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第三章__家庭护理2014
- 格式:ppt
- 大小:7.55 MB
- 文档页数:118
《社区护理学》习题第一章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WHO的标准,一个有代表性的社区,人口数大约为:A.1万~2万B.3万~5万C.6万~8万D.10万~30万E.40万~50万2.在社区护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段护理阶段的主要护理内容是:A.健康促进B.疾病预防C.保健护理D.治疗、护理E.看护、照顾3.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不包括:A.阶段性B.综合性C.广泛性D.连续性E.可及性4.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不包括:A.一定数量的人群B.相对不固定的地域C.生活服务设施D.文化背景及生活方式E.生活制度及管理机构5.下列社区护士任职的基本条件中不正确的是:A.具有国家护士执业资格B.经注册的护士C.通过地(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社区护士岗位的培训D.独立从事家庭访视护理工作的护士,应具有在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3年以上的工作经历E.独立从事家庭访视护理工作的护士,应具有在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6.社区护理起源于()A.康复医学 B.替代护理 C.临床医学护理 D.公共卫生护理E.家庭护理7.社区卫生服务可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卫生服务要求,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哪个特点A.可及性B.综合性C.广泛性D.连续性E.持续性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大中型城市3万-10万人口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B.我国县级以上市3万-10万人口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我国城市按街道3万-10万人口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D.我国大中型城市3万-10万人口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E.我国大中型城市10万-30万人口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概念加以补充的是()A.躯体健康B.心理健康C.道德健康D.社会适应E.精神健康10.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是指()A.基础护理学B.营养护理学C.社区护理学D.内科护理学E.康复护理学二、填空题1.社区护理是由___护理、___护理及_____护理逐步发展、演变而成的。
护士在收集患者资料过程中,不正确的是2014继续教育《社区护理》试题答案1.在影响行为的因素归类中,风俗信仰属于A.遗传因素B.人文因素C.环境因素D.教育因素2.对1岁以内的婴儿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的时间应为下列哪一项A.每年24次,每半月1次B.每年12次,每月1次C.每年6次,每2个月左右1次D.每年4次,每3个月左右1次3.1周岁小儿的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A.1倍B.1.5倍C.3倍D.6倍4.产后抑郁症在产后发生的最常见时间为A.3~l4天内B.15~20天内C.21~30天内D.31~40天内5.促进个体采取某项健康行为的内在动力是A.亲属的赞扬B.物质奖励C.促成因素D.以上都不是6.人体能对抗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A.非特异性免疫功能B.特异性免疫功能C.预防用药D.注射疫苗7.用于真菌感染的漱口液是A.0.02%呋喃西林B.0.9%NS溶液C.3%硼酸D.4%碳酸氢钠8.对“行为”定义的描述有误的是A.与外界环境无关B.机体产生的反应C.必然存在刺激因素D.包括生理和心理变化9.社区预防保健服务的重点人群,不包括A.妇女B.儿童C.青年D.老年人10.目前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是()A.饮食疗法与运动疗法结合B.口服降糖药C.自我监测病情D.注射胰岛素11.评估家庭结构最常用的表示方法是A.家系图B.家庭成员关系图C.社会关系图D.家系图和成员关系图12.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对象是A.社区重点保健人群B.社区健康人群C.社区亚健康人群D.以上都是13.能体现社区护士自我防护能力的是A.在非医疗机构场所提供护理服务时,携带贵重物品B.在非医疗机构场所提供护理服务时,注意自身保护C.加强法律意识,避免在非医疗机构提供护理服务D.在医疗护理服务后与病人或家属签订有关协议14.有关健康教育相对于传统“卫生宣教”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融合多学科理论知识B.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C.既有调查研究,又有系统干预D.以上均正确15.中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A.日常健康行为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D.预警行为16.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的方法包括A.深呼吸练习B.叹气练习C.意识性训练D.以上都是17.老年人夜间安静睡眠时容易发生脑血栓的原因是A.血稠流动慢B.血压过低C.脑缺血D.心肌收缩力下降18.适用保留灌肠的溶液是A.生理盐水B.50%甘油C.50%硫酸镁D.1%新霉素19.老年人活动能力的评估除外A.老年人现存的活动能力B.基本的体格检查C.老年人的家族史D.老年人对新活动的耐受力20.社区护士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应担当的角色哪项不是:A.教育者B.旁观者C.照顾者D.组织者21.属于社区护士组织管理能力的是A.组织医疗服务B.组织开展健康促进活动C.调节家庭纠纷D.组织社区文艺晚会22.两人法为病人翻身应注意A.一人托病人的颈部和背部,另一人托住病人的臀部和腘窝B.一个托病人的颈肩部和腰部,另人一托住病人的臀部和腘窝C.一人托病人的颈肩部,另一人托住病人的臀部和腘窝D.一人托病人的颈肩部和腰部,另一人托住病人的臀部23.3个月小儿生后未接种卡介苗,其父亲患有肺结核,为保护该小儿应该A.无需特别处理B.先做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立刻补种卡介苗C.立刻预防性服药D.立刻注射链霉素24.社区护士接到一位女士来电,讲述自己的婚姻不顺,情绪低落,只想自杀。
《社区护理学》课程标准编写人:审核人:课程编号: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一、课程理念社区护理学是适应大众保健需求与医学、护理、社会、康复、预防医学、人文等学科密切相关、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的一门护理应用学科。
社区护理服务伴随着卫生服务的迅速发展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并为拓宽护理领域、满足人们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发挥重要作用。
社区护理学作为护理学专业基础课,以不同护理对象的疾病治疗和康复、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健康促进为基本框架,由是一个单元构成,主要陈述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社区护理的基本知识,社区护理中常用工作方法以及护理技术、个人与家庭、社区、群体和组织为中心的护理,慢性病患者的社区护理与管理、社区灾害与急救等。
