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的药理作用及临床运用概况
- 格式:pdf
- 大小:301.87 KB
- 文档页数:3
生姜的功能主治和功效功能主治生姜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和药材,它具有多种功能主治:1.止痛:生姜具有明显的止痛作用,特别对于头痛、牙痛和关节炎等疼痛症状的缓解效果显著。
2.驱寒暖身:生姜含有辣味物质姜辣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体温,缓解寒冷引起的不适。
3.改善消化:生姜能够促进胃液的分泌,增加食欲,缓解胃部不适和消化不良。
4.抗炎抗菌:生姜具有较强的抗炎和抗菌作用,能够有效抵抗病毒和细菌的侵袭,提高人体免疫力。
5.镇吐止呕:生姜能够缓解晕车、呕吐等症状,对于孕妇的孕吐和化疗后引起的恶心呕吐也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功效除了上述的功能主治外,生姜还具有许多其他的功效:1.缓解食欲不振:生姜能够刺激胃肠道,增加食欲,特别对于老年人、孕妇和病后恢复期的食欲不振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2.降低血压:生姜中的有效成分有助于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预防感冒:生姜具有温阳的特性,可以提高人体的抵抗力,预防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
4.改善血液循环:生姜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和肌肉酸痛,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5.抗氧化:生姜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具有抗衰老的作用,可以延缓细胞老化,保持皮肤的年轻和健康。
如何食用生姜生姜可以用于烹饪和药用,并有多种食用方式:•生姜可以切片或切成丝状,加入炒菜或煮汤中,增加菜肴的香味。
•可以将生姜剁碎,加入饮料中泡茶,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
•生姜还可以用来制作姜汁,加入蜂蜜和热水中饮用,有助于缓解感冒和咳嗽症状。
•可以将生姜片用油炒制,与蔬菜或肉类一起食用,增加口感和风味。
需要注意的是,个别人群在食用生姜时应慎重:•孕妇在怀孕初期食用生姜需适量,避免影响胎儿发育。
•高血压患者在食用生姜前应咨询医生,避免影响血压调节。
•对生姜过敏或胃寒体质的人应避免过量食用生姜。
综上所述,生姜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和功效,不仅适用于烹饪调味,还可以作为一种药材来使用。
适量食用生姜有助于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和缓解不适症状。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别名〕姜。
〔来源〕为姜科姜属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 Rose.的根状茎。
〔成分〕含挥发油0.25~3 %,油中的主要成分为姜醇、姜烯、水芹烯、莰烯、柠檬醛、芳樟醛、甲基庚烯酮、壬醛、d-龙脑等。
尚含辣味成分姜辣素,分解后为油状辣味成分姜烯酮和结晶辣味成分姜酮和姜萜酮的混合物。
此外,尚含氨基酸、树脂状物及淀粉等。
〔作用〕一、历代经验1.发表散寒:《名医别录》:“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
《日用本草》:“治伤寒、伤风、头痛、九窍不利”。
《本草纲目》:“生用发散,熟用和中”。
2.散寒止咳:《本草经集注》:“归五脏,去痰下气”。
《本草拾遗》:“去冷除痰”。
《药性本草》:“主痰水气满,下气,生与干并治嗽,……”。
3.健胃止呕:《珍珠囊》:“益脾胃,散风寒”。
《食疗本草》:“止逆,散烦闷,开胃气”。
《本草从新》:“姜汁,开痰,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煨姜,和中止呕”。
《会约医镜》:“煨姜,治胃寒,呕吐,吞酸”。
4.解毒作用:《本草拾遗》:“汁解药毒”。
《医学启源》:“温中去湿,制厚朴、半夏毒”。
《本草纲目》:“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
《日用本草》:“解菌蕈诸物毒”。
此外,尚有发汗及去狐臭作用。
二、近代研究1.兴奋中枢神经:姜对大脑皮层有兴奋作用,并有拮抗催眠剂作用。
对延髓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均有兴奋作用。
能增进血液循环,使血压上升,促进排汗,从而给呼吸和代谢以良好的影响〔1〕。
2.健胃作用:生姜煎液对口腔及胃粘膜有刺激作用,总的说来能引起消化液的分泌增加,但胃蛋白酶对蛋白的消化减弱,而脂肪酶的作用增强。
并能抑制异常发酵,促进积气的排出〔2、 3〕。
3.止吐作用:生姜浸膏能抑制硫酸铜引起的呕吐,姜油酮及姜烯酮的混合物也有止呕效果。
对阿朴吗啡引起狗的呕吐及洋地黄引起鸽的呕吐无效。
〔4〕4.抗菌作用:1:1的生姜浸液在体外有抑制堇色毛癣菌的作用。
生姜在试管内有杀灭阴道滴虫的作用〔5~6〕。
生姜的药理作用和炮制方法生姜,性温,味辛、甘,气味俱厚,浮而升,阳也。
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乘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
接下来小编跟你分享生姜的药理作用和炮制方法。
生姜的药理作用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对装有隔离小胃及食道瘘的狗,用50%煎剂置于口腔中,可对胃酸及胃液的分泌呈双相作用,最初数小时内为抑制,后则继以较长时间的兴奋。
向胃内灌注25%煎剂200ml,则呈兴奋作用。
隔离小胃狗试服生姜0.1-1.0g,胃液分泌增加并刺激游离盐酸分泌,但胃蛋白酶对蛋白的消化作用却降低,脂肪酶的作用增强。
浸膏能抑制硫酸铜引起的狗的呕吐,服姜汁10-50%30ml也有效,但5%30ml则无效。
从生姜中分离出来的姜油酮及姜烯酮的混合物亦有止吐效果,最小有效量为3mg,对阿朴吗啡引起的狗呕吐及洋地黄引起的鸽呕吐均无效。
家兔经消化道给予姜油酮可使肠管松弛,蠕动减退。
生姜是驱风剂的一种,对消化道有轻度刺激作用,可使肠张力、节律及蠕动增加,有时继之以降低,可用于因胀气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肠绞痛。
2.对循环和呼吸的作用:正常人口嚼生姜1g(不咽下),可使收缩压平均升高11.2mm汞柱,舒张压上升14mm汞柱,对脉率则无显著影响。
酒精提取液对麻醉猫血管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对心脏也有直接兴奋作用。
