况1.1生姜的生产分布生姜广泛种植于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4,26(6):4452447Journal of Linyi M edical C ollege 作者简介:武彩霞(19732),女,山东省临沂市人,1995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讲师,主要从事药理学教学及科研工作,已发表论文8篇。
※工作单位为临沂医学专科学校,现在山东大学医学院就读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04210228生姜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武彩霞※,丁 华(山东大学医学院药理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4)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5426(2004)0620445203 关键词:生姜;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生姜为姜科植物姜(Z ingiber of officinal R osc )的新鲜根茎,作为药用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其性味辛温,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行水解毒,化痰止咳之功效。
目前对于生姜的化学成分分析,有效成分的提取,药理作用研究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将其主要药理作用综述如下。
1 生姜的化学成分生姜的现代加工方法主要有水汽蒸馏法、溶剂浸提法、压榨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等。
其化学成分可归属3类[1]:①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单萜类物质,如单萜类的α2派烯,β2倍半萜类的α2姜烯,β2红没药烯等。
②姜辣素:可分为姜酚类,姜烯酚类,姜酮类,姜二酮类,姜二醇类等不同类型。
③二苯基庚烷:可分为线性二苯基庚烷类和环状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活性。
2 生姜的药理活性2.1 抗氧化作用 Ahmed 和Fuhrman[2,3]发现生姜可以调节大鼠脂质过氧化,降低体内过氧化物,刘宁[4]等用加入5%生姜的高脂饲料饲养Wister 雄性大鼠90d ,心脏取血测定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 SH 2Px )和脂质过氧化物(LPO ),与只用高脂饲料饲养的对照组比较,显示生姜可以升高G SH 2Px 、降低LPO ,表明其对体内自由基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或清除作用。
生姜实验报告生姜实验报告引言:生姜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不仅在烹饪中被广泛使用,还有许多医疗保健的功效。
本实验旨在探究生姜的抗菌性能以及其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实验目的:1. 研究生姜的抗菌特性。
2. 探讨生姜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实验材料:1. 生姜2. 细菌培养基3. 细菌培养皿4. 高温灭菌器5. 显微镜6. 实验室器材(试管、移液器等)实验方法:1. 准备生姜提取液:将新鲜生姜切碎,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静置一段时间,过滤出生姜提取液。
2. 制备细菌培养基:按照标准配方制备细菌培养基,并分装到细菌培养皿中。
3. 高温灭菌:将细菌培养皿放入高温灭菌器中,以高温高压的环境杀死细菌。
4. 实验分组:将细菌培养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5. 实验操作:对照组加入普通培养基,实验组加入生姜提取液,分别培养一定时间。
6. 观察结果:使用显微镜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培养皿中的细菌数量和形态。
实验结果:经过观察和比较,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生姜提取液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实验组培养皿中的细菌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2. 生姜提取液还能改变细菌的形态。
实验组中的细菌呈现出不规则形状,与对照组中的细菌形态明显不同。
讨论与分析:1. 生姜的抗菌性能:生姜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姜黄素等成分,这些成分对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实验结果验证了生姜的抗菌性能。