课程内容系统反映了从社区逐步发展个体与家庭的健康管理,以此达到促进社区健康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的构成上力求反映了医疗体系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树立社区护理新概念,应用社区护理学中的知识对家庭作出健康评估,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实施卫生保健,确定个人、家庭、社区诊断,使护理进入社区、家庭,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其内容包括杜区护理概论、护理方法与技术、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以群体组织为中心的护理、以社区为中心的护理、慢性病及传染病的社区管理与病人的居家护理、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社区康复护理、环境卫生、社区灾害与急救。
二、课程目标1. 认知目标掌握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掌握常见地方病、职业病、食物中毒、传染病以及慢性病的防制;掌握特殊人群的保健内容和方法;掌握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方法在疾病研究、控制中的应用;熟悉预防医学理论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的应用;了解预防医学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2. 能力目标能够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收集社区健康信息并实行动态管理;能够开展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健康教育、医疗咨询等服务;能够开展妇幼心理保健和计划免疫咨询服务;能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重点慢性病的系统管理;能够提供家庭出诊、家庭病床等家庭卫生保健服务;能够开展爱国卫生、除害灭媒知识的宣传。
2014继续教育《社区护理》试题答案1.在影响行为的因素归类中,风俗信仰属于A.遗传因素B.人文因素C.环境因素D.教育因素2.对1岁以内的婴儿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的时间应为下列哪一项A.每年24次,每半月1次B.每年12次,每月1次C.每年6次,每2个月左右1次D.每年4次,每3个月左右1次3.1周岁小儿的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A.1倍B.1.5倍C.3倍D.6倍4.产后抑郁症在产后发生的最常见时间为A.3~l4天内B.15~20天内C.21~30天内D.31~40天内5.促进个体采取某项健康行为的内在动力是A.亲属的赞扬B.物质奖励C.促成因素D.以上都不是6.人体能对抗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A.非特异性免疫功能B.特异性免疫功能C.预防用药D.注射疫苗7.用于真菌感染的漱口液是A.0.02%呋喃西林B.0.9%NS溶液C.3%硼酸D.4%碳酸氢钠8.对“行为”定义的描述有误的是A.与外界环境无关B.机体产生的反应C.必然存在刺激因素D.包括生理和心理变化9.社区预防保健服务的重点人群,不包括A.妇女B.儿童C.青年D.老年人10.目前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是()A.饮食疗法与运动疗法结合B.口服降糖药C.自我监测病情D.注射胰岛素11.评估家庭结构最常用的表示方法是A.家系图B.家庭成员关系图C.社会关系图D.家系图和成员关系图12.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对象是A.社区重点保健人群B.社区健康人群C.社区亚健康人群D.以上都是13.能体现社区护士自我防护能力的是A.在非医疗机构场所提供护理服务时,携带贵重物品B.在非医疗机构场所提供护理服务时,注意自身保护C.加强法律意识,避免在非医疗机构提供护理服务D.在医疗护理服务后与病人或家属签订有关协议14.有关健康教育相对于传统“卫生宣教”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融合多学科理论知识B.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C.既有调查研究,又有系统干预D.以上均正确15.中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A.日常健康行为B.避开有害环境行为C.戒除不良嗜好行为D.预警行为16.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的方法包括A.深呼吸练习B.叹气练习C.意识性训练D.以上都是17.老年人夜间安静睡眠时容易发生脑血栓的原因是A.血稠流动慢B.血压过低C.脑缺血D.心肌收缩力下降18.适用保留灌肠的溶液是A.生理盐水B.50%甘油C.50%硫酸镁D.1%新霉素19.老年人活动能力的评估除外A.老年人现存的活动能力B.基本的体格检查C.老年人的家族史D.老年人对新活动的耐受力20.社区护士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应担当的角色哪项不是:A.教育者B.旁观者C.照顾者D.组织者21.属于社区护士组织管理能力的是A.组织医疗服务B.组织开展健康促进活动C.调节家庭纠纷D.组织社区文艺晚会22.两人法为病人翻身应注意A.一人托病人的颈部和背部,另一人托住病人的臀部和腘窝B.一个托病人的颈肩部和腰部,另人一托住病人的臀部和腘窝C.一人托病人的颈肩部,另一人托住病人的臀部和腘窝D.一人托病人的颈肩部和腰部,另一人托住病人的臀部23.3个月小儿生后未接种卡介苗,其父亲患有肺结核,为保护该小儿应该A.无需特别处理B.先做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立刻补种卡介苗C.立刻预防性服药D.立刻注射链霉素24.社区护士接到一位女士来电,讲述自己的婚姻不顺,情绪低落,只想自杀。
社区护理学第一章绪论1.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族、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个地域里所形成的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2.WHO对社区的解释:一个有代表性的社区。
人口10万—30万之间,面积5000—50000平方公里3.社区的特点:一定数量的人群,一定的地理区域,一定规模的生活服务设施,特定的文化背景及生活方式,一定的管理机构及制度。
4.社区的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5.社区功能:①社会化功能②生产、分配及消费的功能③社会参与功能④社会控制功能⑤相互支援功能6.初级卫生保健:是指由基层卫生人员为社区居民提供的最基本、最必需的卫生保健服务。
7.社区卫生服务: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向,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和适宜技术,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幼老慢残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问题,满足社区基本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8.社区卫生服务特点: 公益性主动性全面性综合性连续性可及性9.社区护理:是将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论与技术,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
以社区为基础,以人群为对象,以服务为中心,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可及的、连续的、综合性的卫生服务。