3.抗菌及抗原虫作用:体外试验水浸剂对堇色毛癣菌有抑制作用,对阴道滴虫有杀灭作用。
4.其他作用:蛙皮下注射、家兔静脉注射大量姜油酮,能引起中枢运动麻痹,对兔有时血压可下降。
生姜的炮制方法1.生姜:拣去杂质,洗净泥土,用时切片。
2.鲜姜粉:取鲜生姜,洗净,捣烂,压榨取汁,静置,分取沉淀的粉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3.煨姜:取净生姜,用纸六、七层包裹,水中浸透,置火灰中煨至纸色焦黄,去纸用。
生姜的用法记载1.《本经》:去臭气,通神明。
2.《食物本草》:孙真人云,姜为呕家圣药。
盖辛以散之,呕乃气逆不散,此药行阳而散气也。
生姜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生姜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
它的性味归经为辛、温,入肺、脾、胃经。
生姜具有广泛的功效和应用,包括清热解毒、健胃止呕、散寒温经、化痰止咳、止痛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姜的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
生姜的性味辛,具有散发辛辣气味的特点。
辛味能散寒散邪,具有温中散寒、温经散寒的作用。
因此,生姜主要用于肺寒、胃寒和脾寒的病症,如感冒、咳嗽、胃寒呕吐等。
生姜的温性能提升阳气,促进血液循环,具有温肾壮阳、温经散寒的功效。
因此,生姜对于肾阳虚、寒凝经络引起的疼痛也有一定的作用。
生姜的归经为肺、脾、胃经。
肺主呼吸,脾主运化,胃主水谷。
生姜对于肺部疾病具有较好的祛寒散痰的功效,如感冒、咳嗽、哮喘等病症。
对于脾胃虚寒导致的消化不良、胃痛、腹泻等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生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生姜能发散辛温之性,可用于清热解毒、祛邪降火的病症,如高热、咽喉肿痛等。
同时,生姜还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对于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如感冒、咽炎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生姜具有健胃止呕的作用。
生姜能温中驱寒,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减轻胃纳减退、呕吐等症状。
同时,生姜还能疏散肠气,有助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胀、胀气等问题。
生姜散寒温经的功效也被广泛应用。
生姜温性并能温经散寒,对于经络寒凝、寒湿痹阻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生姜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寒邪、湿邪的排出,缓解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不适。
生姜还具有止呕的功效。
生姜含有姜酮类物质,能刺激味觉神经,改变呕吐的神经传导,对于呕吐引起的恶心、呕吐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因此,生姜在旅途中晕车、孕妇晨吐等情况下经常被使用。
生姜具有止痛的作用。
生姜能温中散寒,促进血液循环,对于寒邪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生姜还含有姜酮类物质,具有镇痛作用。
因此,生姜对于头痛、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总的来说,生姜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止呕、散寒温经、化痰止咳、止痛等功效。
生姜的主要成分和药理作用核心提示:生姜的主要成分和药理作用生姜的主要成分生姜含挥发油0.25%〜3.0%,主要成分为姜醇(Zingiberol) 、姜烯(Zingiberene)、水芹烯(Phellandrene)、.............生姜的主要成分生姜含挥发油0.25%〜3.0%,主要成分为姜醇(Zingiberol)、姜烯(Zingiberene)、水芹烯(Phellandrene)、莰烯(Camphene)、柠檬醛(Citral) 、芳樟醇(Linalool)、甲基庚烯酮(Methylheptenone) 、壬醛(Nonyl aldehyde) 、d- 龙脑(d-Borneol) 等. 尚含辣味成分姜辣素(Gingerol), 分解则变成油状辣味成分姜烯酮(Shogaol)和结晶性辣味成分姜酮(Zingerone) 、姜萜酮(Zingiberone) 的混合物. 又含天门冬素、哌啶酸-2(Pipecolic acid) 以及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等. 此外,尚含有树脂状物质及淀粉.生姜的药理作用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生姜是治疗盐酸-乙醇性溃疡的有效药物,其有效成分为姜烯,具有保护胃黏膜细胞的作用. 在芳香健胃生药中,特别是姜科植物中多含有姜烯等萜类精油成分,是健胃生药的有效成分之一. 生姜煎剂对犬胃酸及胃液的分泌呈抑制与兴奋的双向作用,最初数小时内抑制,以后则继以较长时间的兴奋. 生姜煎剂(10%)1.2mg/ 只给大鼠灌胃,可显著抑制盐酸性和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用消炎痛阻断PG合成后,生姜的保护作用消失,说明其保护机制可能与促进胃黏膜合成和释放内源性PG有关.生姜能使胃蛋白酶作用减弱,脂肪分解酶的作用增强. 生姜可严重破坏胰酶中的淀粉酶使胰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显著下降•还可抑制淀粉酶中的B -淀粉酶,阻碍淀粉糖化.生姜可作用于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系统,有抑制胃机能及直接兴奋胃平滑肌的作用.利用大鼠小肠还流法对磺胺脒的吸收促进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姜的水提取物有显著的吸收促进作用,增强其生物利用度,充分发挥疗效.生姜浸膏能抑制硫酸铜引起的狗的呕吐. 从生姜中分离出来的姜油酮及姜烯酮的混合物亦有止呕效果,最小有效量为3mg, 对中枢性催吐药阿朴吗啡引起的狗呕吐及洋地黄引起的鸽呕吐均无效,故认为生姜有末梢性镇吐作用.家兔经消化道给予姜油酮可使肠管松弛,蠕动减退. 生姜是驱风剂的一种,对消化道有轻度刺激作用,可使肠张力、节律及蠕动增加,有时继之以降低,可用于因胀气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肠绞痛.实验表明:生姜油对大鼠四氯化碳性肝损伤有治疗作用,能使血清SGPT降低;对小鼠四氯化碳性肝损伤有预防作用,并能降低BSP潴留量.