2. 生姜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生姜具有抗炎、促消化、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通过实验可以初步证实生姜的抗菌性能,进一步说明了生姜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生姜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并且对人体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生姜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调味品和药材,用于烹饪和保健。
展望:尽管本实验初步探究了生姜的抗菌性能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
例如,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生姜的抗菌机制,以及生姜在不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结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生姜的抗菌性能和对人体健康的益处。
生姜防治恶心呕吐作用研究进展恶心呕吐是多种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生姜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防治恶心呕吐。
本文综述了生姜防治恶心呕吐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括文献综述、生姜防治恶心呕吐作用机制研究、生姜防治恶心呕吐临床应用研究,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在文献综述中,我们发现生姜防治恶心呕吐的作用在多个动物模型和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
生姜中的主要成分包括姜酚、姜烯酮、姜辣素等,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菌等多种生理功能。
其中,姜酚被认为是生姜防治恶心呕吐的主要有效成分,能够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减轻恶心呕吐症状。
但是,也有研究认为生姜的防治恶心呕吐作用与其中含有的挥发性成分有关。
生姜对于不同病因引起的恶心呕吐的疗效可能存在差异。
在作用机制方面,生姜防治恶心呕吐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神经调节和抗呕吐反射实现的。
姜酚等成分能够抑制胃肠道神经元的活动,降低迷走神经的兴奋性,从而减轻恶心呕吐症状。
生姜还能够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黏膜损伤,缓解胃肠痉挛,进一步减轻恶心呕吐。
在临床应用方面,生姜防治恶心呕吐的作用在多个疾病模型中得到验证。
对于妊娠呕吐,生姜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能够显著减轻恶心呕吐症状,且对胎儿无不良影响。
对于急性胃肠炎和晕动病引起的恶心呕吐,生姜也有一定的疗效。
但是,对于不同疾病模型的疗效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探讨。
生姜在防治恶心呕吐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其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仍需进一步探讨。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深入研究生姜防治恶心呕吐的作用机制,特别是在神经调节和抗呕吐反射方面的研究;2)开展更多针对不同病因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临床试验,探讨生姜的治疗效果及其与疾病类型的关系;3)研究生姜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4)探讨生姜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选择。
生姜,作为药用已经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的中药材。
生姜化工1103 0503110309 王浩简介生姜(ginger),拉丁名为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
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别名有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蜜炙姜。
传统应用姜的根茎(干姜)、栓皮(姜皮)、叶(姜叶)均可入药。
李时珍说,俗话说:“上床萝卜,下床姜”,说的就是姜能开胃,萝卜能消食。
姜味辣而不荤,去邪辟恶。
生吃熟吃,或同醋、酱、糟、盐、蜜煎后调和,无所不宜。
既可作蔬菜、调料,又可入药作果脯,用途极为广泛。
只要是早上外出或者走山路,都宜含一块生姜。
生姜一名的由来传说是苏轼跟他的好友姜制之闲聊时为各种药物取名时以姜制之之名取的。
在应用上,生姜性味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多种功效。
喝生姜红糖水治感冒;生姜有“呕家圣药”之称;生姜还可用于治疗肠炎、痢疾等;生姜外擦对白癜风、斑秃、手癣也有一定治疗效果。
民间有“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及“十月生姜小人参”之说。
