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作文指导
- 格式:ppt
- 大小:310.00 KB
- 文档页数:19
第四单元《学习缩写》写作实践满分范文引领写作实践一:缩写小说从学过的小说里选择一篇,尝试缩写。
提示:1. 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列出缩写提纲。
2. 概括要准确,线索要清晰,结构要完整。
3. 语言要简明、通顺;不需要做评论或补充解释。
写作实践二:缩写议论性文章从学过的议论性文章里选择一篇,进行缩写。
提示:1. 突出原文的论点,包括主论点和分论点。
2. 用简洁的语言,将文章的论证过程概括清楚。
3. 可以适当保留关键性的论据,但要删减其中的叙述或介绍性成分。
写作实践三:介绍书籍班上计划编一本“班级读书档案”,邀请每位同学用缩写的方式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
就此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
不少于600 字。
提示:1. 要提供图书的基础信息,简要说明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如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年月等。
2. 文章主体部分呈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整本书的篇幅一般较长,内容丰富,需要拟写比较详细的缩写提纲。
3. 可以单设一段,说说你对这本书的评价和推荐它的理由。
满分习作《故乡》缩写深冬,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阔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
我回来是专为告别故乡的,所以本就没有什么好心情。
第二日清晨,我到了家门口。
母亲出来迎接我,身后跟着八岁的侄儿——宏儿。
到屋里后,母亲满脸笑容,和我坐着谈家事。
说着说着,我们就提到了闰土。
一提到闰土,我的脑海里突然就闪出一幅月下刺猹的图画来。
我认识那个刺猹英雄少年闰土时,也不过十多岁。
他和我年岁差不多。
那一年,他的父亲带他到我家来帮忙,他告诉我很多有趣的新鲜事,带给我无穷的乐趣。
至今,我们有很多年没有相见了。
正说着,屋外有人来了,母亲出去照看,我就和宏儿聊天。
突然,我听到一声尖利的怪声,接着进来一个陌生女人。
母亲跟进来介绍说,她就是以前开豆腐店的“豆腐西施”杨二嫂。
杨二嫂愤愤地指责了我一通,还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拿走了。
一天午后,闰土来了。
但是他的外貌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不是我记忆中活泼的闰土了。
第五单元《论证要合理》写作实践满分范文引领写作实践一:论证观点《怀疑与学问》一文中指出,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的精神。
请你也写一段文字论证这个观点。
200 字左右。
提示:1. 可以用相关事例、名言等材料作为论据,论证题目中的观点。
2. 要对所用的材料进行具体分析,不要只是简单的“观点+材料”写作实践二:缩写议论性文章写作实践二:写议论文俗话说:“知足常乐。
”有的人却说:“知足未必常乐。
”试围绕“知足与快乐”这一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不少于600 字。
提示:1. 在标题或者文章的开头,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恰当安排论证的结构,注意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3. 注意对运用的材料进行分析,突出材料对观点的支撑或证明作用。
写作实践三:写驳论文中国有句俗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
对此,你怎么看?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驳论文。
不少于600 字。
提示:1. 梳理驳论的写法,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来批驳,同时要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
2. 选择与观点一致的材料,最好有事实论据,也有道理论据。
3. 根据你的观点和材料列一个提纲,与同学交流,互相补充论据,在此基础上完成作文。
从学过的议论性文章里选择一篇,进行缩写。
知足就会常乐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岁月就这样流逝,不留痕迹。
有人喜欢伤春悲秋,有人喜欢享受当下,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珍惜现在的一切,明白知足方能常乐。
不知足常悲。
有句俗语说得好:“人心不足蛇吞象。
”蛇吞象,受苦的还是自己,就像人如果只看到自己没有的,只会令自己郁闷,自寻烦恼。
追名逐利一直是很多人的梦想,他们原本是为了让自己更快乐,却在追寻的过程中丧失了原本的快乐,即使后来成功拥有了名和利,也是不快乐的,何苦呢?很多人为了名利放下亲情、友情,等到后来才明白这些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可是这些都已经消逝,再找不回来了,因此他们只能空悲叹。
不知足常悲,因此我们不要不知足,否则只会令自己后悔。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
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试中的必考题目。
要想写出一篇高质量的作文,首先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初中语文作文的指导方法。
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写作目的。
写作的目的可以是叙述、说明、议论或者描写等等。
在写作之前,要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选取合适的素材和语言。
其次,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在写作时,可以适当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吸引力。
再次,要注意语言的表达。
语言是作文的载体,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就要注意语言的选择和运用。
要尽量用一些生动形象的词语和句子,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要有合理的结构和布局。
作文的结构和布局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写出一篇通顺、连贯的文章,就要注意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的衔接和过渡。
要让文章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让读者一目了然。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作文的指导方法主要包括明确写作目的、丰富想象力和联想能力、注意语言的表达以及合理的结构和布局。