生姜蜂蜜封存液5ml/kg给大鼠灌胃,对四氯化碳性肝损伤亦有治疗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血清SGPT和SGOT明显降低,肝小叶破坏、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亦较轻; 对60%乙醇所致之大鼠肝损伤同样有效.2.对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作用生姜醇提取物对麻醉猫血管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对心脏也有直接兴奋作用. 正常人口嚼生姜1g( 不咽下) ,可使收缩压平均升高 1.489kPa(11.2mmHg) ,舒张压上升 1.862kPa(14mmHg). 对脉率则无明显影响.生姜的水提取物能显著减少人血小板标记花生四烯酸(AA)生成TXB2及PGS的量,降低PG 内的过氧化物的形成,并有强烈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生姜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生姜油能明显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对抗戊四氮惊厥,镇痛,并能降低酵母致热大鼠体温. 对中枢神经的作用部位是脊髓以上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兴奋突触的易化过程有某种联系.生姜油0.4ml/kg 给大鼠灌胃,对蛋清性足肿有显著抑制作用,作用维持 5 小时,强度近似阿司匹林300mg/kg;0.25ml/kg 给大鼠灌胃,可显著抑制棉球肉芽肿,并使胸腺萎缩,肾上腺重量增加,提示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关•生姜油0.25〜0.4ml/kg 灌胃,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郭肿胀、组胺或醋酸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有显著抑制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鲜姜注射液5g/kg 或10g/kg, 有明显的镇痛作用.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生姜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宋内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与浓度呈依赖关系. 尤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生姜根提取物与HBsAg作用1〜3小时可使HBsAg的P/N值显著下降,但超过 3 小时后其下降率不再增加. 生姜水浸剂在体外对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有强烈的杀菌作用. 在试管内对毛癣菌有抑制作用. 姜根茎中的姜醇和姜酚具有杀灭软体动物和杀灭血吸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血吸虫病.5.抗氧化作用研究表明:生姜有抗氧化作用.在肥猪肉中加入5%〜10%姜片煮沸1〜4 小时,可防止猪肉腐败;用此法煮4小时的肥肉,其过氧化物值(POV)和硫巴比妥酸值(TBA)与鲜肥猪肉相似;加入20%或50%生姜煮沸4小时的肥猪肉,在30C的温度下放置90日,其POV和TBA几乎没有变化.姜的水、乙醇和醚提取物对亚油酸钾酯的氧化作用也有显著抑制作用■尚有报告指出,加入活性氧清除剂或姜提取物,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引起的DNA损伤; 姜提取物亦能抑制活性氧的产生和亚油酸的氧化.6.其他作用生姜泥和生姜浸出液对创伤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生姜汁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癌细胞生长. 在一些抗肿瘤药物中加入生姜提取物能减轻肿瘤药物的副作用. 生姜在模拟胃液条件下对亚硝化反应有明显阻断作用,其抑制亚硝酸合成的有效成分对热稳定,在沸水中加热相当长时间后,仍保持相当强活性. 生姜提取物具有抗过敏的药效,能防止过敏性休克,预防某些鱼类蛋白质引起的荨麻疹。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禁忌生姜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和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功效与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姜的功效与作用,并列举一些生姜的禁忌。
一、生姜的功效与作用:1.缓解消化不良:生姜具有刺激胃肠黏膜分泌、增强消化液分泌和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从而能够缓解消化不良、胃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2.防治呕吐:生姜具有镇吐作用,可用于治疗晕车、船舶晕吐、孕妇晨吐等症状。
3.缓解风寒感冒:生姜具有温阳的性质,可以促进体内血液循环,从而缓解风寒感冒的症状,如头痛、鼻塞、咳嗽等。
4.抗炎镇痛:生姜中的活性成分姜黄素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可以缓解关节炎、肌肉疼痛等疼痛症状。
5.降低血糖和血脂:生姜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调节血糖水平,同时具有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有助于预防和改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6.防治恶心和呕吐:生姜可以减轻恶心和呕吐感,对于放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孕妇孕吐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7.改善血液循环:生姜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提高机体的代谢和免疫力。
8.提高免疫力:生姜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9.抗氧化:生姜中的姜黄素是一种强效的天然抗氧化剂,可以减少自由基的损伤,预防衰老和慢性疾病。
二、生姜的禁忌:1.气虚胃寒者:生姜属于温性食物,对于气虚胃寒的人来说,食用生姜可能会导致胃痛、恶心、腹泻等症状加重。