服务宗旨是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
10.目的: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维持健康、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
.11.社区护理的特点:预防保健为主,强调群体健康,工作范围分散,服务的长期性,服务的综合性,服务的可及性,服务的自主性,服务的独立性,多学科协作性12.社区护理的工作内容:慢性病的防治与管理、重点人群的健康服务、家庭健康护理、传染病的防治、社区环境卫生、学校卫生保健、社区精神心理卫生保健、院前急救和灾害护理、临终关怀。
13.社区护士的核心能力:丰富的护理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技能;敏锐的观察力及护理评估能力;一定的组织与管理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服务态度;健康的身心;应对多元文化的能力14.1893年丽黎安.伍德女士被称为现代公共卫生护理的开创人。
社区护理教案第三章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5篇)第一篇:社区护理教案第三章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第三章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健康教育的概念2.熟悉健康教育的对象方法和技巧 3.掌握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及主要形式【教学重点】 1.健康教育的概念2.社区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课程类型】新知识理论课【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结合提问、社区案例等进行启发式教学等)、讨论教学【教具】多媒体电脑、多媒体投影仪、投影屏幕、多媒体课件、激光笔等第三章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第一节概述社区护理的核心是预防疾病,维护和促进社区健康,健康教育是其达成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通过运用教与学的一些理论,增进人们的健康知识,自愿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利用现有的卫生保健资源,最终达到改善人们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一、概念健康教育是只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各种活动,是健康信息在教育与被教育者之间传递和交流,是受教育者树立健康意识,自觉自愿的改变不良行为,建立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维护和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
二、健康教育的意义、目的和任务(一)健康教育意义(二)健康教育目的(三)健康教育任务三、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一)健康人群(二)具有某些致病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三)患病人群(四)病人家属及照顾着四、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一)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1、教育方法2、文字教育方法3、形象化教育4、电化教育(二)健康教育技巧1、开发社区领导层,东苑社区力量,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2、强调学习对象的参与3、讲究信息传播技巧4、学习内容安排符合学习的规律5、适当安排实践6、教育形式多样7、重视健康教育信息反馈五、健康教育相关理论(一)行为学理论(二)健康相关行为(三)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第二节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实现社区人群健康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
《社区护理学》教学大纲Community Nursing课程代码:学时:32学分:2理论学时:32 实验或讨论学时:0适用专业:课程性质:必修撰稿人:审定人: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社区护理学作为护理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培养社区护理专业人才的重要课程,为将来从事社区护理工作,促进社区护理的发展及护理学学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护理已受到卫生部门及社会民众的高度重视,成为促进人们和社会健康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而且社区护理在社会需求及护理学科自身发展的推动下,已成为一门融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为一体的应用型护理学科。
可见,社为护理做为护理领域中新兴的重要学科,已经成为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社区护理学课程将以个体、家庭、和社区健康为主线,介绍和讨论社区护理的理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体现社区护理的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社区护理“保护健康、促进健康、恢复健康”的神圣内涵,树立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观念,以及为个人与群体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服务的意识。
是学生能够认识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理论、明确综合性社区护理服务内容,掌握社区护理工作的方法和技术,并能把前期课程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本课程理论、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指导后期的社区护理实践,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护理服务,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促进康复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目的。
(三)课程教学改革社区护理学的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授课、实验、小组作业、见习及理论考试。
课堂讲授是教师在课堂上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结合课堂讨论、多媒体及学生自主学习等方法进行,来逐步提高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能力。
小组作业是检验学生把学得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之中能力。
通过课外完成的健康实践,逐步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实验是在实验室里,以小组作业收集的资料为内容,以小讲课、角色扮演、健康咨询等表现形式,在社区护理技能训练室进行模拟实践,再由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表演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