还有“每天三片姜,不劳医生开处方”的谚语。
相传,中国在楚汉相争时期,汉高祖刘邦征战河南音山,身染瘟疫,久治不愈。
当地百姓献方“生姜萝卜汤”,刘邦喝后病情大减,再一喝即药到病除。
生姜作为食材时,生姜可为甜味或咸味食物比如汤类、肉类、家禽、海鲜、蔬菜、米饭、面食、豆腐、卤汁、调味汁、水果、蛋糕和饮品等调味。
生姜还可用来制成果酱和糖果。
生姜精油是一些啤酒和软饮料(姜汁汽水)的成分之一。
生姜特别适合与苹果和香蕉搭配食用。
新鲜生姜的味道比干生姜和生姜粉要强烈,干生姜和生姜粉只是作为替代品使用。
生姜粉在西方国家食用广泛,常用来为蛋糕、姜饼和蜜饯等提味,有些咖喱里面也放有生姜粉。
嫩一点的姜可以制成咸菜,在日本,腌生姜是寿司和生鱼片的传统搭配辅料。
稍老一点的姜可以用来制姜汁,姜汁红茶不仅可以去冷散寒,还有解毒杀菌的作用。
姜汤补暖,具有防止感冒的功效,还可以使人们轻松远离“空调病”。
姜的食疗功效和保健妙用-中医食疗学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中医食疗与保健论文第七篇:姜的食疗功效和保健妙用摘要:对药用姜的食疗功效及保健作用进行总结论述以提高人们对姜的认识。
姜味辛、性微温, 入脾、胃、肺经, 具有发汗解表, 温中止呕防晕动, 温肺止咳, 杀菌解毒抗氧化, 抑制肿瘤, 开胃健脾, 促进食, 改善睡眠等食疗保健功效。
姜不仅是一种调味及美食佳品, 它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是当前价廉易得的养生保健佳品。
关键词:药用姜; 药食同源; 养生保健;姜(学名: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 别名生姜、白姜、川姜, 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根茎, 原产于中国, 一种二收, 早秋收嫩姜, 深秋收老姜。
姜药食同源, 不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而且具有丰富的食疗功效, 也是一味极为重要的调味品,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姜, 辛而不劳, 可蔬, 可和, 可果, 可药之说。
《本草纲目》中对生姜的益处也有提及, 如通神明, 归五脏, 除风邪寒热, 止呕吐, 去痰下气, 散烦闷, 开胃气等, 生姜成了古人眼中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家备生姜, 小病不慌、四季吃生姜, 百病一扫光, 从这些俗语中, 生姜的功效和作用也由此可见一斑。
在日常生活中因生姜具有特殊的辣味和香味, 可调味添香, 是不可缺少的调味品, 它不仅可做腥味较强的鱼肉之调配菜, 又可生食、熟食, 可腌渍、盐渍、醋渍, 也可加工成姜汁、姜粉、姜酒、姜干, 还可提炼制作香料的原料。
姜不仅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现代医学中也不断有新的药理作用被发现, 而且因其具有越来越广泛的食疗功效及生活妙用而被人们接受并广泛使用。
1 姜的化学成分挥发油0.25%~3.0%, 其主要成分为姜醇、姜烯、柠檬醛、芳樟醇、甲醛庚烯酮、壬酮、d-龙脑等。
尚含有辣味成分姜辣素(含姜烯酮, 姜酮和姜萜酮) , 天门冬素, 哌啶酸-2, 以及谷氨酸, 天门冬氨酸, 丝氨酸, 甘氨酸等。
有关生姜功效的研究综述
姓名:陈伟光学号:09313004 班级:09制药工程学院:药学院
摘要:生姜,别名生姜、姜皮、姜、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姜、生姜汁。
姜科,姜属。
多年生宿根草本。
性味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能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关键词:生姜、功效、姜黄素
生姜是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既是食品,又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传统中药,具有散寒解表、温中止吐、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的功效。
生姜性温,其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强,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
吃过生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
当身体吃了寒凉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调房间里呆久后,吃生姜就能及时消除因肌体寒重造成的各种不适。
目前对生姜功效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将生姜及其功效的研究综述如下:
一、降温提神增进食欲:
姜中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和芳香等油性的挥发油;还有姜辣素、树脂、淀粉和纤维等。
所以,姜在炎热时节有兴奋、排汗降温、提神等作用;可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症状;生姜还有健胃,增进食欲的作用,夏令气候炎热,唾液、胃液的分泌会减少,因而影响人的食欲,如果在吃饭时食用几片生姜,会增进食欲;生姜对胃病亦有缓解或止痛作用,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所引发的疼痛、呕吐、泛酸、饥饿感等用生姜50克煎水喝,可使症状迅速消除。