2.高血压患者:生姜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食用过多或过多纯姜汁可能会导致血压上升,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不宜过量食用。
3.心血管疾病患者:生姜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但对于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特别是存在心律不齐、心血管病变等情况时,过量食用可能会对心脏产生不良刺激。
4.出血性疾病患者:生姜具有抗凝血作用,对于出血性疾病患者来说,食用过多的生姜可能会加重出血风险。
5.孕妇:尽管生姜可以缓解孕妇妊娠反应的症状,但过量食用生姜可能会导致子宫平滑肌收缩,增加流产和早产的风险,因此孕妇应该限制生姜的摄入量。
中药养身秘方生姜的散寒作用生姜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的中药材,它不仅在烹饪中被用来增添风味,更被视为一种有益于健康的养生秘方。
本文将介绍中药养身秘方生姜的主要作用之一——散寒作用。
一、生姜的特性及其对寒邪的作用生姜,即姜黄,是姜科植物姜的地下茎。
它具有辛温的性质,味辣而微苦。
生姜富含挥发油、姜黄素、姜辣素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使得生姜具有散寒作用。
二、散寒作用的主要表现散寒作用是指生姜通过调节人体的温度平衡,消除体内寒邪,达到温暖身体的效果。
具体表现如下:1. 发散表面寒气:生姜能通过刺激皮肤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使体表的寒气得到有效散发,从而缓解寒冷引起的不适。
2. 刺激身体代谢:生姜能提高人体的代谢水平,加速能量的产生和消耗,从而增加体内的热量产生,对抗外界的寒冷。
3. 缓解寒性症状:生姜可以缓解由寒邪引起的症状,如寒症、寒疼等。
它通过温热肾脏和脾胃,促进体内阳气的运行,消除寒邪对身体的影响。
三、生姜的散寒应用生姜的散寒作用在中医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方式:1. 生姜水洗澡:将一块新鲜的生姜切片,加入热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将身体浸泡在水中,轻揉肌肤。
这样可以通过蒸腾作用达到散寒的效果,同时还能促进血液循环。
2. 生姜茶:将生姜切成薄片,加入开水中煮沸,然后倒入杯中,可以适量添加蜂蜜调味。
饮用生姜茶有助于提升体温,驱散体内的寒气。
3. 生姜艾灸:将生姜切成薄片,放在艾叶上,然后将艾叶和生姜一起燃烧,对特定部位进行艾灸。
这样可以通过热量和药性的共同作用,达到散寒的效果。
四、生姜散寒应用的注意事项在应用生姜进行散寒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个人体质:个体差异会导致对生姜的散寒作用有所差异,因此应根据个人体质合理使用生姜。
2. 用量适度:生姜属于辛烈的中药材,使用过量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控制好用量。
3. 配伍慎重:生姜虽然有散寒作用,但与某些中药材有可能产生相互影响,因此,在使用时需要遵循中医的配伍禁忌。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对生姜使用功效的研究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鲜根茎,具有芳香和辛辣气味,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生姜的功效与作用,以及近年来对生姜使用功效的研究情况。
一、生姜的药用功效中医认为:味辛性温,入肺、胃、脾三经。
发表、散寒,止呕,去痰。
治风寒感冒,呕吐,痰饮,喘咳。
为“呕家”之圣药。
生姜还能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畜肉等毒。
生姜使用方法:内服:煎汤,3-10克;或捣汁。
外用:捣敷,擦患处或炒热熨。
阴虚内热者忌服。
二、现代科学对生姜功效作用的研究现代研究:生姜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钙、磷、铁外,还含有挥发油、姜辣素、天门冬素、酪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等。
实验证明,吃姜发汗,就在于姜辣素刺激心脏、血管、皮肤、促使全身毛孔舒张,从而散热出汗,随之带出病菌毒素污物。
姜辣素还能刺激味觉神经,促使消化液分泌,增强消化吸收功能,起健胃止呕的作用。
日本学者新近的研究表明:生姜的辛辣成分被人体吸收后,可抑制体内过氧化脂肪质的产生,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三、有关生姜功效作用的民间常用验方1、风寒感冒:生姜芥菜汤。
每次鲜芥菜500克,洗净切断,生姜10克,切片,加清水4碗煮至2碗,用少许盐调味,1日内分2次服饮。
2、呃逆:取生姜(选用新鲜多汁之品)一块,洗净,切成薄片,用时取生姜片放入口中咀嚼,边嚼边咽姜汁,一般嚼1-3片后呃逆可止。
对伴有急性口腔、咽喉炎症的患者慎用。
3、久咳不愈或百日咳:生姜夹柿饼。
每次用水洗净去皮生姜3-6克,柿饼1个剖开,将生姜切碎夹于柿饼内,以文火焙热,同吃。
4、急性喉炎:生姜50克,白萝卜100克,分别洗净,切碎,用洁净纱布绞汁。
二液混匀,不计用量,频频含咽。
每日3次。
5、萎缩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鲜生姜250克,红糖、菜油各500克制成膏状。
6、急性细菌性痢疾:取鲜生姜46克,红糖31克,共捣为糊状,每日3次分服,7天为1疗程。
干姜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干姜,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等症状。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干姜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逐渐深入,为干姜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干姜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干姜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在化学成分方面,干姜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挥发油、姜辣素、黄酮类化合物等。
这些成分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对干姜的药理作用起着重要作用。
在药理作用方面,干姜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微生物感染等多种作用,其机制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和靶点。