只有掌握了这些方法,才能写出一篇高质量的作文。
希望同学们在写作文时能够多多注意这些方面,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作文指导:如何进行小说缩写什么是缩写呢?就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改写,把一篇较长的文章,在不改变原文的中心、题材、体裁、顺序的前提下,使篇幅减少,用简炼的语言压缩成一篇简短的文章。
缩写在紧紧抓住中心的前提下,保留主干,剪除枝叶。
保留主干是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基本内容的情况下,压缩文字的训练形式。
缩写有多种形式,如梗概、摘要等,我们经常看到的文章提要、电影简介、小说梗概等都属于缩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缩写类型,不管什么形式的缩写,都要保持原文的风貌。
要紧紧抓住原文中心,尽量用原文中的语言,但切记不要大段大段地照抄原文。
必须是结构完整的短文,但要注意不能头重脚轻,还要选好舍取的材料,而不是东挑一句,西抄一句的摘录式的段落提纲,要注意训练自己快速筛选材料的能力。
当原文删除后,不连贯时,要用必要的话联缀,做到文字连贯通顺。
常练缩写不但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和重点,理解文章内容,而且还能提高学生运用文字的能力,养成文字简洁、精炼的习惯。
有助于考察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怎样缩写呢?首先,要注意缩写是在保持原文的体裁、中心、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删繁就简,把长文章缩成短文章。
二要掌握住全文中心和各段段意。
看原文的开头,故事的展开以及结尾是怎样写的,段与段之间是如何过渡和衔接的,理清文章的思路,掌握文章的中心和段意。
只有这样,文章的主要情节才不易漏掉,而且中心能和原文保持不变。
否则,文章会走样。
三是要把握住主要事件的主要材料,删掉次要事件和次要材料。
在压缩和提炼的时候,人物的对话可以改为叙述的方式写出来,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外貌描写等都可以删掉,只保留故事的主干。
这样才能达到缩写所规定保留的文字数目。
四是要在缩写的时候,理清思路,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展开故事情节等,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后再动笔写。
缩写后从头到尾看一遍,看是否有前后不一致的地方,或前边有的,后边却疏忽、漏掉,交代不清;再看各段之间衔接是否自然。
九年级语文串、并联作文写作的技巧规律同步练习题1. 串联作文写作技巧1.1 主题句的选取主题句是整个作文的核心所在,应该明确而具体。
选择主题句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突出主题:主题句要能准确表达作文的中心思想;- 简练明了:主题句要尽量简洁明了,避免出现过于繁琐的句子;- 吸引读者:主题句要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其阅读下去的兴趣;1.2 衔接句的运用衔接句起到连接主题句和主题段落的作用,使作文结构更加紧凑且合理。
在运用衔接句时,可使用以下几种方式:- 使用转折词语:如"但是"、"然而"等,表示句子之间存在转折关系;- 使用因果关系:如"因此"、"所以"等,表示句子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使用举例说明:如"例如"、"比如"等,引用具体事例来支持主题句的观点;1.3 结尾句的总结结尾句是作文的结束部分,应该具有总结性的功能。
在写结尾句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对主题句进行回应:通过再次强调主题句的观点,使文章内容更加鲜明;- 提出反思或建议:通过提出反思或建议,增加作文的深度和思考性;- 简洁明了:结尾句要尽量简洁明了,突出主题句的重点内容;2. 并联作文写作的技巧2.1 平行结构的运用并联作文通常包含多个平行结构的句子或段落,使作文更加连贯和有条理。
在使用平行结构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语法结构一致:并联的句子或段落应保持相同的语法结构,以增加文章的统一性;- 信息平衡:各个平行结构之间的信息内容应保持平衡,避免某一方面过于突出;- 不同表达方式:通过使用不同的句型或表达方式,使并联结构更加丰富多样;2.2 对比和对照的巧妙运用对比和对照是并联作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可以使作文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在运用对比和对照时,可考虑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对比对象:对比对象应有明显的差异,以突出作文主题的核心观点;- 使用恰当的连词:使用适当的对比连词,如"与其...不如"、"虽然...但是"等,使句子间的对比关系更加明确;- 引用具体例子:通过引用具体的对比例子,增加对比和对照的实际性和可信度;练题请根据以下题目进行作文写作练:1. 与其抱怨现状,不如主动改变。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训练的主题是布局和谋篇,它是立足于明确了具体文体写作的指导,而且是一种共性指导,不论哪一种文体,它都能从一个普遍的高度来进行布局谋篇方面的指导。
而后面的写作训练的第三大题是要求学生写一篇以“快乐”为话题的作文,但同学们对什么是话题作文都知之甚少,所以很有必要就什么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的几种形式,话题作文的审题过程,话题作文拟题的思路分析(即应从哪几方面去拟题),所拟作文题目中哪一种或哪一个最好,......应是本单元首当其冲要指导的。
其次,可就本单元写作训练的主题——布局和谋篇,简略的进行指导即可。
【学情分析】经过前三个单元的写作指导和训练,学生对作文中的审题和立意、选材和加工、有了比较清晰和比较深刻的认识,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但有些学生的主动性不是太强,对写作各个方面知识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审题分析能力不是很好,对于具体文体的写作更是一无所知。
有鉴于此,特设计此次写作指导课,以期让学生系统的了解话题作文相关知识及其在写作特别是中考中所占的份量和比重,达到应有的训练目的。
【教学目标】一、识记理解话题作文的概念、形式和审题步骤;二、根据话题作文知识的要求拟一个以“快乐”为话题的作文题目。
【教学重点】识记理解话题作文的概念、形式和审题步骤。
【教学难点】根据话题作文知识的要求拟一个以“快乐”为话题的作文题目。
【设计理念】本单元的写作训练点很多,面面俱到的研读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研究话题作文拟题思路的开拓指导上,在系统掌握话题作文的概念形式审题步骤以及例题分析的基础上,重点从汉语知识中词、短语、单句甚至是复句的基础上,让学生打开狭窄的拟题思路,开拓思维——正向逆向思维,优中选优,最终拟出一个令学生心仪的题目,从而写出不同凡响的作文来。
【教学方法】1、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引进泰安地区近12年的中考作文题目,并一一分析其命题类型,最适合用哪一种文体进行写作。