二、抗菌防病治疗肠炎:
美国和丹麦的科学家通过试验证实,生姜干粉可缓解晕动病之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效率达90%左右,且药效可持续4小时以上。
民间用吃生姜的办法防止晕车、晕船,有的用生姜片贴内关穴,有明显的防晕效果。
盛夏季节,细菌生长繁殖异常活跃,容易污染食物而引起急性肠胃炎,此时适当吃些生姜或用干姜加茶用沸水冲泡后饮用,能起到防治作用。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生姜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对沙门氏菌效果明显。
生姜还有杀灭口腔致病菌和肠道致病菌的作用,用生姜水含漱治疗口臭和牙周炎,疗效显著。
三、开胃健脾防暑救急:
夏天,人们贪凉,喜爱电扇空调对着吹,很容易受寒,引起感冒。
这时及时喝点姜糖水,将有助于驱逐体内风寒。
中医认为生姜能“通神明”,即提神醒脑。
夏季中暑昏厥不省人事时,用姜汁一杯灌下,能使病人很快醒过来。
对一般暑热,
表现为头昏、心悸及胸闷恶心的病人,适当吃点生姜汤大有裨益。
我国传统的防暑中成药——人丹,里面就含有生姜的成分,目的就是驱风健胃和提神醒脑。
四、抗肿瘤作用:
美和其他姜科植物的一些辛辣成分有抗肿瘤作用。
生姜醇能抑制12-0-十四酰佛波醇-13-乙酸酯(TPA)所致的小鼠肿瘤,与辣椒素协同对小鼠癌症有化学抑制作用。
另有实验表明,姜的主要辛辣成分6-生姜醇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该成分可明显抑制7,12-双苯蒽引起的雌性 ICR小鼠的表皮乳头状瘤生成,也能抑制佛波醇酯诱发的炎症。
五、抗氧化作用:
鲜姜的提取物(5.56mg·mL-1)有清除阴氧离子自由基的作用;可缓解氧自由基诱发的氨基多糖解聚反应,有利于维护结络组织、骨关节的生理功能,可控制某些炎症的发展。
又有实验证实,鲜生姜提取液0.8mL(含0.4g 生药)对四氯化碳导致的小鼠肝SOD酶活力下降有明显回升作用,并能较强抑制四氰化碳造成的脂质过氧化作用,降低肝脏中LPO含量,提示生姜有抗氧化作用。
王桥等的实验表明:生姜石油醚提取物(1.0,2.0,3.0,4.0,5.0,6.0g· L-1)
抑制O
2-对红细胞的氧化,对红细胞有保护作用;对 Q
2
-化红细胞的程度和速度
均有抑制作用;能保护红细胞的膜蛋白免受H
2O
2
的氧化;对Fenton反应产生
的·OH有很强的清除抑制作用,2.0g·L-1时清除率和抑制率可达90%以上;对Fe2+-半胱氨酸诱导小鼠肝微粒体LPO产生MDA 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增大,抑制作用亦增强,C= 4.0g·L-1可以认为是产生抑制作用的最低有效浓度。
在4 种氧自由基产生体系中,生姜石油醚提取物都有十分显著的抑制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以成为一种高效的氧自由基清除剂。
另有实验证明,生姜挥发油(0.16ml·L-1)能清除、抑制软骨细胞受
黄腐酸刺激而产生的H
2O
2
,可能是挥发油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和还原性物质如
姜酚、姜酮、美烯酚等所含的酸羟基结构可以从多种途径清除抑制黄腐酸刺激软骨细胞产生的活性氧,但何种成分起作用及作用机制尚未深明。
宋学英的抗缺氧实验中,以生姜不同提取物对小鼠耐常压密闭缺氧时间为指标,发现
1.5mL生姜醚提取物· kg-1体重对小鼠的耐缺氧能力有明显增强作用,但生姜皮醚提取物作用不明显(可能是生姜皮油中含有能清除自由基的物质少);与对照组相比,10g,20g,30g·kg-1体重的生姜水提物、醇提物均能增加小鼠的耐缺氧时间。
增加生姜水提物的剂量不能延长小鼠的耐氧时间,而随着醇提物剂量的增加小鼠的耐缺氧时间也随之延长。
当给姜量增至30g·kg-1时,作用更加明显。
这是因为脑缺氧可使机体的自由基增加,而生姜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增加机体的抗氧化活性,减少了自由基对机体的损害,从而延长了小鼠的耐缺氧时间。
六、降低胆固醇作用:
口服二萜类化合物(E)-8β-17-epoxylabd-12-ene-15,16- dial (ZT)对大鼠肝胆固醇合成有抑制作用,且抑制生物合成有剂量依赖性;吐温
-80可加强其抑制作用。
口服50mg· kg-1、100mg·kg-1、200mg·kg-1,则可使血浆胆固醇值分别下降17%、25%、46%,并有剂量依赖性。
成年雄性白化变种型Wister大鼠,分别以大蒜2%(W/M)、生姜+大蒜、生姜0.5%(W/M)喂养4周后检测其血清生化参数。
除了生姜组外,其余各组体重显著增加。
各组血糖和总胆固醇值和碱性磷酸酶均显著降低。
而仅有生姜组、生姜+大蒜组的血清HDL-明固醇明显降低,并且后一组的效果更明显。
对家免给药胆固醇造模10周,其血清及组织中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血清酯蛋白和磷脂显著增加。
给予生差的乙醇提取物(200mg/kg,po),与吉米洛齐(一种标准的口服调血脂药)相比,可观察到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
而胆固醇总值高被认为是大动脉硬化症的主要病因。
家兔给予生姜汁后其想动脉硬化症的机率小、程度轻。
以上结果提示生姜可作为一种降血脂药来开发。
参考文献:
1、翁维健.生姜.中医饮食营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20-225
2、刘雪梅.生姜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