这些研究成果为干姜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文将从干姜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两个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对干姜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还将对干姜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干姜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干姜的化学成分干姜,作为中医药学中的一味重要药材,其化学成分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
这些化学成分赋予了干姜独特的药理作用,使其在中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干姜的化学成分得到了深入的研究,为干姜的药理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干姜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酚酸类化合物等。
其中,挥发油是干姜最具特色的成分之一,主要包括姜烯、姜醇、姜酚等。
这些挥发油成分赋予了干姜其特有的辛辣和芳香气味,同时也在干姜的药理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是干姜中的另一类重要成分,如姜黄素、6-姜酚等,它们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酚酸类化合物如原儿茶酸、香草酸等也是干姜的重要成分,它们在抗炎、抗菌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药理作用。
除了上述成分外,干姜还含有一些其他的化学成分,如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等。
生姜的医疗作用生姜的医疗作用潍坊学院张炤玒生姜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必需品,在食物中应用自不待言。
如姜油、姜汁啤酒、姜酒、白糖姜片、酱生姜、风味姜片,以姜为特色制作的名菜在酒桌上常见。
中药的传统应用,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脉化饮。
主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呕家圣药,风寒湿痹,阳虚吐衄,下血、腹胀、泄泻、头痛牙痛、跌打损伤疼痛等。
现代药理,抗菌、抗滴虫、抗血小板凝集,兴奋呼吸,促进消化,抗氧化,对食品污染的协同抗菌作用,兴奋心脏,保护胃粘膜、保护肝脏,扩张血管,促进血液环境。
生姜中的辛辣成分能燃烧体内脂肪,对肥胖体型的减肥很有帮助,食后可排出体内多余脂肪,还能改善寒性体质,近代临床中降血脂、降血糖、抗癌等功效。
尤其对老年痴呆症有预防和治疗双重功效。
药食同行,每日离不开姜,让保健行为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生姜成为人们健康的保姆和保镖。
一、姜的概述(一)药材来源:为姜科植物,多年生草本,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根茎入药。
药用生姜、干姜、炮姜。
也可用姜汁、姜皮。
生姜原产东南亚,印度、马来西亚、亚热带森林地区,我国也是姜的发源地之一。
公元三世纪,我国的姜传入日本。
欧州人对生姜认识最早是到中国旅行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其时已是十三世纪,姜传入欧洲后,曾被当作贵重的香料。
后来哥伦布发现大陆,姜又传到墨西哥。
现今我国生姜出口欧洲市场上占很大比重。
(二)性味归经:辛微温,生姜入脾、胃、肺三经,干姜入脾、胃、肺、心、肾经。
(三)主要功能:为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止呕、泄泻、脘腹冷痛、肢体脉微、痰饮喘咳、解毒。
入肺经能发散风寒,入脾经,能温中祛湿,入胃经用于胃寒呕吐。
生姜功能:(1)散寒解表,用于风寒感冒,多作辛温发汗剂中之辅助品,以增强发汗作用。
(2)温胃止呕,用于胃寒呕吐常与半夏同用。
(3)化痰行水,用于痰饮咳喘,脘腹痞胀,常与半夏、黄连同用(如生姜泻心汤)。
(4)解毒,能解半夏,南星毒。
生姜的功效和医疗作用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根茎,是优良的调味品,还是做酱菜、腌制佳品。
主产于四川、广东、山东、陕西等地,以块大、丰满、质嫩者为佳。
自古以来,它就以自身特有的辛辣芳香而博得人们的喜爱。
姜,原产于东南亚,我国的栽培历史也很悠久,《礼记》中有“楂梨姜桂”的记载。
1.营养价值姜有发汗解表,温肺止咳,温中止呕,调味的作用。
用于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咳嗽、食滞、腹泻等症。
配料用姜,可以增加香辣味,消除腥膻味,开胃,增进食欲。
姜的种类较多。
若按姜芽的颜色来分,一般分为红爪姜和黄爪姜。
著名的品种有山东平度大姜,其形如手掌,每块重约250克,味道辛辣而香气较浓。
浙江的黄爪子姜,则以肉黄如蜡,质细香浓而著称。
广东产的大肉姜又具有块大、细嫩、纤维少、辣味轻的特点,适宜用来做菜和加工糖姜片。
此外,山东莱芜的片姜、湖南的茶陵姜、湖北的来凤姜、安徽的临泉姜、广西的西林姜、四川的犍为白姜、陕西的汉中党姜和辽宁的丹东白姜等都是著名的优良品种。
2.食疗方①治疗风寒感冒。
取生姜10克,红糖10克,水煎,趁温时服。
②治疗妊娠呕吐。
取姜汁数滴,与l小杯甘蔗汁对和,代茶饮用,每日2-3次。
③治疗慢性胃炎。
取生姜、橘皮各9克,共煎汤饮服。
或用生姜6克,法半夏6克,香砂仁10克,水煎,温服,每日l剂,煎2次,10-15剂为一疗程。
④治疗风寒咳嗽。
取梗米50克熬粥,快熟时,加入洗净留皮的生姜丝10克,略煮,温服,每日吃1-2次,连服2-3天。
或把15克生姜与50克蜂蜜入水煎沸,早晚各温服1次。
⑤治疗寒喘。
取15克生姜切碎,与1只鸡蛋调匀,以香油炒熟热吃,每日1次,连续5天可愈。
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取生姜、大蒜、辣椒各9克,同面条煮食,趁热吃,出微汗为度,连服10日,每日2次。
⑦手脱皮。
生姜50克,白酒100毫升,浸24小时后擦,每日2次。
⑧止痛。
生姜100克,挤压敷于压痛部位,以纱布固定,对急性扭伤有较好的止痛作用。
牙痛时,切一片生姜咬在痛处即可止痛。
姜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姜是一种常见的香辛料,也是一种草本植物,被广泛用于烹饪和医学用途。
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功效,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使用姜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禁忌症,以免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姜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使用姜时的禁忌症。
姜的功效与作用1.缓解胃肠道不适:姜具有温中散寒、理气和胃的作用,能够帮助消化,缓解腹胀、消化不良和胃酸倒流等胃肠道症状。
姜含有姜醇和姜烯等成分,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强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镇痛和抗炎作用:姜中的姜黄素具有较强的镇痛和抗炎作用,能够缓解头痛、关节炎和其他疼痛症状。
姜黄素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疼痛和肿胀。
3.提高免疫力: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B6、镁和锰等,这些营养物质能够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减少感冒和流感的发生。
此外,姜还含有具有抗菌作用的成分,能够对抗病毒和细菌,预防感染。
4.促进血液循环:姜中的姜辣素具有刺激血液循环的作用,能够扩张血管,促进血液的流动,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姜还能够减少血栓的形成,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5.抗氧化作用:姜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如姜醇和姜黄素等,能够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延缓衰老过程,保护细胞免受损害。
姜还能够减少肿瘤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6.平衡血糖:姜含有一种叫做姜烯酮的成分,具有调节血糖水平的作用。
姜能够减少胰岛素的释放,降低血糖浓度,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7.增加食欲:姜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能够提高胃肠道的蠕动,增加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姜还能够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加口腔和胃部的消化酶活性,进一步促进食物的消化。
8.缓解咳嗽和呼吸道症状:姜具有祛痰、止咳和舒缓呼吸道症状的作用,能够缓解咳嗽、喉咙痛和鼻塞等呼吸道疾病的症状。
姜中的姜辣素能够刺激呼吸道粘液的分泌,改善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等炎症疾病。
9.促进代谢:姜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能够加快脂肪分解和糖类代谢,减少脂肪和糖类的堆积,防止肥胖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生姜温中散寒止呕止泻生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常见调料,其温中散寒、止呕止泻等功效备受人们的喜爱和青睐。
本文将就生姜的药理作用、应用范围以及使用方法进行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正确使用生姜。
一、生姜的药理作用1. 温中散寒:生姜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能够提升人体的体温,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寒凉体质。
尤其适用于寒性胃痛、腹痛等症状的缓解。
2. 止呕:生姜含有一种称为姜黄素的成分,具有镇吐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呕吐的症状。
无论是由于感冒、胃炎还是运动晕眩引起的呕吐,生姜都能够起到一定的止呕作用。
3. 止泻:生姜含有挥发油、树脂和姜酮等成分,具有止泻的作用。
对于因寒凉或腹寒引起的腹泻,尤其是腹痛伴随的腹泻,生姜能够缓解肠道痉挛,收敛肠胃,缓解腹泻症状。
二、生姜的应用范围1. 感冒发热:在感冒初期,可以使用生姜泡水喝,或者将生姜切片煮水,加入适量的红糖或蜂蜜调味,具有解表退热的功效。
2. 寒性胃痛:寒凉胃痛常伴有胃部冷痛感,可以用生姜片煮水,温服,能够缓解胃部寒冷感,改善胃痛症状。
3. 早孕反应:早孕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通过生姜的止呕作用来缓解。
可以用生姜片煮水喝,或者将生姜切成细丝,用热水冲泡成姜茶,少量频率多次饮用。
4. 腹泻:生姜具有收敛肠道、止泻的功效,适用于因为腹寒引起的腹泻。
可以将生姜切片或切丝,用热水冲泡成姜茶,配合饮食调理,能够帮助缓解腹泻症状。
三、生姜的使用方法1. 泡水:生姜切片,加入适量的开水浸泡,稍微焯水后即可饮用。
也可以加入适量的红糖或蜂蜜调味。
2. 姜茶:生姜切片或切丝,用开水冲泡成姜茶,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蜂蜜或柠檬汁调味。
3. 炖汤:在炖汤的过程中,可以加入适量的生姜片,增加汤的味道,同时发挥生姜的温中散寒作用。
总之,生姜作为一种常见而有效的中药材料,具有温中散寒、止呕止泻的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感冒发热、胃痛、早孕反应以及腹泻等症状的缓解中。
使用生姜时,可以选择泡水、制作姜茶或者加入炖汤等方式,根据不同的症状和个人口味进行使用。
生姜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生姜作为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普通食品,经现代研究证明,不但不致癌,而且还有防癌的作用。
其各种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如下:一、现代研究生姜主要成分含挥发油0.25%~3.0%,主要成分为姜醇(Zingiberol)、姜烯(Zingiberene)、水芹烯(Phellandrene)、莰烯(Camphene)、柠檬醛(Citral)、芳樟醇(Linalool)、甲基庚烯酮(Methylheptenone)、壬醛(Nonyl aldehyde)、d-龙脑(d-Borneol)等.尚含辣味成分姜辣素(Gingerol),分解则变成油状辣味成分姜烯酮(Shogaol)和结晶性辣味成分姜酮(Zingerone)、姜萜酮(Zingiberone)的混合物.又含天门冬素、哌啶酸-2(Pipecolic acid)以及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等.此外二、生姜的药理作用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生姜是治疗盐酸-乙醇性溃疡的有效药物,其有效成分为姜烯,具有保护胃黏膜细胞的作用。
在芳香健胃生药中,特别是姜科植物中多含有姜烯等萜类精油成分,是健胃生药的有效成分之一。
生姜煎剂对犬胃酸及胃液的分泌呈抑制与兴奋的双向作用,最初数小时内抑制,以后则继以较长时间的兴奋。
生姜煎剂(10%)1.2mg/只给大鼠灌胃,可显著抑制盐酸性和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用消炎痛阻断PG合成后,生姜的保护作用消失,说明其保护机制可能与促进胃黏膜合成和释放内源性PG有关.生姜能使胃蛋白酶作用减弱,脂肪分解酶的作用增强.生姜可严重破坏胰酶中的淀粉酶,使胰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显著下降.还可抑制淀粉酶中的β-淀粉酶,阻碍淀粉糖化.生姜可作用于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系统,有抑制胃机能及直接兴奋胃平滑肌的作用。
利用大鼠小肠还流法对磺胺脒的吸收促进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姜的水提取物有显著的吸收促进作用,增强其生物利用度,充分发挥疗效.生姜浸膏能抑制硫酸铜引起的狗的呕吐。
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姜,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也是一种草药。
它被广泛应用于烹饪、食疗和中医治疗中,具有许多功效与作用。
然而,使用姜也需要注意一些禁忌,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本文将详细介绍姜的功效与作用,并列出与姜相关的禁忌。
一、姜的功效与作用1. 增强免疫力:姜中富含一种称为姜酮的物质,具有抗氧化和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能够增强免疫力,提升机体抵抗力,预防感冒、流感等疾病的发生。
2. 缓解消化不良:姜具有促进胃液分泌的作用,有助于消化食物、增加食欲。
姜还能减轻胃肠道的痉挛,缓解腹痛、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3. 抑制恶心与呕吐:姜中的姜辣素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可减轻恶心和呕吐,特别适用于孕妇晨吐、运动晕眩、化疗后呕吐等症状。
4. 改善循环系统:姜含有一种称为姜黄酮的物质,具有抗血小板凝聚、抗血栓形成的作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5. 缓解炎症反应:姜中的姜黄酮和姜酮等物质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缓解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6. 降低血糖和保护肝脏:姜中的姜黄酮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对于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此外,姜中的姜硷也具有保护肝脏细胞的作用,能够减轻肝脏损伤。
7. 改善呼吸系统:姜具有祛痰、化痰的作用,能够缓解咳嗽、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症状。
8. 缓解风湿和神经痛:姜中的姜辣素具有局部麻醉、镇痛的作用,能够缓解风湿和神经痛引起的疼痛。
姜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受损组织的营养供应,有助于康复。
二、姜的禁忌尽管姜具有许多功效与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禁忌,需要注意避免不良反应。
1. 胃肠道溃疡:姜具有促进胃液分泌的作用,对于胃肠道溃疡患者可能刺激胃黏膜,加重病情。
因此,胃肠道溃疡患者应慎用姜。
2. 血液病:姜具有促进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对于血液病患者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
因此,血液病患者应避免使用姜。
3. 凝血功能障碍:姜含有一些抗凝血物质,对于凝血功能障碍的人群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干姜的药理作用和功能主治干姜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的功效,下面店铺要介绍的是干姜的药理作用和功能主治。
干姜的药理作用1. 对中枢神经的作用干姜浸剂对小鼠自发运动有抑制倾向,能延长环己巴比妥的睡眠时间.干姜浸剂与半夏浸剂同用对中枢神经的作用较单用为强,对小鼠的自发运动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显著延长环己巴比妥的睡眠时间,提示二者有协同作用.姜的多种成分都有中枢抑制、加强镇静催眠和对抗中枢兴奋药的作用.干姜的醚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干姜浸剂及干姜浸剂与半夏浸剂合用时均可使离体心脏自主运动增强.干姜浸剂0.25g/kg给大鼠静脉注射,先出现一过性升压作用,然后出现降压作用,并能增强心房自主活动.3.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干姜浸剂和半夏浸剂联用时对应激性溃疡有抑制作用.干姜浸剂能抑制胃液酸度和胃液分泌,其抑制应激性溃疡的作用与此有关.但亦有报告指出,干姜水煎液(4.5g/kg)灌胃对大鼠的应激性胃溃疡、醋酸诱发胃溃疡、幽门结扎型胃溃疡、消炎痛型胃溃疡无抑制作用;而炮姜(干姜饮片经砂烫炮制而成)水煎剂(4.5g/kg)灌胃对大鼠的应激性胃溃疡、醋酸诱发胃溃疡、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对消炎痛型胃溃疡无作用.4. 抗炎作用干姜的醚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干姜浸剂和姜烯酮灌胃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无明显作用,姜烯酮剂量增加1倍则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强度弱于消炎痛5mg/kg 的作用.5. 抗缺氧作用干姜醚提取物有抗缺氧作用,能延长常压缺氧和氰化钾中毒小鼠缺氧的存活时间;也能延长断头小鼠所致急性脑缺血缺氧后呼吸维持时间,但对亚硝酸钠中毒小鼠存活时间仅有延长倾向,对小鼠低温存活时间无影响.6. 其他作用干姜水提取物和干姜挥发油灌胃能明显预防大鼠实验性血栓的形成.干姜水煎液(10mg/ml)有延长凝血时间并使纤维蛋白部分溶解的作用.干姜浸剂对末梢性催吐药硫酸铜诱发的蛙呕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干姜煎剂对中枢性催吐药阿扑吗啡及洋地黄引起的鸽呕吐均无抑制作用.干姜浸剂能抑制血管通透性,与半夏浸剂同用有利尿作用.姜辣素、姜烯酮有显著的灭螺作用.干姜的功能主治①《本经》:"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潞下痢。
中药养身秘方生姜的发汗作用生姜,是一种独特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其特有的辛辣味道和独特的发汗作用已经被人们广泛认可和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药养身秘方生姜的发汗作用。
一、生姜的性味和归经生姜性温,味辛,属于“阳”的范畴,归经主要为肺、脾、胃经。
其性味特点使得生姜具有发散风寒、温中止呕、解表和解毒的功效。
二、生姜的发汗作用机制生姜的发汗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机制实现:1. 促进血液循环:生姜中的辣味成分可调节血管张力,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液供应量,从而促进血液循环。
2. 调节体温:生姜中的辛辣成分能够通过神经调节和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影响,引起体温的升高。
3. 增加新陈代谢:生姜中的成分可以刺激体内新陈代谢,加快能量的消耗,产生热量,从而提高体温。
4. 提高机体免疫力:生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三、生姜的发汗应用基于生姜的发汗作用,人们可以将其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风寒感冒:风寒感冒是由于寒邪侵袭引起的病症,常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等症状。
此时,可以使用生姜泡水喝或者煮生姜汤进行治疗,以发挥其发散风寒、解表的功效。
2. 寒湿体质:寒湿体质的人身体容易感到湿冷,手脚发凉。
可以通过生姜泡水喝或者用生姜煮水泡脚,以发挥其温中止呕、驱寒、温通经络、祛寒湿的作用。
3. 排毒养颜:生活中,我们时常面临着各种环境污染和压力,身体内的毒素也会不断积累。
生姜可以通过增加汗液排出,促进毛孔的打开,加速身体的排毒过程,从而让皮肤更加健康光滑。
4. 减肥瘦身:生姜的辣味成分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效果,可以加速脂肪的分解和消耗,达到减肥瘦身的目的。
可以通过食用生姜或者泡姜水的方式进行调理。
五、生姜的食用禁忌虽然生姜有许多益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生姜。
以下人群慎用或避免生姜的食用: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生姜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对妊娠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有可能导致流产或影响胎儿健康。
干姜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及用量1. 干姜的作用与功能干姜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作用与功能。
以下列举了几个常见的作用与功能:•发散寒邪:干姜具有温阳的药性,可用于发散体内的寒邪,促进血液循环,驱寒暖身,适用于寒性病症。
•暖胃止呕:干姜具有温中止呕的作用,可用于胃寒引起的呕吐、恶心等症状,对于胃寒型消化不良也有一定的疗效。
•助消化:干姜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尤其适合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
•活血化瘀:干姜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瘀血引起的疼痛和肿胀,适用于痛经、淤血性皮肤病等症状。
•提神醒脑:干姜可通过刺激神经中枢和提高血液供应,使人精神振奋,提升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2. 干姜的主治疾病干姜作为一种中药材,有多种主治疾病的功效。
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疾病:•感冒:干姜有发散风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鼻塞等症状。
•胃痛:干姜有温中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痛、腹痛等症状。
•呕吐:干姜有暖胃止呕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呕吐、恶心等症状。
•消化不良:干姜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适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痛经:干姜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痛经、经期不调等症状。
3. 干姜的用量在使用干姜时,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疾病来确定用量。
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以下参考用量进行使用:•煎汤用法:每次取干姜3-10克,加水煎服。
•泡水用法:将干姜切片,加入开水中泡服,每次3-10克。
•辅助食用:可以将干姜切片或切丝,加入烹饪中,增加食物的味道同时起到治疗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干姜时应遵循适量适度的原则,不可过量使用。
如果对干姜过敏或有肠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患者应谨慎使用。
4.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以及体弱多汗、血热偏盛患者应慎用干姜。
•干姜不宜与洋地黄类药物、阿司匹林、安定等药物同用。
•使用干姜时,应遵医嘱,不可过量使用。
•如出现过敏症状或不适应症状,应及时停用干姜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